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3日 星期四

念佛法門的真義及正確修行方法 (節錄自 蓮池大師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 通序大意)


註:本文轉載自堅信園地

一、緣起及導論
近代淨土宗法師,講解淨土法門,大有人在。但所說的幾乎千篇一律,依文解意,斷章取義的喊口號: “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忘了告訴信眾,念佛法門有多種層次。卻讓人只知 “持名念佛”的皮毛,而甚少解說念佛法門的真義與正確修法。
lotus2
雖然法師所對末法眾生,根機有限,先以利鉤 (有極樂世界可去),後令入佛智 (自性彌陀,唯心境土),本無可厚非,但如此偏重下等根機,卻可能誤導中、上根機的修行者,也可能引起反感。
信堅一直想寫一篇有關念佛法門的文章,但以不是本修法門,所知有限,遲未成文。近日重讀肇論,談及漚和般若 (方便智,即後得智),因緣湊巧,看到了淨土七祖,蓮池大師的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通序大意”。他早在四百年前,就將 “念佛法門的真義及正確修行方法”,講說得非常詳盡透徹。遠超信堅井蛙之見,因此信堅在此,將其要義,節錄在下,供有緣正修 “念佛法門”者,作參考。
同時,蓮池大師在”感時” 一段,詳細說明他造此疏鈔的原因。他道出當時修行者的通病,以及正確修法。可惜,時過四百年,通病不但猶在,還世風日下,變本加厲,誠可悲嘆。蓮池大師說:
在此末法時期,眾生根機頑劣,不肯領受“持名念佛”這個第一方便法門。大部份眾生的根機淺薄,縱使有信佛的人,非愚即狂。這些人對於彌陀經所提倡的微妙法門,都不能圓滿地承受,不是變成“執理廢事”的“狂”,便是成為“執事廢理”的“愚”。
在“執理廢事”的“狂徒”來說,他們排斥念佛法門,視之為“小乘教”﹔又或者嘲笑這個法門,斥之為權宜之法,非為究竟。而在“執事廢理”的“愚夫愚婦”而言,則“終日唯動數珠,或窮年但數黃荳”,不明自性,乃至對“無上甚深微妙法”不求甚解,只知作事相上的念佛,甚或只是為了求取榮華富貴,闔府平安等世間利益。由於上述的原因,蓮池大師婆心深切,豈能見此弊病而不傷心感嘆呢!
“下根鈍智”的人,執事而不明理,只知道事相上的做作,雖然“念佛”,但不明“自性彌陀,唯心淨土”之理。那些自以為有智慧之士,執理廢事,執“空理”而廢“事行”,有理論而沒有實行。“執事廢理”的人,有如小孩子學讀聖賢書,讀而不知其理﹔而“執理廢事”的人,則有如一個窮人拾了大富翁的財產清單,便以為大富翁的財產全部都屬於他,不知道這張財產清單對他是沒有用的。
學佛要做到“有事有理”,在修行路上,應該“解行並進”,對佛法有正確的理解,有正確的修行,欠缺了其中一樣,學佛便容易出問題了。(“守愚”,是指自甘以愚者自居,不肯求取真理﹔而所謂“小慧”,是指只有偏空之慧,並非真正具足般若智慧。)
二、”彌陀疏鈔” 簡介
2.1 作者
蓮池祩宏(1535-1615),明代杭州仁和人,俗姓沈,法名祩宏,字佛慧,法號蓮池,世稱「雲棲大師」或「蓮池大師」,是淨土宗的第八代祖師,與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蕅益智旭並稱為明末四大高僧,他提倡禪宗淨土宗兩者兼修的理論。(蕅益智旭(1599-1655),字智旭,號蕅益,被尊為淨土宗九祖。)
蓮池大師的“彌陀疏鈔”,讓我們全面充分了解淨土法門。“彌陀疏鈔”另一個最難得的地分,是徹底地剖析我們的心,將這個心的事理,清楚道出。蓮池大師的“彌陀疏鈔”,卻能夠利用經文,將一切與我們這個“心”,有關的事理,全盤道出,令讀者能夠從了解心性開始,隨聞起觀,改變思想行為,得大利益。
“彌陀疏鈔演義”最重要的目的,不是為了令讀者增廣見聞,疏鈔重點地提出,所謂“修行”,並不單在乎每天做多久的功課,做了那些善行,而是在乎“修心”,改變思想;唯有思想上的改變,才能夠導致行為上的改變,將“貪瞋癡慢疑”等惡習伏住,做得到,才是真正的修行,才有真正的功夫。“彌陀疏鈔演義”對我們的心,不管是“真心”還是“妄心”,做了非常詳盡的分析,幫助我們“修心”
蓮池大師在疏鈔中的論點,都是引經據典,廣泛地以其他經典,以經解經,乃至廣泛地引用其他祖師的著作,例如智者大師的觀無量壽經疏,清涼國師的華嚴經疏,永明延壽禪師的萬善同歸集等,來引證他的論點。
2.2 佛法中的 “事” 與 “理”
從俗世上來說,“事”,是指事情,事物,事業,事行。從佛法上來說,“事”除了包含俗世對“事”的解釋之外,更包括一切事相,影像,做作,感受。簡單地說,“過去,現在,未來”一切事,乃至地獄和西方極樂世界,都是屬於“事”的範圍之內
佛法強調一切“事”都離不開“因,緣,果,報”,簡稱“因果”。每件“事”都必須通過“因”和“緣”的結合而產生,而随著“因”和“緣”的結合,便一定有“果報”的出現。“因果”這個說法,屬於整個佛法的基礎。
“事”除了不出“因,緣,果,報”之外,還屬於“無常”,一定“有生有滅”,沒有永恆,例如我們擺脫不了“生老病死”,事物逃不出“生住異滅”。佛教對於這個“無常”的特點,稱之為“空”,提醒我們一切“事”實質上都是虛幻不實,“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借此來勸告世人放下對事物的貪著或不正的想法。
在世間法上來說,“理”,是指理論,義理。佛法中的“理”,則是指“理體”,意思是指真如本性的本體。它的特點是:不生不滅,無始無終,從來沒有絲毫變遷,清淨無染;廣大無邊,盡虛空,遍法界,無處不在。
“理體”雖然含攝了世出世間一切事物,但它本身絕對平等,沒有分別,不存在相對。“理體”言語道斷,心行滅處,不可思議。明白本體,本自清淨,不生不滅,便能夠改量我們的心量,生起覺悟的智慧,從迷返悟,放下對事相感受的分別執著,減少“貪瞋癡”,乃至出離生死,回歸自性,究竟成佛。
整部“彌陀疏鈔演義”對“事”與“理”有著很詳細透徹的解釋,“事”與“理”是眾生本具真如本性中的一體兩面,猶如手掌與手背,雖然形狀不同,但其實都是手的一部份。“理”屬於本體,而“事”則屬於從“理”衍生出來的事像,兩者的關係,猶如水和水波。自性屬理﹔因果屬事。“事依理起,理得事彰”,對佛法一方面要有“理解”,另一方面又要有“事行”,事理兼備,解行並進,才能夠“實修實證”,真正受用。
真學以解行雙到為宗趣。非開解,無以趨道﹔非力行,無以證道!
2.3 彌陀疏鈔內容簡介
本疏鈔演義合共有四卷。整個第一卷,都是圍繞在解釋阿彌陀經背後所包含的義理。真正開始解釋阿彌陀經的經題和經文含義,是從第二卷開始。
此經疏鈔,大文分三,初通序大意,二開章釋文,三結釋咒意,為順諸經序,正,流通,三分,亦順淨業信行願故。“通序大意”,包括了五個部份,“一明性﹔二贊經﹔三感時﹔四述意﹔五請加”。
通序大意者含二義,一通序一經大意,以明性、贊經二科,發揮 “自性彌陀,唯心淨土”,為修持之本,然後依解起行,執持名號,求願往生。其鈍根者,單由事相,專持名號亦得往生。三根普被,上下兼收,作末法最後方便,為一經大旨也。二通序作疏大意,以感時、述意二科,明此一經,事理雙融,性相通備。時機執性執相,各滯一邊,至令廣大法門,迷而不覺,故竭思累載,數易韋編,作此疏鈔也。
“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是指萬法盡歸我們的自性一心,故此心外無佛,亦無淨土,所謂“彌陀”,實在是自己心中之“彌陀”, 所謂“淨土”,亦是指自己心中的淨土。
蓮池大師有鑑於末法修行人,對於“事理雙融,性相通備”這個義理未能了悟,不是執了空性的一邊,便是落於事相的另外一邊,對於本經所開示“事理雙融,性相俱備”的“廣大法門”,“迷而不覺”,不是“不知如來真實義”,便是“錯解如來真實義”。
由於上述的原因,蓮池大師於是發下大心,“竭思累載,數易韋編”,經年累月,反覆修改,著作出本部疏鈔。韋編,是指古代的書是以皮索穿竹簡成篇,稱為韋編。
2.4 通序大意簡介
彌陀疏鈔卷一解說“通序大意”,相等於“信”。從“通序大意”中“契其大端”,了解本經的要旨之後,“自能深忍”,自然會深信於心。
通序大意分五: 初明性,二讚經,三感時,四述意,五請加。
2.4.1 明性
性即常住真心,全體是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初明者,恐人認阿彌陀佛在自性之外,故古云,”若認他是佛,自己卻成魔”,又云,”求人不如求自己”。但以無始暗動,障此靜明,故託彼名號,顯我自心耳。然西方亦實有阿彌陀佛,而即此西方佛,亦不在自心外,即事即理,即理即事,大師恐狂愚錯認,故首明也。

佛法認為,世出世間一切法,不離“事”與“理”,而由於二者其實猶如水波與水,麵粉與麵包,在本質上是一樣,故此,不只互不妨礙,更是交融無礙。由於這個原因,“事”即是“理”,“理”亦即是“事”,“事”與“理”本自不二。因此事相上西方阿彌陀佛之“事”,與“萬法不出一心,彌陀非在心外”之“理”, 實際上是“一” 而不是“二” ,兩者不單只並非對立,而是相互共存在我們的真如本性之中,沒有分別。
狂,是指執著於“頑空之理”,偏執地否定有西方淨土等種種事相的存在﹔愚,是指只知執著事相上的做作,不知淨土不出心外。蓮池大師恐怕“狂,愚”等人不明“即事即理,即理即事”這個道理,不是執理廢事,有理論沒有實行﹔又或者執事廢理,只有事相上的做作而不明白隱藏在背後的理論,偏於一邊,令修行出現失誤,故此,首先在“明性”一科,將自性“即事即理,即理即事”這個持點解釋清楚。
2.4.2 贊經
經即佛說阿彌陀經。讚者,以此經是一大藏中第一方便故﹔是十方諸佛同所贊歎故﹔以四字名號,普接三根,直通五教故﹔以依經執持能顯自性,於一生中,可從博地,直登十地故。
“經”,是指佛說阿彌陀經。而所謂“贊”,包含了下列四個原因。第一個原因,“以此經是一大藏中第一方便故”,意思是指讚嘆本經,是因為本經屬於三藏十二部中,接引眾生的第一方便法門。又所謂“方便”,是指“於理無礙,於事恰當”,為之“方便”。
“執持名號”所包含的義理,通於“小始終頓圓”五教。而所謂“五教”,是指華嚴宗三祖,賢首國師,以佛所說法,有淺深不同,乃按其義理,而立“五教”,以華嚴一經,是佛稱性而談,宣揚圓融法界,判為一乘圓教,餘經律論,判屬小,始,終,頓四教。
本經所開示的“持名念佛”法門,能夠令眾生的自性重新彰顯,又只要修行得力,“上品上生”往生的話,便可以在一生之中,從博地凡夫,一躍而成別教地上菩薩。
2.4.3 感時
時,即今末法之時﹔感者,以時丁末法,根多淺薄,法門中人非愚即狂。故微妙法門,或攘臂排為小教,或大笑斥作權乘﹔又或終日唯動數珠,或窮年但數黃荳。大師婆心甚切,能不為之傷心也。

在“感時”這個部份,是感嘆生於末法,眾生根機頑劣,不肯領受“持名念佛”這個第一方便法門。蓮池大師感嘆“時丁末法”,在末法期中,大部份眾生的根機淺薄,縱使有信佛的人,“非愚即狂”,這些人對於本經所提倡的微妙法門,都不能圓滿地承受,不是變成“執理廢事”的“狂”,便是成為“執事廢理”的“愚”。
在“執理廢事”的“狂徒”來說,如本文接著指出,“攘臂排為小教,或大笑斥作權乘”,意思是指他們排斥念佛法門,視之為“小乘教”﹔又或者嘲笑這個法門,斥之為權宜之法,非為究竟。攘臂,是指攘起衣袖,來表示激動的意思。
而在“執事廢理”的“愚夫愚婦”而言,則如跟著指出,“終日唯動數珠,或窮年但數黃荳”,不明自性,乃至對“無上甚深微妙法”不求甚解,只知作事相上的念佛,甚或只是為了求取榮華富貴,闔府平安等世間利益。由於上述的原因,蓮池大師婆心深切,豈能見此弊病而不傷心感嘆呢!
