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30日 星期三

新研究力挺 吃出好聽覺

註:本文轉載自星島日報

傳統相信聽力隨年齡增長而逐步衰退,但最新研究發現,多吃富含鋅、鐵及鈣質食物如菠菜及大豆,有助促進耳部血液供應,預防聽力衰退。耳鼻喉科專家及營養師均認為,凡有利血液循環的食材,都能延緩聽覺老化,是時候從小多加食補。文:Kk 部分圖片:星島圖片庫
  促進血液循環
  耳鼻喉科醫生黃漢威(上圖)指,聽力一般於五十歲後開始衰退,但也不難發現七十歲老人家仍有不錯的聽力。要延緩聽覺老化,黃醫生認為日常生活應多加保護耳朵,免其受損。他表示不少富含維他命的食材,都有助新陳代謝及改善血液循環,幫助延緩聽力衰退。「隨年紀增長,內耳血管可能出現硬化或收窄,因而影響血液循環,妨礙養分輸送至耳內細胞,繼而出現聽力老化及衰退。」故有利促進血液循環的食物,均具減慢聽力退化的功效。
  註冊營養師何智衡(上圖)表示,據英國學者的有關研究資料顯示,老年性耳聾病人中,有三分一人的血清中鋅濃度偏低。他們均有缺鋅徵狀,例如指甲質脆易裂或剝落、掉髮、味覺或嗅覺消失。經補鋅治療三至六個月,鋅缺乏徵狀好轉時,有25%病人的耳鳴減輕,約20%病者的語言識別力得到改善。富含鋅的食物包括魚、牛肉、豬肝、雞、雞肝、雞蛋、各類海產、蘋果、橘子、核桃、黃瓜及番茄等。他特別提醒大家,以上患者雖於適當補充鋅質營養後可改善病情,但大部分都沒意識到聽力衰退時應即時求醫而耽誤了治療時間,大眾應以此為鑑。
  識食健聽
  聽力衰退並非單純耳朵的問題,腦部包括神經與血管也有關連,所以除食用含豐富礦物質的食物外,還應攝取以下營養素:
  •蛋白質:乃製造神經傳導素的主要元素,有助腦部傳遞訊息至身體各部分。
  食物範例:一般預製的肉類如香腸、火腿及罐頭肉食,含防腐劑及較多飽和脂肪,可有礙腦部訊息傳遞活躍度。日常宜選吃新鮮及較瘦肉類,例如去皮家禽肉類、魚肉或雞蛋白等。分量為每日六至八両已足夠,進食過多反會增加致胖風險。
  •維他命B雜:對增強聽力及免疫力尤其重要,能強化腦部的活力。
  食物範例:麥皮、糙米、綠葉蔬菜及肝臟等。
  •維他命C:有利促進營養素輸送至腦部血管,有效改善腦部健康。
  食物範例:橙、奇異果及士多啤梨等。
  忌食貼士
  1. 阿士匹靈藥物:已研究證實長期服食高劑量的阿士匹靈類藥物,有機會加速聽力衰退。
  2. 過鹹食品:本身有耳水不平衡問題人士,應注意飲食不宜太鹹,高鹽飲食會引發耳水不平衡復發,繼而影響聽力,患者一般有三大症狀,包括復發性暈眩、弱聽及耳鳴。
  護耳守則
  1. 使用耳機聽音樂時,應盡量調低音量。若耳機最高聲量為十度,使用時別高於六度。於嘈吵環境使用時,也絕不應將音量過分調高以蓋過外在環境聲音,這只會加速聽力衰退。
  2. 別胡亂使用棉花棒或其他東西採耳,耳朵本身有自我清潔功能,正常情況下,毋須特別清走耳垢。亂挖耳孔有機會弄傷耳膜,影響聽力。
  3. 高噪音環境下工作,應依足職安局指引,適當地佩戴耳塞或其他保護耳具。
  

玩手機易變笨 小心「數碼癡呆症」

【經濟日報專訊】智能手機功能發達,愈來愈高智能,但使用者卻會變笨?台灣調查發現,不少人自覺用手機太多而記憶力變差,連原本要做甚麼也忘記,玩手機之餘,大家要提防變「數碼癡呆」!
太沉迷手機 記性差專注減
沉迷手機的壞處,大家或想到眼睛疲勞、冷落朋友等,但可有想過,更會令人變笨?台灣書田診所昨公布一項針對智能手機使用者的調查,當中發現41%受訪者主觀感覺自己的記憶力變差,46%的人更指,會因為查看手機而短暫忘記自己原本要做甚麼,豈不是像個傻瓜?
調查機構建議,手機使用者應該在休息時關掉手機、避免頻繁查看信息等,才可讓大腦完全休息,改善記憶力衰退、忘東忘西的情況。
調查結果所反映的,固然是受訪者的主觀感覺,不過「手機讓人變笨、記憶力變差」的說法,確實早已存在,更有不少專家進行研究,嘗試尋找背後原因。
在「手機大國」南韓,智能手機的滲透率與網速,均是世界數一數二,惟當地近年就發現,部分人因沉迷手機而導致短期記憶力下降、專注力大減,當中青少年最為嚴重,求診個案上升,部分青少年就連自己家大門的六位數字密碼也記不住,專家就把如此現象稱之為「數碼癡呆症」(Digital Dementia)。
過度偏用左腦 損右腦發育
為何玩手機太多會損害記憶?首爾腦部平衡中心醫生卞基垣分析,人們在使用電子產品時,多運用與推理、邏輯相關的左腦,但經常玩手機,長期偏用左腦,則會令與想像、專注力有關的右腦發展不佳,左右腦發展不平衡,造成記憶力下跌、專注力降低的後果。當地專家更指,17至19歲是腦部重要發展時期,擔心青少年過度玩手機影響腦部發育。
手機或拉低人腦記憶力,但事實上,也有可能是人們漸依賴手機,自己不願記太多東西,美國神經科學專家Carolyn Brockington就曾指出,低頭族記憶力轉差的原因,在於他們根本不認為自己需要記這麼多資訊了。
誠然,有了智能手機之後,我們需要記住的東西,不是一下子減少了嗎?有了手機的聯絡簿及日曆,再不用記住電話號碼、約會日期、朋友的生日日期;有了手機GPS,不用認路,改讓手機自動導航;就連在街上看到甚麼新奇資訊,也不用記下或抄下,拍張照片記錄,既方便又快捷。
久而久之,日常生活中的記憶力「訓練」,無疑比以往少得多,疏於練習,記憶能力是否也會減低?加拿大麥基爾大學在2010年就曾研究,比較經常使用GPS與不使用GPS的人,結果發現,不使用GPS的人在記憶力測試中表現較佳。
事實上,在現今時代,我們遇到甚麼問題,不是先在腦袋內尋找資料,而是自然地拿出手機,上網Google一下,無論是找新聞資訊、旅遊資料,還是他人的意見評論等,用手機按幾下,答案就在眼前。
資訊更快取得 捨深度思考
不過,這樣的做法亦非有利無害,美國神經科學專家Sandy Chapman就曾指,科技讓我們加快得到資訊的同時,資訊亦零零碎碎,變成只得片面思考,讓我們變「笨」。當我們每次都依賴科技找答案,確可在網上得到各種不同資訊,惟卻不會先對問題細心分析,在速度更快之餘,忽略了深度的思考?
無可否認,把手機變成我們的外置大腦,屬方便之舉,不過,其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亦須小心,就如某天忘記帶手機或遺失手機,「記憶」掉了,豈非徬徨失措?在日常生活中,不妨用自己的腦袋記下一些重要的日子、資訊,既是買個保險,也當作適時的腦筋鍛練吧。

2014年4月29日 星期二

專家反對補充 避陷酵素盲飲潮


註:本文轉載自星島曰報

坊間流行喝酵素飲料,聲稱飲用後可助減磅,兼改善消化不良,甚至控制糖尿病及冠心病,供人自製水果酵素的「酵素桶」近日在網上更被熱炒搶購。本地營養師力指,尚未有研究證實人體能吸收直接食用的水果酵素,以發揮功效,強調毋須特別加以補充。 文:Kk
  
  人體可自行製造
  酵素保健品近年極流行,網上有不少教人自製水果酵素飲料的方法,而且標榜有助消化、促進新陳代謝,聲稱能醫百病的酵素產品亦愈出愈多。究竟這類酵素飲品對人體健康是否如此有效?米施洛營養護康中心註冊營養師陳穎心(上圖)表示,酵素又稱「酶」,是一種活性蛋白質,就好像「生物催化劑」般,有助促進人體機能正常運作、消化食物。「人體本身有自行製造酵素的功能,但因都市人愈來愈注重健康,故這些保健產品很易吸引人嘗試。」
  她又指出,暫時仍未有科學研究證明,飲用各類水果酵素能對身體發揮特別效用。「雖然很多蔬果都含有酵素,但這些酵素要於特定的酸鹼度環境下才能發揮功效,須知道胃部酸性很強,直接食用水果酵素進入胃部後,很可能已被胃酸破壞,人體未必能吸收得到。」含高酵素的蔬果包括木瓜、奇異果、菠蘿及蘆筍等。
  小心糖分超標
  陳穎心強調,於正常情況下,身體能自行製造足夠酵素,一般人根本毋須刻意從食物中攝取或補充。「只有胰臟炎患者可能需要依靠藥物來補充不足,因其體內消化脂肪酵素比較少,健康人士則毋須另行攝取。」市面的酵素健康飲品,一般人飲用對身體不會有甚麼壞影響,但由於可能加入了糖分,糖尿病患者應小心糖分超標,影響血糖水平。
  優質飲食保健
  大部分酵素產品都標榜有助改善消化不良問題,這賣點吸引不少受消化問題困擾的都市人飲用。要改善消化不良,單靠酵素補充劑功效有限,應改為從調整日常飲食及生活習慣入手。
  1.少吃炸物:油炸食物不易被消化,加重消化系統負擔,多吃易致消化不良,還會使血脂增高。
  2.忌醃製品:含有較高鹽分及某些可致癌物,應減少進食,以防患胃癌。
  3.戒生冷食品:生冷食物對消化道黏膜具較大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瀉或消化道炎症。
  4.定時定量:每餐食量適中,每日三餐應定時定候,到了指定時間,即使不餓也應進食,避免過飢或過飽。有研究指,規律地進餐,定時定量,可形成條件反射,有助消化腺分泌,利於消化。
  5.慢慢咀嚼:可減輕腸胃負擔,食物充分咀嚼次數愈多,口腔隨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對胃黏膜具保護作用。
  促進消化良食
  •白菜:蘊含大量粗纖維,促進胃部及腸道蠕動,幫助消化,以及防止大便乾硬。
  •大麥、大麥芽:含有維他命A、B、E、澱粉酶、葡萄糖、轉化糖酶、蛋白質分解酶和礦物質等,有助消化。
  •番茄:含有豐富有機酸,例如蘋果酸、檸檬酸及甲酸,可以保護維他命C,使之在加工烹調過程中不被破壞,增加維他命的使用率。番茄還含有一種特殊成分茄紅素,能促進消化,協助胃液分解脂肪。
  •橘皮:含有揮發油對消化道具刺激作用,可增加胃液分泌,加快腸胃蠕動。

退休學習一樂事


退休後最怕無所事事,其實時間充裕是退休人士最大的本錢,不妨利用各項進修渠道,重拾學習新知識的樂趣。

親身感受大學校園生活
數十年前大專教育尚未普及化,令不少長者未曾經歷大學校園生活。一些熱愛學習的長者,退休後更決心自費到大學進修,實現修讀學士或碩士課程夢想。不過讀一個學位課程所費不菲,純粹想學習新知識的長者,亦可以考慮透過大專院校的長者學習計劃申請成為大學旁聽生,親身體會當一名大學生的樂趣。

現時共有七間大專院校提供長者學習計劃,大學程度旁聽生課程收費由百多元到數百元不等,課程選擇涵蓋文、理、商等不同範疇,長者報名並獲院校取錄後,便可以按時間表親身參與課程。一些院校更會為長者提供電腦應用等基礎課程,幫助長者充分掌握資料搜集及研究的基礎技巧,從而更投入樂齡階段的學習生活。

除了專門學科的知識,不少長者亦希望可以學習一些與退休生活有關的實用知識。因此部分院校亦會特別設計長者課程系列,教授保健、中醫藥、退休理財甚至智能手機應用等緊扣長者生活需要的題目,讓長者透過學習,更懂得應付樂齡生活的各項挑戰。

網上學習 考取名牌大學證書
不同年齡人士都喜歡「認叻」,長者亦不例外,完成十公里長跑、投稿攝影作品獲攝影雜誌刊登等威水事,固然值得長者「認叻」,然而長者亦可以考慮利用網上學習平台,考取一張外國名牌大學證書,讓老友、兒子或孫仔「另眼相看」。

網上學習平台在外國早已普及,不少商界領袖都喜歡利用此途徑自學新知識,其中包括微軟兩代掌舵人Bill Gates及Satya Nadella。現時較受歡迎的網上學習平台包括Courseara及edX,前者賣點是與多間機構及大學合辦網上課程,部分專項課程更提供證書,證書由開設此課程的大學及機構認證,讓長者學員過足進修癮。

edX則較適合「不強求」證書的長者,此平台由MIT及哈佛大學共同創建,提供多元化課程選擇。近期香港大學亦加盟此學習平台,頭炮課程主題為流行病,由港大專家袁國勇、裴偉士及管軼講解新型病毒的來源。
值得一提是這兩個平台均有提供中文為教學語言的課程,讓不習慣用英語學習的長者,亦可以利用網結資源有系統地學習不同的新知識。

思覺失調的徵狀(4)負性病徵

在過去的數星期,我們跟大家詳盡地解釋了思覺失調的各種正病徵,例如妄想和幻覺。儘管現時各種精神病的定義大多基於正病徵,精神病的病徵其實涵蓋更多不同層面,例如,負性病徵的出現是思覺失調患者中頗為常見的情況。不同的研究均指出,負性病徵是精神病患者
的社會心理功能及生活質素的決定性因素之一。可是,與正病徵不同,藥物治療只能有限度地改善負性病徵。因此,如何改善及控制負性病徵仍是我們需要解答的問題。在這個星期,我希望跟大家探討一下思覺失調的負性病徵。
 
負性病徵不是單一的概念。廣義來說,負性病徵可以再分成五個領域。第一,對生活缺乏積極性和動力;第二,失去與人社交的動力;第三,快感缺乏,意即未能從一些以往享受的活動中獲取愉悅感,例如運動;第四,情感表達變得呆板遲鈍,尤其體現於談論一些理應牽涉情感反應的事情上;第五,語言表達貧乏。

在思覺失調的初期,負性病徵比較不明顯,可是,隨著病情發展,有一部分患者可能會漸漸受到持續負性病徵困擾。研究指出,與正病徵相比,負性病徵的嚴重程度更能準確地評估疾病的預後(意即醫生根據與患者病情相關的因素而對未來治療結果所作的預估)。文獻也指出,各種臨床和治療前的因素會影響負性病徵,例如,患者在治療思覺失調的首年有較嚴重的負性病徵和較長的未治期均會增加他們日後受到持續負性病徵困擾的機會。

由此可見,在病發初期及早察覺負性病徵和向患者提供針對負性病徵的干預或能減少患者日後受到持續和嚴重負性病徵困擾的機會。無疑地,我們需要更多的科學研究才能掀開負性病徵的神秘面紗,例如他們的出現,演變和惡化過程背後的生物化學原理,和評估各種干預模式能否有效改善負性病徵。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精神醫學系臨床助理教授
暨思覺基金副主席

2014年4月27日 星期日

怪獸家長與灰姑娘法

近年,怪獸家長成為熱話,父母望子成龍,紛紛實行高壓管治,有些選擇進行體罰,為子女帶來身心上的壓力與傷痕,行為較嚴重者往往被質疑有否虐待兒童。政府最近決心立法,禁止父母對子女施加「情感殘暴行為」,被稱為「灰姑娘法」(Cinderella Law) ,取材自格林兄弟童話裡那個被惡毒後母欺負的小女孩。


新法細節有待政府在六月的英女皇週年講話(Queen’s Speech)公佈,但大體是成人不能蓄意危害兒童在智力、情感、社會和行為上的發展,被定罪者最高面臨十年監禁。保守黨議員兼兼職法官Robert Buckland於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撰文,指刑事法從未真實而全面地反映受家長或監護人虐待的小朋友,所受的情感創傷,因此灰姑娘童話中的惡毒繼母若活在今時今日,仍舊可以逍遙法外。

問題是,情感是一種主觀事物,可以如何從法律角度客觀地量度何為構成創傷?怪獸家長基於「愛之深、責之切」而過份催逼子女的學業和品行,如鋼琴練不好不准外出,考試沒奪A就不能吃飯,會觸犯「灰姑娘法」嗎?在舉證方面,法庭如何證明疑犯「蓄意」妄顧小孩,不給予他們所需的愛和照顧?現實中不是人人都像灰姑娘的後母和兩位姐姐般黑白分明。

上述兩種不確定性,是新法例和原有針對兒童身體傷害的法律的重要區別。若果細節處理不好,可能會引起社會反彈,亦會改變新世代父母教育子女的習慣。

兒童權利受國際公約保護,而每個小孩子應當在一個完善、無懼的環境下成長。但在高舉個人權利的年代,父母禁止子女玩電動遊戲機,可能也足以構成某種「情感創傷」,容易造成糾往過正。在權利和作為子女的義務中尋求平衡,這是一個值得小心思考的問題。

Tanna Chong
倫敦大學學院國際公共政策碩士
記者

十二亱

對於《十二夜》這齣電影,身邊的朋友大都有以下的意見:「很想看,但也很怕看到那些淒慘的場面,更怕看到淚流滿臉後離場。」


九把刀有句座右銘:「if you risk nothing, then you risk anything.」如果害怕這些那些而甚麽也不做,結果只會損失一切,包括這齣動人的電影。逃避觀看一些淒慘場面,不聞不問,就代表這些事情沒有在現實世界中發生過?代表自己對這些事情毫不知情嗎?還是只是自欺欺人的想法罷了?!逃避從來都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長遠更衍生更多的問題,許多情緒病也是因此而生。勇敢面對現實,接納人生中痛苦,積極克服面對,有需要時尋求幫助,並從中學習、成長;這樣,生命中得着的會更多。

電影將大家已經知道的殘酷現實,以紀錄片寫實的手法拍攝下來,再加上扣人心弦的配樂,一一活現眼前,震懾觀眾的心扉,令到電影院裏男女老幼的觀眾,都淚流成河!這齣電影無疑會帶給觀眾傷感的情緒,我在觀看時想起甘地有句名言:「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就看它怎麼對待動物。」到頭來才發現,原來我們的社會是這麼‘文明’啊!我所指的不只是單單對未能被收養的動物進行安樂死的做法,而是於安樂死前發生的種種令人心寒黯然的事情。然而這正是該片的主旨,教我們反思現今的社會是如何對待動物,為這些無辜的動物發聲,更是向棄養動物的人士作出嚴厲控訴。

收養動物是善行,但自己也受惠,與動物相處時心境格外寧靜,暫時忘卻平日生活的煩惱。行善最樂,心理學上有硏究顯示行善對心理健康有莫大的裨益。打算養寵物的人應深思領養會否比在寵物店購買是個更佳、更有意義的選擇。

香港精神科醫學院
精神科專科醫生 鄭志樂

孔子與南懷瑾對話

註:本文轉載自張慧敏文

孔:孔子
南:南懷瑾

孔:「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南:「你不要認為到光華學院或者某一個大學,拿到管理學的碩士、博士,就了不起了,那不算甚麼。我一輩子,我常常告訴人家,我沒有一張真正的文憑,也沒有真正拿一個學位,乃至當年的日本人、韓國人要給我一個名譽博士學位時,我說笑話!我要這個嗎?我給你一張,兩毛錢買一張草紙,我蓋個大印,我可以給你一百個名譽博士學位。我還站在你的前面,為了這個,行個禮,弄個帽子戴着,我一輩子難道玩這個嗎?才不會受這個騙呢!哈!那是虛名騙人。」
孔:「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南:「明明不懂的,硬冒充自己懂,這是很嚴重的錯誤。我們看歷史上偉大的成功人物,遇事常說:「我不懂,所以要請教你,由你負責去辦,大原則告訴我就行了。」說這話的人就成功了。「對不起……我不懂。」這是最高的智慧,也是最高的禮貌。」
孔:「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南:「中國原來的知識分子讀書目標是求學問,包括作人做事、身心修養等等一切的學問。這是憑興趣來的,玩味一輩子,人格平等獨立的,同謀生是兩件事。不像現在人讀書,都是為了謀生。諸位年輕朋友要立大志,從儒家做人做起,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學問之道要融會貫通,志心於道義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志心於功名者,富貴不足以累其心,要從艱苦樸實中來。」
孔:「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南:「一個人道德修養,真要做到「君子坦蕩蕩」,必須修養到甚麼程度呢?為了道德,為了自己終身的信仰,人格的建立,皇帝可以不當,出將入相富貴功名可以不要。孔子所標榜的人格的修養,到了這地步,那自然會真正「坦蕩蕩」。」
孔:「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
南:「不要認為拿政治體制來領導人,拿法令來管理人,是很好的政治。法令越多,矛盾越多,一般人就在法令的空隙逃避責任,而且自認為高明,在內心上無所慚愧。」

本周Son姐醒你:「萬世師表孔子與國學大師南懷瑾的智慧,夠醒大家一生!」

Son姐
「Son姐」 Alison張慧敏,以獵頭人身份縱橫職場幾十年,有智慧冇美貌有份量冇身材,人稱「魔鬼教練」! 

