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从妄念谈逆缘转为道用(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从妄念谈逆缘转为道用(下)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3年4月13日 星期四

从妄念谈逆缘转为道用(下)

从妄念谈逆缘转为道用(下)

普巴扎西仁波切 囊加花海

说到这一点,我们再讲解一些相关的事,因为这个相关的事也是和常年不在导师身边的人有关系。因为这段时间很多人都在问:像我,上有老下有小,平常也有工作,所以常年在导师身边暂时没有这个福报,也没有这个条件,因此我在上师身边长时间是待不了,但是我又想好好修这个传承,因此即便我已经接了这个传承,接下来我在修学过程当中,与常年在导师身边待着的人是否有很大的区别?

说有区别,也可以说有区别,原因是若是通讯没有那么发达的时候,像常在上师身边的人,随时可以在导师身边问些问题,解除自己的疑惑。当然常年在导师身边的人这样好的机会更多一些,但现前通讯这么发达,从当今这个时代来说,我想即便在不在上师的身边,也并不重要,因为你可以随时以不同的方法去听闻导师的教言,所以这个不成问题。

第二,在导师身边求完一遍就要回到自己家乡去修学的人,近期一段时间我们也有一批弟子,前两天回来在汇报的过程当中,修得蛮不错的!蛮不错达到什么样的地步呢?比如常年在导师身边的这些修行人,用“有相定”来说,它分为很多个层次,所以我们每次为了不让弟子们懈怠,过一阵时间再求一个新的法,又让他去修这个,实际上本质都在有相定的范围当中。但有些常年不在导师身边,求完一次法就要回家的人,他可能仅仅在某一个法当中就要修很长时间。但最终的结果,有时候真正常年不在导师身边的人已经超越了常年在导师身边求学佛法的人。因为近这一段时间,有些人过来在问他自己修法的过程当中,他不仅仅把前面这一系列已经修过,甚至达到很高的地步者也有,这就说明了什么呢?这就说明即便你不在导师身边,天天不在导师身边,只要肯精进修法,无论在何处你都能达到很高的见解,一点都不成问题!这就告诫无论有条件没条件,这倒不是什么烦恼的事,好好去修行着走。

但是至于我们平常要讲那么多法,每次都听到某一个人讲完一个法,又过一段时间又得去求新的法,但是我想多求几个。多求几个是针对常在身边居住的人不让他们懈怠,因此而这么宣讲之外,实际上某一个见解当中,已经具备了前面这一系列这个见解的要义。所以这两天也明显看出很多常年不在导师身边的弟子,从某一个有相定,可能是仅仅观上师的皈依境,或者是观佛像,观文字,就这么一个上面,已经完全超越有相定而进入无相定,甚至无相定已经超越,进入胜观的也有,一切都取决于个人的修行,好好去修。

但还有一点,第一次修学过程当中多多少少会紧张一些,紧张的原因是怕皈依境丢失,怕皈依境观得不太清晰,所以身心会不由自主地发紧。这发紧的感觉是,当从座上一下来的时候,总感觉得腰酸背痛,甚至第二座上座的时候,不是说很恐惧这种修行,但这种反正对修行并不是非常感兴趣的心态已经开始出现,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了你在座上还是有点过度紧张的一种表现。要放松一点,放松才能达到一种心安,一种轻安的感觉,身心都会觉得轻安的感觉。这种轻安,慢慢慢慢就会变成你内心当中非常喜悦的一件事情,每次一上座就会感觉到很喜悦,很高兴。如果每次一上座都觉得有些……但多多少少还是有些阻挠的时候,就说明你还是在座上有点点紧张。但是第一次紧张是很正常的,刚刚已经说过,就为了怕皈依境丢失,怕皈依境不那么清晰呈现在你的面前,所以凭借身心紧张来创造这个条件。但是真的这样才能让皈依境不丢失,才能让皈依境显得更清晰吗?也不是,这完全是自己想到应该是这样,如果过度放松呢,就没有前面的这些感觉,所以他认为是这样的,但这时候一定学会慢慢慢慢放松。

这个放松,首先自己告诫自己要放松,同时还要配同着持风,每次我们打坐安住的时候都是把口稍微张开一些。这两天也陆续听到很多人也都在说,当在持风的过程当中,他的见解逐渐开始越来越清晰,达到什么样的状态,这样的持风对他的修行创造了什么样的一些辅助等等,也有很多汇报的。是这样的,因为起初口稍微张开的时候感觉得口里很干,还需要不停地把口闭上,里面再这么摩擦,出了一些水以后再继续开始打坐。前面是需要这么很多过程,必定是曾经没有接触过的一个新鲜也好,新的一件事情,难免会出现这样的一些事,因为它都得需要一个学习和修炼的过程,这都得需要。就这样慢慢慢慢修行着,这时候就要告诫自己要学会放松,同时把口稍微张开,慢慢从口里呼吸着走,身心就会越来越放松下来。

