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阿知·仁增坚赞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阿知·仁增坚赞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3年5月9日 星期二

我们是相信上师,还是相信自己?

我们是相信上师,还是相信自己?


阿知·仁增坚赞 阿知事业林 

师:相信上师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容易。假设我跟你说这就是能所合一,你不一定会相信。因为你相信的不是我,虽然我们在一起这么长时间了,但是你不是彻彻底底地相信我,你相信的还是你自己。
假如我说这个抽屉里有什么东西,你会相信,“这是上师说的,肯定不会有假,上师说有肯定有”,你会这么认为。但这里所有的人都说上师是骗你的,这里面完全没有,他们刚才看到里面的东西被上师拿走放到卧室里了。这个时候你会想“到底是有还是没有呢?上师有可能是骗我的。”有可能不会这样想,但是你多多少少会怀疑到底是有还是没有。但如果你自己打开抽屉来看一下,这个时候就算所有的人都说没有,你一点一滴都不会动摇,因为你已经亲眼所见。再比如一个食物,你已经亲口尝过了,你完全确信它是什么味道,不管别人怎么说,你都确信它是什么味道。这样分析的话,你相信的是我,还是你自己呢?
弟子A:自己。
师:“我相信上师”我们说是会这么说,但是最后真正相信的不是上师,还是自己。

但真正相信上师的高僧大德也有,不管发生什么事,他们都完全相信上师说的是真的,上师说的不会假,完全能坚信、不动摇,只是自己还不知道而已。比如帝洛巴虽然从来没有给那洛巴讲过法,就是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折磨他、刁难他,但那洛巴对帝洛巴的所作所为从来没有怀疑过,如果是我们,会想“这是佛法吗?”

弟子A:那他这份信任不是来自于他之前的闻思特别扎实,所以知道吗?

师:不是,闻思的角度来说,帝洛巴完全教导不了那洛巴,一百个帝洛巴都不如那洛巴。那烂陀寺有无数的班智达,那洛巴是那烂陀寺历史上最出名的七个班智达之一,帝洛巴连那烂陀寺的一个普通班智达都不是,怎么教导呢?没办法教导。
弟子A:那为什么那洛巴能这么信帝洛巴,这个只能解释为他的业力是吗?

师:不是,是那洛巴相信自己的本尊。他自己实修本尊,确确实实是本尊告诉他,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什么情况,有个帝洛巴尊者,名字叫敦珠仁波,有这么一个了不起的人存在,你一定要依止他,这样的话你能即身成佛。

这么说了,他就去找,却找不到,如果别人在这个时候就向他介绍的话,他完全不会相信。原来本尊描述的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个高僧大德,叫帝洛巴尊者,名字叫敦珠仁波。他到达地点一问,别人说我们这里完全没有这么一个尊者,没有这么了不起的一个人。在他找不到、非常无奈的时候,有个老头说,这里完全没有你要找的了不起的尊者,但是我们这里有个乞丐叫帝洛巴。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问这个乞丐在哪里,老头说乞丐在那个破房子里。破房子冒烟的时候你去找他就能找到,如果不冒烟,要么就钓鱼去了,要么就要饭去了。也是因缘和合吧,正好房子在冒烟,他就去了。去的时候帝洛巴既没有打坐、也没有闻思,什么佛法方面的事都没有做。这里放了一大堆的活鱼,旁边燃烧着一堆火。他就把鱼抓起来放在火上活活地烤,烧熟了就吃,他干的就是这个。
那洛巴这个时候也怀疑过,心想:“我找的人肯定不是这个,他这么恶毒,肯定不是他。”帝洛巴一边吃一边说:“不是,不是,你找错了。”那洛巴想,我没有说出来,但是他完全知道我心里的想法,我找的人应该是他。帝洛巴又一边吃一边说:“是,是。”这个时候那洛巴就完全确信,下定决心了:“我没有说出来,但是他完全知道我心里的想法,不管怎么样我要依止他。”帝洛巴用各种办法来拒绝,但是不管怎么样那洛巴都要依止他,然后就依止了。