六駕馬車療法  中醫治糖尿 首要防併發症

註:本文轉載自蘋果曰報

少運動兼飲食不健康,本港糖尿病患者因而不斷增加。除西藥治療外,中醫對改善糖尿病也有功效。糖尿病在中醫稱為消渴症,早於數千年前的《黃帝內經》已有記載,病徵為「三多一少」,即多飲、多尿、多食及消瘦,治療則要視乎病人的陰虛燥熱。中醫師表示,患者最重要是防止併發症出現,除要定時服藥嚴控血糖,運動及食療亦缺一不可,盡量吃得清淡,並嚴守「六駕馬車」保健療法。
記者:嚴敏慧

全港約有70萬名糖尿病患者,即每10人便有一人患病,患者人數更不斷上升。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臨床部高級講師徐大基表示,中醫學的消渴症,就是西方醫學所稱的糖尿病,病名於《黃帝內經》已有記載,隋唐名醫甄立言的《古今錄驗》,當中「渴而飲水多,小便數……甜者,皆是消渴病也」更是世上關於消渴病人小便發甜的最早記載。


吃蒟蒻抑制飯後血糖
消渴症病理有五種,「稟賦不足,五臟柔弱」,即西醫所講的遺傳因素;「飲食不節,蘊熱傷津」,指過量飲食;「情志不調,郁久化火」,為心理誘發或加重病情;「缺少運動,過逸肥胖」及「勞倦過度,損傷腎元」,前者令人內熱,後者腎精耗竭,燥熱內生。消渴在不同階段,病人表現亦不同,如早期多為氣虛或氣陰虧虛,後來會變為陰虛燥熱,晚期則出現陰損及陽,或陰陽兩虛。
中醫對消渴症有所謂「六駕馬車」的治療結合,當中的中醫療法,即以中藥及針灸等治病。徐大基指,治療會針對不同症型而定,如病人已有血脈瘀滯、陰損及陽病變,導致各種併發症,如糖尿腳及糖尿眼等,會作出活血化瘀、清熱解毒、健脾益氣等治法。消渴症常用藥材很多,如氣虛患者會用黨參、北芪;燥熱患者則用麥冬、沙參等。
中醫素有治未病概念,無病預防,有病管理,故消渴病人防止併發症出現最為重要。「六駕馬車」的餘下五法,包括飲食療法、運動療法、心理療法、藥物療法及健康監測,均為自我管理。徐大基指,飲食要注意盡量清淡,黑木耳、苦瓜、洋葱、蒟蒻等可多吃,其中蒟蒻熱能低,又能提升飽腹感,且「葡甘聚糖」分子量高,能延緩葡萄糖吸收,有效抑制飯後血糖升高。
此外,每天進行最少30分鐘運動,有充足睡眠等,對消渴症病人也很重要。不過,徐大基表示,單靠中醫藥治療,並不能完全控制糖尿病情,故病人必須接受西醫治療,服用降血糖藥物或注射胰島素,同時加入中醫調理,改善西醫未能完全解決的病徵。至於血糖「擲界」又不用藥物治療,則可考慮中醫治療,改善根本體質從而控制病況。

2014年4月26日 星期六

美國頂尖醫院開設中醫門診

      -克里斯蒂娜•倫卡(Christina Lunka)最近到克里夫蘭醫院(The Cleveland Clinic)新近開張的中醫部去看病,她看起來既緊張又興奮。
 倫卡今年49歲,居住在俄亥俄州柯特蘭(Kirtland)。她已經因關節疼痛、消化不良等問題看過很多醫生。現在,她希望通過中醫療法來緩解病痛。
「有消炎藥嗎?」倫卡問中醫師加利納•魯夫納(Galina Roofener)。她進行了大約一個小時的諮詢。
「當然有。」魯夫納回答,「這個藥可以消炎止痛,還可以幫助消化。」魯夫納把一瓶逍遙散遞給倫卡。逍遙散膠囊含有甘草、薄荷葉、白芍等八種中草藥成份。不過魯夫納說:「不要期望立刻見效,第一個療程大約三週,達到最佳療效需要三個月,中藥見效比較慢。」
作為美國頂級醫院之一的克里夫蘭醫院開始提供中藥令人吃驚。中藥的使用雖在中國和其他一些東方國家歷史悠久,但尚未正式進入美國醫藥界,因為其療效缺乏證據支持。克里夫蘭醫院的中醫門診於今年1月份開張,目前只有一名中醫師每週四問診。來此看病的患者必須經由醫生轉診,並將受到監督,以免其他藥物和中藥相互干擾或產生並發癥。該中醫診所隸屬克里夫蘭醫院綜合治療中心(Center for Integrative Medicine)。後者還提供針灸、全身心療法以及推拿按摩。
克里夫蘭醫院的綜合醫師梅利沙•揚(Melissa Young)說:「西藥確實見效顯著...但我們不太想讓慢性病患者服用西藥,中藥填補了這一缺口,兩者的採用並不衝突。」
雖然針灸療法已經在美國市場生根發芽,但中醫診所仍屈指可數。美國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旗下的奧舍綜合治療中心(Osher Center for Integrative Medicine)和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旗下的北岸大學醫院(NorthShore University HealthSystem)都設有中醫部。
北岸大學醫院綜合醫學項目部的醫療主任坦普爾(Leslie Mendoza Temple)說,越來越多的醫生把病人轉診到她這里接受中醫治療,在她看來這是中醫受認可度提高的一個信號。坦普爾說,最早到這個部門工作時,她和同事必須挨家挨戶敲門,告訴居民他們沒有瘋,他們是合法、安全的醫療機構。坦普爾表示,將病人轉診到她這里的有神經科、腫瘤科、腸胃科、風濕科等各科的醫生。
克里夫蘭醫院的首席針灸師斯塔基(Jamie Starkey)說,在亞洲以外地區,鮮有對中草藥作為治病藥物的科學研究。斯塔基說,她不得不把相關研究文獻翻譯過來,以便使綜合醫學項目部的前醫療主任相信開設中醫門診可以有所作為。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下屬的美國國家補充及替代醫學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簡稱NCCAM)主任布里格斯(Josephine Briggs)說,在使用隨機臨床試驗的現代嚴格方法的手段方面,證據基礎還很薄弱。NCCAM正在資助探求一些中草藥產品根本生物機理的研究。但該機構目前沒有資助任何涉及人類的療效研究。一些研究探求的是中草藥可能會對藥物代謝產生怎樣的影響。
目前傳統中醫使用的草藥達數千種,其中大部分來自植物,但也有一些來自動物和礦產品。中草藥經常被混合使用,而且可以制成膠囊、藥酒、藥粉或藥茶。如果服用劑量錯誤,中草藥可能引發中毒。
草藥質量和潛在污染也是重要問題。在克利夫蘭醫院,預制的中藥是通過台灣港香蘭藥廠股份有限公司(Kaiser Pharmaceutical Co.)旗下子公司KPC Products購買和訂貨的。由總部位于馬薩諸塞州和加利福尼亞州的Crane Herb Co.根據客戶需要制成中藥混合物。
在克利夫蘭醫院的中醫治療中心,新來的患者都有一個小時的醫生問診時間,其間可能包含一系列的提問(睡眠如何?體溫怎樣?是否耳鳴、頭痛?)、檢查舌苔以及傳統的中醫診脈(將三根手指分別搭在兩只手的手腕上檢查各個器官系統所對應的不同脈搏)。患者還會被要求簽署一份聲明,承認「草藥補充劑并非醫療診斷的替代品」。
問診費是100美元,而且不在醫保的覆蓋范圍內。後續就診費為60美元,一個月劑量的中草藥平均價格約100美元。在上個月的某一天,患者在該醫院求診的問題包括慢性疼痛、焦慮、消化問題以及多發性硬化癥。
克利夫蘭醫院的發言人表示,魯夫納的從業執照不允許其宣稱可以治療疾病。比如,她不能說中草藥可以治療結腸炎,但她可以說她能止瀉和止疼。這位發言人說,魯夫納不能治療關節炎,但可以緩解關節疼痛。
撰稿﹕華爾街日報Sumathi Reddy

2014年4月25日 星期五

老細捽 老婆煩 港男壓力元兇

註:本文轉載自晴報

壓力大得要「爆煲」?老闆用盡下屬,老婆又煩得「要命」,有調查指港人壓力主要來自上司(25%)及伴侶(22%);67%受訪者更稱壓力達7分(10分滿)。有心理顧問指,不懂減壓恐致焦慮及犯罪。
港人工作壓力大屢見不鮮,40歲陳小姐(化名)於醫管局任財務部文員小組主任,工作近20年,月入約三萬元,因上司經常批評她能力不足,每年工作評估時給她五分(六分最差),令她感到工作很大壓力。
上司常轟能力不足 白領抑鬱
她指上司曾對她說:「你未夠資格坐呢個位管下屬!」這令其情緒更起伏,求醫後確診患上抑鬱,可惜因無更好工作選擇,至今仍未轉工。
同樣約40歲的李先生(化名),亦因太太對他期望過高而感「怕怕」。他和太太育有兩名就讀小學的子女,由於太太經常與他的同事比較各自丈夫的成就、升職快慢等,剛好李生近十年並無升職,在工作及家庭間都得不到話事權和滿足感下,遂求診心理醫生,並證實患上抑鬱。
一間國際護膚品牌夥香港家庭教育學院,上月底至本月初以街頭及電話訪問550名18至64歲市民,了解港人面對壓力的現況,結果指67%港人生活壓力指數達7分(10分滿分);54%指個人壓力程度較半年前上升,當中最令人感壓力的人士為上司(25%)、伴侶(22%);53%人認為港男比港女面對更多壓力。
太太追魂call 影響伴侶關係
香港家庭心理治療協會臨床心理顧問羅志華說:「大部分能幹的上司都自大,想控制下屬;即使能力不足的上司,都有想用盡對方的心態。以上類型的上司,並非想與同事合作,只求燃燒別人,藉此照亮自己。」
羅志華續指,同事遇上這類上司,會持「我愈聽話,代表我愈忠心」,但長期忍受,壓力到頂點便可能出現病態,如晚上不能入睡,最後只好轉工。他提醒:「不懂減壓可致焦慮及犯罪。」
至於伴侶關係方面,羅說教育水平低、個人有壓力不懂解決的太太,往往要丈夫為其處理情緒,令丈夫感到煩擾。
臨床心理學家趙思雅說,太太很多時會要求丈夫事業上要有成就,且不斷將丈夫與他人比較。部分太太對丈夫有很強的佔有慾:「以追魂call致電追蹤行蹤,又檢查電話資料,更會向丈夫的朋友打聽其去向;如丈夫到國內公幹,又會要求隨行。結果伴侶間的壓力日積月累。」
逾半人正面對待 變動力
調查顯示,54%受訪者能正面對待壓力,同時機構2012年委託調查公司訪問全球22個國家或地區達2.2萬人,對「能否正面對待壓力」的自我評估,結果指「正壓力」指數香港排名第三,僅次於首一、二位的墨西哥和希臘。
香港家庭教育學院總監狄志遠表示,香港生活節奏快,是高壓力的城市,港人面對不斷轉變的社會環境,培養出較強的式應力。面對壓力視乎個人看事物心態,有些人能將壓力轉化為動力,故壓力亦可帶來正面效果。
狄舉例說:「地產從業員行內競爭大,拉客十分困難,每次推銷樓盤出動數百人,但他們團隊精神很強,同時具很強奮鬥心,無懼壓力及失敗。」他建議港人可參與不同活動或培養個人興趣,讓自己多放鬆心情。
置業時刻 一生最大壓力
港樓價高企,置業困難。是次調查又指,32%受訪者認為置業是人生中最感壓力的時刻,其次是分娩(20%)、結婚(13%)。
香港家庭教育學院總監狄志遠表示:「現今年輕人千方百計要買樓,沒有一層樓在手便認為難以結婚,未能上樓者會罵政府無能力遏抑樓價。另外,為上樓要問人借錢買樓,每月抽撥資金供樓,同時又要擔心樓價跌令樓宇貶值。」
香港家庭心理治療協會臨床心理顧問羅志華說,現今年輕人想置業,可惜資源不足,對此他建議:「要定立個人的立足點,知道自己的能力狀況,置業計劃要按個人能力安排,不要太高要求。」

2014年4月24日 星期四

拆解 激素飲食優劣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影星安祖蓮娜祖莉(Angelina Jolie)切除乳房防患乳癌後,最近有報道指她考慮接受預防性卵巢切除術,以減患卵巢癌機率。乳癌及卵巢癌病發率除受遺傳影響,不當激素飲用亦易增罹患率,但停經婦女或有需要補充雌激素,究竟激素是好是壞?
  文:Kk 部分圖片:星島圖片庫
  好處:舒緩更年期不適
  踏入更年期的婦女,或有可能要透過補充雌激素舒緩更年期所帶來的不適。一般婦女停經平均年齡約五十歲,但停經前數年會因卵巢功能下降,導致荷爾蒙不足而提早出現更年期徵狀,有些人會有明顯的熱潮紅、心悸、皮膚乾燥及脾氣暴躁等情況,這都因雌激素分泌減少所致。
  黃豆防患功效
  •降熱潮紅:具有預防乳癌、骨質疏鬆及舒緩女性更年期不適的作用,科學實驗顯示,連續四周每天攝取六十克的黃豆蛋白(約含黃豆類黃酮素一百三十五毫克),可使熱潮紅下降33%,連續十二周可降達45%。
  •預防乳癌:黃豆類蛋白質能平衡女性雌激素水平,美國曾對一批年齡由十三歲至十五歲的亞洲女性進行研究,發現多吃黃豆類食品如豆腐及豆漿的女孩,日後患乳癌機率較低,近年亦有不少有關黃豆能減患乳癌的研究發表。不過如想藉補充大豆異黃酮來降低乳癌病發風險,應及早於年輕時開始,若到更年期才進食則已太晚。
  •減患骨質疏鬆:黃豆含有豐富鈣質及蛋白質,是預防骨質疏鬆的食物之一。研究證實,多吃黃豆類食物,可令盆骨的骨質密度增加,減低患骨質疏鬆的機會。
  •天然無副作用:女性出現更年期不適,是由於體內荷爾蒙水平失衡,但服用平衡荷爾蒙藥物會產生副作用,有機會增患乳癌。黃豆所含的蛋白質和異黃酮,具有舒緩女性更年期不適的功效,且屬天然及無副作用的食材。
  壞處:小童易性早熟
  資深營養師黃榮俊(上圖)表示,近年科學家初步研究指出,雌激素分泌過多易致乳癌,進食含激素及高脂食物容易令新血管增生,助長癌細胞生長,故不建議小童及年輕人於日常飲食中常吃高脂及含激素食材,若小童過量攝取,更有機會出現性早熟問題。「正常飲食上攝取過量激素的風險不高,但部分來自動物內臟及分泌物食品,或養殖過程中加入激素催生的食物,均含高水平激素。」建議勿進食這類高危食物,或每周最多只可吃一次及以少量為宜。如男童九歲、女童八歲前出現第二性徵,即長鬍鬚、乳房發育等,必須立即求診檢查,驗血確定荷爾蒙水平是否正常。
  
  

食物陷阱

註:本文轉載自星島日報

雪蛤膏:乃雌性桂林蛙的輸卵管組織和脂肪,內含多種不同激素及生長因子。攝取過量動物性生長因子,可干擾人體細胞生長運作,癌症、內分泌疾病患者忌食。
  •禽畜淋巴部位:養殖禽畜時或會為其注射抗生素、其他藥物以加速生長,這類藥物可殘留家禽內,激素多積聚於淋巴位置,故應避免吃禽畜的頸部、臀部及腋下等部位。
  •黃鱔:部分不法商人會在養殖過程中加入含類雌激素的避孕藥,縮短某些食用魚類如黃鱔的生長期。避孕藥雖可令黃鱔更肥美,但藥物的類雌激素,會積存在黃鱔的脂肪中。
  •牛初乳:乃牛隻供給小牛的營養素,內含大量生長因子及激素,以助小牛發育。小童不宜過量飲用,以每周一次及少量為宜,免其生長因子干擾人體成長進度。
  •內臟:因激素多為脂溶性且積存於脂肪及內臟,尤其生殖器官易含大量激素,人體食用後會直接吸收。動物腦部、生殖組織及腸臟等極高危,肝、腎臟則相對地較安全。
  註:以上純屬受訪者及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2014年4月23日 星期三

