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4日 星期一

何谓“一心开二门”?

何谓“一心开二门”?

原创 黎叔 

 《大乘起信论》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就是“一心开二门”。“一心”就是指我们的心;“二门”就是指真如门和生灭门。“真如门”就是指觉悟,是心的纯洁清净;“生灭门”就是迷妄,是念头不断流转,不断被欲望所纠缠。一心二门的意义,在于让我们认清这样一个道理:在觉悟的时候,我们拥有的是一颗清纯的心,这是心的真如门;在迷失的时候,我们具有的是一颗污浊的心,这是心的生灭门。在人的一天乃至一生中,经常会在这两扇门中转来转去,有时候觉悟清醒、平静慈祥,有时候难耐诱惑、痛苦烦恼。
以上的解释可能很多人都无法很好理解,如何将这些抽象的描述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实例和文字,这是很重要的。以我个人的理解,这个“一心开二门”实际上是用来描述人的思维、心理、情绪的运行机制的,本人就一直用直观的图形来进行大致的解释。


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在于意识,但非常非常不幸的是意识具有非常典型的双重性:它既可以让人获得理性,从而使人能够思考、分析、回忆、预判,同时它又必然会催生人的孤独感、渺小感、恐惧感,简称“三感”。更不幸的是意识必定会使人产生“三感”,而意识却未必会使人获得理性。人如果要获得意识的好处——理性,就需要进行艰苦的开发和训练。
心(即意识)催生的“三感”相当于佛家说的“生灭门”,而意识催生的理性则相当于佛家说的“真如门”。
意识必然导致“三感”,而“三感”则会催生各种需要(如图),如果一个人打开的是生灭门,那么其满足这些需要的方式就是炫耀、算计、嘲讽、伪装……这种满足需要的方式的最大好处就是“立竿见影”,它不需要进行认可艰苦的学习、训练,但这种方式对需要的满足却是虚假的满足,是自欺欺人式的满足(所以图中用虚线表示这种虚假性),并且还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人会越来越看不见真实的自己,也看不见真实的世界,必然的结果就是导致人的心理的扭曲,严重的会导致精神分裂。
如果一个人打开的是真如门,那么他满足自身心理需要的方式就是博爱、求知、创造、成长等,这种满足自身需要的方式则是纯绿色的,因此它的最大好处是没有任何可以想到毒副作用的,但这种满足方式却必须以艰苦的学习、成长和长期的修炼为前提。
现实世界里,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打开的都是生灭门,换言之,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都是没有理性的,他们都是被本能模式控制的。那些绝大多数时候打开的都是生灭门的人就注定了成为芸芸众生的凡胎之一员,那些经常打开的都是真如门的人就是那些觉悟者,就是那些“成佛”了的人。

牟宗三认为:“西方人在这方面(即人生问题方面,本人注)都不行,他们在知识方面岁是积极的,但在展现人生哲学方面,在人生意义下的phenomena就不行。尽管有佛洛依德之心理分析,但与佛教比较起来是微不足道的。”本人深以为然,而佛教对人最深刻精辟的分析之一就是“一心开二门”,实际上它指出了人的一切问题都源自于“心”(我更习惯用“意识”一词),“心”是有两个“门”的,我们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都进入了那个消极的不好的“门”,于是我们就有了各种烦恼。
朋友,看到这里你有些什么感触吗?你现在打开的是什么门呢?


從我的iPhone傳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