2.4.4 述意
意即大師作疏之意﹔述,陳也。與前述字解稍異。大師本意,全在兼利,欲發起眾生之真信,故極論念佛之宏功爾,蓋欲以一句彌陀,遍引群生出於苦海,那容不饒舌耶。

在“述意”這個部份,蓮池大師道出了著作本疏鈔的原因。“意”,是指蓮池大師道出著作本疏鈔的心意。“述”,是指陳述。(“傳述”是流傳他人的說話﹔而“陳述”則是表達自己的意見)。本文是指出,在“述意”這個部份,蓮池大師道出著作本疏鈔的本意,包含了“自利利他”的“兼利”。在“利他”而言,大師希望借本疏鈔,發起眾生對念佛法門的“真信”,故此在本疏鈔中,力陳“念佛法門”的宏遠功德,希望以本經所提倡的“執持名號”,接引眾生,出離這個六道苦海,縱使有人嫌蓮池大師“饒舌”(多嘴),蓮池大師也不計較了。
2.4.5 請加
加是三寶加被﹔請者,祈請也。佛滅度後,凡有著述,皆皈三寶冥希加被。良以自己一人心力有限,而佛具無緣大慈,能令精誠祈請者,自得勝智,故請加。
指請求佛力加被本疏鈔。佛滅度後,凡有著述,皆皈三寶冥希加被。良以自己一人心力有限,而佛具無緣大慈,能令精誠祈請者,自得勝智,故請加也。本文指出,自從佛滅度之後,一切有關佛法的著作都要皈依三寶,希望得到三寶加被。
三、念佛法門的真義及正確修行方法
3.1 明性
先明性者,一切法門全歸自性。今此念佛往生,必先明自性彌陀為本,然後一心稱名求願往生,必於寶剎速證無生,直入聖階度生亦廣,所謂先悟毘盧法界,後修普賢行門也。設使不明性體,罔意造脩,縱得往生,祗成末品,先明自性意在斯乎。
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出當人自性,而佛演說一切教法,無非為令眾生了悟真心,回歸自性,來作為我們人生的目標。三藏十二部,都是以此來作為最終目的。求生淨土,必須首先明白“自性彌陀”之理,阿彌陀佛非在心外,而是在我們的自性之中,以明白自性,來作為修行之本,然後再從事相上,一心念佛,發願往生,便能夠得嘗所願,往生極樂,得證無生法忍,由此而直入“聖階”,以菩薩身份,乘願再來,廣度眾生。本文提醒我們首先明白自性之理,然後修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往生極樂,
“信佛修行”,而不明白自性,有“信”無“解”,時時在“行門”上糊里糊塗地修行,盲修瞎練,縱使有幸得以往生,也只得個“下品”的等位。由於這個原因,本疏鈔首先在“明性”這一科,將自性解釋清楚。
靈明洞徹,湛寂常恆,非濁非清,無背無向,大哉真體,不可得而思議者,其唯自性歟。此六句,概括地了真如本性的特性。“靈明洞徹”是指我們的自性清淨妙明,照了世出世間一切法,了了分明,遍一切處。
靈耀清明的真如本性遍及十方法界,我們的世界,乃至整個宇宙,其實不在心外,而是在我們的自性真心之中。而“湛寂是寂常恆,言此寂體豎窮三際”,是指我們的真如本性常恆不變,通徹於“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綜合來說,從我們自己開始,進而擴展至宇宙萬有,乃至過去現在未來,一切一切,都離不開我們自己的心。一切一切,無非都是心中影像,心中感受而矣。萬事萬物,乃至萬般感受,都與我們的“心”息息攸關。
自性真心不生不滅,離開了“明暗,動靜” 等分別相對,周遍法界,事事無礙。
佛說阿彌陀經的宗旨,不在事相,而是在於“全彰自性”,彰顯我們的自性。實則一切經都不離自性。所謂“自性”,亦即眾生本具的“性德之佛”。“性德”者,是指眾生自性理體之中,本自具足的圓滿功德。自性“非自非他,非因非果”,離開了世間上的相對法,“即是圓常大覺之體”,屬於在法界中圓滿周遍,常恆不變的大覺本體。
本經所開示的修行方法,正是為了要幫助眾生令自己這個“圓常大覺之體”重新彰顯出來。至於如何令自性重新彰顯出來呢? 簡單地說,是指依止著“自性之理”,而行“念佛之事”,亦即所謂“事依理起,理得事彰”。
從“事依理起”上來說,“蓋以據乎心性,稱彼名號,名號可彰”,從自性的理體之中,生起持名念佛之事﹔而在“理得事彰”上來說,“託彼名號,觀于心性,心性易發也”,意思是指借助執持名號之事,反觀自性,在一心不亂的時候,心清淨了,平等了,自然令我們的自性重新彰顯出來。
又復經中一切依正,皆彰我自心,無量光即自性照,無量壽即自性寂。
“無量壽”及“無量光”,是“阿彌陀”所包含的意思。“無量光”,是為了表揚我們自性中本來具有,對於一切法照了分明的“妙用”,菩薩借用這個“無量光”的“妙用”,一方面反照自性,內薰無明,作自度之行﹔另一方面,又用它來觀照眾生的前因後果,來龍去脈,按機施教,教化眾生。“無量壽”,是為了表揚我們自性中不生不滅,寂然不動的本體。
觀音即自性悲,勢至即自性智。種種莊嚴,即自性萬德萬行,若一毫法從心外生,則不名為大乘法也。
本經所開示的種種依正莊嚴,非從他方而來,而純粹是我們的自性本具的萬得萬行,萬法不出一心。六度萬行,乃以一切功德,若從心外而作,心外而求,不能夠被稱之為“大乘法”。因為“大乘法”的重點,正正在於彰顯萬法不出一心之理。
既然自性即是“無量光壽”,阿彌陀佛亦即是我們的自性,故此,念一句佛號,即是念自己的真如本性,也就是說,“念佛”即是“念心”,念自己的真心,借助一句佛號,令自己的自性清淨心重現。
總結而言,疏鈔以這麼多的篇幅來解釋自性,是為了幫助我們,擴大心量,明白到“我即一切,一切即我”,減少對“我”和“我所”的執著,既然我們本來同歸一體,本無分別,那又有怎麼“好爭”和“好怨”呢?另一方面,明白自性,以“回歸自性”來作為我們的人生目標,而不再只知執著我們今期的“色身”。
自性“遍一切處,不生不滅, 不染不淨,不落相對,不住不離,言語道斷”。若果能夠在上面的問題痛下苦功,誓要改變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即是與自性相應,亦即是“真念佛”。否則的話,思想行為與自性相違,念佛便不能與自性相應,便成為心外求法,盲修瞎練,純粹事相的做作而已。
3.2 讚經
3.2.1讚經總論
本段序文接著指出,既然自性是如此不可思議,那麼在修行人來說,如何可以將“明性”的理論,應用在事行之中,令修行人能夠借事相上的修行,來回歸自性呢? 方法就在彌陀經。彌陀經的教義,就是令修行人借事相上的修行,即是持名一句 “阿彌陀佛”,來“澄濁而清,返背而向”,從汙濁的心態,轉去一個清淨的心態﹔從背離自性,迷惑顛倒,而轉為回歸自性,圓證佛果。
“越三祇於一念,齊諸聖於片言”,清清楚楚地將本經“持名念佛”最殊勝之處點出。念一念彌陀聖號,即超越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一句彌陀聖號,包羅了十方三世,諸佛如來的無量功德莊嚴。因此本經有“至哉妙用,亦不可得而思議”,我們這些生死凡夫,今曰千載難逢,真是一定要好好地珍惜,體會本經的甚深微妙法義。
以佛名號投于亂心,亂心不得不淨,如水清珠投于濁水,濁水不得不清。
生死凡夫,心亂如麻,欲想回復清淨的境界,談何容易。本文借用永明延壽禪師萬善同歸集來指出,如果以相續不斷的佛號,輸入亂心之中,便能夠令亂心得以清淨,猶如將清水珠投于污水之中,污水便會得以清淨,這個做法,為之“澄濁而清”。
一向流落他鄉,不思故國,今則迴神寶剎,將覲慈尊也。一念是智,片言是境,越僧祇謂智超勝,齊諸聖是境妙圓。
“背”是指眾生“流落他鄉”,輪迴六道﹔“向”是指回歸自性。唯有不再在六道中流浪,回歸淨土家鄉,面奉彌陀,為之“返背而向”。專心“念佛”,沒有散亂的心念,屬於智慧的妙用﹕而由此而所念的“阿彌陀佛”四字,則屬於所念的殊勝事相。這個一念“念佛”的心念,超越三大阿僧祗劫的修行,屬於智慧的妙用﹕而一句“阿彌陀佛”這個假名事相,卻又該羅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的功德莊嚴。
“持名念佛”縱使能夠令眾生往生極樂,出離生死,但尚未成佛。 以三昧功成之人,雖功行未滿,而法身已明。所謂一句佛號,便超越了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是指因“信”而一心念佛,得證念佛三昧。從“解門”而言,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在我們這個超越時空的自性上來說,沒有時空,何來“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之事呢?
信而不解,增長無明﹔解而不信,增長邪見。“心生滅門”是為了要未見本性的生死凡夫,善用阿彌陀經中的義理,借假修真,由事而入理,借助一句彌陀聖號,從有生有滅的事相,來回歸到不生不滅的自性理體之中。
夫垢心難淨,混若黃河,妄想難收,逸如奔馬,歷恆沙無數量之劫,輪轉未休,攻三藏十二部之文,覺路彌遠。而能使濁者清,背者向,一念頓超,片言即證,力用之妙,何可思議,用從體相而出,故止言妙用也。末句結歸,言如是妙用當是何經,惟佛說阿彌陀經,足以當之。
唯有本經所開示的持名念佛,才能夠轉濁為清,從背返向,以一念頓超生死,以一句得永不退轉,力用之妙“不可思議”。本經所開示的持名念佛,屬於“至哉妙用”,原因是這個用, 非從外來,而是從自性一心“體相用”中的“體”與“相”中流出,故此稱之為“妙用”。“體”是指自性本體﹔“相”是指一句彌陀聖號﹔“用”是指一念彌陀。
今但片言名號,便入一心,既得往生,直至成佛,即方便而成圓頓。
“即方便而成圓頓”是指持名念佛這個法門,又方便,又圓頓。如果能夠上品上生往生,“即登初地”,成為別教初地菩薩(圓教初住)法身大士。故此持名念佛之法,屬於通往玄妙法界之秘笈,脫胎換骨之神丹也。
“性”是指性德,屬於理體﹔“修”是指修德,屬於事相的力用。“全性起修,全修即性”是指由性德的理體,生起“修德”事相的力用﹔又修德不出性德,借修德的力用,來體現出性德的理體,亦即所謂“事依理起,理得事彰”。“性外無修,修外無性”是指“性德”和“修德”,相互不離。“修德”的事相,不離“性德”的理體,“性德”和“修德”,互融不二。
故我世尊,乍說三乘,終歸一實,等頒珍賜,更錫殊恩。更錫殊恩者,即於一代時教中,復出此經也。而於其中,復出念佛一門,不論大根小根,但念佛者,即得往生,亦不待根熱,方乃會之歸實。
佛在“會三歸一”之後,更為眾生開示念佛法門,不管利根鈍根,“但念佛者,即得往生”。念佛的眾生,不需要等待根機成熟,便能夠“會權歸實”,只要往生極樂,便得永不退轉。眾生要先經三乘法,待根機成熟,才能夠會歸法華圓頓之法﹔但相反地說,本經念佛之法,卻不需要經歷“阿含,方等,般若”等三乘法,縱使根機未成熟,也能夠在往生之後,得永不退轉之利。
但往生者,即得不退,喻如不次之擢,廕序之官,恩出非常,名殊恩也。
“不次之擢”是越級提升﹔“廕序之官”是繼承了先人的名位爵位。“不次之擢”,是比喻在這個娑婆世界依照其他修行方法的話,必須按部就班,“漸漸斷惑”,最低限度將“見思惑”斷除,才能夠了脫生死,有如當官要慢慢地按次第升級。念佛法門不需要斷“見思惑”,“但得往生,即超生死”,何等簡單方便,有如做官得到越級高升。
“蔭序之官”,是比喻在這個娑婆世界,“功圓行滿,方成聖果”,有如做官必須“明經中式”,經過科舉考試及格,又或者立下“汗馬成功”,才可以封侯拜相。今念佛法門,不必功行圓滿,仗佛願力,疾登彼岸,喻如祖宗遺廕,現膺爵祿也。只要執持名號,“不必功行圓滿,仗佛願力,疾登彼岸”,有如承繼“祖宗遺廕”,又或者“現膺爵祿”,承繼了爵位與俸祿。
念佛恩中之殊者,念佛之比其餘法門,固為殊恩,而念佛一門,復有多種,如觀像,觀想,實相等。而觀像,則像去還無,因成間斷。觀想,則心麤境細,妙觀難成。實相,則上智乃克承當,中下未能領荷,唯此持名,至簡至易,普攝諸根,鶴沖鵬舉,驥驟龍飛,殊恩中之殊恩也。
唯有持名念佛,簡單容易,普被三根,有如白鶴雖然能夠飛天,但又豈及大鵬鳥的舉翅高飛﹔千里馬雖然能夠奔馳野外,又豈及飛龍在天呢?白鶴及千里馬,是比喻其他法門﹔大鵬及飛龍,是比喻持名念佛。故此相比之下,持名念佛,確實屬於殊恩中的殊恩。持名念佛者,以“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最易得力。
3.2 統論淨土功德
“淨土法門”的理論,一直以來都是以“三經一論”,來作為基礎。三經是指阿彌陀經,無量壽經及觀無量壽經﹔一論是指世親菩薩所註解的往生論。直至清朝咸豐年間,魏源居士將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附在三經後面,稱為淨土四經﹔民國初年,印光大師又將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附在四經後面,合稱為“淨土五經”,變成了五經一論。
本段序文,則主要是在“淨土法門”之中,介紹無量壽經和觀無量壽經這兩部經的大概要旨,然之後將這兩部經與阿彌陀經作一比較,借用來顯出本經“更為殊勝”。
指四十八之願門,開一十六之觀法,願願歸乎普度,觀觀宗乎妙心。
釋迦世尊在無量壽經中,開示阿彌陀佛所發的“四十八大願”﹔以及又在觀無量壽經中,開示了“十六種觀法”。眾生可以從這裡,看到了“淨土法門”的殊勝之處。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全部都是為了普度眾生而立﹔而觀經的“十六觀法”,亦無非是為了令眾生借觀想,來回歸自性一心。
無量壽經中的要旨,亦即“四十八大願”,而“四十八大願”無非都是為了普度眾生,同生極樂。觀無量壽經的要旨,亦即“十六觀法”,而“十六觀法”都離不開“即空即假即中”的“圓極”自性一心。從“圓極”的自性一心之中,生出大願,得成正覺﹔又還以本願,再復入世,度化眾生,回歸到在自性一心中的淨土。
又以願門廣大,貴在知先,觀法深玄,尤應守約,知先則務生彼國,守約則惟事持名,舉其名兮,兼眾德而俱備,專乎持也。統百行以無遺。
知道“四十八大願”廣大無邊之後,當務之急,必須首先“知先”,分清先後,找出“四十八大願”的重點在那裡,而這個“重點”,是指“發願往生”。
知道“十六觀法”深奧玄妙,自己做不到的話,便應該專取一個簡單易行,適合自己根機的法門,而這個“簡單易行”的法門,亦即“持名念佛”。
若果能夠“知先”的話,便知道要“務生彼國”,當務之急,依“四十八大願”來“發願往生”﹔在守約而言,不如“持名念佛”,簡單易行,適合自己的根機。執持一句“阿彌陀佛”,已經攝取了諸佛菩薩一切功德﹔專持“彌陀聖號”,已經包括了“六度萬行”。
“貴在知先”是指要知道借助“彌陀聖號”來悟入自性,然後從自性中生起願心。由於自性無盡,故此從自性中所生起的願心,亦復無盡。由於從自性起用的“願心”是這樣廣大無盡,因此如果我們“欲入彌陀願海,必先悟徹自心”,我們假如希望與阿彌陀佛的大願相應,便應該首先悟徹自心,借“彌陀聖號”來悟入自性,明白到萬法“緣起性空”,一心念佛求生,不再貪戀沈迷於“五欲六塵”之中。
“深”是指十六觀法的觀想方法,屬於“深妙”﹔而“玄”是指十六觀法之理,則屬於“幽玄”。“法界”是指我們自性一心中的法界,是指觀無量壽經中的“十六觀法”,是以法界“心”,來觀想法界中的“境”,“心”與“境”,都離不開我們的自性真心,這樣的話,豈不是為之“深妙”嗎?
