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9日 星期二

星云大师讲述改变命运的三大法宝!最好能记下来


星云大师讲述改变命运的三大法宝!最好能记下来

如果说命运是一定的,不能改变,《易经》教人“趋吉避凶”就讲不通了。换言之,命运是可以改变的。我们起心动念,若是善念便增一分福,恶念便减一分福,因此,我们每天的言行造作,就会影响命运的增减。

佛教认为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任何力量都不能主宰我们的命运,即使天神也无法操纵我们的命运,我们是决定自己命运的主人,我们是创造自己命运的天才。

1
慈悲可以改变命运

佛教认为命运不是定型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佛教虽然也讲命运,但是有别于外道机械的宿命论。

佛教主张诸法因缘而生,空无自性,因此命运也是因缘生法,没有自性。坏的命运可以借着种植善因善缘而加以改变,像小沙弥增长福寿,就是有名的例子:

有一位证得阿罗汉果位的师父,一天在禅定中知道自己疼爱的徒弟只剩七天的寿命,天一亮,师父压抑着悲伤,将小沙弥叫到跟前说:“好孩子,你有好久不曾回家看望父母了,你收拾行李回去和父母聚一聚吧!”

不知情的小沙弥虽然感觉到师父的异样,但是仍然高高兴兴地拜别了师父回家乡去了。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过了七天小沙弥还没有回来,虽然断了烦恼的阿罗汉,也难免为小徒弟的不幸遭遇而怅然伤感。心中正在为再也见不到徒弟而郁郁不乐时,小沙弥突然平平安安地回来了。

阿罗汉大为惊讶,牵着小沙弥的手上下打量地说:“你怎么好好的回来了?你做了什么事吗?”
“没有呀!”小沙弥迷惑地摇头回答。

你仔细想想看,有没有看到什么?做了什么?”师父不放松地追问。

“噢!我想起来了。回家的途中,我经过一池塘,看到一群蚂蚁被困在水中,我捡了一片叶子,把它们救上了岸。”小沙弥如实的回答。

师父听了之后,马上再进入神通之中观看徒弟的命运:这个孩子不但去除了夭寿之相,并且有百岁的寿命。

小沙弥的一念慈悲,不但救了蚂蚁的性命,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2
做福德可以改变命运

做福德也可以转坏命为好命。有的人认为自己罪障滔天、恶贯满盈,永远无法扭转命运,其实不然。

佛教认为再深重的恶业也可以减轻,好比一把盐,如果将它放入杯子之中,当然咸得无法入口。但是如果把它撒在盆子里或者大水缸中,咸味自然减淡。

罪业的食盐无论如何咸涩,只要福德因缘的清水放多了,仍然可以化咸为淡,甚至甘美可口。
一块田里,虽然杂草和禾苗并生在一起,但是只要我们持以精进,慢慢除去芜杂的蔓草,等到功德的佳禾长大了,即使再多一些蔓草,也不会影响收成,因此深重的罪业可以藉着广植福德而加以改变。

3
修忏悔可以改变命运

忏悔也是消除业障、增长福慧、改变命运的法门。

我们的衣服肮脏了,要用清水来搓洗才能洁白;身体垢秽了,也要用净水来沐浴才干净;心地染污了,要用忏悔的法水来洗涤,才能恢复清净。

所谓“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

至诚恳切的忏悔能去除我们烦恼的污秽,把原本无染的清净自性心显现出来,因此佛教非常注重忏悔法门,如慈悲水忏、梁皇宝忏、天台的三忏,都是历史大德为我们敷设的方便法门

百喻经(8)


百喻经(8) 

