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宗萨钦哲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宗萨钦哲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3年4月14日 星期五

宗萨钦哲:让放下成为一种内在力量!

宗萨钦哲:让放下成为一种内在力量!

养性读书会

贪嗔痴并不是无中生有的,我们所有蔽障情绪或迷惑,事实上是长久以来所建构、积累的习性,然而。

由于这么久了,我们都不将它们看成习性,而认为那就是我们很大的一部分。可是换句话说,我们也可以由此学到某些东西,因为这代表情绪是我们累积的习惯。

如果我们能够成为情绪化、易怒、消沉或忌妒的专家,同样的逻辑,我们也可以训练自己变成另一个样子,佛法就是拿来训练这另外一个样子的工具。

同时,我们也知道,不管我们的情绪有多顽固、多强大,它们都不是漫无章法或无中生有的,而是有因缘而来。

事实上这告诉我们,如果能够操控我们情绪,能够了解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的因与缘,我们就能将它们连根拔起。

很重要的是要记住,佛教与佛教徒是不一样的,就如同民主与民主党员是不同的。佛教徒也是人,只因为成了佛教徒,你的见地与行止并不会在一夜间就完全符合佛教。

很不幸,佛教这条道路,常被大家以佛教徒的表现来评断。因此佛陀一再地说“来,来看”,而不是“来,来加入!”。

因此,听闻、思维、批评、分析佛教,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如果你真想要寻求一条道路,而在开始的时候,“寻求”可能比“找到”还要重要。

体验是如此新奇,而且你无法去那边短暂访问后再次回到安全地带,因为已经没什么“地带”了——你已经离开了身体。

这种新的体验可能令人恐惧,除非你已经了解了一些信息。这就像是晚上去加德满都,那里几乎没有平坦的路,而且也没有路灯。你不知道会发生什么,这是最让人恐惧的。



從我的iPhone傳送

2023年1月27日 星期五

宗萨钦哲:我们如何知道自己的业债已经完全清净?

宗萨钦哲:我们如何知道自己的业债已经完全清净?

养心读书会 

来源骑着蓝色的狮子(ID:qizhelansedeshizi)。我们尊重原作者,如有不当请告知删除。

背负业债让我非常焦虑,我们如何知道自己的业债已经完全清净?当我们不再依赖于任何因与缘,我们就不再是业债的牺牲品。

例如,如果你觉得需要有朋友的爱才能感到幸福,这意味着你还在聚集业债。如果我们还想得到表扬,如果我们还被批评困扰。

如果我们被忽略时感到孤独,如果名望让我们激动兴奋,那么我们有意识无意识地总是在寻找安慰或者安全感。

然后我们害怕不幸福,我们如此辛苦地工作、付出极大的努力,只是想要赢得赞扬、避免批评、得到关注,以及不被忽视。
 

只要你还在做这些事情,你就还受着因缘约束,从而受到业债和它的果的约束。我们必须修行到哪个阶段才能不再造业?

何时火会熄灭,当木头完全耗尽时。当木头越来越少,火也会越来越小。但是由于不安全感,我们会倾向于添加更多木头。

随着你在修行路上日益进步,会日益努力不去添加木头,所以自然地,当火没有燃料,就会变得越来越小。

心理健康的定义应该是什么,我们是否都有一点这样或者那样的心理疾患?在心理学中,我想,心理健康与不健康有很大的区别。

在佛教中,是对真理的理解和对真理的实证让你的心智健康。你对真理的理解越深、对真理的实证越高,你的心智就越健康。

事实上,在佛教一个叫做大圆满的传统中,能够连心识也一起抖落、能够摆脱心识本身,才是健康的,因为心识在本质上不是健康的,是我们需要摆脱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只要你还有二元分别的心,你就不是健康的。心为什么是可以被调伏的,修行的本质是什么?

