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9日 星期六

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健康的人格有多重要?

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健康的人格有多重要?

一、在童年培養健全的人格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提出了關於人的自卑感的理論。他認為,在幼兒時期,人類就漸漸形成了一種生活模工,並根據形成的生活模式產生了生活的主觀目標,由此在童年時期形成人個的人格。
要矯治一個人的人格心理問題,則必須從他的童年入手。因此,教育兒童的首要,也是核心問題,即為幫助兒童形成正確的、健康的人格。並且,矯治兒童人格的方法必須正確。



要在童年時期,培養和建立兒童獨立、勇敢、自信、不畏艱難的美好品質,並且培養兒童與他人、與集體的合作能力。


兒童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並且,有些問題無法避免。在問題兒童身上發現的問題只是表象,這些問題的根源,都直指向兒童在成長的過程中,為了追求優越而做出的錯誤選擇和錯誤方法。要真正從根源上幫助問題兒童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對人格的形成和結構有深刻的理解。
二、從自卑感到心理補償
所有的兒童都容易產生一種天生的自卑感,但這種自卑感會激發兒童想像力的發展,會讓兒童嘗試着以改善自身的處境來消除自已的自卑心理或者緩和自己的自卑心理。心理學將兒童表現出來的這一現象稱為心理補償。

np80007s7n96372o46n.jpg



三、補償型性格的特質
我們將那些明顯表現出補償性的性格特徵的兒童分為三種類型:自出生就身體衰弱或者存在器官缺陷的兒童;自幼受到嚴厲管教、極少感受父母關愛的兒童;自幼就被嬌寵的兒童。
以上三種基本處境都會讓兒童出現欠缺感和自卑感,並且會刺激兒童在內心中形成超越其自身潛力的雄心。膨脹的野心和自卑感都會按照固定的節律循環再現。過度的自卑感能夠激發兒童膨脹的野心,而兒童膨脹的野心有時又會成為他們心靈的毒瘤,讓他不願意安分下來。這種即不安全又毫無意義的行業本身是結不出任何果實的,因為它會遭受野心的過度澆灌。這種膨脹的野心又會與兒童自身性格中的某一癖性糾纏在一起,不斷地加深對兒童的刺激,使他們變得更加敏感,並且讓兒童能很輕易地對傷害或蔑視的行為發怒,並最終出現過度自卑的情況。


這樣的兒童雖然會正常地長大成人,但他們的才智和能力卻依舊沉睡着。他們會出現「神經兮兮」的表現,有一些怪異的性格。這種兒童如果發展到了極端,最終會發展成一個不負責的人,甚至會走向犯罪,因為他們大腦中上只有他們自己,而沒有任何別人的存在。他們是絕對的道德上的心理上的自我主義者。他們中的某些人會選擇逃避客觀現實和事實,用這樣的方式給自已構建一個嶄新的夢幻的世界。在他們看來,他們那夢幻般的世界才是真正的世界。就這樣,他們終於成功地感受到了心靈的安寧。但實際上,他們只是在心中虛構了一種現實,借些來獲得心靈與現實的和解。
四、社會情感
已經為人父母者需要注意,社會情感的發展程度在無論那中類型的兒童的成長過程中都會有所表現。社會情感是兒童正常發展的晴雨表。社會情感對於兒童以下時的正常發展起着決定性和指導性的作用。無論那方面的社會情感存在任何障礙,兒童的心理發展都會受到危害。


性格是怎麼形成的?它又是如何影響我們一生的?|自我成長

性格是怎麼形成的?它又是如何影響我們一生的?|自我成長

「性格是一個人看不見的本質。」——德·穆迪
性格是什麼?




性格(Personality)是指人們在對人、對事的態度和行為方式上所表現出來的不同的思想、情緒、行為、態度的總稱。是一個人對現實的穩定的態度,以及與這種態度相應的,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中表現出來的人格特徵。性格一經形成便比較穩定,但是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可塑性的。性格不同於氣質,更多體現了人格的社會屬性,個體之間的人格差異的核心是性格的差異。
性格主要表現在「做什麼」和「怎麼做」兩個方面,「做什麼」反映一個人對現實的態度,「怎麼做」反映了個體的行為方式和特點。性格是包含在人格結構當中的,體現了人的本質屬性,並且最能表征一個人的道德行為特徵。性格是由許多特徵組成的複雜心理結構,其具有的特徵有:態度特徵、意志特徵、情緒特徵、理智特徵。
1、態度特徵
性格的態度特徵是指人對待現實的態度方面的特徵。它是性格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人接受現實生活的影響,總是以一定的態度給予反應。由於客觀現實的多樣性,因此,人對現實的態度的性格特徵也是多種多樣的。具體表現為三個方面:


src=8121631.gif

(1)對自己的態度特徵。例如謙虛謹慎、自尊、自信、自律以及與之相對的驕傲、自卑、自棄、大方或羞怯等。
(2)對他人、集體、社會的態度特徵。表現在這方面的性格特徵主要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富於同情心、誠實、正直、有禮貌等;與此相對立的有對國家和集體漠不關心、自私、孤僻、虛偽等。
(3)對學習、工作、勞動和勞動產品的態度特徵。表現在這方面的性格特徵主要有:勤勞或懶惰;有責任心或粗心大意;認真或馬虎;有首創精神或墨守成規;節約或浮華等。
2、意志特徵
性格的意志特徵是指人在調節自己的心理活動時表現出的心理特徵。
1)對行為目標明確程度的特徵,主要有:有目的性或衝動性;獨立性或易受暗示性;有組織紀律性或放縱性等。
2)對行為自覺控制水平的特徵,例如主動性和自制力等。
3)在緊急狀態或困難情況下表現的意志,主要有:勇敢、果斷、鎮定和頑強等。
4)對自己做出的決定貫徹執行方面的特徵,例如有恆心、堅韌性、執拗、頑固性等。


3、情緒特徵
性格的情緒特徵是指人產生情緒活動時在情緒的強度、穩定性、持續性以及主導心境等方面表現出來的心理特徵。
1)強度特征。表現為一個人的行為受情緒感染和支配的程度以及情緒受意志控制的程度。例如有的人情緒情感體驗比較強烈,一經引起,難以用自己的意志加以控制;有的人情緒情感體驗則比較微弱,總能保持平靜,易於用意志控制自我情緒情感。
2)穩定性。表現為一個人的情緒波動幅度的大小。有的人情緒容易波動,起伏程度大;有的人情緒一直比較平靜,自我控制強,不易看出起伏波動。
3)持久性。表現為情緒活動持續時間的長短以及影響身體、工作、生活的久暫程度。有的人情緒活動維持時間短,稍縱即逝,不着痕跡,有的人情緒活動持續時間長,對自我心理影響較深。
4)主導心境。情緒對人的身心穩定而持久的影響即形成心境狀態。心境狀態在不同人身上有顯著差異性,因此,每個人都具有主導心境。有的人總是心境開朗,振奮快樂,有的人則多愁善感,抑鬱沉悶。


src=8121631.gif

4、理智特徵
性格的理智特徵是指人在認知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心理特徵,又稱性格的認知特徵,主要指人在感知、記憶、想像和思維等認識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認知特點和風格的個體差異。例如表現在感知方面的有主動與被動、詳細與概括;表現在記憶方面的有主動記憶與被動記憶、形象記憶與邏輯記憶以及記憶的快慢、保持的是否持久;表現在思維方面的有獨立型與依賴型、分析型與綜合型;表現在想像方面的有廣闊與狹隘、豐富與貧乏。
性格和氣質一樣嗎?


