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治疗新突破?20 对对药大揭秘,效果超乎想象!
原创 罗华昌 中医罗华昌
文/罗华昌中医
古中医防未病,保民众大健康。
前言
肝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其治疗一直是医学领域的重难点。中医中药在肝癌综合治疗中独具优势,对药的合理运用更是关键。对药由两味药物配伍而成,通过协同增效或相互制约等机制发挥独特治疗作用。以下我将详细阐述 20 对对药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为中医临床治疗肝癌提供思路。
20 对对药治疗肝癌解析
三棱 - 莪术:三棱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的干燥块茎;莪术为姜科植物蓬莪术、广西莪术或温郁金的干燥根茎。二者在《本草纲目》等古籍中有记载。
功效协同:三棱破血中之气,莪术破气中之血,相须为用可增强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之力,改善肝癌患者肝脏气血瘀滞,抑制肿瘤生长。
用药心得:临床应用时,二者常作为活血化瘀基础药对,针对肝癌患者常见的气滞血瘀证,能有效改善肝脏血液循环,但需注意患者体质,对于正气虚弱者,应适当配伍扶正之品。
鳖甲 - 龟甲:鳖甲为鳖科动物鳖的背甲;龟甲为龟科动物乌龟的背甲及腹甲。《神农本草经》将二者列为中品。
功效协同:鳖甲软坚散结,龟甲滋阴益肾,二者配伍既能针对肝癌阴虚内热之证,又能软坚消瘤,改善肝脏质地。
用药心得:此对药常用于肝癌患者出现阴虚症状,如低热、盗汗等情况,对于肝脏质地较硬者也有一定软化作用,但因质地坚硬,需久煎。
贝母 - 土贝母:贝母常用川贝母、浙贝母等,川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等的干燥鳞茎;浙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的干燥鳞茎。土贝母为葫芦科植物土贝母的干燥块茎。
功效协同:贝母清热化痰、散结消肿,土贝母解毒散结力强,二者配伍可增强化痰散结之功,消散肝癌肿块。
用药心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贝母种类,如患者体质较弱、咳嗽少痰,偏于用川贝母;若体质尚可,痰热较盛,浙贝母更为适宜。二者与土贝母配伍,可有效减轻肿瘤局部痰凝症状。
瓦楞子 - 牡蛎:瓦楞子为蚶科动物毛蚶、泥蚶或魁蚶的贝壳;牡蛎为牡蛎科动物长牡蛎、大连湾牡蛎或近江牡蛎的贝壳。《本草纲目拾遗》等有相关记载。
功效协同:瓦楞子软坚化痰,牡蛎软坚散结、重镇安神,二者合用加强软坚散结之力,改善肝脏肿大、质地坚硬症状,还能缓解患者烦躁不安。
用药心得:在治疗肝癌肝区肿块明显,伴有患者情绪焦虑时,此对药较为适用。但因质地坚硬,需先煎以保证药效。
桃仁 - 红花:桃仁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干燥成熟种子;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二者是中医活血化瘀经典组合,在《医林改错》等古籍中常见。
功效协同:桃仁活血化瘀、润肠通便,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止痛,协同增强活血化瘀之力,预防肿瘤转移。
用药心得:这对药广泛应用于肝癌瘀血证,可改善肝脏血液循环,但需注意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如有则需谨慎使用或调整剂量。
丹参 - 赤芍: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和根茎;赤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本草汇言》等有记载。
功效协同:丹参活血祛瘀、凉血消痈、养血安神,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二者配伍凉血活血,减轻肝脏瘀热与炎症。
用药心得:当肝癌患者出现肝区疼痛,伴有低热、舌红等瘀热症状时,此对药可有效改善症状,且丹参还有一定养血作用,对久病体虚者较为适宜。
黄芪 - 白术: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脾胃论》等有相关应用阐述。
功效协同: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可健脾益气,增强患者免疫力。
用药心得:肝癌患者久病易致脾胃虚弱,正气不足,此对药可改善患者一般状况,增强体质,为后续治疗奠定基础,常作为扶正基础药对使用。
半枝莲 - 半边莲:半枝莲为唇形科植物半枝莲的干燥全草;半边莲为桔梗科植物半边莲的干燥全草。常用于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功效协同:半枝莲清热解毒、化瘀利尿,半边莲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二者合用增强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之力,缓解腹水等症状。
用药心得:在肝癌伴有腹水,且有热毒表现,如口苦、小便黄时,这对药可有效减轻症状,但需注意观察患者电解质情况。
白花蛇舌草 - 蛇莓:白花蛇舌草为茜草科植物白花蛇舌草的干燥全草;蛇莓为蔷薇科植物蛇莓的干燥全草。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之效。
功效协同: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蛇莓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散瘀消肿,加强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之功。
用药心得:对于肝癌患者体内热毒较盛,出现局部肿块疼痛、发热等症状时,此对药可有效减轻热毒症状,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柴胡 - 郁金: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郁金为姜科植物温郁金、姜黄、广西莪术或蓬莪术的干燥块根。《本草纲目》有记载。
功效协同:柴胡疏肝解郁、升举阳气,郁金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调节肝脏气机升降,缓解胁肋胀痛。
用药心得:当肝癌患者出现肝郁气滞血瘀症状,如胁肋部胀满疼痛、情绪抑郁时,此对药可有效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改善症状。
