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30日 星期四

佛陀在经典中开示的修心十德

一、若能讥讽心能堪忍

不管别人的嘲笑、讥讽、打骂如何厉害,坚决忍受,要把这些看成是我们的父母恨铁不成钢之举。忍辱是美德,在六度中,菩萨常常要做的是忍辱波罗密,不忍辱就生嗔怒,嗔怒之火将会烧毁我们的功德。长期修忍辱,声音就会圆润。



二、若闻称赞反生惭愧
我们要恒常不忘惭愧心,遇到称赞表扬,更要惭愧,检查自己的不足。佛陀的目光都是下垂的,我们还能目中无人吗?
 


三、修道欢喜自庆不傲
遇明师得正法,也不自骄于人,只在内心充满法喜。修行人应视己为凡夫,视一切众生为大善知识。



四、人之惭耻不宜宣说
不宜盯住别人的短处不放,而应多看别人的长处,多检查自己的短处。常看到别人缺点,是因为自己内心不清净,功德不圆满。父母眼中世间唯有自己的孩子好,是他们爱子心切。在佛眼中一切众生皆是佛,而凡夫眼中即使佛也是凡夫。



五、不为世事而做咒术
解脱才是根本,不要轻易把所积累的能量用于治病、健身、消灾等,一旦抓住根本,不愁枝叶。
 


六、少恩加己思欲大报
别人给自己一滴水,我们要当作是一碗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修行人要永远满足,永远怀一颗感恩心,存思大报。修行是自己的事,不管别人动机如何,我们永远感激所有众生。请记下这些金言:物质上不充满是修行的增上缘,真正的富有是内心无贪。人类的真幸福来自于内心的安宁,有信仰的人最吉祥。



七、怨恨己者恒生善心
对仇恨自己的人,不能以牙还牙,而应该以德报怨。因天下众生皆为父母,能对父母生恶心吗?



八、见有骂声反生怜悯
别人骂自己,就观想是亲生父母在为我们消业障。佛经上这样开示:众生之所以骂自己,是因为无量劫以来曾多次做过我们的父母,我们欠她的实在太多,她为了养育我们不惜一切代价,乃至于造业。现在恶缘成熟了,她得到了果报,沉沦到咒骂自己亲人的地步。我们不但不能憎恨她,反而更应滋生怜悯、惭愧和感恩之心。因为天下如母众生全是为了我们自己而种下恶业,她们才流转于轮回,沉沦于苦海,并继续造业。我们感恩尚且来不及,还能憎恨她们吗?



九、视诸众生犹如父母
这是修心的关键,一定要实实在在地执行。如能真实不虚地做到这一点,等于在守护菩萨戒,此戒的根本全在于此。
 
十、拥诸所得乐于助人
财富金钱不是我们制造出来的,也不是专为我们制造的。钱财应供于流通,任何人不应该据为己有。所得之财用于布施和供养,乐助正法事业。财神赐财于人,其意不在让人贮蓄,而是让人流通,得财之人只是媒介而已。
以上十条是大乘菩萨的境界,常修之,可证菩萨果位。
出自《优婆塞戒经》

正念练习的七个态度

 接纳(Acceptance)

接纳意味着看到事情当下的本来样貌。如果头疼,就接受自己头疼;何不接受这就是此刻对自己身体的描述?其实早晚我们都得面对并接受事情的本来样貌,不论这是个癌症诊断或得知某人辞世了。通常我们都得经过情绪化的否认或愤怒后才懂的接纳,这是自然的发展,也是疗愈的历程。事实上,我对疗愈(healing)的工作定义就是:如其所是地与所有人事物达成和平协议。

撇开耗费大量精力的重大灾难不讲,日常生活中,我们其实消耗很多能量来否认或抗拒已经发生的事实,因为我们总希望事情能依照自己想要的方式进行。但这只是制造更多的紧张与压力,也阻扰了正向转变。我们急于否认、强迫与挣扎,只剩下少许的力气留给成长与自我疗愈,更糟的是这少许的机会在缺乏觉察下又被我们自己挥霍殆尽。

如果你过重,对自己的身材非常不满意,而你必须达到理想体重才能欣赏自己与身体,这可就不妙了。假如你真的不想落入令人沮丧的恶性循环中,必须明了,即便过重还是可以爱自己的。请记住,当下是你唯一拥有的时间,也是唯一可以爱自己的时间,只有在当下你才有机会开创新局。因此在真正改变之前,你必须先接纳自己的真实样貌,这是一种对自我的慈悲与智慧的选择。

当你开始这样想时,减重似乎就没那么重要却简单多了。藉由刻意培养接纳的态度,你就在为疗愈铺路了。

接纳,不表示你必须喜欢每一件事情,不意味着你必须采取一种消极的生活态度或放弃你的原则与价值观,也不表示你必须对现况满意或只能宿命的顺从容忍。接纳,不表示你应该停止改进不好的习惯或是放弃追求成长的欲望,更不表示你必须容忍不公不义或回避投入改善环境的努力。接纳,单纯代表着你愿意看到人事物的真实样貌。不论生活中发生什么事情,你能确实看清所发生的状况,不受自己的评价、欲望、恐惧或偏见所障蔽,如此一来,你才更能采取适切合宜的行动。

静观练习培育接纳的方法,就是好好承接每分每秒的真实样貌,全然于此真实样貌同在。我们不强迫或勉强自己应该如何,只是提醒自己对于所感受到、所想到与所看到的一切,都抱持涵容与开放的态度,因为这就是当下的存在。如果我们能够维持对当下的持续专注,就会明白并确定,一切都是会改变的。每分每秒都是练习接纳的良机,而学习接纳本身即已富含智慧。

初心(Beginner’s mind)
当下的丰富性就是生命的丰富性。我们经常以为自己的想法和信念来看待我们所“知道”的一切,这反而阻碍了当下的真实体验。我们视所有平凡为理所当然,错失了平凡里的不凡。为了观察当下的丰富性,我们需要培养“初心”的态度。初心,指的是当我们面对每个人事物时,都好像是第一次接触。

在正式静观练习时,这种态度尤其重要,不论是练习身体扫描、正念瑜伽或静坐,都要以初心的态度来进行。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不被过去的经验所衍生的期待或恐惧所影响。开放且初心的态度,让我们涵容人事物的各种新可能,让我们免于被自以为是的专精所捆绑。生命中没有任何一分一秒是一模一样的,每一秒都是独特的,蕴含了各种可能。初心,提醒我们这个简单的道理。

初心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培育了。就当做个实验吧!下次在你看到熟人时,试着问自己看看,你是用一种鲜活的眼光看到真实的他,还是只看到你心里所认定的他,或是你养的狗儿、猫儿,也试着用这种态度来面对问题。当你在户外时,看看你是否能以澄明平静的心,真正的看到天空、白云、树丛、石头,如它们当下所呈现的?抑或你只是透过自身想法、观点、情绪的有色面纱来看这一切?

放下(Letting go)
据说,在印度有一种抓猴子的好方法。猎人在掏空的椰子挖个洞,大小刚好可以让猴子的手穿入洞内,然后在洞的另一头鑚两个小孔,穿线将椰子固定在树上,猎人将香蕉放入椰子后便躲起来。不久,猴子过来,伸手去拿椰子里的香蕉。这洞口做的巧妙,松开的手可以自由进出,但握起拳头的手就出不来了。此时,猴子唯一该做的就是松手并放下香蕉,而这却是猴子最不想做的事情。

即便拥有聪明才智,我们的心还是经常像猴子般被困住。因此,培养放下的态度在正念练习是十分重要的。当我们开始专注于自己的内在体验时,很快就会发现这颗心总希望控制某些想法、感觉或状态。如果是愉悦的经验,我们试图延长、扩展,甚至一次又一次地召唤相关经验。若是不愉快的、痛苦的、令人恐惧的经验、我们就会努力减除、阻止或闪避。

静观练习中,对于所经验到的一切,我们刻意学习放下心中看重或排斥的倾向,尽让各种经验如其所是地呈现,保持时时刻刻地观察。放下,是一种顺其自然并接纳事物本来样貌的态度。当观察到自己的心正在抓取或推开某些东西时,我们有意识地提醒自己放下这些冲动,再看接下来的内在会如何转变。当发现这颗心正在评价时,我们觉察此现象,却不跟随任何评价的内容,允许评价升起、存在与消逝,以此学习放下评价。类似的做法,当过去或未来浮上心头时,藉由直接观察这些思绪并安歇于觉察本身,因而得以放下它们。

若某些事情特别盘据心头实在难以放下,可以将注意力引导去领受这些“紧抓不放”的感觉像什麽。抓紧是放下的相反,是种情感的黏着依附。不管是哪种依附情感或对生活产生什麽影响,都可以好好认识它们。当我们确实放下时,再领受那感觉像什麽以及产生何种影响。愿意仔细观察那抓紧不放的思绪,终会让我们对放下有许多学习与领悟。所以,不论是否能“成功地”放下,只要持续观察,正念就会不断地引领并教导我们。

我们对放下其实不陌生,每天睡觉时都在放下。我们在一个安静的地方躺下来,把灯熄掉,放下自己的身与心;若无法放下,就无法睡着了。

多数人都曾因思绪无法停止而睡不着,这是压力升高的第一个征兆。我们无法释放某些想法,因为实在太过投入了。此时若强迫自己入睡,情况只会更糟。因此,整体看来,如果你还可以入睡,表示你已经是放下的专家了。现在只需学习将这种放下的能力,运用到清醒时刻就可以了。

不争/无为(Non-striving)
一般来讲,几乎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有目的,例如:为了获取某些东西或到达某个地方。然而,在静观练习中这样有所为而为的态度可能会导致不小的阻碍,因为静观其实不同于人类其他的活动。即便需要很多的努力与能量,但终极而言,静观是无为的、是非行动的,除了做你自己之外,静观没有别的目标。有趣的是,你已经是你自己了。这听起来颇吊诡且有点疯狂,但足以引领你朝向新方式来看待自己,少点追求而多点同在(being),这来自于可以培养非用力追求的态度。

举例而言,当你坐下来练习静坐时,你想着“等一下我就可以放松了”或是“我会变得更有智慧,我将可以控制疼痛或称为一个更棒的人”,此时你心里已经为自己设定一个应该达到的境界,这也暗示其实你现在是不好的。 

“如果我能更冷静、更聪明、更努力、更这个、更那个就更好了!”,“如果我的心脏能更健康、膝盖能更强壮,那该有多好!但是,现在的我是不好的!”

这种态度会侵蚀正念的培育,正念要求纯然专注于当下所发生的一切。如果你是紧张的,就专注于紧张,如果你是痛苦的,就尽所能的专注于痛苦;如果你正在批判自己,就观察你的心正在进行评价的活动;就只是观察。请记住,我们允许分分秒秒所经历的一切存在于当下,因为它已经是如此了。只要单纯的在觉察中拥抱、涵容它,不需要对它做任何事!

许多人听了医师的建议前来减压门诊,第一次来时,我们会探询他们的学习目标,但之后则会鼓励他们在这八周中别朝向所设定的目标迈进,这让他们非常惊讶。尤其若病人怀着降低血压、疼痛或焦虑的渴望而来,他们会被告知先别试着降低血压,也别尝试远离疼痛或焦虑,只要单纯的停在当下,仔细跟着静观的指示练习。

你很快就会发现,在静观的领域中,达成目标最好的方式,就是别用力追求你所渴望的结果。取而代之的是,分分秒秒如其所是地仔细观察所有的人事物,进而接纳当下所呈现的一切。

信任(Trust)
在静观训练中,逐渐发展出一种信任自己与信任自身感觉的态度,是不可或缺的。过程中也许会犯错,但总比你一味追求外来指导好多了。有时候你可能会觉得不对劲,此时何不尊重一下自己的感觉呢?为何要因为某位权威人士或某些团体有不同的意见,就轻易忽略或抹煞自己的真实感受?在往后所有练习中,信任自己与信任自己基本智慧的态度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在练习瑜伽时,当身体告诉你停止或缓和点儿,你必须尊重这些感觉,否则很容易就受伤了。 

有些学习静观者过度臣服于老师的声誉或权威,反而不重视自己的感受或直觉。他们相信老师一定充满了自己所难以企及的智慧,他们景仰老师是完美智慧的化身,因此毫不质疑地模仿老师。说实在的,这样的态度与静观练习是背道而驰的,静观练习强调做你自己并明白做自己的意义。任何人只要还在模仿另一个人,不论被模仿者是谁,在静观的路上已经走错方向了。

你永远不可能成为另一个人,你只能期待更充分地成为自己,而这也是练习静观的首要理由。虽然对学习来源保持开放与尊重的态度是很重要的,不过到头来你还是得自己过生活,因此老师、书籍、影音媒材都只是导引与建议。练习正念,就是练习负的起做自己的责任,学习倾听与信任自己。有趣的是,你愈培养对自己的信任,你就愈能信任别人,并看到别人善良的一面。

耐心(Patience)
耐心是智慧的一种形式。耐心表示我们了解也接受,若干人事物只能依其自身速度展现。一个孩子可能会把蛹打开,好方便蝴蝶飞出来,蝴蝶却无法因此受益。任何成年人都知道,蝴蝶只能依照自己的速度破茧而出,是无法加速的。

同样的道理,当我们透过正念练习来滋养自己的心灵与身体时,我们得时时自我提醒,别对自己失去耐性。不论失去耐性的理由是因为我们发现自己老是处在评价的状态,或是我们感到紧张、焦虑、害怕,或是因为我们已经练习一段时间却毫无所获。无论如何,我们都需要给自己若干空间来涵容不舒服的经验。为何?因为这些都是我们当下生命的真实呈现。我们学习对待自己犹如对待蝴蝶之蛹,既然如此,何须爲了某些所谓的“更好的”未来而急急催促现在呢?毕竟,每一个时刻,在那当下都是自己的生命啊!

当你如此练习与自我同在时,就会发现你的心里还有“一个它自己的心”这颗心最喜欢的事情之一,就是徘徊于过去未来及沉迷于东想西想。有些想法令人开心,有些则令人难过或焦虑,无论开心与否,东想西想本身即可强势占据或遮蔽觉察,大部份时间里我们对当下的感知都被各种想法淹没,完全失去与当下的连结。

当心动荡不安时,耐性协助我们接纳它,也提醒自己不需要受动荡所困。练习耐性使我们明白,更多的活动或思考其实无法让我们活得更富足,反向操作才有可能。耐心,就是单纯地对每个瞬间全然地开放,承接蕴含其中的圆满,明白事物只能如蝴蝶般,依其自身的速度开展与呈现。

非评价(Non-judging)
正念的培育是透过仔细专注你自身分分秒秒的经验,在此同时,尽可能不受自己的好恶、意见、想法所牵制。这让我们直接看透事理,以一种客观的、不偏不倚、不加掩饰的态度来观察或参与,而不是带着有色眼镜或心中的想望来扭曲事理。要能对自身的经验采取这种立场,首先,对于各种内在或外在的经验,你必须能觉察心里川流不息的评价与惯性反应;其次,学习从这些评价与惯性反应中,往后退一步。当我们开始学习关注自己的内心状态后,会惊讶地发现原来我们总是不停地在评价各种经验,对于所见的一切,几乎都以自己的价值和偏好为基准,不断地分类并贴上标签。我评价某些人事物是“好的”,出于若干理由我对他们感到愉悦。我抱怨某些人事物是“不好的”,因为我对他们感觉不好。其余的则归类为中性,因为与我不相干,我几乎不会注意到他们的存在,通常也不会引起我的兴趣。

基于这种分类与评价的习惯,我们会毫无觉察地落入惯性反应,而惯性反应几乎都是机械式与欠缺客观基础的。各种大大小小的评价盘据心头,让我们很难感受到平静,很难对内在或外在正发生的事情有敏锐的洞察,于是这颗心像溜溜球,整天随我们的评价上上下下。如果你对这样的说法感到质疑,只要在上班或上学途中拨出十分钟观察自己,你就会发现心头充斥各种的喜欢与不喜欢。

如果我们想要找到一种更有效的方式来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压力,第一要务就是能觉察这种自动评价的习惯。如此我们才能看穿自己的偏见与恐惧,也看到偏见与恐惧如何支配我们,之后才能从中释放自己。

练习正念时,心中一旦升起任何评价,能加以辨识且刻意采取更广阔的观点、暂时停止评价、保持不偏不倚的观察是相当重要的。当你发现自己的心已经在评价时,不需要阻止它,只需要尽可能的地觉察正在发生的一切,包括你所采取的各种惯性反应。此外,对已发生的评价可别再加以评价,这只会把情况弄的更复杂。

举例来说,在练习观察呼吸时,你心中升起“这真无聊”、“这根本没用”或“我做不来”的想法,这些其实都是评价。当这些想法浮现时,以下的做法非常重要:首先明白这些都是评价性的想法;其次提醒自己先搁置这些评价,既不追随这些想法,亦不对这些想法起任何惯性反应,只要单纯地观察心中所浮现的一切;然后继续全心全意地觉察呼吸。


2015年7月29日 星期三

心的習慣



很多佛法老师说,学佛就是修心。为什么佛法这么强调要修心?因为修学佛法的目的是为了让心解脱。

怎么知道心有没有解脱?在面对烦恼时,你是运用智慧处理烦恼,还是运用烦恼处理烦恼?这是判断解脱与否的唯一标准。反过来说,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的心无法解脱?我们都说要修心,也有很多修心的教导,但我们的心哪里出了问题,为什么需要修?这是需要先认识的,就像医生先要知道身体哪里生病了,才知道如何去调理。

也许你常觉得,心遇到烦恼时没有力量。接下来应该思考,心为什么遇到烦恼时会没有力量?

不管是从心理学还是佛法的角度,都一定要先认识到心哪里出问题了?没有发现心的问题,我们修行的着力点就会变得注重于“外在做到了什么”,而不是关注“内在改变了多少”,所以不要以为抓住某个工具就是修行的全部。你可能这样修了很久,可心在面对烦恼时,依然没有力量。

从佛法来看,心唯一的问题,是没有培养一个好的习惯——每个心念都与智慧相应,而不是和烦恼相应。修行就是修这一念的习惯,让心习惯智慧的思维。

“怨”是生病的根源



一个人如果在心性里面若有“怨、恨、恼、怒、烦”的负面的情绪,就会导致身体的严重疾病。如果要解决一个人身体上的病,不仅仅是要从身体层面上,最重要的是心性。
  
每一个人与生俱来都有光明的一面,只不过被某一些禀性所覆盖,就有怨、恨、恼、怒、烦的情绪,不仅仅使我们不快乐、不健康、不成功,更重要的是它将使我们浑身疾病缠身。
  
人的五种情绪怨、恨、恼、怒、烦,也叫五毒。
  
怨是根本。怨属土。木是主春天,火是主夏天,金主秋天,水主冬天,土是不主时的,但土参与这个五行的运转:春夏秋冬的最后一个月——叫寄月——寄春、寄夏、寄秋、寄冬,这个寄月的最后十八天,实际上就是交替到下一个气……这一个空间,这一个时空就是土。跟脾胃有关的病,都在这十八天里面爆发出来的......
  
怨危害大。比如自己工作没做好,说是老板不赏识,同事不支持;做妻子的,埋怨自己丈夫不够体贴,做丈夫的埋怨自己妻子不够温柔;做老板的埋怨员工不够聪明,工资太高,做员工的埋怨老板太苛刻,工资太低,做客户的埋怨商品,商家不够诚信;做企业的埋怨消费者太过刁蛮……
  
这些也许这些事情本身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因为这些事情而产生的怨的情绪,却是你自己的事儿,而且这种怨最大的问题是会转换成你身体疾病的深层次的原因。
  
事儿没做好,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老觉得是别人的问题。怨就是从方向来讲就是朝外,因为怨它实际上就是一种有对待的关系。你不满意,你没有一个对,属于一种不满意的情绪,不符合自己的理想、要求等最基本的东西......
  
怨是情绪,我们很多人都会不小心地忽略,的确有很多问题不是我们造成的,的确有很多问题是外界的原因造成的,可以大而皇之地把失败、不如意的事推到别人身上,推到外界原因身上。于是就变成了怨。

这种怨最大的问题是它最后反作用于我们自己的身体。怨实际上就是对自我的一种看重,对自我的一种执着——所谓“我执”,自我中心的这样一种状态,一切糟糕的根本的就在……
  
因为我们之所以不满意,之所以怨,它的根是在这里,觉得我比别人重要,我比别人大,所以一切如我的愿。由此以来,怨就源源不断、源源不绝地产生......
  