13说人喜瞋喻

译文
过去,有一个人与大家坐于屋中闲聊,赞叹某人德行极好,唯有两个缺陷:一是喜欢发怒,二是作事仓促。此时那人恰好在门外走过,听了这话,勃然大怒,即刻走入屋中,擒住那说自己过恶的人,挥拳就打。傍人问道:「为何打人啊?」这人答道:「我哪时喜欢发怒,作事仓促?这人却说我总是喜欢发怒,作事仓促,所以打他。」傍人说道:「如今已经明摆在眼前了,你这易怒莽撞的形相,为何还要忌讳呢?」人家说他的缺陷,反而愤愤不平,大家都对他的愚惑大为惊讶!
就譬如世间好饮酒的人,沈溺于杯盏之间,作出种种放逸的事情来,见有人诃责他们,反而产生痛恨的心情,竭力引用一些名贤作佐证,来为自身辩护。好像这位愚人,忌讳听人说他过错,一旦见人在说,反而要打人家。
原典
过去有人,共多人众坐于屋中,叹一外人德行极好,唯有二过:一者喜瞋,二者作事仓卒。尔时此人过在门外,闻作是语,更生瞋恚,即入其屋,擒彼道己过恶之人,以手打扑。傍人问言:「何故打也?」其人答言:「我曾何时喜瞋、仓卒?而此人者,道我恒喜瞋恚、作事仓卒,是故打之。」傍人语言:「汝今喜瞋、仓卒之相即时现验,云何讳之?」人说过恶,而起怨责,深为众人怪其愚惑。
譬如世间饮酒之夫,耽荒沈酒,作诸放逸,见人呵责,反生尤嫉,苦引证佐,用自明白。若此愚人,讳闻己过,见他道说,反欲打扑之。
解说
当场展演自己的毛病来证明自己没有毛病,常常是闻过则怒的人的做法。
14杀商主祀天喻
译文
过去,有一群商人,想入大海去采宝。入大海的首要条件,是需要一个向导,然后方可去。于是就纷纷觅求,找到了一位向导。既已得了向导,便一起出发,至一处旷野中,前有一座天祠,须用活人作祭祀,然后才能通过。这群商人便聚在一起商量起来:「我们这班伙伴,大家都是亲属,如何可杀?只有这位向导,可用来祭祀天神。」于是杀了向导,用以祭祀。祀天完毕之后,却迷失了道路,不知往哪儿走,穷途末路,都困死了。
世上人也是这样,想入佛法的大海中去采取珍宝,便应当把修善法行作为向导。倘若毁坏了善行,那么,就陷入在生死轮回的旷远之路中了,永远没有摆脱出来的希望,就会经历入地狱受猛火烧、成畜生而互相噉食、做饿鬼遭刀剑逼迫这样的三涂,长远地受苦,就如那班商人将入大海而杀了向导,便迷失了津路,终致困死。
原典
昔有贾客,欲入大海。入大海之法,要须导师,然后可去。即共求觅,得一导师。既得之已,相将发引,至旷野中,有一天祠,当须人祀,然后得过。于是众贾共思量言:「我等伴党,尽是亲属,如何可杀?唯此导师,中用祀天。」即杀导师,以用祭祀。祀天已竟,迷失道路,不知所趣,穷困死尽。
一切世人,亦复如是,欲入法海,取其珍宝,当修善法行①以为导师。毁破善行,生死旷路,永无出期。经历三涂,受苦长远。如彼商贾,将入大海,杀其导者,迷失津济,终致困死。
注释
①善法行:是修习利他的十行之一。指四无碍陀罗尼门等法,成就种种化他之善法,以守护正法,令佛种不断。

百喻经(7)

百喻经(7) 


