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即成就一切] 玛尔巴生平(上)
玛尔巴、密勒日巴与冈波巴,是噶举传承的三位西藏祖师。由于玛尔巴(1012~1097)实际将教法从印度带回西藏,因此成为了西藏噶举传承的建立者。玛尔巴具有非凡的勇气与决心,在前往印度求取佛法之时,未曾考虑到这趟旅程的奉献与困难。他这么做,并非为了求取财富、名声或是得到快乐;他这么做,是为了要在西藏建立清净的教法。
- 堪千创古仁波切教授 -
佛法传入西藏有前、后两大波:在所谓“前译期”或“前弘期”,当时有几位大护法护持这些翻译事业;后面一波的“后译期”或“后弘期”,则没有任何的赞助者。玛尔巴处于第二波的时期,必须完全依靠自己的发心与决心才能将教法带入西藏,并透过他的努力,教法终究得以在西藏落地生根,并促成许多人依教法修持而获得证悟。
在西藏,这类传记被称作“南塔”字面的意思是“完全解脱”。“南塔”描述了上师在修道初期所遭遇的困难与障碍,以及如何透过修持佛法与依止师长进而克服障碍。这些宗教性的传记,描述着上师如何得到全然解脱、如法行持,以及透过其法教而广大利益他人。之所以撰写这些传记,并非仅仅为了宣扬传承上师的名声,而是在于描述这些导师一开始的处境遭遇,以及他们如何在种种限制中修行,而还能获得证悟。南塔的特殊功能是作为“修道”传记,藉由传记的内涵,呈现出这些修行人如何处理面对其特定的情况,进而鼓励我们。
举例而言,玛尔巴并未成为像舍利弗一样的出家人。另外,他的个性还相当易怒且自恃颇高,年轻时曾是个极端自私的人;然而同时,他也具有极大的勇气,想让自己达到证悟并帮助他人。他绝顶聪明,同时非常精进,对佛法有着强烈的信念与信心,且具足虔诚;对于其他众生,也能开展真正的爱与慈悲。
玛尔巴所经历的修炼过程,将他那些傲慢等等的缺点,转化为诸如勇气而能够利益他人的良善特质;透过这样的历程,而得以开展功德,因此到了修炼的终点,这些功德实际成为他对圆满的觉受与了悟。他成了一位无上的成就者(Siddha,亦即证悟者)。于整个不间断的噶举传承中,玛尔巴的典范与教法在我们至今仍作修持的非凡教授中,依然持续在延伸。
玛尔巴所开展的不凡慈悲,并非是愚蠢或偏私的慈悲,那是一种具有智慧的慈悲,意思是不受情感左右或心量所限制;他的慈悲不只针对家人或邻居,而是扩展到未来所有修行金刚乘的人,为了让未来世代的人能够修行,他经历艰苦。明确地说,他曾三次前往印度领受教法,并将它们带回西藏,以便人们能在将来修持这些教法。
玛尔巴祈愿文
伟大的玛尔巴上师,其生平如钦哲仁波切所著的祈愿文《成就一切之歌》所示,可浓缩为三个阶段。这篇祈愿文,是以三个偈颂来描述玛尔巴的生平。
第一偈说:以大决心大勇气,他前往圣地多次。
圣地指的是印度。玛尔巴凭藉广大的发心与勇气、甚深的虔诚,以及对现在与未来所有弟子的不可思议的慈悲,克服了三次印度之行的艰难与困苦。第一偈着重于述说这些功德。
第二偈告诉我们:以大慧力他得见,一切事物本自性。
这个偈颂谈的是玛尔巴极为睿智的功德。它表明智慧力乃承袭第一偈之勇气、虔诚与慈悲而来,并随之生起了洞见。这是由于玛尔巴能清晰了知佛陀的教法,特别是金刚乘的教法,进而能将甚深密续之精要带回西藏。在密续之中,他特别关注的就是要将最高层次的密续——无上瑜伽,带回西藏。他了悟这些密续的义理,并完整地消化吸收。他在理解之余,更是时时刻刻地加以应用,因而全然得尝教法之味。由于这些教法成为他持续而直接的经验来源,因此说他透过大智慧力,得以看见现象的真实自性。
第三偈提到:以大了悟他显现,种种不同之神通。