有人分不清性格和氣質,覺得不都一樣嗎。或者是將兩者混淆了,比如說某人的性格活潑好動,某人的性子太急或太慢。其實說的是氣質,而非性格。
氣質
氣質(Temperament)是表現在心理活動的強度、速度、靈活性與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種穩定的心理特徵。人的氣質差異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經系統活動過程的特性所制約。孩子剛一落生時,最先表現出來的差異就是氣質差異,有的孩子愛哭好動,有的孩子平穩安靜。氣質相當於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說的脾氣、秉性或性情。
src=8121631.gif

古希臘的醫生希波克拉底很早就觀察到人有不同的氣質,他認為人體內有四種體液:血液、黏液、黃膽汁和黑膽汁。這些體液來自不同的器官,黏液生於腦,是水根,有冷的性質;黃膽汁生於肝,是氣根,有熱的性質;黑膽汁生於胃,是土根,有漸溫的性質;血液出於心臟,是火根,有乾燥的性質。
蓋倫在希波克拉底體液說的基礎上,首次提出了氣質,創立了氣質學說,後來在他的理論基礎上,氣質說發展成為經典的四種氣質。膽汁質、多血質、粘液質、抑鬱質。
膽汁質(bilious temperament),其特點是「情感發生迅速、強烈、持久,動作的發生也是迅速、強烈、有力。屬於這一類型的人都熱情,直爽,精力旺盛,脾氣急躁,心境變化劇烈,易動感情,具有外傾性。反應迅速,情緒有時激烈、衝動,很外向。
多血質(sanguine temperament),其特點是容易形成有朝氣、熱情、活潑、愛交際、有同情心、思想靈活等品質;也容易出現變化無常、粗枝大葉、浮躁、缺乏一貫性等特點。這種人活潑、好動、敏感、反應迅速、喜歡與人交往、注意力容易轉移、興趣和情感易變換等等。這種人適宜於做要求反應迅速而靈活的工作。


粘液質(phlegmatic temperament),這種氣質的人平靜,善於克制忍讓,生活有規律,不為無關事情分心,埋頭苦幹,有耐久力,態度持重,不卑不亢,不愛空談,嚴肅認真;但不夠靈活,注意力不易轉移,因循守舊,對事業缺乏熱情。
抑鬱質(melancholic temperament),這種氣質的人,他們體驗情緒的方式較少,穩定的情感產生也很慢,但對情感的體驗深刻、有力、持久,而且具有高度的情緒易感性。抑鬱質的人為人小心謹慎,思考透徹,在困難面前容易優柔寡斷。抑鬱質的人一般表現為行為孤僻、不太合群、觀察細緻、非常敏感、表情靦腆、多愁善感、行動遲緩、優柔寡斷,具有明顯的內傾性。
氣質與性格既有區別,又有聯繫。相比起來,性格的社會性更強,氣質的生物性較強。氣質更多的受到人的神經活動類型的影響,而性格則是在後天形成的,更多的受到了社會生活條件的影響。性格形成晚且較易變,氣質形成早且不易變。具有相同氣質類型的人可能性格特徵不同,而性格特徵相似的人可能氣質類型不同。比如說,同樣是勤勞的性格特徵,多血質的人表現出精神飽滿,黏液質的人表現出踏實肯干。當然,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蓋和改造氣質,使氣質服從於生活實踐的要求,比如飛行員必須具有冷靜沉着、機智勇敢的性格特徵,在嚴格的軍事訓練中,這些性格的形成就會掩蓋或改造膽汁質者易衝動、急躁的氣質特徵。

