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3日 星期三

⼀旦你开始观察,你就开始改变⼼的习性,你停⽌产⽣贪爱和瞋恨,你已经开始解脱你⾃⼰了。 G

葛印卡老师Vipassana內觀禪修



从我⼩时候,就像所有的印度教徒⼀样,我的⼼已经⾃然⽽然的相信《吠陀经》是全世界所有宗教与灵性智能的源头,其中也包含了佛陀的教导。所以当⼀个朋友建议我去向乌巴庆⽼师学习内观法时,我⼼里想:「去向⼀个⼈学我宗教经典里,已经存在的相同技巧会有什么⽤?」 
但是过去世⼀些很好的善⾏,把我带到了乌巴庆⽼师那里。⽽且在我体验经历的过程中, 我领悟到我所学到的是可以实际运⽤的正法,所有过去我研读、讨论或辩论,所有我教给别⼈的,都只是智⼒或是虔诚的游戏,都需要⼈们去相信某些圣典或哲学。 
佛陀教导如何实际练习,取代了只是信仰。这练习是我从乌巴庆⽼师亲⾃指导的内观课程里学来的

⾸先是戒的训练,是道德品格的⾏为准则。非常好,我⼼里想:「这我不反对。」

接着是定的训练来控制⼼,同样的我⼼里想:「非常好!」 

乌巴庆⽼师指导 Anāpāna观息法来让⼼平静,但我⽴刻注意到有新的不同。我们传统也教观息法,但呼吸的同时⼼里通常会加上⼀个字,或是⼀个视觉意象,这意象可能是⼀位天神或⼀个圣者,禅修者会在呼吸练习时伴随着某种想象。 
乌巴庆⽼师对所有这些都说不。他告诉我:「如实的观察呼吸,yathā-bhūta没有声⾳,没有图像,没有想像,就只是呼吸本来的样⼦。」他也告诉我:「别当成是⼀种呼吸的运动,你不是来这里控制呼吸的。」这和我从瑜珈呼吸练习学到的完全相反。瑜珈呼吸的⼀种练习是深吸⼀口气,闭气⼀会,完全吐气后,再停⽌⼀会。但乌巴庆⽼师说:「观察呼吸本来的样⼦,不是你想要的样⼦。」 
喔,这是佛陀新的教导:yathā-bhūta,如它本来的样⼦。如果呼吸是深的,就让它是深的 ;如果呼吸是浅的,就让它是浅的。不去⼲涉它⾃然的状态,让它⾃⼰进⾏。只是察觉,不⽤作什么。 
这和我以前练习过的不⼀样,我⼼里不断的争论质疑这个⽅法。但同时我还是照着⽼师教的继续去做,我开始得到实际练习的利益。当我专注在⿐孔下的⼩区域时,实相开始变的清楚了—⼼(nāma)与身(rūpa)的实相。我开始了解呼吸不单只是⼀个身体的功能。 
假设你正在观察呼吸,你观察两个或三个呼吸后⼼就跑掉了,那就把⼼的注意⼒带回来, 然后两个,三个呼吸后⼼又跑掉了。同样的,再把⼼带回来。⼀开始每个⼈都会有这样的状况。

但逐渐的,⼼开始变的越来越专注,呼吸也变的越来越短、越轻、越细微。

然后,突然间你的⼼游⾛到过去,有某个⼈侮辱伤害你的事件,你回想起这件事⽽且开始变得⽣气起来,⽴刻你发现你的呼吸改变了,它变的比较粗重,比较快。当这个愤怒过去后,呼吸会回到平常的状态。当⼼里⽣起激情,或其它强烈的情绪时,同样的,呼吸也是会改变。 

如果在观察呼吸时你添加了某个字或意象,如果你让它成为⼀种呼吸运动,那你不会了解佛陀想要传授给你的:身⼼是如何的彼此互动和影响另⼀⽅。你必须亲身经验来了解。

当你观察⾃然的呼吸时,你开始了解:「是的,呼吸不只是和身体有关,它也和⼼有所连结,特别是⼼不纯净的部分。」 


在课程的第四天,我学习了内观的练习⽅法。乌巴庆⽼师告诉我将注意⼒从头顶开始往下移到脚趾尖,然后再从脚趾尖往上移到头顶,观察身体上每⼀个⼩部位。当禅修者如此练习时,他们会发现身体上的每⼀个部位都会有某种感受,不管是愉悦,不愉悦,或是中性的感受。不论出现哪种感受,乌巴庆⽼师告诉我就只是观察,不⽤起反应。
 