該怎麼愛你 “來自星星的孩子"

  主持人:在今年年初,登上江蘇衛視《最強大腦》節目舞臺的山西人周瑋以他突出的數學運算能力征服了廣大的觀眾,也使得自閉症這個名詞逐漸被大眾所瞭解。和人們常常誤解的不同,很多自閉症患者有著獨特的“技能”,甚至會比一般人強許多,被叫做“星星的孩子”。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技能並不能改變自閉症家庭經濟壓力大、社會歧視、救助體系薄弱等等的困境。4月2日,是“世界自閉症日”,我們一起來關注“星星的孩子”。
  獨自閃爍的“星星” 
  解說:目光澄亮,卻對周圍的人與物視而不見;聽覺靈敏,卻對家人的呼喚充耳不聞;發聲正常,卻不肯開口與他人交流……他們就是被稱為“星星的孩子”的自閉症兒童——他們就像星星一樣,孤獨地閃爍在自己的世界裡。
  自閉症是一類以嚴重孤獨、缺乏情感反應、語言發育障礙、刻板重複動作和對環境奇特反應等為特徵的精神疾病,也是兒童發育障礙中最為嚴重的疾病之一。
  同期:銀川市愛心園自閉症兒童康復中心負責人 陸菊梅
  我們的孩子可能從表面上看不出來他有什麼問題,但是你跟他接觸觀察他時間長了他還是會從行為、語言這些方面能看到他的一些問題。第一就是語言方面,可能我們的孩子或者是沒有語言,即使有語言他也不會主動去說,還有一種這個孩子可能會喋喋不休,說的和周圍的事情沒有什麼關係,就是自言自語,語言方面是這樣的表現;還有一方面是社會交往,我們的孩子可能送到幼稚園就會出現不合群,不會和孩子去溝通、交往;第三個就是我們的孩子行為上有一些怪異,有的孩子特別喜歡轉圈,有的孩子喜歡開燈關燈,有的孩子就要走固定的路線等等這些問題。 
  解說:中國目前也有160多萬的自閉症患者。由於與人溝通的能力很差,他們的家庭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去治療,而且還要有專人陪護。 
  同期:吉林省殘聯康復部部長 王建平
  這些孩子92%的都是來自貧困家庭的孩子。來到康復中心來訓練呢,他們享受國家的救助項目,所以他們來到這裡進行訓練。他們在這裡呢,租住房子、父母在外打工,是非常非常的貧困的。 
  同期:柳州市柳北區育才特教學校 胡惠月
  這個事情,要比正常學校難教的多,他不懂,有一些還是耍賴啊,哭啊,還讓你抱啊,都要的,我們關心他要比父母關心他的還多。對他們教育的時候,要很耐心。不能打他,不能罵他。總是鼓勵,獎勵。 
  就學就業前路渺茫
  解說:據介紹,自閉症患者面臨著學前康復訓練、學齡期學校教育、職業教育、就業、父母離世後養護等方面的問題,對於他們和他們的家庭而言,這都是一道道的坎。而對於自閉症患者和他們的家庭而言,最可怕的不是疾病,而是社會對他們的歧視以及不理解,以及保障體系的不完善。其中,自閉症患者的就學和就業問題最受關注。 
  同期:銀川市愛心園自閉症兒童康復中心負責人 陸菊梅
  就學對他們相對來說要更困難,因為我們的孩子進入到學校可能會干擾到課堂,有些學校或者老師可能他們對孤獨症不瞭解,所以很多學校都是不願意去接受我們孤獨症的孩子。(接下一段同期)我們的孩子到了10歲以後,這個孩子都要去哪?這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也是家長比較擔憂的。據我瞭解,有一些孩子最終又回到家庭,待在家裡(無法融入社會)。
  解說:育才特教學校的創始人胡惠月雖然已經71歲,但仍每天騎自行車去學校。她告訴記者,她捨不得放下,因為能讓孩子自食其力的願望沒有實現。 
  同期:柳州市柳北區育才特教學校 胡惠月
  因為我第一張招生廣告就是說,我一定讓這些孩子能夠自食其力,但是那麼多年了,這個願望還沒辦法實現,所以我還得要努力,一定要把這個工作幹好了,他們可以起碼走上正軌,能自謀職業。
  解說: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孤獨症患者的數量正不斷增多,他們的康復、就學、就業需要更多的特殊教師、正規康復機構、辦學機構的共同努力。可是,其中最重要的因數之一——特殊教師的數量並沒有明顯增加,缺口十分明顯。而這種現象又與社會歧視、政策不健全等因素密切相關。從關注開始,從包容開始,只有人們在心裡上善意的看待這個群體,共同努力,才能幫“星星的孩子”鋪就未來的健康之路。 
  讓愛不再孤單 
  解說:今年“世界自閉症日”來臨之際,“壹基金”發起了“以沉默為自閉症兒童募捐”的“藍色行動”,活動的微博在三天時間內就得到了近1.3萬次的轉發。不少網友對自閉症兒童表達了問候,留言中寫道“包容與接納,從瞭解開始。”很多社會群體也在這一天通過各種活動向人們介紹自閉症。 
  同期:志願者 楊龍
  我們本來預期是要招募150名志願者,但事實上來到現場的有將近300名志願者,我們這些志願者就是通過調查問卷、發放宣傳彩頁,邀請路人和我們通過拍微視、合影的方式讓他們關注這個群體。 
  解說:更多專家建議,國家應加大對自閉症康復機構以及康復體系建設的投入,比如在每個省建立一所專門的康復中心,將自閉症患者的治療以及康復訓練納入醫療保障體系,同時鼓勵和扶持民間康復機構的發展。 
  同期:孤獨症兒童家長 徐女士
  尤其像這些孩子,希望社會能夠多給他們一些關愛,並且像這種機構我覺得政府一定要給一些支持,因為它不管從師資力量還是老師的配備都需要一些資金啟動的,為什麼北京那邊的康復機構(讓孩子的恢復)程度比較大一點,因為他們政府還有社會上的力量都比較大一點。 
  同期:銀川市愛心園自閉症兒童康復中心負責人 陸菊梅
  最終的願望還是希望這些孩子能夠進入幼稚園,進入學校,能跟正常孩子、正常人群接觸,讓他們融入進去。

殯葬是人生最後的購物

清明節將至,與清明節相關的殯葬和祭祀等話題也漸熱。在與我國有著相近文化傳統的日本主要在西曆8月半的盂蘭盆節,春秋分以及逝者忌日進行祭掃,殯葬業也有一些獨特之處。

“朝陽行業”的宗教色彩
日本的老齡化領跑全球,因此殯葬業在日本可謂“朝陽行業”。各類推銷葬禮策劃、墓地、納骨堂的廣告高調亮相於電視和廣告夾頁,毫不避諱地稱此為“人生最後的購物”。
 日本民眾多選擇佛教殯葬,即舉行佛教葬禮後建墓或在佛堂供奉。各界名人中選擇佛葬的非常多,政界如2011年逝世的參議院議長西岡武夫、2012年在赴任前猝逝的候任日本駐華大使西宮伸一,藝術界如日本國粹歌舞伎的兩位大家——第十八代中村勘三郎和第十二代市川團十郎。
 殯葬大概是最能體現日本宗教色彩的領域。當你徜徉于東京的繁華商業區時冷不丁旁邊就會出現一片墓地,日本人對於住在墓園旁邊也絲毫不會感到不快,同時也熱衷於選購位於城中心的墓地或納骨於著名寺廟或神社。“這樣感覺我們還和家人在一起。”筆者的鄰居、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悠然道。

 殯葬政策:民間負責,政府發揮指導作用
 日本的殯葬業主要由民間負責,政府僅發揮指導作用。政府對從業人員在素質和行業服務品質上進行指導(如厚生勞動省舉辦的殯葬指導標準考試),但不會對殯葬行業的收費進行干預,主要是通過保持充分競爭,避免壟斷來形成和維持規範的市場環境。因為市場充分競爭的原因日本的殯葬業服務並不存在漫天要價,民眾也就無需考慮降低成本的問題。同樣的,日本政府也不會對國民提供殯葬補貼,但對於享受“生活保護”(即低保)者,則由地方自治體委託民間殯葬業者免費安葬。
 在指導服務品質方面,日本政府並不要求所有從業者通過殯葬指導標準考試,但由於市場開放、競爭激烈,通過考試、取得資格的從業者更容易得到信任,因此該考試在業內倍受青睞,實際扮演了行業標準的角色。考試按高低分1、2兩級:2級要求掌握個人葬禮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從事殯葬業兩年以上可參加考試;1級要求全面掌握各類葬禮的委託洽談、靈堂設置、舉辦儀式等各種知識和技能,從事殯葬業5年以上或擁有2級資格者可參加考試。
 可以說,在日本政府僅僅以一個監管者的角度對殯葬行業進行市場規範,而不會干預殯葬市場的自由運行,更不會以經營者的身份直接參與到殯葬行業中來。過度的行政干預只會擾亂市場的正常有序運行,製造腐敗的權力尋租空間,聯繫到國內備受批評的火葬場高額工資,殯儀館亂收費等問題,恐怕殯葬業改革的關鍵在於政府放棄壟斷,真正退回到監管者而不是牟利者的位置上來。

 設施和費用
 在日本,承辦殯葬的主要是宗教設施和商業設施。寺廟舉行佛教葬禮,神社舉行神道教葬禮,葬儀所、齋場等商業設施則不論宗教皆可利用。不論是東京、大阪這樣的國際大都會,還是地方小城鎮,都隨處可見這些設施以及墓地鬧中取靜地坐落著,即使是在東京最繁華的商業區或是外國人士聚居的使館區也不例外。以觀光景點聞名的各地著名寺廟、神社,如東京、京都的本願寺等也都承辦殯葬。
 殯葬費用方面,因如今在日本錢包最殷實的就是“銀髮族”,所以日本人在殯葬上的花銷是比較闊綽的。以葬禮來看,據介紹,日本全國火葬費用在15萬至30萬日元之間;僅親人參加的“密葬”花銷就需40萬至50萬日元;到宗教設施或商業設施舉行葬禮則至少40萬至50萬日元,如果選擇較大的設施,則需要花費200萬日元以上。埋葬費用按埋葬方式——墓葬、佛堂納骨(在寺廟供奉)、散骨或樹木葬,費用大體如下:購置和修建墓地費用至少20萬日元,東京都內平均在300萬左右(日本的墓地都在城區內);佛堂納骨供養平均費用為30萬至50萬日元;樹木葬的墓區土地使用費為每區劃20萬至50萬日元,管理費每年8000日元,散骨於山海僅需5萬日元。
 綜合看來,日本的喪葬費用與近些年來持續猛漲的我國喪葬費用相比並不算高,再考慮到日本國民十數倍於我國的人均收入和多樣化的喪葬選擇,喪葬費用對於普通的日本國民來說並不能算做一筆難以承受的負擔。


針灸治療抑鬱症



抑鬱症大都因為工作或生活壓力過大,難以排解;或理想過高、過於完美,所願不遂,憂思鬱怒,肝氣不疏,血脈不暢,瘀滯臟腑經絡所導致。

抑鬱症臨床多表現為情緒低落,精神不振,心情不佳,對工作和生活喪失興趣,甚至悲觀、失望或絕望等;也可出現緊張不安,焦慮、激動,情緒波動較大等;多伴有食慾下降,睡眠障礙,或性功能下降等。症狀輕重不一,因人而異。

現代社會由於競爭激烈,人際關係複雜,工作和生活壓力增大,不確定性因素增多等,導致抑鬱症的發病率有逐漸升高的趨勢,且多病情反覆,不能輕易擺脫。

典型的抑鬱症診斷上並不困難,但是我們臨床上看到越來越多的隱形抑鬱症患者,症狀不典型,甚至患者自己也不知道,大多是因為某種其他方面的症狀久治不愈前來就診的。有的述說睡眠不好,有的食慾不振,有的因為反覆的偏頭痛,有的因為盜汗,甚至有人是因長時間的腿部不舒服來診的。對於這樣的患者,中醫的望聞問切和精確辨證就顯得特別的重要,必須透過症狀的表像,發現疾病的本質,其實也就是根據發病的原因、病機的變化、病變的部位和性質,以及對治療的反應等,綜合判斷,得出正確的結論,再辨證施治而已。

關於抑鬱症的治療,方法多種多樣。我們根據臨床實踐經驗,採用針灸療法,辯證選取風池、太陽、百會、安眠穴、期門、中脘、大橫、氣海、內關、神門、足三裏、三陰交、太沖等。一般情況下,通過數次的治療,抑鬱症狀就會得到改善;再通過系統的鞏固治療,病情可望逐步緩解,直至完全恢復正常。

對於比較嚴重的抑鬱症患者,我們還可根根據實際情況,綜合運用針灸加中藥或針灸加推拿等方法,同樣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辨證施治的同時,我們同樣重視心理疏導的重要性。俗語說:「心病還要心藥醫」,抑鬱症屬於中醫廣義的「心病」範疇,「心主神」,「心病還須心藥醫」,必須幫助病人打開心結,勇敢面對各種壓力和挑戰,積極摒棄潛意識中的「鬱」或「瘀」邪。只有這樣,方能抓住要害,針到病除,並有效減少和控制病情的遷延和復發。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臨床部一級講師孫素明醫師

2014年4月22日 星期二

過度自拍 慎變強逼症

註:本文轉載自星島曰報

潮流興自拍,但大家有否想過,如果過度沉迷,這種表面看似無傷大雅的行為,最終可演變成強逼症。英國近日便出現確診病例,患者是名英國少年,十五歲開始愛上自拍,每天花上十小時拍攝二百多幅自拍照,更因此而輟學、暴瘦,還曾經半年沒踏出家門,原因只為拍不出一張完美的自拍照,最後還失控而企圖自殺,幸被母親救回。
  本地精神科醫生告誡
  本港精神科醫生丁錫全(左圖)指出,自拍成癮而導致的病態,屬於軀體異常恐懼症(Dysmorphophobia),此症患者可再細分成妄想症及強逼症兩個類別。妄想症軀體異常恐懼症患者,異常地相信自己容貌極醜陋,部分患者會不斷要求整容,但仍然不滿意,過往很多個案的患者便因此而控告整容醫生。強逼症軀體異常恐懼症患者愛不斷反覆查察身體外在的些微瑕疵,過分關注及追求完美,英國這名極度自拍少年便是典型病例。以上兩種患者均會衍生嚴重的情緒困擾,嚴重者更會出現自殺行為。丁醫生提醒大眾,如懷疑有類似症狀,應及早諮詢專業醫護人員意見,以免延誤治療。尤其極度愛美、過分注重儀容的人士,這類人的自戀傾向較強,可以因為執着於某些自以為的不完美而最終演變成為病態。時下不敢面對真人,只願進行網上社交的人士,部分正正屬於這類個案。
  進行身心療程
  妄想症類別的患者,主要透過服用抗精神病藥物,控制妄想症狀,強逼症類別患者可以進行藥物療程及心理治療。藥療主要利用「血清素回收抑制劑」抑制思想,心理療程是透過認知行為治療,改變病人扭曲的思維,並進行行為實踐,慢慢舒緩症狀。方法是先找出患者的錯誤想法,例如對於認為屬外表不完美、愛放大細微瑕疵的患者,可建議他們嘗試逐步增加接觸他人的次數,令其漸漸習慣及明白,於正常交往中,別人是不會集中着眼於患者自覺所謂的瑕疵,使其慢慢改變以往的錯誤思維,再度融入社交圈子,重過正常生活。
  文:Kar

藥商行賄 醫生受賄

別以為行賄只屬「山寨」藥商行為,事實上,不少跨國名牌藥商之所以能屢屢推出勁銷産品,累積富可敵國財勢,賄賂醫生乃重要推動力。最新涉行賄被揭發的是一家銷售網遍全球、在香港亦「大行其道」的跨國藥商。

藥商涉行賄、醫生涉受賄事件簿

藥商:葛蘭素史克 (GlaxoSmithKline, 簡寫GSK)

涉及藥物:「舒悦泰」 (Seretide),一種哮喘病人用的吸入劑。

涉嫌犯案人數:一名藥商區域經理及十一名醫生被檢控。

賄賂手法:推銷人員在區域經理指使下,以邀請醫生為病人進行健康講座名義,向每名醫生提供折合港幣1,200元現金。但醫生所做非健康講座,而是開出至少一百張「舒悦泰」 (Seretide)處方。每張處方以「舒悦泰」的單位價計算,至少值港幣數百元,不少病人更須長期服用,可以想像葛蘭素史克每次行賄所獲之巨大回報。

犯案誘因:藥商區域經理及推銷員薪酬乃按醫生處方量計算,處方量愈高薪酬愈高。醫生則視受賄理所當然,沒有賄款便不處方藥物。

案發國家:波蘭

葛蘭素史克行賄前科:
中國 一 2007至2010年這四年間,賄賂花費總計高達40億港元,包括旅遊及性款待等;美國 一 2012年,涉及推廣在不當情況下使用該公司兩種藥物,及漏報一種糖尿藥的安全數據,被判罰款折合港幣240億元;還有,伊拉克。

結論:本案雖仍在調查,葛蘭素史克已承認內部調查證實一名職員行為不當〈相信是指上述涉案區域經理〉,加上該公司屢有前科,藥物使用者宜對該公司産品及推銷手法常存戒心。

我的建議:
1.在資訊流通的今日,宜多利用互聯網留意藥商動向及規管當局最新消息。勿盡信醫生,在網上搜尋藥物資料,引證醫生說法。
2.勿輕信電視藥物廣告,藥商贊助醫生及名人「演出」,以公共教育包裝製作電視廣告短片,藉此宣傳藥物,不盡不實、嚇唬市民情節頗常見。
3.市民可組藥物關注組織,促進藥物使用者互助。但切勿接受藥商贊助,醫生及藥劑師如欲參與,必須申報與藥商關係,以免在不知情下遭藥商滲透。
4.若醫生處方「舒悅泰」(Seretide) ,不妨直接詢問:「點解開呢隻藥呀?喺波蘭嘅醜聞會唔會喺香港發生呢?」事實上,醫務委員會規定,病人如有查詢,醫生必須披露其跟相關商業機構,包括藥商的經濟關係。

