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30日 星期六

当你在人生中卡住的时候

当你在人生中卡住的时候

原创 普贤行者 海云和上法语

  “十方所有诸大海、悉以毛端滴令尽、彼人能知此佛子、一念所修功德行。

  这都是《华严经》里面常用的语言模式,像刚才“十方所有诸世界、能以一毛悉称举”,这里“十方所有诸大海、悉以毛端滴令尽”,十方所有的大海,不要大海啦,你拿一水缸的水用毛端去滴,看什么时候把它滴的完,一缸水你都滴不完了,不要说一个毛,你拿到一支毛笔去写,把那一缸水写完就好了,王羲之当年是写完一缸水,号称书圣。这是不能逻辑推理的,这就是一种语言的表达方法,他在表达些什么,你要去了解,不是去求证。他是告诉我们,这个“始求佛道一念心”的人所修的所有功德,你有能力了解吗?而这种能力的人是谁,就是这十住位的菩萨,就是法身大士,这个我们前面有跟各位讲过。

  佛法中所讲的向自性里头来追求的,这个部分是无限的,我们向外,十方所有诸大海的这些海水再多,它还是有限,有限极大,还是有限。但是这种人发心一转,开始进入无限的领域,那是不可思议的。谁能进入无限?法身大士就进入无限了,从圆教初住位开始就踏入无限的领域。所以我们跟各位讲,生命是无限的,你要能够走得上来,这个“始求佛道一念心”,就调整到正确的那个原点,那个正确的原点就无限了,无限的起点。你要懂得他的语言模式,为什么老是这样讲。

  这一念,我们在禅修的时候跟各位解释得很清楚了,你念“南无阿弥陀佛”,那么它进入你的性海里,它所浮现出来的这一念,到底在六根当中哪一根起作用,这个境界叫一念。我们在参禅的时候,那个疑情如火如荼,那是古大德所进入的那个功夫的境界。你提个疑情“拖死尸的是谁?”你怎么去想,这个死尸,嗯,显微镜下看细胞、血液,经文讲的没有错,八万四千户虫,户虫就是细胞,你去解释这个干吗,这个叫知识。

  不是这个,拖死尸的是谁?你一直参,紧守着这个正念,到有一天,不是拖死尸的是谁,是这个死尸怎么在运作,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当中,是谁在拖死尸,那个叫做一念。这个部分产生的时候,你不知道从哪里来,是舌根的,还是耳根的,还是眼根的,还是意根的?到底是哪一根发起的?这个“谁”从这里来入,这个叫做一念。现在你的“一念”,说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不是,那叫着相,所修都是有漏福德,绝对不是佛法中的这种“始求佛道一念心”的这一念。

  所以我们从生死大海中觉醒以后,你会有一种漠然,奇怪,这是怎么?人生应该这样,可是这样在社会上又不准,不准可是要这样,到底是这样,还是那样?要依那样好像不对,可是要依这样,那样又…在这个时候,你会有那一种很冷漠的状况,把你卡在那里。你要依于传统的社会价值判断,你又有抗性;可是把你这种觉知觉见提出来的时候,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又不相容,这个时候你要怎么办?那个时候,你就会有一种感觉,人生真正的那个是什么?你会停在那里,这个时候会很痛苦。

  很多年轻的朋友有这样困扰过:我这样没有错啊,应该要这样,可是家庭、社会、学校所加给你那庞大的压力,硬是要把你扭曲过去。所以就种种的这些魔王君政,就来说服你,要乖、要听话、好好读书、不要胡思乱想,你现在是叛逆时代,要注意,硬是把你扭曲,变成一个很乖的孩子。老师说是不是?你要说是,不能说不是,所以我们一直“是、不是”二分法,你只有二分法,二分法又只能有一个答案,跟标准答案不对的,那你就错,硬是把你扭过去。可是,你的人性的觉醒,它会迸发出来,这个时候,你会开始挣扎,当你挣扎到某一个程度,你会当下在那个地方产生漠然。要是这个时候,有明师跟你指点,你就会超越,而且很快成就。要是没有,你就卡在那里,甚至于人性会扭曲掉。

  《泰坦尼克号》流行的时候,你看那个女主角,她在叛逆,她在那个时候,要不要答应订婚?她就卡在这个时候。她在人性当中,她是始求佛道,在人生当中,她生命的觉醒,她对于那传统的贵族生活,她有抗性,可是她不会处理。妈妈继续给她一个压力,你爸爸已经死了,换句话说,我们是个没落的贵族,你赶快找个有钱人家嫁出去,要不然,我们那些漂亮的衣服、漂亮的瓷器都要卖掉,那我要去打工,你要怎么办?想到这里呢,她只好把自己扭曲了,虽然不喜欢,还是嫁吧。可是当她看到男主角的时候,她又开始反叛了。

  人性透过小时候的描述,是很清楚,但是小时候没有办法把觉知给显现出来,所以她就转化为男女私奔,这个就不符合佛法所说的那个圆满的地步,她觉醒是没有错,但是她的处置是不对的。要如何圆满,佛法告诉你,这当中有世间法、有出世间法,你要如何达到出世间法的标的,然后世间法又要圆满。抛家弃子的不算,都是世间法没有圆满。把你自己压抑、扭曲,变得不成人形,只是变成面龟一样,成为世间标准的,那更不对。