帝洛巴让他这样,让他那样,经历了大的痛苦十二个,相对小的十二个,总共二十四个考验,最后打一顿,打晕了,醒来的时候就彻彻底底地证悟空性了,就是这样的。
弟子A:既没有思考也没有打坐。
师:对,就是这样。你们可以看他的传记,他的所作所为我们能不能做得到?从上师的角度来说做不到,弟子的角度来说也做不到,我们不适合他们的方式。



從我的iPhone傳送

2023年5月3日 星期三

师言佛陀亦有心,但和凡夫心不同

师言佛陀亦有心,但和凡夫心不同

阿知·仁增坚赞

师言佛陀亦有心,但和凡夫心不同

弟子A:师,为什么我们要说超越概念呢?能不能直接说没有概念呢,为什么一定要用超越这个词呢?
师:教言里也有“无概念”、“无造作”;“离概念”、“离造作”这样的表述。这个和“超越概念”、“放下造作”都是一个意思,只是表述方法不同而已。
弟子A:超越给我的感觉是有这样一个东西,然后去超越它,说明这个东西首先是有的。但我能够理解的是在无分别的状态中没有概念,根本就不产生概念。

师:这个有点不对,如果说完全没有的话,就落入断见了,是不是?不是完全没有,也不是完全有,有也不对,没有也不对;非有非无,既有既无也不对。超越概念,不是说没有概念,不是让我们完全否定概念,而是说概念所描述的东西,是梦幻泡影般的。所以,我们要脱离概念的束缚和枷锁,放下对概念的执着。只要我们不对概念产生实执,那就可以任运方便地运用概念做利生的事业。

弟子A:原来是这样。
师:所以超越它的含义,就是不再被它捆绑束缚。当你解脱的时候,绳子在不在你身上又有什么关系呢?当它已经不能捆绑你的时候,还需要多此一举把它扔得远远的,害怕它再出现吗?

弟子A:哦哦。
师:执着无概念和执着有概念一样,都是不对的,要超越它。
弟子A:哦,我有点能够理解了。

师:所以你刚才说的无概念也不是完全不对,这样说是可以的,只是从表述的角度,这样容易让人产生“不能有任何概念”的误解。所以说超越概念不容易出错。举个例子:你害怕蛇,你要战胜和超越的,是对蛇的恐惧心。当你超越了对它的恐惧,你看到蛇就不会害怕了,也就没必要“远离蛇”或者刻意去寻找“没有蛇”的状态了。如果说无概念是完全没有,不能有概念,这样的话有可能会有落入断见的过失。

弟子A:相当于能和所还是有显现,只是不会分别它们,不觉得这两个是对立的东西。
师:对,实际来说没有能所,但显现的角度,也可以说从习气的角度来说有能所。由于无始劫以来的无明和习气,我们有一个能看和被看,能听和被听等等二元对立的觉受是不是?这些都是我们已经熏染已久的习惯了,所以从习气的感受来说是有能所的。

弟子A:是的,如果从无概念的角度来说,您成就了,安住在无概念的状态,跟我们就没有话可以说了。
师:是的。

弟子A:因为您不是没有概念,而是超越概念了,所以你才能够用思维和概念跟我们交流,以此来利益我们,但是从头到尾,您的状态中,对这些概念没有一丝一毫的执着。
师:有些高僧大德说佛陀是没有心的,会这么说。也会说佛陀所见所感皆是清净,完全没有不清净的显现,这种说法你们听过吧?