src=8121631.gif

性格是如何形成的



性格的形成,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一般而言是遺傳因素、家庭因素、學校教育、社會環境和自我教育。
遺傳
人的高級神經活動類型在性格形成中有一定的作用,人的氣質影響着性格特徵的外部表現,就是由神經類型的特性決定的。例如,在不利的客觀條件下,抑鬱質的人比膽汁質的人容易成為懦夫,而在順利的條件下,膽汁質的人比抑鬱質的人容易成為勇土。多血質的人善於與人交往,而粘液質的人難於與人相識。研究還說明,神經系統的某些遺傳特性也可能影響到某些性格的形成,加速或延緩某些行為方式的產生和發展。但是性格作為人的對現實的態度及行為方式的系統,主要是由社會關係決定的。遺傳對性格的形成有些影響,但它不起重要的作用。
家庭
孩子出生後最先接觸到的環境是家庭。父母則是家庭中最早、最直接與孩子接觸的人,父母在撫養子女成長的過程中,不僅提供了生理和物質的需要,還提供了心理的需要。同時,父母在養育了子女過程中表現出自己的人格,父母的人格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兒童的人格,父母對兒童的教養更對兒童產生極大的影響。
早期有Baldwin等人進行了父母教養方式與子女行為之間關係的研究。研究中對父母的行為依不同維度區分,如民主與權威,前者尊重兒童個性,處事客觀、講理,而後者則採取任意和獨裁的方式。結果發現,在民主方式下發展的兒童比較活潑、外向、好奇心強,富有創造力和建設性,而在權威方式下發展的兒童則較內向、保守、缺乏好奇心和創造性(ES Lander2015)。  
Levy對親子關係的研究表明有些母親與孩子的關係傾向於過度保護。並且有兩種情況的過度保護:一種是過度保護並且縱容,這種類型的母親是這樣想的,"我是他的母親,我應該儘可能滿足他的要求";另一種是過度保護和支配,這種類型的母親是這樣想的,"他是我的孩子,他必須照我的願望去做"。過度保護的母親與孩子接觸過多,老是將孩子當嬰幼兒看待,禁止獨立活動。若是過度保護且縱容的話,孩子會變得不服從,過多和過度要求,不能克制自己,支配性強。但若母親是過度保護而又支配時,孩子會變得被動、順從,缺乏創造性(KI Sato1999)。  
Coopersmith的研究表明,在兒童自尊的形成中,父母的態度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對孩子的理解、關心、尊重,恰當的指導與管教可促進自尊的發展,而缺乏理解與關心,放任或者過分嚴厲,處罰不當則影響自尊的形成,或造成較低的自尊感(BW Johnson1083)。
學校教育
已有研究表明,老師對兒童熱情和鼓勵的態度,促進了兒童的自信心發展,使兒童敢於面對失敗,將來更富於創造性。通常有兩種不同類型的老師,一種是權威的,另一種是專制的。權威的老師有能力、有威信,但他不濫用權力。對兒童進行指導,設立目標,他注意兒童的心理需要,鼓勵兒童的求知慾、創造性、自尊感和社會責任感。這樣的老師促進兒童遵守紀律、自製、主動、有進取心。專制的老師以自我為中心,一切得聽他的,批評指責較多。結果兒童感到壓抑、被動、缺乏自信、缺少責任感。
社會環境
Krodber指出:"人類心智廣大的可塑性,幾乎全部為他周圍的一切所決定,其中最大的影響力也許來自個人所生存的社會。"人不是孤立的,而是社會中的一員。人與社會相互影響,因此,人的性格形成與社會文化是分不開的。 不同社會文化都有其特點,有共同認可接受的行為模式或共同反對的行為模式。行為模式意味着同一社會文化中大多數人遵循或具有的某種共同人格特徵,即所謂民族特性。例如,一般認為馬雅印地安人具有獨立、勤勞、誠實等優點,但也有競爭性差、不善於表達情感的特點。與之形成對照,亞羅印地安人都是依賴性強,缺乏進取心,掩飾(Krodber1997)。
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良好性格形成與發展的內在動力.人與動物最本質的區別就是人有主觀能動性,有自我調控能力,因此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自我教育塑造自己良好的性格.俄國偉大的教育家烏申斯基認為,人的自我教育是性格形成的基本條件之一,因為一切外來的影響都要通過自我調節而起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講,每個人都在自己塑造自己的性格。
在兒童成長過程中,自我意識明顯影響着性格的形成.兒童把自己從客觀環境中區分出來是性格形成的開始.從此,就開始了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塑造自己的努力,當然,這種努力是在成人的指導、幫助下實現的.隨着兒童自我意識的發展,這種自我教育、自我塑造的力量越來越強.兒童的性格形成也就從被控者變為自我控制者,而且也就能產生一種「自我鍛煉」的獨特動機。
性格是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的?


1、人的性格決定了人的獨特行為
個體不同的性格決定了各自不同的行為,包括一些日常的生活習慣、身體語言、筆跡等,都可以反映一個人的性格特徵。比如經常低頭的人通常討厭過分激烈的事情,交友比較慎重;經常到處張望的人,是具有社交性格的樂天派,對什麼都充滿興趣;經常腿腳抖動的人,通常很自私,很少考慮別人,但是對自己感到很滿意。
在筆跡方面,我們通常會注意到,漫畫家、設計師、從事美術工作的人員寫起字來通常比較緊湊、下筆的力道也比較穩健。與之相對,教師、科研人員寫字的字體比較小,下筆要輕,多寫連筆字。性格直爽、明朗的人寫的字會很大;注意力集中、不常被情緒左右的人寫的字比較工整;而那些注意細節、稍微有些神經質、想像力豐富的人寫的字會比較小。
2、性格影響人際交往
性格不同的人,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往往也不同。要學會在不同之中,發現共同之處。比如,你若是一個性格平和的人,你給張三提意見,可能言辭不那麼激烈,語氣也比較委婉。如果你身邊有一個剛直倔強的人,他給張三提意見,可能是單刀直入,語言尖銳,甚至可能轉而批評你;說你給別人提意見轉彎抹角,是鈍刀割肉。這時候,如果你只看到那個直率的人開展批評的態度和方式和你不一樣,覺得它太魯莽,太不講情面,你可能就會感到跟他格格不入,合不來。如果你除了看到你們兩人提意見時的方式不同之外,還看到他和你也一樣,也是出於一片好心,真心幫助朋友。
3、性格影響人生走向
若干年前廣州某所大學中文系大三的一個學生跳樓自殺。事情的起因其實也非常簡單,就是這個學生便秘了。第一天很辛苦,第二天更辛苦,第三天還是拉不出來,他說我死掉算了,第四天就跳樓死了。這就是性格問題,這個人性格太孤僻,而且依賴性很強,自主性很差,有問題不知道解決。平時他跟老師、同學也很少交流,如果多交流的話,便秘有很多方法可以治,就不至於這樣了。 前幾年中國人民大學一個博士生快要畢業了,跳樓死了。什麼原因?她本來在山西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讀了博士,戶口也遷到了北京,快畢業時到處找工作。她要求很高,人家都不用她,沒有一個單位錄用她。她感覺到很失望,讀了博士也沒有單位用他,於是就跳樓死了,這也是性格的缺陷,自己對自己期望過高。
性格可以改變嗎?


性格具有穩定性並不是說他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可塑的。性格在一個人的生活中形成後,生活環境的重大變化一定會帶來他性格特徵的顯著變化。
如果你不喜歡你現在的性格,那麼請記住,性格是可以改變的。
1、寫下你的計劃
你想要什麼樣的改變,你想成為怎樣的人。兩者缺一不可。這是一個艱巨的任務,開始戰鬥之前你應該要知道自己面臨的是什麼。
你該如何預測新的性格對你整個人的成長有什麼作用?在這個階段,很多人會得出的結論,認為人格改變是沒有必要的,有必要改變的是對你與他人的交際有負面影響的一個小的習慣。
2、不要給自己貼上標籤
當你認為自己害羞而保守,你會將這種想法作為支點。你為什麼不要去參加周五派對呢?……沒錯。你根本沒有理由。當你不再給自己貼標籤,整個世界就為你打開了。
3、假裝自己,直到成功

