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2日 星期三

凡夫是心随境转,有什么外境就有什么心态,作不了主的。

凡夫是心随境转,有什么外境就有什么心态,作不了主的。

净界法师 

智者了达二皆无,等住二无真法界。 

菩萨从资粮位到加行位,现在入了「见道位」,所以他有资格称为「智者」,见道位的菩萨无分别的无漏智慧现前。这样的智慧有什么好处呢?「了达二皆无」「了达」能取、所取都是毕竟空,完全是一念明了平等的心性所显现。所以他能够平「等」「住」「能所双亡」「一真法界」。见道位的菩萨,他远离了凡夫执着外境的相貌,凡夫是心随境转,有什么外境就有什么心态,所以凡夫的心是作不了主的,是由外境作主。

这个见道位的菩萨,远离凡夫的执着外相,也远离了外道的执着内相。外道在四禅、四空当中,他知道外境是如梦如幻;但是他能够去变现外境的这个禅定的心,它认是真实有的,他那个明了分别的心性,是真实有力量的一种主宰性的东西。这个时候,见道位的菩萨也破除了,所以他已经悟入了「二无」的平等的一「真法界」。这个时候,超越了凡夫的福报、也超越了外道的禅定,这个般若智慧现前。 

慧者无分别智力,周遍平等常顺行。

灭依榛梗过失聚,如大良药销众毒。 

这个地方把「修道位」的菩萨,以法说跟譬喻说作一个说明。先讲法说。见道位的菩萨,内心当中能够依止「无分别」「智」慧,这种「无分别」「智」慧,生起妙用的时候,他在修六度是怎么修呢?「周遍平等常顺行」。这个「无分别智」能够「周遍」在一切的六度当中,不管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乃至于智慧,他都能够修习我空、法空的「平等」智慧。也就是说,这个菩萨在「周遍平等」修习六度的时候,他能够恒「常」「顺」真如而修「行」

什么叫随「顺」真如而修「行」?我们说明一下。在资粮位的菩萨也修六度,但是资粮位的菩萨内心是有所得,心有所住,或者住外境、或者住内心。以有所得的心修六度,我们叫做善业力,或者叫做资粮力,它是一种福德资粮,它只能够做资粮,这种资粮不能断惑证真,就是在你一片混乱的杂染心中,多了一个善业,如此而已。这个善业的存在,对你无量无边的烦恼、无量无边的障碍,不能加以破坏,不可以对治。

但是这个修道位的菩萨是不可思议的,他刚开始在杂染的心中,出现了一个点状的光明,就是「无分别智」,他这个光明跟六度相应的时候,当他修布施的时候,表面上他在修福报,其实他在修布施的时候,断惑证真;他在持戒的时候,断惑证真;他修每一度的时候,都能够产生断惑证真的效果。因为他的善法是由「无分别智」所推动的,所以他每一个善法,全部变成无漏,他不但是积集善业,向外积集善业,向内对治烦恼,这个就是所谓的「周遍平等常顺行」,他能够在一切的善法当中,随「顺」真如而「行」

这样的相貌,无著菩萨讲出二个譬喻:第一个,「灭依榛梗过失聚」,他能够「灭」「依」,这个「依」就是所知依阿赖耶识。就是这个修道位的菩萨,他在修六度的时候,灭除阿赖耶识的「榛梗」,这个「榛梗」就是草木丛生的样子,很多草木就障碍了,车子也开不进去,人也走不进去的。这种「榛梗」是一切众生痛苦的根源,这个修道位的菩萨修六度的时候,他能够念念之间,「灭依榛梗过失聚」「如大良药销众毒」,就好象殊胜的阿伽陀「药」,消灭一切的「众毒」

这个地方赞叹修道位菩萨的六度,是不可思议的六度;不像前面资粮位的六度,每一度都是产生强烈执取。强烈执取修习六度,叫做积集善业,但是他内心当中,不能够调伏烦恼、不能产生一种增上力量,不可以的。这个地方的差别,就是因为他以「无分别智」来推动。

--净界法师讲解《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玄奘法师译)(节选)43


從我的iPhone傳送

菩萨在空当中,他能够观察空而不空。


菩萨在空当中,他能够观察空而不空。


净界法师 

佛说妙法善成立,安慧并根法界中。

了知念趣唯分别,勇猛疾归德海岸。 

这个地方表面上说是「究竟位」,古德说其实这个地方是接近于究竟位,相等于等觉菩萨的阶位,还不是「究竟位」,但是跟究竟位很接近。「佛说妙法善成立」,即将成佛的修道位菩萨,他能够依止大乘的「妙法」,成就一种无漏的功德。

什么无漏的功德呢?「安慧并根法界中」,他能够「安」止这个智「慧」,这个地方的智慧是无分别智,这个「根」是根本依,指的是无垢识,或者讲大圆镜智。这个地方能观的智跟所观的理,是平等平等,是安住在一个平等平等的一真「法界」,就是能观的智照所观的理,如如智照如如理,这个时候是没有能所对立的。

这一段是赞叹菩萨的无分别智,下一段赞叹后得智。「了知念趣唯分别,勇猛疾归德海岸。」菩萨在空当中,他能够观察空而不空,在清净的一念心性当中,显现如梦如幻的佛道,勇猛的追求。在一念清净的心性当中,显现如梦如幻的众生,广泛的度化。

所以,在一念的心性当中,追求如梦如幻的佛道、度化如梦如幻的众生,善能「分别」一切法的差别,迅速回归到诸佛的功「德」彼岸当中去。修后得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积集广大的福德、智慧二种资粮。他一方面以空观消灭心中的我法二执,一方面以假观从空出假,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样子他就迅速的成就万「德」庄严的佛果。

这个地方,是把菩萨的根本功德,从菩提心到空正见分成五个阶位。这五个阶位,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基本上可以分成三个阶位,第一个资粮位是一个重点。资粮位的菩萨说穿了,就是发菩提心、忏悔业障、积集资粮。

所以资粮位的菩萨是从业力上修行,因为他止观太薄弱,他的菩提心完全是靠他的行为,他一定要有善良的行为,才能够产生善良的心态,然后由这个善良的心态,来资持他的菩提心,这个菩萨只要造罪,他的菩提心就受到伤害。

什么叫造业来资持菩提心呢?就是说,他一定要有善良的行为来资持菩提心,就是资粮力,积集福报、听闻佛法,靠这二个。加行位的菩萨不同,加行位的菩萨是完全在一念心中修止观,他一念心中去修习福德、智慧资粮,他主要是由善业力的修行,转成一种正念力的修行,他那个功力更精致了。

到了见道位更不可思议了,他把正念力跟善业力合在一起,他的正念力就是善业力,善业力就是正念力,他每修一个善法都是正念力,他的正念力也杂带着善业力,这是不可思议的境界。

所以我们可以从这个三个阶位,看到菩萨在操作菩提心跟空正见的时候,愈来愈精致,产生破恶生善的力量,愈来愈强大。这个地方叫「入所知相」,悟入中道实相的二大功德,菩提心跟空正见的差别相貌。

--净界法师讲解《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玄奘法师译)(节选)43


從我的iPhone傳送

其实,整个菩萨道的贯穿点,就是一个菩提心。

其实,整个菩萨道的贯穿点,就是一个菩提心。


净界法师 

如是已说入所知相。彼入因果,云何可见? 

我们前面「已」「说」过,引导一个菩萨如何悟「入」中道的实相。悟入中道实相,有很多很多的差别「因果」,这当中「云何」了知呢?我们说明一下。其实整个菩萨道的贯穿点,就是一个菩提心,你有一个很强烈要成佛的意愿,这是贯穿凡夫到成佛的。但是菩提心的相貌,会随着我们内心的智慧跟行动而产生变化。

在前面「入所知相」,它的菩提心主要是跟观照力相结合的,就资粮位资粮位的观照、加行位加行位的观照、修道位修道位的观照,所以前面的「入所知相」讲到菩提心跟空正见,是用观照力来加强你的菩提心。这一段就更进一步的,由观照力而产生一种行动力,就是六波罗蜜的行动。

所以这个地方,就是把每一个观照,它所带动的六度的相貌,资粮位有资粮位的六度、加行有加行的六度、修道有修道的六度,这些差别的「因果」,我们应该如何了解?前面是讲誓愿力跟观照力,这个地方再把行动力加进去,这样菩萨道就更清楚了。「彼入因果」,这些差别的六波罗蜜的因果,应该如何了知呢?这提出一个问,我们看回答: 

谓由施、戒、忍、精进、静虑、般若六种波罗蜜多。 

悟入中道实相的因果是什么呢?到底什么是它的因果?先简单的回答。我们要悟入中道实相的因果,简单的说就是靠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种波罗蜜」。这以下把「六波罗蜜」详细的说明。先提出二个问: 

云何由六波罗蜜多,得入唯识?复云何六波罗蜜多,成彼入果? 