利用自性中的全體“性德”和“修德”,來作“十六觀法”,由於這個原因,這個“觀法,悟心上士,乃克行持”,唯有明心見性的人,才能夠勝任修持。我們這些初學佛法的生死凡夫,切勿高估自己的功夫,以為明白少許經教,有少許神通禪定,便以為自己也可以做到,不如好好地作“簡單易行”的“持名念佛”。
舉名兼眾德者,由名召體,體外無名,體具眾德,則名亦兼眾德,故一稱名,即稱佛眾德也。專持統百行者,以一心持名,萬緣自捨,即布施行,一心持名,三業自淨,即持戒行等。
“由名召體,體外無名”,純粹是“假名事相”的世間萬法,不出自性本體,並非在自性本體之外,另外有著種種“假名事相”的世間萬法,亦由於這個原因,“性體”和“事相”是分不開的,“性相不二”。既然“性體”具足恆沙功德,那與它息息相關的“事相”,包括這句“阿彌陀佛”,當然也包括了一切功德,由於這個原因,稱念一句“彌陀聖號”,亦即稱念諸佛如來一切功德。念佛亦即“六波羅密”。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不復起貪瞋癡,即大持戒。不計是非人我,即大忍辱。不稍間斷夾雜,即大精進。不復妄想馳逐,即大禪定。不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
“四十八大願”的範圍,普被九法界眾生,願力廣大宏深,無邊無際。故此,“入之必有繇漸”,若欲悟入這個“彌陀願海”,必須依次第而入,故貴知先,故此一定要“知先”,知道在“四十八大願”中,那一願對自己最為迫切。而最迫切者,莫如發願往生,因為在無量壽經中第十九願有言,“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因此,這個知先,是指首先發願,借助阿彌陀佛的願力,往生淨土,才能夠成就淨業。若果做事的時候,能夠依重要性來分出先後次序,先作重要有用之事,則成功的機會便大了。“茫無畔岸”是指由於自性無盡,故此由我們的自性真心所發出來的“四十八大願”,也是“茫無畔岸”,沒有盡頭。
“觀法深玄,尤應守約”,是指觀無量壽經中的“觀法”繁多,分為十六個,並非只有一點兒或一方面的事,絕不簡單。“十六觀法”精深微妙,我們這些“初機”的生死凡夫,縱使欲修,也只會力不從心。靡及者,是指力不從心。一定要選取一個簡單精要的法門。而在本文而言,當然是指“持名念佛”。本文是借用孟子的話來引證,作任何事,一定要分出輕重,首先找出要點而行。
蓮池大師著作本疏鈔的目的,是為了推廣“持名念佛”,故此指出對初心修行人來說,“十六觀法”比不上“持名念佛”簡單易行。所謂“初心”,意思是指對佛法已有圓滿了解,但沒有深行的初機眾﹔乃至包括那些“茫然未識之初心”,亦即我們這些對佛法根本一無所知的真正初機眾。故此“十六觀法”雖難,亦有成就的機會﹔但對於我們這些不明佛法,又沒有修行的末法眾生而言,“十六觀法”則可能是真的太難了。
云何知先,由生彼國,近事如來,如是大願,庶可希冀,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故以求願往生為先務之急也。
以“發願往生”來作為首要之事,是因為發願往生,往生淨土,便能夠親近彌陀。修行人都希望能夠開悟見性,而如果“發願往生”,投生極樂的話,隨時隨地都可以見到阿彌陀佛,到那個時候,何須再擔心不開悟呢?故此“發願往生”,實屬當務之急,首要之事。
永明四科簡云,無禪無淨土,鐵床并鐵磨,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現世為人師,將來作佛祖,有禪無淨土,十人九錯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永明四科簡是指蓮宗六祖,永明延壽禪師的十六句偈。“無禪”是指不修禪定﹔“無淨土”是指不肯念佛。“無禪無淨土”,今生未能夠“明心見性”,也未能夠借念佛來往生,只在世間做作人天福報,來生忘記了前生事,隨著今世積福,來生享受榮華富貴,耽著五欲,要他“知苦,捨樂”,談何容易,更分分鐘由於貪得無厭,廣造惡業,結果臨終一氣不來,即墮地獄,落得“鐵床并鐵磨,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的苦果。故此,古人有言,“修行之人,若無正信求生西方,泛修諸善,名為第三世怨也。”
“有淨土”是指真信切願,一心念佛,發願往生。“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猶如老虎頭上有角,威猛無敵,除了自了生死之外,更能夠“現世為人師”,弘揚佛法,廣度眾生,乃至臨命終時,蒙佛接引,上品往生,究竟成佛,故曰“來生作佛祖”。
雖然有“參禪”,但可惜未能夠“明心見性”,未斷“見思惑”,又不肯念佛,未能夠起碼“帶業往生”,結果臨命終時,不能主宰,隨著善惡業力,再次輪迴。
雖然沒有修“禪定”,但只要能夠決志求生西方,借助彌陀大願,志誠念佛,自然感應道交,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故云“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既生西方,見佛聞法,隨其根性淺深,或漸或頓,證諸果位,既得證果,則開悟不待言矣。
雖然智者大師在觀無量壽經疏中有言,“觀法”雖然分為十六個,有“依正主伴”之分,但其實全部都是以“阿彌陀佛”來作為主體。“阿彌陀佛雖然屬於“至極果人”,但由於“萬法唯心”,實際上亦離不開我們的當人自性。故此,“十六觀法”乃至阿彌陀佛,全部都離不開我們的“心”。只需要得聞佛名之後,一心執持,便能夠將阿彌陀佛乃至極樂世界的“依正”二報包含了在裡面,你說是不是簡單容易,“功不繁施”,並不繁複難行,人人可作呢?
由於“萬法唯心”,故此,若果能夠一心執持,心中念念清淨,與自性清淨心相應,自然能夠從自性之中,生起恆沙妙用,“無事不辦”。“無事不辦”的境界中,極樂世界的依正二報,頓時現前,往生念起,即登彼國。由於這個原因,在“無事不辦”的境界中,乃至難行的“十六觀法”,不學而成。“持名念佛”,一方面簡單容易,另一方面又能夠“無事不辦”,實在是屬於“守約”。諸佛如來憐憫眾生,直勸眾生不要浪費時間在其他法門了,單持名號吧!
“至簡”是因為不繁複﹔“至易”是指易做,借此來引證“一心念佛”屬於“守約”。
心清淨故。何事不辦者,既得其本,不愁其末也。
心清淨是指回歸清淨心。有本必有末,既然得到心清淨的本,回歸了自性,在自性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妙用之下,當然“無事不辦”。疏文“剎那運想,依正宛然,舉念欲生,便登彼國,是則難成之觀,不習而成”這六句話,正是用來解釋“心清淨故,何事不辦”。
萬法不出一心,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盡在心中,心清淨的話,欲見阿彌陀佛,自然浮現出清淨的阿彌陀佛﹔欲想往生極樂,隨時可去。
舉名者,佛有無量德,今但四字名號,足以該之,以彌陀即是全體一心,心包眾德,常樂我淨,本覺始覺,真如佛性,菩提涅槃,百千萬名,皆此一名攝無不盡。此心不為三際遷流曰常,不為二死逼迫曰樂,具八自在我曰我,離五住污染曰淨。本來妙明曰本覺,方始出纏曰始覺,不妄不變曰真如,離過絕非曰佛性,諸佛所得之智曰菩提,諸佛所證之理曰涅槃。
3.3 “持名念佛”的特殊利益
3.3.1 初因成: 從茲而萬慮咸休,究極乎一心不亂。
“因成”指出從因地上來說,“持名念佛”會令念佛人得到“一心不亂”。當知道一句佛號殊勝無比,包含了一切功德法門之後,若果能夠一心“持名念佛”,念到“萬慮咸休”,妄念息滅,至極的時候,得到“一心不亂”。
由於專持名號,妄念息滅,得一心不亂。“萬慮”是指我們未開始念佛之前,念念都充滿著妄念,乃至在短短的“一剎那間”,已經有九百個“有生有滅”的念頭,這些妄念,每個都離不開“生住異滅”四個階段。每個念頭按次序而生起,數量之多,“無量無邊”,縱使有天眼,也計算不出妄念的數量。而這些“萬慮”,從無始來,便與我們緊緊地結合在一起,曾無休止。
有人數息,覺觀不休,念佛稱名,即破覺觀,此其驗也。休之又休,窮其源本,故云究極,至於一心不亂,是為成就念佛三昧。
妄念非常難斷,故此有人借助“數息”,數呼吸來平息妄念,但這個方法卻有可能變成“覺觀不休”,念念著在“數息”之中,變成止了一方面的“妄念”,但卻又落在“數息”的“妄念”之中。幸好這人改為“持名念佛”,破除了“覺觀不休”的問題。為甚麼呢?原因很簡單,以“念佛”的“淨念”,來取代了“數息”的“妄念”。以此驗證了一心“持名念佛”能夠“萬慮咸休”。
繼續息滅妄念,從粗念而至細念,直至破除妄念的本源,為之“究極”,而在“究極”的情况下,進入“一心不亂”的境界,亦即為之成就“念佛三昧”。“念佛三昧”是指從念佛而進入“大定”。
休之又休,即所謂精進更精進,放下又放下也。 源本,是萬慮之源頭根本,近言之,即是融通妄想,以為其本,窮謂浮想消除,於覺明心,如去塵垢,此即是事一心也。遠言之,則是罔象虛無,顛倒妄想,以為其本,窮謂倏然隳裂,圓明精心,於中發化,此即是理一心也。
事理一心,皆為成就念佛三昧。三昧此云正定,離邪名正,離散名定,以一心不亂,不同凡夫之不定,外道之邪定也。不受諸受名為正受,以一心不亂,無一法當情名正受。
不管“事一心”或“理一心”念佛,都是為了成就“念佛三昧”。“三昧”是指離諸邪亂,攝心不散。離開了邪魔外道,為之正﹕離開了散亂,為之定,而“念佛三昧”屬於“正定”,是因為“一心不亂”有別於凡夫“心猿意馬”的“不定”,亦不同於邪魔外道的“邪定”。分辨“邪定”和“正定”,重點在於看看這個“定”能否改變我們迷惑顛倒的思想,回歸到一個清淨平等的心,而不是在禪定中出現甚麼境界。
“不受諸受”是指不執著於“受”與“不受”的感覺,不著又不離,不貪亦不捨,為之“正受”,而“念佛三昧”屬於“正受”,是因為在“一心不亂”的境界中,“無一法當情”,心中沒有了情執。
3.3.2 “持名念佛”在果地上會證得甚麼境界
乃知匪離跬步,寶池涌四色之華,不出戶庭,金地遶七重之樹,處處彌陀說法,時時蓮蕊化生,珍禽與庶鳥偕音,瓊院共茆堂並彩。
“一心不亂”的境界是指“理一心不亂”。而“理一心不亂”往生的話,屬於“上品上生”,往生後即成法身大士,最低限度成就“華嚴初住菩薩”。當證得“理一心不亂”之後,便會發覺,不須移動半步,極樂世界“七寶池”中涌出“四色蓮花”,歷歷在目。
七重之樹是指“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不出家門,極樂世界黃金地中圍繞的“七重寶樹”,就在眼前。證得“理一心不亂”的話,無須“過十萬億佛土”,極樂世界的境界,盡現眼前,處處都聽到彌陀說法,無時無刻都見到蓮花化生。在“理一心不亂”的境界中,體悟到萬法平等不二之理。“極樂珍禽”與“娑婆禽鳥”,同出妙音﹔極樂國土的庭園,與娑婆世界的茅房,同等莊嚴。
“匪離跬步,寶池涌四色之華”是指在“理一心不亂”的境界中,自性心花頓開,明心見性﹔“左右逢源”,神通自在,得心應手,“清淨光明之體,當處出生也”,我們清淨光明的本體,當下重現。在理一心不亂的境界中,念念覺悟﹔道心增長,長養著我們這個具足恆沙功德的自性,隨處生起神通妙用,令我們不出戶庭,頓見極樂金地中的七重行樹。
“法界唯心”,既然借“理一心不亂”來“妙悟一心”,頓見自性,由於“法界唯心”,那些“過十萬億佛土”的“七重行樹”,其實“不出戶庭”,不在他方,也是包藏在我們的心中。“心包法界,既妙悟一心,即萬億剎外之蓮花,亦不離寸步”和本文“法界唯心,既妙悟一心,即萬億剎外之行樹,亦不出戶庭”這兩段文可以看到,“萬法唯心”,清淨的極樂世界不在他方,而是在我們的心中。
彌陀說法者,鵲噪鴉鳴,盡是深談般若,溪光山色,無非全露遮那也。處處者,即古人所謂,熾然說無間歇也。
“溪光山色”出自蘇東坡偈云,“溪聲即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夜來八萬四千偈,明日如何舉示人”。“遮那”是指“毗盧遮那”,盡斷“四十二品無明”所成就的清淨法身,亦即相等於眾生本具的自性法身。
