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3日 星期四

葛印卡十日内观之修行报告

葛印卡十日内观之修行报告 


作者:刘磊(本文经作者授权转发)


四月的中旬,我前往我国的小清新之都厦门参加了为期十天的内观修行,现在我回来了。

很多人都问我,那十天里到底发生了什么,磊子你有没有什么感悟之类的,这也是一些朋友在我内观前就翘首以盼的事儿。我想,具体流程什么的其实并不用说,网上都有,大家百度“十日内观”或“葛印卡内观”,里面都会有老学员的课程分享,并不用我多说。

至于我的个人感受呢,思来想去,其实也没什么必要说。虽然在大家的设想中,我这经验分享的重头戏应该就在这里,但我的感受对你真的并不重要,那只是我自己的东西。网上也有很多分享感受的学员,正如我之前的文章所说,大家的感受千差万别,没有啥借鉴的必要。

如果说共性,基本上来讲就是前几天如同身在地狱,后几天则雨过天晴,整个人喜悦无比。至于个中的具体滋味,你不来参加,我说了也只是猎奇,即便在我身上发生过再神奇的变化,对你也并没有什么卵用。

没错,这也是内观的一个原则,不要执着于感受,那都不重要,所以我决定,尽量不涉及那十天中我个人的感受。

所以,思来想去,在这篇文章中我想分享的切身感悟有两个。

第一个,先是给这种内观课程泼个冷水——我觉得,在这十天的内观课程里,有一个很大的“陷阱”。

事实上,这个陷阱从课程开始之前我就感受到了。

那是在刚上山时,修行并没有开始,周围人谈话的遣词用语便已经几乎全都不自觉的换成了佛教用语。比如称呼彼此为“师兄”、“师弟”,张口一个“法喜”,闭口一个“轻安”、“随缘”。而后九天的禁语略过,到了第十天大家聊天,在喜悦和真情流露之外,我发现那些法工(也就是义工)和很多同学都心悦诚服的说,葛印卡老师于佛陀在世之时就是罗汉,而后经过无数次的转世,这辈子生前已经是三果罗汉之身。还有很多同学说,这条修行的路还很长,我希望自己能修到什么什么阶段之类。

就是这样的满口佛话,满身佛气。

期间我也向老师,也就是主持修行的人提过两次问题(禁语期间只能和义工或老师说话),但他给我的回答让我感觉他只是在照本宣科,并没有在认真的听我说什么。

后来有个义工跟我说这很正常,因为老师只是葛印卡教授信念的传播者而已,他不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只能用葛印卡教授的话回答我,所以当然不会那么的严丝合缝。

只是,这一切都让我感觉不舒服。

课前课后,我都体验到弥漫在周围几乎所有人身上的那种奴性——那种对佛、对法、对内观禅修毫无置疑的全盘接受。的确,葛印卡老师在开示中说,我们要放下自己的判断,要全身心的投入,去给这个方法一个实践的机会——但这并不等于一心的盲从。

所以,我直觉的感到,这并不是佛陀或葛印卡老师所要达到的效果。

佛陀修行的本意是彻底看穿这身心的造作,以达涅槃和解脱。不但他说的很清楚,葛印卡老师在录音的开示中也一再强调,凡是没经过你自身体验的真理,都不是你的真理。

话说的极对,极对。

但就是这句话,几乎被所有人都主动的忽略了。

你亲眼见到了葛印卡老师是三果阿罗汉么?并没有。

你实证到那些身心寂灭的境界了么?并没有。

你真的能做得到从此不生气,永远的心平气和下去么?做不到。

但几乎所有人,就直接的相信了这一切——只是因为佛陀这么说,葛印卡老师这么说。

因为他们的自我不是太强大,而是太弱。



于是,我想到在一本叫“僧侣与哲学家”的书中曾看到过这样一句话:

“一个人必须先有一个强壮的自我,才能发现它的不存在。”

此话道理何在?下面慢慢分解。在这里,这句话直观的揭示出在内观课程、或者说在佛陀教诲中的一个“陷阱”——那就是,有太多的人,在都还没有一个强壮自我的时候,就开始妄想要去泯灭它。

先解释一下,何谓“没有一个强壮的自我”呢?

