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9日 星期三

【星云大师】佛教对社会病态的疗法(三)


【星云大师】佛教对社会病态的疗法(三) 


三.教育道德的病态与疗法 
现在的社会道德逐渐式微,学校和家庭的教育也有很多病态。我记得我幼小的时候,在外面跟人家争吵,被人欺负了,回家后,父母还要再责罚我,然后带我到人家家里去道歉。现在的社会风气就不同了,有些儿童在外面被人家打了,吵架了,回到家里一哭诉,做父母的就会怒斥:‘哭!哭!哭什么!没用的东西!你怎么不把他打倒!’,然后带着孩子找对方算帐,兴师问罪。
这种童年教育的护短病态很普遍。有一次,一种可乐饮料举办大赠奖,搜集一组七个字的瓶盖,就可以得大奖。父亲带儿子赴宴,儿子东寻西捡的找瓶盖,爬到别人桌子下面,有个客人不高兴,就骂了这个孩子:
‘钻什么钻?一点规矩都不懂!’
骂完,拍了他一下。这个小孩立刻哭哭啼啼回到父亲那里,抹眼泪说:
‘爸,那人打我!不让我找瓶盖!’
这个父亲立刻气冲冲扯着孩子过去,质问那个客人:‘我儿子捡瓶盖,干你什么事?汽水又不是你的!’
那个客人也不服气:‘哼!我凭什么要让瓶盖给他?我自己不会捡?’
这样互不相让,是好的教育吗?过去小孩在学校里顽皮,被老师打手心,挨打以后,回家还不敢讲,因为讲出来会再挨父母打,被父母带到学校向老师道歉,还拜托老师再多多严格管教。现在学校的老师打了学生,噢!不得了!居然敢打我的心肝宝贝!做父母的立刻找校长告老师,甚至告到市议会,告到教育局,告到法院,这样的家庭教育,怎能不百病丛生?
还有的小孩子,在公园摘了几朵花,在市场偷了一盒糖,回到家一表功,父母就称赞他:‘好儿子,这花真漂亮,以后多摘一点!’‘好孩子,不花钱就有糖吃,算你行!’在这种童年教育下,小时候偷糖,大的时候偷牛,再大一点就要抢劫了!
青少年教育的病态也很严重,其中最祸国殃民的是升学主义。在升学主义挂帅的今天,“升学!升学!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之!”它不但埋没了个人的性向与禀赋,造成选才制度的僵化,而且阻碍了学生兴趣与情绪的发展,使学生缺乏生活上的适应能力,甚至牺牲了个人价值与尊严,产生学非所用的弊病,间接毁掉了青少年宝贵的一生!
我曾经亲耳听到一个母亲跟美国的儿子通电话,二十几分钟的国际越洋电话,这对母子翻来覆去讲的就是这几句:
‘妈妈!我要回去!’
‘乖乖!不能回来﹗’
‘我受不了,我要回去啦!’
‘唉呀!你再忍耐一下嘛!你回来,妈妈面子不好看,很难为情啊!’
‘我不管啦!这里这么冷,又吃不好,又没人跟我玩,我要回去啦!’
‘不行啊!乖儿,这样吧!我马上再寄钱给你,你买好吃的吃。’
‘我学校功课跟不上,我受不了了!’
‘跟不上没关系,我寄钱给你,你去玩好了!’
‘……’
这样要求儿女的教育,可以光宗耀祖吗?
生了一个漂亮女儿,有许多男孩追求,父母就高兴,认为面子光彩,连带的助长了少女的虚荣心。儿子念大学,摆地摊、拉保险赚了钱,自己买了车,父母就很高兴,认为儿子有办法,加深了他的功利心态。像这样只注重虚荣和功利,而不教育他们真正做人处世的道德情操,这样的社会教育,能不病态深重吗?
从儿童到青少年,从青少年到大学生,从大学生到硕士、博士,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病态是:
第一、只重知识不重道德--分数高,人格低劣。
第二、只重功利不重精神--争名利,缺乏胸襟气度。
第三、只重接受不重思维--能灌输,不能启迪。
第四、只重个人不重利他--自私,不肯牺牲奉献。
上面这些教育道德的病态,可以从很多小地方看出来:例如各级学校很少有至圣先师孔子像,儒家之学也不能普遍于社会,有关单位常常举办纪念毕卡索、纪念猫王、纪念贝多芬、纪念爱迪生……等活动,却很少纪念玄奘大师、监真大师或民族英雄,崇洋媚外的心态太重。教育界普遍弥漫着功利风气与乡愿心态,直接间接戕害了我们的下一代,这是很严重的国弊!
针对这些病态,我想,可以用一些方法来治疗:
1.以鼓励代替责备:年轻人意气盛,常常率性行事。太过责备,他会有一种心理:反正你认为我坏,好!我坏!我坏就坏到底吧!这样一来,只有反作用。所以对于年轻人的缺点要多涵容,不要光是责备,要用鼓励来劝勉向上。春风怡人,总比酷暑炎风薰人好。
2.以慈爱代替呵骂:一句温言暖语,胜过严呵厉责。像仙崖禅师感化夜游弟子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子:有一个徒弟,常常夜游,三更半夜爬梯子翻墙外出,被仙崖禅师知道了,就把梯子撤掉,在墙下等候。徒弟夜游回来,翻墙而下,没有注意到梯子不见了,一脚踩在仙崖肩头,顺势跳下,站定了一看,糟糕!刚刚踩的不是梯子,是师父呀!这下子徒弟心中如同焦雷轰顶,立刻顶礼请罪。仙崖禅师也不怒,也不骂,只是殷殷叮咛:
‘夜凉,小心感冒了,快回寮房睡吧!’
天大的祸患一言而解,这个弟子感受到仙崖的关爱,从此不再逾越本分,成为一名恪守清规的徒弟了。
教育,不就是以慈心化导戾气,以爱心平伏干戈吗?
3.以关怀代替放纵:过份溺爱,不依法理,容易形成放纵与姑息,不但不能达到正面教育效果,反而使青少年走偏锋,形成偏颇的人格。只有在清明的环境中,才能培养清明的子弟;在关怀的气氛里,才有宽怀大度的人才。
4.以同事代替隔阂:同事,就是设身处地,凡事以他的立场为他着想,不端架子,不闹意气,视之如兄弟姊妹。像有名的海伦凯勒女士,因为是个聋人,脾气很坏,后来遇见了一位懂得教育的良师,以与她同事的心相处,视人如己,同甘共苦,她难过就跟她一起难过,她睡地下就跟她一起睡地下,完全与海伦凯勒无隔阂,无私无己,终于感化海伦凯勒,教育她成为一代伟人。
我们今天教育子女,不该只教他怎样努力考试、赚钱,应该教导他如何做人,如何处事。我们要教导他们因果观念,教他们认识因缘,有慈悲的精神,有道德的行为,使他们学会尊重自己,热爱别人,进一步爱社会、爱国家。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