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3日 星期二

「不戀著」對「心」的調伏-瑜伽經的智慧(4)




註:先補充一些背景知識,就是瑜伽經的哲學部份,其實包含了很多「哲學知識論」中探求何謂「真理」( Epistemologically  truth,知識上的恆真) 的追求,但它是「經」,已不在思辯的過程了,而是「說教」,問題是看官受教否或接受多少而巳。

如說:心的變動透過修習與不戀著而受到制止。但「不戀著」變成今天口頭襌的「不執著」或「放下」。但我反問:說這些話的人究竟是否真的明白這些「真理」的意思呢?為何怎樣也不能「放下」呢?放下什么呢?誰在「執著」呢?

我想多加數條經文才繼續討論上述主題:

「一個對象被經驗過,而且沒有被忘記,那即是記憶。

錯誤的觀念發生在某些事物的知識沒有奠基於它的真實狀態。

修習是努力於心的穩定。

當好好的修持很長的時間,沒有休息,而且在極認真中,修習成為穩固的基礎。

不戀著是一個要自制的意識,他能免於被看、被聽之對象的渴望。」

回到主題了!最后一句經文其實道出了我們大部份人或凡夫的所謂「人生的煩惱」是什么一回事!就是在「戀著」與「不戀著」之間盤旋!喜愛觀看別人或接受別人的觀看、欣賞、比較。因而產生了分別、自戀、自我感覺時好時壞,時苦時樂,身不自在。何解?

一般而言,心會因為看到某物或聽到某聲而變得戀著。心向外奔馳,並積聚事物來滿足它的欲望,主要是透過眼睛與耳朵。在心戀著某物前,它只是看與聽,你應該要有辨別力去看清這個東西對你是好是壞。心不應該只是跑出去,然后抓住它想要的。

「不戀著」不應該被誤解為不關心。Vairaga (不戀著) 字面上的意思是「無色的」,Vi是「無」;raga是「顏色」。每一個欲望把它自己的顏色帶往心靈。心靈上色,漣漪就形成了,如石頭走進平靜湖水中創造了波紋。當心靈被一個接一個欲望拋來拋去,心裡將沒有任何寂靜與休息。帶著一顆不靜止的心,你不會有堅毅的修習。
但無欲是可能嗎?事實上它不可能。只要心在那裡,它的任務就是欲求。這似乎很矛盾。但是奧祕即在於:沒有任何個人與自我動機的欲望,將不可能綁住你。 為什么?因諸如純粹、無我的欲望,不會有任何期待,所以它知道無論結果怎樣,都不會產生挫折。雖然它不期待任何事物,仍會有它的報酬。當你使某人快樂, 並看到他一張快樂的臉時,你自己感到快樂。

許多人以為放棄所有事物,變成無我與無欲,就沒樂趣可言。事情是相反的,你會變成最快樂的人!生活的奧秘在於,你服務愈多人,你就享受到越多的快樂。 你其法從佔有事物而獲得快樂,你持有越多,你變得越可悲。這就是為什么「不戀著、不动感情」,藉著放棄世俗事物而帶來最神聖的寂靜。


不僅圣者如此,自然界中有情或無情者的生命不都是為其他生命而不斷付出嗎?人,或是人類怎可只為人類「自我」而生活呢?這就是「什至對上帝也不能有戀著」的意義了。單單是不戀著,就足以使你整個生命變成喜樂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