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福德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福德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3年4月9日 星期日

宗薩钦哲仁波切:为了证悟,一个人必须要有福德和虔敬心

宗薩钦哲仁波切:为了证悟,一个人必须要有福德和虔敬心

养心读书 



像我已经说过很多次一样,一个人能够透过研读与接受开示而大致理解智慧,但要真正证得智慧必须要具有许多福德。
 
对虔诚心来说,也是如此。要理解什么是虔诚很容易,但要有虔诚心,需要具备很大的福德。在你有福德之前,是不可能有虔诚心的。我想不只是精神性的,像智慧、慈悲、虔敬这样的开悟特质,即使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快乐,也需要有许多的福德才行。
 
举个例子来说……,这么说好像有点野。举例来说,假如有某个人,像我的翻译,对这位尼师(这位)说:“你好美喔!”。假如她具有即便是稍纵即逝的快乐福德,那么这恭维必定会带给她很大的快乐。假如她没有足够的福德,同样一句翻译所说的话,可能会造成许多问题。打个比方,这句话会让她有所期待,虽然它可能只是翻译出于礼貌而说;但因为没有足够的福德来适当地诠解这句话,她可能会有所期待而跟着他到处去!这时候,如果他是那种有耐性或有技巧的人,这还好,不过我并不认为他可以每天对她说你很漂亮。

所以福德,藏文称为“索南”(Sonam),是真的能对每件事产生重大影响的最重要特质之一。我相信你一定在人生里经历过某些事,有时候令你不开心的事,却让你高兴不已,这极大部分是因为福德的缘故。

现在你可能会想着:“那要怎样,才有福德?”很奇怪,即使想要有福德也必须得有福德才行,福德是福德的因,这是佛法修行中困难的部份,就某方面来说,完整的智慧观念(idea)是超乎各种概念(concepts)之上、超乎所有习性的攀缘之上的。为了要得到这种智慧,所以我们谈福德,而福德与我们的情绪息息相关。空性亦然。这是我们必须了悟。为了要证悟空性,一个人必须要有福德,就像是对他们的上师赞颂或献供(一如外面的人们正在做的),或是像你们之中的某些人耐心地听我说而又不被(外面的)鼓声所干扰一样。一个人也能以这种方式来累积福德。
 
两种积聚福德的殊胜方法:对众生的悲心以及对佛、法、僧与上师的虔诚心。事实上,这两者可以缩简为一,即慈悲心,因为当我们谈到大乘时,谈的就是慈悲心。
 
这种悲心在金刚乘里,大多被诠释为虔诚心(devotion)。这也是“钦哲”之名的第二个面向,藏文里的tsewa、即是悲心(compassion)。悲心不只是同情心,事实上,它是了知平等的心,了知我与他人之间的平等、好与坏之间的平等、一切二元对立现象的平等;这就是悲心。但对我们大多数的人来说,悲心是很难生起的。有太多阻碍悲心、与悲心作对的强而有力东西,如自私、对自我的执着等,以及许多自我攀缘的有利环境。

 我无法讨论你们的状况,但如果就我自身的经验来说,哪怕只有几秒钟的时间,我都很难拥有真正的悲心。当我读到菩萨戒、祈请文、祈愿文时,即使我了解其意义,但这一切的背后仍然是自私之心。在大乘经典里,有许多不同的菩提心,最殊胜的菩提心,是一种牧羊人式的菩提心,这种人希望为了众生而成佛、希望在所有的众生都成佛之后他才成佛,这种菩提心是非常难以理解的。
 
我不知道你们是否有这样(的菩提心),我可没有。我不在乎别人,但最起码我觉得自己很棒,好歹我想要成佛;因为很多人并不想成佛,至少我是想成佛的。虽然,我只是为了自己而成佛!对你们来说想必也是如此。当我们向佛、法、僧三宝献供时,虽然嘴里说的是为了一切众生的缘故,但心里想的,却总是为了自己的好处。所以对我来说对众生的悲心是很困难的,在金刚乘里虔诚心被解释为较高层次的悲心,我想这是为什么我喜欢金刚乘的原因之一吧!
 
至少对一个初学者,对一个充满染污的众生来说,开始修习虔诚心时,可以从某个人、譬如你的上师开始着手,赞赏某个人比承担每个人的责任要来得容易多了,而且我想我被吉美林巴之类的人洗脑得很愉快。吉美林巴曾说过,年复一年地诵咒、修习仪轨、做法会是很好的,但没有一件事能和一分钟的禅定相比,因为禅定更能洞澈我们的心灵。然后他又说,年复一年的禅定,是无法和片刻地忆念上师相提并论的。这是为何我觉得虔诚心的修行,非常重要且无所不含的原因所在。



從我的iPhone傳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