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9日 星期四

我们对上师的虔诚心总是有条件的

我们对上师的虔诚心总是有条件的


尨欽心髓



就像冈波巴大师所说:虔诚和欲望经常被混淆。在金刚乘团体中,这是尤其重要的一点。因为我们经常会将执着和虔诚混淆,这是非常严重的错误。

在金刚乘修持中,我们提到有三根本,其中说到上师是加持的来源。这里说的加持并不是说上师用嘴吹一下你的头,或吹一下你的眼睛。有时候,我们的虔诚心太过了。

例如,有时候我们受了伤,会对上师说,您能否吹一下这里?又或者有时你有了头痛,但是你并不去看医生,反而跑到上师那边,向他抱怨你的头痛,希望他碰一下你的头。

也许明天你的头痛更糟了,谁知道呢?然后你就会说,哦,我的上师一点能力都没有。因此,这样的情况往往导致了误解,反而引起更多麻烦。

所以我们在这里谈的加持,是一种心的加持。我们需要的是什么?我们需要从痛苦和悲伤中解脱出来。那么如何从痛苦和悲伤中解脱出来呢?

我们需要仰赖上师的教诲,他所说的话语和他的指导。我们将上师所说的这些教导,运用到自心中去,这才是最好的加持,可靠的加持,不会产生困扰的加持。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读到祖师传记的时候,例如玛尔巴大师、密勒日巴祖师或者那洛巴、帝洛巴祖师的传记时,我们会受到很多鼓舞和感动。

因为我们对上师的虔诚心总是有条件的,我是这么认为的。因此,我们的虔诚心总在改变,这就是问题所在。
 
如果你拥有一种坚定的、信任的、充满信心的对上师的虔诚心,那么上师所有的每一个行为举止,都是对你的教导。他的微笑是对你的教导,他拉长脸也是对你的教导,他身体和语言的任何一个行为,都是对你的教导。



如果你能如此接受的话,我保证那就是真心的虔诚。如果你只是依赖上师的微笑,当上师对你笑,你就跟着他,如果有一天他拉长了脸,你就觉得上师讨厌,那是不好的。

因此,虔诚心是离于任何条件的,那才是真心的虔诚。好了,现在我来告诉你们一个事实,那就是,只有当你从你上师的教导中获得利益,或实际经验到他所说的内容,你的虔诚心才会生起。

只有这一条路,一种方式。你越是去理解和运用上师所说所教,你越是能够从中获取利益,你的生活会发生转变,你的内心也会发生转变。

你会变得越来越快乐,痛苦和烦恼会越来越少,嫉妒心减弱了,愤怒减弱了,仇恨减弱了,困扰的情绪也减少了,更多的快乐,更开放的心灵,更多的智慧与慈悲。

所以自然而然的你就能够发展和建立起对上师真心的虔诚,而不仅仅是跟随着他,他吃饭你也吃饭,他喝水你也喝水,他叫你下去,你就下去,他喊你过来,你就过来。这根本不表示你有虔诚心,可能更多的是执着。
 
就像冈波巴大师所说:“虔诚和欲望经常被混淆。”在金刚乘团体中,这是尤其重要的一点。因为我们经常会将执着和虔诚混淆,这是非常严重的错误。如果你犯了这个错误,那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

因此,真心的虔诚总是通过智慧,你自己的智慧,才能生起。这里的智慧是指,你能够看见他或她内心本俱的功德品质,因此你才追随着他们,听取他们的教授和指示,然后从修行中获得美妙的体验。

这样的话,你的虔诚心才不会改变,你才可以将这个人视为你的根本上师,直到你完全证悟之前,你都完全仰赖他,毫无疑惑。这才是真正的上师与弟子间的关系。


從我的iPhone傳送

2024年2月28日 星期三

莲花生大士~关于女子不舍日常俗务仍能获证佛果的教言

莲花生大士~关于女子不舍日常俗务仍能获证佛果的教言

阿底宝藏 

尊名为莲花生大士,其受生不受母胎染污的大师,是由莲花中神妙化生的。威能显赫的藏王迎请他进入雪域。在调伏建造桑耶的这片土地之后,莲花生大士常驻在晶珠松岭上。于此,曾有七位不平凡的女性——卡千的措嘉佛母、雪卡的金刚湖女、丘罗的光灿礼拜女、卓地的玛婷玛女、玛尔贡的珍宝顶饰女、钦地的闪光女,以及汝杨的马提女,她们一起摆设了一个黄金曼达,约有一腕尺大小,并有蓝绿色的花朵以代表皇家七宝。
她们以米酒和各种美味佳肴献上荟供之后,提出这样的请求:「大师,请您垂听。请与我们分享您完美无瑕的身形显现,您纯净的话语,以及您超越一切概念作意的心。」
卡千公主措嘉佛母如此向莲师说道:「像我这样的女子才识浅薄、愚钝不灵,未受教育,且心胸狭窄,请您赐予我能在这一生以女性之身获得正觉的教言。请赐予我容易了解和记住,简单能领会与了悟的教言。」
莲师随后向她开示以下的话语:「卡千公主,谛听。法性的真实自性,不是此心可以攫取的一个对境,它没有维度大小且不属于任何类别,是无法以任何方法指认的性质,因此无须由明智的人来作分析。它单纯是关于了知,了知从一开始就一直在你之内的心,因此无须知识才学。别管是否聪明,只要安住就好。
这真实自性不属于智力的范围之内。由于它是本自即有的清净,无生且自然现前,因此无须刻意去修为之。对它的体验就只是自然的现前,因此无须在心中执持它,也不需要机灵敏锐。就别管什么才智了。
平等性的心既不宽广,也不狭窄。佛意与有情众生之心,是从同一个根基衍生而来,这根基也就是觉醒的心。了悟它即是证悟,不了悟它便在轮回中流转。这个心的体性,无视于概念作意,它清澈明亮,不由任何事物所组成,乃纯粹的空性,毫无阻碍而鲜活的现前——这就是佛意。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是你需要了悟的了,因此,了悟它,对此你就不再有疑惑。
法性的自性无法透过名称或书写而捕捉,因此超越了概念作意的限制。这个指导既无经典,也无文字,没有需要分辨的复杂细节。一旦你能了解这一点,你是否聪明或有无知识都无关紧要,它非靠博学多闻。
你应该安住在这样的了悟上。这也是伟大的经教传承,它将确立听闻与思惟的整个范畴。这也是能让你在这一生中,在你离开这个身躯之前,觉醒证悟的教言。因此,要好好修持。
尽管如此,你们女众在有人解说它时不能了解,在有人示现它时无法看见,在有人说明它时又不聆听,而且你们无法保守秘密,却又坚持要求更多的教导。佛法不在你们的心中,你们却又昂首阔步,仿佛心中有法。这个针对像你们这样女众的教导,几乎不可能成功,所以别再自欺了,而是必须全神贯注在自己的修持上。」
雪卡的金刚湖女接着问道:「大师,请您垂听。请为像我这样性情拙劣、无法精进修持的女子,赐予虽然怠惰但仍能觉醒证悟的教言。」
上师便传予她以下的教言:「雪卡女,谛听。法性的自性原本即在你的心中,因此是可以怠惰的。
法性真实自性的意义是什么?它是本然即在,无拘无束的明澈觉性,不需要往他处去寻觅。当你了悟这个平等心是本自即有、永无止息时,就可以怠惰。由于每一种感知的显现,都是此心觉知自性的表显,不论有什么念来去,它都由法性的自性生起,又消融回法性的自性,因此初始觉性是永无止息的。
这个要了悟的自性,不是要去修持或成就的某个东西,所以是可以怠惰的。在法性的如是自性中,完全无可修持也无可成就,从一开始你就自然拥有它,它一直都在。不论什么样的作为或努力,都会使你受到野心之绳的捆绑与束缚。并没有其他需要经由努力奋斗而达成的目标。让你的平等心无所缘地在法性的证悟境界中,放松安住。
了悟此一自性之后,如果你能够怠惰,那本身就是佛的觉醒境界。你对于再次投生于轮回之中,便不会怀有恐惧。
尽管如此,像你这样的女子,既放不下,又不能什么都不做。你们总是精心策划一些不必要的活动,对于真正需要的佛法修持却又连片刻都不思惟。当你要开始向内看着心性的时候,即使看着片刻都没有办法,而对于不必要的面容装扮,却反而是毫不厌烦地一再盯查。你们不在禅修上获得实力,却反而注重毫无目的的闲聊,有如从老牛口中不断流下来的口水。
我尚未看见有人曾成功教导这样的女子。如果你想要坚持不懈,就要更进一步的修行佛法。」
丘罗的光灿礼拜女接着向大师问道:「大师,请您垂听。请为像我这样五毒炽盛的女子,赐予无须排拒五毒而能觉醒证悟的教言。」
大师随即传授她这些话语:「丘罗女,谛听。五毒情绪从一开始就是你自然拥有的,就在你之中,因此并不能用排斥来把它们丢掉。它们无法由转化而获得转化,或者由净化而获得净化。由于这五毒具有法性的自性,因此必须让它们自然消融,原地解脱。
嗔的体性是空性,当嗔恨炽盛而变成地狱之后,在那一刻,此嗔恨已不能再生成任何其他东西,所以也不会再生成其他东西。嗔的对境是空的,因此从嗔的对境也无法生出任何东西。嗔没有它个别的体性,所以既无形状也无颜色,即无实体也无实质,因此无须排斥它,它便自行消融。嗔生起时不会造成伤害,嗔不生起也没有利益。嗔因此自然消融于法性的广袤之中。
贪、痴、慢、疑(嫉妒)也一样,它们空无位置,因此没有出处。其次,它们没有地方,既无所依也无实体。最后,它们空于本质,既无颜色也无形状。五毒情绪在原地消融,不留下任何痕迹。本始觉性便清醒萌露,念头解脱为法性,二元对立之绳被斩断。
了悟这个之后,当你在修持时,不论哪一种五毒情绪生起时,都将萌现为法性,无须拒绝。本觉是不需要被制造的。这是让五毒自然解脱的指导。当你依照这个原则修持,你将无可避免地获得证悟。
尽管如此,像你这样的女子,都以五毒情绪来点燃自己的心。她们沉浸在不善的习气之中,并沉溺于欲望之中。她们对男子的渴求有如二元对立的狂风。这样的女子既脏又臭,她们连对堆积着的灰尘都执着不放。不思惟佛法,只想着自己,冷酷无情且不易感化。五毒有着放肆嚣张的危险,因此你应当要做实修。」
卓地的玛婷玛女接着向莲师问道:「大师,请您垂听。请为像我这样有着诸多俗务与分心事物的女子,赐予无须舍弃工作活动而能觉醒开悟的教言。」
上师以这些话语指导她:「卓地的玛婷玛女,谛听。法性以无数的方式示现,因此万事万物都是觉醒的境界。若要受用而不贪恋任何五根的享乐,就有如受用一盘食物一般。无执着是佛行的方式。
由于本自即有的觉性是从自身开展,每一个忆念都是觉性。不论心中出现什么,不要追随,让它由出现的地方清除——这个本身就是觉醒的境界,有如泡沫从水中而生,又融入水中。
轮回中的流转是无常的,没有任何实质。不论你如何历经这生、老、病、死的无尽轮回,有如魔术幻现一般,这些都没有任何部分具有实质,因为它们全都是由你的心所生。了解它们是幻相,虽然可以体验,但却非为真实。
相信有我,这是一种迷妄,因此不要相信我或自我有任何实质。房舍和土地、丈夫和子女、钱财和家当,都有如梦中的对境,既不真实且为如幻。因此,要把这些当成幻想。
所有世俗活动的本性都是痛苦的。有如蚕从唾液吐出的线一般,它们从蚕(你)吐出,然后又把蚕(你)卷捆起来。不论你做什么,应以无念作为封印,然后将累积福德的行为作回向。如果你能如此修持,你所做的每一个行为都会变成带领你证得佛果的法。
尽管如此,像你这样单纯的女子,没有什么毅力。你们有着有形的敌人,无法修持佛法,反而被迫婚嫁。你们的恶业让你们有无数的工作得做,所以你们从不思惟佛法。只有非常少数的女子能在佛法的修持上有所成就,因此,要以坚忍的毅力让自己鼓起勇气。」
玛尔贡的珍宝顶饰女向上师问道:「请为像我这样具有恶业的女子,赐予未来不再投生为女子的教言。」
上师答道:「玛尔贡女,谛听。本自即有的了知,此觉醒心,不是在过去、现在或未来所形成的。此外,它既非男,也非女,亦非中性,且功德上并无差别。它是本自即有、本自生起的本然现前,是无生的法性,离于死亡、迁转,以及毁灭,法性之中没有变异的恐惧。
因为由这个心所显露的念头是觉性,因此无须努力或修练。念头在其中生起,又消融返回其中,有如空中的云一般。
法身就在你之中。由于它从未被形成,轮回从一开始就是清净的,它不会投胎转世而有肉身。法性的游戏是慧观的自性,一旦你了解这一点,身为女子就不再是低下的。若是无法认识法性的自性,即使出生为具有威权的国王,也无法停止轮回之流。
无论如何,除非你了悟无生法性,否则没有任何事能帮得了你,这就有如不孕的女子无法生出孩子一般。然而,一旦你了悟无生法性,你就不需要再受生。
尽管如此,像你这样的女子,聪慧不足以修持佛法。你既缺少坚忍的铠甲,也没有能力修持。你的智力薄弱,难以向你示现法性的自性。你的胆小软弱使你无法了悟它。极少有女性能在佛法的修持上有所成就,因此,你应该全心全力的付出,用心修持。」
钦地的闪光女接着向莲师问道:「请为像我这样的愚蠢女子,赐予能以单一说辞就觉醒证悟的指导。」
上师答道:「钦地女,谛听。从一开始,你的心就一直是在从未生起而本自即有的本然现前,且初始就在你的相续之中。它不是需要透过努力去重新达成的事情。由于这自心自性不是实体的事物,修练它意味着什么都不修练。它不是要修练的对境,也没有要修练它的人。
既然你的思惟即是本始觉性,便不要将昏沉与掉举视为缺点。由于念头没有体性,它们自然消融之后,法性的本然现前状态就趋前而来。昏沉由这个自性中生起,又消融回自性之中,因而净除了。掉举也在从这自性中生起时,净除而返入基空。
由于果不是一件可达成的事,所以只要了悟你自己的心,便已足够。由于心既不会死亡亦不会迁转,所以它是法身一界,一旦你了解这个意义——「一断」的了悟,其本身就是佛的觉醒境界。
尽管如此,像你这样善变与疑心重重的女子,以你死板僵化且根深蒂固的情绪,并无法遵循上师的指示。你们当中只有少数人能到达佛法修持的终点。但是如果你确实有做修持,便要将上师的指示视为宝藏,并且至少要愿意面对少许磨练。」
汝杨的马提女接着向莲师问道:「由于我精进心薄弱,请赐予我无为的教言。」
上师答道:「汝杨的马提女,谛听。法性的自性不是具体的物质,因此没有可制作生产的东西。由于这法性自性自始即在,它不是弯腰礼敬所得到的果报。法性的自性就在你之中,现前而无遮。一旦你了悟,你的心是没有任何体性的,这个了悟本身就是觉醒的境界,它不是需要去达成的某件事情。所有的努力与奋斗,只会将你束缚于渴求之中。放下,不造作,不禅修。
尽管如此,像你这种愚蠢无知的女子,不论教你多少,你都无法了解。即使向你指出法身,你还是无法认出它。为你引见觉醒状态时,你仍然无法看见它。即使教导你了,你也难以了悟无为的一断。你们大多会曲解这个对女性的开示,所以务必穿上更坚固的铠甲,并小心不要成为婚嫁魔的阶下囚。不要生育子女,反之,即使困难不易,仍应一个人独自修行。」
莲师又为这些女子们做了以下一些开示:「谛听,你们这些虔诚的年轻女子。你们皈依的对象中,最殊胜的是三宝,因此应该在皈依的法门中努力而为。如此,这一生就是有福的,且可以避免未来投生到下三道中。
依止的对象中,最殊胜的是你的上师,因此对上师的恭敬,要有如顶戴在头上那般高。你的这一生将受到加持,并且上师将在未来生世中在道上引导你。
礼拜的对象中,最殊胜的是你的本尊,因此供养荟供和食子,如此可以让你实现此生的目标,并为未来生世带来富贵荣华。
尊敬的对象中,最殊胜的是你的父母,因此要侍奉并照顾他们,这会在这一生为你带来立即的利益,并确保他们未来对你的帮助。
伴侣中,最殊胜的是你的丈夫,所以应看重他有如看重你的双目,如此你将拥有贤善的一生,下辈子能出生到有地位的家族之中。
由于女子对于切身事物都拥有大多的决定权,所以对于餐点要慷慨大方,如此能确保你此生拥有亲切厚道的仆人,且未来生世将拥有丰盛的食物与财富。
子孙后代都是往昔的冤亲债主,因此务必让他们学习佛法,这将有助你的此生,对他们的来世也有助益。」
莲师接着继续说道:「年轻的女子们,谛听。明觉心既非男,亦非女。本自即有的觉性、此法性,既不高慢,也不卑微。本自即有的法身,既不高,也不低。一界(唯一明点)的自性超越增、减。佛意超越维度。事物与其自性并非二元对立。
一旦你了悟自己的心即是佛,便不需要再往他处寻找佛。了悟自心自性,并于此修练。尊敬你的上师与诸珍宝上师,并尽力以符合佛法的方式生活。那么虽然生为女子,你却是明智而庄严的。」
七名女子证得了悟,并对上师的话语感到随喜。她们顶礼莲师,绕行莲师,并献上丰盛的荟供。卡千公主措嘉佛母由于顾念后世众生,当时在晶珠松岭便将莲师的话语记录下来。
封印,封印,封印。