弟子A:是的。

师:好,如果是这样的话,佛陀能不能看得到地狱呢?佛陀能不能感受到地狱的痛苦呢?如果这些都感受不到的话,佛陀怎么发慈悲心利益众生呢?佛陀完全不知道的话,佛陀怎么去开展利益众生的事业呢?没有必要度化众生了。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描述是这样的:佛陀有心,但佛陀的心和我们的心不同。我们的心是什么样呢?我们的心是二元对立且无有分别。为什么说是无有分别呢?这是为了把心和意识区分开来而说的,有分别的是意识,是不是?凡夫对二元的示现误以为是真实存在的,这个误解就会让二元的示现变成对立。而佛陀的心是二元但没有对立。这样的话呢,佛陀的心和我们的心是不同的,所以说佛陀也有心,但跟我们的心不一样,这么说能说得清楚呀。这是我自己的描述,但书上没有这样描述。有些人的观点是完全不认同佛陀有心,持这个观点的人也有。

如果佛陀心里除了清净以外,完全没有不清净的话,佛陀怎么利益显不净相的众生呢?是不是?这样的话呢,可以说佛陀是有心。佛陀的心可以遍知、遍照、遍显包括净和不净的一切法,这就是佛陀的心。
弟子A:对。佛陀看得到清净和不清净。但是他又超越了清净和不清净。

师:对,清净和不清净他都看得到,但是他知道清净和不清净都不是实有存在的,完全是梦幻泡影。假如说我做梦了,我知道自己在做梦,这个梦对我起不了作用,是不是?这个清净和不清净能不能影响佛陀呢?绝不会影响。但我们认为一切都是实有存在的,然后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这样的话,清净和不清净对我们有影响,是不是?就这么个情况。
弟子B:事实上一切都是假的,是心的显现而已。
师:是的。



從我的iPhone傳送

2023年4月5日 星期三

三主要道开示2. 对亲、怨、陌生人平等无别的利他心,才是菩提心

三主要道开示2. 对亲、怨、陌生人平等无别的利他心,才是菩提心

阿知·仁增坚赞 阿知事业林


大乘和小乘是用菩提心来分的。在菩提心的基础上修炼的话就变成为大乘法,如果没有在菩提心的基础上修炼的话,你所做的一切修法最好的情况也就是变成小乘法。不管你修的是大圆满还是大手印,也会变成小乘的法。原因是什么呢?就是你没有菩提心。如果你有菩提心,哪怕你修的完全是小乘的法,没有修大乘和金刚乘的法,这些法全部会变成为大乘的法。行为不是不重要,但行为和心比起来,心更重要,所以大乘和小乘是通过菩提心来分的。

修菩提心的话要先修慈悲心,也可以说利他心。利他心是不是菩提心呢?这个是不一定的,如果你有很强烈的利他心,也能减弱自私的心,但是你利他的心能不能做到平等呢?即使这个利他的心再怎么强烈,如果还有亲人、敌人和陌生人的分别,这样的话就不是菩提心,只是慈悲心。菩提心是什么呢?一是要有利他心、慈悲心,二是在这个基础上,不管是亲人、敌人还是陌生人,这三个完全平等,没有任何的区别(即:“四无量心”之“舍无量心”),利他心和平等心这两者都有,不管范围大还是范围小,都是菩提心。

平等利他的心是需要练习的。我们能这样做到当然是很好,但我们作为一个初学者、作为一个世俗人来说,要做到是非常非常难的,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如果能有利他的愿望,利他的这个愿望能不能完全是无造作的?没有实际付出利他的行动这没关系,主要是你要有这个心愿。如果连这个都做不到的话,怎么办呢?我们先造作地修菩提心。

造作是虚伪的、是虚假的,但是我们造作练习的话,慢慢地就能养成习惯,造作的心会变成无造作的。假如说一个人抽烟,不可能刚开始的时候就觉得这个烟是很好抽的,或者是完全离不开这个烟,没有这样的。但不管是出于好奇心也好、应酬也好,你抽着抽着就养成习惯了,完全离不开烟,彻底戒掉这个烟非常地不容易。这些也是从刚开始的造作,慢慢养成的习惯,变成自然的了,这个时候要戒掉就很难。一样的道理,我们刚刚开始的时候先修这个造作的菩提心,慢慢地时间长了,就变成无造作的了。



從我的iPhone傳送

2023年2月25日 星期六

生与死的主动权

生与死的主动权

阿知·仁增坚赞 阿知事业林 

生与死的主动权


弟子:师,有时候我就想,极乐世界在不在,我们没有那么大的确信,毕竟我没有见到过。但总有一天我会死,这个是绝对不用怀疑的。
师:其实死也没有那么可怕。

弟子:关键是我死了以后怎么办呢?