怨是因素,很多人,差不多事事都在埋怨着。与人打交道,很容易完全满意你的人、事、物都是非常少的,“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由不满意的这样一种埋怨的情绪,实际上你再往周围去延伸,恨就是有这样一个不满意的情绪产生,因怨生恨。
  
所以很多病,也许发生在心脏上,也许发生在肝上,也许发生在肾上,开始的时候,都是因为脾土的问题带来的,而这个脾土是因为怨的原因带来的,怨是一个原始的滋生因素。如果你能做到“不怨人”,就会受益无穷,整个身心就会获得大的改变。
  
所以,从今以后天天要问自己,你还怨人不怨人?所以这个不怨人实际上,它已经超越了医学的意义,就是它已经延伸到人生的各个层面,但跟医学又有至关重要的关系。是我们很多身体疾病的真正的情绪基础.....
  
怨这种情绪往往会让人产生那种闷、腹胀、胃气上冲……就是说,因为怨它是伤脾胃,脾胃就膨闷饱胀,肚腹就会吐下泻,现在的消化系统的胃炎,胃溃疡,整个胰系统等等,甚至严重到肿瘤、胃癌等。
  
心这个系统的疾病跟恨是有很大的关系,肝胆这个系统的疾病跟怒是有很大的关系,恨、怒等是由怨的情绪慢慢去延伸的。
  
把怨除掉,其它这四种就没有基础,所有有肠胃方面疾病的人,脾胃方面的疾病的人,都应该反醒自己身上的怨气,“因缘和合”,怨是一个主因,是一种媒介,没有怨就不会成熟......
  
怨是道根。不怨人,杜绝了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脾胃系统的,消化系统的疾病。更大的是人生的境界。无我的境界是君子。少想一份自己,这个“我”就在慢慢的削弱,慢慢地瓦解,到最后你真正做到了灵魂的升华

2015年7月28日 星期二

各人造業各人擔,那超渡的意義?

《各人造業各人擔,那超渡的意義?》噶千仁波切
仁波切說佛的本質是慈悲跟智慧,所以虛空是什麼呢?空性,大地是什麼呢?慈悲,外相看的時候是天地,實際上是佛的空性跟慈悲,天地的本質是慈悲跟空性的所顯現的,怎麼說是空性和慈悲呢?因為虛空是空的,這個是空性,地是慈悲為什麼呢?因為大地生長萬物所以茲養眾生,只有天地相合才有辦法眾生得到豐衣足食,藉由這個天空為佛父大地為佛母的原因是這麼說的。
外在來看的時候虛空跟大地實際上是佛的慈悲跟空性所顯現出來的,大地生長萬物所以滋養了眾生,外在看的時候大地跟虛空這兩個相結合才有辦法天生萬物滋養眾生,這個是外向來看。
內在來看的時候,佛的空性跟慈悲所顯現出來的,因為眾生他本身具備了什麼呢?天生萬物用科學是沒辦法製造食物,都是自然而生長,勞作自然生長,講簡單ㄧ點仁波切說:天跟地,天是虛空地是偽慈,這兩個相結合而產生了萬物滋養眾生,藉由這個天是佛父地是佛母。
我們眾生由業力的幻化,我執幻化所看的時候呢?看到了虛空跟大地,實際上是佛的空性跟慈悲所顯現,這是外器世界,那內情呢?所滋養的一切眾生都具備佛性只是有強烈的我執而產生無明,而造作出業力而變為眾生,所以是暫時的現象而已。
所謂的地獄是什麼呢?地獄是嗔恨而產生的一個果報,吝嗇的果報是餓鬼,愚痴的果報是畜生,這些的原因是怎麼樣來的呢?是因為我執太重了,因為我執重而產生了貪執,因為有貪執的關係造作了業,造作了業之後就有所謂的六道。
所謂的超渡是剛才超度者本身,不管是高僧大德或者是成就上師,像這些超度的人(超度者)本身具備了什麼呢?本身具備了慈悲心,具備了慈悲心之後這個慈悲心就像太陽,執著像什麼?像冰塊,只要超度者本身具備了這樣的慈悲心之後,那太陽的光熱就會產生,這個冰塊馬上就可以消除,那消除了以後就沒有所謂的執著而得解脫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就像仁波切舉一個例子,比如說我們要寄一個東西的話必須要透過郵寄的方式才能把這個東西送到我們所要寄的對象手裡面,也就是說這個超渡的法是什麼意思呢?超度法他是一個方便法門,基於這樣的原因他可以得度的原因就是這個樣子。
你的這個問題,仁波切覺得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好,原因是什麼呢?原因是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快樂,所謂這個痛苦造作的原因是什麼呢?就是執著,因為執著的關係讓他產生了無明,因為無明的關係她造作了很多的業,那造作業力的關係產生了業力的現象所以讓我們痛苦,唯有消除執著他才有辦法完全能夠得到快樂,能夠消除執著的最根本的法門是什麼呢?就是利他心、慈悲心,那具備了這樣的慈悲心之後呢?你就可以消除自他的痛苦,原因是什麼呢?慈悲就像太陽的光熱那執著就像我們的冰塊或者是雪或者是霜,只要陽光照在霜上面或者是冰上面他可以融化,所以唯有慈悲心可以完全融化什麼呢?融化我執消除我執自然解脫所以藉由這個原因讓我們佛教具備了這樣的一個特徵,好的原因就是在這裡。
要有這樣的一個心的話首先慈悲的功德我們要了解,功德瞭解了之後呢。你就會更清楚瞭解真正的功德力,他的功德是什麼呢?仁波切舉一個例子說,比如一個人他在美國他的朋友或自己的親人在故鄉,沒有辦法相見,沒有辦法相見之後呢?他就變成思念,思念的時候自然而然流出思念的淚光,我們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得到。
為什麼呢?思念對方而流淚,這個是什麼原因呢?這個是他的慈跟愛的力量還沒有加倍,我們任何人都可以清楚地觀察得到這個愛的力量有多強。不管人在天南地北或者任何地方只要思念到對方就可以流露出他真誠的情感我們可以看得到。
同樣的道理,我們修持佛法的人他修的精華是什麼呢?修的精華是慈跟悲,修持佛法是利他為出發點的前提。佛經有提到說自己說發心的力量跟佛的力量再加上法性的力量這三個力量,是什麼意思呢?比如說自己具備慈悲心藉由這個力量來給所緣境也就是剛才我們要迴向或利他的那個人為所緣境然後對他產生慈悲這個慈悲的力量再加上佛是對一切眾生他具備完全的慈悲,所以佛成佛最終的原因,為了利益一切有情眾生他有這樣的一個發心之後呢。他成就佛的果位。佛的一切力量都是為了利益一切有情眾生所以時時刻刻二十四小時都是為眾生而流露出慈悲,這個是佛的力量。
另外法性的力量是什麼意思呢?看起來很多眾生無量眾生實際上本質跟佛是一樣的,佛跟眾生是沒有絲毫的差異的,暫時的無明所覆蓋而變成的眾生,佛完全脫離了我執自利的心而生出無偽的菩提心而成就佛果,所以本質是一樣的。
眾生像什麼?像冰塊, 冰塊融化後它的本質是什麼?本質是水,所以佛跟眾生是沒有絲毫的差異,具備這三個力量自己利他的心幫助往者的心或者是活著有情眾生的心,有這樣的慈悲心在加上得到佛的支持或者是加持,為什麼呢?佛的存在就是利益一切眾生,所以自然而然就會得到佛的支持或佛的加持,有了佛的支持加持之後呢?自然而然對方得到效應跟功德利益,因為本質上佛跟眾生是一樣的沒有絲毫差異的,暫時的顯相而已顯示跟相而已,藉由這個原因要了解我們的慈悲心是非常重要的。

北京香河老太去世22年身體不腐-金剛琉璃身體之迷-2

  经过艰难的说服工作,老人的家属终于同意纪小龙用专用钢针,在老人身体不易被发现的部位提取样本。纪小龙教授针对检测所取回的老人头发、额头的油状分泌物,以及老人小腿部位的肌肉组织三种样本逐渐做了处理和研究。
  对于老人额头的油状分泌物,纪小龙认为,那就是老人的皮下脂肪从固态变成液态渗透出来的油。老人的身体还在分泌油脂,说明老人的体内还在进行着某种代谢,只不过这种代谢的速度极其缓慢,由于老人的身体状况已经趋于稳定,所以现在不用采取措施也可以在常温下保存。
  这次检查,最重要的样本是老人小腿部位的肌肉组织,老人身体神秘不腐的原因,似乎就在这几粒小小的肌肉组织当中。检测结果显示,老太太的右小腿部位取出来的肉,做成的切片,找不到一个活着的细胞,而且这里面每个细胞核、细胞浆里的成分都没了,一片荒凉,每一个细胞只剩下一个轮廓。这说明在老太太死亡以后,没有进行过目前人们所能够知道的任何医学方法的处理。
  因此,从这张病理切片上看,只能证明老人的身体是没有经过医学手段处理的,却不能解释周凤臣老人神秘不腐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也不能说明老人是因为什么原因,使去世后的腐败过程停了下来。不过,纪小龙教授却提出了一个新的看法:这个尸体在它没有完全死亡之前还在活体的状态下,有过一些化学物质进入到她的体内,从而使老人在去世后,细胞没有溶解,腐败过程停止。
  3.常服朱砂可能是不腐谜底
  据了解,周凤臣老人38岁的时候,曾患上一场大病,从此开始吃素食,并坚持了50年。另外,据家人介绍,年轻时她曾经跟一位住在村里的道士学过一些治病的方法,会给别人看病,尤其擅长治疗小儿惊风之类的疾病。
  关于老人给人治病的方法,事隔多年,无从考证,但是,老人跟道士学习的经历,却给了人们一个推测的结论:因为懂一些医疗方法,或许老人自己服用过什么特殊的物质,也就是纪小龙教授推测的某种化学物质,才使她的身体在去世后发生了奇怪的变化。
  为了证实这个推测,记者通过采访老人的家人,发现老人生前经常用朱砂调水喝,用来安神、止头疼。
  朱砂,别名丹砂,它是一种天然矿石,研成细末之后可以入药,主要成分是95%的硫化汞,主治心神不宁、小儿惊风等症,在中医的治疗当中属于常见药。可是,朱砂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不宜久服,如果长期服用,会引起汞中毒。此外,朱砂还可以用作丸药外衣,有安神、防腐的功效。周凤臣老人因为向道士学过一些治病的手法,所以她一定知道朱砂应该怎么用,她自己也用朱砂缓解心神不宁、烦躁等等症状。
  人们无法考证老人是否知道汞中毒会引起的后果,但是可以推测,如果老人长期服用朱砂,就会在她身体里累积足量的重金属:汞。汞中毒的症状之一,就是会出现大量的呕吐、腹泻等,这就能解释老人在香河医院期间奇怪呕吐的原因了。
  4.真相待解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朱砂可能就是纪小龙教授所提到的特殊的化学物质。但是老人去世多年,服用朱砂的事情无法向她求证,这只是一种推测。那么是不是每个人服用过朱砂都可以身体不腐呢?
  贾明春介绍说,身体不腐有多方面的因素,有环境的因素,也有个人的因素,有疾病的因素,与消化道的因素也有关系。个体的因素也不一样,有些可以形成,有些不可以形成,但是干尸并不多见,尤其是处在现在这样的环境里形成干尸更为少见。
  虽然这次检测只能证明周凤臣老人的身体没有经过防腐处理,但是纪小龙认为,由于家属对老人身体的保护,这次检测所取老人身体的样本太少,只能得到目前的结论。如果能取得更多的样本,那么还是可以验证究竟是哪些化学物质或者哪一种化学物质能够导致这样的改变。
  通过这次对香河老人周凤臣身体不腐现象的调查,可以认为老人身体神秘不腐的现象是一个有多方面原因综合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巧合事件。比如说,老人去世前的住院治疗,抗生素有可能消灭了她身体里面的部分细菌,另外,老人呕吐,腹泻,很少喝水,去世前一周不吃饭,长期服用朱砂,去世以后被放置在干燥通风的房间,这些情况都有可能对老人的身体产生影响,也都符合尸体形成干尸的条件。
  专家则认为,对老人不腐现象的研究,能够帮助人们弄明白到底是什么方法能够让有机物长时间保存,找到这样的方法,可以广泛应用在人类生活的很多方面,这对于推动科技进步、破除封建迷信具有很大意义。 (人民)

北京香河老太去世22年身體不腐-金剛琉璃身體之迷-1

  992年11月24日,88岁高龄的香河县淑阳镇胡庄村周凤臣老人(俗称香河奶奶)停止了心跳与呼吸。但是,老人停止呼吸和心跳后二十四小时体温不降,一星期后身体柔软如常,手背甚至还有血液流动,头部太阳穴的血管清晰而且有弹性。1995年夏更演化成“金刚琉璃体”。到现在,22年过去了,老人遗体在常温下不腐。
  1997年11月23日在香河县老人故居举行了“香河老人展室”落成揭幕仪式和第二届香河老人生命现象研讨会。到会的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中华太极文化专业委员会,以及中国人体科学院,装甲兵工程学院,传统文化界,医学界、人体科学界、新闻界、宗教人士……对香河老人现象给予了很大关注。医学专家,人文科学专家、人体科学专家……从不同角度对香河老人的生命特异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同时,香河老人现象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纷纷探讨香河老人特异生命现象之谜。

 2006年3月,有记者来到香河的胡庄子村,周凤臣老人的长子杨守德接待了记者。据杨守德介绍,周凤臣老人1992年11月24日在北京去世,半年以后被送回香河老家,就安置在生前居住的小院一间房子里。
  在周凤臣老人去世后的两三年里,因为有很多慕名而来参观的人,杨守德一家为老人做了一个展室,免费开放,详细介绍老人的生平以及老人去世后身体的变化情况,来参观的人先看展室,然后再隔窗观看老人身体。
  记者进到老人的房间,闻到一种淡淡的油脂味,除此之外,没有药水和其他味道。老人的身体就简单安置在农家的土炕上,为了防尘,家人还为老人定做了一个可以拆卸的玻璃罩。记者近距离地观察老人的身体,发现老人的面部颜色较深,而身体的颜色较浅,皮肤呈现出一种干枯收缩的状态,皮肤表面还有一层油脂,看起来似乎是放置时间长,身体水分大量流失的一种状态。
  老人的身体为什么会发生奇怪的不腐现象?记者从老人去世前后发生的事情开始调查。
  1.去世后异状连连
  1992年快到年末,88岁的周凤臣老人从香河回到北京的长子杨守德家中。回北京之前,老人因为身体不舒服,在香河医院住院治疗了几天。回到北京后,老人的身体比较虚弱,一直没有吃饭,只是喝一点水。11月24日,周凤臣老人在长子家中去世。
  可奇怪的是,停止呼吸后,周凤臣老人的身体并没有很快冰凉僵硬,而是像平时睡觉一样,神态安详,身体也一直柔软如初,甚至还有体温———以至于老人的家人,一直认为老人当时就是睡着了。
  到了老人停止呼吸7天的时候,尸体开始充气,慢慢变成了一个气囊,用手指按压,还感觉到非常有弹性。老人身体充气的状态保持了两天,之后开始慢慢渗出液体。老人去世后经历一个月的时间,不再渗水、充气,逐渐恢复到刚去世时的样子。据当时的录像资料观察,那时候,老人的身体还不太干枯,皮肤像蜡似的,非常光滑。
  那么老人去世前曾经回香河住了三个月,去世前她曾经在香河医院住过院,她去世前的病会不会与死后不腐有关呢?
  记者在香河医院找到了老人生前住院的病历记录,医院内科李祥和医生说,老人当时在门诊查了胸透等项目检查,诊断为肺部感染,治疗4天以后症状稍微缓解。但是,在住院期间,老人曾经出现过剧烈的呕吐。
  回到家以后,正是寒冷的冬天,老人突然喜欢吃凉饭喝凉水,并且在这几天里还出现大量腹泻和咳痰的现象。在随后的几天里,老人又连续24小时不停漱口。1992年11月19日,老人要求家人用凉水为其擦拭身体,用清凉油涂摸身体的手心脚心和太阳穴等穴位。就在完成了这一系列身体方面的准备之后,老人安排好家人,于当晚回到北京的长子家中。回到北京后,她每天只喝少量的白开水,并在四天之后,安详地去世了。
  急性肺炎是一种常见疾病,香河医院医生给老人使用的都是常规的消炎药,以减轻老人肺部的感染,这些药平时人们都会经常使用,对人体的影响是帮助消灭身体里面的致病菌。老人去世前使用了抗生素,这会不会是老人身体不腐的原因呢?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使用抗生素可以使人体不腐。人们只能推测使用了抗生素,有可能会减少老人身体里面的细菌,但是,细菌减少并不能直接导致人的身体死后不腐。
  2.生前大量呕吐、腹泻导致老人成干尸?
  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协会的常务理事贾明春教授告诉记者,目前老人的身体是干尸状态。短时间内身体大量失水是形成干尸的条件之一,而香河老人周凤臣生前在住院期间,曾经大量呕吐、腹泻,在短时间内使老人身体里的水分快速流失。老人在去世后身体出现的充气现象,有可能就是腐败过程中产生的腐败水泡,水泡连成片状甚至更大面积,就被家人理解为全身充气。后来,老人的身体停止了腐败,逐渐干燥下来,形成了现在看到的状态。这就是说,老人的身体曾和常人一样,发生过腐败的现象,但是后来在老人身体大量失水之后,这个过程却停了下来,形成了干尸。
  武警总医院病理科的纪小龙教授是研究病理学的专家,他也参与了此次调查。
  由于老人家属担心取样会对老人的身体造成破坏,纪小龙第一次只对老人做了无创的检查。B超检查的结果多少让人们有点失望。由于当时周凤臣老人的身体已经放置了十四年,体内没有什么水分,腹腔已经严重塌陷,内脏器官完全干枯,用B超仪已经看不到超声波的回音。
  其实,早在十八年前,武警总医院就曾经派人对老人做过一次身体检查,那次检查项目包括目测检查、心电图等。当时组织检查的武警总部后勤部卫生部长李深说,当时由于没有更多的检测手段,所以检查小组就顺便对老人做了一次心电图。按理说尸体是没有心电的,但是当时检查时,老人的心电图却显示了奇怪的细小波形,一时间,香河老人还有能量的说法又流传开来。
  但是后来事实证明,当时做心电图的条件简陋,没有接地线,不排除仪器受到附近电磁的影响,才会出现细小的波形。而并不是老人仍然保持生命特征,更不是老人具有超乎常人的神力。

2015年7月25日 星期六

知苦的智慧

娑婆世界是乐的名字都听不到,都是受苦。佛告诉我们,我们所认为的乐叫“坏苦”。人生有八苦,从另一个角度还可以归纳为三种苦:苦苦、坏苦、行苦。苦苦本身就是苦,而且苦上加苦。坏苦其实是一种变灭的苦,所谓“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暂时的快乐刹那在变灭,不会永远存在,因为它的本性是苦。
  
所有的受都是苦的,温度低一点,我们就感觉冷了;温度高一点,就感觉热了。科学的发展,就是为了克服这个苦,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苦。最多只是改善外部环境而已,热了,造一个空调降降温,让我们感觉舒服一点,但是这个苦的根本解除不掉。

我给我师父悟公上人做侍者,亲近他十一年,常常看着他皱着眉头。我问师父为什么皱眉头?师父说你看这世间人啊,娑婆苦,娑婆苦,娑婆之苦谁能数?众生家家都是烦恼窝,烦恼炽盛啊!但是世间人却好像不知道苦,也不畏惧苦。跟他们说什么是真正的乐、要离苦得乐,他们也没有感觉, 反而觉得自己蛮乐的。所谓“无知者无畏”,不知道自己前途有多坎坷,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有多恐怖。所以佛为什么成道之后,讲的第一个法是苦谛呢?原来众生天天在这个轮回当中,甚至连了解苦的智慧都没有,更没有摆脱苦的能力。佛要来救他,他却说我不要你救。众生苦就苦在这里。
作者:传喜法师
摘自:《钵水明镜》

2015年7月24日 星期五

夢與病

夢對人來說,一直以來都給人神秘難測的感覺。歷史上,不同的民族嘗試對夢都有不同的理解。例如在希臘神話中,睡神希普諾斯Hypnos有三個兒子,他們分別是掌管「野獸姿態的夢」的伊基羅斯Icelus,「物體形態的夢」的彭塔索斯Phantasos,「人類姿態的夢」的摩耳甫斯Morpheus。在神話中,這三神會在出現在睡夢之中,並分別能化身成為動物、沒有生命的物體及人形,從而構成人的夢境。
現代醫學對睡眠和夢的了解,其實歷史並不長久。1928年德國精神科醫生才發現人類在清醒或覺醒時腦電波的節奏會有所不同。到了1951年,芝加哥大學的生理學教授發現人類在發夢時會出現快速眼動睡眠。現在我們知道,發夢多數在快速眼動睡眠時發生,而只有温血動物才會有快速眼動睡眠。人類嬰兒剛出生時,每天要睡1418個小時,而其中約有百分之50的時間是快速眼動睡眠。到了三歲的時候,快速眼動睡眠所佔的比例才降到大約和成年人一般的約百分之2025左右。所以發夢在我們睡眠之中佔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
雖然發夢是正常睡眠中會發生的事,但發夢也和許多疾病有關連,例如創傷後壓力症病人會很多時出現大量和他們意外有關內容的惡夢;睡眠窒息症的病人,因為睡眠時候呼吸的停頓,會使他們很容易在發夢時覺醒,使他們記得很多夢境的內容,造成多夢的感覺;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則是指在正常發夢期間肌肉鬆弛的狀態消失了,病人會跟隨夢境的內容作出各種行動,構成危險。至於一般人所說的夢遊,其實和發夢並沒有太大的關連,正確的說,夢遊應該叫睡行症,通常在小孩子身上發生,患者在深層睡眠中部份清醒起來,作出各種行動,但意識卻沒有完全清醒過來。睡行症一般在十多歲時會減少,相反快速眼動睡眠行為障礙,多數發生在老人身上,是一種退化性的疾病,是不會自然斷尾的。

香港精神科醫學院
精神科專科醫生方日旭

2015年7月23日 星期四

乳癌不能用當歸?