但要记住,一开始上座就昏沉的时候,是过度放松的缘故所致;一开始上座就感觉到腰酸背痛,是由于紧张的原因造成的。总之,要做到不紧不松之状态,需要慢慢去调。紧了,放松一点;松了,再稍微紧一点,就去寻找一个度,这可不是一锤定音。我们平常看见一些做买卖的地方,多少,一次定下来,就没有什么再来选择的余地。我们可不能这么定,我们第一次可能做得不好,第一次即便做得好,但不代表永久都会做得好,要慢慢慢慢这么调伏着走。

今天我们讲解的这些道理,好像东一个、西一个,凑来凑去都不知道导师在说些什么,但也是在说如何调心的方便,这倒都知道。但是由于说的是否有点乱了一些,但是能把每个阶段都能运用上的话,对我们整体修法一定会创造很好的条件。以前我等大恩根本上师喇嘛仁波切有种习惯,每当讲法的时候永久没有草稿,比如我们平常看见某一个地方,哪怕谁要演讲什么,即便没有一个今天演讲稿,但是一定有一个这个稿。比如说我前面说什么,逐渐开始说什么,不是一字一词,但总的来说它已经分为几个段来讲,一定有个草稿,一个稿。但是我们上师,从我第一次一直依止导师到上师示现涅槃近30年的时间,我没见过上师手里面拿着一个草稿,每次无论在大型法会,乃至什么样的状态当中讲解,都不会拿什么草稿。但后面慢慢慢慢,我们也并不是具有上师这么高尚的智慧,也变成真的是一种习惯也好,也不拿什么草稿,但没有草稿也不是太好,除非你的大脑很清醒。比如说像一棵树一样,先从下面的根开始往上讲,讲到一定的时候,为了把这件事情分析得更清楚,又开始支分,支分到了一个,再分第二个支,第三个支,第四个支……到了后面和这个主干也有一些关系也没有太多关系的时候,你的思路一定要清晰,还要回归到这个地方,又继续往上讲,又开始支分,所以要直至讲到顶,那么这个头脑应该是很清醒很清醒,要不你回不去啊。比如讲到一定你再开始讲支分,比如主干是这个道理,我们想讲禅定,相关禅定的事情慢慢慢慢开始支分,又支分到一定再讲个公案,又讲个教证、理证,它已经支分到一定的时候,和这个主干之间的距离太远了。也有点像,也有点不像的时候,当然你的这个思维逻辑应该很清晰,还要回归到这个主干,继续往上讲,要有这么一个清晰的思维。喇嘛仁波切就没得说的,但自从疫情开始起,好像这已经伤及到大脑,回不去了。(众笑)又要开始这边断了,重新再找一个节,又开始往上讲,就变成是,不是一棵树,而是一个竹子了,竹子不是有节吗?但它也是从下面一节一节开始长起来的,它也不是歪来歪去的,就是这样的。

反正该讲解的我刚刚已经说过,这些都是有关修行方面我前两天想到的一些问题,就这样好好修,好好修。每次不要把自己的修行搁置一旁,尤其即便你平常的事情有多么多,每天所修的法一定不要搁置一旁,原因是什么呢?因为今天把自己的修行搁置一旁,明天更容易会搁置一旁,时间长了就不像是个修行人,这样一来,所有修行搁置一旁你都不会有一丝毫之忏悔,这就是间断的过失。一定不要间断,哪怕今天我的时间已经紧张得不得了,没法修行,也少睡十分钟,也要坐起来修十分钟,每天的修行一定不要间断!这样我相信我们的修行就会越来越好着走。哪怕星期一到星期五之间,像平常需要工作,事情太多的人,只能修一座,星期六星期天稍微有些时间的时候,可以安排多一点。总的角度来说,信心当然是不可缺少的,但是精进更不可缺少,因此很多很多方面都需要靠时间来累积,你要是没有时间的话,真做不了。

