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2日 星期四

業的根源及生命經驗-瑜伽經的智慧(5)



註:我其實很想快一點討論到正題,就是說出瑜伽經如何引入「業」的概念,從而帶出「業」如何令我們產生快樂及痛苦,調「心」如何令無我再次顯現,「業」的運作細節究竟是什么一回事。

看官應把如下經文一併結合「業」的記存及再生,就可以理解生命的問題和結癥在那裡了。

「愚痴是把無常視為常,把不淨視為淨,把苦視為樂,把無我視為我。

自我主義是把觀看者的能力等同於觀看的工具(身心)

戀著跟随著對快樂經驗的認同。

厭惡跟随著對痛苦經驗的認同。

黏著於生命,透過它自己的潛力(由於過去的經驗) 而湧現,即使在智慧的狀態中也存在著。

(行與反應) 的儲藏所( reservoir or womb) 在這此障礙中有它的根源,而業將帶來現世可見或來世不可見的經驗。

由於根源的存在,也將有結果(因果之說) :即不同種類生命的誕生,他們的生命持續延伸且經歷著。

痛苦的原因是觀照者與所觀之物(自然界) 之結合」

這裡Patanjali 嘗試解釋什么是業,它如何被儲存與它如何作用。梵文Karma() 意味著两件事:行或行為的結果。當你造業時,你也得到業報。一般而言,當我們說業報時,我們是指過去行的反應,每一個行都會留下它的結果;每個原因將產生它的結果。但完全了知業的開始是沒可能的。但我們看到它,我們應該嘗試結束它(解脫之意思)

所以,沒有一個行為會沒有它的反應,這些反應不會消失,而且會被儲存下來。業的儲藏所我Karmasaya,即業的孕育处。業等待機會來到表面,並帶來它的反應。障礙導致這些業,也許於現世或來世開花結果。即是說,它們是於當下可見或不可見,根据我們業的數量,我們將有許多世。

但是每一個業不需要對應各別的來世。業也許聚集一起,一個強大的業可能需要一具軀體,而所有其它相似的業-利用特定的傳播媒介帶來它的反應-將參與進來。如說:我需要一具軀體,我需要表達我自己。當如此一個業帶來一具新軀体而透過它運作時,所有其它會利用這個軀体的業將參與進來。

假如你有強烈渴望,什至你現在身体也會被改變。只要想像你造過多少業,有多少已進一步帶來反應,以及有多少反應正等侯決定。善業惡業正等侯你!

當你誕生后,你不僅分享先前行為或純淨業帶來的反應,而且你也許正在創造新的業。業有三種:(1)那些透過現世所展出來的並被排出的( prarabda karma) (2) 在這一世被創造出的新業( agami karma )(3 在業的儲藏所中那些等待未來世被滿足的( sanjita karma ) 。你一被生下來,你的業如發出的箭,你沒辦法對它怎樣,也無法停止它、拉回它!只要肉體還在,今世的分配給它的業prarabda karma仍会持續著。

這裡你也許會思考下一世你會投生到那一種生命形式。你不須獲得一個人身,假如你思想傾向獸性,業或許需要一具動物的軀體。如你一生是奸詐狡猾,果報將帶你更狡猾的行為,狐狸的身體也許更好表達。

記住,身體不是那經驗者。生命是透過身體而被心經驗到,身体只是一個傳播媒介、工具或手段。

2013年9月3日 星期二

「不戀著」對「心」的調伏-瑜伽經的智慧(4)




註:先補充一些背景知識,就是瑜伽經的哲學部份,其實包含了很多「哲學知識論」中探求何謂「真理」( Epistemologically  truth,知識上的恆真) 的追求,但它是「經」,已不在思辯的過程了,而是「說教」,問題是看官受教否或接受多少而巳。

如說:心的變動透過修習與不戀著而受到制止。但「不戀著」變成今天口頭襌的「不執著」或「放下」。但我反問:說這些話的人究竟是否真的明白這些「真理」的意思呢?為何怎樣也不能「放下」呢?放下什么呢?誰在「執著」呢?

我想多加數條經文才繼續討論上述主題:

「一個對象被經驗過,而且沒有被忘記,那即是記憶。

錯誤的觀念發生在某些事物的知識沒有奠基於它的真實狀態。

修習是努力於心的穩定。

當好好的修持很長的時間,沒有休息,而且在極認真中,修習成為穩固的基礎。

不戀著是一個要自制的意識,他能免於被看、被聽之對象的渴望。」

回到主題了!最后一句經文其實道出了我們大部份人或凡夫的所謂「人生的煩惱」是什么一回事!就是在「戀著」與「不戀著」之間盤旋!喜愛觀看別人或接受別人的觀看、欣賞、比較。因而產生了分別、自戀、自我感覺時好時壞,時苦時樂,身不自在。何解?