这个地方提出一个问,问因相跟果相;前面说「彼入因果」。在成就中道实相的时候,这过程当中,什么是因呢?「云何由六波罗蜜多得入唯识性?」这个「唯识性」就是一种智慧的观照,这个智慧是因。「复云何六波罗蜜多成彼入果?」就是六度是「果」

我们说明一下什么叫智慧为因、六度为果?我们凡夫是一个有所得的心,我们的思考,往往是对立的,要嘛就着有相、要不然就全盘的放弃着空相,我们很难走第三条路--中道,说是非空非有、即空即有,我们凡夫很难做到这一点。但是如果你想要成就大般涅槃,你就非走这条路不可。

那怎么办呢?你刚开始要先有听闻正法、如理思惟的正见作基础,这个正见就是生起六度的因,它是带动六度的一个主要的因相,所以观照力是因。由这个观照力,就带动了六度,六度是果,因为你有这个智慧,你才会修行六度,所以六度是果,这个行动是果。但是你行了六度以后,它又会增上你的智慧,又创造一个新的因相,因就是能生,能生起六度。这个新的智慧,它又带动一个新的六度,又产生一个结果。

这个结果又产生一个新的智慧,这新的智慧又产生一个新的六度。所以它的因果是展转生起的,这个地方大家要清楚。就是因为假藉这个智慧带动六度,由六度又产生智慧的一个展转因果,使令菩萨慢慢的破恶生善,趋向于佛道。所以说智慧的观照是因,六度的事修是果。

--净界法师讲解《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玄奘法师译)(节选)43


從我的iPhone傳送

你要创造一个寂静的力量,才能悟入唯识的真理。

你要创造一个寂静的力量,才能悟入唯识的真理。



净界法师 

这个地方是从「地前位」这个资粮、加行的凡夫菩萨,来说明他的智慧跟行动的相互关系。第二个是从「地上位」,见道位的圣人菩萨,他如何用智慧来带动六度,六度当中又增长智慧。从二个阶位作一个总说。我们看「地前位」的菩萨:

谓此菩萨,不着财位,不犯尸罗,于苦无动,于修无懈。于如是等散动因中不现行时,心专一境,便能如理简择诸法,得入唯识。

这个「菩萨」是已经发了菩提心、具足空正见的菩萨,他准备要很正确的走在菩萨道上,当然他内心一定有智慧,我们说过智慧是生起六度的因。他依止智慧,怎么修六度呢?第一个、「不着财位」,这个修布施,布施的重点在于不贪着财富跟地位。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

菩萨在资粮位的时候,长时间的修布施、持戒、忍辱的福德资粮,他很可能会出现财富,或者是受到别人的尊重,就有地位。当然因果的招感,是谁也不能去否定它。但是菩萨应该观察这个财富跟地位是生灭之法,只是他生命当中一个生灭的过程,他的重点应该要调伏心中的爱着,重点在「不着」。

为什么不贪着呢?古德注解说:

「不为贪欲所累」,这个「累」就是系缚。因为你产生贪着,重点不是外在的财富跟地位有问题,而是你贪着的时候,你心中会产生一种欲望,这种躁动的欲望,就障碍你的菩提心,使令你对于生命的目标开始模糊了,你不知道你的生命的价值在哪里,这是比较可怕的地方,障碍菩提心是比较可怕。

所以你应该要透过布施,把多余的财富舍出去,尽量避免对于地位的追求,因为不要让内心产生一个累赘──贪欲的累赘,因为这个贪欲生起时候,你还得对治它,更麻烦。第二个、「不犯尸罗」,菩萨对于所受的戒法,应该要不加毁犯。

为什么呢?因为你要远离恶趣,你就应该对于杀、盗、淫、妄的根本重罪,以及它所相应的遮罪,要好好的受持,因为菩萨要远离恶趣的。第三、「于苦无动」,菩萨对于人事的干扰,要能够安忍不动。第四、「于修无懈」,菩萨对于所修的福德、智慧的资粮,要永远保持进步的状态。

为什么?这以下讲出一个原因来。其实前面的四度,就是「于散动因中不现行时」。就是说,菩萨修习前面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的重点,还不是修习福报,这个还不是重点;重点是创造一种不散动的因缘,就是一种寂静的力量。有这个寂静的力量,你才能够「心专一境」的修习止,才能够在专注当中,去「简择」万「法」唯识,一切法是心所变现。

你要创造一个寂静的力量,才能够思惟观察法义,悟「入唯识」的真理。所以菩萨刚开始依止闻思的智慧而修六度的善法,由善法当中,又创造一个寂静的心情,增长你的智慧。这就是一个地前菩萨,就凡夫菩萨修行的内涵。

谓此菩萨,不着财位,不犯尸罗,于苦无动,于修无懈。于如是等散动因中不现行时,心专一境,便能如理简择诸法,得入唯识。

这一段是说明在凡夫位,就是资粮、加行二位,他修习六度的一个相貌。凡夫位修行六度,这个地方讲到因跟果的关系。一个人能够生起六度的动机,他的出发点,一定是由他的菩提心跟空正见的智慧来引导的,菩萨的任何修法,都是以二种根本──誓愿力跟观照力作引导。誓愿力跟观照力引导,产生一种六度的造业的资粮以后,它会创造一个寂静的力量,这个时候又帮助他增长智慧。

怎么知道六度一定要智慧的引导呢?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比如说忍辱,忍辱在本论当中说:「于苦无动」。我们菩萨很容易去布施,帮助一些须要帮助的人,他有财富的困难,我们给他财物;他有精神上的障碍,我们开导他,让他内心感到安稳。我们菩萨也很容易持戒,因为我们不想到三恶道,所以我们尽量避免造杀盗淫妄的罪业。

但是菩萨修习忍辱是比较困难,当遇到个人身心病痛的刺激、或者人事的障碍,就很可能退失菩提心放弃菩萨道──其实一个人不能安忍,主要就是没有看到这当中的真相;如果一个人有智慧,他在修六度的时候,这个忍辱是更容昜的。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讲一个母亲跟女儿的公案,大家体会看看。有一天,女儿下了班,下班以后,她经过一个商埸,看到一顶很漂亮的帽子,就把它买回来戴在头上,她觉得:这顶帽子跟她非常的相应。回到家以后,到她的寮房照镜子一看:这顶帽子跟我的头,戴起来实在是非常的漂亮。她就走到客厅去,希望这个母亲看到她买这顶帽子,赞美她几句,给她一些信心。但是她在客厅走了很久,她妈妈在那边跑来跑去,连看都没有看她一眼。她感到很失望,说:我母亲平常这么关心我,我买一顶这么漂亮的帽子,她连看都没看一眼!她又想说:我妈妈在忙什么?哦,她在准备晚饭。这个妈妈就从这个冰箱拿东西到厨房,又从厨房到冰箱,跑来跑去。这个女儿就把这个帽子就放在冰箱的上面(呵──),希望她看到。

但她妈妈因为在忙也没看到。这下子这个女儿就火大了,吃饭的时候就生闷气,一句话都不讲。这个母亲一看就知道这个人不正常:诶,你今天好象心情不快乐?这女儿说:我今天好不容昜买到一顶很久想买的帽子,我在客厅走那么久,你连看都没看一眼!我还特地把帽子放在冰箱上,你也没看一眼,你心中到底有没有我的存在呀?这个时候,母亲一听就非常生气,她说:你只知道你的帽子,你知道吗,我今天做了一个新的发型(众笑),你回来,我的发型你连看都没看一眼!(呵──)所以我们知道,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活在自己的本位,我们每一个人都活在他心中的妄想所捏造的世界,事实上如此,所以我们会用自己的立场要求别人。其实他心中有他的妄想,我们有我们的妄想,如此而已。

--净界法师讲解《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玄奘法师译)(节选)43


從我的iPhone傳送

把来的路和去的路,弄明白了,才算不是糊涂人。

把来的路和去的路,弄明白了,才算不是糊涂人。



宣化上人 

糊涂生命糊涂人
世界有“成、住、坏、空”四个步骤,人有“生、老、病、死”四个过程,事有“生、住、异、灭”四个阶段。

“劫”代表时间的单位,一增一减为一劫。增劫的计算,从人寿十岁开始,每一百年,增加一岁,身高增加一寸,增到人寿八万四千岁为止。减劫的计算,从人寿八万四千岁开始,每一百年,减去一岁,身高减去一寸,减到人寿十岁为止,这叫一劫。一千个劫为小劫,二十个小劫为中劫,四个中劫为一大劫。

世界“成”的时候,有二十个小劫;“住”的时候,有二十个小劫;“坏”的时候,有二十个小劫;“空”的时候,有二十个小劫。成住坏空四个中劫,共有八十个小劫,是为一大劫。大劫的时间是很长,不是我们凡夫的智慧所能想像得到的。
人的寿命,到二十岁时,代表“成”劫;到四十岁时,代表“住”劫;到六十岁时,代表“坏”劫;到八十岁时,代表“空”劫。二十岁以前,是生长知识的时期;四十岁以前,是发展事业的时期;六十岁以前,是病老的时期;八十岁以前,是死亡的时期。

物的生住异灭的道理,亦复如是。由因缘而“生”,由因缘而灭,中间经过“住”期和“异”期。物成之后,经过一段住的时期,慢慢变异而起化学作用,又慢慢消“灭”了,这是必然的现象,所谓“无常”,是自然的定律。

在这种情形之下,真正能明白的人不太多,真正能修行的人也不多,大多数是在这里糊里糊涂混光阴。由生那一天起,到死那一天为止,自己也搞不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一生就胡混过去,人类都是这样,迷迷糊糊把光阴混过去了。

我们要寻找光明的道路,才知道我从什么地方来的?我到什么地方去?把来的路和去的路,弄明白了,才算不是糊涂人;否则就是糊涂人。

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

        莫如不来亦不去,亦无糊涂亦无悲。

我们被业所牵,所谓“业不由己”,而生到这世上来还报。因为在往昔所造的业不同,所以今生就受不同的报,所谓“业网交织”。因为种种因缘和种种境界,而造成人的糊涂生命。但人还不知道,总觉得活在世上满有意思,也不去想办法了生脱死,这是很可悲的一件事!


