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夫的内心,一定要「依教起观」,依止名言而生起观照!
净界法师

讲一个譬喻:我们现在在这个痛苦的此岸要到彼岸,这怎么办呢?坐船。船不是彼岸,是的!但是这个船,它可以慢慢的引导你到彼岸,然后你才把这个船舍离掉。你说你刚开始就不坐船,你怎么到彼岸去呢?所以这个地方是说:凡夫的内心,「名所行差别」,凡夫的内心一定要「依教起观」,依止名言而生起观照。
所以你一天当中的修行,诸位如果反省一下:你就是早上起来拜拜佛、念念佛、持持咒,过一天。完全修止,没有生起观照,那表示你的生命没办法突破。就是你以前是什么生命,你现在还是什么生命;你以前内心看到什么境界,生起什么联想,你现在也生起什么联想。你的修行就是在这个联想当中,加强这个力量,就加强一个福报力,如此而已,多一个福报力而已。因为你过去的错误联想,你都没有对治,它就不会消失;就是假借名言,破除名言,这个工作你没有做到。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出家很久了,心灵还是跟刚出家没有多大的差别,因为你没有去调整它,你只是在三宝当中多一个信心、多一个善业力,如此而已。所以这个地方是说:一定要假借名言的思考,来破除错误的名言,这一段话的意思是这样。「名所行差别」,以清净的名言,破除杂染的名言。

前面是说明悟入了真理圆成实性,这以下说明悟入真理的相貌是什么。
如是菩萨悟入唯识性故,悟入所知相。悟入此故,入极喜地。善达法界,生如来家,得一切有情平等心性,得一切菩萨平等心性,得一切佛平等心性。此即名为菩萨见道。
--《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玄奘法师译)
这个「菩萨」,他透过大乘止观,观察「遍计本空,依他如幻」,破除心中错误的联想,保持因缘的存在,来当作自己历练的对象,这个时候「悟入」了「唯识」的实「性」,他知道:能念、所念唯是一心,「悟入」了平等法界。「悟入此故,入极喜地」,这个时候「悟入」二空平等的法界,内心大欢喜、大欢喜。
为什么呢?把心带回家,过去一直在妄想的因缘当中,如今回归到真实清净的家,所以「出入胜境,心生欢喜」。当然欢喜只是一个总相,他为什么会欢喜呢?因为他有二种的功德:第一个从作用上来说,「善达法界,生如来家」,他的所作所为都是「善」能通「达」一真「法界」。就是过去的思考都是对立的,现在是平等的,他能够通达平等的一真「法界」,他永远去做他该做的事,他不会再去做他喜欢做的事,这个时候「生如来家」,他的菩提心变得更加的坚固,能够真实的弘护正法,承当如来的家业,这个是约他的妙用。
他的体性呢,「得一切有情平等心性,得一切菩萨平等心性,得一切佛平等心性」,他这个时候回归到三世诸佛的平等心性,我们说他已经把心带回家了,「此即名为菩萨见道」,这个就是「见道」位。见道位菩萨的一个功德相,他从一个对立的心思联想,回归到平等的一真法界,这个就是「菩萨见道」。
我们从凡夫开始修行,从胜解行地到见道位这样的一个阶段,诸位要知道一个观念:刚开始修学的思想,你内心当中多用否定的名言就没错,多用否定的名言。不是这个也不是那个、不是那个也不是这个,它是「否定门入,肯定门出」。先否定,到了初地以后开始肯定,从空出假,那就开始肯定。
所以这个地方的止观,它是「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当然念头真正打死了,这个生命就断灭了!这个「打死」的意思就是转变的意思,转识成智,把一种有所得的对立概念,转成一个无所得的平等概念。
把一切法当作自己历练的对象,不要生起单向得失好坏的思考,它只是一个因缘,如此而已。
--净界法师讲解《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玄奘法师译)(节选)40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