  佛法给予我们的,从这个地方你可以看到,我们整个社会价值结构跟整个社会制度礼仪,就通通都要重新来过。一个菩萨行,行在哪里?行在这个地方。真正的菩萨,就要把社会扭曲人性的那个制度跟价值观,重新扭转过来,这才叫大慈大悲。当你把价值观重新建造起来的时候,整个人性符合佛法的标准,你看看,整个人间净土,是不是这样建立了。但是,这样的菩萨,在这样对立的世界里,他有多少的辛苦路,要去承担,关键在这里。所以真理不是没有,真理要显扬出来,很多很多的障碍。你是一个修行人,要看得出来,这个“一念所修功德”,你从这里去看。

撷自《八十华严—十住品》



從我的iPhone傳送

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这是楞严经中的经文。


在佛教的12缘起理论中,这句经文,可以看作是对12缘起的另外一个角度的演绎。

   如果读懂了12缘起,那么,这句经文,也不难读懂。12缘起,是以“无明”为核心,去演绎佛法。法相唯识宗,是以“识”为核心,去演绎佛法。楞严经,是以“常住真心”为核心,去演绎佛法。这种理论,是把无明,行,识,名色等,全部看做是:诸妄想。当把这个“不真”去掉的时候,就是“常住真心”。所有众生(人及其他众生),从久远劫来,之所以不断的轮回,原因就在于不知道自己的常住真心,忘了清净圆满的本性,被外部的世界所迷惑,从而产生各种妄想,迷失了真正的自我,以假为真,以为感受到喜乐哀愁是“我”,其实这些想法是错误的,它建立在虚假的我之上,因此,这个执着假的我就无法出轮回。
 

   我们对诸法万相的认知来自于心的了别,而这种了别就是识在作用。了别的结果会产生真妄两种认知,但了别的功能并没有真假之分。也就是说识作用的结果会带来对事物不同的认知,而识本身并不分真妄。其次万法都是真心自性随缘显现的妙用,真如自性随清净缘所生之识法就显清净识用,现清净相、显般若智而得一如实相,识就是真心妙明之觉智,无二无别;随染污缘所生之识法就显妄想识用,现虚妄相、显惑业识而背离真觉。而清净、染污是依真心是否受无明所染而说,本也是方便说,因为无明亦空,但无明惑用实有,会引发识生分别执着妄用。故妄识非指生识的本体有真妄,而是指随无明缘生之识非常住真心本有的了别真觉,会引发对相的分别、执着妄想,此想不真,故称妄识。

真如自性本源中无有真妄对立之见,识与智都是自性俱足、随缘显现的妙用。若见此真性,当知识智一体、真妄一如;若见真心本来面目,当知转识成智实无可转,不作虚妄分别,识即智、智即是识。不作意立见,则无识智之别,无一智不现了别识用,无一识不显般若智性;不执见,则无真妄对立分别,全妄即真、全真成妄,无一真不借妄现,无一妄不显真性。不在相上分别执着,则识心即是真心,识用即是智用。剖妄识无处无体,性空不可得,则不生灭的本有真觉智识便会显发解脱妙用;若达开悟见性,借识妄而能顿显性真,认识为心亦无过也。但若不识本心,不见自性与法性,立见执见而认虚妄意识为心,则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犹若痴人说梦、水中捞月。



從我的iPhone傳送

顺就高兴、逆则难过,这叫动心。

顺就高兴、逆则难过,这叫动心。

达真法師


我们总想追求顺境,逃避逆境。顺利了就高兴,有坎坷了就难过,这叫动心。其实,在修行的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都一样。佛讲一切平等,好事、坏事平等,顺境、逆境平等……顺境和逆境,好事和坏事,都是成就的助缘,都是修行的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就像人要有两只脚才能行走,靠一只脚很难。所以不必刻意去追求或逃避这些。

正如佛子陀美在《快乐之歌》里讲的那样,一切都是好的、快乐的。有钱也好,可以去做更多利益众生的事情;没钱也好,没有那么多挂念与贪恋;有病也好,是消业还债;没病也好,更能精进修行;活着也好,能学佛修行,弘法利生;死了也好,可以去西方极乐世界,面见、亲近无量光佛等诸佛。

怎么都是好的,在任何境界中都一样,这叫平等。顺境逆境,好事坏事,都要转为道用。若是你分别了、执着了,都会伤害你。如果不分别、不执着,能平等地对待和接纳,都不会伤害你。烦恼和痛苦是分别、执着带来的。问题出在自己身上,所以要从自身下手,不要总是挑别人的毛病,总去评说别人。对一个修行人来说,别人给你制造修行的对境,这是修行的助缘,应该感激他们,而不应该嗔恨他们。
《佛子行三十七颂》里也是这样说的。若是没有这些生活上的坎坷,没有工作上的挫折,怎么能生起出离心呢?如果没有这些仇人或恶人,没有他们的侮辱或伤害,怎么修忍辱呢?不是没有对境了吗?没有对境怎么修行啊?作为修行人要“观修净现”,一切都要观为清净圆满,都要转为道用。正如密宗里讲,所有的色相都是佛身,所有的音声都是真言、咒语,所有的起心动念、思想意识都是智慧。

若是你都能转为道用,观为清净就行了,这就是密宗里讲的“净观”的那种境界,都是好的,没有坏的。显宗里也讲,处处都是好处,人人都是好人,事事都是好事。我们已经闻思好几年了,也明白了一些道理,但是有些人从来不看自己,只看别人。