如果你想變得不那麼害羞,練習多去與人交談。如果你佩服那些讀過很多書的人,就開始看書。勇敢踏出去。人們會養成不良的生活習慣,但還是有辦法去克服的。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教育問題對成人來說,為自我認識和自我指導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教育問題對成人來說,為自我認識和自我指導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教育問題對成人來說,可以歸結為一種自我認識和自我指導。這對兒童也一樣。不過,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由於兒童尚未成年,給予他們指導就異常重要。其實,成年人有時也需要指導。如果我們願意,我們完全可以放任兒童按照自己的意願成長;而且,如果他們有2萬年的時間,且在恰當的環境下發展的話,他們也許最終可以適應現代文明的成年人的行為規範。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因為人生有限。因此,成年人必須關注並引導兒童的成長。
未知.gif
未知.gif
但是,這裏最大的困難莫過於對兒童的無知。如果說成年人要認識自己及其情感和愛憎的原因,即認識自己,本身就已相當困難,那麼,了解兒童,並在掌握豐富知識的基礎上去指導和引導他們就更是加倍的難事了。
個體心理學專門研究兒童的心理,這不僅因為這個領域本身的重要性,同時還因為我們能夠藉以認識成年人的性格特徵和行為方式。個體心理學有別於其他的心理學,它不能容忍理論和實踐的脫節。個體心理學集中研究整體人格,並將自己的科學目光投向整體人格對其發展和可能表現的充滿活力的追求。從這一立場出發,個體心理學的科學知識就是實踐知識,因為所謂知識也就是源於對錯誤和謬誤的認識;不論是心理學家、父母、朋友還是個體自己,誰要是擁有這樣的知識,誰就馬上懂得實際運用這些知識來指導人格的發展。
個體心理學所採用的這種研究方法,使得它的所有論述形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按照個體心理學的理解,個體的行為是由個體的整體人格發動和指引的,因此,個體心理學關於人的行為的所有陳述都精確地體現了這些行為之間的相互關係,個體的行為反映了個體的心理活動。在引言部分,我試圖對個體心理學的觀點作一總體性的論述,並在以後各章比較詳細地探討引言部分所提出和各種相關問題。
未知.gif

關於人的發展的一個根本事實就是,人的心理總是充滿着有活力的、有目的的追求。兒童自出生起,就不斷地追求發展,追求偉大、完善和優越的希望圖景,這種圖景是無意識形成的,但卻無時不在。這種追求,這種有目的的追求主宰了我們一生的具體行為,甚至決定了我們的思想,因為我們的思想絕不是客觀的,而是和我們所形成的生活目標和生活方式是一致的。
整體人格內在於每個人的存在之中。每一個體代表了人格的整體性和統一性;同時每一個體又為其整體人格所塑造。每一個個既是一幅畫作,又是畫作的作者。個體是他自己人格的畫作者。不過,他既不是完美的畫作者,也不會對自己的靈魂和肉體具有完備的認識。他只是一個極易犯錯誤和不完善的存在。
在考察人格的建構時,需要加以注意的是,人格的整體及其獨特的生活目標和生活風格並不是建立在客觀現實的基礎上,而是建立在個體對生活事實的主觀看法的基礎上。個體對客觀事實的觀念和看法絕不是事實本身。因此,人類雖然生活在同樣的事實世界之中,但卻各自以不同的方式來塑造自己。每個人都根據他自己對事物的看法來塑造自己,他的有些看法在心理上是健康的,正確的;有些則是不健康的,錯誤的。我們要永遠考慮到,個體在成長過程中會出現心理問題和障礙,特別是要考慮到他童年早期時的心理障礙和問題,因為這些心理問題和障礙會影響他後來的人生軌跡。
未知.gif
這裏以一個具體案例來進行說明。這是一個52歲的女人。她總是沒完沒了地貶損比她年長的女性。對此,她回想到,她童年的時候,由於她的一個姐姐得到了所有人的注意,她就總有一種屈辱感和無價值感。如果這裏可以運用個體心理學的一個「縱向」觀察方法來探討這一案例,那麼,我們就可以在這個女人的童年到其生命的晚期中發現同樣的心理機制,同樣的心理動力:她總是擔心別人看不起她;當她注意到別人更招人喜歡,處於更為有利的地位時,她就心生怨恨。因此,儘管我們對這個女人的生活或她的整體人格一無所知,但是,我們幾乎可以根據所了解的兩個事實來填補對她了解的空白。在這方面,心理學家就像小說作者一樣,運用一個確定的行為主線、一種生活風格或一種行為模式來建構人物的生活,以確保人物的整體人格不會被破壞。一個優秀的心理學家甚至能夠預測這個女人在特定情境下的行為,並能夠清晰地描繪出她獨特的「生命主線」所附帶的人格特徵。
個體的追求或有目的活動是以另一個重要的心理學事實為前提的,即人的自卑感。所有的兒童都有一種天生的自卑感,它會激發兒童的想像力,激勵他嘗試通過改善自己的處境來消除自己的心理自卑感。個人處境的改善會緩和自卑感。心理學把這種現象稱為心理補償。
未知.gif

自卑感和心理補償機制的重要一點是,它開啟了人們犯錯誤的巨大可能性。自卑感或許客觀上有助於個體完善,不過,它也可能導致單純的心理調適,從而會擴大個體和客觀現實之間的距離。或者,自卑感過於嚴重,當事人最終只是在心理上而不能在行為上加以克服,儘管這種補償性的心理特徵的形成也是必要的和必然的。
我們這裏把那些明顯表現出補償性的性格特徵的兒童分為三類:生來就衰弱或有器官缺陷的兒童;從小受到嚴厲管教、沒有受到父母慈愛的兒童;從小被寵壞的兒童。
這三種類型代表了問題兒童三種基本的處境;憑藉對這三種兒童的考察,我們可以更好地研究和了解正常兒童的發展。儘管不是每個兒童都是生而殘疾的,但令人吃驚的是,很多孩子都表現出某些由身體欠缺或器官缺陷所引發的心理特徵。我們可以從殘疾兒童中的極端例子來研究這些心理特徵的原型。對於被嚴厲管教或被嬌寵過甚的另兩類兒童而言,在實踐上,幾乎所有的兒童都在不同程度上屬於其中一類,或甚至兩者兼而有之。
未知.gif

上述三種基本處境都會使兒童產生欠缺感和自卑感,並會刺激兒童形成超越其自己潛力的雄心。自卑感和追求優越感是人生同一個基本事實的兩面,難以截然區分。在病理學上,我們很難判斷是過度的自卑感還是膨脹的野心對個體的傷害更大。兩者通常按照一定的節律,依次再現。過度的自卑感會刺激起兒童膨脹的野心,而這種野心有時又會毒化他的心靈,使他永不安分。這種不安分並沒有意義的行為;它不會結出任何果實,因為它受到了野心的過分澆灌。這種野心又與個體的性格的癖性糾纏在一起,不斷地刺激兒童,使他們變得過於敏感,並總是容易對傷害或蔑視動怒,並最終走向過度的自卑。
這種人(《個體心理學雜誌》充斥着這方面的個案)雖長大成人,才智能力仍沉睡未醒。他們變得「神經兮兮」,或性格怪僻。如若發展至極端,這種人最終會成為不負責任的人,或走向犯罪,因為他們頭腦里只有他們自己,而沒有別人。他們絕對是道德上和心理上的自我主義者。他們中的一些人迴避現實和客觀事實,為自己構築了一個全新的幻想世界。他們做着白日夢,沉溺於幻想世界之中,似乎幻想世界就是現實世界。於是,他們終於成功地獲得了心靈的安寧。而實際上,他們只是虛構出另一種現實,藉以達到心靈和現實的和解。
未知.gif

