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回到大學教書,總是給人問為甚麼不做投行。我回答我還是兼職做金融。4年後我回到投行工作,也總是給人問為甚麼不教書。我回答我還是兼職教書,和全職時教同樣的課。
面對比我年輕十幾二十年的學生,最讓我驚訝的不是媒體上經常提到的嬌氣或獨生子女,或甚麼85後90後問題。坦白說,我年輕時可能比學生們更不靠譜。好色貪財概括了我20多歲時九成的性格。每個人都有成長的時候,縱然理應不惑,我還是有荒唐奇葩的時刻。我的學生害怕改變和缺乏自信是最讓我感意外的。
在我眼中,幾年改變一次正常不過,嘗試一下新的東西,給自己一點新的經驗,是必然也應該的事情。坦白說我在23歲大學畢業時,從來沒有考慮過「將來」這詞。我相信只要有能力,願意工作,總不會餓死。所以我不介意挑了一門自己一竅不通的科目來讀,因為我相信所有學科只要讀得好都差不多。也沒有認真考慮甚麼職業規劃,因為我相信所有工作只要做得好,都不會太差。既然所有東西都差不多,做點自己喜歡的東西最重要。
站在頂峰尋新挑戰
奢侈並不是擁有甚麼,而是可以拒絕甚麼。拒絕高薪厚職大概是最快意的事情。我在母校讀了4年書,接受了我這輩子認為最好的教育,可以有幸重回舊地,有人願意委任自己做毫無經驗的事情,「虐待」一群學生,寫寫大概沒有人買的書,完成兒時當作家的夢想,為甚麼不是正常的選擇?可以在30年後寄一本自己的著作,給當年答應過寫一本書送給她的小學老師,報答一個啟發了貧民窟長大小孩的可敬教育家,在我看來應是必然的選擇。不是那樣選擇才奇怪。做了金融那麼久,邊際效應遞減是正常不過的事情。這不應該是理所當然,有甚麼奇怪?結果是在過往的4年的所有訪問中,都被認為是因為在投行幹不下去才會大學教書,所有的記者都好像大惑不解。現在也被人認為是不喜歡在大學,才回投行。正如我年輕時喜歡遇見陌生美女(現在也是,只是為人師表,怎樣也要裝個道貌岸然的樣子),現在也是喜歡做新的東西。但是做新東西不代表否定過去,也不代表不喜歡過去的東西,我只是覺得人要經常迎接新的挑戰,才能保持活力,否則老得很快。
害怕未知,害怕改變,是老年人的特徵。我雖然年紀不少,但是還沒有打算放棄,當個老人。做不同的東西,嘗試不同的領域是保持青春的好方法。我們不應該在失敗時才考慮轉變,應該在頂峰時,當別人見到你在別的領域做得好的時候,才會給你機會去嘗試新東西。沒有籌碼,如何轉變?要進入一個新的領域,需要別人對你很大的信心。如果失敗時才謀求轉變,如何給別人信心?
依戀過去沒有意義
教了4年書,剛好有個機會讓我回去投行當營銷的MD,我覺得這挺好玩就去了。我當個quant、交易員、IBD、PB JV,就是沒有做過營銷。這像重見吵了架分手但嬌豔性感如昔的舊情人。當年在Trading floor的刺激,就好像與舊情人的纏綿一樣那樣讓人懷念。老實說,我回大學是要改革碩士班。改革完了,接下的東西每年都一樣。我大部分的學生都希望我教少一點,都希望我備課少一點,實在看不出為甚麼需要全職做同樣的東西。我認為領導是打天下的人物,也應該信任同僚,放心交工作給別人。我認為如果要靠5年前做過甚麼來定義自己,是很悲哀的事情。金融界3年就是翻天覆地的變化了。
自己過去做過甚麼沒有意義去提。現在無論是甚麼生活,現在的快樂,和將來可以做甚麼才是精采的部分,過去的成就就是30年前的美女,在自己的回憶裏就夠了,不用秀。所以除了害怕改變,缺乏自信,和希望在20歲時就把自己到80歲的路途規劃好以外,我的學生最讓我驚訝的是比我這老頭還喜歡想當年,總是把高考如何如何掛在嘴邊。我沒有考過高考,但是我相信這應是非常困難,能夠考好也應是很大的成就。但是那麼多年了,無論考得好不好,都沒有必要再提。講講現在,講講將來比較有意義。
當老師或父母,我覺得身教比言教重要。我希望學生們和兒女們有勇氣面對挑戰,喜歡新環境,喜歡變化。那我自己必須向學生們證明,我是老狗,但仍是學懂了新把戲的老狗。金融是實用的科目。如果我這侃侃而談的老教授沒有在江湖上拼搏的勇氣,不是站在前衝鋒陷陣,我大概沒有理由要求學生們享受挑戰。
自己未來自己決定
改變才是正常。我不希望計劃好到80歲的路。我相信只要努力,上天會給我回報。和我的學生不一樣,我不相信名校,或名師,或其他外在的東西。我最經常被申請者問到的是去美國好還是來香港好,或者讀甚麼好。這種問題除了本身沒有意義以外,還隱藏着更深刻的僥倖心態。為甚麼沒有意義?去美國做甚麼,讀甚麼?美國3億人口的成就都差不多嗎,或者美國畢業生都差不多的嗎?讀金融的畢業生都有同樣的工作嗎?科學中分類有意義,因為同類都有類似的特徵或結果。如果某一地區畢業生或某一個專業有相同的結果,談論去甚麼地區或讀甚麼專業有意義。如果標準差很大,那是沒有意義的平均數。實際上,問這問題的人是不相信自己,以為做了甚麼,有個甚麼標籤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這是僥倖的心理。一個人不會因為讀了甚麼專業而改變,也不會因為去了一個地方而改變。一個人只會因為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而改變。我見過的絕大部分申請者或我自己年輕時,努力的程度都沒有達到讓天資、家庭背景、學校、老師、所讀學校或專業成為決定性的因素。我個人認為談這些東西有點多餘。不是這些東西不重要,正如要成為莎士比亞、貝多芬或愛恩斯坦要依賴很多天資、家庭和天時地利。但是寫一篇通順文章,彈一兩句鋼琴,或讀懂牛頓三定律,真的和這些無關。對於絕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決定自己未來的是自己。
我唯一叫母校的是不知名的新亞書院。我沒有興趣拿讀過的學校的名字或服務過的機構來嚇唬別人。真正懂行的人,和自己聊幾句就知道自己有多少料。嚇唬菜市場賣菜婆婆沒有意義。如果要問我最想教學生和孩子甚麼,那應該是相信自己,有豪氣說一句母校以我為榮。無論是成功失敗,都是自己的寶貴經驗,都是那樣享受。我們不需要向父母、同學、朋友證明任何東西。我們只需要向自己證明我們從來沒有放棄過自己。
希望這篇短文解釋完我經常被問到的問題。希望我的學生們都有精采的將來。但甚麼是精采由你們自己來定義。
撰文:王澤基
香港中文大學應用金融學教授、碩士課程主任,前巴克萊銀行常務董事,逾十年投資銀行工作經驗,牛津大學經濟學博士。
在 Facebook 上成為 Yahoo財經 的擁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