其实,我早就给大家讲过,佛法就像一面镜子,但是只能照自己,不能照别人;佛法就像一杆秤,但是只能称自己,不能称别人。你去观察别人,说别人的一些过失容易造业,还不如好好“观修净现”,把一切都观为清净圆满,把一切都当成好事。



從我的iPhone傳送

清净梵行 喜乐人生

清净梵行 喜乐人生



梵行 (brahmacariya)意为清净、尊贵、值得赞叹的行为;或如清净、尊贵的诸佛、独觉佛、出家圣弟子等清净者们的生活方式。为僧俗二众所修的清净行为。因梵天为断淫欲、离淫欲者,故称梵行;反之,行淫欲之法,即称非梵行。    在佛教中,以不淫,受持诸戒,称为梵行。经典中则以行八正道、慈悲喜舍等四无量心为梵行。


初学梵行(持戒):自力持戒,戒定慧,戒生定,定发慧,慧见佛心,佛心代表自性本性,持佛戒律,楞严四种,清净明诲。
    究竟梵行(圆寂):大般涅槃,圆满一切智德,寂灭一切烦恼惑习,清净寂灭,大慈大悲,究竟梵行。
     捷径梵行(念佛):佛力加持,发菩提心,一心念佛,暗合道妙,巧悟无生,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念佛即佛,始觉本觉,本都是佛。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带业往生,极乐世界,一生成佛。愿生极乐,第一弟子,最快成佛,捷径梵行。

从狭义讲,清净梵行就是断绝淫欲的心理和行为,称为“清净梵行”。这是佛教修戒、定、慧的重要内容。出家人每天都修清净梵行,在家弟子也可以修,比如受八关斋戒,就是在家弟子修清净梵行的好方法。《维摩经》讲”示有妻子常修梵行“,就是此意。

从广义上讲,清净梵行是指身口意清净,无有执着,断除贪嗔痴的心理和行为。佛经中讲”梵行已立,不受后有“,就是广义的清净梵行。

布施,这种善业叫做心外求法,这种善业虽然会让你产生一时安乐的果报,但是对内心的烦恼没有对治力,也就是说它不随顺于解脱分。但是我们修习戒定慧,你这个善根进入到内心当中,它会对治烦恼,你会觉得一天比一天的烦恼慢慢的轻薄,它有随顺解脱的力量,所以这个不一样。它能够对你的烦恼产生对治力,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所谓常修梵行的愿望就会发挥作用,它就会把你内心当中的烦恼,即使不能断,也会把它慢慢慢慢的调伏下来,不可思议的加持力,常修梵行,至成佛道。


我们平时的心念非常散乱,被五欲六尘牵着走,经常不知道自己在干些什么,以及应该干些什么。如果能够我们的心能够舍弃对五欲六尘的追求,此时,我们内心的正念光明才会慢慢生起来。静慧修梵行:只有静下心来,向内观照,智慧才能生起来。梵行,就是离欲,主要是指离男女之欲。一旦得了禅定,那时的轻安之乐,是远超男女之乐的。



從我的iPhone傳送

唯识学,让我们很务实的面对自己。

唯识学,让我们很务实的面对自己。

净界法师 

大乘唯识的缘起--唯识的根本传承。

我们先看第一个重点。那么法脉源流这当中有三段:第一个说明法门缘起;第二个诸师传承;第三个所依经论。那么我们先谈谈大乘唯识的一个缘起,这缘起分两段:第一个先谈印度本宗的缘起,再谈第二、中国本宗的缘起。我们先看印度的本宗缘起,这以下有六大段,我们先看第一大段,请合掌:
释迦牟尼佛,悲愍众生,从本垂迹,应世说法凡四十九年,于《解深密经》等诸大乘经中,广述法相唯识之妙义。

那么当然所有的佛法追根究底就是佛陀的出世说法,才有祖师的传承,我们先谈谈佛陀。那么释迦牟尼佛在这个大般涅槃的根本,这个「本」就是佛陀的大般涅槃,那么「迹」就是佛陀那个大悲愿力跟众生的因缘成熟以后,他来到世间的这种八相成道的一期应化的示现,佛陀示现在娑婆世界出生,乃至于出家、转法轮、入涅槃,这个四十九年当中,他在《解深密经》等诸大乘经中广述法相唯识的妙义,我们看佛陀的缘起,缘起思想。

大乘,小乘我们不谈,大乘的缘起有两块:一个讲三界唯心,一个讲万法唯识。佛陀的整个缘起法是以心做根本,那么以这个一念心性,当你是觉悟的时候,你依止一念心性修六波罗蜜,这个叫作清净法的缘起,这叫作三界唯心,比方说《法华经》,比方说《华严经》,所以你看我们读《法华经》《华严经》、,我们只能够做一件事情,就是随喜赞叹!我们看到佛陀的富贵,我们看到佛陀的庄严,但是我们一个都没有,但是你还是要学,因为你必须要为未来铺路,你不可能永远处在凡夫的阶段,你现在不学你就永远没有希望;

所以《法华经》跟《华严经》对我们来说叫作栽培善根,为以后铺路,因为它是一个清净法的缘起。那么广泛的说明诸佛的波罗蜜功德庄严,这个叫三界唯心,它是以真如做根本开展出来的缘起法,让我们知道说我们未来会怎么样,这是第一个缘起法。