师:对呀,我们最担心的就是后果,我死了以后会去哪儿,现在的家也不是我的家了,现在的家人也不是我的家人了,我会去哪儿呢?要去哪儿我没有把握呀!这个是最可怕的。如果我完全有把握了,我怕什么呢?假如说你现在有钱,钱全部在你的卡里,卡在你手里,你去哪儿生活都没问题。但如果你一分钱也没有,你必须要离开这儿,你要去北京生活,或者要去上海生活,你肯定会怕呀。

弟子:如果死的时候我自己没有主动权,这个很可怕。
师:对呀,这个是最可怕的。
弟子:我们修行的主要的目的也是为了拥有这个主动权。
师:对。
弟子:如果我们多为他人考虑,少为自己考虑的话,这个主动权更容易拿到。
师:对呀。

弟子:但我们有时候有误区,我过去在乎的是我这一生的利益,现在学佛了,在乎的是来生的利益。

师:假如说现在你是我的家人,他是我的敌人,但我死了以后,正好投胎到我前生敌人的家里了。原来我在乎的是你,因为你是我的家人,我恨的是他,因为他是我的敌人。但下一世我反而在乎的是他了,是不是?这是因为我投胎到他家,在他的影响下,慢慢我关心的就是他,是不是?我原来恨的对象,现在变成关心的对象了;原来我关心的对象,也可能变成我恨的对象了。这不是很可怕的吗?这不是很迷茫吗?

弟子:嗯,这就是一个轮回的现象。
师:对呀。假如这个瓶子里面有一只苍蝇,它飞到上面,就好比是到了三善道,飞到下面去,就是下到三恶道,但再怎么飞还是没有出来。
弟子:还是没有出轮回。
师:对呀。如果彻底从瓶子里飞出去了,这就是脱离轮回了。



從我的iPhone傳送

2023年2月24日 星期五

关于心与我的答疑(上)

关于心与我的答疑(上)

阿知·仁增坚赞 阿知事业林 

尽量地为别人着想,这是最基本的

关于心与我的答疑(上)