在娑婆世界之中,竟然有阿彌陀佛在“處處說法”,是因為從我們的“平等心”上來說,一切法在我們的真心之中,本來完全沒有分別。“法界一相”,整個法界在我們的真心之中,只有一個“平等相”,而沒有“分別相”,由於這個原因,“鵲噪鴉鳴,盡是深談般若”,不管代表“吉兆”的喜鵲之聲,又或者代表“凶兆”的烏鴉之聲,無非都是我們心內的般若音聲﹔“溪光山色,無非全露遮那”,小橋流水,山河大地,無非都是我們自性所浮現出來的影像,重點在於我們的心中沒有了“分別執著”,自然感受得到。同樣道理,極樂世界和娑婆世界在我們的真心之中,也是本來沒有分別,因此阿彌陀佛在娑婆世界“處處說法”。
“處處彌陀說法”,亦即古人有云,法音的宣流,其實從未停止,除了諸佛菩薩,古今祖師大德的開經說法之外,無情萬物,實在也是“熾然說,無間歇”地不停說法,但這個“熾然無間”的說法,不能夠以耳來聞,唯有以心來“悟”。例如看見流水滔滔不絕,便印證了“念念遷流”的道理﹔一次致命的車禍,便引證了“苦”和“無常”的道理﹔乃至睡中一夢,更可以引證“空”和“無我”的道理。
若果“從悟而迷”的話,只會從母胎而生﹔但如果“從迷返悟”的話,則為之“蓮花化生”。所謂“時時蓮蕊化生”,是指“常在於其中,經行及坐臥”,是指不停地“從迷返悟”,不管在“經行”乃至“行住坐臥”之中,念念覺悟。
既得一心不亂,始知蓮華行樹,種種莊嚴,並非心外,何必耳聽金言,方是彌陀說法,娑婆印壞,始名淨土文成者哉。然則珍禽庶鳥,瓊院茆堂,何劣何優,何淨何穢,故曰西方在目前也。
其實所謂“往生”,並不是單指事相上的“往生”到“過十萬億佛土”的西方極樂世界,而是“往生”到我們自己心中的淨土。證得“理一心不亂”之後,便會體驗到極樂世界的“蓮花行樹”,種種莊嚴境界,不在我們的心外,由於這個原因,不用往生極樂,其實處處彌陀說法﹔亦何須了斷娑婆生死,實則早已心在蓮邦。
證得“理一心不亂”之後,回歸到我們平等的自性之中,不管極樂世界的“珍禽,瓊院”,又或者娑婆世界的“庶鳥,茆堂”,再沒有“優劣,淨穢”之分了,娑婆即是極樂,西方在目前。
總結來說,整段疏文除了介紹“理一心不亂”的境界之外,亦重點地指出了“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從事相上來說,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與我們相距遙遙萬里,但從我們的自性上來說,其實與我們不離半步,“心清淨”的話,當下即是彌陀淨土,如古大德有云,“身雖未到蓮花土,先送心歸極樂天”。《維摩詰所說經》云: 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3.3.3 總結: 自性彌陀,唯心淨土。
心佛不二,心即是佛,佛即是心,“自性彌陀,唯心淨土”。這個境界,是由於從“有念”進入到“念而無念,無念而念”的“真念”境界﹔又從“有生有滅”的境界,進入到“不生不滅”的“無生法忍”境界,在這個境界中,“念佛即是念心,生彼不離生此”,再沒有“佛”與“心”的分別,念佛即是念心,亦再沒有“娑婆,極樂”之分,再沒有所謂“往生淨土”了。
“念空真念”的第一個“念”字,是指念念相續的“佛念”﹔而所謂“真念”,是指我們的真如本性。所謂“念空”是指從念念相續的“佛念”,念到究竟之處,雖然一句佛號還是了了分明,但“空”了這個“念相”,念而無念,為之“念空”。指離開了“念相”的話,在這個境界中,“等虛空界,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處於一個“遍一切處”的境界,只有一個平等相,而這個“平等相”亦即我們的平等自性。而在這個境界,為之“真念”。
當到達“念空真念”的地步之後,最重要的是,再沒有了“能所”的分別,“能念心外,無有佛為我所念﹔所念佛外,無有心能念於佛”,在這個境界中,“能所雙亡”,再沒有了“能念之心,所念之佛”的分別了,心和佛打成一片,“念佛即是念心”。在這個境界中,“智外無如,如外無智”。代表“能念之心”的般若智慧,與代表“所念之佛”的真如本性,混為一體,沒有分別了,如智不二,亦由於這個原因,故此“念佛即是念心”。
在“念空真念,生入無生”的“理一心不亂”境界中,“既到無生田地”,既然已經證得了“無生法忍”,頓見本性,心平等了,“則其淨土已無彼此”,在“平等心”中,無分彼此了。萬法不出一心,所謂“往生極樂”,實在不離我們的“心”﹔而所謂“蓮花化生”,實際上不出我們的剎那一念。在這個“平等心”的境界中,極樂即是娑婆,娑婆即是極樂,故此“生彼不離生此”,“往生極樂”或者“投生娑婆”都已經沒有分別了。
“念空真念”是指由於“念佛至於一心”,念到“理一心不亂”之後,“念極而空,無念之念”為之“念空真念”。而這個“念極而空,無念之念”的境界,亦即所謂“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如印光大師在文鈔中指出,“念到相應時,雖常念佛,了無起心動念之相﹔雖不起心動念,而一句佛號,常常稱念,或憶念故,故云念而無念,無念而念”。
“念空真念”是指由於“念體本空”,念佛之“念”,本無實體,由於這個原因,“念實無念”,既然是“空”,是虛幻不實的話,那又何來有所謂“念”呢?而這個“念實無念”的境界,亦可以稱之“念空真念”。“念極而空”是指從有為的念佛修行上來說﹔而“念體本空,念實無念”中的“念體本空”,則是從“念相”的本體上來說,這個“念相”,本來空寂。
“念極而空,無念之念”中的“無念之念”這句話,是指在“無念”的自性中,不妨作出“念佛”的事行,借“有念”入“無念”。“念體本空,念實無念”中的“念實無念”這句話,是指“念佛”這個事行,實則上本來空寂,何來“念相”。
總結而言,“事依理起,理得事彰”,在修行路上,一定要事理兼備,否則的話,不是死在盲修瞎練的事行,便是落在一個“有解無行”,空口講白話的情况。
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是則禪宗淨土,殊途同歸,以不離自心,即是佛故。即是禪故。彼執禪而謗淨土,是謗自本心也。是謗佛也。是自謗其禪也。亦弗思而已矣。
“禪宗淨土,殊途同歸”,從對整個序文的解釋可以用來,證“理一心不亂”的話,實則上與禪宗的“明心見性”同一個層次,同一個境界,“以不離自心,即是佛故,即是禪故”,不管“念佛”或者“參禪”,都離不開我們的“心”。執著“參禪”為勝,“念佛”為劣,誹謗念佛,實則上是未明白“念佛”亦即“念心”,誹謗“念佛”,變成了誹謗自己的心,誹謗“心佛不二”的“佛”,乃至誹謗直指心性的“禪宗”,“亦弗思而已矣”,這個過失,非同小可,後果嚴重,真要好好地反思一下?
3.3.4廣顯持名所被
指出“持名念佛”這個法門,適合不同根機的眾生。一心念佛 分為“事一心”和“理一心”兩個層次,“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境界,屬於“理一心不亂”的境界,只有“上根利智”的人才能夠做到,是因為這個“理一心不亂”的境界,屬於“無方所,無形相”,沒有界限,沒有形相,不容揣測,不可思議,除非是深具,宿世般若慧根的上智之士,才能夠直接承担,一般根機稍鈍之士,很難證得。
“下根鈍智”的生死凡夫,不能夠領悟“自性彌陀,唯心淨土”之理,但只要在事相上“以妄念念佛,離此生彼”,以毒攻毒,借用“生滅妄心”來念佛,發願離開娑婆,往生極樂。而這個做法,屬於“生佛宛然,淨穢歷然”,在事相上有“彌陀”與“眾生”,“淨土”和“穢土”的分別,以“我”這個“眾生”,來求極樂世界中阿彌陀佛,“厭娑婆,欣極樂”,雖然與我們的自性完全沒有相應,也可以往生淨土。
3.4感時
感時是感嘆眾生對如此殊勝的持名念佛,不知信受,只能夠繼續在六道中沈淪。
3.4.1 初總歎
奈何守愚之輩,著事而理無聞,小慧之流,執理而事遂廢,著事而迷理,類蒙童讀古聖之書,執理而遺事,比貧士獲豪家之券。

學佛一定要,融通事理,“事依理起,理得事彰”,否則的話,便會出現偏差,誤入歧途。“下根鈍智”的人,執“事”而不明“理”,只知道事相上的做作,雖然“念佛”,但不明“自性彌陀,唯心淨土”之理。那些自以為有智慧之士,執理廢事,執“空理”而廢“事行”,有理論而沒有實行。
“執事廢理”的人,有如小孩子學讀聖賢書,讀而不知其理﹔而“執理廢事”的人,則有如一個窮人拾了大富翁的財產清單,便以為大富翁的財產全部都屬於他,不知道這張財產清單對他是沒有用的。
學佛要做到“有事有理”,在修行路上,“解行並進”,對佛法有正確的理解,有正確的修行,欠缺了其中一樣,學佛便容易出問題了。(“守愚”,是指自甘以愚者自居,不肯求取真理﹔而所謂“小慧”,是指只有偏空之慧,並非真正具足般若智慧。)
沒有理體的存在,則一切事行,都是白費功夫。因為有自性彌陀之理,才可以成就勸人持名念佛之事﹔如此推論,因為有唯心淨土之理,才可以有勸人求生淨土之事。“事依理起”: 在念佛法門上來說,是指持名念佛,往生淨土之事,是有賴“自性彌陀,唯心淨土”之理來支持。若果沒有事相的修行,則理體如何可以得以彰顯呢?因為有持名念佛之事,才能夠得證自性彌陀之理﹔有求生淨土之事,才能夠了悟唯心淨土之理。由於有“是心是佛”之理,才能夠成就“是心作佛”之事,這是從“事依理起”上來說。
因為有“是心作佛”之事,才能夠彰顯“是心是佛”之理,這是從“理得事彰”上來說。
從理體上來說,何來有念?但又不妨,在“無念”之理中,生起“念佛”之事,借念佛之事,來回歸自性之理,而這個做法,是因為“有念”之事,與“無念”之理,在“事依理起,理得事彰”的原則之下,實際上是不可分割。一定要“理事雙修”。從“本智”之理體中生起“佛智”之事用,借事顯理,這樣的話,才能夠算得上是真正的大智慧。
3.4.2 感嘆“執理廢事”的人,不肯“持名念佛”。
將佛號中的每一個字,念得清清楚楚,然後一句一句佛號又接績不斷,為之“念能相繼”。“執事廢理”的人如果做得到的話,還是可以往生。最重要是能夠用念念相續的佛號來取代妄念,依著這少許的清淨心,雖然品位不高,但至少可以往生到極樂世界中的“凡聖同居土”。而所謂“伏妄”,是指心中尚有“妄念”,但當念起之後,立刻警覺,用佛號將“妄念”轉為“淨念”。
有人可能宿世善根深厚,借事修“頓悟”自性,隨著“頓悟”的深淺程度,决定往生後的品位。“頓悟”,是指與“自本心忽然契合”,明心見性,“一發一切發”,借“頓悟”將自性的恆沙妙用開發出來,進入自性彌陀,唯心淨土的境界。
如果這個“執理廢事”的人是一個信佛的修行人的話,則會墮落在邪魔外道的“偏空”知見之中﹔而如果是一般凡夫和外道的話,沒有修行,便只會繼續輪迴生死﹔而如果“執理廢事”的人屬於口口談空,步步行有的話,分分鐘因為口是心非,言行不一,廣做惡業,結果墮落三塗,萬壽無疆,由於這些原因,“執理廢事”的人便會“反受落空之禍”。
信佛,要“正信”,因為求名求利,乃至求神通感應來信佛,都並非正信。因此,尋師學佛,切勿以某人的名氣,神通,乃至自稱的境界來作判斷。正信佛法的導師,以“德行”為基礎,謙虛,包容,絕不會自誇自大,自抬身價,不貪名利,嚴格地遵守戒律。
一切行門,包括“念佛,持咒,參禪”,乃至密宗的種種密法,都是為了修我們的心,令我們借修這些法門的時候,一心專注,心無二用,借此來放下分別執著,生起慈悲平等的心。法無分別,分別在心。
3.4.3感嘆眾生辜負佛的好意,不肯“持名念佛”,自招苦果。
遂使垂手徒勤,倚門空望,上孤佛化,下負己靈。今生以及多生,一誤而成百誤,甘心苦趣,束手死門,無救無歸,可悲可痛。
本段總結地感嘆,佛開示妙法,令我們出離三界苦海,可惜我們雖然千載難逢地有幸得人身,又得聞妙法,卻不肯好好地持名念佛,求生淨土,辜負佛恩。
眾生不肯努力修行,徒使阿彌陀佛有如慈母憶子,兒子不肯回家,母親只能夠倚在門前歎息。眾生不肯事理雙修,借念佛來回歸自性,實在是上負佛恩,下負自己的真如本性。
眾生不肯聽從佛的教導,不肯依教奉行,今生以至未來,一錯再錯,甘心在六道苦海之中流連,繼續生生死死,永無休止,無可救藥,實屬可悲可痛!
“垂手徒勤,倚門空望”,從自性上來說,是指我們的真心,一直默默地在熏習我們的妄心,奈何我們無明深重,執妄捨真,貪戀事相上的短暫滿足,不肯回歸清淨本體,問題的根本,在於我們的分別心,執著心,懷疑心,太厲害了,縱使偶然有一念厭倦世間的心生起,轉眼間又被世俗享樂心遮蓋了,乃至縱使有善知識來作助緣,教化種種法門,我們如果不是“聽而不信”,就是“信而不行”,因此雖然有“真如內熏無明”,但“無明”卻“全不顧真如也”。
眾生有幸在今生得聞如此殊勝的念佛法門,猶如久居異鄉,突然接獲家書,應當立刻返鄉,一家團聚。眾生應當借此殊勝因緣,努力修行,發願往生,豈知眾生“悠悠揚揚,漠然不顧”,豈非又錯失了一個大好機會呢?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今生空過之後,不知何生才能夠再遇到如此殊勝的法門了!