第二个就是我们唯识学叫作万法唯识,这个识就带有感情,就是这个一念心性当它是一种迷惑的状态的时候,它往下堕落就变成万法唯识了,唯识学是很务实的让我们面对自己:你现在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你会轮回?为什么轮回会相续?为什么我们死了以后,我们来生又会得一个果报?为什么圣人死了以后他能够入无生,而我们一定要有生?这个轮回的力量是怎么来的?到底我们启动了哪一个开关,把轮回的力量给开启出来?到底我们的内心世界哪里出了差错?所以万法唯识是一个杂染缘起,让我们很冷静的面对自己。清净的缘起是让我们面对佛陀,杂染缘起是让我们面对自己,这两个都需要面对:一个是未来的你,一个是现在的你。

所以我们读《法华经》、《华严经》,是看到未来的我,未来我们有一天会变这样子;你学唯识学是看到了现在的你,这两个不太一样。那这两个都很重要,所以唯识学是探讨现在的你,《法华经》、《华严经》是探讨、未来的你。所以三界唯心是清净法的缘起,探讨诸佛的功德庄严,万法唯识是讲到凡夫的轮回的杂染缘起。所以我们今天所要学的就是佛陀出世以后,他讲到两种缘起当中的一个杂染缘起,就是《解深密经》所开展出来的唯识学。好,这是我们整个唯识的根本传承,是佛陀的出世。



從我的iPhone傳送

大医详解:六经辨证观

大医详解:六经辨证观


胡希恕 


 一、何谓经方
   所谓经方,顾名思义,亦即经验之方。它是前人在医疗过程中久经实践反复验证的有效方剂。
   经方之含义,在中医界有两种看法,一是指宋代以前各个医家所收集和积累起来之有效方剂;一是指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之方剂。本书所谓之经方,是指后者。



二、张仲景是经方杰出之传人
   考《汉书·艺文志》载“经方十一家”,记述了有关按病归类之专著和有关方剂理论之专著,如《汤液经法》32卷。这些书虽皆亡佚,但从现存最早的《黄帝内经》里可以窥见有关治疗原则、治疗方法、遣药组方和配伍宜忌等方面大量之理论论述。此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方剂已经建立了指导实践的基本理论。直至东汉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将理、法、方、药融为一炉,将亡佚书籍中的经方保留下来。故后世尊该书为“方书之祖”,赞经方为“对病真方”。从而为方剂学之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经方运用的指导理论是辨证施治
   要想正确地使用经方,就必须掌握中医的辨证施治。何谓辨证施治?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沦》(即《伤寒沦》与《金匮要略方论》)就是辨证施治的典范。考《伤寒沦》,不只是论治伤寒,而是借伤寒之治以示万病辨证施治的大法。因此,在《伤寒论》中,既有对疾病辨证施治的一般规律,又有对疾病辨证施治具体实施之运用方法。

先说辨证施治的一般规律:
   《伤寒论》既以六经分篇,如“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辨少阳病脉证并治”,“辨太阴病脉证并治”,“辨少阴病脉证并治”,“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等。而条文中又不断八纲之辩,如论中第7条(条文序号均依宋本《伤寒论》。下同)。“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阳……”是阴阳之辨,第70条“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是虚实之辨;第91条“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当救表……”是表里之辨;第l22条“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是寒热之辨。如此等等。由此可见,六经和八纲是辨证的一股规律。
   
     何渭八纲?八纲即指表、里、阴、阳、寒、热、虚、实而言。其实,在表里中间,还有一个半表半里,按数而论,应该是九纲。由于言表里,而半表半里即寓其中,所以习惯上仍简称为八纲。

     表和里及半表半里:表指体表,即由皮肤、肌肉、筋骨所组成的外在躯壳。若病邪集中地反应于此体部时,便称为表证。里是指人体的里面,即由:食道、胃、小肠、大肠等所组成的消化道。若病邪集中地反应于此体部时,便称为里征。半表半里,是指表之内,里之外,即胸腹两大腔间,为诸脏器所在之地。若病邪集中地反应于此体部时,便称为半表半里证。以上表、里、半表半里三者,是固定病位的反应。也就是说,不论什么病,而其病位的反应或为表,或为里,或为半表半里。虽然,有时二者或三者同时出现,但绝对不会超越此三者的范围。

   阴和阳:阴即阴性,阳即阳性。人体得了病,必定影响人体机能的改变。首先是代谢机能的改变。这种改变不是较正常太过,就是较正常不及。如其太过,则病体也必相应要有亢进的、发扬的、兴奋的……太过的病征反映出来,这类太过的病征,即称为阳证。如其不及,则病体也必相应要有衰退的、消沉的、抑制的……不及的病征反映出来,这类不及的病征,便称为阴证。所以,疾病虽然复杂多变,但概言其为证,不属于阴,便属于阳。

   寒和热:寒即寒性,热即热性。如果病体反映为寒象者,即称为寒证。反之,反映为热象者,便称为热证。寒热与阴阳的关系是:寒为不及,当系阴之属,故寒者也必朗;而热为太过,当系阳之属,故热者也必阳。请注意;寒与热是具有一定特性的阴阳。所以,泛言阴不一定必寒;泛言阳,更不一定必热。由此可知,病有不寒不热者,但绝无不阴不阳者。