從我的iPhone傳送

如何显现心的本性

如何显现心的本性



原创 慈诚罗珠堪布 

心的本性



一月二十二日

本来佛性有两种:一种叫自然住佛性或自然佛性,也即心的本性光明,它是自然显相的,不是造作的,所以叫做自然住佛性;第二种叫随增佛性,随着闻思修而增长的佛性。依靠对佛法的信心,之后去闻法、思维、修行,就会越来越有进步。对佛法,尤其是对心的本性光明空性的认识越来越增长,所以叫做随增佛性。随增佛性是无常的,属于有为法,到了加行道的时候,它会显现为一种光明的形象。在资粮道的时候,连光明的形象都不是。

为什么这也叫做佛性呢?因为如果没有随增佛性,没有闻思修,则我们心里虽然有一个自然佛性,它也永远都不会显现出来,所以也称此为佛性。

随增佛性就是十度,也可以归纳为六度或福慧二资粮。布施、持戒、忍辱属于福资粮,禅定和智慧是慧资粮,中间的精进属于两边。大乘佛法的所有修行,都可以归纳于六度或十度当中。只要修十度,就可以显现心的本性。

尽管心的本性从我们诞生的那一天开始,都是光明的,但它从来没有给我们带来任何好处,这就是因为我们缺少了随增佛性。下一步的工作,就需要通过随增佛性去开发自然住佛性。


三檀齐修施,尸罗离过非,
忍因端正果,精进勇勤依。
三个布施都要去修,持戒让人清净,远离一切罪过,加上修持忍辱,就能得到正确的果。另外,还要勇猛、勤奋地依靠精进,对正法饶有兴趣,不能懒惰懈怠。

“檀”是梵文dana(檀那)音译的简写,汉译为布施。三檀,即三种布施方式: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

“尸罗”是梵文Sila(尸怛罗)音译的简写,汉译为清凉或戒律。
静虑令心止,般若用无疑,
愿兼方便力,安住胜菩提。
静虑或禅定可以制止人的念头,让心平静下来。利用了般若智慧以后,就没有任何怀疑了。就这样以十度的方法安住于胜妙菩提。

前面的六个,叫做六度。后面的四度——愿、方便、力与智慧(汉文版中,智慧一词没有表述出来),总共是十度。
“愿”是指菩萨的心愿;“方便”是指菩萨的福资粮;“力”是指菩萨修行的力量;“智慧”,与六度中的“般若”虽然都是指智慧,但在藏文里面,这两个名词有点不一样,十度中的智慧叫做“也西”,主要是指世俗谛方面,譬如精通佛的了义与不了义等思想的智慧;六度中的叫做“西绕”,主要是指证悟空性、光明方面的智慧。在《入中论》与弥勒菩萨的《经庄严论》里面,把十度讲得很清楚,若想了解得深广一些可以看这些论典。

菩提难妄执,真空生灭无,
了达空本性,二相亦非有。

菩提不容易存在妄执,真空是没有生灭的,了达空的本性以后,能取、所取、上、下、高、低等二相都不存在。

乳糖离甘蔗,离蔗糖非有,
三乘趣菩提,离种体非有。

这段颂词的汉文版本讲得比较省略。藏文版则说得比较广。
藏文版的意思是:若有人主张不要给菩萨磕头,其说法肯定是不善之说。因为,如果没有大乘菩萨,也就没有佛的法身;如果没有佛的法身,更不会有佛法,也无人传讲佛法;如果没有佛法,声闻、缘觉也不存在。

有些小乘行者认为:大乘佛教不是佛教,除了小乘佛教的三藏十二部以外,没有其他的佛法;除了小乘的僧众以外,修学大乘的菩萨不是僧众。既然不是僧众,就不应该对其磕头。

但是,佛却是菩萨修成的。如果没有菩萨,就不会有佛;如果没有佛,小乘阿罗汉果位的来源——小乘佛法,又从何而来呢?没有菩萨,就不会有法身;没有法身,就不会有化身;没有化身,就没有人转法轮,小乘佛法也无从谈起了。
在汉文版里面,这段内容省略了一些,只是前两句用了一个比喻来表达:如果没有甘蔗,糖的甜味是从哪儿来的呢?糖是用甘蔗做的,没有甘蔗就没有蔗糖,以表前面所述之意。
“三乘趣菩提,”声闻、缘觉、菩萨三乘的方向,最终都是菩提。此处的菩提,是指大乘的菩提——成佛。这也明确表示:小乘声缘阿罗汉的果位,不是永久的果位,而是临时性的果位。

大乘佛法认为:小乘行人在得到阿罗汉果位以后,会在禅定当中停留很长时间,但总有一天佛会把他们从禅定中唤醒。阿罗汉们在出座以后,又要再从大乘资粮道开始修行,并最终成佛。然而,小乘行者却认为:阿罗汉果位就是最究竟的果位。但中观宗认为:三乘最终都要进入菩提,进入“最终一乘”。三乘不是究竟的,一乘才是究竟的。而唯识宗又坚持“究竟三乘”,认为声闻和缘觉也是究竟乘,得到阿罗汉的果位,就永远是阿罗汉,最终也不会成佛。这种说法在佛经里也有,但却是不了义的说法。
“离种体非有。”如果没有菩提种子——菩萨,就不可能有其之果——菩提,也即佛。

小乘行人与大乘行人的辩论
在印度的大乘佛法比较兴旺的时候,部分小乘行人经常与大乘行人辩论,说大乘佛法不是佛法,大乘佛法的空性根本没有价值。通过观修四圣谛就能成就阿罗汉的果位,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解脱。
其实,《智慧品》中也讲过,四圣谛里面的人无我,就是空性。把空性从整体上否定以后,四圣谛的人无我实际上也被否定了。

证悟小乘果位的人,是不会与大乘争论的,因为他知道人无我是空性的一部分。只有懂得一点理论却没有证悟的人,才会认为大乘的空性与小乘四圣谛里面的人无我有很大差别,人无我是正确的,空性是根本不成立的。

虽然在藏、汉两地没有这样的争论,但类似的争论却在印度持续了一段时间。在龙树菩萨以及其他论师的一些论典当中,经常看到对这些争论的反驳,所以弥勒菩萨的《经庄严论》里用了整整一品的笔墨,专门证明大乘佛法是正法,是佛宣说的。

显宗与密宗的辩论

历史总是在不断重演相似的内容,当密宗出现的时候,大乘显宗的有些学者又说:除了显宗的三藏十二部以外,没有正规的佛法,所以密宗不是佛法。

一般都是这样,下层的宗派会与上层的宗派辩论。譬如说,一切有部会与经部辩论,唯识宗又会与中观辩论等等,因为佛传法是有次第的。仅从显宗角度来说,也有第一转法轮、第二转法轮与第三转法轮的次第。仅仅听闻过小乘佛法的人,不知道天外有天,才会以为大乘佛法不是佛法;仅仅听闻过大乘显宗的人,也会坐井观天地认为,只有显宗才是佛法,其他的法都不是佛法,这都是孤陋寡闻的表现。
释迦牟尼佛在临圆寂的时候教导后人说,辨别佛法真伪的试金石,就是四法印。具备四法印的任何一部经论,都属于佛法。大乘显宗与密宗经论不但具备四法印,而且比下层的宗派诠释的四法印更加完备。众生的智慧层次不一,如果一知半解地根据自己的境界去判断,就肯定会出洋相。


從我的iPhone傳送

2020年1月4日 星期六

中观里抉择正见———“离一异因”(二)

中观里抉择正见———“离一异因”(二)
原创: 慈诚罗珠堪布 

/有人会提出疑问:

/像夸克这样不占空间,

/无色无形的东西有什么可毁坏的呢?

即使是对这种细微的东西,我们还是会有执著,如果存在这样的执著,则纵然消灭了粗大的“我”,消灭了物体的性质,但正如《俱舍论》所言,色界和无色界天人的境界,就是很细微的,虽然不占空间,却仍然属于物质的范畴,所以我们还是要设法把它摧毁。
  
在剖析到没有颜色、不占空间的程度时,如果我们觉得抓不住一个对境,无法去进行分解,就可以用不生不灭的方法来推理。
  
通过抉择不生不灭的方法,我们就可以知道,万事万物都是不生不灭的,既然没有生,也就不可能存在。这些方法,都是是既方便,又有说服力的分析方法。通过这种方法来抉择空性,也就不是太难的事情了。

平时我们都认为,一切事物都完美无缺地存在着,有我、也有外界,有肉体、也有精神,但现在一观察才发现,这些东西根本找不到。

又有人会说:既然万事万物都不存在,那我们的眼睛为什么又能看到这一切呢?因为我们的眼睛错了。为什么错了呢?因为我们的眼识,也有无明的污染,它是错误的。
  
关于这一点,我们很容易证明。比如说,除了火焰、河流等明显的运动之物以外,其他任何一个东西,我们的眼睛看起来都是静止的,但事实上,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很小的粒子构成的,这些很小的粒子在哪怕以百万分之一秒的时间单位计时的时段中,也是不断地生生灭灭,不断地高速运动着的,在整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一个静止的物质。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的眼睛看不到这一切呢?这就说明,我们的眼睛是有问题的。它受到了无明的遮盖,所以看不到物质的真相。连这一点它都看不见,更深层次的实相它就更是无法探知了。

另外还有举不胜举的例子,此处就不一一列举了,你们回去慢慢想。不管怎样,大量的事实足以证明,我们的眼睛是靠不住的。我们不能相信眼、耳、鼻、舌,不能因为自己的眼睛看得见,就认为它是存在的,这个逻辑此时已经不成立了。如果这个推论站得住脚,我们就可以说,因为我的眼睛看到它是静止的,所以它就不是运动的,而是静止的,但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不能这样说。
  