其实这很好理解——在我看来,这就是指支撑一个人内心的力量都是来自外在,而不是来自他自己。不管他是用钱、地位这些看似三俗的东西;还是用各种感情、宗教信仰、学问知识、心理灵修理论乃至内观这种高大上的东西来定义、支撑自己,都是一种自我孱弱的表现。

换句话说,一个人不管是用多么隐晦巧妙的方式暗示你他这个人是多么多么的有钱多么多么的牛逼;还是一到庙里就毕恭毕敬,一谈起佛陀就全身心做五体投地状;抑或是满脑子的哲学、心理学、灵修理论,其实从本质上讲都一样——这个人都还不是一个真正站立起来的、大写的人。

所以,倘若身在内观的课程之中,你自然就能体会到——那宽敞宏大的大雄宝殿,神圣的静默,葛印卡老师每晚的开示和那些咒语,这庄严肃穆的一切合在一起,会形成一个强大的力量场,把你完全拉离出俗世的生活。于是,那些本来自我就很薄弱的人会很快就被这个力量场所感染,继而主动的将内观当作了自己未来人生的一大终极目标。

而当一个人去这样盲目信仰的时候,他本来就薄弱的自我便又被削弱了。

另一方面,在葛印卡老师每晚的开示中,他数次提到自我是不存在的,是需要被看穿、超越的,随着修行境界的深入,人就会看到心理的实像,证到无我。

没错,真相当然就是如此。

但问题是,眼下的这些修行人,又有多少能达到那个无我的境界呢?

我想,不止是这次参加禅修的一百多人,即便放眼全国,全世界,能到如此境界者不说没有,也寥寥无几。

其实葛印卡老师说的一点没错,智慧上的洞见需要配上修行的实证,否则便是知障。

但无我的实证实在是太难太难,而这个说法听上去又是那么的美妙,那么的舒服——于是,无数人都这样自觉的认同了“人应该无我”这个概念,认同了人的本质是无我,并没有人存在,这个我只不过是一大堆生灭的“次原子粒子”。

就这样,对他们的自我便又是一次更加猛烈的打击。

好吧,一个人的自我被轮番打击后,已经脆弱到了不堪的地步,那怎么办?

没办法,只好去信仰,成为内观的神奴——即便无论是佛陀、葛印卡老师还是他们自己,都说正法是没有宗教派系的,是体证的。

但这个内观课程中那隐隐然的宗教性,总会吸引那些自我薄弱者投进去,这不是内观的错,更不是佛陀的本意。

胡适说,一个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隶建造起来的。

同理,成佛,或者说体证到某种境界,这种内在的功课比对外征战建立一个国家更难,更不是一群所谓“无我”的神奴能够达成的。

这便是我所谓的“陷阱”。



那么,以上说了这么多内观的坏话,我们还要不要内观呢?

答案是要,当然要,内观简直太有必要了。

我必须承认,这次内观是我生命中的一段相当美妙的经验,它给我带来了太多的收获。首先,无论你的用功程度如何,内观一定会让你收获一颗沉静的心(至少是暂时的沉静之心),这颗心可以帮你破掉很多的迷障和执着,让我们看到很多事情的真相。比如通过观察各种情绪、思想、习气,感觉的生灭,让你逐渐脱离对这些东西的攀援,清理内在垃圾,改善你的情绪和心理状态等。

下面说个实际应用的例子——很多时候我们都听过一句老话,说看人不能光看外表。比如谈恋爱,作为一个男人,你就不能只知道喜欢长得漂亮或身材好的,要学会看内在,内在的美才是真的美——这句臭遍了街的话想必每个男人都耳熟能详,然而却并没有什么卵用,当在街上遇到漂亮姑娘时,我们仍旧会动心,频频侧目,心想要是能和这个美女聊聊就好了,即便她的内在不美那又如何?至少还养眼嘛,要是顺便能偷个腥也是极好的。

于是,著名文学家郭君德纲断言,男人都是装正经——沾酒不醉喝的少,见色不迷那是摸不着——不得不说以前我也是如此的认为。但在这次的内观结束之后,我却有了一个新的视角。