因此,平常无论在座上,甚至在座下,条件允许的前提之下,就像前两天说的一样,喇嘛仁波切给我们布置的功课,一天不间断地念诵108遍观音心咒、108遍强制往生法,每天都不要间断。甚至时时观照自己的内心,修行本身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要是在修行方面运用时间过短的话,想要达到很高的见解也是很难的事。我想我们在座的每个人,尤其是修行时间稍微长一点的人,每次修学过程当中,时间稍微长一些就会进入到,哦,就像自己当前证得最高的这么一个地步当中,也就是有一种感觉里。这个感觉需要一段时间慢慢培养才能达到,每座时间需要前十分钟、二十分钟、半个小时才能进入这个境界,需要一个过程。但有时候呢,比如这段时间的修行还是蛮精进的,那么进入到这个状态,时间就不需要太长,十分钟就进入这个状态。但是这段时间要是相对散乱一些的话,要进入这个状态,可能需要半个小时,甚至快要修完的时候才会有这么一点点感觉。这都是来自于什么呢?座下散乱时间太长的原因所致。

曾经昌根阿瑞说他在幽静山林闭关的时候,当然闭关感觉还是蛮不错的,但是人还得要生活,因此起码一些生活条件还得具备,所以还要到山下超市去买一些东西,再拿到山上又继续闭关修。就这样从山上跑到超市去买完,回到山上可能也耽搁一两个小时,因为那边都是靠步行,可能就这么长时间,但是基本在超市里待的时间,可能最多就是几十分钟、半个小时以内吧。但回到自己的修行住地,第二次再开始修的时候,就完全无法进入到这个境界,需要三天的时间才能恢复,才能进入到那种很殊胜的状态之中。从这个公案当中就能知道,平常要是过度散乱的人,想要进入很深状态还是蛮困难的。

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平常尽可能去护持自己的内心,哪怕你平常需要工作,时时看着自己的内心在起什么。这个你就用不着怕,谁会发现我是一个修行者。是的,因为当今这个时代是末法时代,众生烦恼最沉重,尤其是与佛教相关的事情,在很多人的眼光之中觉得它是最不好的,所以我们也没必要天天跟着这些人去争论。所以平常自己在工作期间,不需要示现你是一个修行人,但自己的修行无论在什么环境当中,只要口里不做出,形象上不做出,调伏自己的内心,谁也看不见你在做什么!你可以坐着去想,也可以站着去想,你可以走着去想,时时都观照着自己的内心,这样一来,第二次再进入这个状态的时候,时间就会越来越短。你要是中途散乱的时间越长,进入到这个状态难度就更大一些。但总的角度来说,好好修行着走,尽可能让自己不要散乱,就这么好好修行着走,这也是当今我们必做的事情。
人总有一去的,这是特定的事,无论我们有多么不愿意离开这个世界。是的,从物质的角度来说,当今无论是谁,我们的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条件不好,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永久住在这个世上,这是不可能的,有一天一定要离开这个世界,这个不光是口里说说而已,实际上就是这样的!但是我今天讲解的时候,可能有些人感觉天天都在说“人身难得、寿命无常”,也感觉就是那么回事。咦,回去不妨睡觉的时候想一想,你把头放在枕头上想一想:何时死亡不定,何处死亡不定,临终的时候只有依靠正法来挽救自己的灵魂,从三个方面细致想想一下,你就会感觉到这种无常的感觉会越来越深刻。原因是,人就是这样的,凭借自己当时的环境和感觉来感受这件事情,你现前在散乱期间,无论这件事情有多么大,但由于这个散乱的空间太大的原因,你的感觉并不强烈。那么应该怎么做呢?在你意识的范围当中的空间越来越小,想的事情即便有多么渺小,他这个感觉会很强烈。
我曾经在某个娱乐园进到一个洞,这个洞也没有那么可怕,坐在上面,有时候看见一个大猩猩,有时候呈现一个鬼的形状。但是我们看见,凡是玩这种玩具的地方,为什么都是空间很狭小的地方呢?为什么不在露天的地方玩这个?露天谁怕这个!无论你叫声是什么样的叫声,什么样惊吓的景象你都不会怕,原因是什么呢?空间太大了!所以当空间很大的时候,你这件事情无论有多么突兀在你的面前,小菜一碟,谁都不怕,但它需要一个狭隘的空间,那可就怕了!狭隘的空间里那就很怕!所以说,晚上睡觉之前就显得自己的空间越来越小了,这时候再想个无常,哪怕仅仅是这么一个无常的道理,你这个空间是满满足足的,此时的感觉已经强烈到什么地步呢?你的毫毛可能都会竖起来,甚至接下来微微会出一些汗,接下来就会越来越清明,不停地翻身,整个晚上基本上也没有希望睡得着觉,可能就会失眠。这就说明感觉已经很强烈,因为这个感觉意味着我们真的面对死亡是很恐惧的,你的本性已经裸露出来。平常总感觉谁都是那样的,但为什么有一天当这个空间狭小的时候,比如一个真正的事情降落到他面前的时候,他就不会这么想呢?因为都在麻痹自己,都在欺骗自己,所以我们要学会面对现实,真的需要这样,在不久的将来,再过五十年,我们都不在这个世上了,这可是特定的啊!