資料來源:http://www.bbc.com/news/business-26970873



2014年4月19日 星期六

改變才是正常

4年前回到大學教書,總是給人問為甚麼不做投行。我回答我還是兼職做金融。4年後我回到投行工作,也總是給人問為甚麼不教書。我回答我還是兼職教書,和全職時教同樣的課。
面對比我年輕十幾二十年的學生,最讓我驚訝的不是媒體上經常提到的嬌氣或獨生子女,或甚麼85後90後問題。坦白說,我年輕時可能比學生們更不靠譜。好色貪財概括了我20多歲時九成的性格。每個人都有成長的時候,縱然理應不惑,我還是有荒唐奇葩的時刻。我的學生害怕改變和缺乏自信是最讓我感意外的。
在我眼中,幾年改變一次正常不過,嘗試一下新的東西,給自己一點新的經驗,是必然也應該的事情。坦白說我在23歲大學畢業時,從來沒有考慮過「將來」這詞。我相信只要有能力,願意工作,總不會餓死。所以我不介意挑了一門自己一竅不通的科目來讀,因為我相信所有學科只要讀得好都差不多。也沒有認真考慮甚麼職業規劃,因為我相信所有工作只要做得好,都不會太差。既然所有東西都差不多,做點自己喜歡的東西最重要。
站在頂峰尋新挑戰
奢侈並不是擁有甚麼,而是可以拒絕甚麼。拒絕高薪厚職大概是最快意的事情。我在母校讀了4年書,接受了我這輩子認為最好的教育,可以有幸重回舊地,有人願意委任自己做毫無經驗的事情,「虐待」一群學生,寫寫大概沒有人買的書,完成兒時當作家的夢想,為甚麼不是正常的選擇?可以在30年後寄一本自己的著作,給當年答應過寫一本書送給她的小學老師,報答一個啟發了貧民窟長大小孩的可敬教育家,在我看來應是必然的選擇。不是那樣選擇才奇怪。做了金融那麼久,邊際效應遞減是正常不過的事情。這不應該是理所當然,有甚麼奇怪?結果是在過往的4年的所有訪問中,都被認為是因為在投行幹不下去才會大學教書,所有的記者都好像大惑不解。現在也被人認為是不喜歡在大學,才回投行。正如我年輕時喜歡遇見陌生美女(現在也是,只是為人師表,怎樣也要裝個道貌岸然的樣子),現在也是喜歡做新的東西。但是做新東西不代表否定過去,也不代表不喜歡過去的東西,我只是覺得人要經常迎接新的挑戰,才能保持活力,否則老得很快。
害怕未知,害怕改變,是老年人的特徵。我雖然年紀不少,但是還沒有打算放棄,當個老人。做不同的東西,嘗試不同的領域是保持青春的好方法。我們不應該在失敗時才考慮轉變,應該在頂峰時,當別人見到你在別的領域做得好的時候,才會給你機會去嘗試新東西。沒有籌碼,如何轉變?要進入一個新的領域,需要別人對你很大的信心。如果失敗時才謀求轉變,如何給別人信心?
依戀過去沒有意義
教了4年書,剛好有個機會讓我回去投行當營銷的MD,我覺得這挺好玩就去了。我當個quant、交易員、IBD、PB JV,就是沒有做過營銷。這像重見吵了架分手但嬌豔性感如昔的舊情人。當年在Trading floor的刺激,就好像與舊情人的纏綿一樣那樣讓人懷念。老實說,我回大學是要改革碩士班。改革完了,接下的東西每年都一樣。我大部分的學生都希望我教少一點,都希望我備課少一點,實在看不出為甚麼需要全職做同樣的東西。我認為領導是打天下的人物,也應該信任同僚,放心交工作給別人。我認為如果要靠5年前做過甚麼來定義自己,是很悲哀的事情。金融界3年就是翻天覆地的變化了。
自己過去做過甚麼沒有意義去提。現在無論是甚麼生活,現在的快樂,和將來可以做甚麼才是精采的部分,過去的成就就是30年前的美女,在自己的回憶裏就夠了,不用秀。所以除了害怕改變,缺乏自信,和希望在20歲時就把自己到80歲的路途規劃好以外,我的學生最讓我驚訝的是比我這老頭還喜歡想當年,總是把高考如何如何掛在嘴邊。我沒有考過高考,但是我相信這應是非常困難,能夠考好也應是很大的成就。但是那麼多年了,無論考得好不好,都沒有必要再提。講講現在,講講將來比較有意義。
當老師或父母,我覺得身教比言教重要。我希望學生們和兒女們有勇氣面對挑戰,喜歡新環境,喜歡變化。那我自己必須向學生們證明,我是老狗,但仍是學懂了新把戲的老狗。金融是實用的科目。如果我這侃侃而談的老教授沒有在江湖上拼搏的勇氣,不是站在前衝鋒陷陣,我大概沒有理由要求學生們享受挑戰。
自己未來自己決定
改變才是正常。我不希望計劃好到80歲的路。我相信只要努力,上天會給我回報。和我的學生不一樣,我不相信名校,或名師,或其他外在的東西。我最經常被申請者問到的是去美國好還是來香港好,或者讀甚麼好。這種問題除了本身沒有意義以外,還隱藏着更深刻的僥倖心態。為甚麼沒有意義?去美國做甚麼,讀甚麼?美國3億人口的成就都差不多嗎,或者美國畢業生都差不多的嗎?讀金融的畢業生都有同樣的工作嗎?科學中分類有意義,因為同類都有類似的特徵或結果。如果某一地區畢業生或某一個專業有相同的結果,談論去甚麼地區或讀甚麼專業有意義。如果標準差很大,那是沒有意義的平均數。實際上,問這問題的人是不相信自己,以為做了甚麼,有個甚麼標籤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這是僥倖的心理。一個人不會因為讀了甚麼專業而改變,也不會因為去了一個地方而改變。一個人只會因為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而改變。我見過的絕大部分申請者或我自己年輕時,努力的程度都沒有達到讓天資、家庭背景、學校、老師、所讀學校或專業成為決定性的因素。我個人認為談這些東西有點多餘。不是這些東西不重要,正如要成為莎士比亞、貝多芬或愛恩斯坦要依賴很多天資、家庭和天時地利。但是寫一篇通順文章,彈一兩句鋼琴,或讀懂牛頓三定律,真的和這些無關。對於絕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決定自己未來的是自己。
我唯一叫母校的是不知名的新亞書院。我沒有興趣拿讀過的學校的名字或服務過的機構來嚇唬別人。真正懂行的人,和自己聊幾句就知道自己有多少料。嚇唬菜市場賣菜婆婆沒有意義。如果要問我最想教學生和孩子甚麼,那應該是相信自己,有豪氣說一句母校以我為榮。無論是成功失敗,都是自己的寶貴經驗,都是那樣享受。我們不需要向父母、同學、朋友證明任何東西。我們只需要向自己證明我們從來沒有放棄過自己。
希望這篇短文解釋完我經常被問到的問題。希望我的學生們都有精采的將來。但甚麼是精采由你們自己來定義。
撰文:王澤基
香港中文大學應用金融學教授、碩士課程主任,前巴克萊銀行常務董事,逾十年投資銀行工作經驗,牛津大學經濟學博士。
在 Facebook  上成為 Yahoo財經 的擁躉

精神分裂症的遺傳及家庭因素

醫學研究證明,精神病和情緒病與家族遺傳關係密切,但不同病症所佔的比重不同。較為受遺傳影響的精神病包括: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鬱症等重性精神病。


環境因素對病情影響微

以精神分裂症為例,一般人的終身病發率為百分之一,但若父母其中一方是患者,下一代患病的機率約為百分之十五;若父母均是病者,孩子病發率約為百分之四十五。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屬也有較高終身病發率,他的兄弟姊妹病發率約為百分之十,表兄弟姊妹約為百分之二至三。

為了區分精神病行為在家中是遺傳,或是亙相模仿學習而來,曾經有學者做了有關雙胞胎及養子的研究,同卵雙胞胎皆擁有百分之一百相同的遺傳基因物質,而異卵雙胞胎並不具有百分之一百相同的遺傳基因物質,假設某種疾病純綷是遺傳病,那麽同卵雙胞胎應該百分之一百共同患病,而異卵雙胞胎卻不會是這麽高的共同患病率。

遺傳學研究結果發現當同卵雙胞胎共同患病率,大約是百分之五十,比異卵雙胞胎的百分之十五左右較大。另外,當同卵雙胞胎被分開養大時,其共同患病率是百分之七十七,而一起養大者,刖是百分之九十一,因此某些精神病有很大的遺傳性,並非亙相模仿學習而來。可是,從同卵雙胞胎的共同患病率只有百分之九十一,而無法達到百分之一百的事實中推測,我們有理由相信:環境的因素也扮演一部分角色,目前未有實質證據顯示,某種環境會令人出現精神異常。所以,在同一個家庭生活的人不容易患上同一種精神病,只會因接收了近似的遺傳因子而增加病發率。

香港精神科醫學院
精神科專科醫生李永堅

2014年4月17日 星期四

是心即佛:達真堪布言教之三

是心即佛
2014年4月13日 10:10
  佛祖當年在菩提樹下證悟成佛後,第一句話是:"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眾生本來與佛無二無別。佛在世時,行、住、坐、臥和眾生沒有區別,只是他的內心沒有妄想,沒有執著,活得輕鬆、自在、快樂。眾生由於妄想執著而迷失了本心,執妄為真,所以活得累。只有去掉了妄想、斷掉了執著,本具的佛性才會自然顯現。所以說,修佛就是修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

  我們現在還沒有認識到,還在到處尋找。我們既然信佛,就要相信佛說的話,相信自己就是佛。能正確地認識自己,就是覺;認識不到就是迷、就是凡夫。一切本來就是那麼圓滿、清淨、平等,當你真正認識到了,弄清楚了,弄明白了,沒有絲毫的懷疑,你就成佛了。整個宇宙都是清淨的剎土,你認識到了就是往生,認識不到就是輪迴。

  所有的一切都是"佛"字的含義,弄明白了"佛"字,你才會知道一切都是那麼清淨、平等。把身、口、意三門完全放鬆下來,回歸當初,保持下去,見性了,你就成佛了。我們現在還沒有找到這種狀態,只靠打坐沒用,腦袋空白不是解脫。我們現在還沒有明心,也沒有見到本性,所以迷茫。把自己的心胸打開,回到當初的境界,這就是本性。不要向外找,找不到;要向內找,在沒有任何所求、在完全自然的狀態中,不是做出來的,也不是裝出來的。這就是佛性,是真正的自己。你所需要的都在你自己的心中,追求不來呀!越追跑得越快,越求越得不到。順其自然,來也自然,去也自然,一切自然,這就是緣起。我們由於妄念太多遮住了正知正見,所以不如意、不順利。要知足,一切都是緣份,緣有來去,緣有聚散,只能隨緣,不能攀緣。順境要安心、自在,逆境還是要安心、自在。沒有什麼好與壞的分別,沒有什麼愛與恨的分別,結緣了緣,順其自然,就沒有煩惱。相信了就是如來,就是光明。

  世上沒有恆常不變的東西,都在剎那當中變化。所以,要勇於面對現實,不要怕,越害怕越有事,越不怕越沒事。沒有魔,沒有鬼,都是自己的心;沒有敵人,沒有仇人,都是自己的心!有得就有失,有利就有弊,有好就有壞,有愛就有恨,有白晝就有黑夜,這都是很正常的。面對一切境,心不要動,不要隨境轉。心想事成並不難,那是佛的境界;幸福快樂也不難,成佛了就能得到。除了你自己,別人誰也改變不了你的命運。真正的改變是內心的改變,不要向外找,什麼也找不到,什麼問題也解決不了。把自己的心調整好,一切都會順利。內心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精神的享受才是最大的享受。障礙你的、傷害你的都是自己的心,都是自己在障礙自己,沒有人能障礙你。真正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了解你自己了,才能得到解脫。你放下了一切,才能得到一切。

  很多人信佛、學佛都只是追求形式上的東西,遇到境界了,仍然會嗔恨別人。如果你真正信佛了、信因果了,就不會有想不通的事。痛苦是自己找來的,福報是自己修來的。信佛,就要相信佛說的話;學佛,就要學佛的大慈大悲、大覺大悟、大智大慧。不能半信半疑,不能越學煩惱越多,執著越強。嘴上念著佛號、咒語,手上撥著念珠,不念心有什麼用?功夫都要下到心地上,把心放正、放平,每個起心動念都是平等心、清淨心、慈悲心、菩提心。佛的慈悲是對一切眾生都平等,為了眾生,能捨棄自己的生命。佛的智慧是任何時候都不起煩惱,因為他的內心平和、安靜,因為他最清楚、最明白,想得開、想得遠,他有大智慧。我們應該學這些。修行,最重要的是修心。念佛、祈禱,都是念心,祈禱心。每個起心動念都轉換在看住這顆心上,不要總想怎樣去改變別人。把自己調整好了,周圍的人都會變。不尊重、不照顧別人的人,不是學佛的人。你真誠地尊重別人,別人也會尊重你。

  眾生和佛是一體的,法界和自身是一體的,輪迴和涅槃是一體的。不要再糊裡糊塗地混日子了,該清醒了!沒有真誠心,不認真修,永遠也不能解脫。我們的心特別散亂,無家可歸、到處漂泊,先把它帶回家,安住在本覺中。不要回憶過去,不要迎接未來,不要執著現在,心自然就安下來了。不要控制它,讓它來去自由。不要跟隨它,不要阻攔它,不要拒絕它。放下,放到本覺當中,明白這個道理就成佛了。

  看一個人修行得如何,不是看表相,而是看他對眾生是否有慈悲心、菩提心,對上師三寶是否有不退轉的信心,自己內心的貪瞋痴是否在減少,對自己是否有信心。要相信整個法界都是你的心,你的心就是佛。有的人念佛不念心,念相;不觀心,觀相。追求形式,執著表相,不信真佛,不拜真佛,不祈禱真佛,那你永遠也成不了佛。佛法是容納的,佛法是圓融的,眾生和佛是一體的,人人都可以成佛,人人都可以解脫,請相信吧!除了你的心,向哪裡去找佛?

發心難在清淨:達真堪布言教之二

  我給大家講過,一切都要靠發心。有發心,一切都會圓滿的;好好發心,天上會」掉餡餅」的。什麼叫超越?你想不到的,根本無法相信的事情都出現了,達到這樣的境界才是超越。

  有的人發心做這個、做那個,然後在那裡等著天上」掉餡餅」,一兩年後,就開始有疑惑了:「不是說天上會‘掉餡餅’嗎?怎麼什麼都沒有呢?」三四年後就徹底絕望了,灰心了。

  什麼是發心?是指要發一個清淨的利他心,不能摻雜自己的私利和貪欲。若是有欲望,肯定是不清淨的;若是有私心,就不叫利他心。以前講菩提心功德的時候講過:一發菩提心,一切業障都會無影無蹤,一切的福德和功德都會圓滿。但是,若是夾雜有貪心、私心,就根本不是菩提心了,菩提心完全是清淨的。有貪心就不清淨了,就是假的了。

  有些人沒有認真地去思維,就有這樣的疑問:「是不是我一皈依,一發心,身體、家庭、工作就一切都好了?」不是的。你的菩提心真正發出來了,那時才會一切當下圓滿。這是要修煉的,每個人的根基和意樂不同,有的人很快,有的人可能會慢一些。

世間道中得解脫:達真堪布言教之一

  什麼叫解脫?就是永遠地解脫煩惱,解脫痛苦。我們有時候會感覺很快樂,有時候也覺得很幸福,這是不是真正的解脫?不是的。當我們得到一些暫時的利益的時候,心裡就覺得很快樂;家裡暫時沒有什麼煩惱的事時,就覺得很幸福——這些其實都是暫時的。現在暫時沒有事兒似的,但很快就會有事兒了;現在暫時很得意似的,但是很快就會失望的。因為一切都是無常的,你必須要面對無常。所以,這些暫時的快樂,都不是真正的快樂。只有解脫了,才會永恆的脫離煩惱、痛苦。那時,雖然一樣有病,但沒有病苦;雖然一樣有死,但沒有死苦。

  我們的肉身就像機器,若用得時間長了,也會有破舊或者壞損的時候。但是,如果我們解脫了,心裡就可以既不煩惱,也不痛苦。現在我們若去想這一點,可能也理解不了。這是肯定的,因為我們現在是凡夫,還沒有達到那個境界。如果你真正超越了,達到那個境界的時候,就能做到了。

  你的身體生病了,若是你不去執著,你的靈魂是不會生病的;若是你死亡了,也只是肉身死亡,靈魂是不會死亡的。若是你真正明白了真相,就會知道:你的靈魂像游客,你的肉體像旅店。肉體死亡了,就如同游客換一個旅店居住而已。這樣你就不會痛苦,這叫超越。我們的心靈是要超越的。

  你真正超越的時候,雖然一樣在世間,一樣跟這些人在一起,但是那個時候你不會受這些世間法的影響,你的內心裡任何時候都不會有煩惱,這才是解脫的狀態。

2014年4月16日 星期三

馬克吐溫:人類最普遍的煩惱

  這星期介紹美國作家馬克吐溫的一句話:「希望好像一個家庭,沒有它,你會覺得生活乏味;有了它,你又覺得天天為它辛勞,是一種煩惱。」

  人類最普遍的煩惱是甚麼?馬克吐溫說,一是希望,二是家庭。

  馬克•吐溫(Mark Twain,1835-1910)是十九世紀美國作家,著名的幽默大師。

  任何人的一生總有過許多希望。如果一個人甚麼希望都沒有,那麼活著可以說是完全沒有味道,每天如行屍走肉過日子。所以希望不能沒有,而且是人人都會有的。人為了實現希望,會不惜作種種努力,辛勞追逐,而絕大部分的希望卻是很難實現的,又或者是實現了一些,而更大的希望仍在辛苦追求中。

  家庭也一樣,沒有家庭的人都想成家,因為一個人生活會感到孤獨乏味,但有了家庭,就有了家庭負擔,不能不天天為家庭而辛勞。

  有希望就有煩惱,正如有家庭也就有煩惱一樣。即使絕望,其實也是希望的一種,如果沒有希望也就沒有絕望。因此人類生活不能擺脫「希望」這種煩惱。現代社會許多人選擇單身,沒有家庭就沒有煩惱嗎?也仍然是有「沒有家庭」這種煩惱的。

  也許希望和家庭就像錢鍾書寫的《圍城》那樣,在城裏的人想到城外去;在城外的人想到城裏來。

  有希望或絕望的人,與有沒有家庭的人,也是這樣。這是人類最普遍的煩惱。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

向上流動的種子


註:本文轉載自語出経民

與攝影師朋友多年無見,相約晚飯敍舊。朋友氣沖沖的趕來,甫坐下即流露「不吐不快」的樣子,「叫助手幫手打燈,怎料他眼尾都無望過我,眼晴全程注視著手機,一副『唔憂做』的樣子,罵兩句便立即走人。」


原來朋友的攝影工作室開業半年以來,已換了三名助手,新來的九十後助手,未過試用期已不辭而別,而上班期間「一手打燈,一手按電話」的分心術,更令朋友感到氣結。他慨歎自己初入行時,差不多花了六 、七年時間學師,由斟茶遞水開始,在「捱罵」中學習,工作一、兩年才能「遞鏡頭」給師傅。七、八年後,累積了相當實戰經驗,並取得相關的專業資格,才有信心自立門戶。

九十後的工作態度,竟成了我們敍舊的主要話題,更觸發我這位八十後朋友的萬千感慨。當大家苦思如何吸引生力軍入行、如何減低員工流失時,亦激發僱主以新思維應對。友人的連鎖髮型屋就引入「Management Trainee」的概念,為俗稱「洗頭仔」的髮型師助理提供一站式培訓計劃,由資深髮型師做導師,通過定期考核,學員朝著目標一級級晉升,約兩年後可當上髮型師,甚至有機會升為分店店長。