我們雖然得聞如此殊勝法門,卻不珍惜,置之不理,猶如與久別的好友狹路相逢,竟然當面錯過,想再重遇,豈不是更難了!“狹路相逢如不薦,未知何劫離娑婆”。
道是指自性之道。自性之道,不落於世間的相對法中,不可思議,無容言說,並非世間虛妄生滅無常之道,故此若言自性有“道”,則變成落在世間無常生滅法中,並非究竟,而既然今日知道了真心即是佛心,那只要從迷返悟,定當作佛。
既然真心即是佛心,佛即是心,則“念佛”即是“念心”,這樣的話,佛教我們“持名念佛”,不是念心外之佛,而是念我們心中本具之佛﹔亦不是成心外之佛,而是成我們自性本具之佛。“念佛”和“成佛”,都離不開我們的心,是我們的心“念佛”,是我們的心“成佛”,好好地看著自己的心,不要繼續糾纏在事相上了。
一、緣起及導論
近代淨土宗法師,講解淨土法門,大有人在。但所說的幾乎千篇一律,依文解意,斷章取義的喊口號: “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忘了告訴信眾,念佛法門有多種層次。卻讓人只知 “持名念佛”的皮毛,而甚少解說念佛法門的真義與正確修法。
lotus2
雖然法師所對末法眾生,根機有限,先以利鉤 (有極樂世界可去),後令入佛智 (自性彌陀,唯心境土),本無可厚非,但如此偏重下等根機,卻可能誤導中、上根機的修行者,也可能引起反感。
信堅一直想寫一篇有關念佛法門的文章,但以不是本修法門,所知有限,遲未成文。近日重讀肇論,談及漚和般若 (方便智,即後得智),因緣湊巧,看到了淨土七祖,蓮池大師的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通序大意”。他早在四百年前,就將 “念佛法門的真義及正確修行方法”,講說得非常詳盡透徹。遠超信堅井蛙之見,因此信堅在此,將其要義,節錄在下,供有緣正修 “念佛法門”者,作參考。
同時,蓮池大師在”感時” 一段,詳細說明他造此疏鈔的原因。他道出當時修行者的通病,以及正確修法。可惜,時過四百年,通病不但猶在,還世風日下,變本加厲,誠可悲嘆。蓮池大師說:
在此末法時期,眾生根機頑劣,不肯領受“持名念佛”這個第一方便法門。大部份眾生的根機淺薄,縱使有信佛的人,非愚即狂。這些人對於彌陀經所提倡的微妙法門,都不能圓滿地承受,不是變成“執理廢事”的“狂”,便是成為“執事廢理”的“愚”。
在“執理廢事”的“狂徒”來說,他們排斥念佛法門,視之為“小乘教”﹔又或者嘲笑這個法門,斥之為權宜之法,非為究竟。而在“執事廢理”的“愚夫愚婦”而言,則“終日唯動數珠,或窮年但數黃荳”,不明自性,乃至對“無上甚深微妙法”不求甚解,只知作事相上的念佛,甚或只是為了求取榮華富貴,闔府平安等世間利益。由於上述的原因,蓮池大師婆心深切,豈能見此弊病而不傷心感嘆呢!
“下根鈍智”的人,執事而不明理,只知道事相上的做作,雖然“念佛”,但不明“自性彌陀,唯心淨土”之理。那些自以為有智慧之士,執理廢事,執“空理”而廢“事行”,有理論而沒有實行。“執事廢理”的人,有如小孩子學讀聖賢書,讀而不知其理﹔而“執理廢事”的人,則有如一個窮人拾了大富翁的財產清單,便以為大富翁的財產全部都屬於他,不知道這張財產清單對他是沒有用的。
學佛要做到“有事有理”,在修行路上,應該“解行並進”,對佛法有正確的理解,有正確的修行,欠缺了其中一樣,學佛便容易出問題了。(“守愚”,是指自甘以愚者自居,不肯求取真理﹔而所謂“小慧”,是指只有偏空之慧,並非真正具足般若智慧。)
二、”彌陀疏鈔” 簡介
2.1 作者
蓮池祩宏(1535-1615),明代杭州仁和人,俗姓沈,法名祩宏,字佛慧,法號蓮池,世稱「雲棲大師」或「蓮池大師」,是淨土宗的第八代祖師,與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蕅益智旭並稱為明末四大高僧,他提倡禪宗淨土宗兩者兼修的理論。(蕅益智旭(1599-1655),字智旭,號蕅益,被尊為淨土宗九祖。)
蓮池大師的“彌陀疏鈔”,讓我們全面充分了解淨土法門。“彌陀疏鈔”另一個最難得的地分,是徹底地剖析我們的心,將這個心的事理,清楚道出。蓮池大師的“彌陀疏鈔”,卻能夠利用經文,將一切與我們這個“心”,有關的事理,全盤道出,令讀者能夠從了解心性開始,隨聞起觀,改變思想行為,得大利益。
“彌陀疏鈔演義”最重要的目的,不是為了令讀者增廣見聞,疏鈔重點地提出,所謂“修行”,並不單在乎每天做多久的功課,做了那些善行,而是在乎“修心”,改變思想;唯有思想上的改變,才能夠導致行為上的改變,將“貪瞋癡慢疑”等惡習伏住,做得到,才是真正的修行,才有真正的功夫。“彌陀疏鈔演義”對我們的心,不管是“真心”還是“妄心”,做了非常詳盡的分析,幫助我們“修心”
蓮池大師在疏鈔中的論點,都是引經據典,廣泛地以其他經典,以經解經,乃至廣泛地引用其他祖師的著作,例如智者大師的觀無量壽經疏,清涼國師的華嚴經疏,永明延壽禪師的萬善同歸集等,來引證他的論點。
2.2 佛法中的 “事” 與 “理”
從俗世上來說,“事”,是指事情,事物,事業,事行。從佛法上來說,“事”除了包含俗世對“事”的解釋之外,更包括一切事相,影像,做作,感受。簡單地說,“過去,現在,未來”一切事,乃至地獄和西方極樂世界,都是屬於“事”的範圍之內
佛法強調一切“事”都離不開“因,緣,果,報”,簡稱“因果”。每件“事”都必須通過“因”和“緣”的結合而產生,而随著“因”和“緣”的結合,便一定有“果報”的出現。“因果”這個說法,屬於整個佛法的基礎。
“事”除了不出“因,緣,果,報”之外,還屬於“無常”,一定“有生有滅”,沒有永恆,例如我們擺脫不了“生老病死”,事物逃不出“生住異滅”。佛教對於這個“無常”的特點,稱之為“空”,提醒我們一切“事”實質上都是虛幻不實,“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借此來勸告世人放下對事物的貪著或不正的想法。
在世間法上來說,“理”,是指理論,義理。佛法中的“理”,則是指“理體”,意思是指真如本性的本體。它的特點是:不生不滅,無始無終,從來沒有絲毫變遷,清淨無染;廣大無邊,盡虛空,遍法界,無處不在。
“理體”雖然含攝了世出世間一切事物,但它本身絕對平等,沒有分別,不存在相對。“理體”言語道斷,心行滅處,不可思議。明白本體,本自清淨,不生不滅,便能夠改量我們的心量,生起覺悟的智慧,從迷返悟,放下對事相感受的分別執著,減少“貪瞋癡”,乃至出離生死,回歸自性,究竟成佛。
整部“彌陀疏鈔演義”對“事”與“理”有著很詳細透徹的解釋,“事”與“理”是眾生本具真如本性中的一體兩面,猶如手掌與手背,雖然形狀不同,但其實都是手的一部份。“理”屬於本體,而“事”則屬於從“理”衍生出來的事像,兩者的關係,猶如水和水波。自性屬理﹔因果屬事。“事依理起,理得事彰”,對佛法一方面要有“理解”,另一方面又要有“事行”,事理兼備,解行並進,才能夠“實修實證”,真正受用。
真學以解行雙到為宗趣。非開解,無以趨道﹔非力行,無以證道!
2.3 彌陀疏鈔內容簡介
本疏鈔演義合共有四卷。整個第一卷,都是圍繞在解釋阿彌陀經背後所包含的義理。真正開始解釋阿彌陀經的經題和經文含義,是從第二卷開始。
此經疏鈔,大文分三,初通序大意,二開章釋文,三結釋咒意,為順諸經序,正,流通,三分,亦順淨業信行願故。“通序大意”,包括了五個部份,“一明性﹔二贊經﹔三感時﹔四述意﹔五請加”。
通序大意者含二義,一通序一經大意,以明性、贊經二科,發揮 “自性彌陀,唯心淨土”,為修持之本,然後依解起行,執持名號,求願往生。其鈍根者,單由事相,專持名號亦得往生。三根普被,上下兼收,作末法最後方便,為一經大旨也。二通序作疏大意,以感時、述意二科,明此一經,事理雙融,性相通備。時機執性執相,各滯一邊,至令廣大法門,迷而不覺,故竭思累載,數易韋編,作此疏鈔也。
“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是指萬法盡歸我們的自性一心,故此心外無佛,亦無淨土,所謂“彌陀”,實在是自己心中之“彌陀”, 所謂“淨土”,亦是指自己心中的淨土。
蓮池大師有鑑於末法修行人,對於“事理雙融,性相通備”這個義理未能了悟,不是執了空性的一邊,便是落於事相的另外一邊,對於本經所開示“事理雙融,性相俱備”的“廣大法門”,“迷而不覺”,不是“不知如來真實義”,便是“錯解如來真實義”。
由於上述的原因,蓮池大師於是發下大心,“竭思累載,數易韋編”,經年累月,反覆修改,著作出本部疏鈔。韋編,是指古代的書是以皮索穿竹簡成篇,稱為韋編。
2.4 通序大意簡介
彌陀疏鈔卷一解說“通序大意”,相等於“信”。從“通序大意”中“契其大端”,了解本經的要旨之後,“自能深忍”,自然會深信於心。
通序大意分五: 初明性,二讚經,三感時,四述意,五請加。
2.4.1 明性
性即常住真心,全體是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初明者,恐人認阿彌陀佛在自性之外,故古云,”若認他是佛,自己卻成魔”,又云,”求人不如求自己”。但以無始暗動,障此靜明,故託彼名號,顯我自心耳。然西方亦實有阿彌陀佛,而即此西方佛,亦不在自心外,即事即理,即理即事,大師恐狂愚錯認,故首明也。

佛法認為,世出世間一切法,不離“事”與“理”,而由於二者其實猶如水波與水,麵粉與麵包,在本質上是一樣,故此,不只互不妨礙,更是交融無礙。由於這個原因,“事”即是“理”,“理”亦即是“事”,“事”與“理”本自不二。因此事相上西方阿彌陀佛之“事”,與“萬法不出一心,彌陀非在心外”之“理”, 實際上是“一” 而不是“二” ,兩者不單只並非對立,而是相互共存在我們的真如本性之中,沒有分別。
狂,是指執著於“頑空之理”,偏執地否定有西方淨土等種種事相的存在﹔愚,是指只知執著事相上的做作,不知淨土不出心外。蓮池大師恐怕“狂,愚”等人不明“即事即理,即理即事”這個道理,不是執理廢事,有理論沒有實行﹔又或者執事廢理,只有事相上的做作而不明白隱藏在背後的理論,偏於一邊,令修行出現失誤,故此,首先在“明性”一科,將自性“即事即理,即理即事”這個持點解釋清楚。
2.4.2 贊經
經即佛說阿彌陀經。讚者,以此經是一大藏中第一方便故﹔是十方諸佛同所贊歎故﹔以四字名號,普接三根,直通五教故﹔以依經執持能顯自性,於一生中,可從博地,直登十地故。
“經”,是指佛說阿彌陀經。而所謂“贊”,包含了下列四個原因。第一個原因,“以此經是一大藏中第一方便故”,意思是指讚嘆本經,是因為本經屬於三藏十二部中,接引眾生的第一方便法門。又所謂“方便”,是指“於理無礙,於事恰當”,為之“方便”。
“執持名號”所包含的義理,通於“小始終頓圓”五教。而所謂“五教”,是指華嚴宗三祖,賢首國師,以佛所說法,有淺深不同,乃按其義理,而立“五教”,以華嚴一經,是佛稱性而談,宣揚圓融法界,判為一乘圓教,餘經律論,判屬小,始,終,頓四教。
本經所開示的“持名念佛”法門,能夠令眾生的自性重新彰顯,又只要修行得力,“上品上生”往生的話,便可以在一生之中,從博地凡夫,一躍而成別教地上菩薩。
2.4.3 感時
時,即今末法之時﹔感者,以時丁末法,根多淺薄,法門中人非愚即狂。故微妙法門,或攘臂排為小教,或大笑斥作權乘﹔又或終日唯動數珠,或窮年但數黃荳。大師婆心甚切,能不為之傷心也。

在“感時”這個部份,是感嘆生於末法,眾生根機頑劣,不肯領受“持名念佛”這個第一方便法門。蓮池大師感嘆“時丁末法”,在末法期中,大部份眾生的根機淺薄,縱使有信佛的人,“非愚即狂”,這些人對於本經所提倡的微妙法門,都不能圓滿地承受,不是變成“執理廢事”的“狂”,便是成為“執事廢理”的“愚”。
在“執理廢事”的“狂徒”來說,如本文接著指出,“攘臂排為小教,或大笑斥作權乘”,意思是指他們排斥念佛法門,視之為“小乘教”﹔又或者嘲笑這個法門,斥之為權宜之法,非為究竟。攘臂,是指攘起衣袖,來表示激動的意思。
而在“執事廢理”的“愚夫愚婦”而言,則如跟著指出,“終日唯動數珠,或窮年但數黃荳”,不明自性,乃至對“無上甚深微妙法”不求甚解,只知作事相上的念佛,甚或只是為了求取榮華富貴,闔府平安等世間利益。由於上述的原因,蓮池大師婆心深切,豈能見此弊病而不傷心感嘆呢!