  • 11婆罗门杀子喻
译文
以前有一位婆罗门,自以为知识宏博,对星象、占术及种种技艺,无不精通。凭恃自己这般能耐,想要显露一下他的才干,便跑到别的国家,抱儿而哭。有人问婆罗门:「汝为何哭啊?」婆罗门答道:「眼前我这个小儿,七日后会死去,我怜惜他的夭殇,所以哭呀!」这时人们说道:「人的寿命很难推知,计卜算卦也容易出错。倘若到了第七日或许不死呢,何必预先哀哭?」婆罗门道:「日月可闇沈,星宿可坠落,我的推解,终究是不会有违失的。」为了名利的缘故,到了第七日,婆罗门亲手把儿子杀了,用以证实自己的预说。当时一些人听说他的儿子在七日后果然死了,都啧啧叹道:「真是一位智者,所言一点都不错。」心内产生了信服之情,都来向他致敬。
这好比佛的四众弟子,为了利养的缘故,自称得道了,用愚弄他人的方法,杀善男子,诈伪地现出慈德来,因而使自己的将来受苦无穷。就如婆罗门为了验证自己的预言,杀死儿子,来迷惑世人一样。
原典
昔有婆罗门,自谓多知,于诸星术种种技艺无不明达。恃己如此,欲显其德,遂至他国,抱儿而哭。有人问婆罗门言:「汝何故哭?」婆罗门言:「今此小儿,七日当死,愍其夭殇,是以哭耳!」时人语言:「人命难知,计算喜错。设七日头或能不死,何为预哭?」婆罗门言:「日月可闇,星宿可落,我之所记,终无违失。」为名利故,至七日头,自杀其子,以证己说。时诸世人,却后七日,闻其子死,咸皆叹言:「真是智者,所言不错。」心生信服,悉来致敬。
犹如佛之四辈弟子,为利养故,自称得道,有①愚人法,杀善男子,诈现慈德,故使将来受苦无穷。如婆罗门为验己言,杀子惑世。
注释
①有:为、行、用。
解说
四众弟子为了贪得供养,自称得道,以欺世盗名,最终必将遭到倾覆。为理解此意,可抄出《杂譬喻经》(比丘道略集、鸠摩罗什译)的一则譬喻,以供并读,亦属以喻解喻的方法。
昔有一比丘被摈(驱逐走),懊恼悲叹,涕哭而行,道逢一鬼。此鬼犯法,亦为毘沙门天王(即四大金刚之一)所摈。
时鬼问比丘言:「汝有何事,涕哭而行?」比丘答曰:「我犯僧事,众僧所摈,一切檀越供养尽失:又恶名声流布远近,是故愁叹涕泣耳。」鬼语比丘言:「我能令汝灭恶名声、大得供养,汝可便立我左肩上,我当担汝虚空中行,人但见汝而不见我身。汝若大得供养,当先与我。」彼鬼即时担此比丘,于先被摈聚落上虚空中行。时聚落人见皆惊怪,谓其得道,转相谓言:「众僧无状,枉摈得道之人。」
时聚落人皆诣此寺呵责众僧,即迎此比丘住于寺内,遂大得供养。此比丘随所得衣食诸物辄先与鬼,不违本要(约)。此鬼异日复担此比丘游行空中,正值(遇)毘沙门天王官属,鬼见司官,甚大惊怖,捐弃比丘,绝力而走。此比丘遂堕地而死,身首碎烂。(《大正藏》第四册第五二三页)
12煮黑石蜜浆喻
译文
从前一个愚人在煮黑石蜜,有一位富人来到了他家。当时这愚人便这样想:如今我应取黑石蜜浆招待这位富人。即在石蜜中放入些水,搁在火上,同时又急急地在火上用扇扇石蜜浆,希望它冷得快些。傍人说道:「下面不熄掉火,上面扇个不停,如何会冷呢?」当时众人都嗤笑他。
这就好像外道,不去熄灭炽燃着的烦恼之火,而是稍稍修点苦行,卧在荆棘的刺上,用火来烤炙自己的身体,却祈望求得清凉寂静的大道,终究是办不到的,徒然遭受智者的嗤笑。于现在受苦,还殃及将来的解脱。
原典
昔有愚人煮黑石蜜①,有一富人来至其家。时此愚人便作是想:我今当取黑石蜜浆与此富人。即着少水用置火上,即于火上,以扇扇之,望得使冷。傍人语言:「下不止火,扇之不已,云何得冷?」尔时众人悉皆嗤笑。
其犹外道,不灭烦恼炽燃之火,少作苦行,卧棘刺上,五热炙身②,而望清凉寂静之道,终无是处。徒为智者之所怪笑。受苦现在,殃流来劫。
注释
①黑石蜜:梵文是pataiasarkara,作黑石蜜时,要加入乳、油、面粉、焦土、炱煤之类,和合了,放在铛中煎煮,于竹甑内盛了,投入水中,水即刻冒出烟来,嗞嗞作响,犹若将热铁放入了水中。冷却凝固后,呈褐色,且坚硬如石,故名黑石蜜。
②五热炙身:将五体在火上烤炙,是赴火外道的苦行方法。
解说
佛陀初先出家修道时,也曾作苦行,翘一足至二更方休,五热炙身至二更方休,但后来意识到苦行的结果依然出离不了轮回,便认为苦行是邪道,不是清净道。关于外道的苦行,《杂阿含经》卷三十五的记载较详:「常执须发,或举手立,不在床坐,或复蹲坐,以之为业。或复坐卧于荆棘之上,或边缘坐卧,或坐卧灰土,或牛尿涂地,于其中坐卧,或翘一足,随日而转。盛夏之日,五热炙身,或食菜,或食舍楼枷,或食油滓,或食牛粪。或日事三火,或于冬节冻冰亲体,有如是等无量苦身法。」(《中华大藏经》第三十三册第五十八页)

百喻经(6)

百喻经(6) 