為發掘更多有潛質的新人,攝影師朋友在感歎之餘,也主動跑到大專院校兼教攝影,邀請有興趣的學生擔任助手,甚至當上學生的生涯規劃導師,分享開設攝影棚的經驗,建立亦師亦友的關係。

現時中學課程其實也不乏工作體驗的元素,但在資源有限和學業優先的前提下,學校只能抽調教師兼任,學生參與的程度也不高,有些學校甚至安排學生參觀連鎖集團食肆和醫院,便視作滿足了有關的課元時數,效果當然不理想。

今年預算案的亮點之一,是撥款支援中學推行生涯規劃,讓學校有人手專責其事,並針對人手短缺的行業推出先導計劃,為年青人提供學徒培訓和清晰的晉升階梯,吸引生力軍入行。有培訓機構形容是遲來的春天,政府在資源和政策上提供土壤之餘,還需要加強工商專業界別的參與,讓年青人增加工作體驗,協助他們規劃未來發展的目標,為新一代播下「向上流動」的種子。

2014年4月15日 星期二

甜到入心會傷身 記住少糖


註:本文轉載自經濟日報

甜美人生豈可少了甜食?但吃得太甜卻要付上健康代價。世衞早前提出新建議,要把每日糖攝取量減半,外地政府也積極推動「減糖」。嗜甜難戒,要向甜食說不,對大人細路也不易!
高糖份汽水、甜食,令人難以抗拒,但世界衞生組織上月帶頭提倡減糖,更新每天糖份攝取量指引,由過往每日糖份的熱量佔每日總數少於10%,即約12茶匙,減少至5%,即6茶匙。
世衞新建議 一罐可樂已超標
減甜的建議自然是衝着全球的肥胖問題而來。多鹽、多脂肪多吃有害,也是現今全球肥仔肥女數字上升的主因,但同時間,高糖飲食也是「幫兇」,有沒有想過,喝一罐汽水已等如吃了6茶匙糖?
全球各地不少人每天吃下遠多於世衞標準指引的糖,新標準大幅減半,飲一罐可樂或一盒紙包檸檬茶已超標,聽來是否太難做到?但台灣當地報道指,政府會召開專家會議研究跟隨新標準。台灣的中小學校餐廳小食部,按規定不得售賣含糖量逾10%的點心及飲品,若採取新標準,則可能有更多甜食被禁。
事實上,當地早有打擊甜食的部署,將糖份佔總熱量逾10%的食品列為不適合兒童長期食用,連同其他包括高脂肪、高鈉等4類食物,一概禁止在電視兒童頻道播廣告,新例將於今年底前實施,快餐店的兒童餐,也不能再送玩具作為促銷宣傳手法。
由小孩做起 減垃圾食物曝光
兒童每天所需的熱量比成年人低,即使與成人吸取同樣分量,也有更高的肥胖風險。據世衞統計,在2010年,全球6.7%的5歲或以下兒童為超重或肥胖,較20年前的4.2%上升,估計至2020年,更將增至近10%,有研究顯示,青少年時期肥胖,50%至60%於成年後也會肥胖。
故此,向「甜」宣戰,由孩子做起是重要一步。不少國家將包括高糖在內的垃圾食物等曝光率降低,減少兒童接觸機會,包括禁止在兒童看電視的黃金時段內賣廣告,禁止校園內售賣,愛爾蘭更已禁止產品商以名人或運動明星為高糖的食物擔任代言人(見表)。
不少人嗜甜,明知有肥胖或健康風險,但卻總是心思思,甜食難戒,確實因為會甜上癮。加州大學兒科學系教授Robert Lustig便曾指,舌頭可探測到5種味道,但經常吃高糖份的食物,甜味會蓋過其他如酸、鹹等味道,令到其他味道「無咁好味」,對於甜食的追求固然愈來愈濃烈,情況與毒品上癮相似。
英國首相卡梅倫在今年初曾指,他一直嫌3名子女飲太多高糖份汽水,但子女都不願意少喝,作為家長,他深明當中難處,又指家庭內就如爆發一場「糖的戰爭」(war on sugar)。
堅持少甜或走甜,不容易做到,但美國一名女作家Eve Schaub,一家四口過了一年全面戒糖的生活。她將經歷寫成新書《Year of No Sugar》,講述如何拒絕朋友送贈糖果、自製無糖蛋糕等。一年過後雖然體重沒有下降,但一家人變得精力充沛、減少生病,女兒的請假日數由一年前的20日減至3日,全家人也感到更健康。
本港衞生署為中小學設《學生午膳營養指引》、《學生小食營養指引》等,包括把高糖份食物,列為「少選為佳」的小食,每100克含逾15克糖的蛋糕,建議少吃為妙。但指引屬自願性質,學校賣不賣、學生吃不吃,全由其自行決定。本港有不少肥仔肥女,應否如美國和台灣般,直接禁止甜食進駐校園?
美國曾有研究指,每日飲一罐高糖份的汽水,死於心臟病風險較一般人高29%。甜食受歡迎,但甜到漏卻帶來肥胖及疾病風險,甜美的健康人生,不如從減糖開始。

更多經濟日報網站內容, 請登入hket.com

名牌感冒藥防治成效俱低

註:本文轉載自左醫右醫:作者勞永樂醫生

獨立評審報告指:政府毋須再大量囤積「特敏福」或「樂感清」作為流感大流行應變預案措施,以免浪費公帑。

為何囤積?
一旦出現流感大流行,預防新流感病毒的疫苗需數月才可製成應用。於是藥商聲稱未有疫苗前,可用「特敏福」或「樂感清」來預防;且用作治療流感,可減少病人入院及肺炎等嚴重併發症。然而,上述療效聲稱,大部分基於藥商的自資研究,且欠奉原始數據及符合科學規格的研究報告。拖延多年,直至最近才把全部資料公開。

獨立評審:
從近期公開的資科中,評審機構分析了20項「特敏福」及26項「樂感清」的臨床研究,涉及24,000人。

評審結果:
1. 治療成效
     a. 縮短成年人的流感病徵16.8小時,縮短健康兒童的流感病徵29小時,完全沒有縮短哮喘兒童的流感病徵。
     b. 完全沒有減少患流感人士入院。
     c. 完全沒有減少患流感人士出現肺炎等嚴重併發症。
2. 預防成效
    a. 減低部分人士感染流感病毒後出現病徵的機會,但完全沒停止他們繼續散播病毒。沒病徴、卻繼續散播病毒人士,因仍如常活動,包括上班上學及社交,令病毒更易在社區傳播。

結論:
1.    「特敏福」及「樂感清」不能減低患流感人士入院及出現嚴重併發症,無助紓緩流感大流行期間醫院的壓力。
2.    「特敏福」及「樂感清」只能預防流感病徵出現,不能預防無出現病徴者傳播流感病毒。若在社區廣泛用作預防,等同製造更多無病徵播毒者,令病毒散播更快。
3.    「特敏福」及「樂感清」批發價每個療程高達20美元,但只能縮短成年人不到一天、健康兒童約一天的病徵,價錢太貴成效太低。決策者應審慎考慮是否值得花公帑提供上述藥物。

我的建議:
切勿再迷信「特敏福」及「樂感清」。

資料來源: http://www.bmj.com/content/348/bmj.g2675

中藥治類風濕關節炎 優於西藥

 研究今天指出,在治療類風 濕性關節炎上,1種名為「雷公藤」的中藥治療效果優 於使用普遍的西藥。 中國大陸長期以來都使用雷公藤來治療類風濕性關 節炎,這種自體免疫疾病會影響手腳四肢關節,可能導 致患者不良於行。 雷公藤的萃取物已引起多間藥物實驗室興趣,因為 雷公藤含有數百種化合物,其中包括據信能抗發炎與抑 制免疫反應的二?類(diterpenoids)。 根據這篇發表在「英國醫學期刊網路版」(BMJ Open)的研究,北京協和醫院研究207名類風濕性關節 炎患者,將之分成中藥組、西藥methotrexate組(商品 名為Rheumatrex或Trexall)以及中西藥結合治療組。 6個月後,174名患者完成試驗,在「ACR50」達成 率上,中藥組為55%,西藥物組46%,但結合中西藥治療 組為近77%。ACR50指的是關節炎症狀改善50%,ACR為美 國風濕病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的縮寫。

2014年4月13日 星期日

大陸癌症人口龐大 背負經濟人力成本重擔

       註:本文轉載自法新社


              專家今天表示,吸菸 、延誤診斷與不平等的治療管道等種種因素,讓中國大 陸正面臨龐大癌症病患人口引發的危機,全球1/4癌症病 例發生在大陸。 根據「刺胳針腫瘤學」(The Lancet Oncology)期刊的1篇大型研究報告,超過40名專家警 告,這兩個亞洲最大經濟體正面臨癌症帶來的巨大經濟 與人力成本。 研究說,大陸每5人就有1人死於癌症,僅次於頭號 殺手心血管疾病。 研究指出,大陸60%癌症是跟環境相關,像是吸菸 、水汙染與空汙。 不過專家寫道,民眾對這些風險的警覺極低,不是 把生病歸於宿命論,就是誤以為傳統草藥能治病。 然而政府衛生經費也是個問題。大陸目前衛生經費 用僅占GDP的5.1%,僅相當於歐洲1/2,而專門用於癌症 治療的經費更是僅占0.1%,相較下美國的治療癌症預算 占衛生經費約1%。 大陸患者也需要自費負擔大多數的癌症治療費用, 治療下來費用非一般人所能負擔;此外,都市地區的治 療癌症病床數是鄉下地區的兩倍,然而大陸半數人口住 在鄉村地區。 領導這項大陸研究的哈佛醫學院教授高斯(Paul Goss)說:「全球1/4癌症病例發生在中國。」(譯者 :中央社陳怡君)

2014年4月12日 星期六

《30堂帶來幸福的思辨課:多想一點,發現更有深度的自己》


   我們所做的每件事,都會牽涉到思考。思考告訴我們該相信甚麼、該拒絕甚麼,甚麼是重要的、甚麼是不重要的,甚麼是真的、甚麼是假的,誰是朋友、誰是敵人,如何安排時間,從事甚麼工作,居住在甚麼地方,該與誰結婚,甚至該如何養兒育女……。任何我們所知道、相信、想要、恐懼與期盼的事物,都是思考的結果。

  我們的生活品質,主要也是取決於思考品質。思考的內容,意味著我們會怎麼去進行一切該做的事情。

  你的工作品質取決於思考品質,因為你會推論或判斷工作上所面臨到的問題。你的人際關係品質,也取決於你在這些關係中所作的思考。你閱讀一本書時所了解的每個意涵,也都來自於思考。你對於了解、吸收書中概念的能力,同樣取決於你閱讀時的思考品質。

合理化行為失常

  在「正常」的狀態下,人的思維本質上都有著內在缺陷。也就是說,若非刻意干涉,人的思考天生就會產生問題。譬如我們會有偏見,會對別人有刻板印象,也常常顯得虛偽。有時我們會在心中合理化種種手段與做法,偏激者甚至會合理化偷竊、虐待與殺人的行為。除此之外,我們通常在行為失常的時候,認為自己很合理。

  如果遭到質疑,就會在心裏對自己說:「這些人為甚麼要為難我?我做的事情很合理,任何明理的人都看得出來啊!」簡而言之,我們會自然地認為自己的思考完全合乎情理,即便閃過一絲自己可能有錯的念頭,也會被自我辯護的想法加以掩蓋:「我並不想造成任何傷害啊!」

  人的思維帶有自我辯護的天性,人類無須去學習如何自我辯護、自私自利或是自我欺騙,這些模式本來就存在於我們每個人身上。但問題是,大腦是如何進行自我欺騙的呢?也就是說,我們是怎麼在明明有證據證明自己有錯的時候,還認為自己是對的呢?原因就是,我們的心理有種本能,可以把不合理的想法表達成完全合理,或許這便是為甚麼人類會對自身的不理性缺乏認知了。

缺乏思辨的缺失

  我們所有人都擁有輕重不一的偏見,也都有刻板印象,也會欺騙自己。我們以為自己掌握著真相,卻深受人性的自我中心所害,只是程度有所不同罷了。

  缺乏思辨能力會讓我們陷入麻煩,是因為我們常常有以下的思考缺失:

  * 對某件事一知半解;

  * 沒有想到背後的含義;

  * 執著於枝微末節;

  * 沒有注意到矛盾之處;

  * 發問時語意模糊;

  * 提出假設性或不相關的問題;

  * 混淆不同類型的問題;

  * 回答問題時模糊不清,或根本沒有能力回答;

  * 對不了解的事驟下結論;

  * 運用不正確或不相關的資訊來做結論;

  * 扭曲資料且不當地呈現資料;

  * 忽視與自身觀點牴觸的資訊;

  * 做出不適當的假設;

  * 沒有發現自己的預設立場;

  * 沒有留意自己的推論結果;

  * 忽略了關鍵概念;

  * 誤用辭彙;

  * 忽視相關觀點,或看不見自身以外的觀點;

  * 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偏見或無知之處;

  * 想法狹隘,只用一個面向思考;

  * 想法不夠嚴密或不合邏輯;

  * 以自我或所屬群體為中心思考;

  * 無法理性思考;

  * 做出錯誤的決定。

如何訓練思辨?

  要訓練思辨能力,就得每天努力把思考中不自覺的缺陷,提升到有自覺糾正的層次。你得找出自身思考上的問題,並面對這些問題,唯有如此,你才能大幅改善你的思考與生活。人性中也有著超越自我中心的能力,你可以運用你的思維來訓練思維,也可以運用你的思考來改變思考,你可以自我「再製」或自我「改造」。這本書的主旨就在於提升你的思考,藉此提升你的生活。唯有透過思考,你才能改變生活中任何需要改變的事物,即使是你根本沒想到要改變的部分。唯有透過思考,你才能掌控自己的未來。

  我們的思考不可能臻於完美,但是我們可以試著變得更好。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批判性思考至為重要。

  無論你的處境或目標是甚麼,無論你身在何處或面臨甚麼問題,只要你能夠掌控自己的思考,情況至少都會稍有改善。不論身為父母、情人、朋友、公民、消費者或是專業人士,在人生中的每個領域及情境中,思辨能力都會帶來好處。相反地,思慮欠佳必然會造成問題、浪費時間精力,並引發挫折與痛苦。

  要擁有思辨能力,你必須學習從人生的許多面向去觀察、監督、分析、評估與重建各種想法,你必須建立起重要的思維習慣。

30堂課掌控思考

  美國傑出的思辨專家琳達.艾爾德(Linda Elder)和理察.保羅(Richard Paul)合著了一本書,中文版書名是:《30堂帶來幸福的思辨課》,副題是「多想一點,發現更有深度的自己」(30 Days to Better Thinking and Better Living Through Critical Thinking: A Guide for Improving Every Aspect of Your Life)。通過30堂思考課,提升你的思考,藉此提升你的生活。書中的每一個概念,都有助於你掌控自己的想法、情緒、欲望和行為。讀了這本書你不會自此發生奇蹟性的轉變,但能替你未來的智慧及情感,打下一個成長的基礎。這本書只是浮光掠影地掃過這些複雜深刻的問題,提供你一個起步點;但一旦你開始認真看待,就會發現這對生活裏的每個層面都有好處。

  只是,在那之前,你必須敲醒自己的腦袋。你必須開始了解自己思考上的問題,並設法捕捉到它;你還得找出多年來不知不覺中被動吸收,積存在腦袋裏的雜質。這本書告訴你該怎麼開始,也就是怎樣找出你思考的問題,並對症下藥。

  學習思辨能力相當重要,這是一種經過訓練的藝術,確保你能夠在各種情況下,用上自己最好的想法。透過發展思辨能力,你就可以開始掌控那些原本控制著你的思想。


 「一分鐘閱讀」推介書籍
《30堂帶來幸福的思辨課:多想一點,發現更有深度的自己》
作者:琳達.艾爾德 及 理察.保羅
由 商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
(天地、商務、三聯及誠品有售)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

要成功,就要把専注力抓回來

  《牛津字典》選出「selfie」(自拍)這個字為2013年年度風雲字。

  Selfie這個字2002年才首度出現在一個澳洲線上論壇,2004年被用在一個社群網站的主題標籤中,直到2012年主流媒體大量使用才開始普及。但一年之間使用率暴增170倍,故獲選為年度風雲字。

  自拍不僅是年輕人的玩意,連國家元首都迷上。最被人詬病的是去年在曼德拉的追悼會上,英美領袖也在玩自拍,被指為對喪禮對死者缺乏尊重。

  自拍的暴紅,說明現代人的生活已被科技產品牢牢抓住了注意力,使人做甚麼事都不能專心。傳簡訊、上Facebook、打遊戲、瀏覽網絡,大量資訊,24小時的媒體,使人無時無刻不分心。駕車時講電話固然是常事,最可怕的是邊開車邊回簡訊,這其實跟醉酒駕車同樣危險。

  相約一起進餐的朋友甚至情人,不是互相凝視、熱心談話,而是緊盯手機,開會時大家上網看簡訊,地鐵裏幾乎人人做低頭族。

  資訊爆炸,資訊不斷在身邊湧現分散了我們注意力,使我們很難有一個完完整整的時間去看一本書,或專心做一件事。我寫稿一向很專心,但有時要在網上查資料,一上網就被當天的新聞吸引住,不自覺地忘了正事。

  我在想自己的過去,無論閱讀、進修、寫作,都非常專注。若有點成績,也是來源於專注。在新科技產品的支配下,現代人尤其是年輕人,怎麼把專注力抓回來呢?