   虚和实:虚指人虚,实指病实。如病体未愈,而人的精力已有所不支,病体反映出一派虚衰之象者,即称为虚证。若病势在发展,而人的精力未衰,病体反映出一派充实的征象者,使称为实证。如上所述,虚实和寒热一样,也是阴阳中的一种特性。不过,寒热有常,而虚实无常。所谓寒热有常者,是指寒者必阴,热者必阳,在任何情况下,永不变异。但虚实则不然,当其与寒热交错互见时,而竞反其阴阳,故谓为无常。如虚而寒者,当然为阴,但虚而热者,反而为阳;实而热者,当然为阳,但实而寒者,反而为阴。如此,所谓阳证,可有或热、或实、或亦热亦实、或不热不实、或热而虚者。所谓阴证,则可有或寒、或虚、或亦寒亦虚、或不寒不虚、或寒而实者。以上为八纲之梗概,必须辨认清楚。

   何谓六经?六经是指太阳、阳明、少阳之三阳,太阴、少阴、厥阴之三阴而言。《伤寒沦》之六经,虽称“之为病”,其实质是证,而且是来自八纲。这是个不容混淆的关键问题。因为表、里、半表半里三者,都是病位的反应,而阴、阳、寒、热、虚、实六者,都是病情的反应。这样,表阳热实即是太阳,表阴寒虚则为少阴;里阳热实即是阳明,里阴寒虚则为太阴;半表半里之阳热实即是少阳,半表半里之阴寒虚则为厥阴。此为病情必反映于病位,而病位也必因有病情的反应而反映。所以,无病情则无所谓病位,而无病位则也无所谓病情。如此,所谓表、里、半表半里等证,同时必伴有或阴、或阳、或寒、或热,或虚、或实的为证反映。同理,所谓阴、阳、寒、热、虚、实等证,同时也都必伴有或表、或里、或半表半里的为证反映。应该注意,由于寒、热、虚、实是从属于阴阳的。这样,无论表、里、半表半里皆具有阴阳两类不同为证的反映,三而二之为六,即病之见于证者的六种基本类型。这即《伤寒论》所谓的“六经病”。由此可见,六经出自八纲,是勿庸置疑的。

   六经与八纲的关系已如上述。其临床运用是:病见之证,必有病位,复有病情,故八纲只有抽象,而六经乃具实型。正因为如此,临床辨证宜先从六经开始。《伤寒论》以六经分篇,就是这个道理。六经既辨,则表里别(定位),而阴阳判(定性)。然后,再进行寒热虚实之分析(进一步定性)。以明确阴阳为证。至此,则六经、八纲已俱无隐情,依此就可以制定治疗准则了。如病在表,治之以汗法;病在里,治之以或清、或下、或消、或温、或补;病在半表半里,治之以和法。

  再说辨证施治的具体措施:
   辨证施治的具体措施体现在方证的运用上。什么是方证呢?方证,即方剂的适应征,某方的适应证,就称为某方证。论中有桂枝汤证、柴胡汤证,是以方名证的范例。因此,辨方证是在辨六经八纲一般规律指导下的具体运用。例如,太阳病是病邪反映于表位的阳性证,依法当发其汗。但是,发汗的方剂很多,是否任取一种发汗方剂就能获效呢?当然不行。此时,还应当仔细地辨认方证,给以适宜的方剂才能取得预期的疗效。譬如太阳病,若见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是桂枝汤证,则用桂枝汤即可治愈;若见发热,无汗,身体疼痛,恶风而喘,脉紧者,是麻黄汤证,则用麻黄汤即可治愈;若见项背强急,无汗,恶风者,是葛根汤证,则用葛根汤即可治愈;若见恶寒,发热,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是大青龙汤证,则用大青龙汤便能治愈……。
 
      以上诸方,虽然都是太阳病的发汗方剂,但各有—定的适应证,如果用得其反,不但无益,而且有害,轻者变证蜂起,重者坏证丛生,此即论中所谓的“常须识此,勿令误也”。由此可见,辨方证是六经、八纲辨证的继续,它既是辨证的具体实施,也是辨证的基本功。因此,方证是辨证的尖端。因为中医治病有无疗效,当然因素较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在于方证辨得是否正确。方证为数繁多,均见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中的有关条文,潜心玩索,自有所得。

四、如何掌握经方
   如何掌握经方呢?这个问题涉及到经方如何分类。经方分类形式繁多,约之不越三种。一是原著分类法,均见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两书,这里勿庸多赘。二是据证分类法。三是按方分类法。以后两种分类简便易行,颇为实用,故简介于下。

   (一)据证分类
   这里所谓之证,既不是个别的证,而是固定病位的反应之证。也即表证、里证和半表半里证。对此,依次说明如下:
   1.表证类 表证,是指《伤寒论》中的太阳病证和少阴病证。这两类病证,为何称为表证呢?分析一下论中有关这方面的条文,答案自然明确。
   如《伤寒论》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是说,太阳病,不是指的一种个别的病,而是指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为特征的一般的证。即是说无论什么病,若有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等一系列症状者,即称太阳病。
   第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这是说,上述的太阳病,若同时更见有发热汗出,恶风而脉按之缓弱者,则名之为中风。
   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这是说,上述的太阳病,无论是见已经发热,或还未发热,但必恶寒,若同时更见有身体疼痛,呕逆,脉寸关尺各部俱紧者,则名之为伤寒。

   由此可见,中风和伤寒为太阳病两类不同的病证。前者由于汗出而敏于恶风,因名之为中风;后者由于无汗而不恶风,或少恶风,但重于恶寒,因名之为伤寒。不过于风曰中,而于寒曰伤,实亦不无深意。太阳病,原是机体欲借发汗的机转,自体表以解除其病,但限于自然的良能,或虽得汗出而邪反乘汗出之虚深入于肌腠。中者中于内,名曰中风者,以示在表之邪深也。

