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5日 星期四

修习唯识学从哪里下手,它的次第是什么?

修习唯识学从哪里下手,它的次第是什么?
净界法师

问:请法师慈悲开示,法师讲的唯识录音带当中,有《大乘百法明门论》、《唯识学概要》、《八识规矩颂》、《唯识三十颂》,请问法师有讲《唯识二十颂》吗?对一位初学者来说,这一系列的录音带,应该先从哪一个地方下手?弟子现在深感唯识学对于修行有很大的利益,故想好好来研读。 

答:唯识学在大乘的角度,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大乘的性、相二宗--般若跟唯识。般若跟唯识从它的次第来说,唯识学的重点,偏重在所谓的次第法门,就是开显「无差成差」;《般若经》它是「差即无差」,它偏重在圆融法门,它偏重在无差别;唯识学是很多因果的差别。

蕅益大师认为:先学唯识,再学天台、华严,这才对。
至于唯识的次第,《百法》是基础,因为《百法》把五十一个心所法,讲得很清楚。《百法明门论》八识心王讲得不多,但是对于众生的差别情绪,因为心王的体性固定,它就是无记,这个了境、能变,前六识就是分别,第七意识恒审思量,第八识就是储藏,异熟储藏。但是这三个识在活动的时候,它有很多的排列组合,就是有很多差别的情绪跟它合作,就带动了一个多彩多姿变化的人生。

所以这五十一个心所,你刚开始要先了解,你到底有什么情绪会出现?有善的情绪、有恶的情绪,这个都是从《百法》。但是《百法》当中,它不足的地方,就是八识的心王讲得少,所以就必需有《八识规矩颂》。他(玄奘法师)作完《成唯识论》以后,他根据《成唯识论》的道理,写出几个偈颂,把八识心王相互的关系,它们之间的互动──前五识、第六识、第七、第八。所以《八识规矩颂》,它偏重在心王的互动,这个前五识跟第六识是什么关系?第六识一活动的时候,它又如何带动第七意识?造业以后,怎么样回归到第八识?所以这个《八识规矩颂》是强调心王,《三十颂》等于是总结。《唯识三十颂》是点睛,你一定是先把龙的身体画出来,才点它的眼睛。

所以,世亲菩萨(世亲菩萨 造,玄奘法师 译。)晚年的代表作,他临终前一年才讲出《三十颂》,用三十个偈颂,把唯识的境、行、果讲出来,所以它包括了心王跟心所都在里面。这个《摄论》呢(诃──),私底下有一个佛学院的同学问我,他说:「我们之前学《三十颂》,跟《摄论》有什么差别?」《三十颂》是讲得很简要,因为它三十个偈颂,一学期就讲完;你读《摄大乘论》,那是甚深广大。

我讲一个譬喻,比如说你肚子饿,你读《三十颂》就是给你一颗维他命(呵──);你读《摄论》,那是一个丰富的满汉全席。营养是差不多,但是它的过程,有开合的不同。你看光是诸法三性,诸位学《三十颂》,可能三十分钟就讲完了:依他起是因缘法、圆成实是真如、遍计执是妄想,就三个,讲完了。一个是因缘法,一个是我空、法空的真理,第三个是妄想。那三个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非异非不异」,就讲完了。三个的各别关系、相互关系,三十分钟就讲完了。但是我们看「所知相」,我们讲了好几堂课,它用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三个之间的差别跟相互关系。

所以说《摄论》,它是从唯识学的角度,来开展大乘的佛法修学概要,从你刚开始如何去判断生命的真相、妄相,然后如何从妄相中跳脱出来,返妄归真。从「研真穷妄」到「返妄归真」,有很明显的一个道次第。我们现在都还在讲理论,到后面讲到戒定慧、讲到十波罗蜜,菩萨如何修十波罗蜜?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遇到障碍怎么突破?它后面讲得很详细,等于是大乘佛法的菩提道次第广论。
所以这个唯识的道次第,我们应该先学《百法》,再学《八识规矩颂》,再学《三十颂》。《唯识学概要》,是我自己根据《三十颂》编出来的,后来就不流通了,只要根据《三十颂》就可以了。

--净界法师讲解《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玄奘法师译)(节选)30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