從我的iPhone傳送

2024年2月27日 星期二

宗萨钦哲仁波切~何为三昧耶?

宗萨钦哲仁波切~何为三昧耶?

奥明宫学馆 

大多数的法本在〈忏悔〉的章节中都包括了「三昧耶」的内容。修持金刚萨埵法的人,需要遵守三个共同的三昧耶:(一)不伤害众生;(二)帮助众生;(三)保持清凈的显相,尤其是对上师的清凈显相(净观)。
什么是「三昧耶」?做为金刚乘修行者,我们同时修持三乘——声闻乘、菩萨乘与金刚乘,因此稍微了解每一乘的「三昧耶」理论,可能会有所帮助。
在声闻乘中,「三昧耶」被理解为有如围篱,它立基于不伤害众生的原则,因此我们戒杀生、戒妄语、戒偷盗。根据这个系统,如果你依循心灵之道前往证悟之巅,「三昧耶」这道围篱将一直保护着你的道途,确保你永远不会试图想要冒险走入歧途。
菩萨乘比声闻乘见地更为宽广,更取决于发心,因而菩萨乘的围篱也更高、更宽。依据菩萨乘的见地,如果偷盗能够在某种方式上利益他人的话,那么,若你不偷盗就是毁犯了三昧耶。但同时,「利益他人」并非成为某种现代的罗宾汉;真正的利益他人,是指带领他们得到证悟。
保护金刚乘弟子的围篱就更加复杂了,因为它基于清凈显相的培养与维持。金刚乘中有许多三昧耶,除了至少有「十四根本戒」(十四条根本三昧耶)之外,所有的三昧耶都很难持守。例如,认为某位女子美丽而另一位丑陋,就是破坏了「金刚身三昧耶」,但如果你能持守此三昧耶,那你早已彻底消除一切二元分别的念头了。第八条根本三昧耶是禁止你不当地对待身体,从本质上而言,你的身体就是五方佛部,因此蔑视与虐待身体都是毁坏三昧耶。我也必须补充,如果有人认为自己毫无价值、一无是处,于此世间纯属多余,那么他也毁犯了此三昧耶。
第七条根本三昧耶要求你将上师、修法与所有修法所依物,都保守秘密,这对现代人而言极难做到。现今,连持守教法的时间、地点这种最普通的秘密,其目的也会被严重误解,使得那些不在名单内的人感到嫉妒与被排斥。从更隐微的面向上来看,当密续上师告诉学生对某个指导要保守秘密,学生往往不知,他们若能依此而行,修行就更容易增长而成熟;但他们如果到处对外宣扬,很可能就会招来信息不完整的各种反应,因而开启了障碍之门。
别解脱戒如同陶罐,一旦破碎就很难修补。因此,如果某个声闻比丘未曾放弃戒律,为了满足欲望而与女性发生关系的话,此生他就不能再重新受比丘戒。然而,菩萨戒与金刚乘戒却如同金罐,虽然金刚乘初学者每天都绝对会毁犯这些戒律与三昧耶,但只要留意照护,毁犯的戒律很容易就可以被修复(例如藉由念诵「百字明咒」),这如同优秀金匠修补过的金罐,甚至可能比之前的还要精美。
莲师曾说,金刚乘修行者的见地应如天空般广阔,而其行为应如面粉般细腻。但我们如何在这么多矛盾之下,还能持守所有的规矩呢?我们所能做的最佳状况,就是遵守别解脱戒与菩萨戒,然后至少努力去理解金刚乘戒。对初学者而言,绝不可能持守所有的金刚乘戒与三昧耶;因此,就着重于不伤害众生,尽力地帮助众生,并发愿能持守三昧耶。


從我的iPhone傳送

从真正的中医说疾病原理(感冒到癌症)


从真正的中医说疾病原理(感冒到癌症)

岐伯有道 

不论是高血压,还是肺结核,以至于白血病、癌症,都不是不治之症。

这点,拜张仲景、张锡纯、李可等大家为师(书授,亲授从技术层面说,还是有难度)的,无不认可,且在中医论坛上,都有不少案例心得。

而且这些东西,中医讲的很清楚,治病原理,方法,药性,无不妥妥帖帖,让人心里有一百个踏实,问题是,就怎么就没人看得懂呢?

比如说吧,感冒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发烧?而中医(我是说真正的中医,中医院大多不算)为什么忌讳打吊水?

为什么嗓子眼痛?流鼻涕?咳嗽?
为什么脾胃不好,容易感冒?
为什么肺不好,感冒就容易咳嗽厉害,还引发肺炎?

中医里面有个词。叫做荣卫。
荣可以理解成为血,卫呢?卫就不太好说。
但是大家想想,地球表面除了依靠地壳来保护,还有啥别的没有?
是的,还有大气层。

可问题是,人的这个大气层是怎么形成的呢?

