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30日 星期四

61%退休者 仲要供養人

註:本文轉載自晴報

華人多望為子孫多留點財產。有調查發現67%在職港人會為子女留下遺產,但僅14%有信心做到;有61%退休人士仍要在財務上支援親友,逾半人擔心未能提供經濟支持。有學者指應設全民養老金,保障退休生活。
30多歲的阿Ken(化名)育有兩歲兒子,他指一定會傳承財產予下一代,「反正人死了錢也帶不走」,但或會委託可信人士保管財產,以免兒子亂花錢。他已為兒子購買儲蓄保險,每月供款1,000元,會供款至兒子18歲,並計劃日後將物業交給兒子。
滙豐公布最新調查,訪問1,000名港人,其中120人為退休人士、880人為在職者,發現67%在職人士會留下遺產給子女,但當中僅14%表示有信心做到,低於全球平均29%,亦為亞洲受訪地區中最低。
22%經濟支持成年子女
調查亦了解在職者花錢與儲錢的態度,28%指會花掉所有儲蓄,寧願讓子女建立個人財富;僅12%會盡能力多儲蓄留給下一代;60%會花部分金錢,並為下一代儲蓄一些金錢。
雖然部分人有留下遺產,但61%退休人士仍定期為親友提供經濟支持,當中為父母佔10%,22%為成年子女,為孫兒則有9%,顯示有提早傳承財富予下一代的現象;在職人士則有84%會定期在財務上支援親友。
不過,逾半退休人士(55%)擔心未能為親友提供經濟支持,60%憂慮財政上要倚賴親友;另有88%指未能實現最少一個退休願望,高於全球73%及亞洲的80%水平。滙豐建議在職人士應在有固定收入時盡早儲蓄,以享受退休生活。
學者倡設全民養老金
中大社工系副教授黃洪表示,不少在職青年收入不高,難有積儲規劃退休生活,而老一輩亦不期望子女供養,「同住都不會(要子女)計番水、電煤、租金錢」,當作補貼子女開支,也會將遺產留給下一代。
他續指,世界銀行數字顯示,要維持舒適的生活,退休後每月支出,須是退休前月入的40%至60%;由於強積金計劃供款率低,保障水平不足,建議設全民養老金,減輕年輕一代的負擔。
理想退休金要千萬 宜二三十歲起儲蓄
康宏金融聯席董事卓啟雄表示,如要過較理想的退休生活,至少要預留1,000萬元退休金,舉例在30歲開始,每月儲蓄6,000元,以每年六厘回報計算,65歲時便有800多萬元;如每月儲蓄3,000元,65歲退休時則僅有430萬元。
他指,退休金應在20至30歲起開始準備,因每遲五年儲蓄,每月需預留的資金便會增加一倍,「你20歲每月只需儲1,500元,但如果25歲先開始,每月便要儲3,000元。」
他續說,現時的年輕人寧願置業,也不願做退休計劃,提醒「如果你層樓係自住,係無回報」。

天價標靶藥一年80萬 有錢都難捱

註:本文轉載自晴報

治癌標靶藥趨增且索天價,有皮膚癌標靶藥一年索價80萬元。有資深腫瘤科醫生直言,標靶藥漸令癌症可變慢性病,有錢或可延命。然而並非人人有效,亦不可根治癌症,冀市民勿迷信標靶藥而拒絕做手術,錯失根治機會。
七旬婦4年前確診末期肺癌,本餘半年命,罕有地服標靶藥至今未見有抗藥性,且「行得走得食得」,惟4年間耗費逾80萬元藥費,由4名子女共同負擔。
近年治療癌症藥物趨增,公立醫院資深腫瘤科醫生董煜接受專訪時表示,因市場需求大,現時藥廠一窩蜂研發標靶藥,且愈出愈貴,最近新出治療黑色素皮膚癌的標靶藥,每年藥費高達80萬元天價。
市場需求大 一窩蜂研發
董不諱言,新藥湧現亦令癌症不再只得一綫治療,癌症變相可成為慢性病。「問題在於當真的很有錢,真的可以將癌症轉為慢性病,而所謂慢性病,真的可以拖你很長!這隻藥用完,就用第二隻藥,因為我畀得起錢。現在乳癌是這樣、腸癌亦開始是這樣,肺癌亦然。」董煜說。
常現抗藥性 最後需化療
平均約一年半載,大部分患者就會出現抗藥性。服食標靶藥初期見效,但之後癌細胞或毋須依靠有「靶」的細胞生長,當標靶藥失效,病人就要再做化療。
董煜說最不想聽到有病人確診癌症後說:「醫生我唔做手術,我要食標靶藥」。他解釋,早期癌症若可以做手術或電療,根治機會很高,但若病人只吃標靶藥,醫生不可拒絕,惟風險自己承受。
有人賣樓買藥 醫生:藥廠訂價太貴
標靶藥藥費動輒以萬元,除了新推出一年藥費達80萬的皮膚癌藥,有針對HER2型乳癌的標靶藥,每劑亦要數萬元,半年的療程索價約50萬元藥費;另部分腸癌標靶藥平均月需2.5萬元,ALK非小細胞肺癌的標靶藥每月更需6萬元。
近年有個案不惜賣樓,以自費買標靶藥治癌,資深腫瘤科醫生董煜直言,標靶藥副作用雖然確較化療藥輕微,惟藥廠把藥費訂得太貴:「是關乎公眾利益的事,不應訂到天價,(市民)負擔不來。」
董指賣樓套現買藥的個案很少,他個人認為做法不值得也不智,因患者要了解標靶藥不能根治癌症,只是延長壽命,「乳癌、腸癌、肺癌等第4期癌症,根治機會少於1%」,而「ALK肺癌患者打一年標靶後,都要打番化療。」,「我常說,患了癌,第一應留錢去吃好東西。吃標靶藥那麼貴,除非你不打算留錢予後人,否則還是留下層樓給後人吧。」董說。