心理學家和為人父母者需要注意的是,所有類型的兒童在成長中所表現出來的社會情感的發展程度。社會情感在兒童心理的正常發展中起着決定性和指導性作用。社會情感的任何障礙都會嚴重危害兒童的心理發展。社會情感是兒童正常發展的晴雨表。
個體心理學就是圍繞社會情感的根本原則來發展相應的教育方法。孩子的家長和教育者不應該讓孩子只和一個人建立緊密聯繫。因為若是這樣,孩子勢必不能為將來的生活做好準備。
了解兒童的社會情感發展程度的一個好方法,就是仔細觀察他入學時的表現。剛進校門,兒童都將經歷人生最早和最困難的考驗。學校對兒童來說,是一 個新的環境。在這裏,兒童將表現出他們對新的環境是否準備充分,特別是對如何與人相處是否準備充分。
人們普遍缺乏幫助孩子做好入學準備的知識,因而,許多成年人在回想他們的學校生活時,總覺得那簡直是一場噩夢。如果教育得法,學校自然也能彌補兒童早期教育的欠缺和缺失。理想的學校可以成為家庭和現實世界之間的中介;學校不僅僅是一個傳授書本知識的地方,它還應該是傳授生活知識的生活藝術的場所。不過,在等待理想學校出現以彌補家庭教育缺陷的同時,我們也應該關注父母家庭教育的弊端。
未知.gif

對於家庭教育的弊端,學校只能起着顯示器的作用,這恰恰是因為學校還不是一個十全十美的環境。如果父母沒有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如何與他人相處,那麼,孩子在入學的時候就會感到孤立無援。他們會因此被視為古怪、孤僻的孩子。這反過來又會強化孩子初始的孤僻傾向。他們的成長由些受到傷害,並發展成為問題兒童。人們常把這種情況的出現歸咎於學校,殊不知學校只不過引發了家庭教育的潛在問題而已。
問題兒童能否在學校取得進步,個體心理學還沒有定論。不過,我們總能證明,如果兒童進入學校時遭遇失敗,那將是一個危險的信號。這與其說是學習的失敗,還不如說是心理上的失敗。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兒童開始對自己喪失信心。他們的氣餒情緒開始擴展,迴避有意義的行動和任務,總是儘可能地逃避,尋求自由自在之道和便捷的成功。他們不走社會所確定和認可的大道,而是選擇能獲取某種優越來補償其自卑感的私人小道。對於這些喪失信心的兒童來說,選擇最為迅捷的成功之道,最具吸引力。在他們看來,甩開社會的和道德的責任會給他們一種毫不費力的征服感,這比起走社會所確定的大道要容易得多。選擇捷徑顯示了他們內在的怯懦和虛弱,儘管他們所在行為卻表現出相當勇敢無畏。這種人只肯做十拿九穩的事情,藉以炫耀自己的優越。正如我們可以看到的那樣作奸犯科之人儘管表面上無所畏懼,骨子裏卻十分虛弱;我們同樣有機會看到,那些表面上勇敢無畏的兒童,卻在沒有什麼危險的環境中通過各種微小的跡象暴露出一定的虛弱感。例如,我們經常看到有些兒童(還有成人)在站立的時候不是挺直腰杆,而總是要依靠什麼東西。傳統的治療方法和對這種現象的理解均只針對這種症狀本身,並沒有注意到更為根本的環境問題。人們總是對這樣的孩子說,「站直了!」但事實上,孩子依靠在什麼上,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總渴求得到幫助和支持的心理。通過懲罰或獎勵,我們固然可以很快使這類孩子消除這種軟弱的表現,但他們強烈的渴求幫助的心理並沒有得到滿足。毛病的根源依然存在!只有好教師才能讀懂孩子的這些跡象,並以同情和理解去幫助孩子消除這種毛病的根源。



童年影響你的命運?為什麼說寒門在也難出貴子?

童年影響你的命運?為什麼說寒門在也難出貴子?

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性格決定命運」,那麼,性格是如何形成的?性格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這些問題都可以從個體心理學中獲得清晰的答案。

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在《理解人性》一書中強調:個體心理學強調個體與群體的關係密不可分,也就是說人的性格發展深植於社會關係中, 阿德勒在本書中首度提出「社會感」(gemeinschaftsgefuhl)的概念,強調人是一種社會的存在,社會感會伴隨人終身,這也是貫穿個體心理學的核心觀念。
未知.gif

一、一切行為皆源於自卑
古希臘偉大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說過「人的命運在於他的精神之中」。個體心理學認為人類精神的多有表情的都朝向一個目標,自卑感、欠缺感和不安全感決定個人存在的目標。兒童在生命之初,都或多或少地伴隨着自卑感,他們早早就意識到自己無法單槍匹馬地應付生活,如果家庭不給他提供支持,他將無法生存,這種自卑感是兒童努力奮鬥的驅力和起點,它決定兒童將如何獲得安寧與安全,也決定着他生存的目標。在生命伊始,他們就努力吸引父母的注意力,想要獲得認可,目的就是要使個體優於他所處的環境。



兒童對自己自卑感的理解隨着時間而變化,直到最後固化下來,並作為對自我的明確估價而表現出來,兒童在成長過程中,靈魂不斷嘗試通過追求補償機制來擺脫自卑感,被稱為「自卑補償機制」,自卑感的補償,即追求優越,是個體心理學中心理動力的最主要來源。
「可塑性的基礎在於兒童努力想補償他的軟弱。數以千計的天才和潛力都產生於欠缺感的刺激。」
當自卑感的被自我強化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出現「誇大的自卑感」,兒童會害怕自己無法補償自己軟弱,他將要尋求一種過度補償,對權力和控制的追求可能會被誇大和強化,這種病態會阻礙和歪曲他的社會感。這種自我強化誇大的自卑感可能來自他物質環境的欠缺,也可能來自他身體器官的缺陷,性別和家庭格局出生次序也會影響個體的自我評價。
個體在追求優越的過程中所使用的方式會形成他的行為模式,阿德勒認為行為模式在兒童時期就已經形成,並且隨着兒童的成長,會日漸清晰,不會再發生改變,即個體很難偏離他童年形成的行為方式,性格即是個體行為模式的外在顯現。
未知.gif