一般而言,心會因為看到某物或聽到某聲而變得戀著。心向外奔馳,並積聚事物來滿足它的欲望,主要是透過眼睛與耳朵。在心戀著某物前,它只是看與聽,你應該要有辨別力去看清這個東西對你是好是壞。心不應該只是跑出去,然后抓住它想要的。

「不戀著」不應該被誤解為不關心。Vairaga (不戀著) 字面上的意思是「無色的」,Vi是「無」;raga是「顏色」。每一個欲望把它自己的顏色帶往心靈。心靈上色,漣漪就形成了,如石頭走進平靜湖水中創造了波紋。當心靈被一個接一個欲望拋來拋去,心裡將沒有任何寂靜與休息。帶著一顆不靜止的心,你不會有堅毅的修習。
但無欲是可能嗎?事實上它不可能。只要心在那裡,它的任務就是欲求。這似乎很矛盾。但是奧祕即在於:沒有任何個人與自我動機的欲望,將不可能綁住你。 為什么?因諸如純粹、無我的欲望,不會有任何期待,所以它知道無論結果怎樣,都不會產生挫折。雖然它不期待任何事物,仍會有它的報酬。當你使某人快樂, 並看到他一張快樂的臉時,你自己感到快樂。

許多人以為放棄所有事物,變成無我與無欲,就沒樂趣可言。事情是相反的,你會變成最快樂的人!生活的奧秘在於,你服務愈多人,你就享受到越多的快樂。 你其法從佔有事物而獲得快樂,你持有越多,你變得越可悲。這就是為什么「不戀著、不动感情」,藉著放棄世俗事物而帶來最神聖的寂靜。


不僅圣者如此,自然界中有情或無情者的生命不都是為其他生命而不斷付出嗎?人,或是人類怎可只為人類「自我」而生活呢?這就是「什至對上帝也不能有戀著」的意義了。單單是不戀著,就足以使你整個生命變成喜樂的。



自我與痛苦:瑜伽經的智慧(3)

註:我們活著,每天都為一個「我的」而拼博,如「我的財富,我的丈夫,我的事業,我要有權勢,或是我要有影响力,我要別人看得起我,我要受別人尊重。」每天在「我」中盤旋,自覺的或不自覺的,沒有一天是真正「自由、解脫」( Fully emancipate) 過,我們若細心想一下,是否真的有那麼周遭的人関注我們?你穿得漂亮與否是否那麼多人有興趣?還是人們「自心的投射」而已?你數一數身邊人關注的人和 事,不外大部份是與「我」有関的!真正關懷別人的慈悲心,畢竟是少見的。由「自我」演變成「自私」,就耗費了我們大部份的一生了!我要滿足每剎那,每剎那 要透過外境帶動「我的覺受」,小如五官的欲樂,深如愛戀情痴權勢的膜拜,以為這種滿足可以不斷无限伸延,一生勞苦愁煩,什至千世萬世輪迥追逐。得到是快樂 還是欲樂?痛苦還是不平靜?凡夫很多時一生都处於混亂的狀態。一切皆因「我」在作崇。

「有五種心的變動,它們不是痛苦的,就是不痛苦的」

這五種心大致可以分成痛苦式不痛苦兩大範疇。注意:它沒有說思想分成痛苦與快樂。它是說「心」,(不是指我的意識,定義如(1) ) 。因為什至所謂的快樂思想,也許最終會帶給我們痛苦。有些思想開始於痛苦,結東時卻使我們處於寂靜的狀態。例如:憐憫他人的痛苦當然會促使我們苦惱,但是最終它擴展了我們的內心與理智,帶給我們對自心更多的了解,使我們住於寂靜。

假如我們把两個其它字來取代「痛苦」或「不痛苦」的術語,它們稱作「自我的」思想與「無我的」思想。自我的思想最終帶來痛苦。例如:去愛某物或某人是 快樂的。但我們的經驗過,同樣的愛如何帶給人許多的不快樂、痛苦、憎恨、猜忌等等,為什麽?因為那個愛不只是一個純粹的愛,而是基於一些期待的回報,裡面 含有自私的成份。期待金錢上的舒适,一些名声,一點物質快樂。帶著這種期待,愛很少持續很久。所以愛似乎是一種沒有痛苦的思想,假如它基於自我,最終也結 束於痛苦。

另一個例子是生氣,一個像生氣的思想在開始時也許帶來痛苦。一個無我的人生氣時,背后並沒有自私的動機,開始時可能令人不悅,最結卻幫助人改正自己,引導向更好的生活。不管思想是什么,假如背后沒有自我,永遠不會真的給人帶來痛苦。它的結果不是痛苦,亦非快樂,而是寂靜。
觀察這個實相,分析我們的動機,並試著培養無我的思想。

觀照者的獨白:瑜伽經的智慧-(2)



註:近年市面流行的瑜伽、靜坐、什至襌修、坐襌、冥想( Meditation ) 。這是什么呢?是不是坐下來半小時,人精神放鬆了,這就是襌修呢?再坐多幾年,就可坐襌成佛呢?又是一個什么樣的「佛」呢?