聲音沙啞病因多,中醫治療有特色

聲音沙啞,中醫稱為喑,是喉部疾病臨床常見的症狀之一。輕者,講話或歌唱時聲音不清亮,聲音發悶、發毛、發沙;嚴重者,聲音嘶啞,講話費力,甚或完全失音等。聲音沙啞可由很多喉部疾病引起,常見如急性喉炎、慢性喉炎、聲帶小結、聲帶息肉、聲帶麻痹、喉肌弱症等,嚴重疾病如喉腫瘤、喉癌等。其中以急性喉炎、慢性喉炎最為多見。 
聲音沙啞多發於用嗓職業如教師、售貨員、推銷員、講解員、業餘歌唱者等。經常大聲講話,用嗓過度、發聲過多、或不懂發聲技巧而大聲歌唱等均是導致聲音沙啞的重要誘因。 
中醫認為,聲由氣發,關乎五臟。並認為「心為聲音之主,肺為聲音之門,脾為聲音之源,肝為聲音之樞,腎為聲音之根」。「氣盛則聲宏,氣弱則聲啞」。若五臟功能正常,氣血旺盛,陰精陽氣充足,則發聲響亮,不易發生聲音疾病;若五臟功能失調,氣血不足,陰虛陽弱,則發聲無力,容易發生聲音疾病等,故凡能導致臟腑功能失調,氣血陰陽虛衰或紊亂的因素均可導致聲音沙啞的發生。 
中醫治療聲音沙啞,多從調理臟腑入手,並根據發病病因與證候表現的不同,採用辨證施治的方法,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常用治法如下: 
宣肺開音:
適用於起居不慎,氣候異常,或體內正氣不足,風熱、燥熱外邪乘機侵襲犯肺,肺失宣降,邪滯咽喉,而致的急性聲音沙啞,喉部腫痛,咳嗽等,治宜疏風清熱,宣肺開音。常用方藥如銀翹散、桑杏湯,清燥救肺湯等。
清瀉肺胃:
適用於過食辛辣煎炸、或煙酒過度,致使火熱內生,蘊積肺胃,上蒸咽喉,致使喉門紅腫,喉乾疼痛,聲音沙啞等。治宜清瀉肺胃,消腫開音,常用方如清咽利膈湯等。
養陰清肺:
適用於用嗓不節,過度發聲,或急性聲沙治療不及時,以及煙塵、高溫、氣候乾燥等耗傷肺陰,致使肺陰不足,喉失滋養,而病聲音沙啞,喉乾不適,乾咳少痰,經久不癒者。治宜滋養肺陰,生津養喉。常用方藥如養陰清肺湯、沙參麥冬湯等。
滋補肺腎:
適用於長期發聲過度,熬夜少眠,煙酒過度,或聲音沙啞經久不癒,耗傷肺腎陰液,虛火內生,喉失滋養而致之聲音沙啞,經久不癒,咽喉乾燥不適,潮熱盜汗,大便乾結等。治宜滋養肺腎,降火開音。常用方藥如百合固金湯、麥味地黃湯等。
補益肺脾:
適用於體質虛弱,飲食不節,或經常感冒,或大聲言談,講話過多、歌唱過度等耗傷肺脾,致使肺脾氣虛,氣不充喉,喉失溫養,而致聲音沙啞,發聲無力,經久不癒,氣短懶言,身倦乏力,易於感冒,納差便溏,舌淡脈弱者。治宜補益肺脾,壯氣開音。常用方藥如參苓白朮散、補中益氣湯等。
清痰散結:
適用於過食肥甘油膩、嗜煙喜酒,致使肺脾功能失調,痰濁內生,或聲音沙啞失於治療,邪滯咽喉,滋生痰濁,壅結喉門,聲門開合不利,而致聲音沙啞,經久不癒,喉部不適,咳痰白黏或黃稠,或併發聲帶結節(生繭)、聲帶息肉,甚或癌腫者。治宜清痰散結,消腫開音。常用方藥如清氣化痰丸、導痰湯等。
活血化瘀:
適用於聲音沙啞久治不癒,或急性聲沙治療不徹底,致使邪毒滯留,或七情失調,憂鬱惱怒,肝氣不舒,致使氣滯血瘀,瘀阻咽喉,喉門不暢,聲音沙啞經久不癒,喉乾不適,或發生聲帶結節、息肉、腫瘤,舌暗紅者。治宜活血化瘀,行氣開音。常用方藥會厭逐瘀湯、血府逐瘀湯等。

除了調理臟腑,藥物治療外,日常養護亦甚為重要。如急性聲音沙啞者,應休息,儘量減少用聲;長期聲音沙啞者,應減少大聲講話和用聲過度。對於經常用嗓,講話多,咽喉乾燥者,可飲用雪梨菊花茶(雪梨一個,留皮去心切片,菊花10克,加水300毫升,煮10分鐘),以保護嗓喉。平時應少食辛辣煎炸,戒煙慎酒,少熬夜,充足睡眠;注意咽喉衛生,養成早晚與飯後漱咽喉的習慣;積極防治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減少有害氣體對咽喉刺激;保持心情舒暢,樂觀開朗,忌憂鬱惱怒等,均有助於聲音沙啞的恢復。
若聲音沙啞,反覆發生,病情複雜,或聲音沙啞,持續不能恢復,病程超過3個月以上者,應找有經驗的專科醫生及時診治,以免延誤病情。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臨床部首席講師王永欽

2015年4月28日 星期二

肥胖-隠形殺手

肥胖除了身體貯存過多脂肪,影響每日行動外貌和自信心外,還容易造成代謝異常與一些慢性退化疾病。如能及早減肥便改善這些慢性病。茲說明於下:
 
糖尿病:
肥胖會造成胰島素過度分泌,時間一長,胰臟功能衰竭,胰島素分泌量開始減少,其敏感度下降,會使血糖升高,容易罹患糖尿病。
如能減肥,可增加胰島素敏感度,使血糖減低,和改善糖尿病患及阻止糖尿病惡化機會。有研究顯示,每減肥10%都有有助糖尿控制。
心血管疾病:
肥胖者大多合併有血脂肪濃度過高,因此容易發生血管栓塞,加速了血管的粥狀變化,容易造成包括冠狀動脈心臟病、心肌梗塞、缺血性心臟病等疾病。
研究中亦顯示,若能減肥,則可減少心血管疾病、鬱血性心臟衰竭及腦栓塞的發生率。
高血壓:肥胖者通常較容易得高血壓,因此減輕體重有助血壓的控制。
高血脂症和脂肪肝
肥胖者血中游離脂肪酸較高,肝臟合成三酸甘油酯增加,易造成高血脂症,也常形成脂肪肝。
只要設法減輕體重,血脂肪會隨著下降,脂肪肝也會隨著消失。
                      
影響呼吸功能:
肥胖造成胸壁與腹腔增厚,肺活量下降、呼吸變淺,以致無法把二氧化碳充分排出,導致全身無力、疲倦與昏睡。同時在睡眠時易發生暫時停止呼吸現象,又加重二氧化碳在體內滯留,容易引起紅血球增多症、心臟擴大、並增高罹患血管栓塞、梗塞性心臟衰竭的機率。
尿酸增加形成痛風:
根據加拿大健康調查資料顯示,體重增加尿酸值也跟著增加。或許大部份尿酸增加者並無症狀出現,但肥胖者痛風發生率的確高於體重正常者。
膽囊及胰臟疾病增加:
肥胖者得到膽囊炎與膽結石的機率增加,女性多於男性。因人體內脂肪過多時,膽固醇合成會增加,且自膽汁排泄量也會隨著增加,使膽汁中膽固醇濃度增加,就容易結石發炎。
肥胖者其過多脂肪在胰臟周圍或腹膜堆積,也增加腹膜炎與壞疽的機率,嚴重時可導致死亡。
骨性關節炎的機率增加:
肥胖者的關節因長時間負荷過重,骨性關節炎的機率增加。因此體重愈重的人,關節痛問題愈嚴重。
減肥可降低關節痛惡化。
與某些癌症的發生率有關:
根據流行性病學調查研究指出,肥胖的男性較易罹患大腸、直腸及攝護腺癌;肥胖的女性則較易罹患子宮內膜、膽囊、子宮頸、卵巢及乳房癌。
易患卵巢多囊症:
肥胖女性除了要為體型煩惱,不育機會亦可能較高。外國研究顯示,約半成受訪女性患上與不育有直接關係、名為「卵巢多囊症」的疾病,其中三成至一半患者屬肥胖,會出現經期偏疏和青春痘等問題。
此病成因未明,但患者的卵巢會有多個未發育的卵泡,病徵包括經期偏疏(約1年來經僅3至4次,甚至完全閉經)、高膽固醇和對胰島素的敏感度偏低等﹔男性賀爾蒙亦會因而偏高,東方女性會多有青春痘的煩惱,西方女性則有較濃密的體毛,或出現俗稱「地中海」脫髮。
Mian Chan 資深營養師,1986年加拿大食物營養學士,香港多間政府醫院臨床實習工作,於香港從事各類營養飲食治療28年。

