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教育問題對成人來說,為自我認識和自我指導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教育問題對成人來說,可以歸結為一種自我認識和自我指導。這對兒童也一樣。不過,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由於兒童尚未成年,給予他們指導就異常重要。其實,成年人有時也需要指導。如果我們願意,我們完全可以放任兒童按照自己的意願成長;而且,如果他們有2萬年的時間,且在恰當的環境下發展的話,他們也許最終可以適應現代文明的成年人的行為規範。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因為人生有限。因此,成年人必須關注並引導兒童的成長。
但是,這裏最大的困難莫過於對兒童的無知。如果說成年人要認識自己及其情感和愛憎的原因,即認識自己,本身就已相當困難,那麼,了解兒童,並在掌握豐富知識的基礎上去指導和引導他們就更是加倍的難事了。
個體心理學專門研究兒童的心理,這不僅因為這個領域本身的重要性,同時還因為我們能夠藉以認識成年人的性格特徵和行為方式。個體心理學有別於其他的心理學,它不能容忍理論和實踐的脫節。個體心理學集中研究整體人格,並將自己的科學目光投向整體人格對其發展和可能表現的充滿活力的追求。從這一立場出發,個體心理學的科學知識就是實踐知識,因為所謂知識也就是源於對錯誤和謬誤的認識;不論是心理學家、父母、朋友還是個體自己,誰要是擁有這樣的知識,誰就馬上懂得實際運用這些知識來指導人格的發展。
個體心理學所採用的這種研究方法,使得它的所有論述形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按照個體心理學的理解,個體的行為是由個體的整體人格發動和指引的,因此,個體心理學關於人的行為的所有陳述都精確地體現了這些行為之間的相互關係,個體的行為反映了個體的心理活動。在引言部分,我試圖對個體心理學的觀點作一總體性的論述,並在以後各章比較詳細地探討引言部分所提出和各種相關問題。
關於人的發展的一個根本事實就是,人的心理總是充滿着有活力的、有目的的追求。兒童自出生起,就不斷地追求發展,追求偉大、完善和優越的希望圖景,這種圖景是無意識形成的,但卻無時不在。這種追求,這種有目的的追求主宰了我們一生的具體行為,甚至決定了我們的思想,因為我們的思想絕不是客觀的,而是和我們所形成的生活目標和生活方式是一致的。
整體人格內在於每個人的存在之中。每一個體代表了人格的整體性和統一性;同時每一個體又為其整體人格所塑造。每一個個既是一幅畫作,又是畫作的作者。個體是他自己人格的畫作者。不過,他既不是完美的畫作者,也不會對自己的靈魂和肉體具有完備的認識。他只是一個極易犯錯誤和不完善的存在。
在考察人格的建構時,需要加以注意的是,人格的整體及其獨特的生活目標和生活風格並不是建立在客觀現實的基礎上,而是建立在個體對生活事實的主觀看法的基礎上。個體對客觀事實的觀念和看法絕不是事實本身。因此,人類雖然生活在同樣的事實世界之中,但卻各自以不同的方式來塑造自己。每個人都根據他自己對事物的看法來塑造自己,他的有些看法在心理上是健康的,正確的;有些則是不健康的,錯誤的。我們要永遠考慮到,個體在成長過程中會出現心理問題和障礙,特別是要考慮到他童年早期時的心理障礙和問題,因為這些心理問題和障礙會影響他後來的人生軌跡。
這裏以一個具體案例來進行說明。這是一個52歲的女人。她總是沒完沒了地貶損比她年長的女性。對此,她回想到,她童年的時候,由於她的一個姐姐得到了所有人的注意,她就總有一種屈辱感和無價值感。如果這裏可以運用個體心理學的一個「縱向」觀察方法來探討這一案例,那麼,我們就可以在這個女人的童年到其生命的晚期中發現同樣的心理機制,同樣的心理動力:她總是擔心別人看不起她;當她注意到別人更招人喜歡,處於更為有利的地位時,她就心生怨恨。因此,儘管我們對這個女人的生活或她的整體人格一無所知,但是,我們幾乎可以根據所了解的兩個事實來填補對她了解的空白。在這方面,心理學家就像小說作者一樣,運用一個確定的行為主線、一種生活風格或一種行為模式來建構人物的生活,以確保人物的整體人格不會被破壞。一個優秀的心理學家甚至能夠預測這個女人在特定情境下的行為,並能夠清晰地描繪出她獨特的「生命主線」所附帶的人格特徵。
個體的追求或有目的活動是以另一個重要的心理學事實為前提的,即人的自卑感。所有的兒童都有一種天生的自卑感,它會激發兒童的想像力,激勵他嘗試通過改善自己的處境來消除自己的心理自卑感。個人處境的改善會緩和自卑感。心理學把這種現象稱為心理補償。
自卑感和心理補償機制的重要一點是,它開啟了人們犯錯誤的巨大可能性。自卑感或許客觀上有助於個體完善,不過,它也可能導致單純的心理調適,從而會擴大個體和客觀現實之間的距離。或者,自卑感過於嚴重,當事人最終只是在心理上而不能在行為上加以克服,儘管這種補償性的心理特徵的形成也是必要的和必然的。
我們這裏把那些明顯表現出補償性的性格特徵的兒童分為三類:生來就衰弱或有器官缺陷的兒童;從小受到嚴厲管教、沒有受到父母慈愛的兒童;從小被寵壞的兒童。