9叹父德行喻
译文
过去有一个人,在众人中赞叹自己父亲的德行,说:「我的父亲为人仁慈,不伤害他人,不偷盗,不说谎,而且还施行布施。」这时有个愚人听了这番话,便说:「我父亲的德行,还要超过你的父亲。」众人问道:「有什么德行,请说说他的事迹。」愚人答道:「我父亲从小以来,就断绝了淫欲,一直都没接触女人。」众人说道:「若是断绝了淫欲,却如何生出你来?」大受当时人的嗤笑。
好比世间的无智之徒,想称赞某人的德行,不懂得恰如其分,反而招致诋毁。如那个愚人,存心想赞叹父亲,却言过其实,世间无智之徒也是如此。
原典
昔时有人于众人中叹己父德,而作是言:「我父慈仁,不害不盗,直作实语,兼行布施。」时有愚人,闻其此语,便作是①言:「我父德行复过汝父。」诸人问言:「有何德行,请道其事。」愚人答曰:「我父小来断绝淫欲,初无染污。」众人语言:「若断淫欲,云何生汝?」深为时人之所怪笑。
犹如世间无智之流,欲赞人德,不识其实,反致毁呰②,如彼愚者,意存③叹父,言成过失,此亦如是。
注释
①「是」字后,《丽藏》有「念」字,衍,今据宋、元、明三藏删。
②呰:音此,诋毁。
③「存」,《丽藏》作「好」,形似有讹,今从宋、元、明三藏改。
解说
名实相当,方能完美地达到目的。
10三重楼喻
译文
过去有一个富愚人,不通事理。他到别的富人家去,见及一座三层楼,高畅广大,端严华丽,轩阁清敞疏朗,心内很是羡仰,想道:我的钱财并不亚于他,为何从前不造一座这样的楼屋呢?即便唤来木匠,问道:「你会造那家一般的好看楼屋吗?」木匠答道:「那就是我造的。」富愚人即便说道:「如今可替我造一幢那样的楼屋。」
这时,木匠就开始丈量地面,砌垒砖坯,造起楼屋来。愚人见他垒坯砌砖,造作楼舍,心内怀着疑惑,不甚明白,便问道:「你想作什么?」木匠答道:「作三层楼。」愚人道:「我不想作下面二层,先可为我作最上层。」木匠道:「哪有这等事!哪有不作最下层屋,而能造那第二层的?不造第二层,怎能造第三层。」愚人固执地说:「我如今不要下二层屋,定要替我造最上层。」当时人听了,都不免笑他,异口同声地说:「哪有不造下面第一层而能造二层、三层的?」
就譬如佛的四众弟子,有些不能精勤地修持、恭敬佛法僧三宝,懒惰懈怠,却想求得道果,说:「我如今不要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这三果,唯求修得阿罗汉最上果。」也被当时的人所嗤笑,与那愚人一模一样。
原典
往昔之世,有富愚人,痴无所知。到余富家,见三重楼,高广严丽,轩敞疏朗,心生渴仰,即作是念:我有财钱,不灭于彼,云何顷来而不造作如是之楼?即唤木匠而问其曰:「解作彼家端正舍不?」木匠答言:「是我所作。」即便语言:「今可为我造楼如彼。」
是时,木匠即便经①地垒墼②作楼。愚人见其垒墼作舍,犹怀疑惑,不能了知,而问之言:「欲作何等?」木匠答言:「作三重屋。」愚人复言:「我不欲作下二重之屋,先可为我作最上屋。」木匠答言:「无有是事!何有不作最下重屋,而得造彼第二之屋?不造第二,云何得造第三重屋?」愚人固言:「我今不用下二重屋,必可为我作最上者。」时人闻已,便生怪笑,咸作此言:「何有不造下第一屋而得上者?
譬如世尊四辈弟子③,不能精勤修敬三宝,懒惰懈怠,欲求道果,而作是言:「我今不用余下三果,唯求得彼阿罗汉果。」亦为时人之所嗤笑,如彼愚者,等无有异。
注释
①经:量。
②墼:音几,砖坯。
③四辈弟子:指构成佛教教团之四种弟子众,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众弟子。或指出家的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等四众弟子。
源流
《菩萨善戒经》载:譬如重楼四级次第,不由初级至二级者,无有是处,不由二级至于三级,不由三级至四级者,亦无是处。(《大正藏》第三十册第一O一三至一O一四页)
解说
大抵有基方筑室,未闻无址忽成岑。
此则可与第四十四则<欲食半饼喻>比看。

