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病从口入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病从口入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3年7月2日 星期日

病从口入,脾胃生湿,可能是吃的太丰盛 - 吃得太好也是负担

病从口入,脾胃生湿,可能是吃的太丰盛 - 吃得太好也是负担



岐伯有道 


清代医家徐大椿曾云,疾病的发生与国运相关联。这就是说,疾病的发生与社会、时代关系密切。如今历经4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已经步入了一个新时代,这个时代,是公平正义、国强民富的时代。纵观古今,在不同时代的背景下,便会有特定的时代病。伴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的提高,人们生活方式及生活环境的改变,如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脂肪肝、糖尿病、血脂异常等疾病,已成为当今的流行病、时代病。而这些疾病,又多与过食膏粱厚味关系密切。

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逆发病,甘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


                                                                        ----《素问.通评虚论》

叶天士亦云:“若内生湿邪,多因膏粱酒醴,必患湿热、湿火之症。”如今由于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湿阻脾胃之疾已成为临床多发、常见病。

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著《脾胃论》,被后世奉为治疗脾胃病之圭臬。百姓流离失所,饥荒流行,“遭壬辰之变,五六十日之间,为饮食劳倦所伤而殁者,将百万人。”所以那是一个饥困劳役、致伤脾胃的年代。故东垣老人通过长期临床实践,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著名论点, 并创立了脾胃学说。东垣老人所处的年代,是战乱、流亡、饥荒而致脾胃衰败,百病由生,因虚致病的年代。尔今我们所处的时代丰衣足食,过食肥甘,脾胃之气壅盛。


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

                                                                        ----《素问·奇病论》

如今致使脾胃伤的病因、病机、病证、治法、处方、用药、药量,已都发生了根本的差异。所以临床必须要重新认识现代之脾胃病,要紧跟时代的脉搏,去辨证治疗现时代的脾胃病,才会取得满意的疗效。通过临床实践,对过食肥甘所致脾胃病之常见证型,略陈管见如下。

寒热错杂

其人脾胃素弱,复因饮食不节,或过食肥甘,致使脾胃功能失调,寒热之邪错杂于中。寒热之邪蕴久生湿,湿蕴生热,湿热蕴结,损伤脾胃;寒热阻遏气机,气机不畅,寒热之邪停滞胃脘,而现中焦痞满。症见胃脘痞满、纳呆、口黏腻、或呕逆、或下利、或灼心反酸、或暖气、或疼痛等症。治宜辛开苦降,和中消痞,方选半夏泻心汤加味。

方中芩、连苦寒泄热,姜、夏辛温散寒,更佐以参、草、枣补益中宫,以助健运。若湿热蕴结中焦,症见口黏腻、呕恶、痞满者,可去人参、干姜、炙甘草、枣,加藿香、防风、白豆蔻、薏米等化湿之品以祛湿;灼心、反酸者加吴茱萸(黄连配吴萸乃左金丸)、海螵蛸、煅瓦楞子以制酸;脘腹胀满者加炒枳实、厚朴、大腹皮、炒麦芽之属,以消胀满;嗳气、呕逆者加旋覆花、代赭石、柿蒂、刀豆诸品以镇冲降逆止呕;疼痛者加五灵脂、蒲黄、元胡以化瘀止痛。临证时药随症变,灵活加减,以取其效。

湿热中阻

湿有外湿内湿之分,而内湿为湿从内生。

叶天士云:“湿从内生者,必其人膏梁酒醴过度,或嗜饮茶汤太多,或食生冷瓜果及甜腻之物。”“又有酒客,里湿素盛、外邪入里,里湿为合,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

吴瑭云:“湿之入中焦,有寒湿,有热湿。”

尔今人们过食肥甘,脾胃壅滞,而湿热中阻之症,每为临床多见。过食肥甘,易致脾胃壅盛,湿阻中焦,聚湿生热,湿热蕴结,阻滞气机。症见脘腹胀满,纳呆、乏力、口黏腻,或口有甜味,或口苦、口干,或有低热,尿赤,苔黄腻,脉濡数。治宜宣畅气机,清热利湿,方选三仁汤化裁。


方中杏仁苦辛,轻宣上焦,开宣肺气,白豆蔻苦辛,宣畅中焦,行气化湿,薏米甘淡,渗利下焦,淡渗利湿。半夏、厚朴行气散满,除湿消痞,滑石、竹叶、通草清热利湿,使湿去有通道。若舌苔黄腻,当选藿香、防风、羌活、佩兰、石菖蒲等品,以芳香透化湿邪;心烦、欲呕,口渴加栀子、石膏、连翘以清热透邪;湿热消除后,若舌质红、口干者,可选加葛根、石斛、玉竹、天花粉、沙参之属,以养阴清热。湿热壅盛时,且记不可妄用滋腻养阴诸品。“湿气弥漫,本无形质,以重浊滋味之药治之,愈治愈坏。”湿热壅盛时,可加苦寒燥湿之芩、连以清热燥湿。临证用药,莫忘治湿必给湿以出路。