即使我们的眼睛看见了,我们的耳朵听到了,也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因为无论是眼睛还是耳朵,都不能认知事实的真相。声波也是刹那刹那变化的东西,比如说,当我们听到“眼睛”这两个字的发音的时候,不管怎么样,我们也听不出其中的生生灭灭,我们听到的,就是一个连续的声音“眼——睛——”,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连续的声音,只有一刹那、一刹那衔接而成的声音片断。

我还可以举一个例子,假如在黑暗中用燃烧的蜡烛在空中画一个圈,我们就会看到一个明亮的火圈,但实际上哪有什么圆圈呢?圆圈根本不存在。只是因为我们的眼睛无法捕捉蜡烛移动的每一个瞬间和步骤,所以就错把蜡烛前后运动的所有方位,都看成同时、连贯而不可分的一体了。
  
同样,发出“声音”这两个字所延续的时间,也可以分成很多个千分之一秒或万分之一秒,这两个字的声音是一刹那一刹那地逐渐发出的,而不是不可分割的一体,但我们的耳朵却无法分辨出这种原本断断续续的声音片断。

再举一个例子,很多人都知道宇宙辐射,宇宙辐射是由漂浮在高层空间的能量粒子所带来的放射性射线的辐射,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非常细微的东西,它每时每刻都在穿越我们的身体,但我们什么时候感觉到有什么东西穿过我们的心脏、大脑呢?从来就没有感觉到过。虽然没有感觉到,但它实际上却是存在的,所以,我们的触觉,也即我们的身识也是靠不住的。

综上所述,不需要佛教的理论,仅凭物理学的观念,就可以打破以眼、耳、鼻、舌的感觉来判定事物的陋习。我们的感觉都是错误的,即使看见了,也不一定存在;即使没有看见,也不一定不存在。




真正的真理,是佛的思维方法。当然,我们的思维,也是在第六意识的操纵下进行的,而第六意识本身,也是一个错误的东西,但我们目前所处的阶段,却只有利用它来慢慢引导我们,当把我们引到一定的阶段以后,我们的语言、思维等等,就像一双破烂的鞋子一样不管用了,它们已经失去了原来的效力、作用,而只能丢掉不用。
  
丢掉之后的境界,又是怎样的呢?那时我们就能现量地感觉到。谁感觉到呢?是智慧感觉到,而不是第六意识感觉到。在那个时候,我们的第六意识已经转换为智慧,虽然还不是佛的智慧,但已经是菩萨的智慧了。我们需要的,就是这个东西。当智慧出现以后,粗大的无明当即消失,一下子就明白了很多东西,知道了人生、宇宙、万事万物的本性。在禅宗、大圆满里面,就称之为顿悟。
  

这是最后的结果,于此之前,我们还需要思维,如果不思维,就无法培养智慧;想在我们的心里产生智慧,就必须思维;要思维,就要学中观、学无我。佛陀有着与常人的思路全然相反的全新的逻辑,如果我们顺着世间人的想法去走,就永远是轮回;这些与常识相反的东西,至少是不会跟着轮回走的,我们就要寻找这样的智慧,亦即证悟空性的智慧。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修行,到底是要去分别,还是不分别?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

修行,到底是要去分别,还是不分别?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
净界法师

如理思惟到底是思惟什么道理呢?简单的说,就是思惟「一切法唯有识性」,就是观察这「一切法」都是你的一念心识所变现出来的,离开了心识无有少法可得。一切法没有真实的我、真实的法;就是一念的心在那个地方流动,然后变现一切法;变现一切法又起妄想:因缘妄想、妄想因缘,就产生很多很多的生命差别,这当中我不可得、法不可得。从这样的思惟当中,「随文胜解故」,「随文胜解故」就是成就资粮位、加行位,外凡资粮、内凡加行。「如理通达故」到见道位,到「治一切障故」,这个智慧强了以后,开始破除烦恼、所知二障,到了修道位,到「离一切障」,到究竟位。这个地方讲悟入的处所。
我们在修行的时候,我们要问一个问题:到底修行是要去分别,还是不分别?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这个事情应该这样解释:我们的目标是无分别,当真理真实出现的时候是不能分别;但是过程一定要分别,你过程没有分别,没有用文字的引导来修正你的思想,那你就不能悟入真理了。这个分别要怎么分别呢?我们说明一下。这个分别的方法,这个地方的方法是讲行相,就是「于一切法唯有识心」。
大乘止观跟小乘止观最大的差异在哪里?小乘止观它的空,是对外境全盘的否定,它就从无常下手,反正一切法被无常一观照以后,「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所有的东西都消灭掉,没有价值。所以小乘的空观,它所对的境界是五蕴诸法,整个五蕴被他的空观一对治以后,全部消灭掉。大乘佛法的空观是「遍计本空,依他如幻」,它是保留外在的因缘,这个因缘依他如幻,如幻的意思就是说你不能动它,你知道它是生灭相,但是你不能去破坏它。那你要去破坏谁呢?所以大乘的空观它所要对治的是你心中的遍计执,你心中的名言妄想。

「遍计本空」这一句话的意境,简单的说就是保持内心的平等,这就是遍计本空。比如我今天看到一个人,诶,这个人对我很好。当你动了这个念头的时候,你的心开始不平等。这个时候你马上要观照:这个人对你很好,你已经落入了不平等,不平等就是说,你已经开始在造业了,这个生死业力开始启动了。你要把不平等调成平等,你应该观照说:这个人对你,没有很好、也没有很坏,你的心就平等了。

所以你在修遍计本空的时候,你心中的名言,你要记得一句话:多用否定的话,少用肯定的话。诸位如果读过《大般若经》你会发觉,佛陀在《大般若经》里面,很少用肯定的话:「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这个意思。但是你要注意,否定不能否定单方面,要二方面都否定。若你想这件事情对我有好处,你便开始不平等,你要开始对治:其实这件事情对我,没有好处,也没有坏处。你的心平等,就是远离二边。所以你对于每一件事情,你都用--不是这个、也不是那个,你的心安住在平等。

所以在修遍计本空的时候,诸位要知道:你刚开始修大乘空观的时候,你尽量少用肯定的字眼,多用否定二边的字眼;你不能否定一边,因为否定一边,一高一低也不平等。

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他刚开始修观的时候,是先破对外境的执取,先破所取相,就是对外境保持平等,然后再对治能分别的心。因为这个外境对我们是比较疏远,所以我们比较好对治,刚开始先对治对外境的不平等,然后再对治内心对自我的不平等。

所以这个地方就说明「于一切法唯有识性」,就是把我们这种有所得不平等的心,带入到平等的一真法界、不二法门去,就是于「一切法唯有识性」,进入到平等的圆成实性。依止这个平等观,「随闻胜解故,如理通达故,治一切障故,离一切障故。」这个就是修行大乘止观的整个过程。

--净界法师讲解《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玄奘法师译)(节选)37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检查下你的菩提心,到底是坚固的本质,还是脆弱的本质?

检查下你的菩提心,到底是坚固的本质,还是脆弱的本质?
净界法师

我们前面讲到成佛的信心,我们由这个信心,就能够产生行动。所有的行动一定要有信心,你相信这个事情是可以做到的,你相信你心的本性是清净的,所以所有的恶法都可以断除、所有的善法都可以生起。有这种强烈的信心,你就可以去「行施波罗蜜」、戒波罗蜜、忍波罗蜜、般若波罗蜜。

为什么呢?因为「我已经获得如是意乐」,我已真实的了解到「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在清净的心中,蕴藏着无量无边的宝藏,等待我去开发。怎么把这无量的宝藏开展出来呢?我应该要发起坚固的誓愿,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
所以我们刚开始发起菩萨大愿的时候,所依止的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的意乐,刚开始是这样子。
再看下一段,「我由此故,少用功力修习施等波罗蜜多,当得圆满。」我依止的是这样清净的信心,我只要「少」少的「用功」,不必像以前执着烦恼是真实的,而跟烦恼在那个地方作点状的抗拒,其实你可以不必在那个地方作抗拒。

你可以看到心的整体,然后你看到烦恼只是你整体当中的一个生灭的虚妄相,这样子对治烦恼、修习善法的时候,叫做「少用功力」,因为你有善巧,你有大乘的善巧。你没有看到整体性,只是点状的对治,你这个人修行就辛苦了。

所以说我们仰仗「何期自性,本自清净」的意乐,我们相信这些「波罗蜜」的功德「当得圆满」,总有一天会圆满,「是为第二练磨其心」。前面只是对无上菩提的信心,我相信可以成就诸佛的功德;这个地方从相信转成希望,我希望能够成就诸佛的功德,这是愿菩提心,这个愿菩提心更坚强。

讲到这个地方,我们作一个说明。我相信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菩提心,但是我们是不是经常去检查这个菩提心?到底它是坚固的本质,还是脆弱的本质?就像盖房子,有些房子你盖下去,钢筋水泥,风吹、雨打、日晒不会破坏;有些房子它盖了以后,茅蓬风一吹、雨一打就破坏掉了。

所以我们要经常检查菩提心的本质是坚固性的,还是脆弱性的?在《大乘起信论》上说:菩提心的成就有二种因缘:第一个,你的菩提心是外境引生的。就是你为什么发菩提心?你为什么想要成佛?诶,我看到佛的功德很庄严,看到佛菩萨长得很庄严;或者是依佛、或者依僧;有善知识的摄受,或是刚好就是遇到大乘的善知识,他摄受我、他教导我发菩提心,我就发菩提心。假设你现在心中所依止的菩提心是依外境建立的,这个叫做脆弱的菩提心,你遇到恶因缘随时会退,我希望你能够稍微修正一下。

第二种菩提心叫坚固的菩提心,你生起的因缘是经过法义的思惟产生胜解,透过你对大乘佛法的听闻思惟,你相信「达妄本空,知真本有」、「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而发起的菩提心,这个菩提心就不容易退了,所有的人都不成佛,你还是继续走你的成佛之道。

所以这个地方,我们为什么要「练磨其心」,就是你必须从信心到愿力,当然这个信心就是信根本,来加强你菩提心的本质。

--净界法师讲解《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玄奘法师译)(节选)38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恭迎阿弥陀佛圣诞,你对阿弥陀佛了解多少?