【佛教故事】引发人性中的贪婪

【佛教故事】引发人性中的贪婪 


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当时只是抱着姑且看看的心态,但在看完后带给人的震撼,却绝不是笔墨可以表达、言语可以形容的,这篇文章分享给每一个在为梦想努力奋斗的你,提醒我们在努力追求梦想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最初的本心。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写了一本寓言故事集《呆子伊凡》,里面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有个老魔鬼看到人间的生活过得太幸福了,他说:「我们要去扰乱一下,要不然魔鬼就不存在了。」他先派了一个小魔鬼去扰乱一个农夫。因为他看到那农夫每天辛勤地工作,可是所得却少得可怜,但他还是那么快乐,非常知足。
小魔鬼就开始想,要怎样才能把农夫变坏呢?他就把农夫的田地变得很硬,让农夫知难而退。那农夫敲半天,做得好辛苦,但他只是休息一下,还是继续敲,没有一点抱怨。小魔鬼看到计策失败,只好摸摸鼻子回去了。
老魔鬼又派了第二个去。第二个小魔鬼想,既然让他更加辛苦也没有用,那就拿走他所拥有的东西吧!那小魔鬼就把他午餐的面包跟水偷走,他想,农夫做得那么辛苦,又累又饿,却连面包跟水都不见了,这下子他一定会暴跳如雷!
农夫又渴又饿地到树下休息,想不到面包跟水都不见了!「不晓得是哪个可怜的人比我更需要那块面包跟水?如果这些东西就能让他得温饱的话,那就好了。」又失败了,小魔鬼又弃甲而逃。
老魔鬼觉得奇怪,难道没有任何办法能使这农夫变坏?就在这时第三个小魔鬼出来了。他对老魔鬼讲:「我有办法,一定能把他变坏。」小魔鬼先去跟农夫做朋友,农夫很高兴地和他作了朋友。因为魔鬼有预知的能力,他就告诉农夫,明年会有干旱,教农夫把稻种在湿地上,农夫便照做。结果第二年别人没有收成,只有农夫的收成满坑满谷,他就因此而富裕起来了。
小魔鬼又每年都对农夫说当年适合种什么,三年下来,这农夫就变得非常富有。他又教农夫把米拿去酿酒贩卖,赚取更多的钱。慢慢地,农夫开始不工作了,靠着经济贩卖的方式,就能获得大量金钱。
有一天,老魔鬼来了,小魔鬼就告诉老魔鬼说:「您看!我现在要展现我的成果。这农夫现在已经有猪的血液了。」只见农夫办了个晚宴,所有富有的人都来参加;喝最好的酒,吃最精美的餐点,还有好多的仆人侍候。他们非常浪费地吃喝,衣裳零乱,醉得不省人事,开始变得像猪一样痴肥愚蠢。
「您还会看到他身上有着狼的血液。」小魔鬼又说。这时,一个仆人端着葡萄酒出来,不小心跌了一跤。农夫就开始骂他:「你做事这么不小心!」「唉!主人,我们到现在都没有吃饭,饿得浑身无力。」「事情没有做完,你们怎么可以吃饭!」老魔鬼见了,高兴地对小魔鬼说:「唉!你太了不起!你是怎么办到的?」小魔鬼说:「我只不过是让他拥有比他需要的更多而已,这样就可以引发他人性中的贪婪。」