擺脫科技產品,恢復腦力

  因發表《EQ》一書而使情緒智商成為流行語的美國心理學家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說,「注意力不足,已成為社會的『新常態』(New Normal)」。我們需要專注,才能追求卓越,但注意力卻成了愈來愈稀有的資源。該怎麼重新鍛鍊,讓這項隱形的心智資產,為工作與生活加分?高曼在去年底出版的新書《專注力》(Focus)裏,提出了有用的分析與建議。

  愛因斯坦講過: 「天才就是超級專注」。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赫伯.西蒙(Herbert Alexander Simon,1916-2001年)曾說過,「資訊會消耗接收者的注意力,因此,資訊過多就會造成注意力的匱乏。」前年美國猶他大學找了50多名美國成年人做實驗。接受測試的人要先回答10個跟創意有關的問題。結果,他們平均答對了4.14題。這群人走入大自然,把科技產品留在家裏,經過4天,再回答10個問題。這一次平均答對6.08題。比有科技產品在身邊的時候進步了百分之五十。研究人員說,擺脫電腦、手機就能恢復腦力。

  《專注力》一書的作者高曼認為,現在該是我們採取主動,從日常生活開始,設法因應這個問題的時候了。舉例來說,他認識一對夫婦,他們晚上回到家,就把手機放入抽屜,不再使用。美國最近流行一種聚會方式:一群人坐下來吃飯時,先把每個人的手機放在餐桌的中央,第一個忍不住拿起手機的人,必須付錢埋單。

  高曼認為,注意力愈集中,做任何事的表現都會更好。每個想要成功的人,都需要培養三種專注力。

  第一,聚焦於自身(inner focus):聆聽自己的聲音,意識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釐清甚麼事情最重要。

  第二,聚焦於他人(other focus):能夠以同理心去了解別人的內在想法與感受,並願意幫助對方。

  第三,聚焦於外在世界(outer focus):你必須了解你所面對的大環境或生態體系,這對於你從事的事業,策略的制定、組織的管理和創新,非常重要。

提升注意力練習

  高曼說,注意力是可以鍛鍊的。他提出了一項最基本的練習。

  只要兩分鐘就好。在位子上坐直,閉上雙眼,將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上面。不必試圖去控制它,只要「看著」你的呼吸,感覺空氣從鼻孔進出。緩慢地充分吸氣,然後充分呼氣。然後再來一次,一直重複。讓自己意識這些呼吸。假如你發覺自己的注意力開始飄移,就要把它拉回來,重新回到呼吸上。

  這個練習的重點,不在於要你專心,而是要讓你在分心時,把注意力找回來。這樣的練習,簡單卻很有效,會強化腦部把注意力拉回來的連結。

  類似的練習,對情緒管理也很有幫助。腦神經學研究發現,當我們陷入焦慮和壓力等負面情緒時,右腦的活動會增加。反之,當我們快樂而積極時,左腦就會變得活躍。科學家做過實驗,讓一家公司的員工每天練習30分鐘的正念( mindfulness)靜坐。這些人原本都很焦慮,壓力很大,右腦比較活躍。但在練習八周以後,他們的左腦活躍了起來,情緒變得正面樂觀,不再那麼沮喪。

吃糖不吃糖,是成功的要素?

  高曼認為,專注力來自認知控制(cognitive control)能力,也就是練習專心於一個目標,不受其他刺激或誘因影響而分心。他覺得在新科技時代,從小對這項能力的訓練極為重要。

  史丹佛大學的心理學家,做過一項非常有名的「棉花糖實驗」,把好吃的棉花糖放在一群4歲兒童面前,告訴他們:你想吃的話,現在就可以吃一顆,但是,如果你可以等一下,等我出去辦完事回來再吃,就可以吃兩顆。結果,約有三分之一的小孩選擇立刻吃糖,另外三分之一猶疑了半天才吃、或早就分心跑去玩耍,最後三分之一的小孩則是等待了十幾分鐘,一直到實驗人員回來。他們得到了兩顆棉花糖。

  14年後的追蹤研究發現,當初願意等待的小孩,長大以後,不但有比較好的同儕交友關係,也更能抗拒衝動,延後滿足以達成想要的目標。而且,他們在美國大學入學試的學術評量測驗(SAT)的得分,比當年選擇立刻吃糖的小孩,高出了兩百多分。

  這些小孩都來自高智商、高成就的家庭,他們的父母親都任職於史丹佛大學,為甚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關鍵在於,小孩如果不能抗拒衝動,時常心不在焉,就容易產生情緒問題,無法專心上課,學習能力因而變差。

  幾年前,新西蘭完成了更有說服力的實驗,針對一千多個小孩進行長期研究,從4歲追蹤到30幾歲。他們發現,兒童時期的「認知控制能力」,遠比「智商」或「家庭社經地位」,更能準確預測一個人在成年後的致富能力和健康狀況。而研究的結論之一,就是我們應該把專注的練習,列為學校教育的一部份。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

《人間的基本》免虛度人生的哲學


  日本著名女作家曾野綾子,1931年出生於東京,她的寫作一直有著天主教神學的思想背景,也長期從事日本天主教徒的海外傳教活動,並獲得梵諦岡聖十字勳章。

  1987年,曾野綾子以《湖水誕生》獲土木學會著作獎,之後在日本獲獎無數。在以神道、佛教為主流宗教的日本社會,曾野綾子的天主教背景當然有一些特別,就是具有救贖他人的宗教熱情,而神佛教徒關心的比較是個人的解脫。

  近年,曾野綾子的寫作,集中在關於人生的書寫,尤其是面對社會的老齡化,步入老年的曾野綾子寫了《中年以後》、《晚年的美學》、《我想這樣年老:戒老錄》、《年老的智慧》、《熟年的才情》等暢銷書。她的最新著作,是82歲才寫的《人生的收穫》和《人間的基本》,這兩本書可視為她對人生價值的總結。

  《人間的基本》全書八章,透過自身長年以來的人生體悟與智慧,闡述做人的基本原則與安身立命的根基。

人生應在乎內涵多於外表

  人生的許多努力與掙扎,都是為了追求物質生活,是擔心物質的貧困。但曾野綾子認為,人生應該懼怕的,是精神上的貧困。沒有站穩根基的人,你的人生白活了。

  在前言中,作者提到化妝品廣告中常出現「外表年齡」的說法,意思是用了某種化妝品後,顯示的不是真實年齡而是年輕得多的「外表年齡」。確實,當今女性與我們母親那個時代相比,大概是現代人的飲食與生活型態改善的緣故,既年輕又漂亮的人多了。

  但另一方面,作者又提到另一句話:「每個人都看得出年齡。」也就是說,任何人隨著年齡增長,人生體驗都會跟著增加,精神內容也變得更豐富,自然會形於外表。她感覺到,如果拼命追求「外表年齡」,書也不讀,只關心美容與打扮的話,沒有根基的人會愈來愈多。所謂根基或所謂的基本,實在非常重要。沒有它,人將變得漂浮不定。一旦漂浮不定,不但將喪失自我,甚至會失去生命。

  曾野綾子提到70多年前,瑞士作家皮卡德(Max Picard)在一本書中曾寫道:「悅耳的音樂之後,切換成新聞報導,內容卻是不幸的事故。接下來又說,受經濟情況影響,所以股票上漲。就在剎那之間,人類毫無章法地想著完全不相干的事……。」

電視中毒症

  皮卡德感嘆的對象是收音機,但是如今的狀況更加嚴重。

  曾野綾子說,將近半世紀前她參觀最新的電視影像技術,當時她心想:「電視技術發達到這種地步,總有一天人類將會一整天都在看電視。那跟喝酒或吸毒不同,而是根本就過著中毒似的生活吧。」

  她說,現代人每天花好幾個小時操作手機或電腦,卻幾乎無法從中產生具有明確目標的生產力。就算因而成為萬事通,知識這種東西,蒐集的時候若未掌握具體方向,也不會發揮甚麼作用。

  人類漸漸喪失主動(active-voice),一切都漸漸變地被動(passive-voice)。選擇電視頻道、上網蒐集資訊,或許被當成是主動的行為。但是在她看來,基本上那些都只不過是極度消極的被動文化。

  電視這種東西,就算不想看也會不由自主地看到一些沒用的東西,浪費過多時間。電視本身並非罪大惡極,但是沈溺在那種生活當中,結果將使得人生擁有的時間縮短,健康及精神也都受害。即使電視畫面那一端有許多人喪生,觀眾這一端卻照常若無其事地一面看著、一面吃花生。因為人在看電視或上網時會築起意識之牆,清楚劃分那邊跟這邊是不同的。

  為了避免虛度人生,每個人都必須站穩安身立命的根基,掌握做人的基本道理。否則在這個只重視枝微末節的時代當中,將變得隨波逐流,乃至於喪失自我、失去生命。太平時期也好,非常時期也好,不論置身甚麼樣的時代,都得生存下去,作者以她自己堅定的人生哲學與豐富的見聞,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寫成本書八章。

  八章分別為:「發揮人類天生的想像力」、克服危機的「超越力」、「凡事都有正反兩面」、「做人的常識」比規則更重要、「專業是嗜好加上沉迷」、「勇敢正視老、病、死」、「真正的教養」、回歸「人類的基本」等八個面向,每章依主題,搭配三至四篇文章,以闡述作者獨有的人生觀與智慧。


「一分鐘閱讀」推介書籍
《人間的基本》
作者:曾野綾子
由 天下雜誌  出版
 (天地、商務、三聯及誠品有售)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

《生命就當這樣美好》(Choosing Civility: the Twenty-Five Rules of Considerate Conduct

註:本文轉載自李怡:一分鐘閲讀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意大利裔教授P. M. 傅尼 (P. M. Forni)寫過一件事:「有次我搭火車前往紐約,車廂嶄新乾淨,一塵不染;車身行進間輕輕搖晃著,讓我覺得很舒適,也度過了輕鬆愉快的一小時。火車按照預定時間停在德拉瓦州,有一對年輕男女上了車,他們拖著兩件大行李,沿著走道費力前進,接著停了下來,年輕男子毫不遲疑,展現敏捷的身手,直接踩上靠走道的座位上,靠著女伴的協助,奮力舉起一個笨重的行李,放進座位上方的行李架。接著年輕女子爬上鄰座椅子上,開始放行李。兩人在過程中踩踏了嶄新的座位及扶手,直到放好行李為止。」

  傅尼說:或許,因為我們擁有的東西太多,所以我們不懂得愛物惜物。這個社會的物質豐富,一切事物似乎都沒有真正價值,尤其是那些不屬於我們的東西。或許我應該向那對年輕男女旅客說點話,像是:「你們有沒有想過,如果大家都亂踩全新的座椅,這些椅子會不會很快就壞了呢?是否想過火車公司會把損壞財產的成本計入票價?是否想過包括我在內的許多乘客都希望坐在乾淨的座位上?」

  一件簡單的小事,傅尼引申出人生的準則,就是「不屬於自己的物品也要珍惜」。

  這個準則被他列為25個恆古不變的原則之一,並收在《生命就當這樣美好》(Choosing Civility: the Twenty-Five Rules of Considerate Conduct)這本書中。


「一分鐘閱讀」推介書籍
《生命就當這樣美好: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25堂社會應對課程》
作者:P. M. 傅尼
由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

2014年4月11日 星期五

儲蓄不足 逾半港人「嫌命長」


註:本文轉載自星島日報

              友邦退休金管理調查發現,受訪的港人理想退休年齡,很大程度視乎受訪者的年齡,愈大年紀的受訪者,愈希望可以較遲退休,而且希望退休後的生活費則為最低。相對而言,中年人(介乎30至44歲)要求退休平均可花生活費為最高,達13161元;55至65歲人士,只要求退休後每月生活費8720元。
  調查指出,受訪者期望平均退休年齡較去年調查時微升1.2歲至60.7歲。現時每月儲蓄或投資中位數則減少逾10%至3534元。
  友邦退休金管理及信託行政總裁馮裕祺指出,有53%受訪者擔心「太長命,退休儲備用完仍未離世及退休後生活質素大降」,68%擔心「醫療開支會花掉大部分退休儲備」。
  馮裕祺指出,強積金收費減價空間仍很大,香港推出強積金至今有13年,相比澳洲及其他發達經濟體仍短,隨着退休金市場規模愈做愈大,相信強積金收費的減價空間亦會愈來愈大。
  馮裕祺表示,目前僅有30%受訪者有強積金自願供款。他指,友邦鼓勵僱員自願供款,亦會推出相應的優惠計畫,希望監管機構能配合和跟進。自願供款可達至雙贏,對僱主來說可提升員工歸屬感,而對僱員來說,假若僱主願意作出同等數額的額外供款,就是變相加人工。在現行稅務條例下,僱主可就員工所作的強積金供款包括自願供款扣除利得稅。
  調查發現,近70%受訪者認為今年會獲發花紅,如果獲發花紅,66%的受訪者選擇撥大部分作退休儲備,但19至29歲的受訪者首選撥大部分花紅買心頭好。
  42%受訪者有信心達到理想退休生活目標,惟51%認為「儲備不足」。,退休金儲備金額中位數減少近30%至433.6萬元,其中以18至29歲的受訪者要求退休儲備最高,達618萬元,45至54 歲則只要求252萬元儲備;55至65 歲受訪人士則只需181萬元儲備但55至65歲人士儲備不足情況最嚴重,高達77%,因低估退休需要。根據調查,55至65歲群組退休時可累積的儲備金額僅足夠支持6年退休生活,目前每月儲蓄或投資金額較其他受訪群組低,中位數僅2663元,而當中分配於儲蓄、存款或定期存款比重較高,達45%。

及時自救 靜脈曲張

 註:本文轉載自星島日報

        近期廣告熱賣的保健品,標榜減少腳部「谷住谷住」的按摩膏定榜上有名。須長時間站立工作的人士,不但易腰痠腳痛,更是常見都市病靜脈曲張的襲擊對象。嚴重者要施術治療,如不想動手術便要及早查察病徵,做好防患措施。文:Kk
  部分圖片:星島圖片庫
  腿部過度受壓
  寶血醫院物理治療師黃偉龍(上圖)表示,靜脈曲張是都市人常見腿部疾病,特別易見於經常站立及肥胖人士。「過重或久站均令腳部壓力過大,易致腿部肌肉繃緊,負責將血液運回心臟的靜脈從而出現堵塞,血液停留在靜脈中,會引致青筋暴現、腫脹及疼痛等徵狀。」他又指出,嚴重靜脈曲張患者要施術治療,提醒高危一族應常注意腿部健康,及早預防。
  註冊中醫師徐俐(左上圖)指,靜脈曲張於中醫學上屬「脈痹」、「筋瘤」範疇,通常發生在下肢小腿和盤骨內靜脈,患處靜脈明顯凸出,周圍皮膚有時呈現紅腫且感覺微熱,行走時容易疲倦及感疼痛。成因是本身有脾虛、氣血不足或肝腎不佳等問題,導致血脈不通,最終出現血液回流不暢的情況。
  高危族群
  1. 久坐於辦公室工作人士。
  2. 妊娠期婦女。
  3. 深層靜脈血栓患者。
  4. 經常久站工作者,例如教師、售貨員及護士。
  5. 小腿靜脈受傷者
  6. 有靜脈曲張家族病史者。
  7. 肥胖人士。
  早期徵狀
  • 腿部無法維持同一姿勢太久。
  • 腿部已有脹、硬、痠、麻、腫及痛等六大徵狀。
  • 察覺左、右腿大小差異很大,並出現「蘿蔔腿」腿形,按下時有腫脹感覺。
  • 雙腿無法行走較長的路程。
  • 腿部有青紫色或樹枝狀血管,通常分布於後腿膝窩處。
  • 懷孕婦女有鼠蹊部脹痛或腿部痠痛不適。
  • 腿部易感疲勞,且症狀不易消散。另易有抽筋或疼痛感。
  盡早預防
  • 此症具有遺傳性,有靜脈曲張家族病史者,一般約於三十歲病發,因此於兒童及青少年時期,應勤做運動,增強體質,以助防患。
  • 肥胖人士應減肥,肥胖雖非直接成因,但身體過重令腿部壓力大增,可能造成雙腿靜脈回流不暢,加劇病情。
  • 長期從事體力勞動及久站的工作者,應穿壓力襪套,加以防患。
  • 婦女於經期和懷孕期等特殊時期,應給腿部特別護理,多休息及常按摩雙腿,加強血液循環。
  • 吸煙使血液變得黏稠易淤積,口服避孕藥也有類似副作用,故應戒煙及慎服避孕藥。
  DIY解救六法
  1. 按摩腿部:經常作足部按摩,方法是由下而上,從腳踝位置向上按至膝蓋後,能有效消除腿部疲勞及脹滿不適,改善血液循環。若配合含肝素的藥膏按摩,效果或可更佳。
  2. 穿壓力襪:靜脈曲張專用的壓力襪分不同壓力程度,具有預防及治療作用。長期站立工作者可於工作期間穿着,有利減低腿部靜脈壓力。
  3. 伸展運動:經常站立或久坐人士,大小腿肌肉容易繃緊,工作期間抽空進行腿部伸展運動,例如作弓箭步的拉筋動作,有助放鬆肌肉。
  4. 抬高雙腿:在家休息時抬高雙腿,晚上睡覺時把腳墊高約十厘米,均有利血液回流。
  5. 藥療泡腳:大黃六十克、熟附子六十克、細辛三十克、生薑三十克及水適量,大火煲三十分鐘取藥液泡腳,有助舒緩。
  6. 孕婦留意睡姿:宜採用左邊側睡方式,不宜仰睡,以減低子宮血管的壓力及改善靜脈回流。體質較虛弱孕婦,可飲用補氣類湯水增強血液循環,預防靜脈曲張。

2014年4月8日 星期二

青年認為「孝」不一定要「順」

註:本文轉載自太陽報

          俗語有云︰「百行以孝為先」,反映中國傳統觀念重視孝道。有大學研究發現,本港青少年整體對父母存有孝心,但隨時代改變,對某些傳統觀念不太認同,如認為「孝」不一定要「順」,並非父母之命就不可違,也不會無條件遵從父母喜好,認為親子間應雙向地互相尊重及關愛。
應雙向互相尊重
青年事務委員會委託嶺南大學亞太老年學研究中心,研究十二至二十四歲青少年對孝的看法。中心於去年一至三月期間,以問卷收集近三千五百名青少年的意見,並舉行八場工作坊,以親子遊戲、短片、小組討論及要求參加者為父母沐足及奉上茶點等活動,讓青少年反思與父母長輩的關係,共三百五十多名青少年及其家長參與。
結果發現,青年在六分滿分的孝親態度指標,平均達三點八一分,孝親行為指標有四點一五分。但覺得父母沒「孝行」或「孝心」的青少年,得分為三點一九分至三點四一分,較平均分低。
中心指出,結果反映父母言傳身教相當重要,建議將家長納入推廣孝道的對象,助家長向子女灌輸正確「孝理」。
研究又發現,青少年雖仍以孝為本、對父母關愛之情不變,但不會如傳統般着重形式禮教的孝道,或對父母絕對服從或逆來順受,相對較為內斂,亦不認同傳統父母以權威態度與子女相處。
青少年認為現代的「孝」,親子間應雙向地互相尊重及關愛,互相溝通和交流,以貼心的實際行動表現孝心,如遇到重大事情時徵詢父母意見、探望及照顧生病的父母、照顧弟妹、分擔家務等。

2014年4月7日 星期一

轉愁為樂的「不如⋯⋯」


註:本文轉載自木羽飛,與童同行

快樂和憂傷都是會傳染的,特別在家庭之中,傳染力最強,它能透過空氣迅速傳播,蔓延至整個家庭,大小成員都無一倖免。不信?細心想想你們日常的相處,你會很容易找到證據。


好像昨天晚上,一家五口在飯桌上閒聊,外子突然想起今個月還未交租,實情是我們都太忙了,竟忘記了過數給業主。外子緊張的問:「今天幾多號?」我說:「應該是六號?」他眉頭一鎖、自言自語的說:「怎麼可能⋯⋯這樣我們會給業主告啊⋯⋯」