人吃的东西和喝的水,会在脾胃消化吸收,上输于肺,由肺布津于身体各个地方,有一部分,就会蒸到体表,同时,身体里面的水在肾阳的加热下也会变成水蒸气散发到体表。这样就形成了这个保护层。

所以就这个保护层而言,其强弱和脾胃关系很大,如果脾胃不好,也就是说脾胃有些虚寒,那么这个保护层就会薄弱一些。

那么容易感冒。

人的肌肤表面很多毛孔,毛孔负责呼吸(皮肤也呼吸)、排汗、散热。感冒的风寒,相当于敌人侵犯国家,肌表就是国家的边界,人体为了自我保护,等到敌人进来一部分之后,马上紧闭城门,避免更多的敌人进来。

但是,毛孔是用来散热的,而且不仅仅是散热,还有代谢了的水分需要排泄。这其中的途径,不外乎呼吸小便流汗。现在毛孔关门,水分就都往呼吸道走,然后肺这边也工作吃不消,更多的水分集中到这里不走了,凝聚成液体,这就是痰。如果在鼻孔中凝聚成液体,那就是鼻涕。而咳嗽是因为呼吸道中有痰,呼吸不顺,所以引发排异反应,成为咳嗽。

同时,人因为丧失了通过肌肤表面的散热能力,热就只能通过咽喉往外走,这一走,就有热,热灼咽喉,就引发了咽喉炎。

中医有句话,叫做不通则痛。感冒在古代也是最最常见的病,伤寒论叫它“太阳病”,然后有一条针灸书上都能看到的经络,名为足太阳膀胱经。

如今毛孔闭塞,经络不通。所以这条经络影响到的腰、背部、头部,都可能会引发疼痛。

这就是感冒。

但是为什么中医认为,不能打吊水呢?其实人体发烧,是因为敌人兵临城下,自己的兵力不够,所以,不能通过排汗的方式把敌人驱走,于是在国家的边界,两军对垒,就是发烧。

现在身体在告诉你,我还差了一点兵,所以,你给我点兵力,把敌人赶走。但是输液,虽然杀菌,但是,那冷冰冰的水啊,把你身体的部署打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

如果不流汗(记住,一定是不流汗,流汗的,是风邪侵入,那需要用到桂枝汤),麻黄汤就是这样一只增补部队,来帮助身体把敌人赶出去。

桂枝辛温阳,麻黄开毛窍,能与杏仁和肺定喘,甘草可以和诸药药性,并缓和麻黄的烈性,一下子把感冒搞定。

千万不要小看感冒,如果感冒被误治了。那就连绵不绝的病症接踵而至。

其实人的身体和国家很像,就是敌人来入侵时,先是在国家边界,这就是肌肤表面。如果更深入一步,就是心肺,然后是脾胃,最后是肾。

为什么现在很多小孩子肺炎?感冒输液把寒气输到了肺里面,肺受寒长期不能消除,自然咳嗽喘作频发。其实发烧一症,真的是好事,如果强行降烧,往往让心脏这个指挥官不知所措,最后搞的多了,心肌炎都出来。


然后,如果你认可这个思路,那你就会明白,高血压是因为脾胃营养吸收太少,如果按照以往的流速不能给予身体足够的营养支持,身体强行要血液流的快一些,血压自然高(不止这一种致病因素,还有别的);

白细胞增高是因为身体觉得敌人太强了,要增兵啊!(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小孩子,是在感冒输液之后被发现白血病,你想明白这一节没有?)

癌症是因为人体已经不适合正常细胞生存,而不是说这玩意是平白无故跑出来的。

说的多了,下面,从头说起。
如果你看了,就知道,中医非但一点不玄妙,还是真的非常简单且神奇的学问。

为什么经常看见有人一发怒,就会中风?

前列腺炎怎么回事?究竟好治不好治?

肾结石、胆结石怎么来的?

糖尿病在中医看,为什么就不是不治之症??

高血压真的那么不能治愈吗?

如果你准备弄清楚,省的自己和家人出冤枉钱,还让财富、亲人都纷纷跑路,你就有必要来看看,这些病怎么来的?究竟怎么回事?

为什么正宗的中医居然(很抱歉我居然用了居然这两个字)认为这些病都可以治?

如果相信世界哲学是环环相扣,那么世界的哲理这构成了中医神奇的来源之本。

心为君,肾为相,天火地热,不就在乎一水的循环?此间古人之明澈,简直叹为观止。

地球生命所以生生不息,全赖于太阳与水的循环。而水是如何循环的呢?这,就要借助于地球的精巧构造:以大地层为分界线,上面是大气层,下面是地下水、及地球内核源源不断发出的地热。这些是人人皆知的常识。

地下水在地热的加热下,化为水蒸气凝于地表,再通过太阳热力的蒸腾,弥布到空气中,在高空,则冷凝变成雨水,津布四泽,还于地面,再通过大地层回到地下,变成地下水。

在这个模式中,水蒸气和雨水能够顺利运行的一个关键部位就是大地层。如果大地层比较潮湿,又比较寒冷,可能就会冻结,就象冬天的土地,冻的硬邦邦的,雨水不能往地下渗,地下的蒸气也不能发散到地面上。

如果高空冷却的雨水降落到地面上却不能渗透到地下去,就会泛滥成灾。如果地下的蒸气不能顺利生发到地面上,也会淤积在地下。

这样,水津不能布施,则水湿患滥,地下水不能升腾,则湿热相加,郁火纵生。

这个模式完全可类比于人体,脾胃在人体中央,称为脾土,即相当于大地层。脾胃以上的部分可类比做地面上的空间,心主火(君火),即太阳,肺主水津布施,即云雨,称为肺金,因为主生水,所以,有五行中金生水一说。

脾胃以下的部分可类比为地球和植被。地球类似于肾,五行称肾水,外包水,中有肾阳,此间关系好比肾阳即地核,主火,外包肾水,即地表之水,主阴。肝又称为肝木,主生发,疏泄,好比肝就是地表植被,吸水,疏木,生长发芽,然后将地下水蒸腾而出。如果地表干涩冰冷,则不能蒸腾,好比此植被之芽被郁,郁满则逆生,逆生则倒长,疏泄一强,滋扰肾中相火外泄,

没有地下水之阴寒,没有厚土之掩埋,则地核中熔浆之火并会上越,发为火山。这就是常所谓的上火之火,人体没有肾阴之制约,没有胃土之湿润而沉降,则肾阳上亢,其火上冲,上焦被炙。
(很多人所谓的上火,即此火。因为此火是肾火,肾火是人生下来所有的元阳之本,耗之则让人阳不足,阴有余,常所谓面色暗淡,多斑多痘,皆是肾火上溢所致,而有人食用清热解毒之物,越清面色越黯淡。今天的人,80%都是阳不足而阴有余,如何能清?)

现在清楚了,联系肺来讲,水是由肺所生成的,正常的应该回到下焦(脾胃以下部位),为肾所统领,然后通过膀胱变成小便,排出体外。其中膀胱和肾都属于水,是相互影响的。黄帝内经中说,膀胱清则能开,热则关闭。在下焦,有水也有火,不过这个火是相火,正常情况下应该在肾中收藏着,不会随便的泄漏。

这个也等于说地热应该在地球内部,不能随便跑到外边来。它的功能就是加热水和地表面,跑到外边来就容易造成火山爆发等现象,就不太平了。

正常情况下,负责疏泄功能的是肝。如果肝气运行正常的话,疏泄也就正常,这种正常的疏泄功能只能疏泄水,也就是这个小便,不会疏泄到肾中藏着的这个相火。但是在另一种情况下,肝气的运行不正常,因为脾土是冻土,肝气不能正常的生发,这样就导致了肝气在下焦郁积了,这样一郁积它疏泄的力量就加强了,不是一般的强,这个强到了可以来疏泄肾中藏着的相火。相火一泄露,直接的影响就是让膀胱变热了。这样一热,膀胱这个窍就关闭了,也就是说小便不利了。
前面曾谈到,肝主疏泄,那么,还有一些什么病是由肝引发的呢?(不可能一下子说全)

因为脾土冰凉(好比地面结了冰,成了冻土,那么植物就不能生根发芽),使得肝郁且不生发长大,那么疏泄之根本,则会出现问题。而人体汗液、小便等水的代谢等等都属疏泄。

所以,当汗液、小便排泄不周,多半是肝出现问题。(当然,直接因肾阳不足,也可引发前列腺炎,不过,这个问题可慢慢谈到)

那么,下一个问题是,肝是如何影响到排尿的?

人的小便是由膀胱排出,在正常情况下,小便是正常的,即不会太频繁,也不至于撒尿不出来。膀胱是中空的(所谓五脏六腑,五脏是指心肝脾肺肾,是实质性器官,六腑是空的,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脏腑相为表里,怎么回事?慢慢讲。),连接三焦,从肺所化生的废水经由三焦送与膀胱,然后由膀胱排出。膀胱的下口就直接和尿道相连。

膀胱这个容器,也遵循热胀冷缩。如果比较热,那么整个膀胱就会膨胀,一膨胀就使得尿道孔给缩小或者压挤的没有孔径了。这样一来,虽然膀胱中有水,但是这个水就很难通过尿道排出体外了,这种小便闭涩不通的情况在中医中叫癃闭。

如果膀胱比较寒冷,也就是不热,那么就会收缩,周围的组织一收缩,尿道口径就会变大,如果膀胱中有水,就马上泻掉。那么可能会出现小便频数的情况。这种情况的治疗就是要暖下焦,温补肾阳。

但正如先前所言,脾土为冻,肝木郁而不发,横逆滋长,使得肾火外泄,虚火重则祸及膀胱,火郁则癃闭。所谓前列腺炎,既如此而已!

所以,治疗前列腺炎,该补脾就补脾,该润肝就润肝,如果不是脾引发的,还不简单?那就是肾阳不足,直接老大出问题了!如果单纯的肾阳亏,那就是真武汤、四逆汤,如果已经阴阳两虚,那就是滋阴壮阳一起,这个病,就这么简单。

为什么吃东西刺激到脾则会拉肚子,稀水一般?

因为人喝下水,会停留在胃中,通过脾的加热,使水蒸发成水蒸气往上走,这些水蒸气遇到肺,就冷却下来,又转化为水,通过三焦系统运输到膀胱,然后通过肝气的疏泄把这个水排出体外的。

(注:有人喜欢多喝水,认为喝水养颜,其实水的消化需要大量的热,比食物难得消化的多,此热来源于肾阳,肾阳不足,被水消耗易盛,最后水不能养,在体内化为痰饮,则湿热之病纵生)

一旦脾土不举,水就不仅仅停于胃,而是直线下降,停于大肠,结果大肠用于排水,功能混乱,人疲倦之极,营养无所得,甚是伤身。

看到楼上有朋友问口腔溃疡,那就说说这个吧。

中医有一个地方和西医有根本的不同,比如说,西医看病,看到的是病,中医看病,看到的是毛病。

怎么说?好比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比如一个人口腔溃疡、咽喉炎、头晕、脑充血、呕逆,那么就开始晕了,因为病太多了。

可是在中医,可能就是说,这都是由胃气上逆引发。(口腔溃疡,也不止这个原因)

说道消化食物,需要脾胃两脏共同作用,中医有云: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为气机升降之枢纽。

何解?