弟子:您用海浪和海形容心和心性。
师:对。你看过海吗?
弟子:看过。
师:看得到吗?
弟子:只能看到海的表面。
师:海面看得到吗?
弟子:看得到。
师:海面是什么样的?
弟子:有很多波浪。
师:波浪是海面吗?
弟子:不是。
师:还看到过什么?
弟子:看到了海的颜色。
师:颜色是海面吗?
弟子:不是。
师:这样的话,你看过海面吗?
弟子:没有。
师:我们说是看到海了,但实际分析的时候没有看到海,也没有看到海面。
弟子:我们也不能看到心。
师:为什么?
弟子:没有一个实有的心。
师:你到底有心还是没有心?
弟子:“我”都没有,为什么会有“我”的心呢?
师:这两个不要混淆。
弟子:不一样?
师:对,你不存在吗?
弟子:存在啊。
师:在哪?
弟子:就在这里呀。
师:我能看到你吗?
弟子:你看到的不是我,你看到的是颜色和形状。
师:这样的话,我看到的是你吗?
弟子:不是。
师:这样的话,我怎么知道你在这呢?
弟子:您这么一分析,那就是无我了。
师:你学佛是为了什么?
弟子:解脱成佛。
师:谁解脱?你不在,谁解脱呀?兔子头上有没有角?
弟子:没有。
师:兔子头上没有角的话,兔子头上的角很长、很粗——可不可以这么说?
弟子:不可以。
师:兔子头上的角可不可以去掉?
弟子:不可以,因为本来就没有角。
师:这样的话,你不存在,谁来解脱呢?这跟兔子头上没有角,但却要把兔子头上的角锯下来,不是一样的吗?你不存在,谁解脱呢?
弟子:您的意思是说心来解脱?
师:我问你呢。
弟子:我说是没有心,您说有心。
师:如果没有心的话就没有必要学佛了,谁解脱呢?谁想避免下地狱呢?
弟子:嗯。从世俗的角度上来说,有心、有我、有你,什么都有。
师:你到底存在还是不存在?存在是怎么个存在,不存在是怎么个不存在,你能不能思维一下。
弟子:我是相较于您而存在的呀?
师:我不在的时候你也不在吗?
弟子:不是不是。
师:你依靠我而存在的话,我不在的时候你应该也不在了,对吧?
弟子:我是依靠我的这些器官、四肢而存在的。
师:是吗?你的手是不是你?
弟子:不是。
师:脚是不是你?
弟子:不是。
师:每一个器官是不是你?
弟子:不是。
师:头是不是你?
弟子:不是。
师:这样的话,合起来为什么是你呢?如果这些合起来是你的话,跟桌子上乱七八糟的东西都不是我,但合起来是我,不是一个道理吗?
弟子:是的,没有我,我是不存在的。
师:我再打个比方来说,你晚上睡在你的卧室里,卧室的门关了、也反锁了,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然后你做梦了,梦里的一切一切存在吗?
弟子:不存在。
师:你确定不存在吗?
弟子:确定。
师:这样的话,你梦里有感觉吗?
弟子:有。
师:如果梦到一只老虎扑在你身上的时候,你有啥感觉呀?
弟子:会害怕。
师:你卧室里有老虎吗?
弟子:没有呀。
师:卧室里没有老虎,你害怕什么呢?
弟子:在梦里面会以为有老虎。
师:这是以为有而已,感觉有而已,实际上没有,是不是?
弟子:嗯。
师:同样地,实际上没有你,但是无始劫以来一直到现在的习气,你误认为有你,你把皮肤、四肢、器官等等这个综合体误认为是你了,是不是?
弟子:嗯。
师:从感觉的角度来说,你是存在的,但实际上这些是不是你呢?完全不是,这是你误认为而已。你在梦里有没有喜怒哀乐呢?
弟子:有。
师:为什么有呢?
弟子:因为我以为它是真的。
师:你以为是真的,但实际上是真的吗?
弟子:不是真的。
师:对呀。一切显现就是梦幻泡影般存在,不是真实存在。



End    



從我的iPhone傳送

2023年2月23日 星期四

了知修行的次第,抉择修行之道

了知修行的次第,抉择修行之道

阿知·仁增坚赞 阿知事业林 

了知修行的次第,抉择修行之道
师:宗喀巴大师说过,如果我们要解脱的话一定要按照“三主要道”的次第来走。这三个次第就是出离心、菩提心和证悟空性。

出离心就像是世间法和出世间法这两条道路的分水岭一般,到底走右侧还是左侧呢?如果在这里走错了,就解脱不了了。如果走对了,生起了出离心,后面又会遇到两条路,一条是小乘的道,一条是大乘的道。如果你需要快一点证悟的话,要选择大乘的道,要发菩提心。小乘的巅峰果位就是阿罗汉,没办法成佛,要成佛的话必须要改道。如果暂时接受不了大乘的观点,就会在这个状态中安住非常长的时间。然后佛菩萨长期跟他引导怎么改道,他慢慢接受了,就会调整到大乘的路。有了菩提心就是大乘的路。

大乘的路又分为两条,一条是显宗的路,一条是金刚乘的路,两条都完全可以成佛,不需要改道。但是一条是高速公路,一条是国道一般。虽然都是通往解脱的路,但显然高速公路更快啊。显宗和金刚乘只是快和慢的区别而已,都能达到究竟解脱。比如两辆车的牌子、马力、新旧、司机完全一样,但一个走的是高速公路,另一个走的是国道,到达的时间是完全不一样的。佛陀的传记上也说,大乘显宗的许多法门都非常殊胜,但是真正彻底成佛,需要三大阿僧祇劫的漫长时间。金刚乘的法就不同了,最慢最慢是七世成佛的,还有六世成佛、两世成佛和即生成佛的。金刚乘分为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细节上都是不同的。是这么个情况。