2.4.4 述意
意即大師作疏之意﹔述,陳也。與前述字解稍異。大師本意,全在兼利,欲發起眾生之真信,故極論念佛之宏功爾,蓋欲以一句彌陀,遍引群生出於苦海,那容不饒舌耶。

在“述意”這個部份,蓮池大師道出了著作本疏鈔的原因。“意”,是指蓮池大師道出著作本疏鈔的心意。“述”,是指陳述。(“傳述”是流傳他人的說話﹔而“陳述”則是表達自己的意見)。本文是指出,在“述意”這個部份,蓮池大師道出著作本疏鈔的本意,包含了“自利利他”的“兼利”。在“利他”而言,大師希望借本疏鈔,發起眾生對念佛法門的“真信”,故此在本疏鈔中,力陳“念佛法門”的宏遠功德,希望以本經所提倡的“執持名號”,接引眾生,出離這個六道苦海,縱使有人嫌蓮池大師“饒舌”(多嘴),蓮池大師也不計較了。
2.4.5 請加
加是三寶加被﹔請者,祈請也。佛滅度後,凡有著述,皆皈三寶冥希加被。良以自己一人心力有限,而佛具無緣大慈,能令精誠祈請者,自得勝智,故請加。
指請求佛力加被本疏鈔。佛滅度後,凡有著述,皆皈三寶冥希加被。良以自己一人心力有限,而佛具無緣大慈,能令精誠祈請者,自得勝智,故請加也。本文指出,自從佛滅度之後,一切有關佛法的著作都要皈依三寶,希望得到三寶加被。
三、念佛法門的真義及正確修行方法
3.1 明性
先明性者,一切法門全歸自性。今此念佛往生,必先明自性彌陀為本,然後一心稱名求願往生,必於寶剎速證無生,直入聖階度生亦廣,所謂先悟毘盧法界,後修普賢行門也。設使不明性體,罔意造脩,縱得往生,祗成末品,先明自性意在斯乎。
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出當人自性,而佛演說一切教法,無非為令眾生了悟真心,回歸自性,來作為我們人生的目標。三藏十二部,都是以此來作為最終目的。求生淨土,必須首先明白“自性彌陀”之理,阿彌陀佛非在心外,而是在我們的自性之中,以明白自性,來作為修行之本,然後再從事相上,一心念佛,發願往生,便能夠得嘗所願,往生極樂,得證無生法忍,由此而直入“聖階”,以菩薩身份,乘願再來,廣度眾生。本文提醒我們首先明白自性之理,然後修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往生極樂,
“信佛修行”,而不明白自性,有“信”無“解”,時時在“行門”上糊里糊塗地修行,盲修瞎練,縱使有幸得以往生,也只得個“下品”的等位。由於這個原因,本疏鈔首先在“明性”這一科,將自性解釋清楚。
靈明洞徹,湛寂常恆,非濁非清,無背無向,大哉真體,不可得而思議者,其唯自性歟。此六句,概括地了真如本性的特性。“靈明洞徹”是指我們的自性清淨妙明,照了世出世間一切法,了了分明,遍一切處。
靈耀清明的真如本性遍及十方法界,我們的世界,乃至整個宇宙,其實不在心外,而是在我們的自性真心之中。而“湛寂是寂常恆,言此寂體豎窮三際”,是指我們的真如本性常恆不變,通徹於“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綜合來說,從我們自己開始,進而擴展至宇宙萬有,乃至過去現在未來,一切一切,都離不開我們自己的心。一切一切,無非都是心中影像,心中感受而矣。萬事萬物,乃至萬般感受,都與我們的“心”息息攸關。
自性真心不生不滅,離開了“明暗,動靜” 等分別相對,周遍法界,事事無礙。
佛說阿彌陀經的宗旨,不在事相,而是在於“全彰自性”,彰顯我們的自性。實則一切經都不離自性。所謂“自性”,亦即眾生本具的“性德之佛”。“性德”者,是指眾生自性理體之中,本自具足的圓滿功德。自性“非自非他,非因非果”,離開了世間上的相對法,“即是圓常大覺之體”,屬於在法界中圓滿周遍,常恆不變的大覺本體。
本經所開示的修行方法,正是為了要幫助眾生令自己這個“圓常大覺之體”重新彰顯出來。至於如何令自性重新彰顯出來呢? 簡單地說,是指依止著“自性之理”,而行“念佛之事”,亦即所謂“事依理起,理得事彰”。
從“事依理起”上來說,“蓋以據乎心性,稱彼名號,名號可彰”,從自性的理體之中,生起持名念佛之事﹔而在“理得事彰”上來說,“託彼名號,觀于心性,心性易發也”,意思是指借助執持名號之事,反觀自性,在一心不亂的時候,心清淨了,平等了,自然令我們的自性重新彰顯出來。
又復經中一切依正,皆彰我自心,無量光即自性照,無量壽即自性寂。
“無量壽”及“無量光”,是“阿彌陀”所包含的意思。“無量光”,是為了表揚我們自性中本來具有,對於一切法照了分明的“妙用”,菩薩借用這個“無量光”的“妙用”,一方面反照自性,內薰無明,作自度之行﹔另一方面,又用它來觀照眾生的前因後果,來龍去脈,按機施教,教化眾生。“無量壽”,是為了表揚我們自性中不生不滅,寂然不動的本體。
觀音即自性悲,勢至即自性智。種種莊嚴,即自性萬德萬行,若一毫法從心外生,則不名為大乘法也。
本經所開示的種種依正莊嚴,非從他方而來,而純粹是我們的自性本具的萬得萬行,萬法不出一心。六度萬行,乃以一切功德,若從心外而作,心外而求,不能夠被稱之為“大乘法”。因為“大乘法”的重點,正正在於彰顯萬法不出一心之理。
既然自性即是“無量光壽”,阿彌陀佛亦即是我們的自性,故此,念一句佛號,即是念自己的真如本性,也就是說,“念佛”即是“念心”,念自己的真心,借助一句佛號,令自己的自性清淨心重現。
總結而言,疏鈔以這麼多的篇幅來解釋自性,是為了幫助我們,擴大心量,明白到“我即一切,一切即我”,減少對“我”和“我所”的執著,既然我們本來同歸一體,本無分別,那又有怎麼“好爭”和“好怨”呢?另一方面,明白自性,以“回歸自性”來作為我們的人生目標,而不再只知執著我們今期的“色身”。
自性“遍一切處,不生不滅, 不染不淨,不落相對,不住不離,言語道斷”。若果能夠在上面的問題痛下苦功,誓要改變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即是與自性相應,亦即是“真念佛”。否則的話,思想行為與自性相違,念佛便不能與自性相應,便成為心外求法,盲修瞎練,純粹事相的做作而已。
3.2 讚經
3.2.1讚經總論
本段序文接著指出,既然自性是如此不可思議,那麼在修行人來說,如何可以將“明性”的理論,應用在事行之中,令修行人能夠借事相上的修行,來回歸自性呢? 方法就在彌陀經。彌陀經的教義,就是令修行人借事相上的修行,即是持名一句 “阿彌陀佛”,來“澄濁而清,返背而向”,從汙濁的心態,轉去一個清淨的心態﹔從背離自性,迷惑顛倒,而轉為回歸自性,圓證佛果。
“越三祇於一念,齊諸聖於片言”,清清楚楚地將本經“持名念佛”最殊勝之處點出。念一念彌陀聖號,即超越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一句彌陀聖號,包羅了十方三世,諸佛如來的無量功德莊嚴。因此本經有“至哉妙用,亦不可得而思議”,我們這些生死凡夫,今曰千載難逢,真是一定要好好地珍惜,體會本經的甚深微妙法義。
以佛名號投于亂心,亂心不得不淨,如水清珠投于濁水,濁水不得不清。
生死凡夫,心亂如麻,欲想回復清淨的境界,談何容易。本文借用永明延壽禪師萬善同歸集來指出,如果以相續不斷的佛號,輸入亂心之中,便能夠令亂心得以清淨,猶如將清水珠投于污水之中,污水便會得以清淨,這個做法,為之“澄濁而清”。
一向流落他鄉,不思故國,今則迴神寶剎,將覲慈尊也。一念是智,片言是境,越僧祇謂智超勝,齊諸聖是境妙圓。
“背”是指眾生“流落他鄉”,輪迴六道﹔“向”是指回歸自性。唯有不再在六道中流浪,回歸淨土家鄉,面奉彌陀,為之“返背而向”。專心“念佛”,沒有散亂的心念,屬於智慧的妙用﹕而由此而所念的“阿彌陀佛”四字,則屬於所念的殊勝事相。這個一念“念佛”的心念,超越三大阿僧祗劫的修行,屬於智慧的妙用﹕而一句“阿彌陀佛”這個假名事相,卻又該羅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的功德莊嚴。
“持名念佛”縱使能夠令眾生往生極樂,出離生死,但尚未成佛。 以三昧功成之人,雖功行未滿,而法身已明。所謂一句佛號,便超越了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是指因“信”而一心念佛,得證念佛三昧。從“解門”而言,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在我們這個超越時空的自性上來說,沒有時空,何來“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之事呢?
信而不解,增長無明﹔解而不信,增長邪見。“心生滅門”是為了要未見本性的生死凡夫,善用阿彌陀經中的義理,借假修真,由事而入理,借助一句彌陀聖號,從有生有滅的事相,來回歸到不生不滅的自性理體之中。
夫垢心難淨,混若黃河,妄想難收,逸如奔馬,歷恆沙無數量之劫,輪轉未休,攻三藏十二部之文,覺路彌遠。而能使濁者清,背者向,一念頓超,片言即證,力用之妙,何可思議,用從體相而出,故止言妙用也。末句結歸,言如是妙用當是何經,惟佛說阿彌陀經,足以當之。
唯有本經所開示的持名念佛,才能夠轉濁為清,從背返向,以一念頓超生死,以一句得永不退轉,力用之妙“不可思議”。本經所開示的持名念佛,屬於“至哉妙用”,原因是這個用, 非從外來,而是從自性一心“體相用”中的“體”與“相”中流出,故此稱之為“妙用”。“體”是指自性本體﹔“相”是指一句彌陀聖號﹔“用”是指一念彌陀。
今但片言名號,便入一心,既得往生,直至成佛,即方便而成圓頓。
“即方便而成圓頓”是指持名念佛這個法門,又方便,又圓頓。如果能夠上品上生往生,“即登初地”,成為別教初地菩薩(圓教初住)法身大士。故此持名念佛之法,屬於通往玄妙法界之秘笈,脫胎換骨之神丹也。
“性”是指性德,屬於理體﹔“修”是指修德,屬於事相的力用。“全性起修,全修即性”是指由性德的理體,生起“修德”事相的力用﹔又修德不出性德,借修德的力用,來體現出性德的理體,亦即所謂“事依理起,理得事彰”。“性外無修,修外無性”是指“性德”和“修德”,相互不離。“修德”的事相,不離“性德”的理體,“性德”和“修德”,互融不二。
故我世尊,乍說三乘,終歸一實,等頒珍賜,更錫殊恩。更錫殊恩者,即於一代時教中,復出此經也。而於其中,復出念佛一門,不論大根小根,但念佛者,即得往生,亦不待根熱,方乃會之歸實。
佛在“會三歸一”之後,更為眾生開示念佛法門,不管利根鈍根,“但念佛者,即得往生”。念佛的眾生,不需要等待根機成熟,便能夠“會權歸實”,只要往生極樂,便得永不退轉。眾生要先經三乘法,待根機成熟,才能夠會歸法華圓頓之法﹔但相反地說,本經念佛之法,卻不需要經歷“阿含,方等,般若”等三乘法,縱使根機未成熟,也能夠在往生之後,得永不退轉之利。
但往生者,即得不退,喻如不次之擢,廕序之官,恩出非常,名殊恩也。
“不次之擢”是越級提升﹔“廕序之官”是繼承了先人的名位爵位。“不次之擢”,是比喻在這個娑婆世界依照其他修行方法的話,必須按部就班,“漸漸斷惑”,最低限度將“見思惑”斷除,才能夠了脫生死,有如當官要慢慢地按次第升級。念佛法門不需要斷“見思惑”,“但得往生,即超生死”,何等簡單方便,有如做官得到越級高升。
“蔭序之官”,是比喻在這個娑婆世界,“功圓行滿,方成聖果”,有如做官必須“明經中式”,經過科舉考試及格,又或者立下“汗馬成功”,才可以封侯拜相。今念佛法門,不必功行圓滿,仗佛願力,疾登彼岸,喻如祖宗遺廕,現膺爵祿也。只要執持名號,“不必功行圓滿,仗佛願力,疾登彼岸”,有如承繼“祖宗遺廕”,又或者“現膺爵祿”,承繼了爵位與俸祿。
念佛恩中之殊者,念佛之比其餘法門,固為殊恩,而念佛一門,復有多種,如觀像,觀想,實相等。而觀像,則像去還無,因成間斷。觀想,則心麤境細,妙觀難成。實相,則上智乃克承當,中下未能領荷,唯此持名,至簡至易,普攝諸根,鶴沖鵬舉,驥驟龍飛,殊恩中之殊恩也。
唯有持名念佛,簡單容易,普被三根,有如白鶴雖然能夠飛天,但又豈及大鵬鳥的舉翅高飛﹔千里馬雖然能夠奔馳野外,又豈及飛龍在天呢?白鶴及千里馬,是比喻其他法門﹔大鵬及飛龍,是比喻持名念佛。故此相比之下,持名念佛,確實屬於殊恩中的殊恩。持名念佛者,以“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最易得力。
3.2 統論淨土功德
“淨土法門”的理論,一直以來都是以“三經一論”,來作為基礎。三經是指阿彌陀經,無量壽經及觀無量壽經﹔一論是指世親菩薩所註解的往生論。直至清朝咸豐年間,魏源居士將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附在三經後面,稱為淨土四經﹔民國初年,印光大師又將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附在四經後面,合稱為“淨土五經”,變成了五經一論。
本段序文,則主要是在“淨土法門”之中,介紹無量壽經和觀無量壽經這兩部經的大概要旨,然之後將這兩部經與阿彌陀經作一比較,借用來顯出本經“更為殊勝”。
指四十八之願門,開一十六之觀法,願願歸乎普度,觀觀宗乎妙心。
釋迦世尊在無量壽經中,開示阿彌陀佛所發的“四十八大願”﹔以及又在觀無量壽經中,開示了“十六種觀法”。眾生可以從這裡,看到了“淨土法門”的殊勝之處。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全部都是為了普度眾生而立﹔而觀經的“十六觀法”,亦無非是為了令眾生借觀想,來回歸自性一心。
無量壽經中的要旨,亦即“四十八大願”,而“四十八大願”無非都是為了普度眾生,同生極樂。觀無量壽經的要旨,亦即“十六觀法”,而“十六觀法”都離不開“即空即假即中”的“圓極”自性一心。從“圓極”的自性一心之中,生出大願,得成正覺﹔又還以本願,再復入世,度化眾生,回歸到在自性一心中的淨土。
又以願門廣大,貴在知先,觀法深玄,尤應守約,知先則務生彼國,守約則惟事持名,舉其名兮,兼眾德而俱備,專乎持也。統百行以無遺。
知道“四十八大願”廣大無邊之後,當務之急,必須首先“知先”,分清先後,找出“四十八大願”的重點在那裡,而這個“重點”,是指“發願往生”。
知道“十六觀法”深奧玄妙,自己做不到的話,便應該專取一個簡單易行,適合自己根機的法門,而這個“簡單易行”的法門,亦即“持名念佛”。
若果能夠“知先”的話,便知道要“務生彼國”,當務之急,依“四十八大願”來“發願往生”﹔在守約而言,不如“持名念佛”,簡單易行,適合自己的根機。執持一句“阿彌陀佛”,已經攝取了諸佛菩薩一切功德﹔專持“彌陀聖號”,已經包括了“六度萬行”。
“貴在知先”是指要知道借助“彌陀聖號”來悟入自性,然後從自性中生起願心。由於自性無盡,故此從自性中所生起的願心,亦復無盡。由於從自性起用的“願心”是這樣廣大無盡,因此如果我們“欲入彌陀願海,必先悟徹自心”,我們假如希望與阿彌陀佛的大願相應,便應該首先悟徹自心,借“彌陀聖號”來悟入自性,明白到萬法“緣起性空”,一心念佛求生,不再貪戀沈迷於“五欲六塵”之中。
“深”是指十六觀法的觀想方法,屬於“深妙”﹔而“玄”是指十六觀法之理,則屬於“幽玄”。“法界”是指我們自性一心中的法界,是指觀無量壽經中的“十六觀法”,是以法界“心”,來觀想法界中的“境”,“心”與“境”,都離不開我們的自性真心,這樣的話,豈不是為之“深妙”嗎?