想不到,爸爸這句言者無心的說話,經女兒一晚的發酵,會變成了一件可怕的事情。八歲的大女兒臨睡前竟小心翼翼的問我:「媽咪,我哋係咪會無屋住?」

所以,我們為人父母的,要好好記住這條金科玉律──想孩子快樂,父母必先自己快樂起來。而這種所謂的快樂,往往是從生活細節中慘透出來的,我們要把樂觀的心情,透過耳濡目染,刻印在孩子的生命中。

這任務,我老爸完成了;現在,輪到我傳給我的女兒。

記得有回周末,我們本約好午睡醒來後去踏單車,怎知天公毫無先兆的「嚎哭」起來,女兒醒來後看見外面下著雨,幾乎都要哭了,我卻在旁拍手叫好,向她提議:「難得下大雨,不如我們落街玩水?」女兒們聽見這瘋狂的點子,興奮到不得了,立刻穿水靴、披雨衣出門去。那個下午的歡笑情景,她們至今依然記得清清楚楚。她們也從不因為雨天而落寞,因為她們感受過雨天的美,知道凡事都有另一角度。

又有一回,爸爸不在家,我們四母女想看電影,但不知怎的,電影有畫無聲,想致電爸爸求救,卻又不得要領,女兒們呆望著「默劇」發愁,我卻心血來潮說:「你們對劇情都滾瓜爛熟了,不如試試配音?」然後,幾母女你一言我一語的,大家都驚訝於對方背對白的準繩,嘻嘻哈哈,又一次轉愁為樂的好經驗。

下次,當孩子發愁時,我們也試試用「不如⋯⋯」。親身示範,從另一角度看事情,這是給孩子很好的護身符。

忌用整腸劑 中西強本通便

註:本文轉載自星島日報


都市人壓力大又飲食不良,時有便秘絕不罕見,故聲稱幫助排走宿便、緩解便秘的輔助品不斷推陳出新,近期便有所謂的「通便莓」及標榜助排便兼減肚腩的整腸劑。西醫及中醫均認為不宜依靠藥物,改善生活習慣以治本,方為上策。
 
  西醫:調整生活習慣
  家庭醫生關嘉美(右圖)指,便秘主要多為生活緊張、飲食缺乏蔬果和水分,加上運動量不足,以致排便困難。「感到排便困難應從改善生活習慣入手,而非依懶藥物來排便。」她表示,各種聲稱有助排便的補充藥物即使具功效(多為短期),但也不宜長期食用,小朋友更加要小心,別隨便服用,以免影響健康。
  坊間自救法評估
  記:生果能助通便,特別是火龍果、西梅?
  關:生果有助排便,但也要識揀,例如蘋果便不利排便,反而會令大便變硬。火龍果、橙及香蕉等含較高纖維,均助排便。西梅汁富含大量脂肪油,能加快腸道蠕動而通便。
  記:有說吃飽後順時針按摩肚子可通便,是否可行?
  關:我認為多運動或多走幾步路的作用較大,按摩肚子通便作用有限,我只會建議因患病長期卧牀而無法運動的長者這樣做。
  記:幼兒進食益生菌補充劑有助腸道健康,預防便秘?
  關:我覺得還是靠天然飲食攝取較好,因現仍不知補充過量會否有損身體,正如攝取維他命C過量也易有腎石。
  記:記者
  關:關嘉美醫生
  中醫:先釐清體質
  註冊中醫師彭明慧(右圖)表示,現時大賣廣告的某種整腸菌,當中聲稱含菇菌和大豆成分,前者性平,味甘,利五臟及助消化,可助調理腸胃;後者性平、微涼,味甘,具健脾益氣之效,可用於脾氣虛弱、消化不良、疳積腹脹等症。因產品含可溶性纖維,故能通大便。然而她不建議長期食用任何排便輔助品,應從調整生活作息入手。哮喘、糖尿病、類風濕關節炎等長期病患者,選用前更須先釐清體質,因通便有潤下、瀉下和攻下等法,為免傷身,應先請教醫生意見。
  滑腸食療
  •核桃首烏茶
  生地黃八錢、麥冬五錢、玄參五錢、核桃一両、熟首烏五錢、決明子一點五両,同放煲內加四碗水浸三十分鐘後大火煲滾,轉中小火熬約四十分鐘即成。
  功效:養陰生津、滑腸通便,適合各種便秘症。
  •蜜糖燉香蕉
  香蕉一隻去皮,加兩湯匙炒香黑芝麻粉及兩湯匙蜜糖,燉至軟腍即可。
  功效:清熱潤燥,滑腸軟便,適合各種便秘症。香蕉性寒,蒸煮後食用療效較佳。註:使用前先諮詢醫生意見。
  你有便秘嗎?
  過去十二個月若連續三個月出現以下超過兩個或以上徵狀,或已可能患上便秘。
  1. 一周排便少於兩次。
  2. 大便呈粒狀及很硬。
  3. 須極用力地排便。
  4. 大便後仍有便意。
  5. 排便時肛門有阻塞感覺。
  6. 曾需要用手指輔助。
  防患竅門
  1. 放鬆心情: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會加劇便秘。
  2. 多飲水:可令糞便鬆軟,每日清晨起牀後空腹飲五百毫升暖開水,適當加蜂蜜效果更佳。
  3. 高纖飲食:纖維素加速腸蠕動,有助大便通暢。
  4. 定時排便:養成定時排便習慣,排便時別過於緊張,但亦不宜看書報而分散注意力。
  5. 勿亂服瀉藥:例如大黃及番瀉葉等,若錯用除傷腸胃,也損精氣、腎氣、元氣,令人虧虛,排出的可能只有水沒糞便。
  ■西梅汁含脂肪油,甚為通便。
  

教出聰明孩子 秘訣是多傾偈



                如何教出聰明的孩子,已發展為一場全球競賽,國家鬥排名,家長也唯恐子女落後不惜金錢催谷學習。一名走訪各地資優生的專家指已找到聰明的「秘方」且還是免費的,值得一聽?
PISA上周公布電腦化評估結果,本港學生在解難、數學及數碼閱讀3項評分均落後星韓,引起不少討論。PISA向來被視為檢驗各國教育體制及未來人才競爭力的指標,如何教出更聰明的孩子以面對未來競爭,是各地教育界及父母的最渴望找到的答案。
對話須隨機應變 可刺激思考
一名曾到訪在PISA名列前茅的國家如芬蘭、南韓、波蘭等,以及調查訪問逾200名學生及老師的記者兼作家Amanda Ripley,早前接受台灣雜誌《商業周刊》訪問時便談到如何教出聰明的孩子。
或許父母或老師認為,要孩子變聰明便要苦幹,做更多練習、背更多書,解答更多越級的難題,但這名曾著書《The Smartest Kids in the World》,又被形容為「訪過最多資優生」的母親,看過這麼多聰明的孩子,卻對聰明另有定義。
她指出,聰明是學習成果,以前是累積教科書等各種知識,但現在講求在知識和技巧基礎上持續吸收新資訊、重新解讀且有自己觀點、可調節及適應改變,才是現代的聰明。
父母可以教出聰明子女,且還是免費的,就是多與子女傾談,說故事也好,論世界大事、興趣或甚麼話題也好,因為對話是可以隨機應變,如此才會刺激孩子轉換不同角度思考。
她在專訪中提到,美國有些父母會買高科技產品給小孩,發現沒有幫助,南韓的父母,在家教小孩閱讀和數學,也未必有助學習,因為都不及與孩子多講話。
讓孩子學懂如何快速回應日後世界變化的「現代聰明」,才是最有價值,聽來容易?但香港的父母是否可以做到呢?
與孩子說故事,近年不少專家都有提到,但香港不少父母的心態,只一味地鑽研如何有立竿見影的學習成效,說故事只是為了子女要多認生字,父母講,子女則只要聽及背生字,又有甚麼思考空間?
還原基本步 每天唱歌講故事
事實上,本港父母與孩子,豈止難有講故事習慣,更連說話機會也難得。孩子忙上補習班、興趣班,父母也忙工作。家庭教育學院2011年一項調查指,逾半家長承認每日子女與父親相處或溝通的時間不足1小時;明愛向晴軒去年4月的調查就發現,38%受訪家長每日與子女相處時間不足兩小時。
如此何來傾談時間?連晚上吃一頓飯,以往或會邊吃邊談論電視劇情節,現在也變成低頭玩手機,父母與子女說話,曾幾何時換了WhatsApp、又或以fb「對話」?
父母要更多與孩子談話,有助子女學習,此觀點不止Ripley提出,也是不少學者的看法。例如美國華盛頓大學今年初有研究指,父母多向十幾個月至兩歲的幼兒說話可助提升其長大後的語言能力,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也指出,父母與孩子有雙向溝通,比起父母單方面說話,不止刺激日後語言發展有多幾倍功效,還可訓練組織自己的觀點及想法。
英國一名議員去年曾發表相關報告,指溝通有助孩子大腦發育,建議父母多與孩子唱歌,每天講故事等,更建議政府為新手父母提供課程或指引教導如何與孩子多說話。
現今父母四出尋求育兒秘訣,其實,還原基本步,別忘了自己的角色,任何教材或興趣班,都未必及得上如何引導孩子思考,而不是填鴨。
國際教育成績評估協會曾調查全球45個地區,發現本港學生閱讀能力高,但閱讀興趣、動機卻接近榜末,而本港父母對閱讀的興趣,也是全球包尾。本港閱讀風氣不高(見表),若父母難以身教,又如何令子女樂於閱讀,吸收知識?
不少本港父母把教育子女的責任交予學校或補習班,但要養出聰明的孩子,父母不能偷懶。所謂秘笈,就是如此簡單罷了!

更多經濟日報網站內容, 請登入hket.com

2014年4月6日 星期日

品味蘋果︰戰勝乳癌十年 霍建寧太太:心中疤痕消失了 4,275

乳房是溫柔的。
乳癌殺死女人的溫柔嗎?
若果這是香港女人與乳癌的戰爭,這將也應該是與政府的一場戰爭。
天生一對乳房,原始的性象徵,不論男女,遐想起伏阡陌,萬轉千迴。但原來香港每十七個女性直至七十歲前,會有一人患乳癌。每一年,有約三千四百名婦女確診乳癌;每一天,有一個半女人死於乳癌。
一年一年、一天一天的社會損失,從過去到現在,女人是這樣面對乳癌的。
型足二十多年,有時尚教母之稱的《號外》前編輯黎堅惠,剛於上月十一日因乳癌病逝,留下獨子。同情苦難弱勢又關注人權的偶像級作家Susan Sontag(蘇珊桑塔)一九七四年至七七年接受乳癌第四期治療,一向沉溺又害怕死亡的女作家,一九九三年到薩拉熱窩排演《等待果陀》,她在中年時勇敢超越癌魔,但乳癌鬼魅在二○○四年重新張牙舞爪,最終她以七十一之齡謝世。一九九二年出版的《哀悼乳房》,作者西西在序中說過,讀者若因此書關心健康,那就是她動筆的理由。當年她抱着幾本《包法利夫人》到醫院等待乳癌腫瘤切割手術,手術後,第一個對她說「不用怕」的,是乳癌康復朋友阿堅。
霍何綺華二○○三年發現乳癌。她丈夫是一九九三年接替馬世民出任和黃董事總經理的霍建寧,當今李嘉誠手下打工皇帝。大伯則是兒科醫生,也是霍建寧四個子女的家庭醫生。霍太患癌消息,就是由大伯轉告丈夫,並且一起商量治療方案。從確診至去除乳房腫瘤手術,僅在一星期內發生。按國際標準,確診乳癌後,應在四星期內進行腫瘤切除手術。
西西曾經形容,她手術後的疤痕,像一條有手掌般長的拉鏈爬在胸的一邊。
對於霍何綺華,旋風一樣左邊乳房被切一刀,大笑姑婆手術醒後,狠狠的在丈夫身邊哭了一場,做了一次少有的大喊十。她不哀悼乳房,手術把癌腫瘤拿掉了,屬1B期。她哭,是心悸於撿回一命。除了憤怒被癌魔選中無天理,大多數女人,到最後都有莫明的悲哀。在胸中最溫柔的地方被割一刀,那種肉隨砧板的難堪,溫柔與生命之間,介意還是不介意,都是那麼難於啟齒?
優雅地越過生死
「我覺得一點都不重要,最重要是對付那病,那個計時炸彈,乳房在身體外面,已是相對幸運,腫瘤若在體內,豈不更糟?」除了笑,打工皇帝的太太接受訪問時,直率坦白。乳房與生命之間,她認為「命仔」重要一些,這也是大部份女性想法。
「有沒有後悔我不知道,但霍生不是那種着重外表的人,我的孩子也有二十一歲了,兩夫婦感情昇華,不看外表的了。」霍建寧喜歡買漂亮東西,也會買漂亮的衣服給太太,她身上的皮草,也是他選的。這樣一個霍家CEO,畢業後在一間會計師行與霍建寧是同事,結婚後為他生了三女一男,三子出生後,不再工作,一心只想帶大四個子女。以往管家像管辦公室一樣講條理講效率講目標的打工皇帝太太,也有鮮明的香港獨立女性思想。
「割乳房一刀,心裏沒問題嗎?會留下疤痕的。」記者嘗試問。
「會的,之後覺得有創傷,感覺自己不同了。初時會像其他女性,不喜歡照鏡,見到自己也會不喜歡。怎麼也好,疤痕的確存在。但是,事情很快又過去了,今天說起來,像忘記了這件事情。現在,我感覺活着的每一天都是禮物,像走過一條生死線,乳房又那裏重要呢,是嗎?」
「十年了,疤痕已經不明顯?」
「十年疤痕還在,它不會越來越淡,但我心裏的疤痕,已經沒有了。」記者向她道賀,然後,她又是哈哈哈的從心裏笑出來。
「第一次跟先生面對疤痕,有沒有心理障礙?」
「有。我有心理障礙的,頭一年有,足有一年時間。」霍太說自己是個喜歡交新朋友的人,她容易笑,容易講真心話。「到甚麼時候你可以釋然面對丈夫?」「不會突然有一天立刻就可以,不會是昨天還好介意,今天就不介意。而是慢慢自己先接受,不是男的接受與否的問題。」家庭與社會網絡極強的康復者,星期一至星期日能編排不同親友陪伴,康復後,她甚至會跟以往的男性同學討論男人怎樣看乳房有創傷的女人,「他們說,老婆最重要是能照顧和愛錫自己,就是千萬不能惡!」男人怕惡女人,「你惡嗎?」她又一陣大笑,「我唔惡……」。觸不到的女性溫柔,最高境界若此。
今天,霍太不可能當甚麼事也沒有發生過,她不可大方至可以與陌生人一起浸溫泉,若是與老友及老公,可又絕對不當是一回事。她不談手術內容,不回答乳房重建問題,在公眾面前保存屬於自己的一個小秘密,這就是越過生死的優雅。十一年過去了,她基本痊癒了,復發或許還會是個遙遠的恐怖陰影,但她的性格,只看黑暗日子背後的美麗銀光,「Every cloud has a silver lining」。
因為乳癌,乳房外科權威醫生張淑儀,重遇何綺華,兩個七十年代的港大女生,一個學醫,一個修讀經濟,相識於學生會。外表纖弱精緻的乳癌權威醫生張淑儀,總是盡心盡力回答問題。大約二十五年前,好友姐姐患乳癌,由她做手術及重建乳房,原以為好好等待康復結果,但女病人怕不能生育,表面上每次跟丈夫帶着微笑見醫生,最終還是主動把生命交給死神,跳樓自殺,遺書裏表示希望丈夫可以續弦繼後,「可是,她的丈夫一直到今天都沒有再結婚。」這一刻像閃過人與人的通靈,說了千次的情節,女醫生眼眶還是一陣發熱似的。這就是她二○○四年創立乳癌基金會的前緣。作為一個醫生,她只能醫病,不能醫心。正如她也沒有想到,曾是她病人、寫下《半邊女人》的言小月,這樣一個曾在國際銀行高層勇戰沙場、銀行水浸她負擔的信貸額仍可有雙位增長的香港女賓架,面對乳癌治療之時,也曾想過自殺。
個子嬌小的女醫生,在香港乳房專科是個先驅。早於一九八三年,張淑儀已在香港首次引進乳房重建手術。三十年來,她的一雙手,戳破多少溫柔,又重新修復,看過聽過多少女病人在最私密的地方跨越難言的痛苦。醫者領略,人最寶貴的,不是甚麼,是健康。她用圖片向記者解釋為乳癌病人重建乳房的方法,瘦的肥的,乳暈乳頭,全都可以用病人本身的皮瓣及脂肪重建、上色,若身體許可,還可以增大一點。
失去後再擁有,那胸中美麗的,女人心還在痛嗎?
「這創傷一定比失去一條腸要大,女性即使重建乳房,都不是真的乳房,沒有了感覺,失去性刺激的興奮。」對乳癌康復者,夫妻性關係是重要一環。有一位女病人,重建手術十年後告訴張淑儀,「我不會給丈夫摸那一邊。」
若果有愛,也就有智慧,愛的感覺,無處不在,又豈在那麼一點?
「曾經有病人來找我造乳房重建手術,說因為沒了乳房,丈夫拋棄她。現在我們做乳房切除腫瘤手術時,會同時讓病人考慮選擇立刻重建乳房。」女人有時原以為可以超越失去乳房的創傷,最終還是狼狽的回來做重建手術。同樣地,若女人以為可以用身體任何一部份作為取悅男人的武器,恐怕,最終還是會輸。