二、攻擊型性格與非攻擊型性格
上文中我們提到,性格不是遺傳先天存在的,而是個體生活模式的外在表現,性格的形成是個體追求優越與社會感相互作用的產物。
當個體對權力和優越的追求目標超過社會感,就會形成一種攻擊型性格。
虛榮和野心是這種性格個體最典型特徵。虛榮使得個體喪失了與現實和他人的聯繫,與生活的關係變得扭曲,對生活充滿敵意,表現為尖刻批判的態度,通過貶低同伴來創造優越感,虛榮發展到相當的成都,會給生活持續不斷地加壓,抑制個人的全面發展,最終導致一個人的毀滅。在我們的文明中,虛榮心和野心鍾情於金錢和財富,變成對財富無止境追求。其次,忌恨、嫉妒、貪婪、仇恨都是攻擊型性格的明顯特徵。


與攻擊型性格相對應的是非攻擊型性格,有趣的是,非公型性格的人群雖然從不傷害任何其他個體,但他避免與人接觸,離群索居,同樣給人以敵意的印象。
未知.gif

未知.gif
隱遁是這種性格的明顯特徵。少言寡語,不直視同伴的眼睛,彼此分離,表現冷漠,但這種離群索居的表現方式在本質上是虛榮和野心,他們企圖同你給過強調他們與社會的差異來使自身凌駕於他人之上。
焦慮是一種格外廣泛的性格特徵,焦慮的人總是考慮自己多於考慮同伴,他們和生活的聯繫很少,以至於每一種境況的改變都會讓他們害怕,這種性格特徵會抑制他們的人格發展。
此外,懦弱、無教養的本能也是非攻擊型性格的特徵。所謂無教養的本能通常表現為不文明的行為習慣,髒亂,不遵守的規則,這種無教養行為讓人們覺得他們對社會和同伴很少有用,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兒童的不文明行是要獲得成人的注意。
三、學校是培養社會感的最佳場所
個體的童年經驗對其行為模式形成和性格產生着重要的影響。毫無疑問,家庭有着巨大的優勢,更好地照顧兒童並使兒童受到合適的教育。然而,不幸的是,當代家庭教育在極大的程度上幫助和唆使對權力和虛榮心的追求,在對兒童灌輸錯誤的觀念,不斷地提示孩子必須優於其他人,要比其他人都要更高一籌,而對社會感的培養和發展卻是有限的。
未知.gif

母親對兒童社會感的培養具有重要的作用,母子關係的扭曲會形成兒童某種程度的社會缺陷。如果母親不能實現對孩子的職責,兒童就沒有發展起任何社會感;如果母親過分發揮她的職責,就會使兒童社會感不可能超越母親而轉移到他人身上,從而就排斥了世界上的其他人。因此,伴有太多溫情的教育與沒有溫情的教育同樣是有害的。
學校是培養個體社會感的最佳場所。但現在經常出現的狀況是,掌握學校的個體將學校塑造成實現個人虛榮和野心的工具,舊式的權威在學校中重新建立。家庭如何做好的孩子性格發展的第一道關,教育如何回歸社會感培養的初衷,從目前來看,任重而道遠。

人最難的是認識自己,改變自己,個體心理學幫助我們從兒童經驗和生活模式的的角度分析個體性格的形成和發展,但與佛洛依德不同的是,佛洛依德認為性格驅動力是性的潛意識,阿德勒則認為性格目標的驅動力是自卑感的補償,並幫助個體改善和發展形成更適應社會的性格。

未知.gif

准爸爸讀阿德勒《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為寶寶補課先

准爸爸讀阿德勒《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為寶寶補課先

老婆懷孕24周了,快要迎接小寶寶了,自己興奮之餘,覺得有點緊張,也不知道為啥,找了半天原因,發現原因很簡單:此前這活沒幹過!瞬間沒了自信,趕緊買了相關的書籍充下電,也算臨時抱佛腳,聊勝於無,船到江心補漏遲,娃到生時方恨讀書少啊。
現在購了兩本書。分別是(奧地利)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韋啟昌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以及《P.E.T.父母效能訓練:讓親子溝通如此高效而簡單(21世紀版)》([美] 托馬斯·戈登 著;瓊林 )。



現在看的是前一本阿德勒《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

26s30000s855np41s294.jpg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生於187027日,逝於1937528日)
阿德勒(Alfred Adler ,生於187027日,逝於1937528日),奧地利精神病學家。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曾追隨弗洛伊德探討神經症問題,但也是精神分析學派內部第一個反對弗洛伊德的心理學體系的心理學家。著有《自卑與超越》、《人性的研究》、《個體心理學的理論與實踐》、《自卑與生活》等,他在進一步接受了叔本華的生活意志論和尼采的權力意志論之後,對弗洛伊德學說進行了改造,將精神分析由生物學定向的本我轉向社會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學,對後來西方心理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8860001016o586ss263.jpg

《自卑與超越》
這哥們的同年真是少見,三歲時,睡在身旁的弟弟去世,又他幼年有兩次被車撞的經驗,使他十分畏懼死亡。五歲時,因得了肺炎,痊癒後決定當醫生。求學時成績平平,數學成績極差,在父親支持鼓勵下,他終成班上數學最好的學生。勵志兒童的楷模啊。不過因為兒時的創傷經歷和死亡的恐懼曾使他極度自卑,因此,他的人格理論始終圍繞着克服自卑而進行。
自卑與補償是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個人追求優越的基本動力。阿德勒堅持自卑感是人的行為的原始的決定力量或向上意志的基本動力。在他看來人生本來並不是完整無缺的,有缺陷(包括身體缺陷)就會產生自卑,而自卑能摧毀個人,使人自暴自棄或發生精神疾病;另一方面它能夠使人發憤圖強,振作精神迎頭趕上,如此解決原始缺陷和追求優越之間的矛盾。



阿德勒認為,人對某些缺陷的補償是自卑的重要內容和表現。他說一個器官有缺陷的人會產生自卑情結令他盡最大的努力去補償以取得優越。他認為如果兒童順應或很少反抗,這種自卑感就帶有女性品質或使他成為生活的弱者,反之,兒童若奮起反抗,這種自卑感便帶有男性的品質。「任何形式的不受禁令約束的攻擊,敏捷,能力,全力以及勇敢,自由,侵犯和殘暴的特製都是男性所具有的品質。」
可以說,阿德勒的學說以「自卑感」與「創造性自我」為中心,並強調「社會意識」。主要概念除了自卑與補償外,還有是創造性自我、生活風格、假想的目的論、追求優越和社會興趣。