利用自性中的全體“性德”和“修德”,來作“十六觀法”,由於這個原因,這個“觀法,悟心上士,乃克行持”,唯有明心見性的人,才能夠勝任修持。我們這些初學佛法的生死凡夫,切勿高估自己的功夫,以為明白少許經教,有少許神通禪定,便以為自己也可以做到,不如好好地作“簡單易行”的“持名念佛”。
舉名兼眾德者,由名召體,體外無名,體具眾德,則名亦兼眾德,故一稱名,即稱佛眾德也。專持統百行者,以一心持名,萬緣自捨,即布施行,一心持名,三業自淨,即持戒行等。
“由名召體,體外無名”,純粹是“假名事相”的世間萬法,不出自性本體,並非在自性本體之外,另外有著種種“假名事相”的世間萬法,亦由於這個原因,“性體”和“事相”是分不開的,“性相不二”。既然“性體”具足恆沙功德,那與它息息相關的“事相”,包括這句“阿彌陀佛”,當然也包括了一切功德,由於這個原因,稱念一句“彌陀聖號”,亦即稱念諸佛如來一切功德。念佛亦即“六波羅密”。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不復起貪瞋癡,即大持戒。不計是非人我,即大忍辱。不稍間斷夾雜,即大精進。不復妄想馳逐,即大禪定。不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
“四十八大願”的範圍,普被九法界眾生,願力廣大宏深,無邊無際。故此,“入之必有繇漸”,若欲悟入這個“彌陀願海”,必須依次第而入,故貴知先,故此一定要“知先”,知道在“四十八大願”中,那一願對自己最為迫切。而最迫切者,莫如發願往生,因為在無量壽經中第十九願有言,“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因此,這個知先,是指首先發願,借助阿彌陀佛的願力,往生淨土,才能夠成就淨業。若果做事的時候,能夠依重要性來分出先後次序,先作重要有用之事,則成功的機會便大了。“茫無畔岸”是指由於自性無盡,故此由我們的自性真心所發出來的“四十八大願”,也是“茫無畔岸”,沒有盡頭。
“觀法深玄,尤應守約”,是指觀無量壽經中的“觀法”繁多,分為十六個,並非只有一點兒或一方面的事,絕不簡單。“十六觀法”精深微妙,我們這些“初機”的生死凡夫,縱使欲修,也只會力不從心。靡及者,是指力不從心。一定要選取一個簡單精要的法門。而在本文而言,當然是指“持名念佛”。本文是借用孟子的話來引證,作任何事,一定要分出輕重,首先找出要點而行。
蓮池大師著作本疏鈔的目的,是為了推廣“持名念佛”,故此指出對初心修行人來說,“十六觀法”比不上“持名念佛”簡單易行。所謂“初心”,意思是指對佛法已有圓滿了解,但沒有深行的初機眾﹔乃至包括那些“茫然未識之初心”,亦即我們這些對佛法根本一無所知的真正初機眾。故此“十六觀法”雖難,亦有成就的機會﹔但對於我們這些不明佛法,又沒有修行的末法眾生而言,“十六觀法”則可能是真的太難了。
云何知先,由生彼國,近事如來,如是大願,庶可希冀,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故以求願往生為先務之急也。
以“發願往生”來作為首要之事,是因為發願往生,往生淨土,便能夠親近彌陀。修行人都希望能夠開悟見性,而如果“發願往生”,投生極樂的話,隨時隨地都可以見到阿彌陀佛,到那個時候,何須再擔心不開悟呢?故此“發願往生”,實屬當務之急,首要之事。
永明四科簡云,無禪無淨土,鐵床并鐵磨,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現世為人師,將來作佛祖,有禪無淨土,十人九錯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永明四科簡是指蓮宗六祖,永明延壽禪師的十六句偈。“無禪”是指不修禪定﹔“無淨土”是指不肯念佛。“無禪無淨土”,今生未能夠“明心見性”,也未能夠借念佛來往生,只在世間做作人天福報,來生忘記了前生事,隨著今世積福,來生享受榮華富貴,耽著五欲,要他“知苦,捨樂”,談何容易,更分分鐘由於貪得無厭,廣造惡業,結果臨終一氣不來,即墮地獄,落得“鐵床并鐵磨,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的苦果。故此,古人有言,“修行之人,若無正信求生西方,泛修諸善,名為第三世怨也。”
“有淨土”是指真信切願,一心念佛,發願往生。“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猶如老虎頭上有角,威猛無敵,除了自了生死之外,更能夠“現世為人師”,弘揚佛法,廣度眾生,乃至臨命終時,蒙佛接引,上品往生,究竟成佛,故曰“來生作佛祖”。
雖然有“參禪”,但可惜未能夠“明心見性”,未斷“見思惑”,又不肯念佛,未能夠起碼“帶業往生”,結果臨命終時,不能主宰,隨著善惡業力,再次輪迴。
雖然沒有修“禪定”,但只要能夠決志求生西方,借助彌陀大願,志誠念佛,自然感應道交,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故云“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既生西方,見佛聞法,隨其根性淺深,或漸或頓,證諸果位,既得證果,則開悟不待言矣。
雖然智者大師在觀無量壽經疏中有言,“觀法”雖然分為十六個,有“依正主伴”之分,但其實全部都是以“阿彌陀佛”來作為主體。“阿彌陀佛雖然屬於“至極果人”,但由於“萬法唯心”,實際上亦離不開我們的當人自性。故此,“十六觀法”乃至阿彌陀佛,全部都離不開我們的“心”。只需要得聞佛名之後,一心執持,便能夠將阿彌陀佛乃至極樂世界的“依正”二報包含了在裡面,你說是不是簡單容易,“功不繁施”,並不繁複難行,人人可作呢?
由於“萬法唯心”,故此,若果能夠一心執持,心中念念清淨,與自性清淨心相應,自然能夠從自性之中,生起恆沙妙用,“無事不辦”。“無事不辦”的境界中,極樂世界的依正二報,頓時現前,往生念起,即登彼國。由於這個原因,在“無事不辦”的境界中,乃至難行的“十六觀法”,不學而成。“持名念佛”,一方面簡單容易,另一方面又能夠“無事不辦”,實在是屬於“守約”。諸佛如來憐憫眾生,直勸眾生不要浪費時間在其他法門了,單持名號吧!
“至簡”是因為不繁複﹔“至易”是指易做,借此來引證“一心念佛”屬於“守約”。
心清淨故。何事不辦者,既得其本,不愁其末也。
心清淨是指回歸清淨心。有本必有末,既然得到心清淨的本,回歸了自性,在自性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妙用之下,當然“無事不辦”。疏文“剎那運想,依正宛然,舉念欲生,便登彼國,是則難成之觀,不習而成”這六句話,正是用來解釋“心清淨故,何事不辦”。
萬法不出一心,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盡在心中,心清淨的話,欲見阿彌陀佛,自然浮現出清淨的阿彌陀佛﹔欲想往生極樂,隨時可去。
舉名者,佛有無量德,今但四字名號,足以該之,以彌陀即是全體一心,心包眾德,常樂我淨,本覺始覺,真如佛性,菩提涅槃,百千萬名,皆此一名攝無不盡。此心不為三際遷流曰常,不為二死逼迫曰樂,具八自在我曰我,離五住污染曰淨。本來妙明曰本覺,方始出纏曰始覺,不妄不變曰真如,離過絕非曰佛性,諸佛所得之智曰菩提,諸佛所證之理曰涅槃。
3.3 “持名念佛”的特殊利益
3.3.1 初因成: 從茲而萬慮咸休,究極乎一心不亂。
“因成”指出從因地上來說,“持名念佛”會令念佛人得到“一心不亂”。當知道一句佛號殊勝無比,包含了一切功德法門之後,若果能夠一心“持名念佛”,念到“萬慮咸休”,妄念息滅,至極的時候,得到“一心不亂”。
由於專持名號,妄念息滅,得一心不亂。“萬慮”是指我們未開始念佛之前,念念都充滿著妄念,乃至在短短的“一剎那間”,已經有九百個“有生有滅”的念頭,這些妄念,每個都離不開“生住異滅”四個階段。每個念頭按次序而生起,數量之多,“無量無邊”,縱使有天眼,也計算不出妄念的數量。而這些“萬慮”,從無始來,便與我們緊緊地結合在一起,曾無休止。
有人數息,覺觀不休,念佛稱名,即破覺觀,此其驗也。休之又休,窮其源本,故云究極,至於一心不亂,是為成就念佛三昧。
妄念非常難斷,故此有人借助“數息”,數呼吸來平息妄念,但這個方法卻有可能變成“覺觀不休”,念念著在“數息”之中,變成止了一方面的“妄念”,但卻又落在“數息”的“妄念”之中。幸好這人改為“持名念佛”,破除了“覺觀不休”的問題。為甚麼呢?原因很簡單,以“念佛”的“淨念”,來取代了“數息”的“妄念”。以此驗證了一心“持名念佛”能夠“萬慮咸休”。
繼續息滅妄念,從粗念而至細念,直至破除妄念的本源,為之“究極”,而在“究極”的情况下,進入“一心不亂”的境界,亦即為之成就“念佛三昧”。“念佛三昧”是指從念佛而進入“大定”。
休之又休,即所謂精進更精進,放下又放下也。 源本,是萬慮之源頭根本,近言之,即是融通妄想,以為其本,窮謂浮想消除,於覺明心,如去塵垢,此即是事一心也。遠言之,則是罔象虛無,顛倒妄想,以為其本,窮謂倏然隳裂,圓明精心,於中發化,此即是理一心也。
事理一心,皆為成就念佛三昧。三昧此云正定,離邪名正,離散名定,以一心不亂,不同凡夫之不定,外道之邪定也。不受諸受名為正受,以一心不亂,無一法當情名正受。
不管“事一心”或“理一心”念佛,都是為了成就“念佛三昧”。“三昧”是指離諸邪亂,攝心不散。離開了邪魔外道,為之正﹕離開了散亂,為之定,而“念佛三昧”屬於“正定”,是因為“一心不亂”有別於凡夫“心猿意馬”的“不定”,亦不同於邪魔外道的“邪定”。分辨“邪定”和“正定”,重點在於看看這個“定”能否改變我們迷惑顛倒的思想,回歸到一個清淨平等的心,而不是在禪定中出現甚麼境界。
“不受諸受”是指不執著於“受”與“不受”的感覺,不著又不離,不貪亦不捨,為之“正受”,而“念佛三昧”屬於“正受”,是因為在“一心不亂”的境界中,“無一法當情”,心中沒有了情執。
3.3.2 “持名念佛”在果地上會證得甚麼境界
乃知匪離跬步,寶池涌四色之華,不出戶庭,金地遶七重之樹,處處彌陀說法,時時蓮蕊化生,珍禽與庶鳥偕音,瓊院共茆堂並彩。
“一心不亂”的境界是指“理一心不亂”。而“理一心不亂”往生的話,屬於“上品上生”,往生後即成法身大士,最低限度成就“華嚴初住菩薩”。當證得“理一心不亂”之後,便會發覺,不須移動半步,極樂世界“七寶池”中涌出“四色蓮花”,歷歷在目。
七重之樹是指“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不出家門,極樂世界黃金地中圍繞的“七重寶樹”,就在眼前。證得“理一心不亂”的話,無須“過十萬億佛土”,極樂世界的境界,盡現眼前,處處都聽到彌陀說法,無時無刻都見到蓮花化生。在“理一心不亂”的境界中,體悟到萬法平等不二之理。“極樂珍禽”與“娑婆禽鳥”,同出妙音﹔極樂國土的庭園,與娑婆世界的茅房,同等莊嚴。
“匪離跬步,寶池涌四色之華”是指在“理一心不亂”的境界中,自性心花頓開,明心見性﹔“左右逢源”,神通自在,得心應手,“清淨光明之體,當處出生也”,我們清淨光明的本體,當下重現。在理一心不亂的境界中,念念覺悟﹔道心增長,長養著我們這個具足恆沙功德的自性,隨處生起神通妙用,令我們不出戶庭,頓見極樂金地中的七重行樹。
“法界唯心”,既然借“理一心不亂”來“妙悟一心”,頓見自性,由於“法界唯心”,那些“過十萬億佛土”的“七重行樹”,其實“不出戶庭”,不在他方,也是包藏在我們的心中。“心包法界,既妙悟一心,即萬億剎外之蓮花,亦不離寸步”和本文“法界唯心,既妙悟一心,即萬億剎外之行樹,亦不出戶庭”這兩段文可以看到,“萬法唯心”,清淨的極樂世界不在他方,而是在我們的心中。
彌陀說法者,鵲噪鴉鳴,盡是深談般若,溪光山色,無非全露遮那也。處處者,即古人所謂,熾然說無間歇也。
“溪光山色”出自蘇東坡偈云,“溪聲即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夜來八萬四千偈,明日如何舉示人”。“遮那”是指“毗盧遮那”,盡斷“四十二品無明”所成就的清淨法身,亦即相等於眾生本具的自性法身。
在娑婆世界之中,竟然有阿彌陀佛在“處處說法”,是因為從我們的“平等心”上來說,一切法在我們的真心之中,本來完全沒有分別。“法界一相”,整個法界在我們的真心之中,只有一個“平等相”,而沒有“分別相”,由於這個原因,“鵲噪鴉鳴,盡是深談般若”,不管代表“吉兆”的喜鵲之聲,又或者代表“凶兆”的烏鴉之聲,無非都是我們心內的般若音聲﹔“溪光山色,無非全露遮那”,小橋流水,山河大地,無非都是我們自性所浮現出來的影像,重點在於我們的心中沒有了“分別執著”,自然感受得到。同樣道理,極樂世界和娑婆世界在我們的真心之中,也是本來沒有分別,因此阿彌陀佛在娑婆世界“處處說法”。