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

【印光大师】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 


(1)“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念佛的宗旨,是生真信(即信),发切愿(即愿),专持佛号(即行。信愿行三,为念佛宗旨)。念佛用功最妙的方法,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都摄六根者,即是念佛之心,专注于佛名号,即摄意根。口须念得清清楚楚,即摄舌根。耳须听得清清楚楚,即摄耳根。此三根摄于佛号,则眼决不会乱视。念佛时眼宜垂帘,即放下眼皮,不可睁大。眼既摄矣,鼻也不会乱嗅,则鼻亦摄矣。身须恭敬,则身亦摄矣。六根既摄而不散,则心无妄念,唯佛是念,方为净念。六根不摄,虽则念佛,心中仍然妄想纷飞,难得实益。若能常都摄六根而念,是名净念相继。能常常净念相继,则一心不乱,与念佛三昧,均可渐得矣。
复幻修大师书
(2)十念计数法:
至于念佛,心难归一。当摄心切念,自能归一。摄心之法,莫先于至诚恳切。心不至诚,欲摄莫由。既至诚已,犹未纯一,当摄耳谛听。无论出声默念,皆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默念虽不动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如是摄心,妄念自息矣!如或犹涌妄波,即用十念记数,则全心力量施于一声佛号。虽欲起妄,力不暇及。此摄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昔宏净土者,尚未谈及。以人根尚利,不须如此,便能归一故耳。(印光)以心难制伏,方识此法之妙。盖屡试屡验,非率尔臆说。愿与天下后世钝根者共之,令万修万人去耳。
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著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须知此之十念,与晨朝十念,摄妄则同,用功大异。晨朝十念,尽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此以一句佛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则可,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快随慢,了无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宜。
较彼掐珠记数者,利益天殊。彼则身劳而神动,此则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时,或难记数,则恳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复摄心记数。则憧憧往来者,朋从于专注一境之佛号中矣。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利根则不须论。若吾辈之钝根,舍此十念记数之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难大难。又须知此摄心念佛之法,乃即浅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议法。但当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见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兹中丧,不能究竟亲获实益,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时。若静坐养神,由手动故,神不能安,久则受病。此十念记数,行、住、坐、卧皆无不宜。卧时只宜默念,不可出声。若出声,一则不恭,二则伤气。切记!切记!
复高邵麟居士书四
(3)佛号不断:
既有真信切愿,必须志心执持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圣号。无论行住坐卧,语默动静,穿衣吃饭,及大小便利等,总不离此六字洪名(或四字持亦可)。必须令其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佛无二,心佛一如。若能念兹在兹,念极情忘,心空佛现。则于现生之中,便能亲证三昧。待至临终,生上上品。可谓极修持之能事也已。至于日用之中,所有一丝一毫之善,及诵经礼拜种种善根,皆悉以此功德,回向往生。如是则一切行门,皆为净土助行。犹如聚众尘而成地,聚众流而成海,广大渊深,其谁能穷。然须发菩提心,誓愿度生。所有修持功德,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回向。则如火加油,如苗得雨。既与一切众生深结法缘,速能成就自己大乘胜行。若不知此义,则是凡夫二乘自利之见,虽修妙行,感果卑劣矣。念佛虽一切时,一切处,皆无妨碍。然须常存敬畏,必须视佛像一如活佛。视佛经祖语,一如佛祖对己说法一样,不敢稍存疑慢。虽孝子之读遗嘱,忠臣之奉敕旨,当不过是。
至于平时念佛,声默随意。若睡卧,大小便,澡身濯足等,及经过臭秽不洁之地,俱宜默念,不可出声。出声则便为不恭,默念则功德一样。吾常谓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若或了无恭敬,则虽种远因,而亵慢之罪,有不堪设想者矣。今之在家读佛经者,皆犯此病。故于有缘者前,每谆谆言之。念佛必须摄心,念从心起,声从口出,皆须字字句句,分明了了。又须摄耳谛听,字字句句,纳于心中。耳根一摄,诸根无由外驰,庶可速至一心不乱。大势至所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者,即此是也。文殊所谓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者,亦即此是也。切不可谓持名一法浅近,舍之而修观像观想实相等法。夫四种念佛,唯持名最为契机。持至一心不乱,实相妙理,全体显露。西方妙境,彻底圆彰。即持名而亲证实相,不作观而彻见西方。持名一法,乃入道之玄门,成佛之捷径。今人教理观法,皆不了明。若修观想实相,或至著魔。弄巧成拙,求升反坠。宜修易行之行,自感至妙之果矣。
与徐福贤女士书
(4)在家居士早晚课:
虽则长时念佛,无有间断,须于晨朝向佛礼拜毕,先念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毕,即念赞佛偈,即阿弥陀佛身金色偈。念偈毕,念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随即但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或一千声,或五百声,当围绕念。须从东至南至西北绕,为顺从,为随喜。顺从有功德。西域最重围绕,此方亦与礼拜均行,若不便绕,或跪或坐或立皆可。念至将毕,归位念观音、势至、清净大海众菩萨,各三称,然后念净土文,发愿回向往生。念净土文者,令依文义而发心也。若心不依文而发,则成徒设虚文,不得实益矣。净土文毕,念三归依,礼拜而退。此为朝时功课,暮亦如之。若欲多多礼拜者,或在念佛归位之时,则拜佛若干拜。九称菩萨,即作九礼,礼毕即发愿回向。
或在功课念毕礼拜,随己之便,皆无不可。但须恳切至诚,不可潦草粗率。蒲团不可过高,高则便不恭敬。若或事务多端,略无闲暇,当于晨朝盥漱毕,有佛则礼佛三拜,正身合掌念南无阿弥陀佛,尽一口气为一念,念至十口气,即念小净土文;或但念愿生西方净土中四句偈,念毕礼佛三拜而退。若无佛,即向西问讯,照上念法而念。此名十念法门,乃宋慈云忏主,为王臣政务繁剧,无暇修持者所立也。何以令尽一口气念?以众生心散,又无暇专念,如此念时,借气摄心,心自不散。然须随气长短,不可强使多念,强则伤气。又止可十念,不可二十、三十,多亦伤气。以散心念佛,难得往生;此法能令心归一处。一心念佛,决定往生。念数虽少,功德颇深。极闲极忙,既各有法,则半闲半忙者,自可斟酌其间,而为修持法则也。
与陈锡周书、见正编复马契西书五
(5)念佛不必观想:
持名一法,最为末法透机之法。善导虽疏观经,实最重持名一行。不观末法众生,神识飞飏,心粗境细,观难成就。大圣悲怜,特劝专持名号。以称名易故,相续即生之言乎。观虽十六,行者修习,当从易修者行。或作如来白毫观,或作第十三杂想观。至于九品之观,不过令人知行人往生之前因与后果耳。但期了知即已,正不必特为作观也。观之理,不可不知。观之事,且从缓行。若或理路不清,观境不明,以躁心浮气修之,或起魔事。即能观境现前,若心有妄生喜悦之念,亦即因喜成障,或复致退前功。故楞严云,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祈一心持名,以为千稳万当之行。待至心归于一,净境自会现前。四帖疏错讹甚多。光二十年前,先曾约校。去年南京羊皮巷观音庵妙莲和尚要其本去另刻,明年当可出书,祈为请阅。
复崇明黄玉如书
念佛一法,约有四种。所谓持名,观像,观想,实相。就四法中,唯持名一法,摄机最普,下手最易,不致或起魔事。如欲作观,必须熟读观经。深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及心净佛现,境非外来。唯心所现,不生取著。既不取著,则境益深妙,心益精一。能如是,则观想之益,殊非小小。如观境不熟,理路不清。以躁妄心,急欲境现。此则全体是妄,与佛与心,皆不相应,即伏魔胎。因兹妄欲见境,心益躁妄,必致惹起多生怨家,现作境界。既最初因地不真,何能知其魔业所现。遂大生欢喜,情不自安。则魔即附体,丧心病狂。纵令活佛现身救度,亦末如之何矣。须自量根性,勿唯图高胜,以致求益反损也。善导和尚云,末法众生,神识飞扬,心粗境细,观难成就。是以大圣悲怜,特劝专持名号。以称名易故,相续即生。诚恐或有不善用心,致入魔境也。宜自详审。又志诚恳切,亦消除躁妄魔境之一妙法也。宜竭尽心力以行之,则幸甚。
复吴希真居士书一
观想一法,非理路明白,观境熟悉,无躁妄欲速之心,有镇定不移之志者,修之,则损多益少。
复吴希真居士书二
(6)念佛回向:
念佛回向,不可偏废。回向即信愿之发于口者。然回向只宜于夜课毕,及日中念佛诵经毕后行之。念佛当从朝至暮不间断。其心中但具愿生之念,即是常时回向。若夫依仪诵文回向,固不得常常如是。诸大乘经,经经皆令诸众生直成佛道。但恨人之不诚心念诵,致不得其全益耳。楞严五卷末,大势至菩萨章,乃净宗最上开示。只此一章,便可与净土四经参而为五。岂有文长之畏哉。君子之学为己,乃念念叩己而自省耳。梦觉一如,唯功夫到家者方能。但于觉时操持,久之梦中自能无大走作矣。
复永嘉某居士书四
(7)念佛注意事项:
甲:至于念佛,必须志诚。或有时心中悲痛起来,此也是善根发现之相,切不可令其常常如是,否则必著悲魔。凡有适意事,不可过于欢喜,否则必著欢喜魔。
乙:念佛时,眼皮须垂下,不可提神过甚,以致心火上炎,或有头顶发痒发痛等毛病,必须调停适中。
丙:大声念,不可过于致力,以防受病。
丁:掐(音恰)珠念,能防懈怠,静坐时,切不可掐,掐则指动而心不能定,久必受病。
戊:念佛闭目,易入昏沉,若不善用心,或有魔境。但眼皮垂帘,(即所谓如佛像之目然。)则心便沉潜不浮动,亦不生头火。

