註: 生命的希望究竟在耶理呢?在迷失而沉溺的「戀著」遊戲當中,「戀著」金錢、名利、權力、愛情、青春、長寿、健康,什至「懷疑」存在的意義,等等都是「業」在我們意識上作怪,受制於「業」「我」的制約就是「輪迴」!從學習「不戀著」到「三摩地」是一個過程,不止一世的訓練,也就是我們凡夫經常談到的「人生的意义」了!
Patanjali解釋更高層次的不戀著。使心從個人的欲望與享樂分离出來,即是一般所稱的「不戀著」。你可以告訴心裡,「不可以」,想要的念頭就會消失离開。但更高層次的「不戀著」,你什至不必考慮到戀著的問題。就是,帶著不戀著的平常心,你也許可以完全免於新奇事物的誘惑。但潛藏在心裡的印象如何处理呢?因為經驗過某事的記憶將保持在那裡。
如你曾犯法,你無法洗掉你心裡就這事的「印象」。表面忘記不等於「印象」清失。然而,它們會在一個時間點自動消頭!當你能夠成功地向內觀照,並發現你自己「真我」的寂靜與喜樂。你了悟的一刻,你找到了寂靜與極樂。那些你以前經驗過的樂趣,如今成為印象,將變得微不足道,如今天微光在烈日下,你將對它們永遠失去興趣,這是最高階的不戀著。
如你想進入「三摩地」( Samadhi ) 的狀態,你應該知道三摩地的修習只有一個人完美地成就專注與襌修之後,始成為可能。心必須已經能專注於一點,以致於心受到完全的控制,因整個心在三摩地的修習中必須被使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