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影響你的命運?為什麼說寒門在也難出貴子?
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性格決定命運」,那麼,性格是如何形成的?性格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這些問題都可以從個體心理學中獲得清晰的答案。
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在《理解人性》一書中強調:個體心理學強調個體與群體的關係密不可分,也就是說人的性格發展深植於社會關係中, 阿德勒在本書中首度提出「社會感」(gemeinschaftsgefuhl)的概念,強調人是一種社會的存在,社會感會伴隨人終身,這也是貫穿個體心理學的核心觀念。
一、一切行為皆源於自卑
古希臘偉大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說過「人的命運在於他的精神之中」。個體心理學認為人類精神的多有表情的都朝向一個目標,自卑感、欠缺感和不安全感決定個人存在的目標。兒童在生命之初,都或多或少地伴隨着自卑感,他們早早就意識到自己無法單槍匹馬地應付生活,如果家庭不給他提供支持,他將無法生存,這種自卑感是兒童努力奮鬥的驅力和起點,它決定兒童將如何獲得安寧與安全,也決定着他生存的目標。在生命伊始,他們就努力吸引父母的注意力,想要獲得認可,目的就是要使個體優於他所處的環境。
兒童對自己自卑感的理解隨着時間而變化,直到最後固化下來,並作為對自我的明確估價而表現出來,兒童在成長過程中,靈魂不斷嘗試通過追求補償機制來擺脫自卑感,被稱為「自卑補償機制」,自卑感的補償,即追求優越,是個體心理學中心理動力的最主要來源。
「可塑性的基礎在於兒童努力想補償他的軟弱。數以千計的天才和潛力都產生於欠缺感的刺激。」
當自卑感的被自我強化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出現「誇大的自卑感」,兒童會害怕自己無法補償自己軟弱,他將要尋求一種過度補償,對權力和控制的追求可能會被誇大和強化,這種病態會阻礙和歪曲他的社會感。這種自我強化誇大的自卑感可能來自他物質環境的欠缺,也可能來自他身體器官的缺陷,性別和家庭格局出生次序也會影響個體的自我評價。
個體在追求優越的過程中所使用的方式會形成他的行為模式,阿德勒認為行為模式在兒童時期就已經形成,並且隨着兒童的成長,會日漸清晰,不會再發生改變,即個體很難偏離他童年形成的行為方式,性格即是個體行為模式的外在顯現。
二、攻擊型性格與非攻擊型性格
上文中我們提到,性格不是遺傳先天存在的,而是個體生活模式的外在表現,性格的形成是個體追求優越與社會感相互作用的產物。
當個體對權力和優越的追求目標超過社會感,就會形成一種攻擊型性格。
虛榮和野心是這種性格個體最典型特徵。虛榮使得個體喪失了與現實和他人的聯繫,與生活的關係變得扭曲,對生活充滿敵意,表現為尖刻批判的態度,通過貶低同伴來創造優越感,虛榮發展到相當的成都,會給生活持續不斷地加壓,抑制個人的全面發展,最終導致一個人的毀滅。在我們的文明中,虛榮心和野心鍾情於金錢和財富,變成對財富無止境追求。其次,忌恨、嫉妒、貪婪、仇恨都是攻擊型性格的明顯特徵。
與攻擊型性格相對應的是非攻擊型性格,有趣的是,非公型性格的人群雖然從不傷害任何其他個體,但他避免與人接觸,離群索居,同樣給人以敵意的印象。
隱遁是這種性格的明顯特徵。少言寡語,不直視同伴的眼睛,彼此分離,表現冷漠,但這種離群索居的表現方式在本質上是虛榮和野心,他們企圖同你給過強調他們與社會的差異來使自身凌駕於他人之上。
焦慮是一種格外廣泛的性格特徵,焦慮的人總是考慮自己多於考慮同伴,他們和生活的聯繫很少,以至於每一種境況的改變都會讓他們害怕,這種性格特徵會抑制他們的人格發展。
此外,懦弱、無教養的本能也是非攻擊型性格的特徵。所謂無教養的本能通常表現為不文明的行為習慣,髒亂,不遵守的規則,這種無教養行為讓人們覺得他們對社會和同伴很少有用,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兒童的不文明行是要獲得成人的注意。
三、學校是培養社會感的最佳場所
個體的童年經驗對其行為模式形成和性格產生着重要的影響。毫無疑問,家庭有着巨大的優勢,更好地照顧兒童並使兒童受到合適的教育。然而,不幸的是,當代家庭教育在極大的程度上幫助和唆使對權力和虛榮心的追求,在對兒童灌輸錯誤的觀念,不斷地提示孩子必須優於其他人,要比其他人都要更高一籌,而對社會感的培養和發展卻是有限的。
母親對兒童社會感的培養具有重要的作用,母子關係的扭曲會形成兒童某種程度的社會缺陷。如果母親不能實現對孩子的職責,兒童就沒有發展起任何社會感;如果母親過分發揮她的職責,就會使兒童社會感不可能超越母親而轉移到他人身上,從而就排斥了世界上的其他人。因此,伴有太多溫情的教育與沒有溫情的教育同樣是有害的。
學校是培養個體社會感的最佳場所。但現在經常出現的狀況是,掌握學校的個體將學校塑造成實現個人虛榮和野心的工具,舊式的權威在學校中重新建立。家庭如何做好的孩子性格發展的第一道關,教育如何回歸社會感培養的初衷,從目前來看,任重而道遠。
人最難的是認識自己,改變自己,個體心理學幫助我們從兒童經驗和生活模式的的角度分析個體性格的形成和發展,但與佛洛依德不同的是,佛洛依德認為性格驅動力是性的潛意識,阿德勒則認為性格目標的驅動力是自卑感的補償,並幫助個體改善和發展形成更適應社會的性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