恭迎阿弥陀佛圣诞,你对阿弥陀佛了解多少?


恭迎阿弥陀佛圣诞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
乃至十念,若不生者,
不取正觉。

农历十一月十七日是佛教阿弥陀佛圣诞日,阿弥陀佛,佛名,阿弥陀为梵文音译,意译无量;另有梵名音译阿弥多廋、阿弥多婆,意译无量寿、无量光。

阿弥陀佛又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与中央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合称横三世佛;此外,阿弥陀佛及其两大胁持菩萨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

中国民间向有“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之说,现存大乘经论中记述阿弥陀佛及其国土极乐净土者共有二百多部,可见阿弥陀佛信仰之广、影响之大。

值此殊胜节日,可供灯、供斋等方式祈福,诚之所至,自然能获佛菩萨加持垂护,净除烦恼及一切障碍,福慧增长,身心康泰,所求顺遂,事事吉祥!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的来历
+
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略称弥陀,意译无量。

另有梵名意译无量寿、无量光。浊世之人,死后如没有积善功德,会随业报,流转于六道轮回之内,六道者即天道、人道、阿修罗、鬼道、畜生道与地狱道。轮轮转转,始终在六道中受苦,即使生于天界,天神享尽之后,仍然会再下于人间,又再流转,业力重时,又会再转入畜道,鬼道,最不幸的就是堕入地狱道主动经千劫,求出无期。

但只要精勤心称念阿弥陀佛,在临终时,阿弥陀佛会亲自接引是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再不受轮回之苦。

据无量寿经卷上载:
过去久远劫世自在王佛住世时,有一国王发无上道心,舍王位出家,名为法藏比丘,于世自在王佛处修行,熟知诸佛之净土,历经五劫之思虑而发殊胜之四十八愿。

此后,不断积聚功德,而于距今十劫之前,愿行圆满,成阿弥陀佛,在离此十万亿佛土之西方,报得极乐净土。迄今仍在彼土说法,即净土门之教主,能接引念佛人往生西方净土,故又称接引佛。

阿弥陀三尊像通常以观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为其胁侍,而与此二尊并称为西方三圣。

经典大德记载
+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佛说阿弥陀经》

“彼佛何故号阿弥陀?舍利弗,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佛说阿弥陀经》

“吾人日用一切,起心动念,皆是妄想,为生死本,故招苦果;今以妄想之心,转为念佛,则念念成净土因,是为乐果。若念佛心心不断,妄想消灭,心光发露,智慧现前,则成佛法身。”——憨山禅师
“参禅、念佛、持咒等一切法门,皆教众生破除妄念,显自本心。佛法无高下,根机有利钝,其中以念佛法门,最为方便稳妥。”——虚云法师

“一句阿弥陀佛,该罗八教,圆摄五宗。”——莲池大师
“故专心念佛者,必思止恶防非,而专精律学;专精律学者,方能决定往生,而一心念佛。”——蕅益法师
“若人专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蕅益法师

关于阿弥陀佛公案
+
永明延寿大师生于五代十国,正当唐朝灭亡到宋朝建立之间的一个乱世,永明延寿大师就是在佛法衰败等待重建的时代兴出于世。大师在当时深受吴越王钱俶的礼敬,尊奉他为国师。
有一天,吴越王想开个无遮大会——就是打千僧斋,只要是出家人来应供,皇帝是一律平等供养。虽然说是平等供养,摆设的桌位总有上下座的分别,上座的位子谁都不愿意坐上去,大家都谦虚地推来推去。在谦让不下的情况下,大家想既然永明大师是皇帝的老师,当然请永明大师坐上首席位子,但是永明大师也很谦虚,就是不肯坐这个首席位子。

在这么推推拉拉,就来了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大耳朵和尚,大家都不认识,看到大家在那里推让,他老人家就不客气,往首席位子上一坐。这一坐下来,当然吴越王也不好意思赶,但是心里很不舒服,国师没有坐首席位子,却被一个不认识的和尚坐上去,但总算是出家人,也就不便说话了。打完千僧斋,大家都散去了,吴越王就问永明大师:“我今天供斋,有没有圣人来应供啊!”吴越王认为如果有圣人来应供,他的福报就大了。
永明大师说:“有啊!”
他说:“什么人啊?”
“是定光古佛今天来应供。”
“哪一个?”
“坐在首席的那个大耳朵和尚就是。”
吴越王听了之后心里就很欢喜,赶紧派人去追。
派去的人就一路到处去打听:“你们有没有看到一个耳朵很大的和尚,从那一条路走了?”后来打听到长耳和尚是在一个山洞里面修行,找到之后,吴越王派的人就顶礼膜拜,请他到皇宫里面来供养。
长耳和尚说了一句话:“弥陀饶舌!”——阿弥陀佛多嘴啊,泄露我的身分!长耳和尚说完就圆寂了。

这些人看到长耳和尚圆寂,就呆在那边:“定光古佛是找到了,却圆寂了。”
想想他刚才讲的“弥陀饶舌”,说长耳和尚是定光古佛的人是永明大师啊,那“弥陀饶舌”不就是在说永明大师,原来永明大师是阿弥陀佛再来的!赶快回去报告吴越王:定光古佛走了,阿弥陀佛还在。
吴越王听到定光佛圆寂的消息,当然很失望,但知道永明大师是阿弥陀佛再来,这下欢喜得不得了。就赶紧去见永明大师,快步往外走,走到门口,刚好一个报信的人慌慌张张地从外面跑进来,几乎跟吴越王撞在一起。

吴越王问他:“什么事情这么慌慌张张?”

“永明大师圆寂了!”
这是阿弥陀佛示现作永明延寿大师的一段公案,后来世人便把大师的生日农历十一月十七日定为阿弥陀佛的圣诞。
--来源:五台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一个人要先否定自己,大死一番,你才能彻底改变!

一个人要先否定自己,大死一番,你才能彻底改变!
净界法师

整个生命的返妄归真,就是要先改变我们的心态。我们先看最左边的妄想心跟真如心,这是根本。妄想心,它是一切生死轮回、一切痛苦的根本。什么叫妄想心呢?就是我们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第一个,产生一个感受。福报大的人,他快乐的感受会多,业障重的人,他第一个感受苦恼会多,这个都不能怪现在的你,要怪就怪前生的你,但这个都不是重点。第二个,感受下一个就产生想象,这个要注意了。

当你的想象出现的时候,你住上去,你就产生一个轮回的力量。唯识所现,然后唯识所住。那你再怎么念佛都很难感应道交,因为你活在你的妄想,阿弥陀佛要感应你就困难。因为你住在妄想,你就容易起颠倒呗,你就看不清楚真相了,你被你自己的感觉、被你的妄想牵着走啦。

所以,我们凡夫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跟着感觉走、跟着妄想走。那怎么办呢?《楞严经》的思想就是改变心态——我们要跟着真如走。
你要不断地忆念、告诉你自己: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你本来没有妄想、本来没有生死的。从本来无一物当中去建立你的菩提心、去建立你的六波罗蜜。这是一个目标——从妄想心转成真如心,这是一个心态的改变。

那么怎么做呢?我们看方法,看右边的这个,本经的意思就是修首楞严王三昧,就是正念真如。正念真如当中,古德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不迷,第二个、不取,第三个、不动,就是戒定慧。

这个地方有两个方法,我们改变我们的心态,第一个,利根人,善根特别强的人,直接用智慧观照。你妄想起来的时候,第一个、觉察,第二个、告诉你自己,这个是一个虚妄的假相,事情不是这样子的。你如果想要进步,我提醒大家,面对自己的想法,先多用否定的句子,不要太相信自己。

一个人要先否定自己,大死一番,你才能彻底改变。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想法经常用肯定的,你就很糟糕,你就跟着妄想走。所以在整个回光返照当中,第一个,不迷,就是观照力,正念真如。

你要观想你自己本来没有这个想象,那都是我自己想象出来的,事情不是这个样子的。所以,刚开始多用否定的口气来面对你的想象,慢慢你就跟它脱离了。因为妄想要的是你的肯定嘛,你一肯定,它就很喜欢。

所以,首先你要能够用观照的力量来调伏妄想。不取,这个不取就是持咒,本经来说,理观下一个就是持咒。不动,就是持戒,四种清净明诲。利根人先从智慧下手,直接观照——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自具足——妄想就脱落了,利根人。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一个人要尽量把情感淡薄一点,多一分的理智,少一分的情感。

一个人要尽量把情感淡薄一点,多一分的理智,少一分的情感。
净界法师

当我们开始听闻大乘佛法,如理作意的思惟大乘佛法,内心当中会有很多很多的功德庄严出现,这个时候要离开「我」跟「我所执」。这个「我执」就是说,一个人在修学大乘佛法的时候容易生起高慢,自我的高慢,就障碍自己的进步了;第二个「我所执」,对于自己所修的法门认为是最殊胜的:这种「我执」跟「我所执」都应该断除。