“處處彌陀說法”,亦即古人有云,法音的宣流,其實從未停止,除了諸佛菩薩,古今祖師大德的開經說法之外,無情萬物,實在也是“熾然說,無間歇”地不停說法,但這個“熾然無間”的說法,不能夠以耳來聞,唯有以心來“悟”。例如看見流水滔滔不絕,便印證了“念念遷流”的道理﹔一次致命的車禍,便引證了“苦”和“無常”的道理﹔乃至睡中一夢,更可以引證“空”和“無我”的道理。
若果“從悟而迷”的話,只會從母胎而生﹔但如果“從迷返悟”的話,則為之“蓮花化生”。所謂“時時蓮蕊化生”,是指“常在於其中,經行及坐臥”,是指不停地“從迷返悟”,不管在“經行”乃至“行住坐臥”之中,念念覺悟。
既得一心不亂,始知蓮華行樹,種種莊嚴,並非心外,何必耳聽金言,方是彌陀說法,娑婆印壞,始名淨土文成者哉。然則珍禽庶鳥,瓊院茆堂,何劣何優,何淨何穢,故曰西方在目前也。
其實所謂“往生”,並不是單指事相上的“往生”到“過十萬億佛土”的西方極樂世界,而是“往生”到我們自己心中的淨土。證得“理一心不亂”之後,便會體驗到極樂世界的“蓮花行樹”,種種莊嚴境界,不在我們的心外,由於這個原因,不用往生極樂,其實處處彌陀說法﹔亦何須了斷娑婆生死,實則早已心在蓮邦。
證得“理一心不亂”之後,回歸到我們平等的自性之中,不管極樂世界的“珍禽,瓊院”,又或者娑婆世界的“庶鳥,茆堂”,再沒有“優劣,淨穢”之分了,娑婆即是極樂,西方在目前。
總結來說,整段疏文除了介紹“理一心不亂”的境界之外,亦重點地指出了“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從事相上來說,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與我們相距遙遙萬里,但從我們的自性上來說,其實與我們不離半步,“心清淨”的話,當下即是彌陀淨土,如古大德有云,“身雖未到蓮花土,先送心歸極樂天”。《維摩詰所說經》云: 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3.3.3 總結: 自性彌陀,唯心淨土。
心佛不二,心即是佛,佛即是心,“自性彌陀,唯心淨土”。這個境界,是由於從“有念”進入到“念而無念,無念而念”的“真念”境界﹔又從“有生有滅”的境界,進入到“不生不滅”的“無生法忍”境界,在這個境界中,“念佛即是念心,生彼不離生此”,再沒有“佛”與“心”的分別,念佛即是念心,亦再沒有“娑婆,極樂”之分,再沒有所謂“往生淨土”了。
“念空真念”的第一個“念”字,是指念念相續的“佛念”﹔而所謂“真念”,是指我們的真如本性。所謂“念空”是指從念念相續的“佛念”,念到究竟之處,雖然一句佛號還是了了分明,但“空”了這個“念相”,念而無念,為之“念空”。指離開了“念相”的話,在這個境界中,“等虛空界,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處於一個“遍一切處”的境界,只有一個平等相,而這個“平等相”亦即我們的平等自性。而在這個境界,為之“真念”。
當到達“念空真念”的地步之後,最重要的是,再沒有了“能所”的分別,“能念心外,無有佛為我所念﹔所念佛外,無有心能念於佛”,在這個境界中,“能所雙亡”,再沒有了“能念之心,所念之佛”的分別了,心和佛打成一片,“念佛即是念心”。在這個境界中,“智外無如,如外無智”。代表“能念之心”的般若智慧,與代表“所念之佛”的真如本性,混為一體,沒有分別了,如智不二,亦由於這個原因,故此“念佛即是念心”。
在“念空真念,生入無生”的“理一心不亂”境界中,“既到無生田地”,既然已經證得了“無生法忍”,頓見本性,心平等了,“則其淨土已無彼此”,在“平等心”中,無分彼此了。萬法不出一心,所謂“往生極樂”,實在不離我們的“心”﹔而所謂“蓮花化生”,實際上不出我們的剎那一念。在這個“平等心”的境界中,極樂即是娑婆,娑婆即是極樂,故此“生彼不離生此”,“往生極樂”或者“投生娑婆”都已經沒有分別了。
“念空真念”是指由於“念佛至於一心”,念到“理一心不亂”之後,“念極而空,無念之念”為之“念空真念”。而這個“念極而空,無念之念”的境界,亦即所謂“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如印光大師在文鈔中指出,“念到相應時,雖常念佛,了無起心動念之相﹔雖不起心動念,而一句佛號,常常稱念,或憶念故,故云念而無念,無念而念”。
“念空真念”是指由於“念體本空”,念佛之“念”,本無實體,由於這個原因,“念實無念”,既然是“空”,是虛幻不實的話,那又何來有所謂“念”呢?而這個“念實無念”的境界,亦可以稱之“念空真念”。“念極而空”是指從有為的念佛修行上來說﹔而“念體本空,念實無念”中的“念體本空”,則是從“念相”的本體上來說,這個“念相”,本來空寂。
“念極而空,無念之念”中的“無念之念”這句話,是指在“無念”的自性中,不妨作出“念佛”的事行,借“有念”入“無念”。“念體本空,念實無念”中的“念實無念”這句話,是指“念佛”這個事行,實則上本來空寂,何來“念相”。
總結而言,“事依理起,理得事彰”,在修行路上,一定要事理兼備,否則的話,不是死在盲修瞎練的事行,便是落在一個“有解無行”,空口講白話的情况。
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是則禪宗淨土,殊途同歸,以不離自心,即是佛故。即是禪故。彼執禪而謗淨土,是謗自本心也。是謗佛也。是自謗其禪也。亦弗思而已矣。
“禪宗淨土,殊途同歸”,從對整個序文的解釋可以用來,證“理一心不亂”的話,實則上與禪宗的“明心見性”同一個層次,同一個境界,“以不離自心,即是佛故,即是禪故”,不管“念佛”或者“參禪”,都離不開我們的“心”。執著“參禪”為勝,“念佛”為劣,誹謗念佛,實則上是未明白“念佛”亦即“念心”,誹謗“念佛”,變成了誹謗自己的心,誹謗“心佛不二”的“佛”,乃至誹謗直指心性的“禪宗”,“亦弗思而已矣”,這個過失,非同小可,後果嚴重,真要好好地反思一下?
3.3.4廣顯持名所被
指出“持名念佛”這個法門,適合不同根機的眾生。一心念佛 分為“事一心”和“理一心”兩個層次,“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境界,屬於“理一心不亂”的境界,只有“上根利智”的人才能夠做到,是因為這個“理一心不亂”的境界,屬於“無方所,無形相”,沒有界限,沒有形相,不容揣測,不可思議,除非是深具,宿世般若慧根的上智之士,才能夠直接承担,一般根機稍鈍之士,很難證得。
“下根鈍智”的生死凡夫,不能夠領悟“自性彌陀,唯心淨土”之理,但只要在事相上“以妄念念佛,離此生彼”,以毒攻毒,借用“生滅妄心”來念佛,發願離開娑婆,往生極樂。而這個做法,屬於“生佛宛然,淨穢歷然”,在事相上有“彌陀”與“眾生”,“淨土”和“穢土”的分別,以“我”這個“眾生”,來求極樂世界中阿彌陀佛,“厭娑婆,欣極樂”,雖然與我們的自性完全沒有相應,也可以往生淨土。
3.4感時
感時是感嘆眾生對如此殊勝的持名念佛,不知信受,只能夠繼續在六道中沈淪。
3.4.1 初總歎
奈何守愚之輩,著事而理無聞,小慧之流,執理而事遂廢,著事而迷理,類蒙童讀古聖之書,執理而遺事,比貧士獲豪家之券。

學佛一定要,融通事理,“事依理起,理得事彰”,否則的話,便會出現偏差,誤入歧途。“下根鈍智”的人,執“事”而不明“理”,只知道事相上的做作,雖然“念佛”,但不明“自性彌陀,唯心淨土”之理。那些自以為有智慧之士,執理廢事,執“空理”而廢“事行”,有理論而沒有實行。
“執事廢理”的人,有如小孩子學讀聖賢書,讀而不知其理﹔而“執理廢事”的人,則有如一個窮人拾了大富翁的財產清單,便以為大富翁的財產全部都屬於他,不知道這張財產清單對他是沒有用的。
學佛要做到“有事有理”,在修行路上,“解行並進”,對佛法有正確的理解,有正確的修行,欠缺了其中一樣,學佛便容易出問題了。(“守愚”,是指自甘以愚者自居,不肯求取真理﹔而所謂“小慧”,是指只有偏空之慧,並非真正具足般若智慧。)
沒有理體的存在,則一切事行,都是白費功夫。因為有自性彌陀之理,才可以成就勸人持名念佛之事﹔如此推論,因為有唯心淨土之理,才可以有勸人求生淨土之事。“事依理起”: 在念佛法門上來說,是指持名念佛,往生淨土之事,是有賴“自性彌陀,唯心淨土”之理來支持。若果沒有事相的修行,則理體如何可以得以彰顯呢?因為有持名念佛之事,才能夠得證自性彌陀之理﹔有求生淨土之事,才能夠了悟唯心淨土之理。由於有“是心是佛”之理,才能夠成就“是心作佛”之事,這是從“事依理起”上來說。
因為有“是心作佛”之事,才能夠彰顯“是心是佛”之理,這是從“理得事彰”上來說。
從理體上來說,何來有念?但又不妨,在“無念”之理中,生起“念佛”之事,借念佛之事,來回歸自性之理,而這個做法,是因為“有念”之事,與“無念”之理,在“事依理起,理得事彰”的原則之下,實際上是不可分割。一定要“理事雙修”。從“本智”之理體中生起“佛智”之事用,借事顯理,這樣的話,才能夠算得上是真正的大智慧。
3.4.2 感嘆“執理廢事”的人,不肯“持名念佛”。
將佛號中的每一個字,念得清清楚楚,然後一句一句佛號又接績不斷,為之“念能相繼”。“執事廢理”的人如果做得到的話,還是可以往生。最重要是能夠用念念相續的佛號來取代妄念,依著這少許的清淨心,雖然品位不高,但至少可以往生到極樂世界中的“凡聖同居土”。而所謂“伏妄”,是指心中尚有“妄念”,但當念起之後,立刻警覺,用佛號將“妄念”轉為“淨念”。
有人可能宿世善根深厚,借事修“頓悟”自性,隨著“頓悟”的深淺程度,决定往生後的品位。“頓悟”,是指與“自本心忽然契合”,明心見性,“一發一切發”,借“頓悟”將自性的恆沙妙用開發出來,進入自性彌陀,唯心淨土的境界。
如果這個“執理廢事”的人是一個信佛的修行人的話,則會墮落在邪魔外道的“偏空”知見之中﹔而如果是一般凡夫和外道的話,沒有修行,便只會繼續輪迴生死﹔而如果“執理廢事”的人屬於口口談空,步步行有的話,分分鐘因為口是心非,言行不一,廣做惡業,結果墮落三塗,萬壽無疆,由於這些原因,“執理廢事”的人便會“反受落空之禍”。
信佛,要“正信”,因為求名求利,乃至求神通感應來信佛,都並非正信。因此,尋師學佛,切勿以某人的名氣,神通,乃至自稱的境界來作判斷。正信佛法的導師,以“德行”為基礎,謙虛,包容,絕不會自誇自大,自抬身價,不貪名利,嚴格地遵守戒律。
一切行門,包括“念佛,持咒,參禪”,乃至密宗的種種密法,都是為了修我們的心,令我們借修這些法門的時候,一心專注,心無二用,借此來放下分別執著,生起慈悲平等的心。法無分別,分別在心。
3.4.3感嘆眾生辜負佛的好意,不肯“持名念佛”,自招苦果。
遂使垂手徒勤,倚門空望,上孤佛化,下負己靈。今生以及多生,一誤而成百誤,甘心苦趣,束手死門,無救無歸,可悲可痛。
本段總結地感嘆,佛開示妙法,令我們出離三界苦海,可惜我們雖然千載難逢地有幸得人身,又得聞妙法,卻不肯好好地持名念佛,求生淨土,辜負佛恩。
眾生不肯努力修行,徒使阿彌陀佛有如慈母憶子,兒子不肯回家,母親只能夠倚在門前歎息。眾生不肯事理雙修,借念佛來回歸自性,實在是上負佛恩,下負自己的真如本性。
眾生不肯聽從佛的教導,不肯依教奉行,今生以至未來,一錯再錯,甘心在六道苦海之中流連,繼續生生死死,永無休止,無可救藥,實屬可悲可痛!
“垂手徒勤,倚門空望”,從自性上來說,是指我們的真心,一直默默地在熏習我們的妄心,奈何我們無明深重,執妄捨真,貪戀事相上的短暫滿足,不肯回歸清淨本體,問題的根本,在於我們的分別心,執著心,懷疑心,太厲害了,縱使偶然有一念厭倦世間的心生起,轉眼間又被世俗享樂心遮蓋了,乃至縱使有善知識來作助緣,教化種種法門,我們如果不是“聽而不信”,就是“信而不行”,因此雖然有“真如內熏無明”,但“無明”卻“全不顧真如也”。
眾生有幸在今生得聞如此殊勝的念佛法門,猶如久居異鄉,突然接獲家書,應當立刻返鄉,一家團聚。眾生應當借此殊勝因緣,努力修行,發願往生,豈知眾生“悠悠揚揚,漠然不顧”,豈非又錯失了一個大好機會呢?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今生空過之後,不知何生才能夠再遇到如此殊勝的法門了!
我們雖然得聞如此殊勝法門,卻不珍惜,置之不理,猶如與久別的好友狹路相逢,竟然當面錯過,想再重遇,豈不是更難了!“狹路相逢如不薦,未知何劫離娑婆”。
道是指自性之道。自性之道,不落於世間的相對法中,不可思議,無容言說,並非世間虛妄生滅無常之道,故此若言自性有“道”,則變成落在世間無常生滅法中,並非究竟,而既然今日知道了真心即是佛心,那只要從迷返悟,定當作佛。
既然真心即是佛心,佛即是心,則“念佛”即是“念心”,這樣的話,佛教我們“持名念佛”,不是念心外之佛,而是念我們心中本具之佛﹔亦不是成心外之佛,而是成我們自性本具之佛。“念佛”和“成佛”,都離不開我們的心,是我們的心“念佛”,是我們的心“成佛”,好好地看著自己的心,不要繼續糾纏在事相上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