八月札 - 香附:八月札为木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或白木通的干燥近成熟果实;香附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常用于调理气机。
功效协同:八月札疏肝理气、活血止痛、除烦利尿,香附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增强疏肝理气、止痛之功。
用药心得:在肝癌患者肝区疼痛明显,且伴有情绪不畅时,这对药可有效缓解疼痛,调节情绪,使患者气机通畅。
茯苓 - 猪苓: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猪苓为多孔菌科真菌猪苓的干燥菌核。《伤寒论》中有相关配伍应用。
功效协同: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猪苓利水渗湿,二者增强利水渗湿之力,减轻腹水症状。
用药心得:针对肝癌腹水患者,此对药可促进水湿排出,但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监测患者肾功能及电解质平衡。
党参 - 山药:党参为桔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参或川党参的干燥根;山药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根茎。常用于健脾益气。
功效协同:党参健脾益肺、养血生津,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增强健脾益气之功,改善消化吸收。
用药心得:肝癌患者脾胃虚弱,出现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等症状时,此对药可有效改善脾胃功能,增强患者体质,且药性平和,适合长期服用。
山慈菇 - 夏枯草:山慈菇为兰科植物杜鹃兰、独蒜兰或云南独蒜兰的干燥假鳞茎;夏枯草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干燥果穗。常用于治疗瘰疬、瘿瘤等。
功效协同:山慈菇清热解毒、化痰散结,夏枯草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加强清热散结之力。
用药心得:当肝癌患者肝区肿块伴有肝火上炎症状,如目赤、头痛时,此对药可有效清热散结,缓解症状,但山慈菇有一定毒性,需严格把控用量。
水蛭 - 地鳖虫:水蛭为水蛭科动物蚂蟥、水蛭或柳叶蚂蟥的干燥全体;地鳖虫为鳖蠊科昆虫地鳖或冀地鳖的雌虫干燥体。用于治疗瘀血重症。
功效协同:水蛭破血通经、逐瘀消癥,地鳖虫破血逐瘀、续筋接骨,破血逐瘀力强,改善肝脏瘀血状态。
用药心得:此对药破血之力峻猛,仅适用于肝癌瘀血较重且体质尚可者,使用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定期复查凝血功能。
茵陈 - 垂盆草:茵陈为菊科植物滨蒿或茵陈蒿的干燥地上部分;垂盆草为景天科植物垂盆草的干燥全草。
功效协同:茵陈清热利湿、利胆退黄,垂盆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二者合用增强清热利湿、退黄之功,改善肝癌患者黄疸症状。
用药心得:在肝癌患者出现黄疸,表现为目黄、身黄、小便黄时,这对药可有效促进胆红素代谢,减轻黄疸,但需注意观察黄疸消退情况及患者肝功能变化。
苦参 - 龙胆草:苦参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龙胆草为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龙胆、三花龙胆或滇龙胆的干燥根及根茎。
功效协同: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二者相伍,加强清热燥湿、泻肝胆火之力,可减轻肝癌患者体内湿热之邪,缓解因湿热导致的诸多症状。
用药心得:适用于肝癌患者湿热症状明显,如口苦、胁肋胀痛、舌苔黄腻等情况,但二者药性苦寒,易伤脾胃,使用时需中病即止,或配伍健脾和胃之品。
熟地 - 当归:熟地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干燥块根,经加工炮制而成;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
功效协同:熟地补血滋阴、益精填髓,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二者配伍,滋阴补血且活血,可改善肝癌患者久病气血亏虚状态,同时防止补血药滋腻碍胃。
用药心得:对于肝癌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等气血不足症状时,此对药可有效滋补气血,但对于有湿邪内阻者,需谨慎使用,可先化湿再用此对药。
陈皮 - 半夏: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
功效协同: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二者合用,增强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功,改善肝癌患者脾胃运化功能,减轻痰湿症状。
用药心得:当肝癌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痰多等痰湿中阻症状时,此对药可有效缓解症状,但半夏有毒,需规范炮制及使用剂量。
酸枣仁 - 柏子仁:酸枣仁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干燥成熟种子;柏子仁为柏科植物侧柏的干燥成熟种仁。
功效协同:酸枣仁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敛汗,柏子仁养心安神、润肠通便,二者配伍,增强养心安神之功,可改善肝癌患者因病情及精神压力导致的失眠、心悸等症状。
用药心得:适用于肝癌患者出现心烦失眠、心悸怔忡等症状,能有效调节患者睡眠及精神状态,且柏子仁润肠通便,可防止患者因久病卧床导致的便秘。
以上 20 对对药从不同方面对肝癌进行综合治疗,通过合理配伍,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然而,中医治疗肝癌需全面考量患者整体状况、病情阶段及体质等因素。中药使用务必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其剂量、配伍、炮制等环节影响疗效与安全。若在肝癌治疗中对中药使用存疑,务必找专业医生面诊,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或引发不良反应。科学规范的中医治疗,才能更好发挥中药在肝癌治疗中的优势,造福患者。
從我的iPhone傳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