大乘佛法应该要广学,对于「法」门的「执」取,《菩萨戒》有一句话值得我们去思惟,佛陀说:「如是一心中,方便勤庄严。」就是说你修行不要依止自我意识,你的所知依、你生命的根源是「如是一心中」,就是把你的生命想象它就是一片的心性,没有一个对立的我相、你相--我或者你的对立,不要这样子想,就是「如是一心中」。
在一心中干什么呢?「方便勤庄严」,把这一念心性用福德智慧加以庄严,那就是好的,那就是平等法界。就是说大乘佛法跟小乘佛法的不同,它必须要广泛的学习很多的知识,甚至于世间法都要学习,那你这个执着太重,会障碍你的广学,你把你自己的地位提得太高,障碍你的广学。所以我是觉得「如是一心中,方便勤庄严」,这个是一个妙法。  

「断分别」就是断除心中的不平等,就是修无分别智。这个我们先说明。「由于现前现住」,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历缘对境,遇到很多现前安住的人事因缘,叫「现前现住」;或者说「安立一切相住」,这个「相」是你自己名言安立的,就是在你静坐当中,你想出很多很多的影像,不管是日常生活的人事、或者你在止观当中的影像,心中都要保持「无所作意,无所分别,断分别故」,尽量不要落入好坏得失不平等的思考,尽量保持离二边的思考,不是这个,也不是那个,远离一种有所得的不平等的思考,这种有所得的不平等思考会障碍菩提心。

诸位我们要注意,你要经常观察一天当中,你心中都在讲些什么话?这个很重要。不是说你讲出来,不是!当然讲出来也算,就是你心中会不断的讲话。如果你心中的话都是不平等,就是讲一些很偏激的话,那你这个人的感情肯定很重。

一个人感情重的人,他讲的话就是很不平等:这个人非常好、那个人非常坏,那你的情感还是非常的重。感情重的人,他心中一定有所畏惧,你要行菩萨道就有困难。一个人要去做他自己该做的事情,一个菩萨能够勇猛的去弘护正法、续佛慧命,他必须要无所畏惧;一个人要无所畏惧,他内心要经常保持平等、无罣碍,才能够无有恐怖。

他为什么无有恐怖呢?他内心就是保持无分别,把得失好坏的分别通通放下,做你该做的事,你心中就不会有恐惧。恐惧就是一人心不平等,才会有恐惧。所以这个地方很重要,你要是经常用一种很偏激的语言来诠释事物,你的菩提心会容易受到伤害,所以要断分别。一个人要尽量把情感淡薄一点,多一分的理智,少一分的情感。 

我们对于日常生活当中人事的相,或者在修止观当中,由于文字所「安立」的「相」,这些「相」应该怎么办呢?「智者不分别」,不要起好坏得失对立的分别,尽量安住在平等,这样子你才能快速的悟入平等法界,成就无「上菩提」。这四种法--下劣作意、邪知邪见、我执法执跟不平等的分别,会障碍我们的菩提心,我们应该尽量的把它调伏。
--净界法师讲解《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玄奘法师译)(节选)38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宗萨仁波切:执著于谬误的自我,是无明的荒谬行为。

宗萨仁波切:执著于谬误的自我,是无明的荒谬行为。
宗萨仁波切

所有这些不同的情绪及其结果,都来自于错误的理解,而这个误解来自一个源头,也就是所有无明的根源——执著于自我。
自我只是另一个误解。当我们看着自己的身体(色)、感受(受)、想法(想)、行为(行)和意识(识)的时候,我们通常制造出一种自我的概念。人们受制约,把这种概念视为恒常而且真实的。举起手来,我们认为我就是这个形体。我们认为我拥有这个形体,这是我的身体。我们认为,形体就是我,我很高。我们指着自己的胸膛,认为我住在这个形体之中。

我们对于感受、觉知和行为也这么想。我有感受,我是我的觉知……但是悉达多了悟到,不论是在身体里或外,都找不到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足以被称为自我。如同火圈的视觉错幻一般,自我也是虚幻的。它是谬误的;基本上错误,而究竟上不存在。但是如同我们会被火圈所迷惑一般,我们也全都被自我所迷惑了。执著于谬误的自我,是无明的荒谬行为。它不断地制造更多的无明,导致了各种痛苦和失望。
当悉达多发现没有自我,他也发现没有根本存在的邪恶,而只有无明。他特别地深思无明如何创造出“自我”的标签,将它附着于完全没有根基的和合现象上,加以重要性,然后拼命地去保护它。他发现,这个无明直接导致痛苦和伤害。

无明单纯的就是不了解事实,或对事实了解不正确,或认识得不完整。所有这些形式的无明,都导致误解和误判,高估和低估。假设你正在寻找一个朋友,忽然看到他在远方的田野中。一走近,却发现你误把一个稻草人当做是他了。你一定会感到失望。这并非有个恶作剧的稻草人或你的朋友试图偷偷误导你,而是你自己的无明背叛了你。

任何源自无明所做的行为,都是冒险。我们在不了解或不完全了解的情况下行动,就不会有信心。我们根本的不安全感因此而生起,创造出所有这些有名或无名、已知或未知的各种情绪。

我们自己以为可以爬到阶梯的顶端,或自以为搭乘的飞机即将顺利起飞而且会平安抵达,唯一理由是我们在享受着无明的喜乐。但是这不会长久,因为无明的喜乐只不过是不断高估对自己有利的可能性,以及低估障碍而已。当然,因缘会和合,事情会如愿发生,但是我们却把这种成功视为理所当然。我们把它当做证据,认为事情就该如此,认为我们的假设是有根据的。
然而,这样的假设只不过是喂养误解的食物。每一次我们做出一个假设——举例来说,我们认为了解自己的配偶——我们就会像打开伤口一般地暴露自己。任何时刻,可能会推翻我们假设的无数个状况之一会突然出现,在那上面洒盐,使我们退缩哭嚎。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正见:佛陀的证悟》
阅读 32
在看1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一个人修行,你要先了解你自己,不要糊里糊涂到处跑

一个人修行,你要先了解你自己,不要糊里糊涂到处跑
凈界法師

大乘止观的智慧,简单的说就是二句话:第一个遍计本空,第二个依他如幻,就这二句话。一个是真空,一个是妙有;一个是有所放下,一个是有所承当。放下的是你心中不平等的概念,承当的是你心中的希望跟责任,这个你要提起来,这就是大乘的空观。我想我们很多人都有志于消灭心中的烦恼而修空观,但是我们怎么知道,我现在是很正确的来修习大乘的空观呢?我们也可以用结果来推断你的因地对不对。

如果说你大乘的空观修了三年、或者五年,慢慢你发觉这个空观,让你的感情淡薄了,那是有帮助;但是你对人事的因缘愈来愈排斥,内心当中,走入寮房不欲见人,那我敢保证你这个空观错了。大乘的空观,在调伏心中的不平等之后,对于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利益的心,一定更有承当力,就是依他如幻这一部分是加强了。

如果你修了大乘空观以后,你对于承当佛陀的事业更加的退却,那我敢保证你因地的时候,那个空观的抉择是小乘的空观,你自己要注意,这就是一个警告的讯号出现。因为你有这个结果,就是你有这个因地。我们一个初心的菩萨,我们可以不采取行动,这个没有人会怪你,度化众生要有因缘,不能强求;但是你心中不能没有那个意乐,你不能没有那种准备,不能没有这样的作意。

你说你一辈子都没有做任何利益众生的事情,这个都可以理解,度化众生要等待因缘;但是如果说你连这种心情都没有,那你就完蛋了,你整个大乘善根失掉了,顶多是小乘善根。

所以我们经常要用佛法的思想来「如人自照镜,好丑生欣戚」,用大乘的教法来调整自己,看我们是不是很正确的走在大乘的道上。所以我总是觉得一个人修行,你要先了解你自己,不要糊里糊涂到处跑,你经常要了解你现在是什么相貌,虽然我们不能够马上调整自己,但是你了解自己,你就知道应该怎么调整,你就有希望。虽然我们不可能马上调整,但是我至少有一个方向。所以这个地方,《摄论》就是很详细的把大乘佛法的一个功德相,从知见到修行,很详细的呈现给大家作参考,给你自己一个修正的标准。

--净界法师讲解《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玄奘法师译)(节选)38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我们如何往诸法实相,踏出第一步呢?要修"四寻思"!

