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2日 星期四

让梁武帝心凉的三个字

让梁武帝心凉的三个字 



在《六祖坛经》中记录了这么一段梁武帝和达摩祖师的对话,梁武帝问达摩祖师:“我作为皇帝,护持佛教正法,修建了480多所寺庙,塑了很多佛像,印了很多佛经。请问您,我是不是有很大的功德?”

达摩祖师说:“并无功德。”

这一讲,梁武帝的整个心都冷掉了,因为他替佛教做了那么多事,结果从印度来的一个和尚说他并无功德。达摩祖师确实值得我们尊敬,因为他不拿佛法当人情。他如果想做国师,就会说:“圣上功德无量。”

话虽不中听,但实际上,达摩祖师给了他累生累世最高的开示,“并无功德”,因为达摩祖师告诉梁武帝的是般若经的最高智慧:无所得。

可惜梁武帝的智慧不到这个地方,没有领悟,所以导致达摩祖师一苇渡江,逃难去了。

在《六祖坛经》中记录了这么一段梁武帝和达摩祖师的对话,梁武帝问达摩祖师:“我作为皇帝,护持佛教正法,修建了480多所寺庙,塑了很多佛像,印了很多佛经。请问您,我是不是有很大的功德?”

达摩祖师说:“并无功德。”

这一讲,梁武帝的整个心都冷掉了,因为他替佛教做了那么多事,结果从印度来的一个和尚说他并无功德。达摩祖师确实值得我们尊敬,因为他不拿佛法当人情。他如果想做国师,就会说:“圣上功德无量。”

话虽不中听,但实际上,达摩祖师给了他累生累世最高的开示,“并无功德”,因为达摩祖师告诉梁武帝的是般若经的最高智慧:无所得。

可惜梁武帝的智慧不到这个地方,没有领悟,所以导致达摩祖师一苇渡江,逃难去了。


佛法的智慧跟世间的智慧不相同,世间的智慧,所谓知识是越多越好,可以不断的累积。佛教的般若智慧,你到了一个程度,就无所挂碍,无所得。所以般若心经里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以无所得故,因为已经达到无所得、无所依的境界了。

我们世间的人学什么都是有所得的,如我们上了一堂课,学了多少知识,写了多少笔记。但是学佛的人一定要小心,如果永远执着于有所得,那么他就永远跳不出一种危险——修行的物化主义,也就是把我们修行路上我们所要学习的一切功德、功课,当作物质一样可以得到。


其实,佛法的真实境界是失去什么,而不是得到什么。比如,你本来有很多的火在蓄积,现在这个火熄灭了,你的烦恼就少了,心里的垃圾就少了。但有人可能要说:“糟糕了,我学佛是为了失去什么。”失去很好啊,失去一些烦恼,一些挂碍。

我们就是有太多的牵挂、烦恼和恐惧,所以我们学习般若智慧,用空的智慧不断地洗练,不断地放下,最后无所得。

所以学佛的人一定要记住这三个字:无所得。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