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中药药性五色五味的介绍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中药药性五色五味的介绍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3年5月30日 星期二

倪海厦《神农本草经》笔记(2)——中药药性五色五味的介绍

倪海厦《神农本草经》笔记(2)——中药药性五色五味的介绍

宏五学堂 
.
传承倪海厦中医文化,中医理念;弘扬中医,让更多人了解和学习中医,受益于中医!

《神农本草经》分上品,中品和下品,药物分三种,养牛,遏病,除邪。

在《神农本草经》里面常会看到一些词语,常吃这个药,不老神仙,轻身神仙,长生不死,食之不死之类的词。这在今天来讲,应该是一个比喻词,患忧郁症的人吃了药后心情很开朗,每天很开心,快乐似神仙。

药性,包括食物,身旁周围的东西都是药,不一定说一定要有正统的药。如果没有这个药,怎么办?桂枝汤的目的是解肌用的,那如何让肌肉里面的水,用汗发散出来?比如给他用推拿或按摩,能达到目的就行。所以,我们要很多取代性的东西。在临床上要很灵活的用,想尽办法达到目的就是治病。

中医治病的手段很多,药物只是其中一种,药物学常好用。在学《伤寒》《金匮》 之前,要有针灸°的基础,六经的辨证法,再读《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再读《伤寒》《金匮》的话,就很容易懂,处方一看 你就知道有没有效。
《神农本草经》里面有很多写了,这一个药可以治什么什么病,写了症状出来,有些字看不懂,比如说“噎、膈”,实际上这个是讲的接诉我们现在说的食道癌。'噎’就是东西吞不下去了。

过去的症状的病名与我们现在的病名有不同,如'脑癌’书上可能写的是'脑痕’,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脑瘤。"乳癌’,宋朝的时候写成岩石的岩,所以,我们在读《神农本草经》的时候是一样的名字,只是词不一样。"鼠瘘’很多奇奇怪怪的名称。

五色的定义,酸苦甘辛咸,青色的入肝,红色的入心,黄色的一律入脾脏,色白的通通入肺。如大蒜颜色是白色的味道又辛,大蒜入肺,辛味是散。肺主皮毛,皮肤毛孔,一吃大蒜,全身散发大蒜的味道,正是因为我们中医对药物对事物的认知是这样,所以不需要去化学分析。这是我们五种的颜色。
中药药性,五种味道的使用
酸收,酸味的药物有收敛,收涩的作用。如乌梅很酸,下痢的病人一吃下去就好了。

为什么要收敛?拉肚子是一种痢,要收;流汗不止,我们要收;舌头吐出来收不回去,也要收。任何的中药本身是酸味的,食物里面本身是酸味的,蔬果类,果菜,酸味的,它的本性就是能够收,能够涩,如下痢,就需要涩剂。

苦味能泻,能坚,能燥。苦味的东西入心。如果湿很盛的时候,苦味的东西可以让它变燥。如果不够坚硬的时候,可以用苦味的药。中药很多壮阳的药,很苦。固精跟壮阳,处方是不一样的。

满则泻,一定要把它攻出来。吃到坏死的食物,食物中毒。要把坏死的东西排出来,要宣泄,苦味的药是宣泄的药。所以我们要挑味道很苦的药。《神农本草经》,讨论都是药的性,这样才知道怎么用。
甘味,入脾,能补,能和,能缓。能补:补药大部分都有甘味的药在里面。能和,几种不同的约材,约性不一样,两种约性相冲,如酸味的约和辛辣的约放在一起,这两种约就是相冲突,金和木是相克的,就放一点甘味的药在里面,让它“和”。能缓,比如说抽筋抽得很厉害,就用甜味的药来“缓”它,还有癫痫病人拘急,也是用甜味的药。还有呢,还有的病人走路,往前走,停不下来,不能刹车,就只好撞到墙上去了。这也是用甘味的药,让他缓下来。