有不少乳癌患者很排斥含當歸的處方,這究竟有沒有道理呢?病人不敢用當歸,原因在於流傳一種說法,說當歸會促進乳腺癌生長。搜索網絡這種說法是起因於一篇報導。.2005年《澳洲醫生》引述澳洲雪梨皇家婦女醫院自然療法部門總監艾頓醫生的研究,研究人員將引發乳癌的MCF-7細胞,放在實驗室內培養,再分別加入人參及當歸,結果顯示,加入當歸會將癌細胞的分裂加快16倍,加入人參更增加27倍。認為人參和當歸這兩味中藥,對婦女乳腺癌細胞有著極強的催化作用;研究又發現,當歸並不能增加女性賀爾蒙,更會引發子宮痙攣,患上乳癌的婦女絕不適宜服食,就算是健康正常的女性,服食亦會有副作用。更有聳人聽聞的標題說「人參當歸是乳腺癌的培養基」。不過,澳洲監管另類療法的部門,卻認為有關研究結果只屬初步結論,未能證實人參及當歸可引發癌症,該部門的發言人又表示,當地過去五年並無相關研究結果支持艾頓的研究,故暫不會將該兩種中草藥列為危害健康的產品。


是否乳癌患者就不能使用當歸了呢?當然不是這樣的。

首先,當歸究竟致癌還是抗癌,動物實驗結論並不一致。既有上述當歸促進癌細胞生長的動物實驗/體外實驗結果,亦有很多當歸抑癌的動物實驗/體外實驗結果。當歸多糖對小鼠移植性腫瘤EC/HepS100LewisB16等瘤株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當歸與大豆都含有植物雌激素成分,植物雌激素是否會有發生乳腺癌的風險,學術界尚有爭論,但大多數研究的結果還是傾向植物雌激素有助於降低乳腺癌發生的風險。其原因在於植物雌激素具有雙向調節作用,可以同時扮演內源性雌激素激動劑和阻斷劑的雙重角色。一方面,植物雌激素在體內能夠與雌激素受體結合,發揮雌激素的作用。另一方面,植物雌激素和內源性雌激素競爭,阻止內源性雌激素與受體結合,起到了抗雌激素的作用。實際上大多數常見中藥都含有植物雌激素。植物雌激素的「抗雌激素活性」可能有抗癌的作用。

其次,「體外實驗」或「動物實驗」的結果並不能直接用來指導臨床,無論中醫西醫都是如此。體外實驗或動物體內實驗根本無法複製模擬人體的複雜情況,所以結論無法直接應用到人體上。僅僅根據體外實驗的結果就企圖來指導中醫臨床用藥是不合理的、荒謬的。事實證明,體外藥理實驗的結果無法有效指導中醫臨床用藥,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抗癌中藥」。多年來的中醫臨床實踐業已證明,應用「抗癌中藥」來治療癌症效果並不好,只有辨證施治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這裡的「抗癌中藥」指的就是通過體外藥理實驗證明對腫瘤細胞有抑制作用的中藥。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對當歸的使用乃是根據病人的機體反應狀態和體質狀況。機體反應狀態就是中醫所謂的「寒熱虛實」;除此之外,還要察形觀色切診,人有高矮胖瘦之分,面色有紅白青黑之別,切脈有力無力,這些都在考慮範圍之內。中醫使用中藥必須符合其適應徵方可使用,如果沒有使用該藥的證據卻使用該藥物,則不但無益反而有害。當歸可謂是中醫婦科使用最頻繁的藥物。《神農本草經》記載當歸:「味甘,溫。主咳逆上氣,溫瘧寒熱洗洗在皮膚中,婦人漏下,絕子,諸惡瘡瘍金瘡,煮飲之。」「諸惡瘡瘍」當然也包括乳癌在內。古代文獻頻頻見到記載治療乳癌的方劑如逍遙散、十全大補湯、十六味流氣飲等均含有當歸。當歸可活血養血,只要有血虛且血瘀表現者均可使用。女性進入中年後多有面色黃暗,此時使用當歸是很適合的。但當歸性溫,虛寒者用之最宜,如有患者存在血虛血瘀、且有熱者,需要配伍清熱藥一起使用。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臨床部高級講師陶志廣博士

念佛法門的真義及正確修行方法 (節錄自 蓮池大師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 通序大意)


註:本文轉載自堅信園地

一、緣起及導論
近代淨土宗法師,講解淨土法門,大有人在。但所說的幾乎千篇一律,依文解意,斷章取義的喊口號: “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忘了告訴信眾,念佛法門有多種層次。卻讓人只知 “持名念佛”的皮毛,而甚少解說念佛法門的真義與正確修法。
lotus2
雖然法師所對末法眾生,根機有限,先以利鉤 (有極樂世界可去),後令入佛智 (自性彌陀,唯心境土),本無可厚非,但如此偏重下等根機,卻可能誤導中、上根機的修行者,也可能引起反感。
信堅一直想寫一篇有關念佛法門的文章,但以不是本修法門,所知有限,遲未成文。近日重讀肇論,談及漚和般若 (方便智,即後得智),因緣湊巧,看到了淨土七祖,蓮池大師的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通序大意”。他早在四百年前,就將 “念佛法門的真義及正確修行方法”,講說得非常詳盡透徹。遠超信堅井蛙之見,因此信堅在此,將其要義,節錄在下,供有緣正修 “念佛法門”者,作參考。
同時,蓮池大師在”感時” 一段,詳細說明他造此疏鈔的原因。他道出當時修行者的通病,以及正確修法。可惜,時過四百年,通病不但猶在,還世風日下,變本加厲,誠可悲嘆。蓮池大師說:
在此末法時期,眾生根機頑劣,不肯領受“持名念佛”這個第一方便法門。大部份眾生的根機淺薄,縱使有信佛的人,非愚即狂。這些人對於彌陀經所提倡的微妙法門,都不能圓滿地承受,不是變成“執理廢事”的“狂”,便是成為“執事廢理”的“愚”。
在“執理廢事”的“狂徒”來說,他們排斥念佛法門,視之為“小乘教”﹔又或者嘲笑這個法門,斥之為權宜之法,非為究竟。而在“執事廢理”的“愚夫愚婦”而言,則“終日唯動數珠,或窮年但數黃荳”,不明自性,乃至對“無上甚深微妙法”不求甚解,只知作事相上的念佛,甚或只是為了求取榮華富貴,闔府平安等世間利益。由於上述的原因,蓮池大師婆心深切,豈能見此弊病而不傷心感嘆呢!
“下根鈍智”的人,執事而不明理,只知道事相上的做作,雖然“念佛”,但不明“自性彌陀,唯心淨土”之理。那些自以為有智慧之士,執理廢事,執“空理”而廢“事行”,有理論而沒有實行。“執事廢理”的人,有如小孩子學讀聖賢書,讀而不知其理﹔而“執理廢事”的人,則有如一個窮人拾了大富翁的財產清單,便以為大富翁的財產全部都屬於他,不知道這張財產清單對他是沒有用的。
學佛要做到“有事有理”,在修行路上,應該“解行並進”,對佛法有正確的理解,有正確的修行,欠缺了其中一樣,學佛便容易出問題了。(“守愚”,是指自甘以愚者自居,不肯求取真理﹔而所謂“小慧”,是指只有偏空之慧,並非真正具足般若智慧。)
二、”彌陀疏鈔” 簡介
2.1 作者
蓮池祩宏(1535-1615),明代杭州仁和人,俗姓沈,法名祩宏,字佛慧,法號蓮池,世稱「雲棲大師」或「蓮池大師」,是淨土宗的第八代祖師,與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蕅益智旭並稱為明末四大高僧,他提倡禪宗淨土宗兩者兼修的理論。(蕅益智旭(1599-1655),字智旭,號蕅益,被尊為淨土宗九祖。)
蓮池大師的“彌陀疏鈔”,讓我們全面充分了解淨土法門。“彌陀疏鈔”另一個最難得的地分,是徹底地剖析我們的心,將這個心的事理,清楚道出。蓮池大師的“彌陀疏鈔”,卻能夠利用經文,將一切與我們這個“心”,有關的事理,全盤道出,令讀者能夠從了解心性開始,隨聞起觀,改變思想行為,得大利益。
“彌陀疏鈔演義”最重要的目的,不是為了令讀者增廣見聞,疏鈔重點地提出,所謂“修行”,並不單在乎每天做多久的功課,做了那些善行,而是在乎“修心”,改變思想;唯有思想上的改變,才能夠導致行為上的改變,將“貪瞋癡慢疑”等惡習伏住,做得到,才是真正的修行,才有真正的功夫。“彌陀疏鈔演義”對我們的心,不管是“真心”還是“妄心”,做了非常詳盡的分析,幫助我們“修心”
蓮池大師在疏鈔中的論點,都是引經據典,廣泛地以其他經典,以經解經,乃至廣泛地引用其他祖師的著作,例如智者大師的觀無量壽經疏,清涼國師的華嚴經疏,永明延壽禪師的萬善同歸集等,來引證他的論點。
2.2 佛法中的 “事” 與 “理”
從俗世上來說,“事”,是指事情,事物,事業,事行。從佛法上來說,“事”除了包含俗世對“事”的解釋之外,更包括一切事相,影像,做作,感受。簡單地說,“過去,現在,未來”一切事,乃至地獄和西方極樂世界,都是屬於“事”的範圍之內
佛法強調一切“事”都離不開“因,緣,果,報”,簡稱“因果”。每件“事”都必須通過“因”和“緣”的結合而產生,而随著“因”和“緣”的結合,便一定有“果報”的出現。“因果”這個說法,屬於整個佛法的基礎。
“事”除了不出“因,緣,果,報”之外,還屬於“無常”,一定“有生有滅”,沒有永恆,例如我們擺脫不了“生老病死”,事物逃不出“生住異滅”。佛教對於這個“無常”的特點,稱之為“空”,提醒我們一切“事”實質上都是虛幻不實,“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借此來勸告世人放下對事物的貪著或不正的想法。
在世間法上來說,“理”,是指理論,義理。佛法中的“理”,則是指“理體”,意思是指真如本性的本體。它的特點是:不生不滅,無始無終,從來沒有絲毫變遷,清淨無染;廣大無邊,盡虛空,遍法界,無處不在。
“理體”雖然含攝了世出世間一切事物,但它本身絕對平等,沒有分別,不存在相對。“理體”言語道斷,心行滅處,不可思議。明白本體,本自清淨,不生不滅,便能夠改量我們的心量,生起覺悟的智慧,從迷返悟,放下對事相感受的分別執著,減少“貪瞋癡”,乃至出離生死,回歸自性,究竟成佛。
整部“彌陀疏鈔演義”對“事”與“理”有著很詳細透徹的解釋,“事”與“理”是眾生本具真如本性中的一體兩面,猶如手掌與手背,雖然形狀不同,但其實都是手的一部份。“理”屬於本體,而“事”則屬於從“理”衍生出來的事像,兩者的關係,猶如水和水波。自性屬理﹔因果屬事。“事依理起,理得事彰”,對佛法一方面要有“理解”,另一方面又要有“事行”,事理兼備,解行並進,才能夠“實修實證”,真正受用。
真學以解行雙到為宗趣。非開解,無以趨道﹔非力行,無以證道!
2.3 彌陀疏鈔內容簡介
本疏鈔演義合共有四卷。整個第一卷,都是圍繞在解釋阿彌陀經背後所包含的義理。真正開始解釋阿彌陀經的經題和經文含義,是從第二卷開始。
此經疏鈔,大文分三,初通序大意,二開章釋文,三結釋咒意,為順諸經序,正,流通,三分,亦順淨業信行願故。“通序大意”,包括了五個部份,“一明性﹔二贊經﹔三感時﹔四述意﹔五請加”。
通序大意者含二義,一通序一經大意,以明性、贊經二科,發揮 “自性彌陀,唯心淨土”,為修持之本,然後依解起行,執持名號,求願往生。其鈍根者,單由事相,專持名號亦得往生。三根普被,上下兼收,作末法最後方便,為一經大旨也。二通序作疏大意,以感時、述意二科,明此一經,事理雙融,性相通備。時機執性執相,各滯一邊,至令廣大法門,迷而不覺,故竭思累載,數易韋編,作此疏鈔也。
“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是指萬法盡歸我們的自性一心,故此心外無佛,亦無淨土,所謂“彌陀”,實在是自己心中之“彌陀”, 所謂“淨土”,亦是指自己心中的淨土。
蓮池大師有鑑於末法修行人,對於“事理雙融,性相通備”這個義理未能了悟,不是執了空性的一邊,便是落於事相的另外一邊,對於本經所開示“事理雙融,性相俱備”的“廣大法門”,“迷而不覺”,不是“不知如來真實義”,便是“錯解如來真實義”。
由於上述的原因,蓮池大師於是發下大心,“竭思累載,數易韋編”,經年累月,反覆修改,著作出本部疏鈔。韋編,是指古代的書是以皮索穿竹簡成篇,稱為韋編。
2.4 通序大意簡介
彌陀疏鈔卷一解說“通序大意”,相等於“信”。從“通序大意”中“契其大端”,了解本經的要旨之後,“自能深忍”,自然會深信於心。
通序大意分五: 初明性,二讚經,三感時,四述意,五請加。
2.4.1 明性
性即常住真心,全體是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初明者,恐人認阿彌陀佛在自性之外,故古云,”若認他是佛,自己卻成魔”,又云,”求人不如求自己”。但以無始暗動,障此靜明,故託彼名號,顯我自心耳。然西方亦實有阿彌陀佛,而即此西方佛,亦不在自心外,即事即理,即理即事,大師恐狂愚錯認,故首明也。

佛法認為,世出世間一切法,不離“事”與“理”,而由於二者其實猶如水波與水,麵粉與麵包,在本質上是一樣,故此,不只互不妨礙,更是交融無礙。由於這個原因,“事”即是“理”,“理”亦即是“事”,“事”與“理”本自不二。因此事相上西方阿彌陀佛之“事”,與“萬法不出一心,彌陀非在心外”之“理”, 實際上是“一” 而不是“二” ,兩者不單只並非對立,而是相互共存在我們的真如本性之中,沒有分別。
狂,是指執著於“頑空之理”,偏執地否定有西方淨土等種種事相的存在﹔愚,是指只知執著事相上的做作,不知淨土不出心外。蓮池大師恐怕“狂,愚”等人不明“即事即理,即理即事”這個道理,不是執理廢事,有理論沒有實行﹔又或者執事廢理,只有事相上的做作而不明白隱藏在背後的理論,偏於一邊,令修行出現失誤,故此,首先在“明性”一科,將自性“即事即理,即理即事”這個持點解釋清楚。
2.4.2 贊經
經即佛說阿彌陀經。讚者,以此經是一大藏中第一方便故﹔是十方諸佛同所贊歎故﹔以四字名號,普接三根,直通五教故﹔以依經執持能顯自性,於一生中,可從博地,直登十地故。
“經”,是指佛說阿彌陀經。而所謂“贊”,包含了下列四個原因。第一個原因,“以此經是一大藏中第一方便故”,意思是指讚嘆本經,是因為本經屬於三藏十二部中,接引眾生的第一方便法門。又所謂“方便”,是指“於理無礙,於事恰當”,為之“方便”。
“執持名號”所包含的義理,通於“小始終頓圓”五教。而所謂“五教”,是指華嚴宗三祖,賢首國師,以佛所說法,有淺深不同,乃按其義理,而立“五教”,以華嚴一經,是佛稱性而談,宣揚圓融法界,判為一乘圓教,餘經律論,判屬小,始,終,頓四教。
本經所開示的“持名念佛”法門,能夠令眾生的自性重新彰顯,又只要修行得力,“上品上生”往生的話,便可以在一生之中,從博地凡夫,一躍而成別教地上菩薩。
2.4.3 感時
時,即今末法之時﹔感者,以時丁末法,根多淺薄,法門中人非愚即狂。故微妙法門,或攘臂排為小教,或大笑斥作權乘﹔又或終日唯動數珠,或窮年但數黃荳。大師婆心甚切,能不為之傷心也。

在“感時”這個部份,是感嘆生於末法,眾生根機頑劣,不肯領受“持名念佛”這個第一方便法門。蓮池大師感嘆“時丁末法”,在末法期中,大部份眾生的根機淺薄,縱使有信佛的人,“非愚即狂”,這些人對於本經所提倡的微妙法門,都不能圓滿地承受,不是變成“執理廢事”的“狂”,便是成為“執事廢理”的“愚”。
在“執理廢事”的“狂徒”來說,如本文接著指出,“攘臂排為小教,或大笑斥作權乘”,意思是指他們排斥念佛法門,視之為“小乘教”﹔又或者嘲笑這個法門,斥之為權宜之法,非為究竟。攘臂,是指攘起衣袖,來表示激動的意思。
而在“執事廢理”的“愚夫愚婦”而言,則如跟著指出,“終日唯動數珠,或窮年但數黃荳”,不明自性,乃至對“無上甚深微妙法”不求甚解,只知作事相上的念佛,甚或只是為了求取榮華富貴,闔府平安等世間利益。由於上述的原因,蓮池大師婆心深切,豈能見此弊病而不傷心感嘆呢!
2.4.4 述意
意即大師作疏之意﹔述,陳也。與前述字解稍異。大師本意,全在兼利,欲發起眾生之真信,故極論念佛之宏功爾,蓋欲以一句彌陀,遍引群生出於苦海,那容不饒舌耶。