      或不得汗出,病邪郁集于肤表,只是不得其汗而出。伤者伤于外,名为伤寒者,以示在表的邪浅也。中风、伤寒均属证名,不要以为中风,即真的中于风,伤寒即真的伤于寒。至于“风伤卫”、“寒伤营”之说,是值得商讨的,不足为凭。

   第4条:“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脓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这是说,初患伤寒病时,大都出现太阳病证,故谓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若脉安静而不数急,此为较轻的证,则不至于传里,或传半表半里。少阳病则欲呕。阳明病则烦躁,故若其颇有欲吐之情,或躁烦不安,病已有传人少阳和阳明的征兆。而脉数急,更是邪盛,病势正在发展变化,故肯定为必传之证。

   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这是说,在表阳病,有发热而恶寒者,此为发于太阳病;若在表阴病,也有不发热而恶寒者,此为发于少阴病。

广告


   请注意。这里的发热恶寒和无热恶寒为太阳病、少阴病的主要鉴别点。故首先着重提出,以示区别。

   第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这是说,少明病除无热恶寒与太阳病发热恶寒显然不同外,并由于多虚,脉浮之中而有微细之象,而且精神不振,故其人但欲寐也。由此不难看出少阴病为表证的阴性病。其观点前人没有明确的指出,故有加以说明的必要。

   依据八纲分析,同一病位均有阴阳两种不同的病证,表证当然自不例外。验之实践,老年或体质素虚之人,若患外感,往往见到少阴病这样的表证,而且《伤寒论》的少阴病篇,自证治论述开始,即首先提出麻黄附子细辛汤和麻黄附子甘草汤等发汗证。尤其于麻黄附子甘草汤条,更明确指出:“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可见少阴病,二三日之前,纯属表证甚明。

      唯以少阴病本虚,维持在表的时间甚暂,二三日之后即常传里,而并发呕吐下利的太阴病。篇中有关四逆辈诸证治,大都属于并病和合病之类,而非单纯的少阴病。凡诸病死,概在胃气衰败之后,亦即太阴病的末期阶段。少阴死证诸条,亦多系二阴的并病,仲景不于太阴病篇提出,而特出之于少阴病篇者,实亦大有深意。病之初作,即见少阴这种表证,万不可等闲视之。因其二三日之间即有并发太阴死证的风险,必须抓紧时机及时治疗乃可救凶险于未萌。太阳与少阴均属表证,故均有传里或传半表半里的变化。但太阳以传阳明、少阳为常,而间有传太阴、厥阴者,故少阴病篇亦夹有大承气汤和四逆散等证治的出现。少阴病篇本就难读,如用八纲分析之,尚易明了,因此,略加阐述以供参考。

   总之,《伤寒论》所谓太阳病和少阴病,实即同在表位的阳与阴二类不同的证。病在表,法当汗解,但少阴病因虚,发汗不得大过,而且必须配以附子、细辛等温性亢奋药。太阳病则不然,若阳热亢盛,当宜配以沉寒性的石膏,此即二者证治的概要区别。不过,无论太阳或少阴均有自汗和无汗显然不同的二种证型,虽依法均当汗解,但自汗者必须用桂枝汤法,无汗者必须用麻黄汤法。随证候的出入变化,而行药物的加减化裁。因而形成了桂枝剂类和麻黄剂类两大系列的解表方剂。

   2.里证类 里证亦有阴阳两类,《伤寒论》所说的阳明病,实即里阳证,所说的太阴病,实即里阴证。由于里证的治疗阴阳异法,方药各殊,故应分别讨论。

   (1)里阳证类:《伤寒论》第180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是说病邪充实于胃肠之里,按之硬满有抵抗者,即为胃家实。凡病胃家实者,概称之为阳明病。

   第182条:“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是说,阳明病的外证为何?外证,是针对胃家实的腹证说的,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的证候,即为阳明病的外证。凡病见此外证者,亦可确诊为阳明病。

   对此,应当注意:热极于里者,势必迫于外,故阳明病则身蒸蒸而热.此与太阳病热郁于体表而翕翕发热者有别。热蒸于里,因使汗自出,汗量多而臭味重,与太阳中风证的自汗出,汗量少而臭味轻者不同。由于里热的强烈刺激,则恶寒感受到抑制,故不恶寒而反恶热,此与太阳病之必恶寒者更有不同。

   第185条:“本太阳病,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戢戢然者,是转属阳明也。”是说,本是太阳病,于初发时虽已发其汗,但病并未因先汗出而彻除,因又传里而转属阳明病。又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者,为太阳伤寒已内传少阳的柴胡证,而反汗出戢戢然者,是又转属阳明病了。按:阳明病,有从太阳病直接传里而发者,亦有太阳病传入少阳,再从少阳传里而发者。

   第204条:“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伤寒呕多,则柴胡汤证还未罢,虽已传里,而有阳明证亦不可以承气汤以攻里。

   第205条:“阳明病,心下硬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心下硬满,即指心下痞硬言,为胃气极虚之候,治宜人参的配剂。故阳明病,若心下硬满者,则不可攻之,若误攻之,致利遂不止而死;幸而利止者,还可救治使愈。

   第210条:“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直视,谵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是说,病气实则谵语,精气夺则郑声。郑声即重语不休之谓。精气竭于上则直视,谵语而又直视,已届病实正虚之恶候,若再见喘满或下利者,则已呈虚脱败象,故主死。