2015年4月27日 星期一

老公規矩多 港女婚後慘過軍訓

註:本文轉載自晴報

所謂「相見好、同住難」,有90後女生婚後發現丈夫生活極規律,規定她每早7時起床、每周兩天要食齋和做運動等,被網民揶揄慘過「軍訓」。有婚姻輔導員指,應多理解伴侶堅持的原因,再尋求妥協辦法,逐步減少爭拗。
情侶的性格、成長背景各異,婚後生活易惹爭端。有25歲女網民發帖指,32歲、任職金融業的丈夫家規多多,他以健康為由,要求她作息定時,每周最少有兩天食齋和做運動,即使假日和旅行日子也不例外。
帖文中形容他們以往拍拖,常傾電話至凌晨一、兩點,故她不知男方原來習慣早睡,至同住後才發現這種生活習慣難適應。有網民認為刻意遷就太辛苦,寧願離婚;亦有人讚其丈夫夠健康。
自覺為對方好 忽略別人感受
循道衛理楊震社會服務處家庭健康教育及輔導中心單位主任趙依莉稱,部分人執着原則,或以「為對方好」為由,要求伴侶守規定,但忽略對方感受,令對方感不被尊重及有壓力。
她指有準新人求助,男方要求女方「有衣食」,要她吃光碟內食物,「女方食量少,但為免被罵,吃到想嘔都要吃完」;即使女方要求「少飯」,甚至由男友「接力」吃完,亦遭男友斥責,經輔導後才改善。
趙依莉指家庭是講感情,非如法庭或軍營般講道理,不應強迫對方接受個人原則;另一方如感委屈,應趁早提出。她補充外國有研究顯示,同居對增進雙方了解沒實質幫助,反而應由細節了解。她舉例指,在對方家吃飯時可留意家中擺設是否混亂,從而了解對方生活習慣。
生活習慣不同 爭拗頻生
基督教女青年會家庭健康促進中心輔導員施倩俐指,有新婚夫婦同住時才發現生活習慣大不同,其中一對夫婦,一方習慣整齊,亦要求另一半跟隨,但對方則較隨意,故爭拗頻生。她認為,應多理解伴侶堅持的原因,再尋求妥協辦法,如伴侶會否因自己或親友經歷重病,故希望過健康生活等。她提醒不要妄想婚後可改變對方習慣,反而應改變自己遷就對方。
婚姻輔導求助上升
為減少婚後衝突,施倩俐指婚前輔導很重要,因為從中可了解對方性格和價值觀,近年有關服務需求亦大增,2014/15年度的個案,比2013/14年度增加近三成。她指,輔導內容包括,由準新人共同做計劃財政、家務分配、戀愛經歷,及對婚姻的期望。曾有接受輔導的準新人,發現對方生活習慣和價值觀不宜一起生活,最後決定不結婚。
趙依莉亦指,最近兩年,每年求助的準新人達180人,較2013年時增加三分之一,反映準新人對婚姻輔導服務需求殷切。

    2015年4月25日 星期六

    五歲特訓面試 不如啟發探索

    註:本文轉載自晴報

    五歲小人兒,本該是人生最無憂無慮的階段。近日網絡流傳「競爭會找上你」的K1及P1面試班哭女孩廣告,可見為應付小一面試,大人覺得五歲孩子也要懂兩文三語、加減乘數,還有生活常識。是誰要我們的小朋友,太早認識一些事?

    現時不少幼稚園也有新聞分享環節,讓學生知道社會時事,幼稚園校長趙嘉汶說,早前有消防員殉職,她有學生寄心意卡予消防局:「雖然我校沒有信仰,但也會跟小朋友祈禱,希望香港和平,關心身邊人。」

    知識結合生活
    教育局網頁內的《學前教育課程指引》,已清晰道出零至二歲、二至六歲兒童發展特徵(體能、認知、語言、情意和群性發展)以及各項基本能力(如協作、創造能力),而學券制幼稚園均依照指引設計課程;不少「非學券」名校卻會教深一點的課程,配合家長課後悉心栽培。趙嘉汶強調,任何知識和時事認知都要結合兒童的生活體驗,才可驅使他們有興趣探索。

    問道五歲孩子會「擔心」甚麼?她說孩子對不同情緒早有認識,老師亦會教不同情緒下的表現:「他們會擔心身邊發生的事,像與朋友不咬弦、功課,都跟自己有關。叻一點的小朋友會有同理心,會擔心他人,像媽媽身體不適等,但這都是接近生活經驗,太長遠的事他們的發展仍未去到。」

    只靠牢記沒用
    她指出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Piaget)的認知發展理論中,二至七歲屬前運思期。「但理論不能與時並進,現在的兒童發展已經推前很多,整體成熟程度進步更多。就算是教育局的指引,說小朋友可數至20,但其實普遍也可以數到更多吧!」她的學生聽過故事後已不僅懂敘述,甚至能自行創作故事。「他們這一代的嘴巴好利害,懂很多詞彙,不過自理能力和體能方面卻差了。」
    她強調家長側重語言發展,無疑令神經原的神經綫連接的神經鍵(Synapse)有更多刺激,但往往忽略其他認知和體能。「我常跟家長說:小朋友識這些有甚麼用?若果跟他們生活經驗不能聯繫,只屬牢記沒有用。」
    撰文、攝影:羅惠儀 
    編輯:余敏

    2015年4月24日 星期五

    哭泣的童年 要競爭才會贏?