在“述意”這個部份,蓮池大師道出了著作本疏鈔的原因。“意”,是指蓮池大師道出著作本疏鈔的心意。“述”,是指陳述。(“傳述”是流傳他人的說話﹔而“陳述”則是表達自己的意見)。本文是指出,在“述意”這個部份,蓮池大師道出著作本疏鈔的本意,包含了“自利利他”的“兼利”。在“利他”而言,大師希望借本疏鈔,發起眾生對念佛法門的“真信”,故此在本疏鈔中,力陳“念佛法門”的宏遠功德,希望以本經所提倡的“執持名號”,接引眾生,出離這個六道苦海,縱使有人嫌蓮池大師“饒舌”(多嘴),蓮池大師也不計較了。
2.4.5 請加
加是三寶加被﹔請者,祈請也。佛滅度後,凡有著述,皆皈三寶冥希加被。良以自己一人心力有限,而佛具無緣大慈,能令精誠祈請者,自得勝智,故請加。
指請求佛力加被本疏鈔。佛滅度後,凡有著述,皆皈三寶冥希加被。良以自己一人心力有限,而佛具無緣大慈,能令精誠祈請者,自得勝智,故請加也。本文指出,自從佛滅度之後,一切有關佛法的著作都要皈依三寶,希望得到三寶加被。
三、念佛法門的真義及正確修行方法
3.1 明性
先明性者,一切法門全歸自性。今此念佛往生,必先明自性彌陀為本,然後一心稱名求願往生,必於寶剎速證無生,直入聖階度生亦廣,所謂先悟毘盧法界,後修普賢行門也。設使不明性體,罔意造脩,縱得往生,祗成末品,先明自性意在斯乎。
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出當人自性,而佛演說一切教法,無非為令眾生了悟真心,回歸自性,來作為我們人生的目標。三藏十二部,都是以此來作為最終目的。求生淨土,必須首先明白“自性彌陀”之理,阿彌陀佛非在心外,而是在我們的自性之中,以明白自性,來作為修行之本,然後再從事相上,一心念佛,發願往生,便能夠得嘗所願,往生極樂,得證無生法忍,由此而直入“聖階”,以菩薩身份,乘願再來,廣度眾生。本文提醒我們首先明白自性之理,然後修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往生極樂,
“信佛修行”,而不明白自性,有“信”無“解”,時時在“行門”上糊里糊塗地修行,盲修瞎練,縱使有幸得以往生,也只得個“下品”的等位。由於這個原因,本疏鈔首先在“明性”這一科,將自性解釋清楚。
靈明洞徹,湛寂常恆,非濁非清,無背無向,大哉真體,不可得而思議者,其唯自性歟。此六句,概括地了真如本性的特性。“靈明洞徹”是指我們的自性清淨妙明,照了世出世間一切法,了了分明,遍一切處。
靈耀清明的真如本性遍及十方法界,我們的世界,乃至整個宇宙,其實不在心外,而是在我們的自性真心之中。而“湛寂是寂常恆,言此寂體豎窮三際”,是指我們的真如本性常恆不變,通徹於“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綜合來說,從我們自己開始,進而擴展至宇宙萬有,乃至過去現在未來,一切一切,都離不開我們自己的心。一切一切,無非都是心中影像,心中感受而矣。萬事萬物,乃至萬般感受,都與我們的“心”息息攸關。
自性真心不生不滅,離開了“明暗,動靜” 等分別相對,周遍法界,事事無礙。
佛說阿彌陀經的宗旨,不在事相,而是在於“全彰自性”,彰顯我們的自性。實則一切經都不離自性。所謂“自性”,亦即眾生本具的“性德之佛”。“性德”者,是指眾生自性理體之中,本自具足的圓滿功德。自性“非自非他,非因非果”,離開了世間上的相對法,“即是圓常大覺之體”,屬於在法界中圓滿周遍,常恆不變的大覺本體。
本經所開示的修行方法,正是為了要幫助眾生令自己這個“圓常大覺之體”重新彰顯出來。至於如何令自性重新彰顯出來呢? 簡單地說,是指依止著“自性之理”,而行“念佛之事”,亦即所謂“事依理起,理得事彰”。
從“事依理起”上來說,“蓋以據乎心性,稱彼名號,名號可彰”,從自性的理體之中,生起持名念佛之事﹔而在“理得事彰”上來說,“託彼名號,觀于心性,心性易發也”,意思是指借助執持名號之事,反觀自性,在一心不亂的時候,心清淨了,平等了,自然令我們的自性重新彰顯出來。
又復經中一切依正,皆彰我自心,無量光即自性照,無量壽即自性寂。
“無量壽”及“無量光”,是“阿彌陀”所包含的意思。“無量光”,是為了表揚我們自性中本來具有,對於一切法照了分明的“妙用”,菩薩借用這個“無量光”的“妙用”,一方面反照自性,內薰無明,作自度之行﹔另一方面,又用它來觀照眾生的前因後果,來龍去脈,按機施教,教化眾生。“無量壽”,是為了表揚我們自性中不生不滅,寂然不動的本體。
觀音即自性悲,勢至即自性智。種種莊嚴,即自性萬德萬行,若一毫法從心外生,則不名為大乘法也。
本經所開示的種種依正莊嚴,非從他方而來,而純粹是我們的自性本具的萬得萬行,萬法不出一心。六度萬行,乃以一切功德,若從心外而作,心外而求,不能夠被稱之為“大乘法”。因為“大乘法”的重點,正正在於彰顯萬法不出一心之理。
既然自性即是“無量光壽”,阿彌陀佛亦即是我們的自性,故此,念一句佛號,即是念自己的真如本性,也就是說,“念佛”即是“念心”,念自己的真心,借助一句佛號,令自己的自性清淨心重現。
總結而言,疏鈔以這麼多的篇幅來解釋自性,是為了幫助我們,擴大心量,明白到“我即一切,一切即我”,減少對“我”和“我所”的執著,既然我們本來同歸一體,本無分別,那又有怎麼“好爭”和“好怨”呢?另一方面,明白自性,以“回歸自性”來作為我們的人生目標,而不再只知執著我們今期的“色身”。
自性“遍一切處,不生不滅, 不染不淨,不落相對,不住不離,言語道斷”。若果能夠在上面的問題痛下苦功,誓要改變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即是與自性相應,亦即是“真念佛”。否則的話,思想行為與自性相違,念佛便不能與自性相應,便成為心外求法,盲修瞎練,純粹事相的做作而已。
3.2 讚經
3.2.1讚經總論
本段序文接著指出,既然自性是如此不可思議,那麼在修行人來說,如何可以將“明性”的理論,應用在事行之中,令修行人能夠借事相上的修行,來回歸自性呢? 方法就在彌陀經。彌陀經的教義,就是令修行人借事相上的修行,即是持名一句 “阿彌陀佛”,來“澄濁而清,返背而向”,從汙濁的心態,轉去一個清淨的心態﹔從背離自性,迷惑顛倒,而轉為回歸自性,圓證佛果。
“越三祇於一念,齊諸聖於片言”,清清楚楚地將本經“持名念佛”最殊勝之處點出。念一念彌陀聖號,即超越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一句彌陀聖號,包羅了十方三世,諸佛如來的無量功德莊嚴。因此本經有“至哉妙用,亦不可得而思議”,我們這些生死凡夫,今曰千載難逢,真是一定要好好地珍惜,體會本經的甚深微妙法義。
以佛名號投于亂心,亂心不得不淨,如水清珠投于濁水,濁水不得不清。
生死凡夫,心亂如麻,欲想回復清淨的境界,談何容易。本文借用永明延壽禪師萬善同歸集來指出,如果以相續不斷的佛號,輸入亂心之中,便能夠令亂心得以清淨,猶如將清水珠投于污水之中,污水便會得以清淨,這個做法,為之“澄濁而清”。
一向流落他鄉,不思故國,今則迴神寶剎,將覲慈尊也。一念是智,片言是境,越僧祇謂智超勝,齊諸聖是境妙圓。
“背”是指眾生“流落他鄉”,輪迴六道﹔“向”是指回歸自性。唯有不再在六道中流浪,回歸淨土家鄉,面奉彌陀,為之“返背而向”。專心“念佛”,沒有散亂的心念,屬於智慧的妙用﹕而由此而所念的“阿彌陀佛”四字,則屬於所念的殊勝事相。這個一念“念佛”的心念,超越三大阿僧祗劫的修行,屬於智慧的妙用﹕而一句“阿彌陀佛”這個假名事相,卻又該羅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的功德莊嚴。
“持名念佛”縱使能夠令眾生往生極樂,出離生死,但尚未成佛。 以三昧功成之人,雖功行未滿,而法身已明。所謂一句佛號,便超越了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是指因“信”而一心念佛,得證念佛三昧。從“解門”而言,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在我們這個超越時空的自性上來說,沒有時空,何來“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之事呢?
信而不解,增長無明﹔解而不信,增長邪見。“心生滅門”是為了要未見本性的生死凡夫,善用阿彌陀經中的義理,借假修真,由事而入理,借助一句彌陀聖號,從有生有滅的事相,來回歸到不生不滅的自性理體之中。
夫垢心難淨,混若黃河,妄想難收,逸如奔馬,歷恆沙無數量之劫,輪轉未休,攻三藏十二部之文,覺路彌遠。而能使濁者清,背者向,一念頓超,片言即證,力用之妙,何可思議,用從體相而出,故止言妙用也。末句結歸,言如是妙用當是何經,惟佛說阿彌陀經,足以當之。
唯有本經所開示的持名念佛,才能夠轉濁為清,從背返向,以一念頓超生死,以一句得永不退轉,力用之妙“不可思議”。本經所開示的持名念佛,屬於“至哉妙用”,原因是這個用, 非從外來,而是從自性一心“體相用”中的“體”與“相”中流出,故此稱之為“妙用”。“體”是指自性本體﹔“相”是指一句彌陀聖號﹔“用”是指一念彌陀。
今但片言名號,便入一心,既得往生,直至成佛,即方便而成圓頓。
“即方便而成圓頓”是指持名念佛這個法門,又方便,又圓頓。如果能夠上品上生往生,“即登初地”,成為別教初地菩薩(圓教初住)法身大士。故此持名念佛之法,屬於通往玄妙法界之秘笈,脫胎換骨之神丹也。
“性”是指性德,屬於理體﹔“修”是指修德,屬於事相的力用。“全性起修,全修即性”是指由性德的理體,生起“修德”事相的力用﹔又修德不出性德,借修德的力用,來體現出性德的理體,亦即所謂“事依理起,理得事彰”。“性外無修,修外無性”是指“性德”和“修德”,相互不離。“修德”的事相,不離“性德”的理體,“性德”和“修德”,互融不二。
故我世尊,乍說三乘,終歸一實,等頒珍賜,更錫殊恩。更錫殊恩者,即於一代時教中,復出此經也。而於其中,復出念佛一門,不論大根小根,但念佛者,即得往生,亦不待根熱,方乃會之歸實。
佛在“會三歸一”之後,更為眾生開示念佛法門,不管利根鈍根,“但念佛者,即得往生”。念佛的眾生,不需要等待根機成熟,便能夠“會權歸實”,只要往生極樂,便得永不退轉。眾生要先經三乘法,待根機成熟,才能夠會歸法華圓頓之法﹔但相反地說,本經念佛之法,卻不需要經歷“阿含,方等,般若”等三乘法,縱使根機未成熟,也能夠在往生之後,得永不退轉之利。
但往生者,即得不退,喻如不次之擢,廕序之官,恩出非常,名殊恩也。
“不次之擢”是越級提升﹔“廕序之官”是繼承了先人的名位爵位。“不次之擢”,是比喻在這個娑婆世界依照其他修行方法的話,必須按部就班,“漸漸斷惑”,最低限度將“見思惑”斷除,才能夠了脫生死,有如當官要慢慢地按次第升級。念佛法門不需要斷“見思惑”,“但得往生,即超生死”,何等簡單方便,有如做官得到越級高升。
“蔭序之官”,是比喻在這個娑婆世界,“功圓行滿,方成聖果”,有如做官必須“明經中式”,經過科舉考試及格,又或者立下“汗馬成功”,才可以封侯拜相。今念佛法門,不必功行圓滿,仗佛願力,疾登彼岸,喻如祖宗遺廕,現膺爵祿也。只要執持名號,“不必功行圓滿,仗佛願力,疾登彼岸”,有如承繼“祖宗遺廕”,又或者“現膺爵祿”,承繼了爵位與俸祿。
念佛恩中之殊者,念佛之比其餘法門,固為殊恩,而念佛一門,復有多種,如觀像,觀想,實相等。而觀像,則像去還無,因成間斷。觀想,則心麤境細,妙觀難成。實相,則上智乃克承當,中下未能領荷,唯此持名,至簡至易,普攝諸根,鶴沖鵬舉,驥驟龍飛,殊恩中之殊恩也。
唯有持名念佛,簡單容易,普被三根,有如白鶴雖然能夠飛天,但又豈及大鵬鳥的舉翅高飛﹔千里馬雖然能夠奔馳野外,又豈及飛龍在天呢?白鶴及千里馬,是比喻其他法門﹔大鵬及飛龍,是比喻持名念佛。故此相比之下,持名念佛,確實屬於殊恩中的殊恩。持名念佛者,以“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最易得力。
3.2 統論淨土功德
“淨土法門”的理論,一直以來都是以“三經一論”,來作為基礎。三經是指阿彌陀經,無量壽經及觀無量壽經﹔一論是指世親菩薩所註解的往生論。直至清朝咸豐年間,魏源居士將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附在三經後面,稱為淨土四經﹔民國初年,印光大師又將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附在四經後面,合稱為“淨土五經”,變成了五經一論。
本段序文,則主要是在“淨土法門”之中,介紹無量壽經和觀無量壽經這兩部經的大概要旨,然之後將這兩部經與阿彌陀經作一比較,借用來顯出本經“更為殊勝”。
指四十八之願門,開一十六之觀法,願願歸乎普度,觀觀宗乎妙心。
釋迦世尊在無量壽經中,開示阿彌陀佛所發的“四十八大願”﹔以及又在觀無量壽經中,開示了“十六種觀法”。眾生可以從這裡,看到了“淨土法門”的殊勝之處。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全部都是為了普度眾生而立﹔而觀經的“十六觀法”,亦無非是為了令眾生借觀想,來回歸自性一心。
無量壽經中的要旨,亦即“四十八大願”,而“四十八大願”無非都是為了普度眾生,同生極樂。觀無量壽經的要旨,亦即“十六觀法”,而“十六觀法”都離不開“即空即假即中”的“圓極”自性一心。從“圓極”的自性一心之中,生出大願,得成正覺﹔又還以本願,再復入世,度化眾生,回歸到在自性一心中的淨土。
又以願門廣大,貴在知先,觀法深玄,尤應守約,知先則務生彼國,守約則惟事持名,舉其名兮,兼眾德而俱備,專乎持也。統百行以無遺。
知道“四十八大願”廣大無邊之後,當務之急,必須首先“知先”,分清先後,找出“四十八大願”的重點在那裡,而這個“重點”,是指“發願往生”。
知道“十六觀法”深奧玄妙,自己做不到的話,便應該專取一個簡單易行,適合自己根機的法門,而這個“簡單易行”的法門,亦即“持名念佛”。
若果能夠“知先”的話,便知道要“務生彼國”,當務之急,依“四十八大願”來“發願往生”﹔在守約而言,不如“持名念佛”,簡單易行,適合自己的根機。執持一句“阿彌陀佛”,已經攝取了諸佛菩薩一切功德﹔專持“彌陀聖號”,已經包括了“六度萬行”。
“貴在知先”是指要知道借助“彌陀聖號”來悟入自性,然後從自性中生起願心。由於自性無盡,故此從自性中所生起的願心,亦復無盡。由於從自性起用的“願心”是這樣廣大無盡,因此如果我們“欲入彌陀願海,必先悟徹自心”,我們假如希望與阿彌陀佛的大願相應,便應該首先悟徹自心,借“彌陀聖號”來悟入自性,明白到萬法“緣起性空”,一心念佛求生,不再貪戀沈迷於“五欲六塵”之中。
“深”是指十六觀法的觀想方法,屬於“深妙”﹔而“玄”是指十六觀法之理,則屬於“幽玄”。“法界”是指我們自性一心中的法界,是指觀無量壽經中的“十六觀法”,是以法界“心”,來觀想法界中的“境”,“心”與“境”,都離不開我們的自性真心,這樣的話,豈不是為之“深妙”嗎?
利用自性中的全體“性德”和“修德”,來作“十六觀法”,由於這個原因,這個“觀法,悟心上士,乃克行持”,唯有明心見性的人,才能夠勝任修持。我們這些初學佛法的生死凡夫,切勿高估自己的功夫,以為明白少許經教,有少許神通禪定,便以為自己也可以做到,不如好好地作“簡單易行”的“持名念佛”。
舉名兼眾德者,由名召體,體外無名,體具眾德,則名亦兼眾德,故一稱名,即稱佛眾德也。專持統百行者,以一心持名,萬緣自捨,即布施行,一心持名,三業自淨,即持戒行等。
“由名召體,體外無名”,純粹是“假名事相”的世間萬法,不出自性本體,並非在自性本體之外,另外有著種種“假名事相”的世間萬法,亦由於這個原因,“性體”和“事相”是分不開的,“性相不二”。既然“性體”具足恆沙功德,那與它息息相關的“事相”,包括這句“阿彌陀佛”,當然也包括了一切功德,由於這個原因,稱念一句“彌陀聖號”,亦即稱念諸佛如來一切功德。念佛亦即“六波羅密”。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不復起貪瞋癡,即大持戒。不計是非人我,即大忍辱。不稍間斷夾雜,即大精進。不復妄想馳逐,即大禪定。不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
“四十八大願”的範圍,普被九法界眾生,願力廣大宏深,無邊無際。故此,“入之必有繇漸”,若欲悟入這個“彌陀願海”,必須依次第而入,故貴知先,故此一定要“知先”,知道在“四十八大願”中,那一願對自己最為迫切。而最迫切者,莫如發願往生,因為在無量壽經中第十九願有言,“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因此,這個知先,是指首先發願,借助阿彌陀佛的願力,往生淨土,才能夠成就淨業。若果做事的時候,能夠依重要性來分出先後次序,先作重要有用之事,則成功的機會便大了。“茫無畔岸”是指由於自性無盡,故此由我們的自性真心所發出來的“四十八大願”,也是“茫無畔岸”,沒有盡頭。
“觀法深玄,尤應守約”,是指觀無量壽經中的“觀法”繁多,分為十六個,並非只有一點兒或一方面的事,絕不簡單。“十六觀法”精深微妙,我們這些“初機”的生死凡夫,縱使欲修,也只會力不從心。靡及者,是指力不從心。一定要選取一個簡單精要的法門。而在本文而言,當然是指“持名念佛”。本文是借用孟子的話來引證,作任何事,一定要分出輕重,首先找出要點而行。
蓮池大師著作本疏鈔的目的,是為了推廣“持名念佛”,故此指出對初心修行人來說,“十六觀法”比不上“持名念佛”簡單易行。所謂“初心”,意思是指對佛法已有圓滿了解,但沒有深行的初機眾﹔乃至包括那些“茫然未識之初心”,亦即我們這些對佛法根本一無所知的真正初機眾。故此“十六觀法”雖難,亦有成就的機會﹔但對於我們這些不明佛法,又沒有修行的末法眾生而言,“十六觀法”則可能是真的太難了。
云何知先,由生彼國,近事如來,如是大願,庶可希冀,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故以求願往生為先務之急也。
以“發願往生”來作為首要之事,是因為發願往生,往生淨土,便能夠親近彌陀。修行人都希望能夠開悟見性,而如果“發願往生”,投生極樂的話,隨時隨地都可以見到阿彌陀佛,到那個時候,何須再擔心不開悟呢?故此“發願往生”,實屬當務之急,首要之事。
永明四科簡云,無禪無淨土,鐵床并鐵磨,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現世為人師,將來作佛祖,有禪無淨土,十人九錯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永明四科簡是指蓮宗六祖,永明延壽禪師的十六句偈。“無禪”是指不修禪定﹔“無淨土”是指不肯念佛。“無禪無淨土”,今生未能夠“明心見性”,也未能夠借念佛來往生,只在世間做作人天福報,來生忘記了前生事,隨著今世積福,來生享受榮華富貴,耽著五欲,要他“知苦,捨樂”,談何容易,更分分鐘由於貪得無厭,廣造惡業,結果臨終一氣不來,即墮地獄,落得“鐵床并鐵磨,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的苦果。故此,古人有言,“修行之人,若無正信求生西方,泛修諸善,名為第三世怨也。”
“有淨土”是指真信切願,一心念佛,發願往生。“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猶如老虎頭上有角,威猛無敵,除了自了生死之外,更能夠“現世為人師”,弘揚佛法,廣度眾生,乃至臨命終時,蒙佛接引,上品往生,究竟成佛,故曰“來生作佛祖”。
雖然有“參禪”,但可惜未能夠“明心見性”,未斷“見思惑”,又不肯念佛,未能夠起碼“帶業往生”,結果臨命終時,不能主宰,隨著善惡業力,再次輪迴。
雖然沒有修“禪定”,但只要能夠決志求生西方,借助彌陀大願,志誠念佛,自然感應道交,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故云“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既生西方,見佛聞法,隨其根性淺深,或漸或頓,證諸果位,既得證果,則開悟不待言矣。
雖然智者大師在觀無量壽經疏中有言,“觀法”雖然分為十六個,有“依正主伴”之分,但其實全部都是以“阿彌陀佛”來作為主體。“阿彌陀佛雖然屬於“至極果人”,但由於“萬法唯心”,實際上亦離不開我們的當人自性。故此,“十六觀法”乃至阿彌陀佛,全部都離不開我們的“心”。只需要得聞佛名之後,一心執持,便能夠將阿彌陀佛乃至極樂世界的“依正”二報包含了在裡面,你說是不是簡單容易,“功不繁施”,並不繁複難行,人人可作呢?
由於“萬法唯心”,故此,若果能夠一心執持,心中念念清淨,與自性清淨心相應,自然能夠從自性之中,生起恆沙妙用,“無事不辦”。“無事不辦”的境界中,極樂世界的依正二報,頓時現前,往生念起,即登彼國。由於這個原因,在“無事不辦”的境界中,乃至難行的“十六觀法”,不學而成。“持名念佛”,一方面簡單容易,另一方面又能夠“無事不辦”,實在是屬於“守約”。諸佛如來憐憫眾生,直勸眾生不要浪費時間在其他法門了,單持名號吧!
“至簡”是因為不繁複﹔“至易”是指易做,借此來引證“一心念佛”屬於“守約”。
心清淨故。何事不辦者,既得其本,不愁其末也。
心清淨是指回歸清淨心。有本必有末,既然得到心清淨的本,回歸了自性,在自性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妙用之下,當然“無事不辦”。疏文“剎那運想,依正宛然,舉念欲生,便登彼國,是則難成之觀,不習而成”這六句話,正是用來解釋“心清淨故,何事不辦”。
萬法不出一心,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盡在心中,心清淨的話,欲見阿彌陀佛,自然浮現出清淨的阿彌陀佛﹔欲想往生極樂,隨時可去。
舉名者,佛有無量德,今但四字名號,足以該之,以彌陀即是全體一心,心包眾德,常樂我淨,本覺始覺,真如佛性,菩提涅槃,百千萬名,皆此一名攝無不盡。此心不為三際遷流曰常,不為二死逼迫曰樂,具八自在我曰我,離五住污染曰淨。本來妙明曰本覺,方始出纏曰始覺,不妄不變曰真如,離過絕非曰佛性,諸佛所得之智曰菩提,諸佛所證之理曰涅槃。
3.3 “持名念佛”的特殊利益
3.3.1 初因成: 從茲而萬慮咸休,究極乎一心不亂。
“因成”指出從因地上來說,“持名念佛”會令念佛人得到“一心不亂”。當知道一句佛號殊勝無比,包含了一切功德法門之後,若果能夠一心“持名念佛”,念到“萬慮咸休”,妄念息滅,至極的時候,得到“一心不亂”。
由於專持名號,妄念息滅,得一心不亂。“萬慮”是指我們未開始念佛之前,念念都充滿著妄念,乃至在短短的“一剎那間”,已經有九百個“有生有滅”的念頭,這些妄念,每個都離不開“生住異滅”四個階段。每個念頭按次序而生起,數量之多,“無量無邊”,縱使有天眼,也計算不出妄念的數量。而這些“萬慮”,從無始來,便與我們緊緊地結合在一起,曾無休止。
有人數息,覺觀不休,念佛稱名,即破覺觀,此其驗也。休之又休,窮其源本,故云究極,至於一心不亂,是為成就念佛三昧。
妄念非常難斷,故此有人借助“數息”,數呼吸來平息妄念,但這個方法卻有可能變成“覺觀不休”,念念著在“數息”之中,變成止了一方面的“妄念”,但卻又落在“數息”的“妄念”之中。幸好這人改為“持名念佛”,破除了“覺觀不休”的問題。為甚麼呢?原因很簡單,以“念佛”的“淨念”,來取代了“數息”的“妄念”。以此驗證了一心“持名念佛”能夠“萬慮咸休”。
繼續息滅妄念,從粗念而至細念,直至破除妄念的本源,為之“究極”,而在“究極”的情况下,進入“一心不亂”的境界,亦即為之成就“念佛三昧”。“念佛三昧”是指從念佛而進入“大定”。
休之又休,即所謂精進更精進,放下又放下也。 源本,是萬慮之源頭根本,近言之,即是融通妄想,以為其本,窮謂浮想消除,於覺明心,如去塵垢,此即是事一心也。遠言之,則是罔象虛無,顛倒妄想,以為其本,窮謂倏然隳裂,圓明精心,於中發化,此即是理一心也。
事理一心,皆為成就念佛三昧。三昧此云正定,離邪名正,離散名定,以一心不亂,不同凡夫之不定,外道之邪定也。不受諸受名為正受,以一心不亂,無一法當情名正受。
不管“事一心”或“理一心”念佛,都是為了成就“念佛三昧”。“三昧”是指離諸邪亂,攝心不散。離開了邪魔外道,為之正﹕離開了散亂,為之定,而“念佛三昧”屬於“正定”,是因為“一心不亂”有別於凡夫“心猿意馬”的“不定”,亦不同於邪魔外道的“邪定”。分辨“邪定”和“正定”,重點在於看看這個“定”能否改變我們迷惑顛倒的思想,回歸到一個清淨平等的心,而不是在禪定中出現甚麼境界。
“不受諸受”是指不執著於“受”與“不受”的感覺,不著又不離,不貪亦不捨,為之“正受”,而“念佛三昧”屬於“正受”,是因為在“一心不亂”的境界中,“無一法當情”,心中沒有了情執。
3.3.2 “持名念佛”在果地上會證得甚麼境界
乃知匪離跬步,寶池涌四色之華,不出戶庭,金地遶七重之樹,處處彌陀說法,時時蓮蕊化生,珍禽與庶鳥偕音,瓊院共茆堂並彩。
“一心不亂”的境界是指“理一心不亂”。而“理一心不亂”往生的話,屬於“上品上生”,往生後即成法身大士,最低限度成就“華嚴初住菩薩”。當證得“理一心不亂”之後,便會發覺,不須移動半步,極樂世界“七寶池”中涌出“四色蓮花”,歷歷在目。
七重之樹是指“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不出家門,極樂世界黃金地中圍繞的“七重寶樹”,就在眼前。證得“理一心不亂”的話,無須“過十萬億佛土”,極樂世界的境界,盡現眼前,處處都聽到彌陀說法,無時無刻都見到蓮花化生。在“理一心不亂”的境界中,體悟到萬法平等不二之理。“極樂珍禽”與“娑婆禽鳥”,同出妙音﹔極樂國土的庭園,與娑婆世界的茅房,同等莊嚴。
“匪離跬步,寶池涌四色之華”是指在“理一心不亂”的境界中,自性心花頓開,明心見性﹔“左右逢源”,神通自在,得心應手,“清淨光明之體,當處出生也”,我們清淨光明的本體,當下重現。在理一心不亂的境界中,念念覺悟﹔道心增長,長養著我們這個具足恆沙功德的自性,隨處生起神通妙用,令我們不出戶庭,頓見極樂金地中的七重行樹。
“法界唯心”,既然借“理一心不亂”來“妙悟一心”,頓見自性,由於“法界唯心”,那些“過十萬億佛土”的“七重行樹”,其實“不出戶庭”,不在他方,也是包藏在我們的心中。“心包法界,既妙悟一心,即萬億剎外之蓮花,亦不離寸步”和本文“法界唯心,既妙悟一心,即萬億剎外之行樹,亦不出戶庭”這兩段文可以看到,“萬法唯心”,清淨的極樂世界不在他方,而是在我們的心中。
彌陀說法者,鵲噪鴉鳴,盡是深談般若,溪光山色,無非全露遮那也。處處者,即古人所謂,熾然說無間歇也。
“溪光山色”出自蘇東坡偈云,“溪聲即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夜來八萬四千偈,明日如何舉示人”。“遮那”是指“毗盧遮那”,盡斷“四十二品無明”所成就的清淨法身,亦即相等於眾生本具的自性法身。
在娑婆世界之中,竟然有阿彌陀佛在“處處說法”,是因為從我們的“平等心”上來說,一切法在我們的真心之中,本來完全沒有分別。“法界一相”,整個法界在我們的真心之中,只有一個“平等相”,而沒有“分別相”,由於這個原因,“鵲噪鴉鳴,盡是深談般若”,不管代表“吉兆”的喜鵲之聲,又或者代表“凶兆”的烏鴉之聲,無非都是我們心內的般若音聲﹔“溪光山色,無非全露遮那”,小橋流水,山河大地,無非都是我們自性所浮現出來的影像,重點在於我們的心中沒有了“分別執著”,自然感受得到。同樣道理,極樂世界和娑婆世界在我們的真心之中,也是本來沒有分別,因此阿彌陀佛在娑婆世界“處處說法”。
“處處彌陀說法”,亦即古人有云,法音的宣流,其實從未停止,除了諸佛菩薩,古今祖師大德的開經說法之外,無情萬物,實在也是“熾然說,無間歇”地不停說法,但這個“熾然無間”的說法,不能夠以耳來聞,唯有以心來“悟”。例如看見流水滔滔不絕,便印證了“念念遷流”的道理﹔一次致命的車禍,便引證了“苦”和“無常”的道理﹔乃至睡中一夢,更可以引證“空”和“無我”的道理。
若果“從悟而迷”的話,只會從母胎而生﹔但如果“從迷返悟”的話,則為之“蓮花化生”。所謂“時時蓮蕊化生”,是指“常在於其中,經行及坐臥”,是指不停地“從迷返悟”,不管在“經行”乃至“行住坐臥”之中,念念覺悟。
既得一心不亂,始知蓮華行樹,種種莊嚴,並非心外,何必耳聽金言,方是彌陀說法,娑婆印壞,始名淨土文成者哉。然則珍禽庶鳥,瓊院茆堂,何劣何優,何淨何穢,故曰西方在目前也。
其實所謂“往生”,並不是單指事相上的“往生”到“過十萬億佛土”的西方極樂世界,而是“往生”到我們自己心中的淨土。證得“理一心不亂”之後,便會體驗到極樂世界的“蓮花行樹”,種種莊嚴境界,不在我們的心外,由於這個原因,不用往生極樂,其實處處彌陀說法﹔亦何須了斷娑婆生死,實則早已心在蓮邦。
證得“理一心不亂”之後,回歸到我們平等的自性之中,不管極樂世界的“珍禽,瓊院”,又或者娑婆世界的“庶鳥,茆堂”,再沒有“優劣,淨穢”之分了,娑婆即是極樂,西方在目前。
總結來說,整段疏文除了介紹“理一心不亂”的境界之外,亦重點地指出了“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從事相上來說,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與我們相距遙遙萬里,但從我們的自性上來說,其實與我們不離半步,“心清淨”的話,當下即是彌陀淨土,如古大德有云,“身雖未到蓮花土,先送心歸極樂天”。《維摩詰所說經》云: 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3.3.3 總結: 自性彌陀,唯心淨土。
心佛不二,心即是佛,佛即是心,“自性彌陀,唯心淨土”。這個境界,是由於從“有念”進入到“念而無念,無念而念”的“真念”境界﹔又從“有生有滅”的境界,進入到“不生不滅”的“無生法忍”境界,在這個境界中,“念佛即是念心,生彼不離生此”,再沒有“佛”與“心”的分別,念佛即是念心,亦再沒有“娑婆,極樂”之分,再沒有所謂“往生淨土”了。
“念空真念”的第一個“念”字,是指念念相續的“佛念”﹔而所謂“真念”,是指我們的真如本性。所謂“念空”是指從念念相續的“佛念”,念到究竟之處,雖然一句佛號還是了了分明,但“空”了這個“念相”,念而無念,為之“念空”。指離開了“念相”的話,在這個境界中,“等虛空界,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處於一個“遍一切處”的境界,只有一個平等相,而這個“平等相”亦即我們的平等自性。而在這個境界,為之“真念”。
當到達“念空真念”的地步之後,最重要的是,再沒有了“能所”的分別,“能念心外,無有佛為我所念﹔所念佛外,無有心能念於佛”,在這個境界中,“能所雙亡”,再沒有了“能念之心,所念之佛”的分別了,心和佛打成一片,“念佛即是念心”。在這個境界中,“智外無如,如外無智”。代表“能念之心”的般若智慧,與代表“所念之佛”的真如本性,混為一體,沒有分別了,如智不二,亦由於這個原因,故此“念佛即是念心”。
在“念空真念,生入無生”的“理一心不亂”境界中,“既到無生田地”,既然已經證得了“無生法忍”,頓見本性,心平等了,“則其淨土已無彼此”,在“平等心”中,無分彼此了。萬法不出一心,所謂“往生極樂”,實在不離我們的“心”﹔而所謂“蓮花化生”,實際上不出我們的剎那一念。在這個“平等心”的境界中,極樂即是娑婆,娑婆即是極樂,故此“生彼不離生此”,“往生極樂”或者“投生娑婆”都已經沒有分別了。
“念空真念”是指由於“念佛至於一心”,念到“理一心不亂”之後,“念極而空,無念之念”為之“念空真念”。而這個“念極而空,無念之念”的境界,亦即所謂“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如印光大師在文鈔中指出,“念到相應時,雖常念佛,了無起心動念之相﹔雖不起心動念,而一句佛號,常常稱念,或憶念故,故云念而無念,無念而念”。
“念空真念”是指由於“念體本空”,念佛之“念”,本無實體,由於這個原因,“念實無念”,既然是“空”,是虛幻不實的話,那又何來有所謂“念”呢?而這個“念實無念”的境界,亦可以稱之“念空真念”。“念極而空”是指從有為的念佛修行上來說﹔而“念體本空,念實無念”中的“念體本空”,則是從“念相”的本體上來說,這個“念相”,本來空寂。
“念極而空,無念之念”中的“無念之念”這句話,是指在“無念”的自性中,不妨作出“念佛”的事行,借“有念”入“無念”。“念體本空,念實無念”中的“念實無念”這句話,是指“念佛”這個事行,實則上本來空寂,何來“念相”。
總結而言,“事依理起,理得事彰”,在修行路上,一定要事理兼備,否則的話,不是死在盲修瞎練的事行,便是落在一個“有解無行”,空口講白話的情况。
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是則禪宗淨土,殊途同歸,以不離自心,即是佛故。即是禪故。彼執禪而謗淨土,是謗自本心也。是謗佛也。是自謗其禪也。亦弗思而已矣。
“禪宗淨土,殊途同歸”,從對整個序文的解釋可以用來,證“理一心不亂”的話,實則上與禪宗的“明心見性”同一個層次,同一個境界,“以不離自心,即是佛故,即是禪故”,不管“念佛”或者“參禪”,都離不開我們的“心”。執著“參禪”為勝,“念佛”為劣,誹謗念佛,實則上是未明白“念佛”亦即“念心”,誹謗“念佛”,變成了誹謗自己的心,誹謗“心佛不二”的“佛”,乃至誹謗直指心性的“禪宗”,“亦弗思而已矣”,這個過失,非同小可,後果嚴重,真要好好地反思一下?
3.3.4廣顯持名所被
指出“持名念佛”這個法門,適合不同根機的眾生。一心念佛 分為“事一心”和“理一心”兩個層次,“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境界,屬於“理一心不亂”的境界,只有“上根利智”的人才能夠做到,是因為這個“理一心不亂”的境界,屬於“無方所,無形相”,沒有界限,沒有形相,不容揣測,不可思議,除非是深具,宿世般若慧根的上智之士,才能夠直接承担,一般根機稍鈍之士,很難證得。
“下根鈍智”的生死凡夫,不能夠領悟“自性彌陀,唯心淨土”之理,但只要在事相上“以妄念念佛,離此生彼”,以毒攻毒,借用“生滅妄心”來念佛,發願離開娑婆,往生極樂。而這個做法,屬於“生佛宛然,淨穢歷然”,在事相上有“彌陀”與“眾生”,“淨土”和“穢土”的分別,以“我”這個“眾生”,來求極樂世界中阿彌陀佛,“厭娑婆,欣極樂”,雖然與我們的自性完全沒有相應,也可以往生淨土。
3.4感時
感時是感嘆眾生對如此殊勝的持名念佛,不知信受,只能夠繼續在六道中沈淪。
3.4.1 初總歎
奈何守愚之輩,著事而理無聞,小慧之流,執理而事遂廢,著事而迷理,類蒙童讀古聖之書,執理而遺事,比貧士獲豪家之券。

