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兒童心理學,問題兒童行為背後的目的是什麼?
由 北師名遠國際教育
為什麼孩子們會陷入問題行為呢?厭學,不願意寫作業,多動,抗拒指令,上課搗亂、捉弄老師,擾亂課堂?甚至大喊大叫,又或者沉默不語,完全無視老師和家長的存在?有教育專家說,要多鼓勵,要強化正面行為,但是有家長發現,堅持鼓勵了一段時間,剛開始好像有作用,但逐漸發現孩子遇到一點挫折,就很容易放棄,或者說,聽不到表揚就沒有動力,陷入了「只能表揚不能批評」的怪圈裏。
與其他教育觀點不同,阿德勒兒童心理學提倡「既不可以批評也不可以表揚」的做法。為什麼會有這樣看上去似乎非常不合理的教育主張呢?現代阿德勒心理學認為:人的問題行為背後的心理可以分為五個階段來考慮。
第一個階段:稱讚的要求。
兒童在這個階段熱衷扮演「好孩子」的角色,就好像在單位上班的人,在上司和前輩面前盡力表現出幹勁和順從,想要聽到表揚。看上去沒有任何問題對不對,但阿德勒兒童心理學認為,這裏面存在一個很大的陷阱,如果一個人的目的始終是「獲得表揚」,進一步的心理需求就是「在群體中獲得特權地位」。如果一直藉助這個手段去教育孩子,結果會變成「如果沒人表揚就不干好事」或者「如果沒人懲罰就幹壞事」,甚至有些兒童還會表現出一些作弊或偽裝以獲得表揚的不良行為。正確的應對辦法是,教育者或領導不能只是關注「行為」,還必須看清其「目的」。不應該是做了好事才關注孩子,而是關注他們日常生活的細微言行,與孩子獲得共鳴。
第二個階段:引起關注。
好不容易做了「好事」卻沒有獲得表揚,也沒能在群體中取得特權地位,或者原本就沒有足夠的勇氣和耐心完成「能獲得表揚的事」。人就會想,「得不到表揚也沒關係,反正我要與眾不同。」在這個階段,兒童的心理需求已經不是想要獲得表揚,而是考慮如何才能與眾不同。如果不能成為「好孩子」而變得特別,就做一個「壞孩子」來達到博取關注。積極的孩子會惡作劇、搗亂、破壞規則,可能觸犯了老師,但也有可能讓其他孩子覺得自己是個「英雄」。消極的孩子則表現出學習能力低下、丟三落四、愛哭等行為,通過扮演弱者來換來關注和特別的地位。
阿德勒認為,前兩個階段的問題孩子教育重點,是通過足夠尊重的方式來告訴孩子,其本身就很有價值,並不需要非常特別,就可以逐漸幫助孩子糾正問題行為。但第三個階段之後的情況會變的比較麻煩。
第三個階段:權利爭鬥。
不服從任何人,反覆挑釁,發起挑戰,企圖通過挑戰勝利來炫耀自己的」力量」,來獲取特權地位。比如髒話、脾氣暴躁、甚至是抽煙、偷盜、破壞規則。消極的孩子則會表現出堅決的不順從,無論如何訓斥都沒有用。如果發現孩子表現出這個階段的特徵,只要爭鬥不涉及法律問題,老師或家長一定要立刻「退出爭鬥場」,否則這個爭鬥會愈演愈烈。等孩子情緒平復,再通過前兩個階段的教育方法,幫助孩子。
第四個階段:復仇/尋求憎惡
下定決心挑戰權利爭鬥,並沒有成功,也沒有獲得特權地位。這樣戰敗的人就會想到去「復仇」。試想一下,稱讚的要求、引起關注以及權利爭鬥,這些都是「希望更加尊重我」的渴望愛的心情的體現。但是,當發現這種愛的需求無法實現的時候,人就會轉而尋求「憎惡」。索性在憎惡的感情中關注我吧!進入「復仇」階段的孩子,目標不是做「壞事」,而是反覆做「對方討厭的事」。自殘行為和自閉症在阿德勒心理學看來就是「復仇」的一環,通過傷害自己或貶低自己的價值來控訴「我變成這樣都是你的錯」。這種情況下,老師或家長往往束手無策,因為越是插手去管,孩子越是認為找到了「復仇」的機會,這種情況下,需要求助沒有利害關係的第三方專業人士的幫助。
第五個階段:證明無能
為了被人當成「特別的存在」,之前想方設法,但都沒有成功,父母、老師、同學對自己甚至連憎惡的感情都沒有,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導致人會有放棄的想法。如果到了這個階段,周圍人的關心、督促也都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是一種沒有用的期待。開始對什麼都不感興趣,主動放棄一切,拒絕一切課題和周圍人的期待。幫助那些已經開始證明無能的孩子,對於心理專家來說也是相當困難的任務了。
幸運的是,現實生活中,大部分孩子的問題行為都是處於第三個階段之前,在防止問題行為進一步惡化這方面,教育者的作用就非常地大。
了解這五個階段,回想自己的學生時代,是不是也有一些類似心理狀態的影子呢?阿德勒認為,人生來就有「追求卓越,超越自卑」的心理需求。正是這個需求導致人從小孩子時期就不斷地尋求在社會環境下被認可,如果這個需求不能被正確地引導,就很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行為。
阿德勒簡介:出生於1870年的奧地利,與同時期的弗洛伊德和榮格一起,被稱為心理學的「三大巨頭」。著作有《超越自卑》、《兒童教育心理學》等。日本作家岸見一郎和古賀史健近幾年合著的《被討厭的勇氣》和《幸福的勇氣》是研究阿德勒心理學淺顯易懂的著作,出版後迅速風靡,成為亞馬遜年度圖書銷量冠軍,受到極大的歡迎。阿德勒心理學相關的書籍,一直與教育的話題相關,而且有很多關於兒童和青少年心理方面的理論研究,可以說非常適合教師和家長來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