    註:本文轉載自經濟日報

    K1面試班以哭泣女孩及「競爭會找上你」來宣傳,被指「靠嚇」,卻也可能說到不少家長的心坎裏。近年父母愛將「贏在起跑綫」掛在口邊,但孩子的童年,並非只有競爭才會贏。
    「贏在起跑綫」如緊箍咒
    facebook流傳的一張補習社廣告照片,主角是一名淚水盈眶的小女孩,旁邊兩句「你不愛競爭?但競爭會找上你!」,構成的畫面,在網上掀起激議,被批評「靠嚇」。廣告中呼籲「讓孩子成為INTERVIEW之皇」,將小女孩哭泣與競爭掛鈎來推銷K1及P1面試班,目標對象當然是家長,暗示競爭避不了。補習社回應傳媒指,只是反映殘酷現實。
    哈佛校長 愛有趣的孩子
    姑勿論這句廣告宣傳是否真實,對於滿腦子想着要子女贏、不要輸的家長,或許真的說中心坎裏,日忙夜忙催谷子女,安排報名比賽、學外語要早,什麼也鬥一番,便已反映父母何其緊張「競爭」。問原因?他們順口一句都是說要「贏在起跑綫」。這不知哪裏來的「金句」,無形中成為父母們的「緊箍咒」,但人人都說,人人都信,卻不等如一定是真,對「競爭才會贏」的育兒法不以為然,大有人在。家長不妨也聽聽?
    子女入讀名校,是不少家長為孩子訂立的「成功人生」指標。美國哈佛是國際頂級名校,哈佛的校長又是怎麼說呢?校長Drew Gilpin Faust去年在美國出席講座,談到家長如何培養子女入讀哈佛,他的貼士不是催谷成績,或參加比賽拿證書,而是一句話:「Make your children interesting(讓你的孩子變得有趣)!」他給家長的建議,是讓孩子跟隨自己的熱情,發展自己感到樂趣的人生。
    熱情是學習的最大動力,但如今孩子學習的事情多,但熱情呢?興趣呢?卻未必了。興趣班、日夜操練試題,有多少是孩子的意願?過度催谷,莫說難找尋自己興趣,更多是被嚇怕了,小時候還可強迫得來,但年紀漸長,父母還逼得來嗎?
    鄭丹瑞:寧信「龜兔賽跑」
    家長堅信「贏在起跑綫」,孩子愈早學習到愈多愈好。名人作家鄭丹瑞本月初在本報專欄中指,留意現今不少父母經常比較誰家孩子學更多東西、又把孩子去玩而不讀書視為罪大惡極,他對此不認同,更指玩是一種學習,享受遊戲的過程及接受失敗;他更不相信起跑綫,因這條綫從來不對等,孩子根本不會一齊起步。
    他表示寧願相信「龜兔賽跑」,不論孩子是否贏在起跑綫,反而更重視學習過程,說不定最先到達終點。
    「龜兔賽跑」的故事,小時候都聽過吧?為何當了父母就忘了?烏龜跑得慢,但藉後勁凌厲,最終贏了兔子。人生是一場長途賽,若孩子愛慢慢來,就何必一定要在背後推他狂奔?每個人有不同步伐,如何一路走下去?學習過程才是最重要吧!
    台學者:成功是贏在轉捩點
    父母都希望孩子由出生開始,便一直順風順水,成功到尾,但人生怎保證沒逆境?台灣作家兼學者洪蘭去年在著作《學會思考:創造樂在學習的人生》中提到,成功的人生,不是贏在起跑點,而是贏在轉折點,在面臨人生的重大選擇時,能夠做出適合自己興趣和能力的智慧選擇。
    如何面對人生轉捩點,例如處理危機更見重要。給孩子一點自由的時間,他才可能去思考,父母將孩子的時間填得滿滿,就難以有時間培養思考的習慣,不少父母為子女安排所有事情,孩子只要聽,不準亂跑、不要亂想,有什麼好奇心都被叫停了。即使孩子上了所有的補習課、背了再多生字,卻失去培養出可應付漫長人生需要的心智。
    「競爭會找上你」、「贏在起跑綫」等的說法,隨着教育商機愈大,也會不停地向家長洗腦,孩子的成長是否競爭至上?這張瘋傳的廣告照片中,孩子的眼淚是被誰弄哭的?是競爭抑或追捧競爭的父母?快樂童年,是父母送給孩子終生受用的禮物,不是塞滿抽屜的獎杯獎狀。

    病由心生


    註:本文轉載自「見薇知著」

    •不僅「心病還需心藥醫」,連「身病都需心藥醫」。

    •有些智慧的人,遇喜也喜,遇悲遇怒則盡量控制情緒波動,或努力盡快排解情緒反應。

    近來報紙娛樂版不停翻炒的一則新聞是某太子爺娶拍拖八年的某藝人過門,而太子爺前妻受不了如此打擊,不僅百病纏身到不成人形,更時不時在網上發病樣與惡言,寸前夫罵「疑似小三」。

    該位前妻模樣的確可憐,體重只有五十多磅,出街要打點滴坐輪椅,如此這般已有將近十年,若換另一個人也許早有放棄的心。但這位前妻的生存意志從何而來?恐怕是見不得前夫與另一個女人開心快活,要用自己的慘樣和投訴令他們不得安生。很難想象,從一個聰明伶俐、青春美麗的哈佛高材生,淪落為生活無法自理的長期病患者,她心中的怨念到底要有多重?

    還記得「杯弓蛇影」這成語背後的故事嗎?某人喝酒時,恍惚看到杯中有條小蛇的影子,一直擔心,之後不久就臥床不起病死了。病,顯現在肉體上,根源卻來自心。病,不需要實際存在的病原體,僅是幻想的泡影,也已足可致命。心有痛,肉體就有痛;心中無罣礙,肉體也輕鬆自在,多奇妙。美國著名自我療愈系作家Louise Hay就主張,肉體的傷痛病苦,都有對應的心理問題,通過誦讀相應的affirmations,可有助舒緩甚至消除心理問題,進而緩解或治愈肉體的病痛。

    比如說,罹患眼疾,Louise認為眼疾,是因為患者「不喜歡生活所見的事物、看不見真理」,她建議的affirmation是「我愛和接受我所看見的事,我以透徹的眼光看人生、看真理」;再比如說,罹患胃痛,Louise認為是「對新的思想觀念無法消化吸收」,她建議的affirmation是「我的人生是和諧的,我能吸收新思想」,凡此種種,在此不一一列舉,若讀者有興趣,可參考Louise Hay一系列的書籍,包括「Heal Your Body」、「You Can Heal Your Life」等。
    Louise的理論並非閉門造車,而是來自她非常顛沛流離、受盡虐待的童年,以及不幸的婚姻生活。她在接觸到精神與肉體關系的學習研究後,結合自身經歷和病痛發展出一系列自愈的方法和工具,當她在短短六個月內用該法治愈了自己的癌癥後,就更加有信心和迫切感,週遊各地推廣她的理論和自愈方法,以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原來,不僅「心病還需心藥醫」,連「身病都需心藥醫」。人生的種種發生,我們沒得選擇或控制,唯一可以控制的是我們對發生如何做反應。普通人遇喜則喜、遇悲則悲、遇怒則怒;有些智慧的人,遇喜也喜,遇悲遇怒則盡量控制情緒波動,或努力盡快排解情緒反應;而最有智慧的人,「不為發生做反應,只為結果去努力」。後兩者,可想而知,精神積極穩定些,身體也會健康些。人生在世幾十年,把心放開些,放過別人,就等於放過了自己。

    理痛有道: 慢性痛患者宜放下恐懼

    他一拐一拐地步向接待處,手不停搓按着腰背,無奈地說:「睇開嘅醫生話幫我唔到,其實我只係想唔痛,可以返到工就得㗎啦。」
    疼痛於現今醫療不再單純被界定為某種疾病的症狀,疼痛本身就是一種疾病。越來越多人因慢性疼痛導致身體狀況衰退,情緒變得抑鬱,無法進行基本活動。主要原因是他們擔心現狀,又害怕活動,對未來充滿徬徨、錯用痛楚程度去決定活動量,失去自主生活、被坊間無效果的治療弄致身心俱疲、對於醫療體系無法提供他們所需的治療感到失望。 

    多活動 免消極

    有時候,患者務求除去惱人的疼痛,便以孤注一擲的方式,透支身心和儲蓄。他們難以放棄「疼痛可以痊癒」的希望,然而與疼痛相容共處卻是國際醫學所推廣的切實方法。這治療方法是以疼痛的生理、心理、社會模式為理論基礎,重視疼痛這三方面的互動關係,促進患者了解和更有效地處理自己的問題。
    知識就是力量,它讓患者有識辨能力去挑選適合自己狀況的療程,亦能幫助他們以不懼不疑的心態面對疼痛,與醫生和治療師有良性溝通,對他們的建議不會置諸不理,而會朝實際的期望身體力行,以適應新的生活方式。此外,願意放下憤怒和不信任,化被動為主動,多藉身體活動和推翻消極觀念,能使患者逐步減少對疼痛的恐懼和憂慮。

    隔周五刊出
    撰文: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跨部門痛症綜合治療團隊護士馬連  

    2015年4月23日 星期四

    日韓不做工作狂 香港可以學?