學佛一定要,融通事理,“事依理起,理得事彰”,否則的話,便會出現偏差,誤入歧途。“下根鈍智”的人,執“事”而不明“理”,只知道事相上的做作,雖然“念佛”,但不明“自性彌陀,唯心淨土”之理。那些自以為有智慧之士,執理廢事,執“空理”而廢“事行”,有理論而沒有實行。
“執事廢理”的人,有如小孩子學讀聖賢書,讀而不知其理﹔而“執理廢事”的人,則有如一個窮人拾了大富翁的財產清單,便以為大富翁的財產全部都屬於他,不知道這張財產清單對他是沒有用的。
學佛要做到“有事有理”,在修行路上,“解行並進”,對佛法有正確的理解,有正確的修行,欠缺了其中一樣,學佛便容易出問題了。(“守愚”,是指自甘以愚者自居,不肯求取真理﹔而所謂“小慧”,是指只有偏空之慧,並非真正具足般若智慧。)
沒有理體的存在,則一切事行,都是白費功夫。因為有自性彌陀之理,才可以成就勸人持名念佛之事﹔如此推論,因為有唯心淨土之理,才可以有勸人求生淨土之事。“事依理起”: 在念佛法門上來說,是指持名念佛,往生淨土之事,是有賴“自性彌陀,唯心淨土”之理來支持。若果沒有事相的修行,則理體如何可以得以彰顯呢?因為有持名念佛之事,才能夠得證自性彌陀之理﹔有求生淨土之事,才能夠了悟唯心淨土之理。由於有“是心是佛”之理,才能夠成就“是心作佛”之事,這是從“事依理起”上來說。
因為有“是心作佛”之事,才能夠彰顯“是心是佛”之理,這是從“理得事彰”上來說。
從理體上來說,何來有念?但又不妨,在“無念”之理中,生起“念佛”之事,借念佛之事,來回歸自性之理,而這個做法,是因為“有念”之事,與“無念”之理,在“事依理起,理得事彰”的原則之下,實際上是不可分割。一定要“理事雙修”。從“本智”之理體中生起“佛智”之事用,借事顯理,這樣的話,才能夠算得上是真正的大智慧。
3.4.2 感嘆“執理廢事”的人,不肯“持名念佛”。
將佛號中的每一個字,念得清清楚楚,然後一句一句佛號又接績不斷,為之“念能相繼”。“執事廢理”的人如果做得到的話,還是可以往生。最重要是能夠用念念相續的佛號來取代妄念,依著這少許的清淨心,雖然品位不高,但至少可以往生到極樂世界中的“凡聖同居土”。而所謂“伏妄”,是指心中尚有“妄念”,但當念起之後,立刻警覺,用佛號將“妄念”轉為“淨念”。
有人可能宿世善根深厚,借事修“頓悟”自性,隨著“頓悟”的深淺程度,决定往生後的品位。“頓悟”,是指與“自本心忽然契合”,明心見性,“一發一切發”,借“頓悟”將自性的恆沙妙用開發出來,進入自性彌陀,唯心淨土的境界。
如果這個“執理廢事”的人是一個信佛的修行人的話,則會墮落在邪魔外道的“偏空”知見之中﹔而如果是一般凡夫和外道的話,沒有修行,便只會繼續輪迴生死﹔而如果“執理廢事”的人屬於口口談空,步步行有的話,分分鐘因為口是心非,言行不一,廣做惡業,結果墮落三塗,萬壽無疆,由於這些原因,“執理廢事”的人便會“反受落空之禍”。
信佛,要“正信”,因為求名求利,乃至求神通感應來信佛,都並非正信。因此,尋師學佛,切勿以某人的名氣,神通,乃至自稱的境界來作判斷。正信佛法的導師,以“德行”為基礎,謙虛,包容,絕不會自誇自大,自抬身價,不貪名利,嚴格地遵守戒律。
一切行門,包括“念佛,持咒,參禪”,乃至密宗的種種密法,都是為了修我們的心,令我們借修這些法門的時候,一心專注,心無二用,借此來放下分別執著,生起慈悲平等的心。法無分別,分別在心。
3.4.3感嘆眾生辜負佛的好意,不肯“持名念佛”,自招苦果。
遂使垂手徒勤,倚門空望,上孤佛化,下負己靈。今生以及多生,一誤而成百誤,甘心苦趣,束手死門,無救無歸,可悲可痛。
本段總結地感嘆,佛開示妙法,令我們出離三界苦海,可惜我們雖然千載難逢地有幸得人身,又得聞妙法,卻不肯好好地持名念佛,求生淨土,辜負佛恩。
眾生不肯努力修行,徒使阿彌陀佛有如慈母憶子,兒子不肯回家,母親只能夠倚在門前歎息。眾生不肯事理雙修,借念佛來回歸自性,實在是上負佛恩,下負自己的真如本性。
眾生不肯聽從佛的教導,不肯依教奉行,今生以至未來,一錯再錯,甘心在六道苦海之中流連,繼續生生死死,永無休止,無可救藥,實屬可悲可痛!
“垂手徒勤,倚門空望”,從自性上來說,是指我們的真心,一直默默地在熏習我們的妄心,奈何我們無明深重,執妄捨真,貪戀事相上的短暫滿足,不肯回歸清淨本體,問題的根本,在於我們的分別心,執著心,懷疑心,太厲害了,縱使偶然有一念厭倦世間的心生起,轉眼間又被世俗享樂心遮蓋了,乃至縱使有善知識來作助緣,教化種種法門,我們如果不是“聽而不信”,就是“信而不行”,因此雖然有“真如內熏無明”,但“無明”卻“全不顧真如也”。
眾生有幸在今生得聞如此殊勝的念佛法門,猶如久居異鄉,突然接獲家書,應當立刻返鄉,一家團聚。眾生應當借此殊勝因緣,努力修行,發願往生,豈知眾生“悠悠揚揚,漠然不顧”,豈非又錯失了一個大好機會呢?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今生空過之後,不知何生才能夠再遇到如此殊勝的法門了!
我們雖然得聞如此殊勝法門,卻不珍惜,置之不理,猶如與久別的好友狹路相逢,竟然當面錯過,想再重遇,豈不是更難了!“狹路相逢如不薦,未知何劫離娑婆”。
道是指自性之道。自性之道,不落於世間的相對法中,不可思議,無容言說,並非世間虛妄生滅無常之道,故此若言自性有“道”,則變成落在世間無常生滅法中,並非究竟,而既然今日知道了真心即是佛心,那只要從迷返悟,定當作佛。
既然真心即是佛心,佛即是心,則“念佛”即是“念心”,這樣的話,佛教我們“持名念佛”,不是念心外之佛,而是念我們心中本具之佛﹔亦不是成心外之佛,而是成我們自性本具之佛。“念佛”和“成佛”,都離不開我們的心,是我們的心“念佛”,是我們的心“成佛”,好好地看著自己的心,不要繼續糾纏在事相上了。
一、緣起及導論
近代淨土宗法師,講解淨土法門,大有人在。但所說的幾乎千篇一律,依文解意,斷章取義的喊口號: “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忘了告訴信眾,念佛法門有多種層次。卻讓人只知 “持名念佛”的皮毛,而甚少解說念佛法門的真義與正確修法。
lotus2
雖然法師所對末法眾生,根機有限,先以利鉤 (有極樂世界可去),後令入佛智 (自性彌陀,唯心境土),本無可厚非,但如此偏重下等根機,卻可能誤導中、上根機的修行者,也可能引起反感。
信堅一直想寫一篇有關念佛法門的文章,但以不是本修法門,所知有限,遲未成文。近日重讀肇論,談及漚和般若 (方便智,即後得智),因緣湊巧,看到了淨土七祖,蓮池大師的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通序大意”。他早在四百年前,就將 “念佛法門的真義及正確修行方法”,講說得非常詳盡透徹。遠超信堅井蛙之見,因此信堅在此,將其要義,節錄在下,供有緣正修 “念佛法門”者,作參考。
同時,蓮池大師在”感時” 一段,詳細說明他造此疏鈔的原因。他道出當時修行者的通病,以及正確修法。可惜,時過四百年,通病不但猶在,還世風日下,變本加厲,誠可悲嘆。蓮池大師說:
在此末法時期,眾生根機頑劣,不肯領受“持名念佛”這個第一方便法門。大部份眾生的根機淺薄,縱使有信佛的人,非愚即狂。這些人對於彌陀經所提倡的微妙法門,都不能圓滿地承受,不是變成“執理廢事”的“狂”,便是成為“執事廢理”的“愚”。
在“執理廢事”的“狂徒”來說,他們排斥念佛法門,視之為“小乘教”﹔又或者嘲笑這個法門,斥之為權宜之法,非為究竟。而在“執事廢理”的“愚夫愚婦”而言,則“終日唯動數珠,或窮年但數黃荳”,不明自性,乃至對“無上甚深微妙法”不求甚解,只知作事相上的念佛,甚或只是為了求取榮華富貴,闔府平安等世間利益。由於上述的原因,蓮池大師婆心深切,豈能見此弊病而不傷心感嘆呢!
“下根鈍智”的人,執事而不明理,只知道事相上的做作,雖然“念佛”,但不明“自性彌陀,唯心淨土”之理。那些自以為有智慧之士,執理廢事,執“空理”而廢“事行”,有理論而沒有實行。“執事廢理”的人,有如小孩子學讀聖賢書,讀而不知其理﹔而“執理廢事”的人,則有如一個窮人拾了大富翁的財產清單,便以為大富翁的財產全部都屬於他,不知道這張財產清單對他是沒有用的。
學佛要做到“有事有理”,在修行路上,應該“解行並進”,對佛法有正確的理解,有正確的修行,欠缺了其中一樣,學佛便容易出問題了。(“守愚”,是指自甘以愚者自居,不肯求取真理﹔而所謂“小慧”,是指只有偏空之慧,並非真正具足般若智慧。)
二、”彌陀疏鈔” 簡介
2.1 作者
蓮池祩宏(1535-1615),明代杭州仁和人,俗姓沈,法名祩宏,字佛慧,法號蓮池,世稱「雲棲大師」或「蓮池大師」,是淨土宗的第八代祖師,與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蕅益智旭並稱為明末四大高僧,他提倡禪宗淨土宗兩者兼修的理論。(蕅益智旭(1599-1655),字智旭,號蕅益,被尊為淨土宗九祖。)
蓮池大師的“彌陀疏鈔”,讓我們全面充分了解淨土法門。“彌陀疏鈔”另一個最難得的地分,是徹底地剖析我們的心,將這個心的事理,清楚道出。蓮池大師的“彌陀疏鈔”,卻能夠利用經文,將一切與我們這個“心”,有關的事理,全盤道出,令讀者能夠從了解心性開始,隨聞起觀,改變思想行為,得大利益。
“彌陀疏鈔演義”最重要的目的,不是為了令讀者增廣見聞,疏鈔重點地提出,所謂“修行”,並不單在乎每天做多久的功課,做了那些善行,而是在乎“修心”,改變思想;唯有思想上的改變,才能夠導致行為上的改變,將“貪瞋癡慢疑”等惡習伏住,做得到,才是真正的修行,才有真正的功夫。“彌陀疏鈔演義”對我們的心,不管是“真心”還是“妄心”,做了非常詳盡的分析,幫助我們“修心”
蓮池大師在疏鈔中的論點,都是引經據典,廣泛地以其他經典,以經解經,乃至廣泛地引用其他祖師的著作,例如智者大師的觀無量壽經疏,清涼國師的華嚴經疏,永明延壽禪師的萬善同歸集等,來引證他的論點。
2.2 佛法中的 “事” 與 “理”
從俗世上來說,“事”,是指事情,事物,事業,事行。從佛法上來說,“事”除了包含俗世對“事”的解釋之外,更包括一切事相,影像,做作,感受。簡單地說,“過去,現在,未來”一切事,乃至地獄和西方極樂世界,都是屬於“事”的範圍之內
佛法強調一切“事”都離不開“因,緣,果,報”,簡稱“因果”。每件“事”都必須通過“因”和“緣”的結合而產生,而随著“因”和“緣”的結合,便一定有“果報”的出現。“因果”這個說法,屬於整個佛法的基礎。
“事”除了不出“因,緣,果,報”之外,還屬於“無常”,一定“有生有滅”,沒有永恆,例如我們擺脫不了“生老病死”,事物逃不出“生住異滅”。佛教對於這個“無常”的特點,稱之為“空”,提醒我們一切“事”實質上都是虛幻不實,“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借此來勸告世人放下對事物的貪著或不正的想法。
在世間法上來說,“理”,是指理論,義理。佛法中的“理”,則是指“理體”,意思是指真如本性的本體。它的特點是:不生不滅,無始無終,從來沒有絲毫變遷,清淨無染;廣大無邊,盡虛空,遍法界,無處不在。
“理體”雖然含攝了世出世間一切事物,但它本身絕對平等,沒有分別,不存在相對。“理體”言語道斷,心行滅處,不可思議。明白本體,本自清淨,不生不滅,便能夠改量我們的心量,生起覺悟的智慧,從迷返悟,放下對事相感受的分別執著,減少“貪瞋癡”,乃至出離生死,回歸自性,究竟成佛。
整部“彌陀疏鈔演義”對“事”與“理”有著很詳細透徹的解釋,“事”與“理”是眾生本具真如本性中的一體兩面,猶如手掌與手背,雖然形狀不同,但其實都是手的一部份。“理”屬於本體,而“事”則屬於從“理”衍生出來的事像,兩者的關係,猶如水和水波。自性屬理﹔因果屬事。“事依理起,理得事彰”,對佛法一方面要有“理解”,另一方面又要有“事行”,事理兼備,解行並進,才能夠“實修實證”,真正受用。
真學以解行雙到為宗趣。非開解,無以趨道﹔非力行,無以證道!
2.3 彌陀疏鈔內容簡介
本疏鈔演義合共有四卷。整個第一卷,都是圍繞在解釋阿彌陀經背後所包含的義理。真正開始解釋阿彌陀經的經題和經文含義,是從第二卷開始。
此經疏鈔,大文分三,初通序大意,二開章釋文,三結釋咒意,為順諸經序,正,流通,三分,亦順淨業信行願故。“通序大意”,包括了五個部份,“一明性﹔二贊經﹔三感時﹔四述意﹔五請加”。
通序大意者含二義,一通序一經大意,以明性、贊經二科,發揮 “自性彌陀,唯心淨土”,為修持之本,然後依解起行,執持名號,求願往生。其鈍根者,單由事相,專持名號亦得往生。三根普被,上下兼收,作末法最後方便,為一經大旨也。二通序作疏大意,以感時、述意二科,明此一經,事理雙融,性相通備。時機執性執相,各滯一邊,至令廣大法門,迷而不覺,故竭思累載,數易韋編,作此疏鈔也。
“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是指萬法盡歸我們的自性一心,故此心外無佛,亦無淨土,所謂“彌陀”,實在是自己心中之“彌陀”, 所謂“淨土”,亦是指自己心中的淨土。
蓮池大師有鑑於末法修行人,對於“事理雙融,性相通備”這個義理未能了悟,不是執了空性的一邊,便是落於事相的另外一邊,對於本經所開示“事理雙融,性相俱備”的“廣大法門”,“迷而不覺”,不是“不知如來真實義”,便是“錯解如來真實義”。
由於上述的原因,蓮池大師於是發下大心,“竭思累載,數易韋編”,經年累月,反覆修改,著作出本部疏鈔。韋編,是指古代的書是以皮索穿竹簡成篇,稱為韋編。
2.4 通序大意簡介
彌陀疏鈔卷一解說“通序大意”,相等於“信”。從“通序大意”中“契其大端”,了解本經的要旨之後,“自能深忍”,自然會深信於心。
通序大意分五: 初明性,二讚經,三感時,四述意,五請加。
2.4.1 明性
性即常住真心,全體是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初明者,恐人認阿彌陀佛在自性之外,故古云,”若認他是佛,自己卻成魔”,又云,”求人不如求自己”。但以無始暗動,障此靜明,故託彼名號,顯我自心耳。然西方亦實有阿彌陀佛,而即此西方佛,亦不在自心外,即事即理,即理即事,大師恐狂愚錯認,故首明也。