這三種類型代表了問題兒童三種基本的處境;憑藉對這三種兒童的考察,我們可以更好地研究和了解正常兒童的發展。儘管不是每個兒童都是生而殘疾的,但令人吃驚的是,很多孩子都表現出某些由身體欠缺或器官缺陷所引發的心理特徵。我們可以從殘疾兒童中的極端例子來研究這些心理特徵的原型。對於被嚴厲管教或被嬌寵過甚的另兩類兒童而言,在實踐上,幾乎所有的兒童都在不同程度上屬於其中一類,或甚至兩者兼而有之。
上述三種基本處境都會使兒童產生欠缺感和自卑感,並會刺激兒童形成超越其自己潛力的雄心。自卑感和追求優越感是人生同一個基本事實的兩面,難以截然區分。在病理學上,我們很難判斷是過度的自卑感還是膨脹的野心對個體的傷害更大。兩者通常按照一定的節律,依次再現。過度的自卑感會刺激起兒童膨脹的野心,而這種野心有時又會毒化他的心靈,使他永不安分。這種不安分並沒有意義的行為;它不會結出任何果實,因為它受到了野心的過分澆灌。這種野心又與個體的性格的癖性糾纏在一起,不斷地刺激兒童,使他們變得過於敏感,並總是容易對傷害或蔑視動怒,並最終走向過度的自卑。
這種人(《個體心理學雜誌》充斥着這方面的個案)雖長大成人,才智能力仍沉睡未醒。他們變得「神經兮兮」,或性格怪僻。如若發展至極端,這種人最終會成為不負責任的人,或走向犯罪,因為他們頭腦里只有他們自己,而沒有別人。他們絕對是道德上和心理上的自我主義者。他們中的一些人迴避現實和客觀事實,為自己構築了一個全新的幻想世界。他們做着白日夢,沉溺於幻想世界之中,似乎幻想世界就是現實世界。於是,他們終於成功地獲得了心靈的安寧。而實際上,他們只是虛構出另一種現實,藉以達到心靈和現實的和解。
心理學家和為人父母者需要注意的是,所有類型的兒童在成長中所表現出來的社會情感的發展程度。社會情感在兒童心理的正常發展中起着決定性和指導性作用。社會情感的任何障礙都會嚴重危害兒童的心理發展。社會情感是兒童正常發展的晴雨表。
個體心理學就是圍繞社會情感的根本原則來發展相應的教育方法。孩子的家長和教育者不應該讓孩子只和一個人建立緊密聯繫。因為若是這樣,孩子勢必不能為將來的生活做好準備。
了解兒童的社會情感發展程度的一個好方法,就是仔細觀察他入學時的表現。剛進校門,兒童都將經歷人生最早和最困難的考驗。學校對兒童來說,是一 個新的環境。在這裏,兒童將表現出他們對新的環境是否準備充分,特別是對如何與人相處是否準備充分。
人們普遍缺乏幫助孩子做好入學準備的知識,因而,許多成年人在回想他們的學校生活時,總覺得那簡直是一場噩夢。如果教育得法,學校自然也能彌補兒童早期教育的欠缺和缺失。理想的學校可以成為家庭和現實世界之間的中介;學校不僅僅是一個傳授書本知識的地方,它還應該是傳授生活知識的生活藝術的場所。不過,在等待理想學校出現以彌補家庭教育缺陷的同時,我們也應該關注父母家庭教育的弊端。
對於家庭教育的弊端,學校只能起着顯示器的作用,這恰恰是因為學校還不是一個十全十美的環境。如果父母沒有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如何與他人相處,那麼,孩子在入學的時候就會感到孤立無援。他們會因此被視為古怪、孤僻的孩子。這反過來又會強化孩子初始的孤僻傾向。他們的成長由些受到傷害,並發展成為問題兒童。人們常把這種情況的出現歸咎於學校,殊不知學校只不過引發了家庭教育的潛在問題而已。
問題兒童能否在學校取得進步,個體心理學還沒有定論。不過,我們總能證明,如果兒童進入學校時遭遇失敗,那將是一個危險的信號。這與其說是學習的失敗,還不如說是心理上的失敗。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兒童開始對自己喪失信心。他們的氣餒情緒開始擴展,迴避有意義的行動和任務,總是儘可能地逃避,尋求自由自在之道和便捷的成功。他們不走社會所確定和認可的大道,而是選擇能獲取某種優越來補償其自卑感的私人小道。對於這些喪失信心的兒童來說,選擇最為迅捷的成功之道,最具吸引力。在他們看來,甩開社會的和道德的責任會給他們一種毫不費力的征服感,這比起走社會所確定的大道要容易得多。選擇捷徑顯示了他們內在的怯懦和虛弱,儘管他們所在行為卻表現出相當勇敢無畏。這種人只肯做十拿九穩的事情,藉以炫耀自己的優越。正如我們可以看到的那樣作奸犯科之人儘管表面上無所畏懼,骨子裏卻十分虛弱;我們同樣有機會看到,那些表面上勇敢無畏的兒童,卻在沒有什麼危險的環境中通過各種微小的跡象暴露出一定的虛弱感。例如,我們經常看到有些兒童(還有成人)在站立的時候不是挺直腰杆,而總是要依靠什麼東西。傳統的治療方法和對這種現象的理解均只針對這種症狀本身,並沒有注意到更為根本的環境問題。人們總是對這樣的孩子說,「站直了!」但事實上,孩子依靠在什麼上,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總渴求得到幫助和支持的心理。通過懲罰或獎勵,我們固然可以很快使這類孩子消除這種軟弱的表現,但他們強烈的渴求幫助的心理並沒有得到滿足。毛病的根源依然存在!只有好教師才能讀懂孩子的這些跡象,並以同情和理解去幫助孩子消除這種毛病的根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