    註:本文轉載自經濟日報

    談到「工作狂」,不免聯想起日本、韓國的打工仔,工時長、加班多,但工作狂不是美德,日韓已提出創新的工時制度,可每日返工時數自訂,只設每周工時額,幾時也輪到香港?
    返工是否一定有返工、無放工?每天工作逾12小時,究竟可以捱多久?可以選擇何時上班、下班,是不少打工仔的夢,日本和韓國的職場,本來是打工仔噩夢,但近年卻齊齊推出改變「工作狂」文化的新點子。
    彈性工作制 工時符準則便可
    《日經中文網》昨日報道,日本政府計劃於明年4月起,在逾20萬人的公務員團隊,實施靈活工時的彈性工作制。何謂彈性工作?不是熟口熟面的早一、兩個小時上下班就算數,而是由政府訂定一個於中午前後的「核心工作」時段,這段時間員工必須上班,但除此之外,就可以自由決定上下班時間,只要工時數目符合公務員準則便可,現時為每日7小時45分鐘、每周38小時45分鐘。政府有意讓公務員先行作率先示範,以鼓勵企業加入。
    自定何時上班、下班,可避開高峰「逼車」時間,又可遷就家庭或個人活動,返工也就可少點怨氣吧?事實上,韓國亦有企業打破固有工時的做法,有近10萬名員工的大型企業三星電子,本月起,全面讓員工自定上下班時間,自由度有多大?員工不只可自由選擇任何時候上班,且每日可以只上班4小時,只要另外日子「補足數」,每周工時達到40小時便可!當地輿論預測,三星作為龍頭企業,可以帶動其他企業跟風。
    自定工作時間 不強調工時長
    工作狂文化是亞洲職場的特性,為何會如此改變?若然是歐洲或美國企業推出減工時的創舉,或許也不足為奇?但在日本、韓國的打工仔,一向推崇「搏命做」,視勤力為美德。如今也一改作風,讓員工自定上下班時間,符合最低工時便已足夠,不再強調工時要多,怎不令人意外?
    三星火災保險 截電源逼下班
    日本韓國更掀起「反加班」之風,本月初《金融時報》報道,日本政府支持下,日本上班族開始對加班文化說再見,自今年10月起,厚生勞動省員工將被禁止在晚上10點以後工作;電子生產商Ricoh將禁止員工在晚上8點後工作等。
    韓國更有過之而無不及,三星火災保險每周三下午6時就會向員工廣播,提醒半小時後電腦系統會截斷電源,逼員工下班,又有科技公司強制員工在7時前下班,加班頻繁的部門或員工,有可能被扣減獎金(見表)!
    工作模式轉變 創意更為重要
    向來重視「搏命做」,如今也鼓勵員工做少些,看來奇怪,但這只是趕上世界趨勢吧!時代不同,一來工作模式轉變,着重腦力,員工發揮創意更加重要,員工做到身心俱疲,病假多,效率低,又不見有甚麼好點子,對僱主而言也不見得是好。
    再者,政府也樂見員工可以少留在辦公室,生活與工作平衡,身心健康,多些時間與家人相處,就算要鼓勵結婚,也要有時間拍拖,每日忙到半夜,何來生兒育女?減少返工時間,會否令人有更多餘暇消遣?就算推動不了多少消費,也令社會發展更多平衡,有必要日忙夜忙嗎?
    瑞銀曾收集全球72個地方的2012年工時數據,首爾、東京、本港每年工時皆逾2,000小時,相比起來,歐洲城市如倫敦、柏林等,每年工時不足1,800小時(見表)。
    連日韓都開始扭轉工作狂文化,加班當例牌的香港,又幾時會變呢?

    亞健康:健康與疾病間的「灰色狀態」

    很多人有過這樣的體驗,身體不適,體力下降,情緒失控,去看醫生得到的答案卻是「你沒病。」為什麼明明不舒服,卻沒有病呢?沒有病該如何治呢? 
    我們先來看一下世界衛生組織對於健康的定義:「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不虛弱,而且是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能力上三方面的完美狀態」。同時還提出「亞健康是介於疾病與健康之間,無器質性病變的一些功能性改變」,又稱「第三狀態」或「灰色狀態」。 
    亞健康可以分為綜合症狀性亞健康、單一症狀性亞健康、隱匿性亞健康三大類。綜合症狀性亞健康以「慢性疲勞」為主要表現,可見到虛弱、免疫功能紊亂、性機能減退等,且這些症狀常可相互包容或重疊的出現;單一症狀性亞健康主要表現為諸如失眠、便秘、記憶力減退、身體疼痛等症狀;隱匿性亞健康多表現為機體無主觀不適感,僅在某一生化檢查指標上有所背離,但確定為某種疾病的證據不足。亞健康狀態因尚未達到現代醫學疾病的診斷標準,因此常常被忽視,但它進一步發展就會導致疾病,對健康存在潛在的威脅。所以在亞健康狀態能否得到及時有效地改善和治療是機體向疾病或健康轉變的關鍵。 
    中醫學認為,健康的機體應該是「陰平陽秘,精神乃治」,如果臟腑功能失調,氣血津液運行失常,就會導致亞健康,繼則疾病。例如,氣血虧虛,衛外不固出現:疲勞乏力,虛弱,活動後心慌、氣短,汗出,易感冒等;肝氣鬱結出現:情緒不穩定,焦慮,抑鬱,腹痛、腹瀉、腹脹等;心脾兩虛出現:失眠,健忘,乏力,食慾不振,心悸,氣短等;腎虛精虧型出現:性功能低下,性慾減退,腰酸,腰痛,腿軟,脫髮等;氣虛濕阻出現:困倦乏力,嗜睡,大便爛等。亞健康表現多樣,證型諸多,在此不一一略舉。中醫治療根據「虛則補之,實則瀉之」施以相應的治療,可使機體恢復「陰陽平衡」,亞健康恢復為健康。 
    中醫最早的經典《黃帝內經》曰:「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中醫藥防治亞健康可起到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的重要作用。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臨床部一級講師馬劍穎博士

    3成股海賭徒高學歷 1/4欠債60萬

    註:本文轉載自經濟日報

    港股進入大時代,小心瘋炒成癮。有機構指股市賭徒3成求助者具大學學歷,近四分之一欠債逾60萬元。

    有銀行經理靠內幕消息投資,欠下900萬元巨債,為填氹虧空公款被囚,輸掉前程也輸掉家庭。

    有中心憂現時股市波動,待回落之時求助個案湧現,提醒市民小心投資成癮,有需要應盡快求助。

    明愛展晴中心03年至今年3月底,共接獲4,718宗病態賭博求助,當中403名涉及股票巿場買賣的賭徒。中心發現,近3成股巿賭徒擁大學或以上學歷,反觀賭馬、賭波等賭徒僅約一成有大學或以上程度。
    近半薪金逾1.5萬 欠債亦多
    中心數據亦反映,大部分股巿賭徒從事服務行業,其次為專業人士及自僱人士,近兩成股市賭徒月入1萬元至1.5萬元,46%月入1.5萬元或以上;相反,52%的其他賭徒的月入則介乎5,000元至1.5萬元。
    中心督導主任鄧耀祖直言,股市賭徒收入高,因而欠債亦大,有近四分一股市賭徒欠下60萬元或以的巨債。
    中心曾協助一名有賢妻愛兒的銀行分行經理,他因一時貪念,以內幕消息參與期指買賣,卻一次過輸掉900萬元帳面數。事主因虧空公款「填氹」被捕,經歷兩年的牢獄生涯後重投社會,卻已與妻兒失去聯絡。
    經紀炒期權期指 借貸停職
    中心輔導員陳志華亦透露,過去曾有一名年約30多歲從事金融業男子,協助「落盤」及訂止蝕位,為客人賺錢,數年後連自己都投入股海,炒期權、期指等:「有贏錢時候,亦有輸錢收場,輸掉積蓄及借貸,欠債30萬、40萬元,公司亦因他做法與工作有衝突要求停職,他才正視問題求助。」
    陳志華指,9成9股市賭徒求助個案均曾借貸,有求助人士反映,財務公司廣告多,予人借錢容易的印象,股市賭徒「贏縮輸谷」,更不惜借錢「翻本」,「不是買甚麼產品的問題,問題在於是心態。」
    股市倘回落 求助個案勢增
    鄧耀祖表示,如日夜注視股市上落否則會感不自在,更不惜借錢、犯法入市等,或已成病態股民,與沉迷賭博無分別。
    就近日股市大幅上落,鄧耀祖預計,待股市持續回落時,求助個案將會增加,呼籲巿民如發現家人或自己投資成癮,貪圖股市上落的快感,應盡快求助。