举个例子,去年真有50年,今年只有49年了,一年一年的在短,有一天到达临终是特定的事的,谁都逃脱不了,一定不要欺骗自己!尤其我们今生有这么好的缘能与佛法接上,并且还能把身心投入到修法当中,这时候若创造不出一个奇迹的事情出来,那么以后真就不知道还有没有今生这般的条件。在讲人身难得的时候,从难得之因、难得之喻、难得之数就很清晰地知道,获得一次珍宝人身并不是那么容易。相信今天虽然我们从事很多善行,获得18种珍宝人身,需要第一持戒,小乘别解脱戒,大乘菩萨戒,密宗三昧耶戒。平常我也尽可能告诉我身边很多年轻的和尚,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之下,尽可能到寺院去多待,这并不是我抛弃你们,而是必定你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小小的,和世间交杂在一起的一个环境当中,有时候你的道心很容易被世间玷污,这时候会发生各式各样的事情都有可能性。所以为了防止产生这样的事,一方面当然需调伏自己的内心,这无论在哪个环境之下都需要这么去做,但是第一次为了更让自己内心之间更加清静,不要玷污,年轻人的想法会多一些,所以到一个环境相对好一点,不被世间太多的事情玷污的地方,像寺院里面,必定这个小小的范围当中,大家都是学佛的人,可能世间很多显现也看不了太多,不是汉族人说“眼不见为净”吗?由于见的世面越来越狭隘,越来越少的原因,你内心的烦恼相对会少一些。但是要是在小区,或天天与世间人交往的地方,除非你这个道心很坚定,要不末法时代,众生烦恼本身就很沉重,各式各样玷污我们这个戒律的事情处处会发生,所以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戒律。所以平常我也一味告诫出家人,下面的这些法当然是非常重要,但是第一持戒更为重要。我等导师释迦牟尼佛示现涅槃的时候,阿难及一切信众祈请佛陀:佛陀即将示现涅槃,我们以后以谁为师?佛陀告诫后代弟子以戒为师。小乘别解脱戒才是真正我们的导师,若是消失了这个戒律,那么接下来,哪怕你说一些大乘教法的一些缘起性空见解,密宗大空性本净之见解,也就是那么回事。
当然,我们不能说你不能证悟到,曾经也有很多在家居士也证悟过,但是在出家的身份上面,证悟的机会会更高一些,所以平常守持自己的戒律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平常我也尽可能有时候就想一想,在如实讲解的同时,是否有时候也把出家人聚集到一起,有时候要告诫一些戒律,也是蛮重要的。必定我们现前生活的区域,天天与世间打交道,难免会产生很多与我们戒律相违的一些事情,和一些像这些显现出来,也是难免的,所以要记住这一点。

当然在家居士也同样一个道理,虽然当今没有出家的缘份,不具备这个条件,但是守持自己的内心,尽可能往善的方面发展,也是我们的自然戒。哪怕你现前没有受什么戒,没有佛制定的戒律,说你已经受了这个戒,必须守持多少个戒条。但是自然戒讲的是“十不善业”,是我们进入佛门修学佛法的每个人的戒律,所以尽可能往好的方面去发展,不能一味就顺着不清净而发展。因为世间当中已经够不清净了,进入佛门还顺着这个不清净而飘动的话,那就不值得了,一定要铭记这一点。

喇嘛仁波切曾经在高原的地方讲法的时候,选择最高法讲解的对境主要是以出家人为主,这个我们都知道。即便现前为在家居士们一样讲解无上窍诀大圆满,但相信每个人对持戒方面一定会做的很好。因为要记住,要圆满一个见解,不光是你的见解,还有修行,还有持戒行为,非常重要!见、修、行三种加在一起才能得到相应的果实,缺了哪一方面,都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虽然我们平常在座上讲解一些修行和见解,但并不代表可以轻视行为——持戒,持戒一定要如理如法去做。尤其所谓的这个持戒,持得是什么戒呢?就是十不善业戒,就不要顺着十不善业去发展。