胃好比一个加工车间,来消磨食物和水,脾再把经过消磨的食物和水转化成为精微之物,上输肺,由肺来运布。而多余的东西,则交由大肠排出体外。

所以,胃气使得食物往下走,这叫做胃主降浊;脾要往上走,即是脾主升清。一升一降,自然风调雨顺。

但是,如果因为肝胆之气上逆、肾虚不摄冲中气逆上冲(这些道理后面讲),使得胃气上逆,那么胃酸也往上走,走到咽喉则是咽喉炎,走到口腔则引发口腔溃疡,如果是再厉害,就是吐血、头目眩晕、喘促咳嗽、脑充血至中风林林总总。

而常见的口腔溃疡是脾胃中有湿热,这个湿热又是怎么来的呢?

讲到这里,又不能不提及阴阳的概念。虽然大家都觉得阴阳这东西过于玄妙,其实不然,比你学西医要背的东西少得多,也简单的多。

假设说到动脉血,那么血就是阴,阴在中医里面,指的就是一种物质,阳则是让血流动的动力。
 看了上面的例子,你就会明白这几句话。阴的特性是静,阳的特性是动,阳气主生长,阴气主收藏;化气上升为阳,化物成形为阴。

是不是很明白?那么,脾阳虚怎么理解?

对了,就是说,脾的运动能力不足,这样的状态,自然不能正常运化谷物水液,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湿和滞久则化热,可形成湿热。脾胃湿热就是这么来的。

想象一下,当一堆垃圾放在一起,自然发酵,产生热,而人一喝水,就相当于这一堆垃圾放在露天,受到大雨滂沱,自然又湿又热。如果这堆垃圾放在水泥地还好,要是肉体,那就不得了,有很强的腐蚀能力。

水饮停于中焦也有酝酿湿热的可能。当然,无节制饮食是最多最常见的病因。

嗜酒、过饱、过食肥甘厚味,及无规律的饮食均易引发食滞、湿阻、气滞等,日久均可化热。酒不消说,本身就是“气热而质湿”,气滞也构建了水湿停聚的条件,肥甘厚味更是生湿助热,可见吃的不注意,总有伤身之处。

在中医说,这引发的常见症状包括脘腹痞满、体倦身重、大便溏泄、身热口苦、渴不多饮、尿少而黄,皮肤发黄。
当然,上面是用中医的术语表达的,用西医的词汇说,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口腔溃疡、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慢性乙肝、肝硬化、脂肪肝等。

肾结石的产生,和肝有密切关系,肝主疏泄,如果正常,则如前文所述,排尿不会出现问题。

但患者肝气郁结,排尿不畅,高浓度的尿液长期残留于肾中,则易形成砂石,同时肝郁泄相火,使之炼液成砂,进一步导致结石的形成。

而胆结石和肾结石的结因还是有诸多不同,则往往是胆汁淤积不走的结果。

胆囊分泌胆汁,可进入消化道帮助消化。更进一步说,胆汁其实是由肝脏分泌,胆囊不过是暂时贮存胆汁的一个器官,吃完饭后,胆囊收缩,胆汁就进入十二指肠。

所以早晨的时候,经过肝脏一晚上的分泌,胆囊中的胆汁是非常多的。而现代研究表明,胆汁里主要是一个有机酸类,象去氧胆酸、石胆酸等等,非常容易沉淀生成盐类。

胆囊里的胆汁不能及时的排放出去就容易沉积,沉积了就是胆结石。所以早晨一定要吃饭。

肝胆相照,这个说法其实非常有道理,如果肝郁则胆气亦逆行。本来,胆汁应该是往下走的,所以叫甲木下行,如果胆汁不能进入消化道,那么消化的过程和效率就很受影响。

同时,胆气带动胃气上行,胃酸也跟着往上走,食道、咽喉受到消化液腐蚀,则发生炎症。

单纯的胆火往上走,走到咽喉,就会形成咽喉发干的情况,到了嘴里,就有口苦的感觉,往上到了眼睛,那么眼睛会产生白眼球变红的表现,到了耳朵,影响正常的听力。同时这个胆火往上走,也影响到心神,所以有头晕目眩的感觉。

而肝胆气上逆,更为严重的是引发血气逆行,当血被迫充于脑门,俗称脑充血。(肾阴不足,不足制阳,则相火上奔,元阳外溢,往往面色赤红,发热,也有充血,以为上火,却上滋阴清凉药物,乃是大忌!)

为什么经常看到有人发大火,就晕厥?因肝火上行,携胆气上行,充于脑门,血管破裂,运动神经缺氧,中枢一关,人体不受控制,就成晕厥。

一旦损伤中枢运动神经,或者语言神经,就成为了俗称的中风。可使君药生赭石、辅半夏降胃胆之气,收肝润血。

到了这一节,就知道不论是哪种结石,还是中风,都属于很好治疗的病症。
 何为对症下药?直接去超声波之类荒谬的方法去消灭结石,简直真的无语。

好比一条河被堵塞成为死水,然后不断滋生细菌,西医就会用不断加到这河中,慢慢细菌和药物反反复复在这河中斗争,最后大不了同归于尽,那么河呢?没有了,寸草不生。

真正的中医(抱歉总要说这句,现在的中医院,会望闻问切的医生太少了,而且,庸工之能的人也特别多)会去疏通河道,完全不杀菌。

所以有人觉得太过于不解,我咽喉炎,你居然给我实脾润肝??你这是治病还是捣乱?
病人的急性子可以理解,好,那也可以兼和直接治标,这称为标本兼治。不过对于很多中医大家而言,本才是治,虽然不会几个小时见效,但是三剂而愈的事情真的太多。只是,现在几个人会去试图了解这个呢。

然后,对于治病而言,不是今天好了,就是好了,中医治病的标准是根治不再患病,而不是说,保证你3天无症状。

不然直接清热杀菌,今天你咽喉炎好了,过几天又患,然后越来越严重,最后拖得几年,建议切除咽喉(这样的荒唐事真的不少),那究竟是谁的责任呢?

当看到很多病人反反复复进医院,有的感冒从表层感冒治疗成肺炎、心肌炎、肾炎,这是治病吗?我觉得是催命。

病分为本症和从症,很多表现都是从症,必须从从症看到主症,对症下药,方得痊愈。
然后,对于各种急性病,比如急性心肌炎,肾炎,中医里面治法频多,比如当代大医李可,所自创的破格救心汤(网络可查阅),效果极佳。

其实,对于医学,如果缺乏基本的认识,被医生牵着鼻子走,真的很不值得。

多数人看到医学的东西就头疼,但是不晓,回避式的远离对自己身体的认识,进到医院,就等于把生命交给风险。

卫主司合,就是皮肤表面毛孔的开合。

肺主皮毛,所以肺润皮肤,很多皮肤病求之于肺,就是这么来的。

早上木气最旺(晚上是肝休息的时间),若是肺气不足,或者木气太强,则会克肺而作咳。

只是你给到的信息能肯定脾虚,但没法判断是肺阳虚,肺燥,还是肾的封藏能力失职

痰症,原因不少了。说个普遍的,心阳不足(可以想象心就是太阳),那么大地阴霾(中焦为脾胃,称为脾土),由身体喝下去的水,本来,是落到胃中,由太阳(心阳)的照射下,化为气上升到肺(好比水蒸气在天空凝结为云,到一定程度下雨),再凝为水,再布津于全身。

如果心阳不足,自然水淤积在胃里,日积月累,郁满上焦则作闷(心肺部),渍满肺窍则作喘,而这些水,聚久为痰。

其实中医用药历来讲求严谨配方,那些久经考验的方子更是配伍严谨,药力强大,尽可标本兼治。

举个例子说,总是鼻子流清鼻涕 ,鼻孔发痒 ,想打喷嚏却打不出来, 还刺激得流眼泪,而且手脚冰凉, 皮肤也凉, 总是有鸡皮疙瘩,另外, 右胁就是肝脏的位置 总是发闷发胀。

因为心阳不足是生痰的主要原因,所以君药为热血分子桂枝、干姜,可暖心肺,及其脾胃(干姜是回阳大药,尤其适用于脾胃,附子则是回肾阳的神药)。

辅药即为白术、茯苓和甘草,消除脾胃湿气(看到没,这就是标本兼治);厚朴通脾阳且引水下行;橘红可助白术、茯苓、甘草以利痰饮也。至白芍,若取其苦平之性,可防热药之上僭(平者主降),若取其酸敛之性,可制虚火之浮游(《神农本草经》谓芍药苦平,后世谓芍药酸敛,其味实苦而微酸)。且药之热者,宜于脾胃,恐不宜于肝胆,又取其凉润之性,善滋肝胆之阴,即预防肝胆之热也。况其善利小便,小便利而痰饮自减乎。

这是近代中医第一人,张锡纯的著名方子。名为理饮汤。

只要对症下药,用中医一个词语形容,就是“效如桴鼓”。而胸包液,心包液,很多类似疾病也不必改一方一字,仍效如桴鼓。

所以,中医的精髓在于辩证,辩证一辨病,二辩方。

两辩既得,神乎其神,也就不再是神话。


從我的iPhone傳送

2024年2月26日 星期一

慢性胆囊炎,只用一味药

慢性胆囊炎,只用一味药

五味学苑 



张常春,世居浙江瑞安,在临证中以经方取效,著称于乡里,人皆以其医术精湛,求治者门庭若市,尝不暇茶饭。张尤善用单方治疗疾病,特别是在治疗慢性胆囊炎方面,张常只用一味威灵仙,即能收到极好的治疗效果。

其治疗方法为:每天取威灵仙30克,水煎,分2次服。10天为1疗程。经随访,多数患者于治疗后半年内未见复发。

其症主要表现为右上腹或中上腹短暂或持续性隐钝痛,食欲不佳,食后心窝部胀闷不适等。采用单味威灵仙治疗均能取得理想效果。


注:有舌红,苔黄、口渴等实证表现者不宜用。

按:据现代药理研究,本品有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对革兰氏阳性及阴性细菌和真菌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平滑肌的痉挛有缓解作用。这或许就是威灵仙能治疗慢性胆囊炎的机制所在。

临床报道时有重用威灵仙治疗胆囊结石,肾、输尿管结石的。可见威灵仙用于胆石症、胆囊炎均可,如能适当配伍其他药物,就更为妥帖了。

名医来春茂有“芍药甘草汤加威灵仙治胆绞痛”一文:

方药为:白芍30克,甘草6克,威灵仙30克。
用法:每天1剂,水煎分3次服完。

按:《伤寒论》芍药甘草汤,多用治误汗伤血,厥逆脚挛急。血亏津耗,则肢体筋脉失养而挛急。芍药和血舒筋,甘草补中缓急,二味配合,酸甘化阴,补中而解痉止痛。曹颖甫《经方实验录》治上述患者,有验案可稽。

笔者用治胆绞痛,取其和血益阴,祛瘀解痉。异病同治,因而奏效。不可忽视加入威灵仙一味是关键所在。《开宝本草》谓:“主诸风,宣通五脏,去腹内冷滞,心隔痰水久积,症瘕痃癖气块……”。《普济方》“治痞积:威灵仙、楮桃儿各30克,上为细末每服9克”,均与肝胆有关。近人秦伯未氏用本品治血瘀痛经效果良好。因此凡夹血瘀气滞之疾皆可应用。(见《来春茂医话》)

附:江苏名医章进“胆道排石汤”

主治:胆囊炎、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

处方:柴胡10克,黄芩10克,炒枳壳10克,青皮、陈皮各10克,板蓝根15克,金钱草50克,鸡内金15克,威灵仙15克,生大黄8克,虎杖20克,郁金10克,王不留行15克。

但章医生还强调:胆石症患者治疗期间,可嘱患者早餐或午餐前进食猪蹄羹适量,有辅助排石作用。

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曰:“猪蹄羹通乳脉,托痈疽,压丹石。”验之临床,其言不虚,诚经验之谈。猪蹄羹组成:猪蹄(洗,锉)一具,粳米(净淘)一合。

通常胆石症、急慢性胆囊炎,西医临床多嘱咐低脂肪饮食,避免食用鸡蛋、油腻性强的大荤类食物,没有西医会认可猪蹄羹可以食用。前些年在武汉的西医同事蒋进医生亲口告诉我,他母亲患胆石症经食用猪蹄羹治愈,一直令他大惑不解。我想,中医书籍记载猪蹄甲可替代穿山甲使用,其走窜通利之性,尽在不言中,上述说法或可作为一种参考了。


從我的iPhone傳送

修行是非常严谨的,要盯!