    更多經濟日報網站內容, 請登入hket.com

    2015年4月20日 星期一

    美麗的得力助手-早歺

    註:作者 

    要靚,其實除了化妝及護膚品外,其實最重要的卻是早餐的選擇。
    每天早上趕著上班上學,不少人會貪圖快捷,而選擇外出吃早餐或早餐外賣到公司,草草了事。據研究顯示,本港有超過60%2145歲的人士會選擇外出食早餐。
    最熱門的早餐,莫過於餐蛋麵了。一片煎香的餐肉加上太陽蛋,放在「熱辣辣」、「香噴噴」的公仔上,令人胃口大開。
    原來吃一碗餐蛋麫,我們不知不覺便吃進了57克脂肪,相當於11茶匙油,超出每日6茶匙油標準差不多一倍。原來吃一碗餐蛋麫,我們不知不覺便吃進了57克脂肪,相當於11茶匙油,超出每日6茶匙油標準差不多一倍。
    但是,你知道嗎?原來吃一碗餐蛋,我們不知不覺便吃進了57克脂肪,相當於11茶匙油,超出每日6茶匙油標準差不多一倍。最近的研究指出,若長期食用油鹽糖含量高的加工食品,會刺激腦部分泌多巴胺,增加食慾及情慾,有機會「食上癮」。一旦上癮,要用12年時間才能戒掉,但「復發」機會卻高達80%。雖然本港現時未有食物成癮問題人數的個案,但是美國則約有6%人有食物成癮。
    根據環保協進會的訪問結果表示,外出食用早餐的受訪人士中,原來只有33%人認為健康程度及營養指標是他們選擇早餐的因素,62%人卻着重於食物的味道、價錢及方便程度。
    一日之計在於晨。早餐宜好;午餐宜多;晚餐宜少。要養生養顏,早餐的選擇不容忽視。
    濃味的食物易令大腸積熱,濕熱易上薰於頭面,會出現暗瘡、痱滋、唇瘡等問題。濃味的食物易令大腸積熱,濕熱易上薰於頭面,會出現暗瘡、痱滋、唇瘡等問題。
    刺激腸胃
    高熱量的早餐如餐蛋公仔麵、奶油多、香腸雜扒等食物屬於「肥甘厚味」,如果經常食用,會影響人體正常的代謝過程。「數食甘美而多肥,肥則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容易導致脾胃不和,而出現胃氣、胃脹、腹瀉等消化不良的症狀。脾胃虛弱影響身體的營養吸收,使機體失去濡養,令身體機能逐漸虛弱,慢慢出現衰老的跡象。濃味的食物易令大腸積熱,濕熱易上薰於頭面,會出現暗瘡、痱滋、唇瘡等問題。
     誘發腎虛
    「腎主水」,即腎能調節體內的水液代謝,高油鹽糖的食品會加重腎臟的負擔,誘發水腫、高血壓和氣喘的發生,同時會刺激鈣質的排泄,導致骨質疏鬆。腎為先天之本,腎臟功能減弱,容易出現衰老徵狀及誘發腎虛所帶來的問題,包括精神不振、形寒肢冷、腰膝無力、尿頻、不孕等。
    要怎樣吃早餐才吃得健康?以下分享幾個貼士給大家。
    在中醫角度,穀類的產品對我們非常有益處。在中醫角度,穀類的產品對我們非常有益處。
    早餐要有「米氣」
    在中醫角度,穀類的產品對我們非常有益處。中醫提及不同時間對應不同的臟腑,早上七時到九時是脾胃經運行的時間,最優質就是進食穀類的食物。小米味甘、鹹,性涼;入腎、脾、胃經;具有健脾和胃、補益虛損、和中益腎之功效,因此小米弱是早餐的最佳選擇。
    根據四季的氣候特色,我們可加入不同的食材,達到食療作用。春天可加入淮山,能加強小米健脾益胃的作用,也可防治水腫的問題;夏天可加入清熱解毒的綠豆;秋天則可加入白背木耳滋陰潤燥。冬天則加入炒香的黑芝麻,補益肝腎。另一方面,女士們在經期後在小米粥內加入適量紅棗,補益氣血。
    脾胃差少食麥皮
    燕麥味甘,性平;入脾、腎、大腸經,有下氣寬中、通便養胃、降糖減肥等功效。現在常標榜燕麥中的可溶性纖維和不溶性纖維能降低膽固醇和維持血糖水平正常,對心臟大有益處。但是研究顯示,過量服食燕麥容易引起胃痙攣或脹氣。因此脾胃、腸道虛弱者,不宜經常食用。


    患五十肩首三月 治療黃金期

    註:本文轉載自蘋果日報


    肩膀疼痛僵硬、舉手有困難、女士甚至無法洗頭及扣bra帶,都可能是患上了俗稱五十肩的凍結肩。有骨科醫生表示,近年到公院進行肩關節手術的個案較10年前上升一倍,提醒五十肩嚴重可影響生活,若感肩痛兼僵硬勿掉以輕心,病發首三個月是治療黃金期,盡快求診有助減輕病症。

    凍結肩(frozen shoulder)學名為黏連性肩囊炎,常見於40至50歲人士,故又名五十肩,病發率為2至3%,女性患病率較多。不少患者病發原因不明,部份因外傷或開刀病史患上此症,糖尿病、甲狀腺、癲癇症、心血管疾病患者也較易患五十肩。 

    嚴重者長期痛楚致抑鬱

    患者因肩部關節囊發炎及收縮,肩部痛楚及關節僵硬,如手臂無法舉高、乘車時無法緊握上方扶手,女性患者更常因手臂難以伸到背後,出現無法扣上bra帶等尷尬情況,有部份嚴重患者更因長期痛楚而患上抑鬱症。
    明愛醫院骨科及創傷科副顧問醫生趙名宇表示,五十肩分三階段,第一階段為疼痛期,患者有3至4個月會感肩痛難擋,關節活動力減弱;第二階段為凍結期,關節開始僵硬,活動能力進一步減弱,一般持續半年至一年;最後是恢復期,疼痛及僵硬程度慢慢減少,但關節活動始終無法回復以往水平。
    趙指醫生一般會以物理及藥物治療讓患者透過肩膀運動改善活動能力,並處方非類固醇抗炎藥,又或在肩部直接注射類固醇以減輕發炎情況。若患者接受6個月治療後仍無改善,可進行全身麻醉微創手術,放鬆關節囊收縮的組織,並在麻醉下接受肩關節推拿,放鬆肩部繃緊的關節。
    該院骨科及創傷科顧問醫生黃仕雄稱,明愛醫院在13年中旬至14年間為18名平均年齡為43.6歲、患五十肩及肩周炎等肩關節患者進行內窺鏡微創手術,所有患者在術後均沒出現併發症,病人對術後情況也感滿意。
    • 黃指傳統肩關節手術需留院2至3日,現時則可縮短至11小時,病人在日間進行手術後可即日返家。他稱微創手術可一小時內完成,傳統手術傷口8至10厘米,現縮小至1厘米,癒合速度也加快,病人可盡快展開物理治療。  