   第211条:“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是说,发汗已多,若更发汗亡其阳,则胃中燥必谵语。脉短为津液虚竭之候,病实正虚,故主死;脉不短而自和者,则正气未衰,故不至于死。按:热实于里的阳明病,最易耗伤津液,也最怕津液虚竭。以上两条,皆是说明因此所致的邪实正虚的死证。

   第218条:“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谵语。”脉沉主里,脉沉而喘满,当为里热壅逆所致,医者竞误为表不解的麻黄汤证,而反发其汗,因使律液大量外越,以至大便为难,表因汗出而虚,里因燥结间实,久则病毒上犯头脑,因必致谵语。

   基于上述,则所谓阳明病,即热结于里的阳性证。若热结成实,则即有胃家实的腹证反映,若热而不实则只可见之于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的外证。此病常由太阳证或少阳证转属而来,然亦有自发者。里热最耗津液,热实津竭则死。故阳明病最忌发汗。宜下不下亦可致邪实正虚的险恶证侯。以上只是有关阳明病的概要说明,具体证治详见白虎汤证、承气汤证等方证。

   (2)里阴证类:《伤寒论》第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是说胃虚饮聚,故腹满而吐,食不下,胃中不但有寒饮,而且不能收持之,故自利益甚。寒气下趋少腹则腹自痛,寒气不下行则痛自止。太阴病宜温不宜下,若不慎而误下之,必使胃益虚而饮益聚,甚则恶化出现胸下结硬。这里提出太阴病的概括特征,凡病见此特征者,即可确断为太阴病,依治太阴病的方法治之便不会错。

   第277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是说凡病自下利而不渴者,均属太阴病的下利证。其所以不渴者,即因其胃中有寒饮的关系,治以宜服四逆汤这—类的温中逐寒剂。

   总之,阳明和太阴,病位都是在里,为在同一病位的阳证和阴证。阳明多热多实,太阴多寒多虚,是阴阳相对的证。下利为阳明太阴共有证,热则必渴,寒则不渴,故特提出以示区别。四逆辈温中逐寒,不只治太阴病的下利,亦是太阴病的治疗准则,合上条即为太阴病的总纲,至于具体细节则详于以下诸方证条。

   3.半表半里证类 半表半里证亦和表、里证一样,而有阴阳两类。《伤寒沦》所谓少阳病,即其阳证的一类。而所谓厥阴病,即其阴证的—类,今择其有关论述,简介如下:

   先说阳性的半表半里证。如《伤寒论》第263条说:“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是说热郁于半表半里,既不得出表,又不得入里,势必上迫头脑,则口苦,咽干,目眩,乃是自然的反应,故凡病见有口苦,咽干,目眩者,即可确断为少阳病。

   第264条:“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少阳中风,即指太阳中风而转属少阳病的意思。两耳无所闻,目赤,亦同口苦,咽干,目眩,出于热邪上迫头脑所致,热壅于上故胸满而心烦。少阳病不可吐下,若误吐下之,则正虚邪陷更必进而悸且惊。

   第255条:“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则烦而悸。”弦细为少阳脉,太阳伤寒脉当浮紧,今脉弦细而头痛发热,则已转属少阳柴胡证了。少阳病不可发汗,若发汗则胃中燥,必谵语,此宜调胃承气汤以和其胃即,若不使胃和不但谵语不已,且必更使烦而悸。

   再说阴性的半表半里证。如第326条:“厥明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消渴为热证,阴不应有热,可能有错简,以下大意是说,厥阴病上虚下寒,寒乘虚以上迫,因感气上撞心,心中疼热的自觉证,蛔虫迫于寒而上于膈,故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寒在半表半里,本不下利,与寒在里的太阴病自利益甚者不同,但若下之,则并于太阴而下利不止。

   第329条:“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阴证一般多不渴,但虚则引水自救,故厥明病亦有渴者,若渴欲饮水者,可少少与之即愈。

   按:这里少少与水即愈的渴,当然不是消渴。以是可见,上述提纲证必无消渴甚明。历代各家对厥阴病提纲虽做了多方面的探讨,但至今仍存在不少的疑问。现结合篇中的具体证治,对此加一探讨,略述如下。

   纵观《伤寒论》厥阴病篇只有四条(除上述两条外还有两条,因无关重要,故从略),均有“厥阴病”三字提首,但未出证治。以下虽出证治,但无一条题以“厥阴病”的字样。《金匮玉函经》别为一篇,题曰:“辨厥利呕哕病”,按其内容,表里阴阳俱备,亦确是泛论上述四病的证和治,而非专论厥阴甚明。可知叔和当日以六经病后,出此杂病一篇甚属不类,而厥阴病篇只了了四条,且无证治,以为即是厥阴续文,乃合为一篇。不过,叔和未尝无疑,故于《金匮玉函经》仍按原文命题,以供后人参考。惜《金匮玉函经》在元代已少流传,故后世一些人便认为厥阴篇后都是论述的厥阴病,此又非叔和初意所料及。其实仲景此篇另有深义,约言之可有三点:①胃为水谷之海,气血之源,胃气和则治,胃气衰则死,凡病之治,必须重视胃气,因取此与胃气有关的四种常见病,辨其生死缓急,和寒热虚实之治,为三阳、三阴诸篇做一总结。②同时亦正告医家,表里阴阳概括万病,伤寒杂病大法无殊,故称《伤寒杂病论》。试看白虎汤、承气汤、瓜蒂散、四逆汤、大小柴胡汤、桂枝汤等伤寒治方,适证用之亦治杂病。3.此外乌梅九、当归四逆场等条,虽论治厥,但证属厥阴,又不无暗为厥阴病的证治略示其范也。