佛法認為,世出世間一切法,不離“事”與“理”,而由於二者其實猶如水波與水,麵粉與麵包,在本質上是一樣,故此,不只互不妨礙,更是交融無礙。由於這個原因,“事”即是“理”,“理”亦即是“事”,“事”與“理”本自不二。因此事相上西方阿彌陀佛之“事”,與“萬法不出一心,彌陀非在心外”之“理”, 實際上是“一” 而不是“二” ,兩者不單只並非對立,而是相互共存在我們的真如本性之中,沒有分別。
狂,是指執著於“頑空之理”,偏執地否定有西方淨土等種種事相的存在﹔愚,是指只知執著事相上的做作,不知淨土不出心外。蓮池大師恐怕“狂,愚”等人不明“即事即理,即理即事”這個道理,不是執理廢事,有理論沒有實行﹔又或者執事廢理,只有事相上的做作而不明白隱藏在背後的理論,偏於一邊,令修行出現失誤,故此,首先在“明性”一科,將自性“即事即理,即理即事”這個持點解釋清楚。
2.4.2 贊經
經即佛說阿彌陀經。讚者,以此經是一大藏中第一方便故﹔是十方諸佛同所贊歎故﹔以四字名號,普接三根,直通五教故﹔以依經執持能顯自性,於一生中,可從博地,直登十地故。
“經”,是指佛說阿彌陀經。而所謂“贊”,包含了下列四個原因。第一個原因,“以此經是一大藏中第一方便故”,意思是指讚嘆本經,是因為本經屬於三藏十二部中,接引眾生的第一方便法門。又所謂“方便”,是指“於理無礙,於事恰當”,為之“方便”。
“執持名號”所包含的義理,通於“小始終頓圓”五教。而所謂“五教”,是指華嚴宗三祖,賢首國師,以佛所說法,有淺深不同,乃按其義理,而立“五教”,以華嚴一經,是佛稱性而談,宣揚圓融法界,判為一乘圓教,餘經律論,判屬小,始,終,頓四教。
本經所開示的“持名念佛”法門,能夠令眾生的自性重新彰顯,又只要修行得力,“上品上生”往生的話,便可以在一生之中,從博地凡夫,一躍而成別教地上菩薩。
2.4.3 感時
時,即今末法之時﹔感者,以時丁末法,根多淺薄,法門中人非愚即狂。故微妙法門,或攘臂排為小教,或大笑斥作權乘﹔又或終日唯動數珠,或窮年但數黃荳。大師婆心甚切,能不為之傷心也。

在“感時”這個部份,是感嘆生於末法,眾生根機頑劣,不肯領受“持名念佛”這個第一方便法門。蓮池大師感嘆“時丁末法”,在末法期中,大部份眾生的根機淺薄,縱使有信佛的人,“非愚即狂”,這些人對於本經所提倡的微妙法門,都不能圓滿地承受,不是變成“執理廢事”的“狂”,便是成為“執事廢理”的“愚”。
在“執理廢事”的“狂徒”來說,如本文接著指出,“攘臂排為小教,或大笑斥作權乘”,意思是指他們排斥念佛法門,視之為“小乘教”﹔又或者嘲笑這個法門,斥之為權宜之法,非為究竟。攘臂,是指攘起衣袖,來表示激動的意思。
而在“執事廢理”的“愚夫愚婦”而言,則如跟著指出,“終日唯動數珠,或窮年但數黃荳”,不明自性,乃至對“無上甚深微妙法”不求甚解,只知作事相上的念佛,甚或只是為了求取榮華富貴,闔府平安等世間利益。由於上述的原因,蓮池大師婆心深切,豈能見此弊病而不傷心感嘆呢!
2.4.4 述意
意即大師作疏之意﹔述,陳也。與前述字解稍異。大師本意,全在兼利,欲發起眾生之真信,故極論念佛之宏功爾,蓋欲以一句彌陀,遍引群生出於苦海,那容不饒舌耶。