修行是非常严谨的,要盯!


慧律法師

修行是非常严谨的,它是必须要类似紧迫盯人的,要盯住你的身,不可以去造业;要盯住你的心,不可以打妄想的。是非常严谨的,也步步惊魂的,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步步惊魂的。也就是对治我们的身心的懈怠,它是需要下功夫的。你比如:再碰到一下病苦,就懒惰了;再碰到一下诸事不顺的,钱被儿女搞光了,或者出了一个不孝子,心情就受到影响了;再来,人家讲我们两、三句话,我慢特别的重,本来在道场也干得很好,师父有时才讲他两句,哎呀!你这个香菇切得太大片了,或者是你的炒菜炒得不够熟,才讲两句,就不甩人家了,然后就开始批评出家人怎么样、怎么样不够慈悲。
这都是众生的毛病。他以为了生死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意思就是用混的,用混的。早上念两、三句佛,怎么样?好像跟佛菩萨打卡,我上班了打个卡;晚上念了一部经,两、三句佛,诵了一部经典,我好像晚上也上班了,佛菩萨你有看到了啊。他认为这个叫做修行,这大错特错了!
修行是二六时中,二十四个小时身净、语净、意净、戒净!修行要四种清净的。‘身’——要清净。‘语’——一句口业都不能造的。‘意’——不随便起妄念、执着、分别、颠倒心,都不可以的。‘戒净’——你三皈有三皈的戒律;五戒有五戒的戒律;八关斋戒有八关斋戒的戒律;沙弥、沙弥尼有沙弥、沙弥尼的戒律;式叉摩那有式叉摩那的戒律;比丘有比丘的戒律;菩萨戒有菩萨戒的戒律。你的戒清净吗?清净吗?对不对?
所以,要对治这个懒惰问题、烦恼问题没那么容易的。修行不是把云南茶拿来喝一下、泡一下,或者到西双版纳搞个普洱茶泡,坐下来喝两口,说这个叫做修行。修行——破除妄想、颠倒、习气,你行吗?破除妄想、颠倒、习气叫做真正的修行人,对不对?不是念两、三句佛叫做…跟人家讲修行这差远了,差了十万八千里了。


從我的iPhone傳送

一行禅师:过着虚伪的生活,是由内而外的腐烂

一行禅师:过着虚伪的生活,是由内而外的腐烂

养性读书会 


沿途上,佛陀在阿拉毗村落停下来,他和八个比丘在一处公众楼舍内与当地一些居民一起接受供食。用饭之后,正当佛陀准备开始说法时,一个年老的农夫喘着气走进礼堂。他来迟了的原因,是要寻找一只走失了的水牛。佛陀看得出这农夫整天都没有吃过东西,于是便叫人给这老人一点咖喱饭,待他吃完才开始举行法会。很多人都因此感到不耐烦,他们不明白为何要因为一个人而延误佛陀的开示。
农夫吃过饭后,佛陀便说:“敬爱的朋友,我刚才如果让老农夫饿着肚子听法,他一定不能集中,那便会很可惜了。没有什么比饥饿更难受。饥饿摧残我们的体肤,又使我们无法安稳快乐。我们时刻都不要忘记那些饥饿的人。不吃一餐已经不是味儿,更何况是几天甚或几个星期?我们必定要确保这世上再没有被迫挨饿的情况。”
阿拉毗之后,佛陀沿着恒河朝西北往挢赏弥去。途中,他停下来观察一块浮木被水冲向下流的情形。指着那浮木,他呼唤比丘,说道:“比丘们!如果那浮木没有被河岸阻顿下来、没有下沉、没有遇到沙洲、没有被拾起来、没有堕入涡流或从内里枯烂,它便可以一直流入海里。这与你们在修行道上一样。如果你们不被河岸阻顿下来、不下沉、不遇到沙洲、不被拾起来、不堕入涡流或从内里枯烂,你们也肯定能达到觉悟解脱的大海。”
比丘说:“世尊,请你详细申述一下。被河岸阻顿、下沉,又或遇到沙洲是什么意思?”
佛陀答道:“被河岸阻顿,就是被六根六尘所纠缠。如果你们精进修行,便不会为六根六尘互相接触所产生的感受而缠缚了。下沉的意思,就是成了欲念和贪求的奴隶,它们会剥夺你应该用在修行上的精力。为沙洲所阻碍,就是为了私欲而忧虑,永远只顾追逐名利而忘却了以觉悟为目标。被人拾起来的意思,就是迷失自己于散乱之中,与损友虚度时光而不事修行。堕入涡流,就是为五欲所困。五欲就是财、色、名、食、睡。从内里枯烂的意思,就是过着虚伪的生活,欺骗僧伽而同时以正法来达到自己的欲望。
“比丘们,如果你们精进修行而不堕入这六个陷阱,你们便必能证得觉悟之果,如那片浮木可以毫无障碍般直流入海里。”
佛陀在说这些话时,一个路过的牧童也停了下来细听,他名叫难陀。
他被佛陀的话感动得即刻走过来,请求佛陀收他为徒。他说:“大师,我很希望能够像这些兄弟一样成为比丘。我想追随精神之道。我答应一定会全意学道。我会避免被河岸阻顿、下沉,被沙洲障碍,被人拾起来、堕入涡流又或从内里枯烂。请你接纳我为你的门徒。”
佛陀很喜欢这个少年明亮的面容。他知道这个少年虽然一定不曾上学念书,但却是个勤奋能干的小伙子。佛陀点头以示同意,并问他说:“你年纪多少?”
难陀回答:“大师,我十六岁。”
“你的父母在世吗?”
“不在,大师,他们都死了。我没有其他亲人。我只替一个富主看顾水牛,以能有栖身之所。”
佛陀又问:“你可以一日只吃一餐吗?”
“我这样做已经有很长时间了。”
佛陀说:“正规来说,你是应该到二十岁才可以加入僧团的。一般人未到二十岁,是未够成熟去适应过出家的生活的,但你很特别,我就让僧团这次破例吧。你就以沙弥的学僧身份来修行四年,再正式受具足戒。回去你雇主那里放下水牛,并问得他的批准让你离开吧。我们在这里等你。”
少年回答道:“大师,我想没有这需要了。这些水牛都非常驯良,它们是可以不用我带领自行回到牛房去的。”
罗睺罗被这巨型动物的温驯所感动。他与缚悉底分享了骑在牛背上那逍遥的感觉,又告诉缚悉底,他很想知道佛陀看见他这个样子时的反应。
佛陀说:“不,你一定要自己带水牛回去,并向你主人请辞。”
“但我回来找不到你们又怎样?”
佛陀微笑:“别担心。我答应你,我们会在这里等你的。”
难陀把水牛带回牛房时,佛陀对缚悉底说:“缚悉底,我会将这少年交给你照顾。我相信你一定会很清楚怎样带导和支持他的。”
缚悉底合掌微笑。缚悉底尊者现在已三十九岁,他知道佛陀为何要他指导难陀。很久以前,佛陀宣讲《看顾水牛经》,都是因为认识了当时像难陀一般也是牧童的缚悉底。在修行道上,缚悉底知道自己可以好好地带导难陀。他又知道他的好朋友罗睺罗尊者,也会从旁帮助他,罗睺罗现在三十六岁。
缚悉底的弟妹都已成家立室,有他们自己的家庭。他们从前住的茅房,早已不存在了。缚悉底回忆起一次与罗睺罗回优楼频螺的造访,那是在卢培克婚后移居他乡的时候。那时,芭娜和媲摩仍是相依为命,以卖饼食为生。缚悉底和罗睺罗两比丘步行至尼连禅河。缚悉底一直没有忘记他给罗睺罗的承诺,要让他一尝骑在水牛背上的滋味。
他向在岸边放着水牛的小童呼唤,着他们帮忙把罗睺罗扶到牛背上去。最初,罗睺罗有点犹豫,但跟着他便脱下僧袍交给缚悉底。罗睺罗被这巨型动物的温驯所感动,他与缚悉底分享了骑在牛背上那逍遥的感觉,又告诉缚悉底,他很想知道佛陀看见他这个样子时的反应。
缚悉底微笑,他知道如果当初罗睺罗留在释迦国继承王位,他必定会错失了这次骑水牛的滋味。
缚悉底的心神回到目前一刻的时候,刚好难陀也回来了。那天晚上,他替难陀剃头,又指导他怎样在穿袍、持钵、行、立、坐、卧时,都要做个专注的比丘。难陀为人成熟勤恳,因而缚悉底很乐意教导他。
缚悉底回想起几年前,有十七个青年加入竹林的僧团。最年长的一个才十七岁,名叫优婆离,而年纪最小的,只有十二岁。他们全都来自富有人家。最初,是优婆离请求他的父母让他出家成为比丘。当他的父母批准后,他的十六个好朋友便相继要求他们的父母让他们也成为比丘。加入僧团后,他们便要依照僧律,每天午前一食。第一晚,最年轻的几个男孩饿得哭了起来。当佛陀早上起来,询问为何前一夜听到小孩的哭声时,才知道有比丘纳了这些小童入僧团里。佛陀说:“从现在开始,我们只可以接纳二十岁或以上的人加入僧团。我们不能期望小童能过没有家庭的僧团生活。”
那些男孩虽然可以留下来,但佛陀让十五岁及以下的多吃一餐。他们后来全都成为正式比丘。缚悉底突然想起,当时年纪最小的一个,现在都已经二十岁了。