我的看法是:你什至不用坐下來,但你不可不觀照你自己!當然觀修之前,心念要學習停止,至少念要行得慢一點。后者稱為「奢摩他」(止法) ,前者稱為「比婆奢那」(觀法) 。不坐下來也可以作,因「止觀」皆控制「心」的活動,也是瑜伽的精萃。我們喜樂悲愁,只因「心」在活動而己!

你是那如實的觀照者,你既不是身體,也不是心靈。你是那個知者或看者。你總是看著你的心與身在你前面演戲,你知道心靈創造思想,它會分別與欲求。觀照者保持正知,但不涉入它。

那就能了解到永恆寂靜的「你」,心必定是平靜的。除此以外,心似乎會扭曲實相。

一般而言,你看不到實相的「你」,你用鏡子看你自己的「臉」,能看到如實的你嗎?鏡子的波狀、彎曲、凹面、凸面、太高、太大,都會出現可怕的臉。只有 鏡子完全平滑乾淨,才能給你真實的映像。但一般而言,你看不到真我,因為你的心是塗有顏色的。假如心裡汙穢,你會說:我是汙穢的。假如心靈優雅犮亮,你會 說:我是漂亮的。這意未著你認為你的一切反映在心裡。心湖面有染色,你看到的「真我」也就染了色。

看到真實的映象時,也意味看到了乾淨、平靜及治有漣漪的水。當心停止創造思想的形式,或當心完全從變動中解脫出來,你就能看到你的真我。

那么觀照者是否只從映象中誤解自己呢?觀照者不可能誤解自己,也不可能忘掉他自己。觀照者看起來像是歪曲的。真實的你總是同一個,但是你似乎是歪曲的,或者與心靈混淆在一起了。藉著令心潔淨與純粹,你將感覺你似乎巳經回到本來的狀態。(本來面目)

瑜伽經的智慧-(1)

註:我想了很久,應不應活該向眾生介紹這本印度教的經典作品,會否進入了「附法外道」的行列。原因是經中提到很多襌定、苦、解脫、三麽地、成就是概 會,基本與藏傳佛教無異,但該經沒有提及過龍樹菩薩對「空性」、「般若」的闡析,以至「菩提心」、「悲」等說法。印度教仍有「真我」概念,與金剛經中說 的的「究竟無我」有多少分別及執著,我界凡夫仍未能參透,眾生看的時侯也要小心。

這是瑜伽經乃大寂法師版本,英文稱The Yoga Sutras of Patanjali。短短二百条經文,清楚地說出瑜伽的目標、必要的修習、修習障礙、障礙的排除、成就什么。

Patanjali 給出瑜伽的目標:瑜伽是抑制心的變動。

瑜伽( Yoga) 這個字譯成「結合」,是什么與什么的結合呢?瑜伽本身就是意味行者藉著控制心靈變動而獲得異常的經驗。

Chittam() 是所有心智的總合。Patanjali 說出內「心」的成分有不同的層次。最基本的心稱為ahamkara() ,一種「我」的感覺。這引起buddhi ,它是一種智力或區別能力。另一個層次為manas,心理的欲望部份,透過感官而受到外在事物的吸引。

例如:當你安靜並享受寂靜時,忽然從厨房傳出香味,這個時侯manas 記錄著: 「我正聞到從某处飄來的香味。」buddhi加以道區別:「這味道是乳酪,真香!」buddhi 還提醒你,這是你去年在瑞士曾吃過的。」則ahamkara就會說: 「那么我現在應來一點」。這三件事情每次都一致發生,但是發生得如此快,以致於我們很少能辨別出來。

這變動引發出對乳酪的努力,想要的念頭被創造出來,除非欲望得到滿足,否則你的心將不會回到它本來平靜狀態。心的變動擾亂了那個平靜。

所有外在世界的差異,是你心理變動的後果。例如:一個一出生至十歲的小孩從未見過他爸爸,一天一個陌生人站在他家門口。他媽媽說這人正是他爸爸,一剎 那間這人已轉成他爸爸,由數分鐘前的陌生人變成了爸爸。整個外在世界奠基於你的思想與心理的態度,整個外在世界是你自己的投影。

瑜伽所以從不關心外在世界的轉變,瑜伽格言是:束縛或解脫在於你自己的心。
這世界上,沒有任何事是錯的。你可按照你的態度使它成為天堂或地獄,這就是為什么整個瑜伽奠基於「抑制心有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