在“述意”這個部份,蓮池大師道出了著作本疏鈔的原因。“意”,是指蓮池大師道出著作本疏鈔的心意。“述”,是指陳述。(“傳述”是流傳他人的說話﹔而“陳述”則是表達自己的意見)。本文是指出,在“述意”這個部份,蓮池大師道出著作本疏鈔的本意,包含了“自利利他”的“兼利”。在“利他”而言,大師希望借本疏鈔,發起眾生對念佛法門的“真信”,故此在本疏鈔中,力陳“念佛法門”的宏遠功德,希望以本經所提倡的“執持名號”,接引眾生,出離這個六道苦海,縱使有人嫌蓮池大師“饒舌”(多嘴),蓮池大師也不計較了。
2.4.5 請加
加是三寶加被﹔請者,祈請也。佛滅度後,凡有著述,皆皈三寶冥希加被。良以自己一人心力有限,而佛具無緣大慈,能令精誠祈請者,自得勝智,故請加。
指請求佛力加被本疏鈔。佛滅度後,凡有著述,皆皈三寶冥希加被。良以自己一人心力有限,而佛具無緣大慈,能令精誠祈請者,自得勝智,故請加也。本文指出,自從佛滅度之後,一切有關佛法的著作都要皈依三寶,希望得到三寶加被。
三、念佛法門的真義及正確修行方法
3.1 明性
先明性者,一切法門全歸自性。今此念佛往生,必先明自性彌陀為本,然後一心稱名求願往生,必於寶剎速證無生,直入聖階度生亦廣,所謂先悟毘盧法界,後修普賢行門也。設使不明性體,罔意造脩,縱得往生,祗成末品,先明自性意在斯乎。
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出當人自性,而佛演說一切教法,無非為令眾生了悟真心,回歸自性,來作為我們人生的目標。三藏十二部,都是以此來作為最終目的。求生淨土,必須首先明白“自性彌陀”之理,阿彌陀佛非在心外,而是在我們的自性之中,以明白自性,來作為修行之本,然後再從事相上,一心念佛,發願往生,便能夠得嘗所願,往生極樂,得證無生法忍,由此而直入“聖階”,以菩薩身份,乘願再來,廣度眾生。本文提醒我們首先明白自性之理,然後修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往生極樂,
“信佛修行”,而不明白自性,有“信”無“解”,時時在“行門”上糊里糊塗地修行,盲修瞎練,縱使有幸得以往生,也只得個“下品”的等位。由於這個原因,本疏鈔首先在“明性”這一科,將自性解釋清楚。
靈明洞徹,湛寂常恆,非濁非清,無背無向,大哉真體,不可得而思議者,其唯自性歟。此六句,概括地了真如本性的特性。“靈明洞徹”是指我們的自性清淨妙明,照了世出世間一切法,了了分明,遍一切處。
靈耀清明的真如本性遍及十方法界,我們的世界,乃至整個宇宙,其實不在心外,而是在我們的自性真心之中。而“湛寂是寂常恆,言此寂體豎窮三際”,是指我們的真如本性常恆不變,通徹於“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綜合來說,從我們自己開始,進而擴展至宇宙萬有,乃至過去現在未來,一切一切,都離不開我們自己的心。一切一切,無非都是心中影像,心中感受而矣。萬事萬物,乃至萬般感受,都與我們的“心”息息攸關。
自性真心不生不滅,離開了“明暗,動靜” 等分別相對,周遍法界,事事無礙。
佛說阿彌陀經的宗旨,不在事相,而是在於“全彰自性”,彰顯我們的自性。實則一切經都不離自性。所謂“自性”,亦即眾生本具的“性德之佛”。“性德”者,是指眾生自性理體之中,本自具足的圓滿功德。自性“非自非他,非因非果”,離開了世間上的相對法,“即是圓常大覺之體”,屬於在法界中圓滿周遍,常恆不變的大覺本體。
本經所開示的修行方法,正是為了要幫助眾生令自己這個“圓常大覺之體”重新彰顯出來。至於如何令自性重新彰顯出來呢? 簡單地說,是指依止著“自性之理”,而行“念佛之事”,亦即所謂“事依理起,理得事彰”。
從“事依理起”上來說,“蓋以據乎心性,稱彼名號,名號可彰”,從自性的理體之中,生起持名念佛之事﹔而在“理得事彰”上來說,“託彼名號,觀于心性,心性易發也”,意思是指借助執持名號之事,反觀自性,在一心不亂的時候,心清淨了,平等了,自然令我們的自性重新彰顯出來。
又復經中一切依正,皆彰我自心,無量光即自性照,無量壽即自性寂。
“無量壽”及“無量光”,是“阿彌陀”所包含的意思。“無量光”,是為了表揚我們自性中本來具有,對於一切法照了分明的“妙用”,菩薩借用這個“無量光”的“妙用”,一方面反照自性,內薰無明,作自度之行﹔另一方面,又用它來觀照眾生的前因後果,來龍去脈,按機施教,教化眾生。“無量壽”,是為了表揚我們自性中不生不滅,寂然不動的本體。
觀音即自性悲,勢至即自性智。種種莊嚴,即自性萬德萬行,若一毫法從心外生,則不名為大乘法也。
本經所開示的種種依正莊嚴,非從他方而來,而純粹是我們的自性本具的萬得萬行,萬法不出一心。六度萬行,乃以一切功德,若從心外而作,心外而求,不能夠被稱之為“大乘法”。因為“大乘法”的重點,正正在於彰顯萬法不出一心之理。
既然自性即是“無量光壽”,阿彌陀佛亦即是我們的自性,故此,念一句佛號,即是念自己的真如本性,也就是說,“念佛”即是“念心”,念自己的真心,借助一句佛號,令自己的自性清淨心重現。
總結而言,疏鈔以這麼多的篇幅來解釋自性,是為了幫助我們,擴大心量,明白到“我即一切,一切即我”,減少對“我”和“我所”的執著,既然我們本來同歸一體,本無分別,那又有怎麼“好爭”和“好怨”呢?另一方面,明白自性,以“回歸自性”來作為我們的人生目標,而不再只知執著我們今期的“色身”。
自性“遍一切處,不生不滅, 不染不淨,不落相對,不住不離,言語道斷”。若果能夠在上面的問題痛下苦功,誓要改變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即是與自性相應,亦即是“真念佛”。否則的話,思想行為與自性相違,念佛便不能與自性相應,便成為心外求法,盲修瞎練,純粹事相的做作而已。
3.2 讚經
3.2.1讚經總論
本段序文接著指出,既然自性是如此不可思議,那麼在修行人來說,如何可以將“明性”的理論,應用在事行之中,令修行人能夠借事相上的修行,來回歸自性呢? 方法就在彌陀經。彌陀經的教義,就是令修行人借事相上的修行,即是持名一句 “阿彌陀佛”,來“澄濁而清,返背而向”,從汙濁的心態,轉去一個清淨的心態﹔從背離自性,迷惑顛倒,而轉為回歸自性,圓證佛果。
“越三祇於一念,齊諸聖於片言”,清清楚楚地將本經“持名念佛”最殊勝之處點出。念一念彌陀聖號,即超越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一句彌陀聖號,包羅了十方三世,諸佛如來的無量功德莊嚴。因此本經有“至哉妙用,亦不可得而思議”,我們這些生死凡夫,今曰千載難逢,真是一定要好好地珍惜,體會本經的甚深微妙法義。
以佛名號投于亂心,亂心不得不淨,如水清珠投于濁水,濁水不得不清。
生死凡夫,心亂如麻,欲想回復清淨的境界,談何容易。本文借用永明延壽禪師萬善同歸集來指出,如果以相續不斷的佛號,輸入亂心之中,便能夠令亂心得以清淨,猶如將清水珠投于污水之中,污水便會得以清淨,這個做法,為之“澄濁而清”。
一向流落他鄉,不思故國,今則迴神寶剎,將覲慈尊也。一念是智,片言是境,越僧祇謂智超勝,齊諸聖是境妙圓。
“背”是指眾生“流落他鄉”,輪迴六道﹔“向”是指回歸自性。唯有不再在六道中流浪,回歸淨土家鄉,面奉彌陀,為之“返背而向”。專心“念佛”,沒有散亂的心念,屬於智慧的妙用﹕而由此而所念的“阿彌陀佛”四字,則屬於所念的殊勝事相。這個一念“念佛”的心念,超越三大阿僧祗劫的修行,屬於智慧的妙用﹕而一句“阿彌陀佛”這個假名事相,卻又該羅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的功德莊嚴。
“持名念佛”縱使能夠令眾生往生極樂,出離生死,但尚未成佛。 以三昧功成之人,雖功行未滿,而法身已明。所謂一句佛號,便超越了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是指因“信”而一心念佛,得證念佛三昧。從“解門”而言,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在我們這個超越時空的自性上來說,沒有時空,何來“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之事呢?
信而不解,增長無明﹔解而不信,增長邪見。“心生滅門”是為了要未見本性的生死凡夫,善用阿彌陀經中的義理,借假修真,由事而入理,借助一句彌陀聖號,從有生有滅的事相,來回歸到不生不滅的自性理體之中。
夫垢心難淨,混若黃河,妄想難收,逸如奔馬,歷恆沙無數量之劫,輪轉未休,攻三藏十二部之文,覺路彌遠。而能使濁者清,背者向,一念頓超,片言即證,力用之妙,何可思議,用從體相而出,故止言妙用也。末句結歸,言如是妙用當是何經,惟佛說阿彌陀經,足以當之。
唯有本經所開示的持名念佛,才能夠轉濁為清,從背返向,以一念頓超生死,以一句得永不退轉,力用之妙“不可思議”。本經所開示的持名念佛,屬於“至哉妙用”,原因是這個用, 非從外來,而是從自性一心“體相用”中的“體”與“相”中流出,故此稱之為“妙用”。“體”是指自性本體﹔“相”是指一句彌陀聖號﹔“用”是指一念彌陀。
今但片言名號,便入一心,既得往生,直至成佛,即方便而成圓頓。
“即方便而成圓頓”是指持名念佛這個法門,又方便,又圓頓。如果能夠上品上生往生,“即登初地”,成為別教初地菩薩(圓教初住)法身大士。故此持名念佛之法,屬於通往玄妙法界之秘笈,脫胎換骨之神丹也。
“性”是指性德,屬於理體﹔“修”是指修德,屬於事相的力用。“全性起修,全修即性”是指由性德的理體,生起“修德”事相的力用﹔又修德不出性德,借修德的力用,來體現出性德的理體,亦即所謂“事依理起,理得事彰”。“性外無修,修外無性”是指“性德”和“修德”,相互不離。“修德”的事相,不離“性德”的理體,“性德”和“修德”,互融不二。
故我世尊,乍說三乘,終歸一實,等頒珍賜,更錫殊恩。更錫殊恩者,即於一代時教中,復出此經也。而於其中,復出念佛一門,不論大根小根,但念佛者,即得往生,亦不待根熱,方乃會之歸實。
佛在“會三歸一”之後,更為眾生開示念佛法門,不管利根鈍根,“但念佛者,即得往生”。念佛的眾生,不需要等待根機成熟,便能夠“會權歸實”,只要往生極樂,便得永不退轉。眾生要先經三乘法,待根機成熟,才能夠會歸法華圓頓之法﹔但相反地說,本經念佛之法,卻不需要經歷“阿含,方等,般若”等三乘法,縱使根機未成熟,也能夠在往生之後,得永不退轉之利。
但往生者,即得不退,喻如不次之擢,廕序之官,恩出非常,名殊恩也。
“不次之擢”是越級提升﹔“廕序之官”是繼承了先人的名位爵位。“不次之擢”,是比喻在這個娑婆世界依照其他修行方法的話,必須按部就班,“漸漸斷惑”,最低限度將“見思惑”斷除,才能夠了脫生死,有如當官要慢慢地按次第升級。念佛法門不需要斷“見思惑”,“但得往生,即超生死”,何等簡單方便,有如做官得到越級高升。
“蔭序之官”,是比喻在這個娑婆世界,“功圓行滿,方成聖果”,有如做官必須“明經中式”,經過科舉考試及格,又或者立下“汗馬成功”,才可以封侯拜相。今念佛法門,不必功行圓滿,仗佛願力,疾登彼岸,喻如祖宗遺廕,現膺爵祿也。只要執持名號,“不必功行圓滿,仗佛願力,疾登彼岸”,有如承繼“祖宗遺廕”,又或者“現膺爵祿”,承繼了爵位與俸祿。
念佛恩中之殊者,念佛之比其餘法門,固為殊恩,而念佛一門,復有多種,如觀像,觀想,實相等。而觀像,則像去還無,因成間斷。觀想,則心麤境細,妙觀難成。實相,則上智乃克承當,中下未能領荷,唯此持名,至簡至易,普攝諸根,鶴沖鵬舉,驥驟龍飛,殊恩中之殊恩也。
唯有持名念佛,簡單容易,普被三根,有如白鶴雖然能夠飛天,但又豈及大鵬鳥的舉翅高飛﹔千里馬雖然能夠奔馳野外,又豈及飛龍在天呢?白鶴及千里馬,是比喻其他法門﹔大鵬及飛龍,是比喻持名念佛。故此相比之下,持名念佛,確實屬於殊恩中的殊恩。持名念佛者,以“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最易得力。
3.2 統論淨土功德
“淨土法門”的理論,一直以來都是以“三經一論”,來作為基礎。三經是指阿彌陀經,無量壽經及觀無量壽經﹔一論是指世親菩薩所註解的往生論。直至清朝咸豐年間,魏源居士將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附在三經後面,稱為淨土四經﹔民國初年,印光大師又將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附在四經後面,合稱為“淨土五經”,變成了五經一論。
本段序文,則主要是在“淨土法門”之中,介紹無量壽經和觀無量壽經這兩部經的大概要旨,然之後將這兩部經與阿彌陀經作一比較,借用來顯出本經“更為殊勝”。
指四十八之願門,開一十六之觀法,願願歸乎普度,觀觀宗乎妙心。
釋迦世尊在無量壽經中,開示阿彌陀佛所發的“四十八大願”﹔以及又在觀無量壽經中,開示了“十六種觀法”。眾生可以從這裡,看到了“淨土法門”的殊勝之處。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全部都是為了普度眾生而立﹔而觀經的“十六觀法”,亦無非是為了令眾生借觀想,來回歸自性一心。
無量壽經中的要旨,亦即“四十八大願”,而“四十八大願”無非都是為了普度眾生,同生極樂。觀無量壽經的要旨,亦即“十六觀法”,而“十六觀法”都離不開“即空即假即中”的“圓極”自性一心。從“圓極”的自性一心之中,生出大願,得成正覺﹔又還以本願,再復入世,度化眾生,回歸到在自性一心中的淨土。
又以願門廣大,貴在知先,觀法深玄,尤應守約,知先則務生彼國,守約則惟事持名,舉其名兮,兼眾德而俱備,專乎持也。統百行以無遺。
知道“四十八大願”廣大無邊之後,當務之急,必須首先“知先”,分清先後,找出“四十八大願”的重點在那裡,而這個“重點”,是指“發願往生”。
知道“十六觀法”深奧玄妙,自己做不到的話,便應該專取一個簡單易行,適合自己根機的法門,而這個“簡單易行”的法門,亦即“持名念佛”。
若果能夠“知先”的話,便知道要“務生彼國”,當務之急,依“四十八大願”來“發願往生”﹔在守約而言,不如“持名念佛”,簡單易行,適合自己的根機。執持一句“阿彌陀佛”,已經攝取了諸佛菩薩一切功德﹔專持“彌陀聖號”,已經包括了“六度萬行”。
“貴在知先”是指要知道借助“彌陀聖號”來悟入自性,然後從自性中生起願心。由於自性無盡,故此從自性中所生起的願心,亦復無盡。由於從自性起用的“願心”是這樣廣大無盡,因此如果我們“欲入彌陀願海,必先悟徹自心”,我們假如希望與阿彌陀佛的大願相應,便應該首先悟徹自心,借“彌陀聖號”來悟入自性,明白到萬法“緣起性空”,一心念佛求生,不再貪戀沈迷於“五欲六塵”之中。
“深”是指十六觀法的觀想方法,屬於“深妙”﹔而“玄”是指十六觀法之理,則屬於“幽玄”。“法界”是指我們自性一心中的法界,是指觀無量壽經中的“十六觀法”,是以法界“心”,來觀想法界中的“境”,“心”與“境”,都離不開我們的自性真心,這樣的話,豈不是為之“深妙”嗎?
利用自性中的全體“性德”和“修德”,來作“十六觀法”,由於這個原因,這個“觀法,悟心上士,乃克行持”,唯有明心見性的人,才能夠勝任修持。我們這些初學佛法的生死凡夫,切勿高估自己的功夫,以為明白少許經教,有少許神通禪定,便以為自己也可以做到,不如好好地作“簡單易行”的“持名念佛”。
舉名兼眾德者,由名召體,體外無名,體具眾德,則名亦兼眾德,故一稱名,即稱佛眾德也。專持統百行者,以一心持名,萬緣自捨,即布施行,一心持名,三業自淨,即持戒行等。
“由名召體,體外無名”,純粹是“假名事相”的世間萬法,不出自性本體,並非在自性本體之外,另外有著種種“假名事相”的世間萬法,亦由於這個原因,“性體”和“事相”是分不開的,“性相不二”。既然“性體”具足恆沙功德,那與它息息相關的“事相”,包括這句“阿彌陀佛”,當然也包括了一切功德,由於這個原因,稱念一句“彌陀聖號”,亦即稱念諸佛如來一切功德。念佛亦即“六波羅密”。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不復起貪瞋癡,即大持戒。不計是非人我,即大忍辱。不稍間斷夾雜,即大精進。不復妄想馳逐,即大禪定。不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
“四十八大願”的範圍,普被九法界眾生,願力廣大宏深,無邊無際。故此,“入之必有繇漸”,若欲悟入這個“彌陀願海”,必須依次第而入,故貴知先,故此一定要“知先”,知道在“四十八大願”中,那一願對自己最為迫切。而最迫切者,莫如發願往生,因為在無量壽經中第十九願有言,“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因此,這個知先,是指首先發願,借助阿彌陀佛的願力,往生淨土,才能夠成就淨業。若果做事的時候,能夠依重要性來分出先後次序,先作重要有用之事,則成功的機會便大了。“茫無畔岸”是指由於自性無盡,故此由我們的自性真心所發出來的“四十八大願”,也是“茫無畔岸”,沒有盡頭。
“觀法深玄,尤應守約”,是指觀無量壽經中的“觀法”繁多,分為十六個,並非只有一點兒或一方面的事,絕不簡單。“十六觀法”精深微妙,我們這些“初機”的生死凡夫,縱使欲修,也只會力不從心。靡及者,是指力不從心。一定要選取一個簡單精要的法門。而在本文而言,當然是指“持名念佛”。本文是借用孟子的話來引證,作任何事,一定要分出輕重,首先找出要點而行。
蓮池大師著作本疏鈔的目的,是為了推廣“持名念佛”,故此指出對初心修行人來說,“十六觀法”比不上“持名念佛”簡單易行。所謂“初心”,意思是指對佛法已有圓滿了解,但沒有深行的初機眾﹔乃至包括那些“茫然未識之初心”,亦即我們這些對佛法根本一無所知的真正初機眾。故此“十六觀法”雖難,亦有成就的機會﹔但對於我們這些不明佛法,又沒有修行的末法眾生而言,“十六觀法”則可能是真的太難了。
云何知先,由生彼國,近事如來,如是大願,庶可希冀,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故以求願往生為先務之急也。
以“發願往生”來作為首要之事,是因為發願往生,往生淨土,便能夠親近彌陀。修行人都希望能夠開悟見性,而如果“發願往生”,投生極樂的話,隨時隨地都可以見到阿彌陀佛,到那個時候,何須再擔心不開悟呢?故此“發願往生”,實屬當務之急,首要之事。
永明四科簡云,無禪無淨土,鐵床并鐵磨,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現世為人師,將來作佛祖,有禪無淨土,十人九錯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永明四科簡是指蓮宗六祖,永明延壽禪師的十六句偈。“無禪”是指不修禪定﹔“無淨土”是指不肯念佛。“無禪無淨土”,今生未能夠“明心見性”,也未能夠借念佛來往生,只在世間做作人天福報,來生忘記了前生事,隨著今世積福,來生享受榮華富貴,耽著五欲,要他“知苦,捨樂”,談何容易,更分分鐘由於貪得無厭,廣造惡業,結果臨終一氣不來,即墮地獄,落得“鐵床并鐵磨,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的苦果。故此,古人有言,“修行之人,若無正信求生西方,泛修諸善,名為第三世怨也。”
“有淨土”是指真信切願,一心念佛,發願往生。“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猶如老虎頭上有角,威猛無敵,除了自了生死之外,更能夠“現世為人師”,弘揚佛法,廣度眾生,乃至臨命終時,蒙佛接引,上品往生,究竟成佛,故曰“來生作佛祖”。
雖然有“參禪”,但可惜未能夠“明心見性”,未斷“見思惑”,又不肯念佛,未能夠起碼“帶業往生”,結果臨命終時,不能主宰,隨著善惡業力,再次輪迴。
雖然沒有修“禪定”,但只要能夠決志求生西方,借助彌陀大願,志誠念佛,自然感應道交,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故云“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既生西方,見佛聞法,隨其根性淺深,或漸或頓,證諸果位,既得證果,則開悟不待言矣。
雖然智者大師在觀無量壽經疏中有言,“觀法”雖然分為十六個,有“依正主伴”之分,但其實全部都是以“阿彌陀佛”來作為主體。“阿彌陀佛雖然屬於“至極果人”,但由於“萬法唯心”,實際上亦離不開我們的當人自性。故此,“十六觀法”乃至阿彌陀佛,全部都離不開我們的“心”。只需要得聞佛名之後,一心執持,便能夠將阿彌陀佛乃至極樂世界的“依正”二報包含了在裡面,你說是不是簡單容易,“功不繁施”,並不繁複難行,人人可作呢?
由於“萬法唯心”,故此,若果能夠一心執持,心中念念清淨,與自性清淨心相應,自然能夠從自性之中,生起恆沙妙用,“無事不辦”。“無事不辦”的境界中,極樂世界的依正二報,頓時現前,往生念起,即登彼國。由於這個原因,在“無事不辦”的境界中,乃至難行的“十六觀法”,不學而成。“持名念佛”,一方面簡單容易,另一方面又能夠“無事不辦”,實在是屬於“守約”。諸佛如來憐憫眾生,直勸眾生不要浪費時間在其他法門了,單持名號吧!
“至簡”是因為不繁複﹔“至易”是指易做,借此來引證“一心念佛”屬於“守約”。
心清淨故。何事不辦者,既得其本,不愁其末也。
心清淨是指回歸清淨心。有本必有末,既然得到心清淨的本,回歸了自性,在自性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妙用之下,當然“無事不辦”。疏文“剎那運想,依正宛然,舉念欲生,便登彼國,是則難成之觀,不習而成”這六句話,正是用來解釋“心清淨故,何事不辦”。
萬法不出一心,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盡在心中,心清淨的話,欲見阿彌陀佛,自然浮現出清淨的阿彌陀佛﹔欲想往生極樂,隨時可去。
舉名者,佛有無量德,今但四字名號,足以該之,以彌陀即是全體一心,心包眾德,常樂我淨,本覺始覺,真如佛性,菩提涅槃,百千萬名,皆此一名攝無不盡。此心不為三際遷流曰常,不為二死逼迫曰樂,具八自在我曰我,離五住污染曰淨。本來妙明曰本覺,方始出纏曰始覺,不妄不變曰真如,離過絕非曰佛性,諸佛所得之智曰菩提,諸佛所證之理曰涅槃。
3.3 “持名念佛”的特殊利益
3.3.1 初因成: 從茲而萬慮咸休,究極乎一心不亂。
“因成”指出從因地上來說,“持名念佛”會令念佛人得到“一心不亂”。當知道一句佛號殊勝無比,包含了一切功德法門之後,若果能夠一心“持名念佛”,念到“萬慮咸休”,妄念息滅,至極的時候,得到“一心不亂”。
由於專持名號,妄念息滅,得一心不亂。“萬慮”是指我們未開始念佛之前,念念都充滿著妄念,乃至在短短的“一剎那間”,已經有九百個“有生有滅”的念頭,這些妄念,每個都離不開“生住異滅”四個階段。每個念頭按次序而生起,數量之多,“無量無邊”,縱使有天眼,也計算不出妄念的數量。而這些“萬慮”,從無始來,便與我們緊緊地結合在一起,曾無休止。
有人數息,覺觀不休,念佛稱名,即破覺觀,此其驗也。休之又休,窮其源本,故云究極,至於一心不亂,是為成就念佛三昧。
妄念非常難斷,故此有人借助“數息”,數呼吸來平息妄念,但這個方法卻有可能變成“覺觀不休”,念念著在“數息”之中,變成止了一方面的“妄念”,但卻又落在“數息”的“妄念”之中。幸好這人改為“持名念佛”,破除了“覺觀不休”的問題。為甚麼呢?原因很簡單,以“念佛”的“淨念”,來取代了“數息”的“妄念”。以此驗證了一心“持名念佛”能夠“萬慮咸休”。
繼續息滅妄念,從粗念而至細念,直至破除妄念的本源,為之“究極”,而在“究極”的情况下,進入“一心不亂”的境界,亦即為之成就“念佛三昧”。“念佛三昧”是指從念佛而進入“大定”。
休之又休,即所謂精進更精進,放下又放下也。 源本,是萬慮之源頭根本,近言之,即是融通妄想,以為其本,窮謂浮想消除,於覺明心,如去塵垢,此即是事一心也。遠言之,則是罔象虛無,顛倒妄想,以為其本,窮謂倏然隳裂,圓明精心,於中發化,此即是理一心也。
事理一心,皆為成就念佛三昧。三昧此云正定,離邪名正,離散名定,以一心不亂,不同凡夫之不定,外道之邪定也。不受諸受名為正受,以一心不亂,無一法當情名正受。
不管“事一心”或“理一心”念佛,都是為了成就“念佛三昧”。“三昧”是指離諸邪亂,攝心不散。離開了邪魔外道,為之正﹕離開了散亂,為之定,而“念佛三昧”屬於“正定”,是因為“一心不亂”有別於凡夫“心猿意馬”的“不定”,亦不同於邪魔外道的“邪定”。分辨“邪定”和“正定”,重點在於看看這個“定”能否改變我們迷惑顛倒的思想,回歸到一個清淨平等的心,而不是在禪定中出現甚麼境界。
“不受諸受”是指不執著於“受”與“不受”的感覺,不著又不離,不貪亦不捨,為之“正受”,而“念佛三昧”屬於“正受”,是因為在“一心不亂”的境界中,“無一法當情”,心中沒有了情執。
3.3.2 “持名念佛”在果地上會證得甚麼境界
乃知匪離跬步,寶池涌四色之華,不出戶庭,金地遶七重之樹,處處彌陀說法,時時蓮蕊化生,珍禽與庶鳥偕音,瓊院共茆堂並彩。
“一心不亂”的境界是指“理一心不亂”。而“理一心不亂”往生的話,屬於“上品上生”,往生後即成法身大士,最低限度成就“華嚴初住菩薩”。當證得“理一心不亂”之後,便會發覺,不須移動半步,極樂世界“七寶池”中涌出“四色蓮花”,歷歷在目。
七重之樹是指“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不出家門,極樂世界黃金地中圍繞的“七重寶樹”,就在眼前。證得“理一心不亂”的話,無須“過十萬億佛土”,極樂世界的境界,盡現眼前,處處都聽到彌陀說法,無時無刻都見到蓮花化生。在“理一心不亂”的境界中,體悟到萬法平等不二之理。“極樂珍禽”與“娑婆禽鳥”,同出妙音﹔極樂國土的庭園,與娑婆世界的茅房,同等莊嚴。
“匪離跬步,寶池涌四色之華”是指在“理一心不亂”的境界中,自性心花頓開,明心見性﹔“左右逢源”,神通自在,得心應手,“清淨光明之體,當處出生也”,我們清淨光明的本體,當下重現。在理一心不亂的境界中,念念覺悟﹔道心增長,長養著我們這個具足恆沙功德的自性,隨處生起神通妙用,令我們不出戶庭,頓見極樂金地中的七重行樹。
“法界唯心”,既然借“理一心不亂”來“妙悟一心”,頓見自性,由於“法界唯心”,那些“過十萬億佛土”的“七重行樹”,其實“不出戶庭”,不在他方,也是包藏在我們的心中。“心包法界,既妙悟一心,即萬億剎外之蓮花,亦不離寸步”和本文“法界唯心,既妙悟一心,即萬億剎外之行樹,亦不出戶庭”這兩段文可以看到,“萬法唯心”,清淨的極樂世界不在他方,而是在我們的心中。
彌陀說法者,鵲噪鴉鳴,盡是深談般若,溪光山色,無非全露遮那也。處處者,即古人所謂,熾然說無間歇也。
“溪光山色”出自蘇東坡偈云,“溪聲即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夜來八萬四千偈,明日如何舉示人”。“遮那”是指“毗盧遮那”,盡斷“四十二品無明”所成就的清淨法身,亦即相等於眾生本具的自性法身。
在娑婆世界之中,竟然有阿彌陀佛在“處處說法”,是因為從我們的“平等心”上來說,一切法在我們的真心之中,本來完全沒有分別。“法界一相”,整個法界在我們的真心之中,只有一個“平等相”,而沒有“分別相”,由於這個原因,“鵲噪鴉鳴,盡是深談般若”,不管代表“吉兆”的喜鵲之聲,又或者代表“凶兆”的烏鴉之聲,無非都是我們心內的般若音聲﹔“溪光山色,無非全露遮那”,小橋流水,山河大地,無非都是我們自性所浮現出來的影像,重點在於我們的心中沒有了“分別執著”,自然感受得到。同樣道理,極樂世界和娑婆世界在我們的真心之中,也是本來沒有分別,因此阿彌陀佛在娑婆世界“處處說法”。
“處處彌陀說法”,亦即古人有云,法音的宣流,其實從未停止,除了諸佛菩薩,古今祖師大德的開經說法之外,無情萬物,實在也是“熾然說,無間歇”地不停說法,但這個“熾然無間”的說法,不能夠以耳來聞,唯有以心來“悟”。例如看見流水滔滔不絕,便印證了“念念遷流”的道理﹔一次致命的車禍,便引證了“苦”和“無常”的道理﹔乃至睡中一夢,更可以引證“空”和“無我”的道理。
若果“從悟而迷”的話,只會從母胎而生﹔但如果“從迷返悟”的話,則為之“蓮花化生”。所謂“時時蓮蕊化生”,是指“常在於其中,經行及坐臥”,是指不停地“從迷返悟”,不管在“經行”乃至“行住坐臥”之中,念念覺悟。
既得一心不亂,始知蓮華行樹,種種莊嚴,並非心外,何必耳聽金言,方是彌陀說法,娑婆印壞,始名淨土文成者哉。然則珍禽庶鳥,瓊院茆堂,何劣何優,何淨何穢,故曰西方在目前也。
其實所謂“往生”,並不是單指事相上的“往生”到“過十萬億佛土”的西方極樂世界,而是“往生”到我們自己心中的淨土。證得“理一心不亂”之後,便會體驗到極樂世界的“蓮花行樹”,種種莊嚴境界,不在我們的心外,由於這個原因,不用往生極樂,其實處處彌陀說法﹔亦何須了斷娑婆生死,實則早已心在蓮邦。
證得“理一心不亂”之後,回歸到我們平等的自性之中,不管極樂世界的“珍禽,瓊院”,又或者娑婆世界的“庶鳥,茆堂”,再沒有“優劣,淨穢”之分了,娑婆即是極樂,西方在目前。
總結來說,整段疏文除了介紹“理一心不亂”的境界之外,亦重點地指出了“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從事相上來說,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與我們相距遙遙萬里,但從我們的自性上來說,其實與我們不離半步,“心清淨”的話,當下即是彌陀淨土,如古大德有云,“身雖未到蓮花土,先送心歸極樂天”。《維摩詰所說經》云: 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3.3.3 總結: 自性彌陀,唯心淨土。
心佛不二,心即是佛,佛即是心,“自性彌陀,唯心淨土”。這個境界,是由於從“有念”進入到“念而無念,無念而念”的“真念”境界﹔又從“有生有滅”的境界,進入到“不生不滅”的“無生法忍”境界,在這個境界中,“念佛即是念心,生彼不離生此”,再沒有“佛”與“心”的分別,念佛即是念心,亦再沒有“娑婆,極樂”之分,再沒有所謂“往生淨土”了。
“念空真念”的第一個“念”字,是指念念相續的“佛念”﹔而所謂“真念”,是指我們的真如本性。所謂“念空”是指從念念相續的“佛念”,念到究竟之處,雖然一句佛號還是了了分明,但“空”了這個“念相”,念而無念,為之“念空”。指離開了“念相”的話,在這個境界中,“等虛空界,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處於一個“遍一切處”的境界,只有一個平等相,而這個“平等相”亦即我們的平等自性。而在這個境界,為之“真念”。
當到達“念空真念”的地步之後,最重要的是,再沒有了“能所”的分別,“能念心外,無有佛為我所念﹔所念佛外,無有心能念於佛”,在這個境界中,“能所雙亡”,再沒有了“能念之心,所念之佛”的分別了,心和佛打成一片,“念佛即是念心”。在這個境界中,“智外無如,如外無智”。代表“能念之心”的般若智慧,與代表“所念之佛”的真如本性,混為一體,沒有分別了,如智不二,亦由於這個原因,故此“念佛即是念心”。
在“念空真念,生入無生”的“理一心不亂”境界中,“既到無生田地”,既然已經證得了“無生法忍”,頓見本性,心平等了,“則其淨土已無彼此”,在“平等心”中,無分彼此了。萬法不出一心,所謂“往生極樂”,實在不離我們的“心”﹔而所謂“蓮花化生”,實際上不出我們的剎那一念。在這個“平等心”的境界中,極樂即是娑婆,娑婆即是極樂,故此“生彼不離生此”,“往生極樂”或者“投生娑婆”都已經沒有分別了。
“念空真念”是指由於“念佛至於一心”,念到“理一心不亂”之後,“念極而空,無念之念”為之“念空真念”。而這個“念極而空,無念之念”的境界,亦即所謂“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如印光大師在文鈔中指出,“念到相應時,雖常念佛,了無起心動念之相﹔雖不起心動念,而一句佛號,常常稱念,或憶念故,故云念而無念,無念而念”。
“念空真念”是指由於“念體本空”,念佛之“念”,本無實體,由於這個原因,“念實無念”,既然是“空”,是虛幻不實的話,那又何來有所謂“念”呢?而這個“念實無念”的境界,亦可以稱之“念空真念”。“念極而空”是指從有為的念佛修行上來說﹔而“念體本空,念實無念”中的“念體本空”,則是從“念相”的本體上來說,這個“念相”,本來空寂。
“念極而空,無念之念”中的“無念之念”這句話,是指在“無念”的自性中,不妨作出“念佛”的事行,借“有念”入“無念”。“念體本空,念實無念”中的“念實無念”這句話,是指“念佛”這個事行,實則上本來空寂,何來“念相”。
總結而言,“事依理起,理得事彰”,在修行路上,一定要事理兼備,否則的話,不是死在盲修瞎練的事行,便是落在一個“有解無行”,空口講白話的情况。
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是則禪宗淨土,殊途同歸,以不離自心,即是佛故。即是禪故。彼執禪而謗淨土,是謗自本心也。是謗佛也。是自謗其禪也。亦弗思而已矣。
“禪宗淨土,殊途同歸”,從對整個序文的解釋可以用來,證“理一心不亂”的話,實則上與禪宗的“明心見性”同一個層次,同一個境界,“以不離自心,即是佛故,即是禪故”,不管“念佛”或者“參禪”,都離不開我們的“心”。執著“參禪”為勝,“念佛”為劣,誹謗念佛,實則上是未明白“念佛”亦即“念心”,誹謗“念佛”,變成了誹謗自己的心,誹謗“心佛不二”的“佛”,乃至誹謗直指心性的“禪宗”,“亦弗思而已矣”,這個過失,非同小可,後果嚴重,真要好好地反思一下?
3.3.4廣顯持名所被
指出“持名念佛”這個法門,適合不同根機的眾生。一心念佛 分為“事一心”和“理一心”兩個層次,“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境界,屬於“理一心不亂”的境界,只有“上根利智”的人才能夠做到,是因為這個“理一心不亂”的境界,屬於“無方所,無形相”,沒有界限,沒有形相,不容揣測,不可思議,除非是深具,宿世般若慧根的上智之士,才能夠直接承担,一般根機稍鈍之士,很難證得。
“下根鈍智”的生死凡夫,不能夠領悟“自性彌陀,唯心淨土”之理,但只要在事相上“以妄念念佛,離此生彼”,以毒攻毒,借用“生滅妄心”來念佛,發願離開娑婆,往生極樂。而這個做法,屬於“生佛宛然,淨穢歷然”,在事相上有“彌陀”與“眾生”,“淨土”和“穢土”的分別,以“我”這個“眾生”,來求極樂世界中阿彌陀佛,“厭娑婆,欣極樂”,雖然與我們的自性完全沒有相應,也可以往生淨土。
3.4感時
感時是感嘆眾生對如此殊勝的持名念佛,不知信受,只能夠繼續在六道中沈淪。
3.4.1 初總歎
奈何守愚之輩,著事而理無聞,小慧之流,執理而事遂廢,著事而迷理,類蒙童讀古聖之書,執理而遺事,比貧士獲豪家之券。