    2015年4月19日 星期日

    菲林數碼拍住上


    【科技籽:玩物達人】
    時至今日,菲林攝影依然存在,還沒被數碼完全取代的原因,不外乎有菲林畫質較好,有質感,每張相都要先想後攝等等。理由眾多,但主題都是想告訴你,菲林才是攝影的唯一境界。數碼攝影難道只有被看低一線的份兒嗎?數碼技術原來已經追得上中片幅,甚至大片幅攝影,像素高達六、七千萬的數碼相機背,加上高質素鏡頭,也能拍攝出如菲林般美的相片。本身是律師的攝影愛好者翟文禮(Raymond),醉心攝影多年,對中片幅及大片幅菲林攝影有研究外,近年亦鑽研高像素的數碼相機背,他笑言,菲林及數碼不會互相取代,因為用法根本有不同,影甚麼便用甚麼,就是這麼簡單。 

    迷質素 踏上菲林路

    Raymond自幼已經愛上攝影,可是真正鑽研是從八年前開始。「可能自己喜歡藝術,這類人不論用手畫的還是攝影,都愛把漂亮的事情記錄下來,所以小學、中學,甚至大學我都隨身攜帶相機。我還記得大學時代用Ricoh的GR1相機,不過是在八年前才認真地攝影,為何呢?因為我用儍瓜機,不能夠拍攝出好像日本雜誌般漂亮的相片,就算拍攝同一塊紅葉,為何就是與日本人影的不一樣呢?我便不斷找尋資料,發現攝影除了構圖、燈光外,相機及鏡頭的質素均有很大影響,於是買了人生之中首部Leica M8。」 

    捨Canon買Leica

    至於為何選擇Leica,Raymond說當時有考慮購買Canon5D Mark II,可是他喜愛Leica是德國製,又較細部,因此最後選取Leica。或許你會懷疑M8只是數碼相機,怎能與菲林相比。Raymond後來從其他Leica用家中發現了這件事,便再買了首部Leica菲林M6,即時發現相片的顏色自然,後來更了解到不同菲林能拍出不同效果。從那時開始,便愛上了菲林攝影。 

    驚艷於中片幅立體感

    在玩了菲林Leica一段時間後,Raymond經朋友介紹下看了6×6中片幅的正片,一看即時陷入那個世界。「我那位朋友不但把正片拿出來,更同時給與我們燈箱和放大鏡,我觀賞後便不能再回頭,因為質素比現在的3D電視更有立體感,那些幼細度及立體感,並非3D電視能給與你的。但它不是叠影,只是一張底片,於是我問朋友,在他口中得知這些叫中片幅。」愛上了中片幅除了相片漂亮外,還有比135菲林更快完成一筒菲林,可沖印出來看自己作品。「我的首部中片幅相機是Rolleiflex2.8F,愛上它的便攜性和攝影質素,這些相機本身亦是一件工藝品,每部都有五、六十年歷史,但依然能運作良好,拍攝出比數碼相機還要出色的照片。另外,135菲林一筒菲林有36張,可是中片幅只有12張,出外拍攝很快便影了一筒,可以快點看到成品。」 

    選素材 愛上黑白照

    兩年後,Raymond便挑戰大片幅相機,拍攝過程與中片幅有很大分別。「是另一個學問,買的工具更複雜,拍攝過程亦有不同,中片幅相機是一筒菲林,可是大片幅是一張一張,每一個菲林匣只能拍攝兩張照片,亦不能手持一部大片幅相機便出外拍照。所以事前的準備要做足,需要把拍攝的過程拖慢。」
    玩了菲林相機多年,Raymond卻沒有菲林和數碼相機兩者只能活一個的想法,有拍攝F1賽車經驗的他認為不同場合便採用不同的相機,沒有只能用菲林或數碼的問題。「例如拍攝風景便用大片幅相機,新聞性或運動照片便用機動性強的相機,若然我要拍攝蝴蝶或昆蟲,便需要用長鏡,使用大片幅亦未必適合。」經歷風景、人物、運動的拍攝後,Raymond坦言較愛拍攝風景相,而且鍾情於黑白攝影。「玩了攝影一段時間後,我發現一張有彩色及黑白的照片,我通常較愛黑白那一張。如果主題、光線和構圖是漂亮的,黑白的一張較耐看,亦讓人較為印象深刻。 

    沖相放相大滿足

    再者,彩色與黑白的最大分別,在於拍攝黑白照時,照相只是佔整體拍攝過程的一半時間,餘下的是回到家沖相、放相,那是攝影的另外一半。還有一點,拍攝黑白照時,你要預先考慮採用甚麼相紙,用甚麼藥水沖,沖印後的效果會最好,所以拍照時有些東西要調整,但彩色照就不需要,因為我不能自己沖,只會交給別人代勞,兩者的過程是不同。最重要的是,由你拍攝到沖印,再裱起它都是你親手養育它長大。」亦因為愛上黑白菲林,Raymond愛上了在世界各地搜羅不同菲林,日本、歐洲都是他掃貨的地點,而購入的自然都是以黑白菲林為主。儘管菲林帶給他很多歡樂,可是他近來開始轉用具有高像素的攝影數碼機背,而且不認為這些數碼機背的質素會比菲林差。「數碼機背的技術很成熟,可呈現的黑白層次甚至會比菲林高。至於照片的立體感,我認為重點在於構圖及鏡頭運用。拍攝黑白菲林照片,我會自己沖印,調校黑暗和層次。之後我換上Leica Monochrom,用軟件同樣做到這個工作及效果,所以用數碼相機拍攝黑白相,有何不可?」 

    用數碼機背堅持不亂影

    現時高像素的數碼機背選擇不多,來自丹麥的Phase One是其中之一,Raymond亦是用家,他認為用數碼機背的便攜性是最佳的優勝之處。「這些中片幅數碼機背在便攜性上有很大的優勢,以往菲林機若要攜帶出外,機身及其配件的重量是問題,遇上天氣不好又是問題,菲林的攜帶也是要留意的。數碼機背所擔心的事情少很多,要攜帶的配件也相對地少一點。」儘管數碼機背優點多,但Raymond始終認為數碼攝影需要攝影師投放的感情比菲林少,「菲林照片由選擇菲林、沖印,再到裱裝,全都是由攝影師孕育出來的,數碼在這方面有所不及。即使如此,我使用這些機背時依然會靜待好時機才會按下快門,不會亂影。」對攝影有堅持,希望相片能成為永恒,才願意採用最好的相機及鏡頭記錄身邊的一切。 

    難忘F1獨家相登頭版

    在香港只有三個人能拍攝F1賽車,Raymond是其中之一位,這張去年吉隆坡站賽事照片更是他自豪之作。他回憶說,當時法拉利車手阿朗素的車失控撞欄,他瞬間按下快門,其他美聯社和法新社攝影師問他拍到嗎?他興奮地回答說:「我拍得到啊!」然後快速地交給美聯社,即時登上各大網上傳媒主頁,翌日並在吉隆坡報紙刊登出來。 

    靚架靚鏡打造最強機背

    數碼機背Phase One連Alpa支架加鏡頭,套裝售價高達50萬。好處是Phase One內置了三支Alpa鏡頭的數值設定,只要按下設定即可使用,省卻用家要自行調校的時間。而Phase One的A Series機背有三款,分別是5,000萬像素的A250、6,000萬像素的A260和8,000萬像素的A280。 

    【話你知】數碼機背是甚麼?