若湿从寒化、伤及脾阳者,症见脘腹胀满,身困重,乏力,纳呆,舌苔白腻,水滑,脉濡滑。治宜芳香化湿,方选平胃散或霍朴夏苓汤化湿。药用芳香、苦温、淡渗诸品,更应配伍温运脾阳之味,以助阳燥湿,药如附子、干姜等品。

肝胃郁热

其人情志不舒,肝气不得疏泄,复因过食膏粱厚味、嗜酒无度,日久聚湿生热,湿热蕴蒸于中。症见胸闷太息、口苦、口黏腻、纳呆、大便黏而不爽。或胃胀或嗳气、或疼痛。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治宜疏肝理气,清热和胃,方选大柴胡汤加减。方中柴胡、黄芩,舒肝清热,大黄、枳实泻阳明之热,白芍助柴、芩以清肝胆,半夏和胃降浊,以治呕逆,生姜、大枣,助半夏和胃止呕,药用可去大枣之甘,生姜之辛,以防其助湿生热,令人中满。舌苔黄腻加瓜蒌皮,杏仁开宣肺气,加藿香、防风、佩兰、薏米以去湿邪;口苦加龙胆草、川楝子以清泄肝胆之热;腹胀者加厚朴、大腹皮、麦芽以消除胀满;暧气、呕逆者,加旋覆花、代赭石、柿蒂以降逆止呕。临床时应随症加减,灵活用药,方可取得满意疗效。

热伏脾胃

热伏脾胃,有人称为脾胃伏火。

其人因饮食不节,或过食辛辣,或饮酒无度,或过食膏粱厚味,致使湿热之邪蕴蒸于中,湿热蕴久化热,热伏脾胃。症见口黏腻、口臭、或有异味;口干、或烦渴;口唇干、小便短赤;大便干、或黏而不爽。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舌中部干、或舌面散布红点、或现中剥,脉数。治宜清泻脾胃之伏热,方选泻黄散加减。

方中石膏、栀子清泄脾胃之伏火,防风疏散脾之积热,藿香芳香行散,化湿和中,并助防风以疏散脾胃之湿热,甘草和中泄火,调和诸药。口黏腻者加佩兰、薏米以清热利湿;口苦者加龙胆草、川楝子以清肝胆之热;心烦、小便短赤而涩者,加生地、木通、竹叶以清心泄火。若舌面见中剥,口干、口黏腻,苔黄腻者,切不可早投滋腻之养阴诸品。待邪热消退,方可投以养阴之品。切记湿性黏滞,养阴诸品黏腻。

湿为胶滞阴邪,再加柔润阴药,二阴相合,同气相求,遂有锢结而不可解之势


                                                                                 ----《温病条辨》

由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饮酒无度,日久化热而致的脾胃病尚多。若胃火炽盛,胃热阴虚等证,亦为临床常见之证。前者可用李东垣之清胃散。方中黄连苦寒,直折胃腑之火,生地、丹皮清热凉血,当归养血活血,升麻升散,清热解毒,诸药共成清胃凉血之效。胃火炽盛,加石膏以增清胃热之功;便秘加大黄以导热通便;牙衄加牛膝以引热下行,降火止衄。

胃热阴虚者,可用张景岳之玉女煎。方中石膏清泄胃火,熟地滋肾水之不足,知母助石膏以泄火清胃,麦冬滋养胃阴,协熟地以滋肾阴,牛膝引热下行,诸药共奏清胃滋阴之效。阴虚火盛而致牙痛、牙衄者,当重用石膏、牛膝,加镇逆降胃之代赭石。
 
若胃阴伤,症见舌质红绛而干,或中剥,或舌呈镜面无苔,可加沙参、石斛、玉竹、天花粉等味,以养胃阴、生津液,治宜缓图。

过食膏粱厚味,而致脾胃壅盛,临床与多种疾病关系密切。“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湿热中阻,脾胃壅盛,如今已成为临床之多发病、常见病,是当今流行的时代病。湿为阴邪,其性黏滞重着,易阻遏气机,变化多端。临床对湿邪为患的治疗,须观其脉症,察其虚实,视其寒热。观湿之深浅,热之强弱,辨阴液耗伤之轻重,要辨证施治,以证立法,方随法变,药因症异,有的放矢,其效乃彰。



從我的iPhone傳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