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4日 星期六

什么叫大乘止观?一言以蔽之:以名言破名言,借假修真。

什么叫大乘止观?一言以蔽之:以名言破名言,借假修真。
净界法师

透过前面的破所取相、破能取相,这个地方作一个总结,这当中有一个问跟答。我们先看问的地方: 
如是菩萨,悟入意言似义相故,悟入遍计所执性;悟入唯识故,悟入依他起性。云何悟入圆成实性?
--《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玄奘法师译)

「菩萨」修习大乘止观,他刚开始是以平等观──双向思考的观法,来破除内心对外不平等的联想,这个时候「悟入」了「遍计所执性」,最后再观察能观、所观其实唯是一心,把能分别的心也舍离了。这个时候应该怎么「悟入圆成实性」呢?提出这个问,我们看回答:  
若已灭除,意言闻法,熏习种类,唯识之想,尔时菩萨已遣义想,一切似义无容得生。故似唯识,亦不得生。 

--《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玄奘法师译)
我们刚开始是「灭除意言」。怎么「灭除」呢?根据对大乘「法」义「熏习种类」的「唯识之想」。就是依止对法义的「熏习」,然后产生如理思惟,这样来灭除心中不平等的联想,这样「菩萨」就「遣」除了六种「义想」的对立,这个时候一些相「似」的希望「义想」都消灭了,内心当中保持在心有境空,外境的执取破坏了。

「故似唯识,亦不得生」,这个时候我们再进一步观察我们那一念心,觅心了不可得,这一念心也是因缘生,它的本性也是空寂的,「故似唯识,亦不得生」,这个时候能观的心也不可得,进入到心境双亡,把这个能观的心也舍离。 
由是因缘,住一切义无分别名,于法界中便得现见相应而住。尔时菩萨平等平等,所缘、能缘无分别智已得生起。 

透过前面止观的「因缘」,破除所取相、破除能取相,这个时候,菩萨「住一切义无分别名」,他从有所得的心,安住在「一切义」(这个地方「一切义」,古德解释叫真如),是一种平等的「法界」。内心当中,能取、所取「平等平等」,唯是一心故,真如现前。这个时候的内心是什么智慧呢?安住真如是什么智慧呢?「无分别名」,就是无分别的智慧现前。这个时候对于一真「法界」当中,产生一种「现见」的无分别智现前。这个「现见」是指能观的智,无分别智现前;这个「相应」是所观的理,平等「法界」的一真「法界」的理现前。

这个时候,能观的智跟所观的理,是「平等平等」,「如如智照如如理,如如理起如如智」,「现见相应平等而住」。这个时候「菩萨平等平等,所缘、能缘无分别智已得生起」,他能观的心跟所观的智,已经没有对立,都是「平等平等」。所谓的「平等」就是说能、所双亡,唯是一心。这个时候菩萨内心当中,真实的根本「无分别智已得生起」。所谓的「无分别智」,只是一个名称来形容,我们不要听到「无分别智」,好象又一个有所得的东西存在。「无分别智」的意境,简单的说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你不能讲话的,它是一个不思议境。

所以《金刚经》说:一个成就无分别智的菩萨,他不会说「我得初地、我得二地」,那你还是有所得,他没有这样的想法,他内心当中是没有任何念头,他观一切法是平等平等,那个时候是不可思议的,不能够用言语去表达的。

由此菩萨名已悟入圆成实性。 
--《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玄奘法师译)
这是说出我们修大乘止观成就的一个功德相貌,来给我们作参考,它是一种无分别的境界。什么叫做无分别呢?是「能缘、所缘平等平等」,唯是一心。这是说明「悟入圆成实」的相貌。到这个地方是「长行」,这以下我们看偈「颂」,把前面的观念作一个总结: 
此中有颂:法补特伽罗,法义略广性, 不净净究竟,名所行差别。
--《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玄奘法师译)
我们知道生命的现象,是由思想所带动的,由思想创造业力,由业力招感果报,这个思想就是名言。这个偈颂的前面半个偈颂,是说明名言的自性,它的自知体性;第二半段的偈颂,说明名义的差别。先看名义的自性,「法补特伽罗」,在自性当中又分成二个:一个是杂染的自性,一个是清净的自性。
什么叫杂染自性呢?我们凡夫的名言,刚开始是「法」跟「补特伽罗」。这个「补特伽罗」,简单的说就是众生、或者讲人,有中国人、美国人,各式各式样的人。这个人是能受用的人,这个「法」是所受用的五蕴诸法--色、受、想、行、识。我们刚开始的相貌,就是以能受用的「补特伽罗」去受用五蕴,而产生很多很多凡夫的妄想名言,这是流转门,是名义的一个杂染的体性。佛弟子的名言是依止智慧的观照,前面是依止妄想。

清净的名言是怎么产生的呢?第一个「法」,「法」是能诠,你要听闻,从语言文字每一个文字当中,去学习这个「法」──有戒、定、慧的法,三十七道品的法,等等。从「法」的思惟当中,产生一个真理的了解叫「义」,对于业果、空性、真如的「义」产生理解。这个「法」跟「义」,有「略、广」体性的不同。「法」有「略」,有些人是一个简略概念性的了解,有些人是详细的、「广」泛的了解,这个「法」跟「义」有「略广」的不同。最后是「性」。前面的「法、义、略、广」是一个枝末法门、对治法门,这个地方是回归到现前一念的本「性」,根本法门。

总而言之,我们智慧的生起,是从「法、义、略、广」,乃至对内心心性的体会而生起的,这个都是一种清净的名言。所以这个名言的体性,有一个是「补特伽罗」跟「法」的交互作用,跟「法、义、略、广、性」的产生。这是说明凡夫名言的体性,这以下说差别。「不净、净、究竟」,这个差别有不清净的名言,凡夫这种六凡法界的思想是不清净的;也有清净的名言,就是「法、义、略、广、性」是清净的。

这清净当中又有「究竟」的,合乎诸法实相;跟「不究竟」的、偏空的,不合乎诸法实相,是方便的:有「不净、净、究竟」的差别。这个讲到十种:「法、补特伽罗、法、义、略、广、性,不净、净、究竟」,有十种的名言,这些名言都是我们内心活动的境界。这个地方的意思是说,佛法的修学,特别是大乘止观,这个地方告诉你一个观念:什么叫大乘止观?一言以蔽之,就是以名言破名言,借假修真。

说这个凡夫在颠倒当中,为什么他会颠倒?因为他用这个名字言说在思考。佛菩萨看到我们,非常的悲悯我们;但是他所觉悟的真理,是不能直接传输给我们,不可以的。这中间要有个桥梁,就是靠语言文字,佛陀创造很多语言文字,我们的心接触语言文字以后,诶,开始产生一种观照的智慧,这观照智慧运转的时候,就把我们错误的名言消灭,最后我们把能消灭名言的清净智慧也舍离了。

--净界法师讲解《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玄奘法师译)(节选)40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