当然,有时候对在家居士的要求没有像出家人那么严谨,但是并不代表不需要持戒,能所及的尽可能往这方面发展。虽然很多时候我们说这是佛教的人性化,根据每个人的条件讲解,因为适应每个人的心相续而如实讲解之外,但你想要成办见解,成办佛果,必须严格对待自己,这样一来,尽可能不往十不善业发展,就是这样的。出家人当然就更不用谈了,因此,我平常跟很多年轻人开玩笑说,我这边也是看病,就是一个病残的人,这边相对依止着我的基本都是老弱病残的人,因为若能上山砍柴做事情的人,应该跑到好一点的场所去求学佛法才对。虽然这些都是开玩笑的一些话,但实际上也是告诫每一个人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修学佛法,从某些角度来说是非常非常难的。但是即便有多难,但是人身难得,寿命无常,它是客观的定律,无论难与不难,它一样在我们面前生效。等两天说,由于我现前生长的环境有多么恶劣,所以我在修行方面并没有起到确实用力,请阎王爷多关注关注,关照关照。我想阎王爷决不可能,阎王爷决不会那么慈悲,除非你自己慈悲自己,达到不需要阎王爷慈悲的地步,当然我们也不需要老人家慈不慈悲我们,我们已经慈悲自己了,因为他也是心的显现,因此还是要好好修行着走,大概就是这样。

今天该讲解的就这样,但今天主要还是,每当我在面对不同信众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大众化的一些问题,所以要抽出一个时间来讲解。因为这样一来对很多很多修行者,虽然我平常尽可能圆满和满足这个人的修法,但并不等于大家都懂,所以我们就抽出这么一个时间稍稍讲解一些,对所有人来说还是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总的角度来说,好好修,好好修,好好修行着走,那什么都好办的多了,所以根据每一个人的条件都在讲相应的法。也有很多修行不错的人,也有修行还是蛮糟糕的,但是这个糟糕来自于什么呢,不是来自于他的智慧,而是来自于他的精进度。由于找很多很多借口,就有一阵时间没有修行,再来的时候说我这一段时间修行不好,还会好吗?压根就没有修行,还会有好的事?因为我们所谓的修行也是从精进修行而得到的好,你压根就不作修行,有什么可汇报的!所以还是要好好修行着走。实在修不下去的时候,多看看《普贤上师言教》和《前行备忘录》,尤其是共同四厌离法,观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业之因果。我们不是只会讲共同前行,而是共同前行对每一个修行者来说是非常非常实用的。智慧可以断除一切烦恼,那谁又能证到呢?空性可以断除烦恼,谁又能证到空性呢?所以有些做不到的事情,哪怕讲得太多的话,也仅仅是一个理论而已,从现实角度来看,共同前行才是唯一对治烦恼的一个力。 所以平常在这方面可以多去观照一些。也就是说除了我们座上修行之外,座间的时候也可以多去阅读一下,哪怕一天只能阅读一两页,反正一天都不间断地去阅读一些,我相信只要每天不间断,你的智慧会越来越增长。甚至也有很多人都在说,我们这么讲解的原因就是在说好的一面,告诫还没有达到这样地步的人生起欢喜心,也有一种冲动也好,更加想精进的一个缘。

像有些人说我这一段时间也是在阅读一些理论,但是由于实修方面用的相对长一些,曾经我在阅读某一本书的时候,里面很多道理,即便看得懂,也只是很浅的一面,甚至有些地方还看不懂,但是当追循导师的教言在阅读第二遍的时候,不知不觉很多东西都懂了,甚至自己都觉得很奇迹,为什么我又没有去学,怎么一下就看懂很多了?甚至前两天所看得见看懂的,认为已经懂,但第二次阅读的时候好像感觉完全不同,进入到更深层的意识当中。所以,这就是我们要知道的,一切理论都叫诠释,都在讲解修行的境界。从刚开始步入修行到圆满赤裸见解,这个境界立成文字就是理论,实际上就在描述这个境界,你这种境界逐渐增长的时候,你看懂理论,它就是很正常不过的事。曾经华智仁波切说,这样的智慧只能在山洞里头寻找的原因,就是靠修行修出来的,不是学习学出来的,就是这个意思。喇嘛仁波切说,他纯纯在理论上面只学过9个月的时间,但是后期喇嘛仁波切变成雪域高地一位善知识,无论理论有多丰富的人都要到上师身边去请教,这就说明了什么呢?因为圆满证悟佛果的时候就是这样的。智悲光尊者曾经说,他一辈子没有学过一页理论,但是变成雪域高地唯一的善知识,就是这个原因。以及华智仁波切刚刚所说“这样的智慧,只有到山洞里去寻找,学是学不来的”,就是靠修行的意思。但这些在很多弟子面前也逐渐开始在身上起现了,虽然起现,当然现前还不能算很圆满,但总的已经开始感受到就是这样的,这都是修行的成果。但好好修行着走,大概就是这样。



從我的iPhone傳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