■霍何綺華(右)與張淑儀相識於港大學生時代,2003年因為霍太患乳癌重遇,現在又再攜手發展乳癌基金會服務。


在建制外做實事
重建乳房,不會影響化療及監察復發情況。張淑儀說,現在流行的乳癌矯型手術,可以完全看不到疤痕的。她說,即使在公立醫院接受治療,病人都有權要求醫生在割除乳房腫瘤後,立刻做重建乳房手術。但她希望病人了解,重建是為了自己,不是要去please somebody else,這是重建的尊嚴所在。
體態迷人的美國女星安琪蓮娜祖莉,因為診斷個人患乳癌高風險後,去年決定切除雙乳組織,張淑儀說她是選擇內用義乳,用矽袋或鹽水袋造成。至於香港女性面對乳癌四大風險因素,包括每星期沒有三小時運動,每星期有一半時間活在壓力之下,從無餵哺母乳及超重,反而近九成患乳癌的病人都與家族遺傳無關。
言小月二○○四年在書序中提到,每年有二千女性患乳癌,十年後的今天,病發數字已增至每年三千四百多宗,相對香港列癌症榜首、每年四千多宗新症的大腸癌及肺癌,排行第三的乳癌,是女性頭號癌症殺手。從西西到黎堅惠,香港兩代女人面對乳癌風險,沒有變好只有更差?而女人最討厭的無疾而終,奈何體現在政府二十多年來應對乳癌的決心。
張淑儀說,彭定康九二九三年承諾設立十多個婦女健康中心,針對X光乳房造影檢查。陳方安生當時成立了三間中心,現在只替有乳癌家族病史高風險的女性檢查。九一年廣華醫院引進第一部X光乳房造影檢查儀器,直至現在,輪候期為兩年,每年為一萬八千名婦女檢查,收費八百元,「對於近一百五十萬四十歲以上婦女來說,仍是極少數。」
乳癌基金會裏面有公關界好火氣女強人,重提前年梁卓偉有關乳癌普查公開言論,咬牙切齒。梁卓偉任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時,在報章以學術觀點指出,沒有本地數據顯示乳癌普查可以減低死亡率。「以往政府裏也有人以為,X光造影不適合東方女性,所以才說沒數據,認為香港女性乳腺密度高,脂肪少,好難夾。」乳房外科權威澄清,機器可以配合人體,乳房大小不是問題。
女人,不管溫柔、暴烈,面對乳癌,還是要自救。
「說真話,很多女性官員都去找醫生檢查。」張淑儀認為,對巿民大眾來說,這不只是個人健康選擇,也是知情權,對低收入婦女來說,更是要有預防乳癌的選擇權。
張淑儀說,世界超過三十個國家實施了乳癌定期檢查,美國在保險費中支付,加拿大、澳洲、紐西蘭及英國都免費,台灣在二○一○年開始,四十五歲以上婦女可獲免費檢查,新加坡半費,日本投以億計日元為十六萬婦女普檢,中國內地則動用三十五億為農村婦女進行臨床、超聲波及X光乳房造形檢查。
張淑儀二○一一年獲選為國際乳房外科醫生組織會長,她作為香港乳癌基金會創會人,關注香港低收入女性乳癌風險,提供服務。但是她聲音過於軟弱?還是如她所說,香港政府無動於衷?「基金會去年向政府提交的立場書,政府沒回答過我們,一句多謝都沒有,我們的立場很簡單,政府有責任資助研究需否進行乳癌普查。中大亦提交過進行乳癌普查的可行性建議書,政府完全沒理睬。……九十年代,台灣、日本、新加坡全部開工去研究,……但我們政府從沒動手,視而不見,沒有反應。我回轉過來做實事,起碼經歷過的病人會多謝基金會,會捐錢給基金會繼續發展。所以你話我為何如此冷靜,我其實就是好勞氣啊!」港女夠強,特點一樣體現在五十九歲女醫生身上,「去罵人沒意思,他不睬我,我就自己做。」
張淑儀一九七八年港大醫學院畢業後,獲金刀教父王源美收為徒弟,後來被推薦到美國密芝根大學學習乳房外科。異地學府,當年也有一位教授,因為校方拒絕成立乳癌中心統計乳癌零期病人資料,於是辭職實現夢想,最終完成劃時代的研究。在建制外做實事,是張淑儀行走乳癌醫者之路的理想。乳癌基金會屬下乳健中心成立三年,是唯一向綜援及經濟有困難婦女提供免費X光乳房造影檢查的非政府機構。中心並提供從乳癌檢查、診斷、轉介治療、標靶藥物半價支援及乳癌康復輔導服務。基金會成立的乳癌資料庫,亦是首個癌症資料中心,收集了萬二個病人的資料,分析乳癌特徵及治療方法。
丈夫是天文台前高級科學主任陳鋈鋆,長子在中東阿布扎比從事金融,幼子還在劍橋讀書,張淑儀心裏的火力,足夠她堅持乳癌基金會創會十年的發展。十年,白頭髮多了,老花度數增加了,「將來我們可以看到有普查與沒普查的婦女,兩者患乳癌死亡率的分別,提供本地實質數據支持。我們靠的,不是示威。」這是衝着政府說的話。
但願香港所有女性最終有免於乳癌恐懼的自由。
記者:冼麗婷
攝影︰何柏佳

2014年4月4日 星期五

針灸治療頸性眩暈

頸性眩暈是中老年常見病,隨著現代生活方式的改變,此發有年輕化的趨勢。現代研究表明:頸性眩暈和血液流變性、血流動力學之間存在着內在聯繫。由於頸椎增生的形成,一方面可以壓迫血管變細、變形;另一方面,在運動狀態下,增生的骨關節面受壓而損傷,引起局部出血、滲出等反應性炎症變化,隨著炎症的吸收和粘連形成,局部組織增生、變厚,血液循環障礙,組織缺血缺氧,反應性刺激機體造血系統,使血細胞增生,引起紅細胞壓積高於正常人。紅細胞壓積升高使血液粘稠度增加,導致血管壁增生,血液流速減慢,微循環灌流不足,加重缺血缺氧,形成惡性循環,致使反覆發作頭暈。

中醫認為,眩暈多為肝陽上亢,氣血虧虛,腎精不足,痰濁中阻,氣滯血瘀等所為。‭ ‬

肝陽上亢型:眩暈耳鳴,頭痛且脹。每因煩勞而頭暈、頭痛加劇,急躁易怒,少寐多夢,口苦,舌質紅,苔黃,脈眩。‭ ‬

氣血虧虛型:眩暈動則加劇,勞累即發,面色蒼白,唇甲不華,發色不澤,心悸少寐,神疲懶言,飲食減少,舌質淡,脈細弱。‭ ‬

腎精不足型:眩暈而見精神萎靡,少寐多夢,健忘,腰膝酸軟,遺精,耳鳴。偏於陰虛者,四肢不溫,形寒怯冷,舌質淡,脈沉細無力。‭ ‬

痰濁中阻型:眩暈而見頭重如蒙,胸悶噁心,食少多寐,苔白膩,脈濡緩。‭ ‬

氣滯血瘀型:頭暈頭痛,舌有淤斑或紫暗,脈弦細澀。

對頸性眩暈的病人,用針灸治療,療效顯著。取穴上擅用風池、太陽、中渚。肝陽上亢者,加太沖、行間、俠溪等;氣血虧虛者,可加脾俞、腎俞、關元、足三里等;腎精不足者,可加腎俞、太溪等;痰濁中阻者,可選內關、豐隆、解溪;氣滯血瘀者加血海、太沖等。

都市人生活繁忙,但不妨從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對頸性眩暈的預防和調養有幫助。首先,應該注意休息,適當參加體育鍛煉,勞逸結合,鍛煉時避免頭部運動過多,以免誘發或加重頭暈。其次,是要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精神刺激或過度勞累。此外,痰濁上擾的患者飲食宜清淡,營養要均衡,避免辛辣油膩。睡眠時要選用合適枕頭,避免長期低頭工作,要注意保暖。出現症狀後要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治療和指導下,快速緩解症狀,避免疾病進一步發展。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臨床部一級講師周忠亮醫師

女兒房間亂糟糟講不聽 父看不下把整間搬到大街上

註: 本文轉載自now news

美國喬治亞州一名少女由於房間太髒亂老是講不聽也不肯整理,逼得老爸老媽不得不使出大絕招,將床鋪、書桌、衣櫃通通搬上街,旁邊還立了一個大大的紙牌寫著「睡在車道上吧!下次把房間清乾淨」讓女孩當場傻眼,父母的狠心宣言令她顏面無光。
對於男性朋友來說,女生最私密的閨房總是充滿無限的想像空間,當然,通常女孩的房間也是藏秘密、說八卦的溫馨場所,不過,如果你以為這個神祕國度裡充滿粉紅色的夢幻氣息,那只能說你還不夠了解女生,因為有許多正妹坦言,自己出門一定要精心打扮,但對於亂糟糟的小窩則會視而不見,只要還有空間睡覺,一切都不算太亂!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來自喬治亞州的少女海莉(Haley)也是如此,但身為軍人的父親可不容許亂糟糟、毫無秩序、整潔可言的房間,可是女兒卻屢勸不聽,束手無策的父親只好使出必殺技,趁著女兒上學時,默默把女兒房間裡的床鋪、書桌、衣櫃通通搬到家門外的車道上。
放學回家,看到這一幕的海莉則相當傻眼,因為一旁父親還留言「海莉,睡在車道上吧!下次把房間清乾淨」這一招逼的海莉不得不重新整理房間。此外,這名父親說,因為女兒的日常生活太缺乏紀律,他要開始把她當成一個士兵來訓練。
海莉對於這一切直呼,太誇張了!也沒想到父親竟會這樣對她,且這下子她的臉可是丟到了大街上,但如果想要好好睡在「家」也只能乖乖把房間整理乾淨了。

2014年4月3日 星期四

1/5港人 借錢買開心


【晴報專訊】港人借貸容易,現時以信用卡或在財務公司貸款均十分方便。有調查發現,撇除按揭及以信用卡分期付款,有近兩成受訪市民過去一年曾經借錢,當中主要為購物及消閒,幫自己買開心,但有人因而欠債逾十萬元。
投資者教育中心(IEC)今年一月街頭訪問逾一千七百名本港市民,發現19%受訪者過去一年曾經借貸(撇除按揭及信用卡分期)。他們借錢的目的,主要是買東西或用作消閒娛樂令自己感快樂。然而,過去一年曾借貸的受訪者,當中有19%會拖欠還款,亦有25%人不清楚信用卡結欠收取的利息及費用。
博女友一笑 二萬買袋欠債五萬
三十四歲任職行政主任的陳小姐(化名),與父母及丈夫同住,家庭月入四萬五千元,與其他白領一樣,她熱愛購物,喜歡買時裝及化粧品,惟她常以信用卡「找數」,每月卻只還最低還款額,認為只要利息沒有「滾大」便沒問題,且繼續「碌卡」,結果欠債達十四萬元。
今年讀大學三年級的Peter(化名),則為「氹」女友開心借錢購物,更曾購一個價值近二萬元的名牌手袋,以博紅顏一笑,最終欠債五萬元,未有正職的他無力償還,要由家人幫忙。
IEC主席鄭國漢指,調查發現有達25%人不知道借款的利息及費用,更有人會拖欠貸款,往往令欠債愈積愈大,甚至超出預算。他建議市民負責任借貸,借款前先考慮貸款需要及還款能力、亦應了解貸款細節及利息等。為助市民理財及管理債務,IEC亦在網站設「個人收支計算機」、「債務計算機」,方便用家計算自己的財務狀況。
四成人視通脹 財務最大憂慮
IEC調查亦發現,76%受訪者的財政有盈餘、入不敷支的人則有7%;而有達41%受訪者認為通脹是他們財務上的最大憂慮。而受訪市民平均將收入60%用於日常生活開支、21%收入用於消閒、娛樂及購物、剩餘約20%收入才作儲蓄。但有43%受訪者均指,沒有為應急資金作儲蓄,IEC建議市民儲起相當於三至六個月開支的金額作應急資金,以備不時之需。
鄭國漢稱,有82%受訪者表示有想要達成的理財目標(如買樓、去旅行或作退休之用),但當中只有42%人有訂定具體儲蓄數額和年期的儲蓄計劃,他建議市民應制定個人收支預算、建立儲蓄目標,並具體實踐。
3成人盼投資回報 年達20%
IEC的調查結果顯示,45%受訪市民過去一年曾持有或買賣金融產品,當中74%人曾投資股票、63%人投資外幣。惟不少人對金融產品基礎知識存誤解,如55%人認為投資人民幣可保證升值,27%人認為認購新股多數會賺錢;亦有達33%人期望每年至少有20%或以上回報。此外,有53%投資者沒有設定止蝕策略。
不願止蝕圖翻身 損失更多
IEC中心主席鄭國漢認為,部分受訪者對投資回報期望偏高,他指在現時環境下投資回報可追到通脹,已算不錯。他提醒市民,高回報的投資往往伴隨高風險,切忌只着眼回報,應因應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訂立投資組合,亦宜考慮設止蝕策略。他指,不少人不願止蝕離場,以圖「翻身」,但這可能令損失增加。
嶺大經濟學系系主任何濼生指,預期回報率高逾20%有點不切實際,因過往數十年恒指的年增長亦只約10%至15%,就算專業的基金經理亦難持續獲高於大市的回報。他又指部分人會投資槓桿產品,但風險較高,甚至會破產,籲投資前應設止蝕策略。

2014年4月2日 星期三

勿讓孩子忙忙忙 無聊有好處

註:本文轉載自経濟日報


香港的孩子最不缺的是功課及興趣班,放學後的時間表總是排得密麻麻,由早忙到晚,比打工仔還要忙,家長擔心子女無所事事是荒廢學習,但讓孩子有時間無聊,也是受用一生的學習。
大人抑或小孩也是每日24小時,大人呻每天上班OT忙,但小孩子隨時更忙。昨日就有一項訪問逾千名幼稚園、小學或中學學生家長的調查,指本港學生每周平均學習時間達到62.2小時,相比全職打工仔每周平均工時的49小時還要長(詳見港聞A22版——「每周學習27小時 幼園生累了」)。
父母催谷 港孩忙過打工仔
為了催谷學習,小孩子由懂得學行開始,其時間表便愈來愈密麻麻。幼兒園隨時要上兩間,放學後大堆功課,還要上補習及各式各樣興趣班等,有時連睡覺時間也不夠,可以空閒下來的機會實在不多。
人人都談起跑綫,惟恐子女會被比下來,父母心態更難接受讓孩子hea,無論子女喜歡不喜歡,總之時間就應充分利用來學習,用各種活動課程把孩子的空檔塞滿,覺得這樣的生活就是對孩子最好,若讓其有時間坐在家中無聊,豈不浪費?
事實上,學習並不止限於無窮無盡的功課或興趣班。近年不少專家提出,每天可以讓兒童有時間空閒下來,即使是無所事事,讓他們感覺無聊,也不是壞事。有些東西是孩子忙碌做功課或上興趣班時,不可能體會得到的,例如從填補空閒中發掘的創造力。
美國心理學家Laura Markham曾撰文指,無聊的時間對孩子有好處,他們自會尋找打發時間的方法,例如創作小故事、歌曲、組織鄰居小孩玩樂甚至拍影片等,而這些來自孩子本身的主意,就是刺激想像、發明及創造,是培養創意的基礎。
不少家長擔心小孩閒着是hea,聽到小孩喊閒,便忙不迭為他們送上各類活動,安排好時間表,但孩子又怎會耐得住?誰孩提時沒有無聊過?很快便會自個兒砌積木、畫畫,又或找東西拆拆弄弄,就是會動腦筋找點子。在空白的時間裏,也可以整理腦海中的一些知識,以及認識自己的喜好與想法。
英國教育專家Julie Robinson也曾提出,讓孩子享受無聊時間,一點也不是壞事,可讓他們學會應對孤獨時刻,亦有助他們獨立。
香港孩子自少習慣接受父母安排的時間表,每日忙得頭昏腦脹,習慣身旁有人鬧哄哄,一旦靜下來,就不知道要做甚麼。
發揮創意 學習獨處
很多孩子怕悶到不得了,一停下來,就要開電視機,又或玩手機、打遊戲機等,如此無法靜下來,其實更叫人擔心。父母不會無時無刻在其身邊,可以及早學習獨處時光,其實終身受用。
讓孩子有自由玩樂的時間,即使是胡亂地做些無聊事,也有好處,學習的元素並不只是來自書本或知識。聯合國提倡孩子要有自由遊戲的權利,要求家長承諾每天至少給予孩子一小時的自由玩樂時間,也是希望由孩子主導去玩。
或者父母會想,該學的東西那麼多,哪還有時間讓孩子無聊?但將時間表排得滿滿也並非一定有效果。美國史丹福大學最近一個研究指,每天做功課逾3小時就足以令孩子病倒。而功課及活動的壓力也是造成不少孩子抑鬱的原因。
少一點功課,少一點興趣班,留點時間,留點空間給孩子舒口氣。學習可以慢慢來,快馬加鞭,不一定會一直領先,童年回憶不應該只是忙忙忙,給孩子留一點無聊的時間吧。

更多經濟日報網站內容, 請登入hket.com

返工無得玩WhatsApp M世代屈到病

註:本文轉載自晴報

            智能手機興起造就「移動M世代(GenMobile)」!M世代員工不分年齡,沉迷智能裝置令管理層頭痛。有調查指,逾八成年輕M世代每小時查看手機,更「借尿遁」到廁所看信息。人力顧問建議提供小休或彈性措施解決問題。
職場M世代愛用智能裝置,除了用作娛樂,亦會帶到公司使用,務求改善工作模式及提升效率。
無綫網絡方案商Aruba Networks今年二月至三月,訪問5,500名亞太區18至35歲人士,當中150位來自香港,以了解M世代員工特質。
調查發現,39%香港受訪者經常在綫,比率為九個調查地區中排行第三,僅次於日本及中國。另外,81%受訪者每小時要查看手機至少一次。有企業主管向培訓機構求助,指員工為玩手機每隔半小時「借尿遁」。
企業培訓機構盈力僱員服務顧問高級經理吳慧琪指,善用智能裝置可提高工作效率,但機不離手漸成風氣,曾有倉務員因工作地點收不到訊號無法上網,回覆不到WhatsApp,強迫自己下班後即時重閱逾千條信息,因而抑鬱求助。
管理層宜軟硬兼施
面對M世代,吳慧琪建議管理層「軟硬兼施」,先向員工表明機不離手會影響公司形象及工作效率,直接令公司生意受影響﹕「向員工解釋若生意不好,難獲加薪!」但管理層亦要明白員工的交際需要,或可每兩小時安排五分鐘小休。
富達盟信顧問首席顧問謝可儀表示,上司不滿80及90後職場問題,包括終日iPhone、iPad不離手,或於工作時上網、玩fb,她認為,為減少摩擦,新世代宜定期交代工作進度,直接與上司溝通,忌以WhatsApp交代工作及請病假。
在家工作節省成本
Aruba Networks香港及澳門地區總經理馬偉雄則指,在家工作更具彈性,有助留住M世代員工,該公司會讓經常出外公幹的員工下機後在家工作,他指過往企業憂員工在家「無王管」,但現時不少網絡方案商可提供硬件,讓員工電腦連接公司網絡。企業既可節省電腦支援的人手及成本,亦可慳電費及辦公室租金。
要確保智能裝置有助提高工作效率,吳慧琪認為員工應避免手機成癮,建議員工關閉次要Apps的提示音及燈號,或把電話熒幕向下放,以免見到信息即查看,亦可向朋友表明只可午飯時回覆,有急事可留言。
開工不忘玩手機
個案一:躲進廁所玩WhatsApp
盈力僱員服務顧問高級經理吳慧琪指,曾有客戶服務部主管經理求助,指每隔半小時便有員工要去洗手間,關閉服務櫃位,實為躲在廁所看WhatsApp信息及Facebook狀態,令顧客大排長龍。
個案二:和上司食飯也「低頭」
大新人壽業務拓展及才雋管理主管黃舜健表示,新世代連食飯也當「低頭族」。「有次我和下屬飲茶,應該是大家傾偈的時候,人人低頭玩WhatsApp,當我透明,懶理負責埋單的『老細』,最後要我出聲才收機!」
個案三:開會只顧玩遊戲
康宏理財主席王利民的手機和平板沒下載遊戲,以免像員工一樣上癮。一次他在旁聽會議,手機突然傳來fb提示信息,原來坐他前面的下屬在fb向朋友「索命」。王主動留言回覆,對方才恍然大悟老闆望着他,知悉他在玩遊戲。

你怎樣評價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