显现神通的意思是什么?神通分为:身体上、言语上、心意上。身体上的神通能使不具信心者的内心生起信心。言语上的神通则可透过善巧方便,以教法与口诀教授,使弟子自然产生了悟。透过上师的话语,弟子能证得与上师同样高阶的了悟;而透过上师话语的神通力量,一般人得以迅速吸收口诀教授,因而净化杂染,特别是烦恼。如果能让弟子生起充分开展的了悟与理解,那就是心意上的神通。
上师如何透过言语,将了悟的力量传送给他人呢?这是因为上师本身具有非常广大的功德。上师具有广大的慈悲、精进、勇气与决心等诸种功德;这些功德赋予上师传送了悟予他人的神通力量。第三偈指的是玛尔巴展现身、语、意神通的力量。在玛尔巴的传记中,对于偈颂所述说的示现有着更详尽的描述。
玛尔巴的传记《大译师玛尔巴传:见即成就一切》共包括五章。第一章描述玛尔巴的出生,到他值遇佛法;接下来的三章描述其佛法事业,呼应刚才提到的三行偈颂;传记的最后一章则描述了他的圆寂。
玛尔巴的早期生平
当我们在阅读伟大上师的生平故事时,有时候可能会感到相当地气馁。因为放眼所见的典范,似乎都是天性非常平和、仁慈、善良而有纪律的,我们实在无法与之相比,因为我们易怒并被许多烦恼所扰。我们指望由伟大的上师成就伟大的事业,而不是让我们这种凡夫俗子来做;然而,伟大的上师教导我说,如果能够修持佛法,便可以点点滴滴地学会如何透过禅修来安抚、训练、规范我们的自心。
在玛尔巴的生平中讲到了一个相当与众不同的故事。玛尔巴出生于卫藏南部,一个名为洛扎克的地方,是三个儿子中的老幺。玛尔巴是一个非常易怒的人,同时还参与许多的世俗活动。他过着一般普通在家人的生活,有农田、妻子和许多的孩子,但是他却能以非凡的决心与勇气,得以修持佛法并达到究竟的证悟。
在他幼年时,性情就相当急躁且易怒,由于脾气太坏,家人觉得有必要找个法子让他更听话点。玛尔巴的父亲认为,如果让他成为僧人,或许会变得比较平和与自制。因此,他的父母决定让他依循宗教之途。当时,有一位名为卓弥译师的上师,曾去过印度并带回许多教典,完成许多翻译,是西藏公认的一位非常卓越、特殊的老师。
因此,玛尔巴就被送到卓弥译师那儿。当他们见面时,玛尔巴曾想要求取灌顶与指导,但是卓弥译师并未给他许多灌顶。然而,在卓弥译师的指导下,玛尔巴学会了印度的主要方言,并且对印度语相当娴熟;由于他和卓弥译师的业缘不深,玛尔巴遂萌发了想要自己前往印度的强烈渴求,而不太想继续留在译师身边学习。
西藏这段期间,尚有许多译师在世。当中有许多利益佛法的大学者,但一般他们的兴趣大都在于翻译艺术与科学的文本,例如:占星术、梵医术等。当然,这些知识对佛弟子来说多少有点帮助,但却远不如玛尔巴所想要翻译的教典来得大,因为在当时,仅有少数的学者将金刚乘的教典从梵文译为藏文。
玛尔巴所做的翻译之所以卓越,就在于他所领受与翻译的教典,乃是先前西藏修行者无从得知、无从取得的,这些包括了密集金刚与喜金刚密续生起次第与圆满次第的释论,以及关于护法的教导。
玛尔巴所依循的是他的老师们的梵文法本,然而,这些老师却是西藏人们前所未闻的。从这些老师身上,领受并翻译了过去无人曾受过的教法,他的事业成果可以从千年后的今日,仍继续有这些法教的不间断传承——噶举传承窥见一斑。
| 实相 佛教徒所信仰的实相,不同于一般世俗的见解。一般而言,我们相信树木、岩石、人们等外在事物是坚实、持久不变且真实的。然而,佛教徒相信,外在显相实际上是空的,具有如幻的自性。
举例而言,如果我们和所有朋友一起注视某一张椅子,我们都会认为它是坚实、木造、棕色的。然而,物理学家会告诉我们,事实上,椅子有百分之九十九的空间皆为原子;这些原子无法被定位于特定空间,而是以不可思议的速度移动,随时向外飞出。不仅如此,木头实际上也是由碳、氢、氧原子所构成;而棕色只是人(非动物)眼所视之为“棕色”的辐射波长。以密勒日巴为例子,由于真正了悟外境的真实空性,因而能够示现例如把手穿过岩石之类的事情。