我们如何往诸法实相,踏出第一步呢?要修"四寻思"!
净界法师

由四寻思。谓由名、义、自性、差别假立寻思。

--《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玄奘法师译)

我们在凡夫的时候,内心当中有很粗重的妄想执着,这个时候,我们如何往诸法实相踏出第一步呢?要修「四寻思」。这个「寻思」就是对事物的推求观察,一种正确的推求观察。我们对于万事万物,应该怎么去观察呢?佛菩萨告诉我们要从四个角度观察:

第一个是「名」,名寻思。

「名寻思」就是每一个法,它一定有它的一个名称。比如说这是一张桌子、这是一张椅子。我们首先知道一切法的安立,它一定先有一个名言,名字言说是它的一个假名。
第二个是「义寻思」:前面的「名寻思」是能诠,这「义」是所诠。
我们想到这张桌子的名言,就知道它有什么样的作用;想到椅子,就知道椅子的作用。这个「义」就是它的义相,它所诠释的一个功能。
第三个是有它的「自性寻思」跟「差别寻思」,每一法有它的自知体性,也有不同于其他的差别体性。这就是「名寻思、义寻思」、还有「自性假立寻思、差别假立寻思」,从这四个法当中,就构成了宇宙万物的体性跟差别。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比如说我们今天内心产生一个想法:这个花很漂亮。那这个「花」是一个名言,表示这不是张桌子,是花。它怎么样呢?它是很漂亮的,不是丑陋的。这个法的成立,有它的名、义、自性、差别。就是你一定是先有花,花跟很多的名言串连起来,它是跟漂亮串连的,由这样的一个名言,带动了义相,带动了它的一个体性,带动它的差别。

这是说明:所有万物的生起,都是从名言开始。这个名言,可能我们初学者不是很了解,名言就是一个心灵的联想。你看到这个花,你联想到它很漂亮,这个时候它的体性就被你决定了,它是一个漂亮的体性。

比如说,我们日常生活,有饮食、有衣服、有房子、吃穿住的日常日用品。有些人他对饮食,产生很多美好的联想,说:这个世间上,穿衣服怎么穿都没关系,吃东西最实在,吃到肚子最实在。他对饮食产生这样的联想,这个人的生命自体跟差别,他的福报可能都是表现在饮食当中,他往饮食方面的造业会特别强烈,因为他刚开始产生这样的联想、这样的名言,就会产生这样的知见,就会产生这样的行为,就会有这样的命运产生。

有些人说:诶,这个饮食吃到肚子,一下子就没有了;衣服穿在外表,可以给人一个永久的印象,这个是比较持久的。你认为衣服是持久的联想,那你的生命当中,一定会拥有很多的衣服。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自性跟差别呢?因为你产生这样名言的联想。

所以这四种寻思就是说明:宇宙万法的生起,都是我们凡夫最初的一念的联想,然后去造作,这个生命才会出现。并不是一切法有它真实的体性,不是的,都是我们先动一个念头的联想,然后从联想当中,名言产生义相,产生我们自己的见解,这个义相就是见解,由见解带动你想要去追求、或者你要去否定它的行为,最后决定你命运的变化,这个就是自性执,这个就有助于我们去了解生命是怎么生起的。
--净界法师讲解《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玄奘法师译)(节选)39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入定,好像活死人,但有知觉。

入定,好像活死人,但有知觉。
宣化上人

有人问我:“入定和睡觉有什么不同?”

简而言之,入定的姿势,仍然端坐,背直如笔,实正不偏,或者呼吸停止,或者脉搏停止,望之,好像活死人,但有知觉。可以坐一天不动,十天不动,甚至一个月不动。睡觉的姿势,头歪身斜而不自主,气出气入,呼呼有声,甚至鼻息如雷。不同之处,就在这个地方。

参禅的过程,好像读书一样,由小学进中学,进大学,进研究所,经过这四个阶段,才能获得博士学位。参禅这个法门,亦复如是,分为四个步骤,也就是四禅的境界。简略述之如下:

初禅名“离生喜乐地”。

就是离开众生的关系,得到另外一种快乐。此非凡夫所得的快乐,而是在自性功夫里边。到初禅定中,呼吸停止。外边呼吸停止,内边呼吸活动起来,好像冬眠一样的道理,不再赘言。这时,心清如水,明如镜。照了自性的本体,而知道自己在打坐。

二禅名“定生喜乐地”。

在定中,出生一种无比的快乐,所谓“禅悦为食,法喜充满。”得到这种快乐,不知道饥饿,所以可以多日不食不饮,没有关系。但是不可执着,如一执着,前功尽弃,即入魔境,吾人不可不谨慎。二禅的境界,在定中不但呼吸停止,而且脉搏也停止。出定时,又恢复正常。
三禅名为“离喜妙乐地”。

就是离开二禅之欢喜,得到妙不可言的快乐,觉得一切都是佛法,一切都是快乐。三禅的境界,在定中呼吸脉搏停止,意念也停止。这时候,不念善、不念恶,不念是、不念非,也就是一念不生。但不要认为了不起,这仅是一个过程而已,离开了生死还有十万八千里。

四禅名为“舍念清净地”。

在此境界连快乐的念也没有了,已把它舍弃,而到达清净无所作为的境界。也就是到了无为而无不为的地步。到了四禅,乃是参禅功夫所必经之路,没有什么不得了,不要误认是证果。如果这样想,就和无闻比丘犯同样的错误,而堕地狱。
四禅的境界,还是凡夫的地位。如果精进向前,证到“五不还天”的境界,才是证得圣人的地位。但此位尚未了生死,非得超出三界,才能了生脱死。这一点要弄清楚,不可混为一谈。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关于观想修持的常见问题,在此的「窍诀教授」非常实际..

关于观想修持的常见问题,在此的「窍诀教授」非常实际...
宗萨钦哲仁波切

运用你的想象力

观想的修持

「观想」的技巧贯穿于整个前行的修持,但它在使用我们想象力的方式上,与其它许多禅修——例如「止」的修持——相当不同。在我们迷惑的生命经验中,想象力也扮演了主要的角色。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感知到的每件事,都是自己想象力的产物,而且,由于我们相信自己所创造的各种幻相,它们因而成为根深蒂固的心理习性,以至于我们完全忘记它们只不过是幻想而已。

因此,想象力是我们最有力的工具之一,而利用它来改变并稀释我们如何看待世界,就是所谓的「观想的修持」(practice of visualization)。

初学者会遇到的一个小问题,是英文「visualization」(观想)一词有可能造成误导。对大多数的人而言,「观想」是指专注于某个形象,然后将它保持在心眼中。但是,外貌只是观想修持的一个元素而已,绝对不是全部。每个人对事情的态度与理解,都随着他的处境与教育而改变。直到最近,在西藏长大的佛教上师们都视色拉、绿色蔬菜与草是动物的饲料,而不愿去吃这些东西。现在,藏人已经熟悉西藏以外的食物,这种态度也随之改变了。

正是这种显相上的转变,我们将它运用于「生起次第」(梵utpattikrama)之中。

另外一个例子可以在网际网络上发现。大多数的色情图片都很小——当然远小于真实的尺寸。从逻辑上而言,很难相信那么小的图片能让活生生、会呼吸的人激起性欲,但是它们真会如此。

我们根深蒂固的习性设定了我们会对某种特定的图像做出反应,因此,即使是从小小的14X8公分的YouTube屏幕上看到,它都依然有力量让我们感到兴奋,或令我们生气、悲伤,甚至抑郁。在某种程序上,这就是观想的运作方式,与物体的大小或所谓的「写实」程度完全无关。

现代社会的金刚乘学生常会对修持观想感到很困难,我想部分的问题来自于像我这种藏传老师。

我们假设一切有情众生都与藏人用相同的方式处理事情,因而教导大家想象佛陀佩戴着藏人喜好且深具意义的饰品,一如传统西藏绘画上的形相。但是,成为一位完美的藏人肖像专家,并非修持观想的重点。

修持观想的主要目的,是藉由培养清凈显相,使我们对现象世界凡俗而不清凈的显相能够加以净化。然而,不幸的是,「清凈显相」又是一个易于被误解的概念。弟子们经常试图在心中再造一个与唐卡完全相同的影像,其中有平板、不眨眼的本尊,身边环绕着冻结在空中的云团,而他们的佛母看起来像是过大的婴儿。

以这种错误的版本来修持观想,等于是把一种比你与生俱来的还糟糕的显相灌输给自己,而在这个过程中,也摧毁了培养清凈显相的整个目的。那么,「不净显相」真正的意思是什么呢?


如同前述,「不净」并非意味着我们观想的对象被尘垢所覆盖,或是污秽、肮脏,「不净」并非「在外面」;在此处,「不净」意指问题「在里面」。我们透过标示为「贪爱」、「嫉妒」、「骄慢」、「无明」、「瞋恨」等的各种情绪滤镜去看世界,因此,我们所感知的一切,都被这五种情绪的无数变形所染色,而这些变形有些连名称都没有。

想象你去参加某个派对,一眼就瞥见某个吸引你的人,你的「贪爱」便会立即启动,为此人贴上「性感」的标签;如果其它人妨碍了你,你的「瞋恨」滤镜便会立即启动,为此人贴上「讨厌」的标签。随着夜晚流逝,又有其它人激起你的不安全感,使得你批判他们、打量他们;你为自己的选择辩护,并诋毁他们来膨胀自己的骄慢,所有这些都是被「深度无明」的滤镜所激发。这张清单可以持续地列举不完。

所有这些不同的显相都生自我们一己之心,然后再经由我们的情绪所过滤。事实上,我们所经历的一切大小事情必定会导致失望的原因,是因为我们一直无法记得自己感知的一切都是自心的产物,反而执着于「在外面」的显相,并相信它们是真实存在的。这就是我们在金刚乘「观想的修持」中所要处理的东西。

这一切都与「修心」有关。

声闻乘所提供的诸多方法之一,是以「身」与「语」的戒律来灭除我执,诸如先前所提到的;剃除须发、托钵乞食、穿着袈裟,以及避免各种世俗的行为(如结婚或性行为)等方法。

菩萨乘的修心除了持守「身」与「语」的戒律之外,还加上观修悲心、生起菩提心等。

最后,金刚乘不仅经由持守戒律瑟观修悲心来修心,它还提供我们从不净显相转化至清凈显相的方法。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我们自己的观想。

观想融入

究竟而言,佛法最重要的目标——尤其在菩萨乘——就是要证得「无二」(无二元分别),而要圆满这种证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修持观想。在观想中,最重要的则是本尊或上师融入修行者,而与之无二无别。但这修持怎么做呢?