《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
這本《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還沒有讀完,不過本書的主旨觀點還是很贊同的。阿德勒反覆強調要用正確的方法幫助培養孩子獨立、自信、勇敢、不畏困難的品質和與他人合作的意識及能力。一句話,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這才是兒童教育的首要目的。其他諸如怎樣幫助孩子積累書本知識以提高他們的智力這一類問題則是兒童教育的枝節和皮毛。這點很關鍵,高屋建瓴,引領全書,我贊同這種觀點,所以這本書還是要好好讀,取其精華,身體力行的。


此外,這本書同時還討論了人的天性、遺傳的作用等問題,既獨到又深刻。人的底層動力源自自卑麼?個人的人格在幼兒時期就已經形成了麼?如何用正確的方法幫助孩子培養健全的人格?所有喜歡了解的人(了解孩子、了解自己),都會從本書獲益。
翻譯的質量也是不錯的,買這種外文名著,需要先在網上查閱下版本優劣,翻譯水平很是影響閱讀的,有些不厚道的,竟然存在分包幹活翻譯甚至機器翻譯的,更可氣的是還有某網站主追的,推薦寶媽寶爸有時間的話可以看看。

祝願小寶寶健康降生,快樂成長。

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成績,而是人格教育

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成績,而是人格教育
 周老師教育園 

1537588806311n2r0n26086.jpg


今天,我們要一起讀的書是《兒童的人格教育》。
「每一個有拖延習慣的兒童背後,總有一個事無巨細為其整理收拾的媽媽。」孩子人格的形成,受其家庭環境尤其是父母的教育教養方式的影響。
因為兒童不成熟,所以,給予他們指導就顯得尤為重要,兒童的教育和成長需要成人給予一定的關注和引導。
而最讓家長困擾的是,即使很用心,但孩子的成長仍然不夠理想。
為什麼?最大的原因是我們對兒童教育的無知。
著名的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在《兒童的人格教育》中給出了具體的理論和方法,值得家長們仔細閱讀。他是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美國正面管教協會認證高級導師,從事正面管教培訓工作30多年,有20多年學校教學工作的經驗,教授過小學到高中的學生、特殊兒童、高風險兒童……,他的個體心理學影響了很多人。
《兒童的人格教育》一書是世界教育名著,作者從個體心理學的角度研究兒童教育問題,從「人格的統一性」、「自卑感」、「優越感」,「社會情感」,這幾個貫穿始終的關鍵詞,來解讀兒童行為背後的心理。

swipe.png


我們跟着作者的理論,來了解兒童的心理歷程,會很深刻地明白,如何才能教育出優秀的孩子。


不要總關注孩子的缺點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一個愛磨蹭的孩子,會被父母一直提醒催促加快速度,孩子學習成績不好的家長,則總是為孩子的學習而苦惱。
我們在關注孩子的行為時,往往總是更關注於其缺點。
如果我們的孩子多次重複犯一個錯誤,我們就會不自覺地將這個問題放大,甚至帶有偏見地看待小孩,從而使用比較嚴厲的手段來懲罰孩子的錯誤行為。
比如一個孩子多次在吃飯的時候拖拉,家長們會說:「我家孩子不喜歡吃飯,吃飯習慣不好」,並會將注意力集中在此,如果孩子達不到家長的要求,家長會批評,甚至給予懲罰。


其實,比起懲罰,我們更應該去探討孩子多次發生這些錯誤背後的根源。
對缺點的誇大關注,就像我們聽音樂時,總是過分看待單個新音符的重要性,把它從整段旋律中隔離了出來,而沒有從整段地音樂中去看待它。
兒童的每一個行為都表達了其全部的生活和個性人格。
兒童人格統一性的發展就是行為和行為的表現方式協調統一為一個單一模式,這在兒童幼年就開始了。
而這個現實通常會被大多數人所忽略。

家長應該對孩子追求優越感
給予正確引導

作者講了一個14歲小男孩的案例,當被問及他自己的童年印象時,小男孩回憶說,在6歲的時候意識到自己還不能吹口哨,他感覺極為痛苦。
可是某一天當他走出自己家時,他突然成功地吹了口哨,他感覺非常驚奇,以至於相信這是上帝附身,讓他吹口哨。

這個案例清楚地表明一種心理學事實:人們對於優越感和成功的不懈努力,而這種努力自然與自卑感直接相關。
這個心理學反映在現實中,會出現兩種情況,「優越情結」與「自卑情結」。
有的孩子會渴望追求卓越,但很多時候他們將需求轉向別人的認同,從而可以表現自己,希望自己特別亮眼,用「非凡」的動作去取悅他人。
如果一個孩子處處要別人肯定,並非他認為自己不好,而是他不願平凡。
兒童的這種努力向上的願望越強烈,他們給自己設定的目標也就越高,並以此來尋求可以證明自己具備這種較高能力的證據。
但是這些能力往往超出了人類的能力範圍,於是他便勾勒出一幅近似於上帝的藍圖,想像自己無所不能。
作為家長,我們要學會引導孩子,告訴孩子:「你不需要『變得特別』才能與眾不同,你本身就是獨一無二的」。
而且,如果我們以一種溫和、關愛和理解的方式來培養這些兒童,那麼我們總會驚訝地發現,他們會展現出一些我們未曾發覺的智力和能力。
雖然每個家長都明白,環境對孩子的成長有着重要的影響,但是,大多數家長對兒童發展依賴於環境給予了錯誤的解讀,尤其是對於多子女家庭來說。實際上,在同一個家庭中,不同的孩子所處的家庭環境是不同的。


家長要研究每個孩子在家庭中所處的地位,以及孩子的個性特徵,不能公式化地使用同一規則來教育不同的兒童。
尤其是當兒童出現令人不滿意的狀態時,最好要記住,決不能粗暴、盲目地對待孩子,相反,家長應該總是鼓勵他們,試圖向他們解釋現實生活的意義,這樣,在他們的自我幻想和現實世界之間,就再也不會存在巨大的鴻溝。


正確對待孩子的自卑心理

如果家長沒有正確看待和引導孩子的優越感心理,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有的孩子會出現生理問題,其實,這是他自卑感的表現。
尤其是當孩子在爭取優勢的進程中困難重重,或者對器官劣勢的心理反應嚴重到難以承受的地步時,就會有自卑感。
作者舉了一個14歲孩子的事例,從小備受家人關注的他,在漸漸長大後,發現自己受到的關注度減少,便出了一個新花招,就是口吃。