   关于《伤寒论》的论述,暂即介绍至此。以下再对于辨证问题略加说明。

   由于半表半里为诸脏器所在,病邪郁集此体部则往往影响某一脏器,或某些脏器发作异常的反应,以是证情复杂多变,不似表里的为证单纯,较易提出简明的概括特征。如上述少阳病的口苦、咽干、目眩亦只说明阳热证的必然反应,故对于半表半里的阳证来说,这是不够概括的。至于厥阴病的提法,就更成问题了,惟其如是,则半表半里阳证、阴证之辨,便不可专凭《伤寒论》所谓少阳和厥阴的提纲为依据。不过,辨之之法,亦很简易。因为表里易知,阴阳易判,凡阳性的除外表里者,当然即属半表半里的阳证。凡阴证除外表里者,当然即属半表半里的阴证。《伤寒论》于三阳病篇先太阳、次阳明、而后少阳。于三阴病篇,先太阴、次少阴而后厥阴,均把半表半里证置于最未,或即暗示人以此意。有的认为其排列次序与《内经》同,因附会《内经》按日主气之说,谓病依次递传,周而复始。

      不但仲景书中无此证治实例。而实践证明,亦绝没有阳明再传少阳之病。尤其六经传遍又复回传太阳,可真称得起怪哉病了。至于三阳先表而后里,三阴先里而后表。要之,不外以外者为阳,里者为阴,故阳证之辨,当以表始;阴证之辨,当从里始,别无深义。以上所述均属有关半表半里证的一些原则性问题。关于具体证治,详见以下小柴胡汤、乌梅丸等方类。



從我的iPhone傳送

2022年4月29日 星期五

唯识的三类心,很重要喔!

唯识的三类心,很重要喔!

净界法师 

严家祥作品:《浮生》

唯识的义理,把凡夫的心分成几个类别呢?...我们先看看心识的分类:唯识学认为一切法,都是我们的心变现出来的,那么到底我们的心有几种差别相,先做一个分类,我们有一个问答,先看问:问:夫言正唯识义,约有几种识?那么在唯识的这个正确的义理当中,到底把凡夫的心分成几个类别呢?这个问我们看他的回答:

答:经论通辩,有八种识: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如《唯识论》云,识所变相,虽无量种,而能变识,类别唯三:一谓异熟,即第八识,多异熟性故;二谓思量,即第七识,恒审思量故;三谓了境,即前六识,了境粗相故。

那么在大乘的唯识的经论当中呢,一般这个通就是一般的分别,是把凡夫的心分成八种,由浅而深八种,八种呢,就是包括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叫前六识,这个前六识呢,是攀缘外境的,那么第七的末那跟第八呢,它们都不攀缘外境,这攀缘向内攀缘,攀缘自我,第七的末那第八的阿赖耶识,总共分成这八个识。

这八个识呢在《成唯识论》当中,把它分成三类,它说这个心识所变现的相状有无量种,就是我们的心里面有业力嘛,这个心的业力有各式各样业力变现出来的外境,外在的因缘那每一个人都不一样,你看你找不到两个人完全一样的,没有两个人的生命是完全一样的,就算你是双胞胎也不完全一样,因为你的业力不一样。你过去生,你拜一百拜,他拜九十九拜,就不一样了,是吧?


不可能两个因地完全一样,所以得果报不可能两个完全一样。所以从一种所变现的外境,那每个人千差万别,但是能变现的心,原则上,我们的心态有八种,可以归纳的。这八种呢,一般我们是把它按照它的性质,简单的分成三类,这三类很重要喔,这个是天亲菩萨的智慧。天亲菩萨把八识在三十颂里面,分成三类,你一定要把它分成三类,你才容易了解:第一个异熟,第二个思量,第三个了境。
那么异熟是什么呢?那是第八识多异熟性故。这个多是什么意思呢?多分,第八识的功能很多,它也可以说是含藏,也可以说是异熟,也可以说是阿赖耶我爱执藏,它有三种功能。但是为什么天亲菩萨给它一个异熟呢?因为它最主要的功能,最能代表它的,最多分的就是异熟为主。

异熟简单来讲就是因果,就是果报的意思,为什么叫异熟我们待会再解释,就是它是一个果报识,你所有生命的果报,都是由它变现出来的,没有阿赖耶识就没有你的生命体,它是我们生命的大仓库,这多异熟性故。第二个思量。当我们的生命出现的时候,你出现一个果报,你可能是一个男人,也可能是一个女人,那么你一出生的时候,你的内心世界,就会有一种自我的概念,那个自我概念是谁呢?就是思量,我爱执。你很自然会有一种自我概念,我可以去造业,那么最后也是有一个我来得果报,这种自我概念就是思量,恒审思量,它能够对它这个生命体,产生很深入很相续的观察,而产生一种自我概念。

第三个是了境。这个了境呢,依止这个自我,去了解一切的外境,去受用一切的外境。那么去了解外境是谁呢?是前六识,当然主要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夹带前五识,去广泛的攀缘,就是你所接触的一切人事物。所以它就分成三个:一个是负责变现果报,一个是在果报里面产生自我概念,第三个是去了解外境,有三种异熟、思量、了境。



從我的iPhone傳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