六道轮回真实存在 用这个方法就能证明!

六道轮回真实存在 用这个方法就能证明! 

 希阿荣博堪布 





很多高僧大德说过,你可以宣称自己不相信佛法,但你不可以不相信因果。因果不因为你不信就不存在,但因果一旦与报应相连,一般人或许就不会认同;再与三世结合起来,就很容易被人视为迷信。这种现象其实非常诡异,深层心理有待详细分疏。还有些人会问:“我没见过轮回转世,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前世,请问六道轮回如何证明是存在的?如果轮回真的存在,那么其他很多佛学道理就容易相信了。”我们来听听希阿荣博堪布的回答,或许可以解开疑团,豁然开朗。

文:希阿荣博堪布

在我们讨论轮回是否存在这个问题前,最好先来看看佛教所说的轮回到底是指什么。

佛陀在《圆觉经》中是这样解释的:“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

也就是说,有始有终,有生有灭,有聚有散,相续循环,就是轮回。可见一般人的生活,见闻觉知,起心动念,可不都在轮回中嘛。



六道指的是众生存在的六种形态,分别是天道、阿修罗道、人道、旁生道、饿鬼道、地狱道。

众生的所言所行所想产生相应的后果,每个众生根据自己需要承受的后果而经历顺逆苦乐的境遇,也就是老话说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不同的境遇总的可分成六大类即六道。