只要是活着有⽣命,就⼀定会有感受。每当身和⼼⼀有接触,就⼀定会有感受:⼗⼆因缘所说的「触缘受」。身体的感受发⽣在整个身体内外,但它是由⼼来感觉,身⼼两者都包括在这个练习里。 
就好像⼼里⽣起愤怒或某种强烈情绪时,呼吸就会跟着改变⼀样,身体的感受也是随着内⼼⽣起的状态改变⽽跟着改变。禅修者可能感受到热的⽣起,或者是张⼒,或者是压⼒。某种⽣化反应开始了,身体也因此⽣起了某种的感受。
 
这是佛陀要我们了解的。在所有印度精神灵性的教导中,在佛陀之前没有任何⼈有提到过感受。就在成为佛陀后,佛陀说:「智慧的眼睛张开了……知道了前所未闻的事情。」他之前从未听闻任何⼀位灵性导师有提到过感受的重要性,是佛陀认清确认了感受的角⾊,他也因此去除了无明。
 
在佛陀之前,印度的⽼师就告诫他们追随的弟⼦:「不要对感官享乐的对象起贪求或憎恨的反应。」但只有佛陀认清反应的对象并不是外在的所缘,⽽是⾃身的感受。

如佛陀所宣⽰: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缘于根⾨,接触⽣起;缘于接触,感受⽣起;缘于感受,贪爱⽣起。」

介于所缘与反应之间的关键就是感受,当身体有愉悦的感受,贪爱的反应就会⽣起;当身体有不愉悦的感受,憎恨的反应就会⽣起。佛陀看清楚了感受是整个问题的根本。除非从这个根本着⼿,否则无法找到解答。这是他⾃身的修习,也是他的教导,去改变对感受的习性反应。每个修⾏派别的⼈们都说要脱离贪爱和瞋恨,但在⼼的最深处,盲⽬的反应⼀直继续着。⼀个愉悦的感受来了,贪爱的反应就⽣起;⼀个不愉悦的感受来了,憎恨的反应就⽣起。就这样⽇以继夜不停的持续下去,但我们对这个危险却是盲⽬无知。

佛陀告诉我们:「 到你内在最深处去了解实相是什么?在每⼀刻你是如何愚蠢的伤害你⾃⼰!由于无明,你正在伤害你⾃⼰。」 
如果不能到⼼的深处去连根拔起贪瞋的习性反应,那离解脱就还很远,离涅盘也还很远。 


佛陀的教导是要我们进入⼼的深处。

他开始先解释苦,好的,什么是苦?他先提当时与现在的⼈都知道的明显事实:⽣苦,⽼苦,病苦,和死苦。在他之前⼤家都知道这些。 

然后他说:「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这些也都还是⼤众知道的。

但佛陀接着又说:「五取蕴苦」简短的阐释,我们对五蕴有非常深的执着。这五蕴是物质的身体和非物质的⼼的四个部份:识蕴,想蕴,受蕴,和⾏蕴。这非常深的执着会再产⽣「蕴」,就这样无穷尽的⼀次又⼀次的出⽣,⼀次又⼀次的死亡,⼀直不停的重复下去,继续在苦中轮回。 
对五蕴的执取就是苦,这是佛陀新的发现,这是佛陀的贡献。但如果只是智⼒上的理解或是出于虔诚的⼼去接受,这对我们没有什么帮助。

佛陀说:「⾃⼰去看清楚,只有这样你才真的知道。只有这样你才是有了智慧。」你必需去观察身⼼架构下的五蕴,以及它们相互的连动,这样你就会看到贪爱和瞋恨是怎么开始⽣起。 
如果你直接切身观察过程,愚痴无明会离开。那你就能注意到:「看,这个感受的出现是因为身和⼼的接触。它可能是愉悦的,不愉悦的,或是中性的,但它总是无常的。是这样的话,对它起反应有什么意义?⼀个如此无常短暂的现象,早晚都必定会消逝。它不会永远在那里,让我来看看它能持续多久!」