從我的iPhone傳送

倪海厦:人瘦青筋粗大,一定要引起注意

倪海厦:人瘦青筋粗大,一定要引起注意

岐黄医声 



奇怪,这个手上的血管,怎么崩那么大。
平常这个血管,我们跟人家,都有血管嘛,我们有比列的。
他的血管特别的粗大,就是脉大,这劳症。
你一看他这个人,瘦瘦的血管那么大,这个你跟他说,你跟他讲劳,还不知道是什么了。
你就跟他说,你就问他,你如果去打高尔夫球,有没有18个洞?
第一个洞打完,会不会很累?
好,这种劳症的人不能动,动一下,他就要休息一天,原因是什么呢?
正常人,比如说,正常人的血脉,是这样子,我们这个把它切一半,这一半的大小呢,跟这两个是相等的。
所以,这叫做平人,正常的人,你的血管是那么大,血有那么多在里面。
当你变成脉大以后呢,脉变的很大,你血管里面的血的量还是一样,并没有少掉。
所以,你查这个人的没有病,因为他没有少那个量,但是多一个蛋,什么东西在里面,就是湿在里面。
当这个湿在里面,占在血管的一半的时候,导致血管撑大了。
所以,劳症的这个人呢,他一个人,但是带了两个血液循环系统,所以他很吃重,很吃力。
那劳症的人呢,不管你怎么吃,你吃不胖,这是他唯一的好处。
现在就是,大家喜欢瘦,对吧,大家都流行减肥,那想尽办法,把你变成劳症,你就不会胖,就瘦掉了。
那这个脉大了,这个血管,这个湿跑到血管里面去了。
所以,我们前面介绍到,当你的湿在皮肤表面上的时候,当你的湿在皮肤表面第二层,肌肉里面,到了血脉的外面的时候,就是我们现在要讲的东西。
那这个劳症呢,一般我们治疗劳症的处方,就是我们前面介绍过的,桂枝勺药知母汤。
桂枝勺药知母汤,它就可以把血脉里面的湿排出来,所以我在临床上,在治疗的时候,因为他是风湿嘛。
那吃了桂枝勺药知母汤之后呢,那血管就一直缩小。
那有的病人很好玩,我看他这个,吃了你的药血管真的会缩小吗?怎么可能?那边大了很久了。
好,吃了一段时间,以后整个血脉跑下去。
那如果是,你的亲人长辈,对不对,那个年龄比较大的,他手感上,长得像蜘蛛网一样,就好像树枝一样长,很粗,那血不好看的,
尤其是你的岳母或者是谁,你看他很疼,你就给他吃桂枝勺药知母汤,一下就收起来,这手臂很漂亮哦。-01-24 15:59 发表于广东 220人听过



奇怪,这个手上的血管,怎么崩那么大。
平常这个血管,我们跟人家,都有血管嘛,我们有比列的。
他的血管特别的粗大,就是脉大,这劳症。
你一看他这个人,瘦瘦的血管那么大,这个你跟他说,你跟他讲劳,还不知道是什么了。
你就跟他说,你就问他,你如果去打高尔夫球,有没有18个洞?
第一个洞打完,会不会很累?
好,这种劳症的人不能动,动一下,他就要休息一天,原因是什么呢?
正常人,比如说,正常人的血脉,是这样子,我们这个把它切一半,这一半的大小呢,跟这两个是相等的。
所以,这叫做平人,正常的人,你的血管是那么大,血有那么多在里面。
当你变成脉大以后呢,脉变的很大,你血管里面的血的量还是一样,并没有少掉。
所以,你查这个人的没有病,因为他没有少那个量,但是多一个蛋,什么东西在里面,就是湿在里面。
当这个湿在里面,占在血管的一半的时候,导致血管撑大了。
所以,劳症的这个人呢,他一个人,但是带了两个血液循环系统,所以他很吃重,很吃力。
那劳症的人呢,不管你怎么吃,你吃不胖,这是他唯一的好处。
现在就是,大家喜欢瘦,对吧,大家都流行减肥,那想尽办法,把你变成劳症,你就不会胖,就瘦掉了。
那这个脉大了,这个血管,这个湿跑到血管里面去了。
所以,我们前面介绍到,当你的湿在皮肤表面上的时候,当你的湿在皮肤表面第二层,肌肉里面,到了血脉的外面的时候,就是我们现在要讲的东西。
那这个劳症呢,一般我们治疗劳症的处方,就是我们前面介绍过的,桂枝勺药知母汤。
桂枝勺药知母汤,它就可以把血脉里面的湿排出来,所以我在临床上,在治疗的时候,因为他是风湿嘛。
那吃了桂枝勺药知母汤之后呢,那血管就一直缩小。
那有的病人很好玩,我看他这个,吃了你的药血管真的会缩小吗?怎么可能?那边大了很久了。
好,吃了一段时间,以后整个血脉跑下去。
那如果是,你的亲人长辈,对不对,那个年龄比较大的,他手感上,长得像蜘蛛网一样,就好像树枝一样长,很粗,那血不好看的,
尤其是你的岳母或者是谁,你看他很疼,你就给他吃桂枝勺药知母汤,一下就收起来,这手臂很漂亮哦。


從我的iPhone傳送

【大圆满窍诀】顶果钦哲法王~如果你掌握了这个重点,必定解脱。

【大圆满窍诀】顶果钦哲法王~如果你掌握了这个重点,必定解脱。

阿底宝藏 

倘若你对于解脱的方法没有信心,同时你的禅定也仅只于心意的静止上安歇,你将无可避免地岔入到天道的三摩地(色界、无色界天道的禅定)。这样的禅定将无法降服你的执著和愤怒,也无法终止业力的续流,当然也不可能为你带来直接确定的甚深信心。因此,这个解脱的方法十分的重要。
更进一步地说,当你对某一个所欲望的对象生起燃烧般的执著,或是对某一个憎恶的对象生起了暴力的愤怒,或者是对有利的状况、物质的拥有感到喜悦,又或者你对不利的情况以及像病痛等悲伤感到困扰,不论是哪一种情境,那一刻都是在对你净觉力量的测试,因此认知到智慧就是解脱的基础一点十分重要。因此:是时贪嗔喜忧。
当你经验到强烈的执著或嗔恨,或是某种强烈的喜悦和悲伤,如果你能够好好维持住修行,这都是因为净觉已经被直接指引出来的缘故。法本上说:“这是对你净觉力量的测试,因此认知到智慧就是解脱的基础,这一点十分重要。”
求除此之外,倘若你的修行欠缺了“生起即解脱”这个重点,任何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你心内的微细念头,都将累积更多轮回的业力。重点是,不论念头是粗糙或是微细,当它生起的同时即解脱,不留下任何痕迹。骤起妄念无余者。
因此不论任何的念头生起,不要让它们兹生成混乱的微细烦恼,同时也不采用某些狭隘心意的专注方法。你所要做的就是保持在一种自然真实的醒觉中,不论生起的念头是什么都要认知到它的自性同时保任著“生起即解脱”,不留下任何痕迹,就像在水面上写字一般。因此:了知中无余痕。
在这时候,如果生起的念头没有被净化,没有在自我解脱中消融,仅只是认识念头,将无法切断烦恼永续的业力锁链。因此在你认知的那一刻,赤裸裸地看到念头的真实本性,你即刻会确认之前所熟悉的智慧,当你安歇在那样的境界中,念头被净化,毫无痕迹的消融。此一消融是重点。因此:知是解脱之法身。
举一个例子:在水上写字或画画,在书写的一刹那即消融,书写和消融是同时发生。同样地,当念头生起同时就解脱,这也就成为“自生和自解脱”不断的续流。譬如水中之书写。
体验念头“就像水中的书写”,并不会令你离开净觉的境界,净觉即是念头的自性。安住于此境界,没有任何生起的念头会永续的存在,不会比水中书写更长久。【阿底注:同时,是不分先后的,这才是不二之体现。】
因此,不压抑地生起,任何要生起的就让它生起,任何生起的念头就成为净化入实性的道路。这个修行的精要你必须要把握:自起自灭续不断。
因此你安住在净觉的体验中,“自生”的念头解脱于净觉的虚空中。如果你修行得好,任何生起的念头也只是净觉能量的变化和测试,因此它们就像食物一般,养育和增进你对净觉和空性赤裸相融的体验。这就是“所现即为赤裸觉空之资粮”。
因此像这样将念头视为法身游戏的训练,任何生起的念头都成为净觉力量的一种训练。不论五毒的念头如何粗糙,它们也将以同样的清明和敏锐在净觉中解脱。所现即为赤裸觉空之资粮。
任何搅动的念头都是从洞澈一切的净觉本来面目中生起,如同净觉内在力量,当它们现起时,单纯地安住于此,不迎不拒。就在它们生起的那一刹那,它们也就解脱了。而它们从不在法身续流之外心中所涌即为法身王之力。
因此如果你能不受制于念头,而能够保任住净觉实性的确认,无论多少念头生起,它们都是“法身王”,也就是净觉能量的生起。自生的净觉被称为“法身王”,而念头生起就如同它的力或展现,就像中这个国王的随从众。因为念头不长久,法本的本文中说道:“无迹自净阿拉拉”。
心中的念头,也就是无明的迷惑觉受,在法身的辽阔中是纯净,这是净觉的智慧,因此在不间断的澄明广阔中,不论生起和激起的念头是什么,它们的本性都是空。因此无迹自净啊啦啦。
当你能够长时间地将念头融入修行之道,念头生起如禅定,动与静之间不再有界限,结果是,没有任何的生起会伤害或干扰你在净觉中安住:现象生起与昔或相同。
巴楚仁波切说的是当你能够娴熟这样的体验,各种念头依然会像从前一样生起,但有一个重要的区别,那就是它们解脱的方法。
在此时,念头也就是净觉力的生起,像是喜悦和悲伤,希望和恐惧,也许和普通人一样;但是对于一般普通人而言,他们会顽强的压抑或放纵这些体验,然后累积业力,同时沉沦于执著和侵略性。另一方面对大圆满的瑜伽行者而言,念头在生起的那一刻即解脱。
在开始时,生起的念头在被确认时即解脱,就像老友相遇;
在中间时,念头自己解脱,就像卷曲的蛇自己将结打开一样;
在结尾时,生起的念头无利无害自我解脱,就像窃贼入空屋一般。
巴楚仁波切在这儿所说的是三种解脱,而最好的就是第三类。以小偷进入空屋来比喻念头自我解脱的特质,屋内没有丢东西,而小偷也没有得到任何东西。对我而言,这句话似乎表示你能保任“净觉本来的面目”而不失其自然状态,念头无法造成伤害。它们生起,但也自我解脱。所有解脱的方法中,巴楚仁波切所说的最后这一项是最深奥的。他接著说:所以大圆满瑜伽行者掌握以上这些解脱方法的重点。因此:解脱之法不同最重要。
这就是为什么说:知道如何禅定,却不知道如何解脱,这与天道的禅定有何不同。
意思是说,那些深信禅定,但是又不掌握解脱方法重点的人,只是在某一种精神寂静的状态中,这只会让他们岔入到较高道的禅定境界中。那些宣称只要能够认识动与静就足够的人,事实上和具有妄念的凡夫没有差别。而对那些只会贴像是“空性”和“法身”标签的人而言,当他们在面对不幸和困难时却无法把持,这时就会暴露出他们方法的基本瑕疵。所以:无此禅定即为迷惑道。
“生起即解脱”、“自我解脱”、“赤裸地解脱”,不论你所给的名字是什么,念头自解脱以及念头净化无余痕这类的解脱,都明确指出自我解脱这个重点。这是自然大圆满不共的殊胜特长,如果你了解这个重点,任何负面的情绪和念头生起即单纯地转入法身;任何妄念即被净化为智慧;任何有害的情境生起如朋友,所有负面的情绪都成为道路。轮回在其自然而然的状态中净化,毋须出离,你从轮回或是涅槃的锁链中解脱出来。你到达了圆满和最终的境界,毋须努力、无所得,也没有遗留任何该做的事。具此即无禅定亦为法身境。
如果你能够在个人体验的基础上,依这些要义指示来禅定,当你禅定的时候毋须花费心思来创造某些东西,你在法身的境界中达到一种决定性的体验
如果你对此解脱的方法没有信心,就算你称自己的见解很高以对你的心有帮助,也无法对治你负面的情绪。因此,这不是真实的方法。另一方面,如果你掌握了“自生和自解脱”的重点,就算不具有任何“高见解”,或“甚深禅定”的名相,要你的心不从二元执著的束缚中解脱也不可能。当你到了传说中的金银岛,不论如何努力地找,也永远不会找到一般的泥土以及石头。同样的状况,动、静以及念头现在全都生起如禅定,就算你寻找真实、坚硬的烦恼,你也遍寻不著。单是这一点就能测量出你的修行是否击中要害;因此第三要义:信心稳固于念起即解脱。
巴楚仁波切在此所强调的是似乎是,根据此一体验,你必须对念头自解脱的要义建立信心。
【阿底注:椎击三要:直指自性、确断自决、解脱自信。需要在具德具缘的大圆满上师前获得加持与引导。才会真实发生三个阶段应有的效果。如果只是通过资料学习后,自己苦思冥想,整合概念,就算自己感觉明白了,也十有八九是组装了一个“大圆满”概念牢笼而已。不论小心翼翼还是貌似狂野,都不是在装腔作势的PUA自己而已。如果大喝一声,然后再一番概念输出,就能把大圆满心性直指出来。那参加过《椎击三要》法会者,人人皆可成为大圆满上师了。请切记,语言文字等表面的传法固然重要,但是,传法上师的加持力量与受法弟子的信心程度更重要,而且是决定性的重要。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顶果钦哲法王这段开示非常殊胜,对于大圆满行者是很宝贵的资料。但并不能替代具德具缘上师的转移加持与一对一的答疑解惑。】