心可以被调伏,因为心能够被影响。这或许是我们能听到的最好的消息了,你可以用它做试验。例如,即使你很喜欢喝酒,只要足够努力去控制,总能做到一两个晚上不喝。

实际上这证明了你可以逆心而行或者顺心而为,那意味着心是可被训练的、可被调伏的。心可以被调伏,因为心是个副产品,它是种复合的现象。

无论我们想要什么,我们总能在某种程度上强迫自己不要,即使只是几分钟的时间,中观的学者总是用这样的例子。

我们这里所说的是,能够以两种方式证明心是可被训练的,假设你从来没有喜欢过槟榔,但是我不断地给你,最终你会喜欢上它。

另一方面,假设你喜欢槟榔,而我却总说槟榔对你有多不好,你可能会因此轻易地对槟榔感到厌烦。

所有这些都证明心是可被训练的,而且这可以应用于我们的烦恼、我们关于朋友和敌人的观念,以及其他概念。

所以我们的嗔恨、僵硬的心识、关于敌人的概念等等,都是训练的副产品。我们被训练成易怒和猜忌的,这是我们如此擅长此道的原因。

所以,这些训练和倾向当然也能够被翻转,我们可以把自己的心训练得仁爱、善良而慈悲。修行的本质,或者更加准确地说,修心的目标,是真正懂得一切事物的真理。

在此刻,是心在持续地把假的和幻化的事物信以为真,那被称为错觉,可以通过修心得到解除。



從我的iPhone傳送

2023年1月8日 星期日

宗萨钦哲仁波切~证悟是上师与弟子关系的主要目的

宗萨钦哲仁波切~证悟是上师与弟子关系的主要目的

奥明宫学馆 

情绪很难预料,我们又都充满了骄慢与不安。当我们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时就会气馁,然后开始数落上师的不是。我们批评一些小事:例如他打太多哈欠或放屁,接着,我们就开始对任何事都吹毛求疵起来。
我们看到他喜欢的弟子为他四下奔波而感到恶心;我们认为他们都是阿谀的马屁精,盲目地赞同任何从他嘴巴吐出来的话语。然后我们告诉自己,我们绝对不会像他们那么容易就轻信他每句话的表面意思,我们籍由这种自我的解释来撑托自己的骄慢。我们自认是所有弟子中最实在而且勇敢的人,因为我们是极少数与上师意见相左的人,其他人都是伪君子。这些连接不断的念头,只会在我们心中生起不悦与厌恶的习气,由此所引发出来的骄慢,更是只会摧毁自己而已。

当有些弟子感觉被忽视或遗忘时,会对上师开始产生怨怼。他们也许会认为上师只花时间跟一小圈他喜欢的人相处,而把其他人排除在外。这种弟子需要特别留意自己的不安全感、期待与假设。他们必须记住,这些表相很可能是他们自己想像的产物。他们也应该记住,前来找上师的目的是为了要证悟,而不是为了要上师的注意力。
我们大多数人都充满了过多的蔽障与邪见。当我们的看法及偏见,与上师的希望及行止产生冲突时,就会变成问题。这可能会生起对上师的邪见。

再度地要强调,证悟是上师与弟子关系的主要目的;因此,询问上师一些微小的问题,或寻求上师认同你所有的价值观与判断,都是浪费时间。如果你经常需要肯定上师完全知道你的状况,它就会变成一种障碍。蒋贡.康楚.罗卓.泰耶曾经引用蒋扬.钦哲.汪波的话,他说:一生中最重要的二件事——生与死——都是无法协商或辩论的:所以,对于这二者之间的所有其他小事,斤斤计较的目的何在?它完全无用。

我们一旦对「心的真实本性就是上师」有所了解,念诵各种「遥呼上师」祈请文时,就不需要担心上师是否听得见。而且,如果心的真实本性就是上师,任何我们可能对上师所产生的邪见,也会影响自己的心。唯一损失的,只有自己。(阿底注:此处意趣与《六祖坛经》:“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无别。是在安立在心之自性角度的教言。)

如同佛陀在《诸法无生经》中说,在所有可能的蔽障中,最微细也最强大的,就是业障。想要避免被业障染污的人,应该避免批判别人,而要随喜他人,并如此思惟:「我永远无法了解他人的心,因此也无法了解他们的行为。」



從我的iPhone傳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