大家需要了解一下这个过程。如同要去北京一样。北京在什么地方?哪个方向?有多远?去的方法是什么?花多长时间?这些都需要先了解然后再走。什么都不了解,直接就出发的话,走了很久自己都没有把握,会怀疑自己究竟是离北京近了,还是远了。这样能不能坚持是很难说的,这些都是需要通过闻思才能了解。



從我的iPhone傳送

2023年2月17日 星期五

关于心与我的答疑(下)

关于心与我的答疑(下)

阿知·仁增坚赞 阿知事业林



关于心与我的答疑(下)


弟子:我不明白梦幻泡影地存在是什么意思。
师:我掐你一下,你有感觉吗?
弟子:有。
师:这是谁来感觉的?
弟子:心呀。
师:这不是有心了吗?心没有的话谁感觉得到呢?
弟子:只是显现上有个心吧?
师:对呀。误认为有,也可以说“以为有”,这就叫显现。但实际上没有,是不是?
弟子:对呀。
师:实际有的话,它在哪儿?在什么地方?找的话能找得到吗?
弟子:找不到呀。
师:找不到说明实际上没有。
弟子:心性是有的对吗?
师:是。以虚空来比喻,虚空不存在的话,生也生不了,死也死不了,我们说话、做事,一切都需要依靠虚空,是不是?
弟子:对。
师:这说明虚空是存在的。同样的道理,一切都是自性的显现,如果没有自性的话,一切有办法存在吗?
弟子:没办法。
师:对,没有你、没有我——可以这么说,这么想的话对我们有帮助。但是心不能说没有,也不能说实有,有也是梦幻般地有。
弟子:心可以这么说,但是心性不能这么说呀?您的意思是心性一直存在呀?
师:不要停留在结论,要去分析。存在的话,该有个存在处吧,在哪儿?
弟子:心性是相较于心而存在的?
师:什么叫“相较于”?
弟子:心就是心性。
师:是吗?
弟子:它们是手心和手背的关系。
师:你的意思是心性和心是相互依存的,是吗?这样的话,总有一天心没有了,心性也没办法有呀。
弟子:不是。根据闻思来看,心性是独立存在的。
师:对呀,但是你说它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是依靠心而存在的。
弟子:我不知道什么是心性。
师:要理解心性,我们先认识心,心到底存在还是不存在?
弟子:幻化地存在。
师:什么叫幻化地存在?
弟子:就是我认为心有的时候,心就是存在的。
师看向另一个弟子:你说。
弟子:就是我执着心存在的时候,心就是存在的。但是它其实是没有的,就跟做梦一样。心是梦幻泡影般地有,不是实有,心性才是实有的。
师:有需要一个根据,没有也需要一个根据,是不是?有的时候有心,但这需要有个根据,没有根据说明不了有。
弟子:比如您说掐我一下,我觉得疼就是心知道的。
师:对,这是心来知道的。这不是说明有心了吗?心想这个、想那个,一会儿跑到这儿,一会儿又跑到那儿,有这么一个感觉吧?心仿佛在到处乱窜。
弟子:我知道了。那打坐安住的是心性?
师:是吗?
弟子: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东西是心性?
师:这个角度来说,是的,心性不会增也不会减,不会脏也不会净。
弟子:但是这个世间怎么可能会有一个不增不减、不生不灭的东西呢?
师:虚空有还是没有?
弟子:有。
师:那虚空会不会脏?
弟子:不会。
师:对,它没办法脏,为什么呢?因为它是单一独立的。单一独立的话无法脏,因缘和合的才会脏。单一独立的话,谁来弄脏谁呢?
弟子:如果想体验心性的话,只有通过打坐,对吗?
师:对,你打坐成就了就体验到了。



從我的iPhone傳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