從我的iPhone
玛尔巴、密勒日巴与冈波巴,是噶举传承的三位西藏祖师。由于玛尔巴(1012~1097)实际将教法从印度带回西藏,因此成为了西藏噶举传承的建立者。玛尔巴具有非凡的勇气与决心,在前往印度求取佛法之时,未曾考虑到这趟旅程的奉献与困难。他这么做,并非为了求取财富、名声或是得到快乐;他这么做,是为了要在西藏建立清净的教法。
- 堪千创古仁波切教授 -
佛法传入西藏有前、后两大波:在所谓“前译期”或“前弘期”,当时有几位大护法护持这些翻译事业;后面一波的“后译期”或“后弘期”,则没有任何的赞助者。玛尔巴处于第二波的时期,必须完全依靠自己的发心与决心才能将教法带入西藏,并透过他的努力,教法终究得以在西藏落地生根,并促成许多人依教法修持而获得证悟。
在西藏,这类传记被称作“南塔”字面的意思是“完全解脱”。“南塔”描述了上师在修道初期所遭遇的困难与障碍,以及如何透过修持佛法与依止师长进而克服障碍。这些宗教性的传记,描述着上师如何得到全然解脱、如法行持,以及透过其法教而广大利益他人。之所以撰写这些传记,并非仅仅为了宣扬传承上师的名声,而是在于描述这些导师一开始的处境遭遇,以及他们如何在种种限制中修行,而还能获得证悟。南塔的特殊功能是作为“修道”传记,藉由传记的内涵,呈现出这些修行人如何处理面对其特定的情况,进而鼓励我们。
举例而言,玛尔巴并未成为像舍利弗一样的出家人。另外,他的个性还相当易怒且自恃颇高,年轻时曾是个极端自私的人;然而同时,他也具有极大的勇气,想让自己达到证悟并帮助他人。他绝顶聪明,同时非常精进,对佛法有着强烈的信念与信心,且具足虔诚;对于其他众生,也能开展真正的爱与慈悲。
玛尔巴所经历的修炼过程,将他那些傲慢等等的缺点,转化为诸如勇气而能够利益他人的良善特质;透过这样的历程,而得以开展功德,因此到了修炼的终点,这些功德实际成为他对圆满的觉受与了悟。他成了一位无上的成就者(Siddha,亦即证悟者)。于整个不间断的噶举传承中,玛尔巴的典范与教法在我们至今仍作修持的非凡教授中,依然持续在延伸。
玛尔巴所开展的不凡慈悲,并非是愚蠢或偏私的慈悲,那是一种具有智慧的慈悲,意思是不受情感左右或心量所限制;他的慈悲不只针对家人或邻居,而是扩展到未来所有修行金刚乘的人,为了让未来世代的人能够修行,他经历艰苦。明确地说,他曾三次前往印度领受教法,并将它们带回西藏,以便人们能在将来修持这些教法。
玛尔巴祈愿文
伟大的玛尔巴上师,其生平如钦哲仁波切所著的祈愿文《成就一切之歌》所示,可浓缩为三个阶段。这篇祈愿文,是以三个偈颂来描述玛尔巴的生平。
第一偈说:以大决心大勇气,他前往圣地多次。
圣地指的是印度。玛尔巴凭藉广大的发心与勇气、甚深的虔诚,以及对现在与未来所有弟子的不可思议的慈悲,克服了三次印度之行的艰难与困苦。第一偈着重于述说这些功德。
第二偈告诉我们:以大慧力他得见,一切事物本自性。
这个偈颂谈的是玛尔巴极为睿智的功德。它表明智慧力乃承袭第一偈之勇气、虔诚与慈悲而来,并随之生起了洞见。这是由于玛尔巴能清晰了知佛陀的教法,特别是金刚乘的教法,进而能将甚深密续之精要带回西藏。在密续之中,他特别关注的就是要将最高层次的密续——无上瑜伽,带回西藏。他了悟这些密续的义理,并完整地消化吸收。他在理解之余,更是时时刻刻地加以应用,因而全然得尝教法之味。由于这些教法成为他持续而直接的经验来源,因此说他透过大智慧力,得以看见现象的真实自性。
第三偈提到:以大了悟他显现,种种不同之神通。
显现神通的意思是什么?神通分为:身体上、言语上、心意上。身体上的神通能使不具信心者的内心生起信心。言语上的神通则可透过善巧方便,以教法与口诀教授,使弟子自然产生了悟。透过上师的话语,弟子能证得与上师同样高阶的了悟;而透过上师话语的神通力量,一般人得以迅速吸收口诀教授,因而净化杂染,特别是烦恼。如果能让弟子生起充分开展的了悟与理解,那就是心意上的神通。