從我的iPhone傳送

时间,就像一场幻梦。

时间,就像一场幻梦。

宗萨钦哲仁波切

在佛经当中也显示了那些大小、方向,像是微尘或者是三千大千世界,‍‍都是心的概念造作,事实上并没有所谓的大或是小。‍‍所以,在藏传佛教里有一位‍‍无与伦比的瑜伽士,他就是密勒日巴尊者‍‍。
有一次‍‍,密勒日巴和他的弟子在旅行的途中,突然他们遇到了冰雹,‍‍当冰雹降下时,密勒日巴躲到了一个牦牛的角里面,‍‍然后他唱起了道歌,他跟弟子惹琼巴说,‍‍如果你已经证得无二见地的话,你也可以进入这个牛角,‍‍这里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你。
另外,还有一个佛经的故事是讲,有一个菩萨在修持菩萨行很长时间之后,感到非常的疲惫,因此,他回去跟佛陀禀告说,他实在‍‍没有精力再继续从事菩萨行了。然后,佛陀就问他,你为什么这么累呢?‍‍他说这是因为我做‍‍菩萨行已经修了一劫了。
然后,佛陀说:这是因为你还没有理解到时间只是相对的,‍‍时间就像一场幻梦。‍‍如果你仔细思维时间的话,你就会知道从发菩提心‍‍到累积三大阿僧祇劫的福德,然后经由‍‍金刚玉而获得‍‍菩提果位,这个时间的长度只不过像火花一闪的瞬间。如果你能了知一切,都是如梦如幻 ,你在行持菩萨行时,就不会感到疲惫。


從我的iPhone傳送

阿知仁波切~分析到极点的时候,自然而然就进入状态了

阿知仁波切~分析到极点的时候,自然而然就进入状态了

奥明宫学馆 



弟子G:师父,我问一下所缘的心,感觉它示现得不是那么清晰明了。

师:所缘的心清不清晰看你的功夫。首先,所缘的心你认不认识,所缘的心是哪一个呢?

弟子G:所缘的心就是清清楚楚的这个状态吗?

师:能缘的心也是清清楚楚的。你说清清楚楚的是所缘的心,意思是能缘的心是稀里糊涂的吗?

弟子G:能缘的心……

师:清清楚楚的角度来说,所缘的心和能缘的心两个都是清清楚楚的。打个比方来说,你在游泳,在哪儿游泳?在大海里游泳。你在海里游泳的时候,海起着浪,把自己抬到浪上去,这时你在哪?你在海浪的浪尖上,是不是?

弟子G:对。

师:好。浪是海里生起的,不可能在海以外消失,是不是?

弟子G:对。

师:你从浪尖上下来的时候,你不是在海里吗?消失在海里,是不是?

弟子G:对。

师:好,同样的,你的念头是心里生起的,是不是?

弟子G:对。

师:念头会不会消失在心里呢?

弟子G:会。

师:念头完全不可能消失在心以外的地方,是不是?好,这样的话你安住在念头上,安住在念头上面的话,刹那你都不随着念头走,也不排斥这个念头、不分别这个念头、不贴任何标签,你安住在这个念头上。念头会消失吧?

弟子G:会。

师:念头消失的状态,这不是所缘的心吗?是不是?

弟子G:对。

师:这个时候能安住的注意力,这是能缘,是不是?

弟子G:对。

师:念头消失的状态,这就是所缘的心。你功夫越高,它越清晰明了。我们逻辑来这么推的话,是很清晰。但是感觉清不清晰,这是靠自己。有什么样的功夫?功夫就像是,把一杯浑浊的水,怎么能够让它清澈呢?

弟子A:过滤

弟子G:静置。

师:对,一个是过滤,一个就是静置。静置就是我把水放在那里,慢慢地,它肯定会沉淀下来,水肯定会变清澈,是不是?同样的道理,你的心要清晰明了,就不贴标签、不造作,停止下来,心可能会清晰起来。如果你贴很多标签,“应该是这样、应该是那样,要这样做、要那样做,这个是这样、那个是那样……”,心怎么能清晰呢?越搅越浑,不可能清澈,是不是这样的?

弟子G:对。比如说我的觉知很强,有一种

二元

对立的这种清晰。有一种能缘的心安住在所缘的心这种清晰。

师:对呀,安住而已,还是对立的。假如说你和你的朋友,你们俩一个在外面,一个在里面,还是两个;你们在一个屋子里,也是两个,是不是?你没有安住是

二元

对立,安住也是

二元

对立。不是吗?

弟子G:对。

师:所以这个跟远和近有关系,跟

二元

和不是

二元

没有关系。两个人分开在两个房间也是两个人,聚在一个房间也是两个人,是不是?

弟子G:对。

师:不能理解为安住的时候不是

二元

,不安住的时候是

二元

。你心中的

二元

(能所)对立的这个概念有没有彻底消失?能所的概念消失了,这叫合一,这叫不二。刚才说的“近就不是

二元

,远就是

二元

”,不能这么理解,远近都是

二元

。假如说,我坐在这里,心里想的是阿坝,然后我想阿坝时,在这个想法上面安住,阿坝的概念消失的时候,所缘的心相当于在阿坝。然后我就看着所缘的心,谁来看呢?能缘的心来看,也可以说能缘的心来观,有点远——几百公里远,还是

二元

。再比如说我心里想着这个杯子里面的茶,就这么近,这个念头消失的状态就是有这么近,在这个上面安住还是

二元

,远近有关系,跟

二元

没有关系。

弟子G:那在修胜观的时候,能缘的心安住在所缘的心上,我们就不做分析了?

师:如果我能在这个状态中,也可以说能延续这个状态,就完全不用思维,延续就行了。但是我延续不下去,妄念纷飞,如果这个时候既没有安住,又不做分析,就只是待在那里而已,不是打坐。我完全安住不下去了,好,我就分析。分析到极点的时候,自然而然就进入状态了,我就延续这个状态。然后在状态里待不住了,又妄念纷飞的时候,我又分析,分析到极点的时候我又安住——这两个这么交替做,一定会有进步的,是不是?这就相当于把水变清澈的第二个方法,过滤。



從我的iPhone傳送

顶果钦哲法王~真正的“心地善良”是什么?

顶果钦哲法王~真正的“心地善良”是什么?

奥明宫学馆 

众生的数目如虚空般无边无际,然而我们总是认为,我们只和少数众生有所关系。无论居住在什么地方,我们总是喜爱一些人,厌恶一些人,不在乎其余的人。
这种对其他众生存有的偏颇和有限的见解,持续使我们生起执著和嗔恨,因而积聚了身陷轮回的业。
如果我们能一瞥过去无尽的生生世世,我们将了解到,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众生不曾是我们的母亲或父亲,而且不只是一次,他们曾是我们许多生世的父母。
为了回报他们的爱与大慈,我们应该像证悟者一般,对所有众生生起爱与慈悲。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从内心深处生起带领一切众生证悟成佛的愿望,不遗弃任何一个众生。
发起这个誓愿所累积的功德,和这个誓愿所涵盖的众生数量成正比。因此希望救度无数众生的愿望,将能产生无量功德。拥有一颗善良的心,是达成这个愿望的基础。
如同佛陀对波斯匿王所说的:“喔,伟大的国王,你的事业是如此的广大无量。无论你是在行、住、坐、卧,愿你所有的行为、法规和判断都受到善心的启发。如此一来,你将为你的臣民带来无限的利益,并为自己累积无量功德。”
“心地善良”是什么?深情地照料今生的父母,肯定是心地善良的证明。然而,父母只不过是无量众生里面的两个众生。
真正的心地善良是把所有众生——不只是我们的朋友,也包括敌人和陌生人——当做我们的父母,并去除所有的嗔恨、自私和冷漠。
去想一个你最敌视的人,并视他为你心中最亲爱的人。如果你对某一个亲近的人生起贪爱之心,那么把他视为一个梦中遇到的人,一个缺乏任何真实存在的幻象。
心地善良必须以实际地利益他人来展现,然而,什么是利益他人?毫无疑问的,布施食物、衣服、住所和情感是心地善良的表现,但这种仁慈仍然有限。
我们应该努力用一种无限的方法来利益众生,而佛法则是唯一的途径。我们应该用各种方式来帮助众生,用直接和间接的方式,用行动和祈愿来帮助众生。
举例来说,我们可以在蚁冢、养鱼塘或鸟禽养殖场念诵诸佛菩萨的名号,心中生起慈悲,并祈愿:“愿这些动物不再投生轮回恶趣之中。”
诸如此类能够真正利益众生的行为有很多很多。当你持续受到利益众生的动机的激励,菩提心——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获得证悟的愿望——将在你心中渐渐开展。
我们不能用表象来评判行为。行为的价值取决于内在的态度。惊人的利他行为可能出自于自我本位的动机——例如期望被人感谢,在来世享受业果——完全和心地善良无关,如此的动机贬损了行为的功德。
记住,誓愿带领一切众生解脱的爱与慈悲,乃大乘之正道。菩提心有两个层面:究竟菩提心和相对菩提心。究竟菩提心是了悟空性;它将随着时间慢慢地在心中成熟。
相对菩提心则是根植于爱与慈悲的利他想法和利他行为。深刻地修持相对菩提心一段长时间之后,这种修持将自然而然地转化你的心,直到你了悟究竟菩提心的曙光显现。
彻底了悟空性的菩萨成佛之后,他展现的悲心不会再含有凡俗的、造作的念头。他不会想:“这个众生向我祈求,我必须帮助他。”
或“这个众生没有祈愿。”他的慈悲和空性是无所不在且含摄一切的,如此这般的慈悲是离于偏爱分别、执著或嗔恨的。
它如同太阳,平等地映照在每一个水面之上,无论水面大或小,清澈或混浊。慈悲是空性自然而然散发出来的光辉,离于概念,超越形述。
这是佛陀利益众生的事业能够如此无边无际的原因,如果你了解这一点,你将明白,即便是吹拂一个发烧病人脸庞的凉爽微风,也都是诸佛的加持和慈悲。


