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9日 星期六

天真者與孤兒

1436779053-3990016380.png
  
Carol Pearson的寫作並不是很友善,在「天真者與孤兒」一章36頁的內文中,只給了三個極為簡要的標題,讓讀者在閱讀上相當地抓不著頭緒而感到吃力。我在此幫忙找出一個較為明確的架構,讓有心閱讀的人,可以比較有個脈絡可以依循。簡單的說,這一章首要的三個重點分別是1.孤兒沒有自行站立啟程的能力;2.孤兒有失落的痛苦情緒;以及3.孤兒對失落的錯誤解釋。再加上以上三項困難都需要有一個真誠的外力來加以協助,因此可以理出本章一共有的四個重點。

一、孤兒的本質是失依與無能
孤兒原型是一個在心理學裡經常出現的概念。阿德勒描述人在出生時處於一種無能自卑的狀態;艾瑞克森說明人在幼年時必須經歷印任、自主、主動與勤勉等幾個發展階段,都是在說明於生命發展的起步階段,經歷了沒有能力且失去依靠的心理狀態。

然而,孤兒狀態卻不一定只發生在人類生命的早期經驗之中。當我們說一個人走出舒適圈,面對創痛事件,或者是如神學家所說的被逐出伊甸園,以及詩人所說的走在荒原之上,也都是在說明人離開了原本可信賴及預期的生活環境,獨自踏上艱困、陌生與前途不明的旅程。

二、孤兒有強烈的憤怒、絕望與恐懼等的情緒
孤兒的情緒是被遺棄而感到絕望;面對外在凶險的現實而感到不安與恐懼。孤兒有很深的憤怒而責怪;可能會否認失落的事實而抓著天真不放;感到迷失、空虛與絕望;感到恐懼而渴求安全感。未獲得真誠協助的孤兒會採用了虛假的角色形式,如虛假的殉道者、鬥士、流浪者、或是魔法師。

三、孤兒的錯誤信念導致不真誠與受虐的關係
孤兒的罪惡與自責,形成一個二元對立的絕對主義,善惡、對錯、優劣等等,而形成要求完美的伴侶、偉大的領袖、快速的效果、立即的滿足等。更常因為自身的不好,而置身於負面虐待的關係之中。孤兒有權威性格虔誠追隨、完全交託臣服、偶像崇拜、剷除異己,與不真誠的救贖者形成共依附、受虐的狀態。
除非孤兒能夠「有知」--完全地投入與全然地接受自己感到哀傷與絕望、感受到危機四伏的恐懼、覺察自己的權威性格與犬儒主義,不然就會不斷地更換依附的對象,形成一種近乎邊緣型格的狀態。

四、真誠救援者提供的協助
  •   孤兒的任務是學習希望與信任希望。童話故事提供了這類希望的舉例--孤兒找到了親生的父母、繼承了龐大的家產、嫁給了英俊的王子,而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所以先必須有個「一度救援者」提供希望來誘導孤兒踏上探索之旅,希望可以是一筆財富、工作、才能、或者是愛情。
  •   提供真誠的依靠來協助孤兒超越指責與對錯的窠臼,使其不再有罪有應得、咎由自取的心態,使其減少自責與責怪他人的錯誤投射。
  •   提供愛來幫助解開自責的枷鎖、不必獨自承受痛苦並鼓勵負責任的心態,例如基督教說明耶穌替世人贖罪;支持團體強調不是個人的錯誤而重視團體支持的力量;以及在敘事活動中以信任、外化與引導負責為三項主要的工作範疇。

    藉由孕育成功的經驗來修正孤兒各種錯誤的投射--找的一個努力的目標,誘導孤兒起身上路,提供暫時的依靠,引導學習給予付出並獲得成功經驗,使其獲得效能感而相信能夠為自己而戰、掌理自己的生命、求取適當的協助。總之是要讓孤兒去發現自己的力量與自我價值,並相信能夠改變所生存的環境與狀態,孤兒便已經準備好脫離孤兒的身分,走向生命的下一個階段的旅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