六道,与其说是独立、绝对存在的六个地方,不如说是众生各自业因果报的外现。六道里又有细分,二十八重天、十八层地狱等且不说,人与人之间在境遇上的差别是大家都看得见的。造成这种种差别的是众生各自的作为,不是其他。

你看自己心里各种各样的念头此起彼伏,有的是善念,有的是恶念,随着念头而产生言行举动,这一切都会留下印记,一点一点印记串起来就构成一股前因后果环环相扣的轨迹,它不仅是过去和现在的纪录,也预示着未来的趋势。

比如说,以前人们认为很多事情都是偶然发生的,彼此之间没有太大的关联,后来网络和计算技术的发展使得记录存储海量数据成为可能,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行为被记录下来,仅仅是这很小的一部分言行的记录和分析,已经足以让人们看到生活中无所不在的关联和延续。

这种关联和延续不是技术创造出来的,它一直都无形地存在,只是最新的数据存储和分析技术发现并把它描述了出来。当然这与佛教所讲的业因果相比,在深度、广度、完整性、精确性上还有很大差距,但不管怎么样,也算是为比较崇尚科技的现代人理解佛教的某些概念提供了一个方便。

如何证明有前世,其实跟证明是否有昨天是类似的。


你说:“昨天当然有,因为我记得。”那么,也有人记得他前世的经历,如果说记得就证明有,那前世也应该有。

你说:“大部分人都记得昨天而不知道前世的情景,所以昨天肯定有,前世不一定有。”如果大部分人都不记得就说明不一定有,那么大部分人应该都不记得自己一岁以前的情景,这是否说明大部分人可能都没有经历过婴儿期,生下来就能跑会跳呢?

你说:“昨天发生过的事,我有照片、视频、录音等等为证。”的确,技术发展到今天,我们有了很多记录的手段,但这些所谓科学、有形的证物,有之能证明有,无之不能证明无,否则在影像技术发明前的漫长时期里,人们无法记录下“昨天”的影像,岂不是他们都不曾有昨天而只活在“今天”了?

文字记录也是同样道理:有的族群以文字的方式记录自己的过去,有的族群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但是记录的缺失不代表经历的空白。

你说:“昨天工作的成果,我今天在享用。昨天还有很多事没做完,我今天接着做。如果没有昨天,我今天身在其中的这一切又是从何而来?”

其实同样道理,你的今生也是前世因果的延续。前世积的福,你今生在享用。前世造的恶,你今生在偿还。享用不尽、偿还不完的,顺延到后世。跟昨天没做完的事今天做、今天完不了明天做,是一个道理。

人天生就带着很多东西来的,相貌、性情、福报受用,一生下来差别就很大。这不是偶然的,也不完全是遗传而来,你看同父同母的兄弟姐妹也各各不同。
你如果愿意把事情的发生都归结于偶然性,我也不反对,但我更愿意相信凡事都有前因后果,至少这是更为理性的态度。


你说:“昨天的我活到了今天,今天我还活着就证明了昨天的存在。”事实上,昨天的你和今天的你不是完全一样的。细胞新陈代谢的道理你应该懂,分分秒秒间,构成我们身体的细胞都在变,并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身体从昨天过到了今天。

就心而言,觉知、感受、认知、思想等也并非自成一体,而是一个个念头的前后迁流。

如果把身心的这种相似相续定义为存活,从昨天活到了今天,那么前世到今生,一贯而下的业因果在继续,身心作为业的体现,也是前后相续的,因此也可以说是从前世活到了今生。

不同的是,两天之间的差异一般情况下不易察觉,而两世之间的差异比较大。

其实,不要说两世,就是在一生当中,我们从小到大,因自然的生长、衰老,都要从里到外彻底变几次。童年的你,长大成人的你,老年的你,无论外表还是内心,差异都很大。

若是发生重大变故(也可以理解为重大的缘起),则外表、内心都可能在短时间内有巨大改变,前后判若两人。

比如遭遇灾难、事故,身体被损,变得面目全非;或者内心因为受到某种强烈刺激而丧失记忆或精神失常。两世之间,经历死亡、转生、住胎的巨大恐惧和痛苦,身心迥异是同样道理。

昨日今日,前世今生,皆是业力和缘起显现的相续。因缘渐变,则身心渐变。因缘巨变,则身心巨变。因缘差异大,身心世界的差异也大。所以不能以看上去相同或不相同,来证明延续或不延续。


我们可依此类推地继续下去,但我不想陷入逻辑辩论当中,所以在这里只是简单地举几个例子,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启发,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并尝试去挑战自己的某些成见。

不是所有东西都需要靠实物去证明,也不是有实物证据就一定能解决问题的。比物质生活更高一层的情感、思想世界是如此,比情感、思想又高一层的精神生活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