上师如何透过言语,将了悟的力量传送给他人呢?这是因为上师本身具有非常广大的功德。上师具有广大的慈悲、精进、勇气与决心等诸种功德;这些功德赋予上师传送了悟予他人的神通力量。第三偈指的是玛尔巴展现身、语、意神通的力量。在玛尔巴的传记中,对于偈颂所述说的示现有着更详尽的描述。
玛尔巴的传记《大译师玛尔巴传:见即成就一切》共包括五章。第一章描述玛尔巴的出生,到他值遇佛法;接下来的三章描述其佛法事业,呼应刚才提到的三行偈颂;传记的最后一章则描述了他的圆寂。
玛尔巴的早期生平
当我们在阅读伟大上师的生平故事时,有时候可能会感到相当地气馁。因为放眼所见的典范,似乎都是天性非常平和、仁慈、善良而有纪律的,我们实在无法与之相比,因为我们易怒并被许多烦恼所扰。我们指望由伟大的上师成就伟大的事业,而不是让我们这种凡夫俗子来做;然而,伟大的上师教导我说,如果能够修持佛法,便可以点点滴滴地学会如何透过禅修来安抚、训练、规范我们的自心。
在玛尔巴的生平中讲到了一个相当与众不同的故事。玛尔巴出生于卫藏南部,一个名为洛扎克的地方,是三个儿子中的老幺。玛尔巴是一个非常易怒的人,同时还参与许多的世俗活动。他过着一般普通在家人的生活,有农田、妻子和许多的孩子,但是他却能以非凡的决心与勇气,得以修持佛法并达到究竟的证悟。
在他幼年时,性情就相当急躁且易怒,由于脾气太坏,家人觉得有必要找个法子让他更听话点。玛尔巴的父亲认为,如果让他成为僧人,或许会变得比较平和与自制。因此,他的父母决定让他依循宗教之途。当时,有一位名为卓弥译师的上师,曾去过印度并带回许多教典,完成许多翻译,是西藏公认的一位非常卓越、特殊的老师。
因此,玛尔巴就被送到卓弥译师那儿。当他们见面时,玛尔巴曾想要求取灌顶与指导,但是卓弥译师并未给他许多灌顶。然而,在卓弥译师的指导下,玛尔巴学会了印度的主要方言,并且对印度语相当娴熟;由于他和卓弥译师的业缘不深,玛尔巴遂萌发了想要自己前往印度的强烈渴求,而不太想继续留在译师身边学习。
西藏这段期间,尚有许多译师在世。当中有许多利益佛法的大学者,但一般他们的兴趣大都在于翻译艺术与科学的文本,例如:占星术、梵医术等。当然,这些知识对佛弟子来说多少有点帮助,但却远不如玛尔巴所想要翻译的教典来得大,因为在当时,仅有少数的学者将金刚乘的教典从梵文译为藏文。
玛尔巴所做的翻译之所以卓越,就在于他所领受与翻译的教典,乃是先前西藏修行者无从得知、无从取得的,这些包括了密集金刚与喜金刚密续生起次第与圆满次第的释论,以及关于护法的教导。
玛尔巴所依循的是他的老师们的梵文法本,然而,这些老师却是西藏人们前所未闻的。从这些老师身上,领受并翻译了过去无人曾受过的教法,他的事业成果可以从千年后的今日,仍继续有这些法教的不间断传承——噶举传承窥见一斑。
| 实相 佛教徒所信仰的实相,不同于一般世俗的见解。一般而言,我们相信树木、岩石、人们等外在事物是坚实、持久不变且真实的。然而,佛教徒相信,外在显相实际上是空的,具有如幻的自性。
举例而言,如果我们和所有朋友一起注视某一张椅子,我们都会认为它是坚实、木造、棕色的。然而,物理学家会告诉我们,事实上,椅子有百分之九十九的空间皆为原子;这些原子无法被定位于特定空间,而是以不可思议的速度移动,随时向外飞出。不仅如此,木头实际上也是由碳、氢、氧原子所构成;而棕色只是人(非动物)眼所视之为“棕色”的辐射波长。以密勒日巴为例子,由于真正了悟外境的真实空性,因而能够示现例如把手穿过岩石之类的事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