⼀旦你开始观察,你就开始改变⼼的习性,你停⽌产⽣贪爱和瞋恨,你已经开始解脱你⾃⼰了。 
这个⽅法让我无可抗拒的引领向佛陀的教导,我完全的着迷。从⼩我就听到要去移除贪瞋痴,但当我从乌巴庆⽼师那里学到如何练习佛陀的教导,我了解发现到这是正法的实际运⽤。任何⼈都能教理论,但佛陀的贡献是让我们看到正法的实际运⽤,正法实践的⼀⾯。如果这体验失去了,那每件事都失去了。佛陀要我们去亲身经验这个真相,他要我们建⽴因实际体会⽽发展出来的智慧。 



从古至今在印度,「吠陀」这个字(印度婆罗⾨教四部古经的总称,或指其中之⼀)指的是由经验⽽来的知识。当你有⼀种感受,也就是说当你正在经验某事物,这是你⾃⼰的知识。 
举例说,有⼀个感受出现了,愉悦或是不愉悦。然后你看,你正在对它起贪爱或瞋恨的反应。这是你所经验到的,你看到⾃身的痛苦来⾃你对感受起贪爱或瞋恨的反应,你也可以看到,当你不对愉悦的感受起贪爱的反应,也不对不愉悦的感受起瞋恨的反应,你是没有痛苦的。⾃然的法则变的清楚了,这是你⾃⼰的「 吠陀」。

你所直接体验到的,那就是感受。如果你不能察觉感受,无论你怎么努⼒要去了解佛陀的教导,都只是在表⾯的层次。

乌巴庆⽼师教我去观察身体的感受。这让我了解到,感受的角⾊真正突显了佛陀教导的珍贵独特,这是在其它任何教导都没有看到的,也就是你的痛苦是从感受开始的,因为贪爱源⾃于感受。你有⼀个愉悦的感受,然后贪爱开始了;你有⼀个不愉悦的感受,然后瞋恨开始了。贪爱和瞋恨会开始是因为感受,假设你感觉到有愉悦的感受,⽽且没有起贪爱的反应;你感觉到有不愉悦的感受,⽽且也不去起瞋恨的反应。 
如果是这样,你正在离开痛苦,就这么简单。 
如果你产⽣贪爱和憎恨,那你⼀定逃不了欲⽕和怒⽕的炙烧。世上没有⼈能救你,不管你称呼你⾃⼰是佛教徒,基督教徒或是穆斯林,你依然逃不了欲⽕和怒⽕。无论你信仰什么哲学,无论你参加什么宗教仪式,你还是会在热⽕的燃烧中。

如果你不想受这燃烧之苦,最好的选择就是离开这个⽕。如果你能离开贪瞋,你就不会被⽕所烧。不管你怎么称呼你⾃⼰,⼀点也无关紧要,你将不会陷在欲⽕和怒⽕的折磨中。 
但你要怎样避免产⽣贪爱和憎恨?

这就是佛陀的教导:如果你在无明中作这个,作那个,如果你的⾏动伴随着无明,那感受⽣起时,贪或瞋就会产⽣,那⼀定会受苦。如果你停⽌在无明中⾏动,感受⽣起时就不会有贪瞋的盲⽬习性反应,没有贪或瞋,就没有苦。
 
佛陀的贡献强烈吸引我,现在我发现这也正在吸引世界各地的⼈,即使是⾼度怀疑佛陀教导的⼈,他们都可从中获益,只要他们有保持练习。没有真正的去练习,那就没有⽤。 
佛陀指引了我们不快乐最深的原因:贪爱源⾃于感受。我们必须学习察觉感受,然后就能停⽌贪爱。这不是魔法,也没有奇迹。从实际的练习中建⽴智慧来改变⼼的习性,这样就会逐渐的减弱盲⽬反应的强度,最终达到没有贪,没有瞋的境界,不再受欲⽕和怒⽕之苦。 
这是⼀条美妙的道路,⼀个令⼈惊叹的技巧,但你必须⾃⼰⾛上这条道路,你必须练习这个技巧并亲身体验它!唯有实际的练习能帮助你。愿你们⼤家经验纯净的正法,愿你们⼤家从痛苦中出离,体会真正的宁静,真正的和谐,真正的快乐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