因為他發現通過口吃,他可以將本來消失的注意力重新吸引回來了,在學校也是如此。因為口吃,他發現老師要花很多時間在他身上。
實際上,口吃是他想贏回優越感的自卑行為。
這時的自卑感是一種反常的、過度的情結,它必然促使人們尋求可以輕易就獲得的補償,以及表面上的滿足感。
與此同時,由於這種過度的自卑感放大了困難,使人們知難而退,從而成為成功路上的絆腳石。
學會讓孩子正確對待自卑是一堂很重要的課程,因為一個人對待自卑的不同態度,將決定了他人生的喜樂與悲苦、成功與衰敗。
如何引導孩子的自卑狀態呢?
首先必須增加他們的勇氣,使他們相信自己的力量和能力。
其次還要以一種富有同情心的態度和他們建立起友好關係。
再次,利用這種友好關係來鼓勵孩子,使他們對自己的精神和身體力量充滿信心,相信只要自己勤勤懇懇,堅持不懈,勇於實踐及充滿勇氣,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取得進步和成就。
在兒童的教育過程中,最大的錯誤就是父母或教育家給正處於迷途的兒童預言了一個惡意的結局。



永遠不要去相信,我們羞辱或奚落一個孩子就可以影響他真的改善自身的行為。

注重培養孩子的社會情感

阿德勒認為,人類在一定程度上必須依賴集體才能取得成就。所以,我們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孩子的社會情感。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的生活風格通常形成於他四五歲時。在這段時間,家長必須培養孩子的社會情感以及適應社會所必要的靈活性。
在他五歲時,他對自己的生活環境的態度通常已經成形固定,而且在他餘下的生命中幾乎保持相同的態度和方向。
他對外部世界的感知仍然保持不變,他會陷入自己感知的範圍內而無法自拔,不斷地重複他最初的心理機制,重複這種心理機制所導致的行為。此時,社會情感被限制在個體的精神視野範圍內。
◎仔細觀察孩子入學時的表現
了解孩子的社會感情的一個好方法,是仔細觀察他入學時的表現。剛進校門,孩子迎來了一個對他最早和最嚴峻的考驗。
理想的學校應該是連接家庭和廣大現實世界的中介物。它不僅提供書本知識,而且還應該是一個傳授生活的學問和生活的藝術的地方。
如果父母沒有教育好孩子如何與他人接觸,那麼,孩子進入學校時就會感覺落落寡合,孤立無援。
他們因此會被視為古怪的孩子。這樣,孩子從一開始就感到孤立無援、束手無策,這樣的狀態會隨着時間變得越來越厲害。
他們的成長由此受到壓抑,他們也就變成行為問題兒童了。
家長通常會把這種情況的出現歸咎於學校,其實,學校只不過引發了家庭教育的潛在問題而已。
家長需要做的是,讓孩子練習怎樣與人打交道,培養孩子跟他人友好交往的能力。
小孩到了 3 歲,就得安排他們和其他孩子一道玩耍,使他們不至於懼怕生人。
否則,以後孩子與人交往時就會變得局促不安、臉紅,對自己的一舉一動都敏感異常,並且對他人會產生敵視態度。
通常那些被寵壞的孩子才會有這種特徵,這些孩子總想着「排擠」他人。

◎避免過分寵愛呵護
每一個新的環境都可被視為對兒童的準備能力的一種測試。
「小孩沒有養成整齊清潔的習慣」——這意味着母親經常為他做事。
「他總是很靦腆」——這意味着孩子對家裏依戀很重。他仍會有受到父母過分寵愛或者呵護限制的感覺。這加深了孩子應付新環境的難度。
但父母都習慣性地認為自己的孩子「年紀小,不懂事」「這些太危險,不要去做」,事無巨細地過問孩子的每一件事情,什麼事情都不肯放手讓孩子去做,「你應該這樣做,不應該那樣做」或者「這樣不行,那樣才可以」。
打着疼愛孩子的名義,過度地干涉孩子的生活,把孩子作為弱者對待,容易扼殺孩子的思維發展和行動能力。
如果父母較早就注意矯正這些特徵,那麼,孩子以後長大成人就可免去許多麻煩。
如果一個孩子在頭三四年里受到良好的培養——和其他孩子共同遊戲、參與集體活動——他就不會變得靦腆和以自我為中心。
孤身獨處的孩子才會有精神錯亂和神經病症——這種人對他人不感興趣,無法與他人合作。
因此,教育孩子,父母只要從旁守護,主動、親密地與孩子溝通,不要過度干涉孩子的行為,這樣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更能養成自立的能力,也更能與社會和諧共處。

不要過度斥責和毆打孩子

作者講了一個事例,有的孩子在學校犯了錯誤或者成績沒考好,當家長知道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或者看到孩子的學習成績單時,往往是給予批評,甚至懲罰。
對於孩子來說,在學校已經受到了老師的批評,回到家中,父母再嚴厲責罰,孩子在雙重的責罰之下,容易產生逆反心理,他們將不會把糟糕的成績單或者在學校的不佳表現告訴父母,還可能產生逃學、仿造父母在成績單上簽名等等。
作為家長,當我們對孩子的行為不滿,想試圖重塑一個孩子的生活模式時,必須以一種最謹慎的態度對待這件事,同時,還要確保這件事有一個正確良好的結果。
一味斥責只會讓孩子失去勇氣、受到傷害,或許能收到一時的效果,但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反而使孩子越來越我行我素,成為染上惡習的最佳訓練方式。
尤其是孩子在學校受到批評,回到家時,阿德勒認為,最好不要毆打孩子。
一個孩子在老師的糾正教育後回到家中,卻發現父母的鞭打教育也在等着他們,這將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情。孩子們經常由於同樣的錯誤而受到兩次處罰,而我們認為,懲罰一次就足夠了。

阿德勒認為「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們通過體驗而學習」,經歷能夠喚醒沉睡的心靈,只有體驗到的才能變成自己的,並且最終成為一種生活態度的徹底改變。
在現代社會中,很多家長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其實,最好的教育,不是給孩子多麼充裕的物質條件,以及將孩子送往多麼名貴的學校,而是給孩子一個完整的人格和豐富的內心世界。
對於家長來說,學會了解孩子的心理,要懂得:其實經歷就是最好的教育,要花點時間陪伴和引導孩子體驗生活。
幸福本身不是你獲得多少,而是你感受到了多少。
讓孩子感受精神的力量,不僅是讓孩子知道你在關心愛護他,而是你真正理解他,知道他的難處,了解他的希望和夢想,鼓勵他幫助他,讓孩子知道人有尊嚴有力量,可以突破面前的一切困境,並在相互的關愛中獲得完善的人格體驗。
溫馨提示:世界記憶大師網上免費公開課開始了,只要您認真聽課就能讓您或者您孩子迅速愛上學習,同時至少提高十倍以上的記憶力,機會難得。(感興趣的朋友留意下方評論區)【愛孩子,就讓他比別人更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