從我的iPhone傳送

益西措嘉佛母简传及精要窍诀

益西措嘉佛母简传及精要窍诀

阿底宝藏 

不丹虎穴益西措嘉佛母圣像
益西措嘉空行母在莲师的25位弟子中,亲口得到莲师验证,说:“与我修得无二无别”的,是佛母益西措嘉。她是藏传佛教史上第一位得证菩提的女性修行者,同时也是莲师的化身之一。她帮助莲师将金刚乘的法教推广到雪域大地的每个角落,并且埋藏下无数的伏藏,至今还在影响着我们无数人。最后,益西措嘉空行母带着肉身,飞到了莲师的邬金净土。
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母,稀有的益西措嘉,是金刚亥母的肉身示现,也是度母和布达洛遮那佛母(五方佛中东方金刚萨垛不动佛的佛母)的化身。益西措嘉原为卡清公主,名叫卡清萨措杰。起初她成为藏王赤松德赞的王妃之一;后来因藏王赤松德赞邀请莲花生大士入藏弘扬佛教,藏王把她作为接受灌顶的曼扎供养给莲花生大士,于是她便成为莲师的佛母。后随莲花生大士剃度出家,莲师意中的甚深要法如同满瓶倾泻般地,无余传入佛母心中。“措嘉”的意思是“海之领主、海之王”,因此,有尊称其为“智海龙王益西措嘉”。
益西措嘉出生于扎达地方的卡清部族。她的父亲是前藏重要省份喀钦的国王;她母亲是格哇苯。在她出生时,屋子旁边突然出现一个湖,它被称为措嘉拉措——措嘉的魂湖。此湖的遗迹现今仍在。佛母降生之时,不染胎障,身色白红,皓齿齐整,头发绀青,垂至腰际。当其时也,地动龙吟,花雨普降,湖泊增广,湖畔涌生,红白鲜花,彩虹笼罩,诸多瑞象,不一而足。童年之时,即于石上留下脚印。至今仍可见到。
措嘉自幼貌美惊人,至十岁时已是誉满各地,于是各国国王派人前来,商议婚娶之事,但卡清王惟恐彼此生怨,皆婉言谢绝。不久,卡曲王华吉云努(吉祥童子)及素卡王多吉旺修(金刚自在)各带重礼前来求亲。因为两王势力强大,不便谢绝,于是卡清王问措嘉愿嫁谁家,措嘉答父亲说:“父亲,一切世间的事物均属无常,如果追随世间事,只是痛苦的轮回道,所以我谁也不嫁,请允许我出家学习佛法吧!”国王无法拒绝两王,便不得已地说:“为了使你们公平,我将女儿派遣出宫门,谁先追上,就嫁给其国!”措嘉被迫身着华衣,遣出宫门,后来被卡曲国所获,因不愿顺从世法,遭到毒打,押回彼国住地。夜里,措嘉忆及人生无常,若令瑕满(具足十种圆满,远离八种无暇,能赖以修行佛法之圆满人身)空耗则此身无义,于是至心祈请三宝加被,摆脱束缚,从而能有修学佛法的机会。夜里众人酒醉昏睡时,便趁夜逃走。经长途跋涉,逃至静处稍事休息时,素卡王派人将其捉住。卡曲王得知,误认为卡清王改变主意,非常不快,致信责问并欲兴起战争,同时素卡国亦致函欲娶措嘉,如此令三国不快,彼此各招兵马准备兴师问罪。此事传到拉萨,藏王赤松德赞知道后,写信给卡清王华吉旺修说:“凡在我治下的一切士夫,若谁敢兴起战争,必杀不赦!今得知你有一殊妙女儿,当送进宫来做我王妃。”同时派七位大臣前往。卡清王详情禀报此时情形后,对藏王呈上一信:“南瞻部洲的最胜大王(藏文中常将藏王称为世界之王或天子)!我女虽国色天香但惟恐产生争执,出现许多是非,所以未敢轻率,今若献于大王,心中绝无不快!”藏王接信,非常高兴,即遣九百兵前往素卡国迎娶。素卡王得知后非常害怕,于是作了周到的招待。卡清王膝下有三女,为使各国皆无怨言,除小女儿措嘉献于藏王外,将长女黛清措(大乐海)嫁给卡曲国,次女尼玛措(日海)嫁与素卡国,各国国王均非常满意,一切争执悉皆自然熄灭。
措嘉佛母至拉萨后,依止诸位大德智者学习文字及五大明处,并迅速通达。当时,藏王将邬金莲花生大士迎请至王宫,安置法座,呈献了广大的供养后,请求道:“摩诃上师仁波切!我将自己受用的一切财物全部无余供养,惟愿一切时中均以大悲摄受,并祈请传授超越因果、不落有相、刹那成佛之教授!”说完恭敬顶礼。莲花生大士安慰道:“大王!一切佛法之命心惟有因缘,绝非有价之物品所比,但如若开启大密之门,必须缘起成熟方可,若无有缘法器(具有因缘修行密法者,或有根性者,如狮子之乳必盛金器之中),则无从传授!”藏王再顶礼后,又问道:“上师啊!倘若我身为国王尚非法器,又有谁堪能呢?”莲师回答说:“大王,并非你不是法器!当知,所谓密宗之‘密’,非有过失而保密,而是密于小慧及邪见者,若想令法流加持不断,法门大开,则必须有信心誓言清净、智慧悲心双全的具相空行(密法为缘起之法,若无智慧引导极难领悟,所以须由空性表法之具足各种德相的空行母为缘方可开启。空行之法相,当于专著中了知)为作缘起,才能有大利益!”藏王听后,深深感到佛法的稀有难闻,对于能演法示教的大善知识深生随喜,对无上密乘的教授愈加敬重!于是,为使缘起殊胜圆满,将措嘉等五位具足法相的女子咐托于莲师,再三恳求慈悲摄受。其后,莲花生大士为措嘉作了灌顶加持,偕往桑耶清浦,依次宣说无常、出离、大悲等共同道,以及释尊的一切教言。之后,又宣说外三乘密法(事部、行部、瑜伽部三种)与分辩九乘的规矩。措嘉一一倾听后,迅速掌握,尤其修行妙音佛母时,现见本尊,获得不忘总持(也作不忘陀罗尼,即对于所学知识永不忘失之成就)的悉地,以清净肉眼便可遍观南瞻部洲,对所闻法语,一经于耳永不忘失,因此,将邬金大师所讲的一切口授悉皆忆持,成为大师的重要弟子。
益西措嘉得到了莲花生大士在西藏传授的几乎所有的法门,经过修习她证得了最高成就。莲花生大士以色身于雪域弘法因缘圆满,逝往西南罗刹洲时,措嘉悲切地祈请莲师常住藏邦摄护弟子。因莲花生上师之劝嘱,益西措嘉佛母住世长达两百一十四年,先后埋藏无数伏藏。就自利而言,措嘉现证长寿持明,以善妙音声能演无量妙法,心能浸注于大乐光明之内,现前超越一切地道功德(成佛所必经的五道十地之过程),究竟大觉;就利他而言,先以苦行修持佛法,从而清净未来修法弟子之违缘,令加持不泯,后以六度大行护持法流,使无数众生获得安乐,特别是藉不忘总持的力量,将莲师所有的教言不遗余地结集并流传,令莲师之弘法事业永无止息!
最后,对南瞻部洲各大胜地、各小胜地、零星胜地(此处指具有隐埋伏藏因缘之殊胜处所)全部加持后,住于帝卓山洞之中,为当时的藏王木如赞布等有缘弟子开启阿滴瑜伽──大圆满口授之门,将一切法要咐嘱后,住于法性灭尽三摩地。之后,应莲师授记,于圆满所有事业、完成最后苦行时,伴随着种种稀有标志,以大迁光身之相状融入不来法界!
总之,佛母的身、语、意、功德、事业,与莲师完全等同,具有周遍虚空、无有穷尽的果法五法(也就是具足佛果位身、语、意、功德、事业的无尽庄严轮),在周遍虚空之处,利益无量众生。尤其慈愍藏地有情,以五十二种化身为主的幻化形象,不断地化出化身之化身,调伏一切众生。
益西措嘉佛母是众生大恩大德的无上导师,对于有缘者赐予取舍的教授,消除他们的障碍并赐予悉地,恒常充当助伴,护持西藏。甚深的秘密庄严心,与虚空平等周遍,悲心的强光比日轮还明朗,赐予加持和悉地快过了云和雨,是无与伦比的大恩佛母!


從我的iPhone傳送

贝诺仁波切:在开始实修任何大乘教法时,最重要的是观察一己的发心与动机是否为菩提心

贝诺仁波切:在开始实修任何大乘教法时,最重要的是观察一己的发心与动机是否为菩提心

养心读书 



修行要务,发心为首

在开始实修任何大乘教法时,最重要的是观察一己的发心与动机是否为菩提心。菩提心的对象是如父母般的众生。

为什么说众生就像父母一般呢?这是因为我们无始以来在轮回中漂流无量劫,在生生死死的洪流中,在受胎的四种方式。卵生、胎生、湿生与化生—其中除了化生不需仰仗父母亲外,其他的方式一定是藉由父母亲赐与我们生命的。而这些众生在作我们父母亲的时候,除了赐与我们珍贵的人身宝外,同时也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们,提供我们最好的衣食、护佑及教育等一切所需,对我们实有难以言喻的恩德。

累劫父母们心里想要的是安乐。哪怕是一点点的食物,也希望是好的食物;所不想要的是痛苦——即便如星星之火触身的痛苦也不想经历。但是安乐之因是善行,没有善行之因便不可能有安乐之果;痛苦之因是恶行,不弃舍恶行之因便不可能有远离痛苦之果。累劫父母们虽希冀安乐却没有种下善行之因,畏惧痛苦没有舍弃恶行之业。这种对离苦得乐之道一无所悉的昏昧情形,就好像一个没有眼睛的人,独自无依地走失在广大的荒漠中一般,茫然地无所适从,不知所措。

由于过去无数生以来所累积福德善因的缘故,我们现在得到暇满的人身宝。我们要留意的是,一般的身体不能够称为人身宝。唯有正确地依佛法来做实修的人身才可称之为人身宝,否则,只能称之为普遍人的身体。此殊胜的暇满人身宝,就好像黎明时的星星一般地稀少。因为唯有仰仗暇满人身宝我们才有机会证得佛果,其他的身体不论是天、龙、干达婆、地狱、饿鬼、畜生等都不能够证得佛果。因此之故,现在我们得到殊胜人身宝的时候,一定要痛下决心,正确地实修正法。

我们大家都是佛弟子,只追求自己的快乐而漠视他人利益不是佛弟子应有的行径,因此我们应当趋入殊胜的大乘菩提道。所谓的大乘,并不是因为自己身体非常高大,或所住的房子非常的宽广,才被称为大乘。大乘之所以被称为大乘是因为行者在因地修行时心量非常地广大,所以得到果位成熟时,威德与成就也自然地极为殊胜。

譬如在无量的诸佛菩萨众中,莲花生大士、观世音、阿弥陀佛等,衪们的摄受力与加持力特别地强大。就所有佛菩萨而言,衪们证得佛果这一点上是相同的,但是由于这几尊佛菩萨的大悲、大愿有不共殊胜之处,因此利益众生的时候就自然地显现出超胜的力量来。譬如在一块肥沃的士壤上撒下种子,将来果实当然会长得非常地硕大甜美;如果土地只是普普通通的话,将来所结的果实也是普普通通的。因此,在实修之初,具有广大的心量是极为重要的。

——贝诺法王


從我的iPhone傳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