想象在镜中或湖面上有个月影,虽然影像清晰可见,但它只是个反射的月影而已,并非月亮本身直接从湖中升起或被塞入镜里。另外一个例子是彩虹,虽然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见彩虹,但它并无本具之真实;同样的,虽然彩虹空无一物,但我们还是看得见它。月影与彩虹两者,都是同时既空无一物,又清晰可见。

所以,在此「无二」是指「显现」(appearance)与「空性」的「无二」。我们所感知的一切,不论是上师、弟子或任何一切,皆非真实地存在于一己之外。而且,直到我们真正证得「无二」之前,将自己与本尊或上师融为一体的修习是极为有用的工具;对于你要领受加持、灌顶或甚至启发,这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然而,修行者在这部分的修持常常发生困难,因为他们总是在理当修持观想与融入时,反而在心中遍处寻觅所有学过的相关理论。这个例子说明了如果在心中塞满太多概念的话,对修持的进展反而会造成阻碍。因此,我们在修持时,应该把理论完全放在一边。

在此,最佳的忠告是应当让它实际可行。

心灵修持应当像骑自行车一般,一旦你学会骑车,就无须每天都重复一次「齿轮如何作用」或「座垫该有多高」等这些事情背后的理论,你只要坐上去骑走就行了。修持「融入」的关键是尽量去做即可,别过度担心自己做对与否。到最后,你一定会学到窍门。

在此的「窍诀教授」非常实际——「只管做就对了!」

体悟「无二」有点类似学习开车,不论一开始听起来有多荒谬,经过了几星期学习车上的各种按钮与手把,最后你还是必须放下驾驶手册,启动引擎开始开车。观想也是如此,最初你可能会觉得自己的融入过程比较不像消融,反而像是把苹果丢进布袋里。但是,除非你硬着头皮冒险去做,否则什么也改变不了。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你的上师就比较不会像个苹果,而比较像是你倒入水桶中的一杯水。这就是个征兆:你已经开始稍微更加了解「无二」的过程了。

最终你会理解「融入」的过程就与一个封闭的空间与虚空混合进的状态完全相同,而这部分的修持正是许多学生误解之处。想象一个陶罐,它的周遭与内部都是空间,当陶罐破碎时,原先内在的空间与外在的空间混合成一个不可分的空间。我们不可能分得出「内在」与「外在」的空间,空间就是空间,你无法分辨各部分原本来自何处。修持者与上师的相融无别,就应如此。

目前,虽然你无法不将上师或佛陀视为外在于你的独立个体,但是你应谨记,自己所见到的纯属一己之所见而已,任何人之所见、所闻、所思,都是基于他个人的诠释。这个原则不只构成佛教哲学的理论基础,也是观想能起作用的主要原因。

露易丝(Louise)可能自为是「露易丝」,但她绝对不会描述自己是「观想出来的露易丝」,虽然这正是实际上的她,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我们自己的观想。

整个修持的重点就是证得此种「无二」

常有人问起,「观想」是否是特定文化的产物,是否有点倾向有神论?但如前所述,把莲师或金刚总持(梵Vajradhara)观想成西藏唐卡上的样貌是一个错误。即使大家都使用完全相同的一幅唐卡,每个人的显相也都还会有所不同,而且跟画师所想象的也会截然不同。

所以,当我们观想莲师或其它本尊时,不妨大胆一点去想象。莲师是无上又殊胜的人,而「无上」所具有的一个面向,通常就是「法相庄严」,或至少是面貌出众。但某人认为的「美貌」,在他人的眼中可能是「丑陋」的,因为每个人的诠释都非常不同。

而且,不论是美国人、墨西哥人或比利时人,绝对无须学习西藏人所认定的「美貌」版本。所有我们能做的,只是将自己的诠释拿来做最佳的应用而已;

而且也别忘了,甚至你正在阅读的这些文句,诠释它们的也无非是你的心,至于它如何诠释,则完全基于你自己的习性与显相。也许你认为你了解我所谓的「美貌」是指什么,但其实不然,你只是对我所谓的「美貌」,发展出你自己的版本而已。

另外一个重点是,我们观想本尊手执金刚杵或颅器(skullcup),并非美学上的考虑,也不是因为这些仪轨物特别有用之故。有些学生会问:是否应该观想本尊手执比较现代化的东西,也许像iPad或iPhone?但是,本尊所执的器物、装饰或配件,都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因此应该完全依照神圣法本中之所述,不做任何更动。

我们对往昔伟大上师的相貌知道得很少,莲师真正的相貌是如何,大家只能猜测,即使你翻遍所有的藏传佛教文献,也热不到丝毫有关他相貌的确切描述。虽然有一尊称为「很像我」(Look like me)的莲师雕像,其照片广为流传,但也还有其它数尊相当闻名的雕像,却与这一尊造像全然迥异。

我们也应当记得佛陀在《金刚经》中所说的:

若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见如来

在一般教法中,有一个重点经常刻意不在前行中去强调,而是到了修持仪轨正行时才会提到的;那就是当你在心中生起观想时,你所观的本尊应该清晰、生动,并以了知「无二」做封印。

这点所指为何,在此需要稍做解释。我们用观想莲师如芥子般微小,却坐在须弥山(Mount Meru)甚或如宇宙一般大的宫殿中来做例子说明。乍听之下,这既不自然又不美观,但在修持上却非常恰当,因为容器并非太大,内容物亦非太小,芥子与莲师不同的大小也毫无问题。还有一些修持需要观想宫殿小如芥子,而莲师却大如宇宙,但他仍然可以很舒适地进入宫殿之中。这都是「无二」的练习,而且常在观想中运用。

如同根敦·秋贝(Gendün Chöpel)所指出的,金刚乘修行者必须要习惯于相信不可信之事物。密续的观想法门常常要你在心中观想炽热大火,于其中,本尊端坐于一朵脆弱的莲花与清凉的月轮之上,身拥热情如火的明妃,周围还环绕着一群难以驾驭、面露怒色的本尊,手上挥舞着足以令人致命的法器,但这熊熊烈火却完全不会造成任何人或物的伤害。

以理性去分析的话,只会让人觉得不可置信,因为这个场景的一切都自相矛盾,而且完全不可能存在于日常的现实中。但是,重点在于密续行者必须习惯于相信不可信之事物。我们的目标是要结合并消融主体与客体,因而两者合一而不二,不论是贪爱与瞋恨、热与冷、干净与污秽、身与心都是如此。这就是所谓的「智」(梵jnana)与「身」(梵kaya)的合一,也是最究竟的一种结合。

根敦·秋贝又说,我们之所以无法掌握如「法界」(梵dharmadhatu)这种不可说的观念,并非我们强烈地相信存在的事物之故,相反的,是因为我们强烈地不相信不存在的事物。但是,要把这种「无二」的新知识塞入我们非常固执的二元系统中,必须要花上相当长的时间。

资粮田

观想通常都会涉及想象的一个「资粮田」(fieldof merit,皈依境),其中的各种细节会根据你所修持的前行而有所不同。

做为初学者,你对观想的各个细节无须太过偏执——当然,除非细节很能给你启发。你随时都要记住,自己所观想的一切,本身都是幻相,它是根据你自心对各种不同信息的诠释所虚构出来的想象而已。在此最根本的是,这些幻相并不是真实的存在。

何谓「资粮田」?

想象你想要发财,因而需要某些资金来投资:农人则需要一块田地来种植或畜养牲畜;生意人为了某个新项目需要业务贷款或金主融资。同样的,追随心灵之道者,由于渴望将自己与所有的受苦众生都从轮回之网解脱出来,因此需要积聚福德。为此,我们需要使用两种资粮田——圣者的资粮田与众生的资粮田,经由这两种资粮田,我们终能收获证悟之果。

因此在前行中,从头到尾都会使用到这两种资粮田。我们在圣者的资粮田中观想诸佛与菩萨,想象他们给予我们力量、悲心与遍知,支持我们带领一切有情众生获得证悟。而在众生的(一般的)资粮田中,我们观想有情众生,对他们每一位都生起悲心。如此,我们在两种资粮田中都积聚福德。

因此,修行者应该记住,当我们藉由相对的修持来积聚福德时,我们如果不是向诸佛祈请,就是对有情众生生起悲心,不论以其中的哪一种形式,这两种资粮田都会是我们每个修持的一部分。

常见问题

「如何正确观想上师在自己面前?」是大家常问的问题,例如「上师应该在我头顶上多高的地方?」、「他应该面朝着我吗?」、「他应该跟我面朝同一个方向吗?」……

再次的,最佳的忠告是别太吹毛求疵,金刚乘之道是「无二分别」的。事实上,整个修持的重点就是证得此种「无二」,因此,在过程中我们必须学习对这些细节尽可能保持开放而放松。

话虽如此,某些方面我们仍然需要非常明确。例如,在前行的修持中,当你观想金刚萨埵坐在头顶上时,想象他与你面朝同一个方向。而当你修「上师瑜伽」仪轨时,由于染污众生都会认为坐或立于高人一处者,一定较好或较具权威,因此之故,你观想上师与众眷都位于稍高的位置,并且全都在注视着你。

在有些修持中,也许你会发现观想上师在头顶或坐在心中比较有效。有个教法甚至提到观想上师在自己喉间,因此当你进食时,就自动地对他献上供养。观想的各种可能性之选择,是无限的。


摘录自《不是为了快乐 第五章》


從我的 iPhone 傳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