學佛一定要,融通事理,“事依理起,理得事彰”,否則的話,便會出現偏差,誤入歧途。“下根鈍智”的人,執“事”而不明“理”,只知道事相上的做作,雖然“念佛”,但不明“自性彌陀,唯心淨土”之理。那些自以為有智慧之士,執理廢事,執“空理”而廢“事行”,有理論而沒有實行。
“執事廢理”的人,有如小孩子學讀聖賢書,讀而不知其理﹔而“執理廢事”的人,則有如一個窮人拾了大富翁的財產清單,便以為大富翁的財產全部都屬於他,不知道這張財產清單對他是沒有用的。
學佛要做到“有事有理”,在修行路上,“解行並進”,對佛法有正確的理解,有正確的修行,欠缺了其中一樣,學佛便容易出問題了。(“守愚”,是指自甘以愚者自居,不肯求取真理﹔而所謂“小慧”,是指只有偏空之慧,並非真正具足般若智慧。)
沒有理體的存在,則一切事行,都是白費功夫。因為有自性彌陀之理,才可以成就勸人持名念佛之事﹔如此推論,因為有唯心淨土之理,才可以有勸人求生淨土之事。“事依理起”: 在念佛法門上來說,是指持名念佛,往生淨土之事,是有賴“自性彌陀,唯心淨土”之理來支持。若果沒有事相的修行,則理體如何可以得以彰顯呢?因為有持名念佛之事,才能夠得證自性彌陀之理﹔有求生淨土之事,才能夠了悟唯心淨土之理。由於有“是心是佛”之理,才能夠成就“是心作佛”之事,這是從“事依理起”上來說。
因為有“是心作佛”之事,才能夠彰顯“是心是佛”之理,這是從“理得事彰”上來說。
從理體上來說,何來有念?但又不妨,在“無念”之理中,生起“念佛”之事,借念佛之事,來回歸自性之理,而這個做法,是因為“有念”之事,與“無念”之理,在“事依理起,理得事彰”的原則之下,實際上是不可分割。一定要“理事雙修”。從“本智”之理體中生起“佛智”之事用,借事顯理,這樣的話,才能夠算得上是真正的大智慧。
3.4.2 感嘆“執理廢事”的人,不肯“持名念佛”。
將佛號中的每一個字,念得清清楚楚,然後一句一句佛號又接績不斷,為之“念能相繼”。“執事廢理”的人如果做得到的話,還是可以往生。最重要是能夠用念念相續的佛號來取代妄念,依著這少許的清淨心,雖然品位不高,但至少可以往生到極樂世界中的“凡聖同居土”。而所謂“伏妄”,是指心中尚有“妄念”,但當念起之後,立刻警覺,用佛號將“妄念”轉為“淨念”。
有人可能宿世善根深厚,借事修“頓悟”自性,隨著“頓悟”的深淺程度,决定往生後的品位。“頓悟”,是指與“自本心忽然契合”,明心見性,“一發一切發”,借“頓悟”將自性的恆沙妙用開發出來,進入自性彌陀,唯心淨土的境界。
如果這個“執理廢事”的人是一個信佛的修行人的話,則會墮落在邪魔外道的“偏空”知見之中﹔而如果是一般凡夫和外道的話,沒有修行,便只會繼續輪迴生死﹔而如果“執理廢事”的人屬於口口談空,步步行有的話,分分鐘因為口是心非,言行不一,廣做惡業,結果墮落三塗,萬壽無疆,由於這些原因,“執理廢事”的人便會“反受落空之禍”。
信佛,要“正信”,因為求名求利,乃至求神通感應來信佛,都並非正信。因此,尋師學佛,切勿以某人的名氣,神通,乃至自稱的境界來作判斷。正信佛法的導師,以“德行”為基礎,謙虛,包容,絕不會自誇自大,自抬身價,不貪名利,嚴格地遵守戒律。
一切行門,包括“念佛,持咒,參禪”,乃至密宗的種種密法,都是為了修我們的心,令我們借修這些法門的時候,一心專注,心無二用,借此來放下分別執著,生起慈悲平等的心。法無分別,分別在心。
3.4.3感嘆眾生辜負佛的好意,不肯“持名念佛”,自招苦果。
遂使垂手徒勤,倚門空望,上孤佛化,下負己靈。今生以及多生,一誤而成百誤,甘心苦趣,束手死門,無救無歸,可悲可痛。
本段總結地感嘆,佛開示妙法,令我們出離三界苦海,可惜我們雖然千載難逢地有幸得人身,又得聞妙法,卻不肯好好地持名念佛,求生淨土,辜負佛恩。
眾生不肯努力修行,徒使阿彌陀佛有如慈母憶子,兒子不肯回家,母親只能夠倚在門前歎息。眾生不肯事理雙修,借念佛來回歸自性,實在是上負佛恩,下負自己的真如本性。
眾生不肯聽從佛的教導,不肯依教奉行,今生以至未來,一錯再錯,甘心在六道苦海之中流連,繼續生生死死,永無休止,無可救藥,實屬可悲可痛!
“垂手徒勤,倚門空望”,從自性上來說,是指我們的真心,一直默默地在熏習我們的妄心,奈何我們無明深重,執妄捨真,貪戀事相上的短暫滿足,不肯回歸清淨本體,問題的根本,在於我們的分別心,執著心,懷疑心,太厲害了,縱使偶然有一念厭倦世間的心生起,轉眼間又被世俗享樂心遮蓋了,乃至縱使有善知識來作助緣,教化種種法門,我們如果不是“聽而不信”,就是“信而不行”,因此雖然有“真如內熏無明”,但“無明”卻“全不顧真如也”。
眾生有幸在今生得聞如此殊勝的念佛法門,猶如久居異鄉,突然接獲家書,應當立刻返鄉,一家團聚。眾生應當借此殊勝因緣,努力修行,發願往生,豈知眾生“悠悠揚揚,漠然不顧”,豈非又錯失了一個大好機會呢?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今生空過之後,不知何生才能夠再遇到如此殊勝的法門了!
我們雖然得聞如此殊勝法門,卻不珍惜,置之不理,猶如與久別的好友狹路相逢,竟然當面錯過,想再重遇,豈不是更難了!“狹路相逢如不薦,未知何劫離娑婆”。
道是指自性之道。自性之道,不落於世間的相對法中,不可思議,無容言說,並非世間虛妄生滅無常之道,故此若言自性有“道”,則變成落在世間無常生滅法中,並非究竟,而既然今日知道了真心即是佛心,那只要從迷返悟,定當作佛。
既然真心即是佛心,佛即是心,則“念佛”即是“念心”,這樣的話,佛教我們“持名念佛”,不是念心外之佛,而是念我們心中本具之佛﹔亦不是成心外之佛,而是成我們自性本具之佛。“念佛”和“成佛”,都離不開我們的心,是我們的心“念佛”,是我們的心“成佛”,好好地看著自己的心,不要繼續糾纏在事相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