    2015年4月18日 星期六

    港人患乳癌年輕化 最細19歲

    註:本文轉載自經濟日報

    乳癌為香港女性頭號癌症殺手,本港乳癌新症10年間急升兩倍半,本港更成為亞洲地區中發病率最高的地方之一;不單如此,乳癌更有年輕化迹象,有患者僅得19歲。
    45至65歲個案 增幅達一倍
    過去10年間,乳癌於北美地區的發病率持續下降,但在亞洲區卻迅速增長,而香港乳癌發病率更是亞洲區中最高地方之一。香港乳癌基金會主席霍何綺華指出,本港乳癌新症由1992年約1,000宗,升至2012年的3,500宗,升幅兩倍半,其中45至65歲發病個案增幅最大,達一倍。
    近年乳癌患者亦有年輕化趨勢,在2012年,本港有3,508名女性和14名男性確診乳癌,乳癌患者確診年齡中位數為54歲,較美國的61歲及澳洲的62歲年輕。
    據醫管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字顯示,40歲或以下乳癌患者由2008年有338名,升至2012年的374名。
    基金會副主席麥黃小珍指,雖然沒有實際數字,但在基金會乳癌支援中心內,特開設年輕病友小組,專門予40歲以下患者,反映有一定需求。她稱,曾聽過年紀最輕的患者只有19歲,屬家族遺傳。
    缺運動超重 夜間工作高危
    基金會又發現,缺乏運動、超重或肥胖、經常夜間工作等,均是乳癌高危因素(見表)。對於經常夜間工作這個高危因素,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應志浩表示,外國曾有研究指,某些需要日夜顛倒的工種如護士、空姐等,會增加患乳癌風險,惟強調患癌成因非單一因素。
    有關研究發現,返夜更30年或以上的女性,患乳癌比率高出一倍。研究認為,人造光綫會打亂人體自然睡眠周期及賀爾蒙分泌節奏,會阻礙體內分泌有助抑制癌腫瘤生長的褪黑激素,令身體過量分泌誘發癌症的雌激素。
    另外,美國影星安祖蓮娜祖莉因BRCA1基因突變,令患上乳癌及卵巢癌風險較一般人高成,因而選擇進行預防性手術,亦引起香港女性的關注,香港乳癌基金會創會人張淑儀稱,事件報道後多了人查詢有關乳癌及卵巢癌,有患者更決定切除卵巢,避免患上卵巢癌,但個案僅屬少數。
    香港乳癌基金會與中大合作,研究十大乳癌高危因素對於患者和一般人的關係比較,有關研究已經完成,正進行數據分析階段,料在今年內發表研究結果。

    我是唐氏綜合症 不是一種病

    註:本文轉載自蘋果曰報

    【唐氏我兒】圓臉、小眼、愛笑,是大部份唐氏綜合症小孩的特徵。家中誕下唐氏兒,對他們的父母來說,無疑是一種打擊、一個終生考驗,想通了,卻其實是個恩賜。兩個媽媽,一個社工、一個教師,家中都有唐氏兒,究竟她們憑怎麼一種毅力,養大這個唐寶寶?
    記者:鄧玉燕 

    笑對閒言閒語

    三十七年前,命運安排Gigi出現,她的媽媽完全無心理準備,她當下反應是問:「為甚麼是我?」但是她細想下來,發現自己其實比其他唐氏媽媽幸運,因為她是一個社工,懂得尋求協助,並找到唐氏綜合症協會提供初生服務。為人樂觀的她更道:「Gigi要出生,出生在我家較好,因為我會明白、接受,我懂得處理。」

    唐氏兒心智如同小學生,表達能力較弱,故多年來,Gigi媽細心留意女兒每個生活細節,鍛鍊出一套觀察、聆聽的好功夫。「不開心時,她不懂表達,所以我會與學校聯絡,看她上學有沒有不開心。」Gigi對別人的歧視眼光敏感,她媽媽便教她要勇敢面對,對她說:「介意別人看你的話,你一定要做好自己。可能別人看你,是奇怪你為甚麼做得到!」

    六年前女兒加入唐氏粵劇團,提早退休的Gigi媽,亦加入劇團任義務副團長。今年三月尾,劇團在新光戲院登台,全院滿座。趁大戲未開演,記者問Gigi道:「你緊張嗎?」她淡定回答:「不緊張、很放鬆,因為在家裡練習了很多次。」Gigi更敢於向記者談及自己的狀況,「一般弱智人士,有些是有輕度、中度智障;有些是自閉的;我知道我是唐氏那一類,都不算一種病,一樣有潛能的發揮。」

    今次Gigi擔演白蛇傳裡的白素貞,在台上劍槍對打、落一字馬,引來全場掌聲。做母親的很自豪,因為老師從未教授這套動作,是女兒上網自學的。「我不擔心將來,很多事她都懂做,在職業訓練局有學,有朝一日我走了,她想做就會做得到。」俗語云: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演出期間,只見Gigi媽似個陀螺般轉個不停,但為著女兒,她甘之如飴。 

    哭泣無補於事

    劇團另一位主角札霖,父母自稱愛新覺羅後人,要他自幼學功夫;雖聘有工人,但也讓他做家務、學自立,未雨綢繆。札霖媽說,「我最大的希望是,他可以有尊嚴地在社會生存,不要攤大手板拿。」

    當初發現生有唐氏兒時,札霖媽很傷心,更有親戚口沒遮攔,對她說:「寧生敗家仔,莫生蠢鈍兒。」連丈夫都落井下石說:「個仔係一個廢物」。遭受連串打擊,她形容自己哭得瘋了,哭了足足一個月,甚至頭暈眼花,錯看老公以為是個怪物。幸好,札霖外祖母到醫院陪著她,更有社工安慰她說:「不要想負面的事,既然上天俾個小孩你,凡事盡力而為。」

    最後札霖媽告訴自己,不可以再哭,否則很易出現產後抑鬱而做出傻事,要勇敢面對,教育兒子長大成人。當過老師的她,自小教導兒子說話,十個月左右,兒子已懂得指著快餐店的招牌,說「mum-mum」。此外,札霖媽亦千方百計拉近兩父子的關係,「很神奇的,札霖兩歲不夠,已懂為老豆拿櫈仔、拖鞋,拖他的手到餐檯吃飯。後來老豆對他的態度180度改變,如今覺得他比女兒更好。」

    為母則強,像Gigi媽、札霖媽一般的故事,其實並不少,因為全球每700個初生兒當中,約有一個會檢測到有唐氏綜合症。現今醫學已能於懷孕期間,檢測到嬰兒是否唐氏兒,準確率高達90%。父母可選擇是否進行合法流產,但不少父母基於宗教原因或私人決定,仍會把胎兒誕下。唐氏人士只是比常人多一條染色體,成因至今成謎,但大部分都熱愛音樂、舞蹈,個性樂天率真,感染到身邊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