辛味的药,入肺,能散,能润。能散,就是发散,让药在身体里面横行无阻,如伤寒感冒,皮肤全身呢很痛,这个时候我们需要辛味的药把这个汗发散出来。能润,比如嘴巴干燥。皮肤干燥,辛味的药就能够滋润。

苦味的药能够燥。辛味药能够润,这两个药性刚好相反,病人肺里面很燥,口渴,要靠辛味的药去润他,可是这人还便秘。我们可以用苦味的药来让他泻,可是苦味的药又会制造“燥”,能够让湿变成燥。也可以放在一起,用和药在里面。一和解,辛味的药能够滋润干燥的部分,湿润的部分用苦味的药来干燥,同时还可以用苦味的药来泻下,这就是药可以并用的原因。
咸味的药,入肾。能软坚,坚硬的东西我们要让它变软。如乳房硬块,肿瘤软化掉,统统要靠咸味的药。第二,咸味的药能够攻下。比如说肾结石,石头很硬,要把它打散掉,就要用咸味的药。
除了酸苦甘辛咸以外,还有淡味的。所谓淡味的,我们平常吃的饮食类的蔬菜,全部是属于淡味的。淡味的药,能够利窍,能够渗泻,能够利湿。中药里面很多呋道很淡的。薏仁、芡实,莲子,这种都是淡呋的药。
如果是淡味的药,颜色就是白色的,就入肺,黄色的入脾,青色的入肝,红色入心,黑色的入肾。五味一定要均衡。酸苦甘辛咸,五味药均匀,就是因为五味药均匀,所以,我们中国的菜闻名于世。

阴阳的定义。如果不知道阴阳,没有办法治病的,治病一定要懂阴阳。那阴阳的定义在药物学上面我们怎样区分呢?

首先看气,还有味。气指的就是寒、热、温、凉。当我们使寒、热、温、凉,用这个字的时候,就是讲药的气。药的气有多强?大热的药,就是气大很强的,气很壮。味,指的就是酸、苦、甘、辛、咸。所以,气为阳,味为阴。气很厚的,气很强的,就是阳中之阳。气比较淡的、气比较薄的。薄的就是阳中之阴。所以,阴阳本身里面又分了阴阳出来,味厚者是阴中之阴,味里面味道比较薄的就是阴中之阳。

所有的药,气薄者,主发泄。如麻黄,气很薄,麻黄没什么味道,淡淡的,发散最厉害的就是麻黄,吃下去就发散。气如果厚味的,发热,发温。比如附子。气很厚,很厚重的气,发热,发温。

所有的药,味道厚者,泻降,如熟地,味道很厚,很重;当归,拿起来就很香,味道很重的,煮当归什么都不加,就吃当归,就会下,会下泄。当归有油在里面,吃下去不消化,大便就排出来了。所以吃当归也会下痢。当然你不要只吃当归,要加别的药在里面。所以,我们
处方下去的时候,知道它的味厚重,会攻下,所以会加减一下,剂量不要放太多,就没有关系。

所有的药,味道很清的,能够通窍,能够开窍。比如滑石,味道很薄,石头堵在膀胱里面,小便排不出来,就吃滑石让它滑出来,这就是能够开窍。那个利渗,味淡的都能够利湿。

辛味的药跟甘味的药配在一起,辛甘发散为阳,就是阳药。酸苦涌泄就属于阴药。淡味渗泻为阳,轻清升浮为阳,重浊沉降为阴。阳气出上窍,阴味出下窍。鼻孔、嘴巴、耳朵都是上窍。阴味比较重浊,膀胱啊小便的地方,到大便的地方这是下窍。

所有的阳药,清阳的药,都是肌肉腠理的药。浊阴的药走五脏,厚味的药,重味的药,味道很重的,颜色很深的都能走五脏。清扬的药,阳药壮实四肢,手脚的肌肉,浊阴归六腑。

所以,药有分阴阳,所有的味厚重的药通通入脏,辛香解表发散的药,通通走肌肉。



從我的iPhone傳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