那天课程结束以后,当我走在厦门的中山路步行街的时候,由于算是中心城区的商业街(类似天津滨江道),所以往来的美女源源不断。一开始的时候我依然是下意识的去看,但很快,一颗沉静的心让我觉察到了一些更微细的东西——在此之前,一看到美女的美貌我们就忘了一切,但现在,这颗微细的心让我开始留心起一个以前不曾注意过的地方——那就是这些美女们的表情。

随即,我马上就不无惊讶的发现,那些或身着暴露、或全身名牌儿、或温良恭俭让,看上去一片岁月静好范儿的美女们。从她们的表情里——她们有可能正在说话,在笑,在左顾右盼,或者只是在走路——但是,从她们的表情里,我分明直观的感受到了如下这几个词。

“混乱、傲慢、狰狞、轻浮、愚蠢。”

当然,绝不是说所有的美女都这样,但我必须说,至少在步行街那种鱼龙混杂的地方,有相当多的所谓美女都是如此,而其中又以表情轻浮者居多。

而当你作如是观的时候你就会发现,面与心不合,桃花般的面容之下是一颗混乱无比的心,随即,你就会很直观的觉得她们真的不好看,甚至很难看,从而不会再有任何的非分之想。

你看,这里面没有任何的强制力,自然而然,这便是静心后的效果。

后来我和我的一个同修说起这件事,他比我更无节操一些,所以说的更直白:
“我也是如此。当我透过她们的面相,看到了她们那颗心的混乱,然后或许我依旧会对她们的肉体有欲望,但是我知道,这样的姑娘一旦沾上,片刻欢愉之后将会是无穷无尽的麻烦,所以我唯恐避之而不及。”

同理,正如我在内观之前所说,很多问题都是心不静而造作的。只要你拥有这样一颗宁静的心,很多事情都将不再是问题。

再比如那天我还遇到了一个乞丐,衣衫褴褛,拿着个小碗找行人要钱——其实,你根本不用去思考他到底是不是个骗子,该不该施舍之类,只要你的心足够静,你就能通过当下的感知直接觉察到他给你的感觉,然后你就在当下决定要不要施舍,整件事情就结束了——除此之外,去抽象的讨论什么仁慈、博爱或奉献都是没有意义的,都有着虚伪的成分。

就是这样,内观的方式训练了我的专注力,当一个人专注力足够深的时候,他的定力也会深入,对人对事的洞察力也会大幅提升,对很多事情都可以做到一扎到底的透彻。同时,强大的专注力会超大幅度提升一个人的工作效率——回津之后我就发现,几个小时一万多字的文章就轻松写完,十公里多的长跑也丝毫没有任何疲累的感觉,这都让我不得不感叹专注力的强大,以及我们的这颗心在定境之下所能达到的效率——它以往被太多的思考、情绪、攀援所干扰,的确是无法发挥出它本来的力量。


总之,内观让我收获良多,但下面这句结论或许会出乎你的意料,那就是:

内观让我获得的最大收获,其实不是情绪的平和,也不是内心的安宁、专注力提升之类,而恰恰是在我前文提到的自我方面——通过内观,我感觉自己的自我力量得到了大大的增强,换句话说,内观让我的自我变得更加强大了。

是不是有些奇怪?本来是以泯灭自我为目的的修行,怎么会让修行者的自我变得越发强大呢?

其实这一点儿都不奇怪。

在思考许久后,我得出了如下这个结论:

如果你的自我不够强大,那么你的确很容易掉入内观的那个“陷阱”,从此以内观解脱为信仰,以内观的要求去指导自己的生活——但这并不是内观修行这个法门本身的错,它一而再、再而三的教导人们不要盲目信仰,只可惜,它本身无意间自带的“宗教感”极容易造成自我薄弱者的盲目崇拜。

这样的话,你仍将获得内观修行的好处,你的生活会更加和谐,状态会更加健康,会找到曾经受过伤害的郁结,会用内观法门治愈它,你会体验到更多的平和与喜乐——但这并不是佛陀的本意。

佛陀追求的并不是这些好的状态,而是解脱——这种解脱,一定需要一个强大的自我才能完成。

这就像禅宗里的那个比喻:我们要到达彼岸就需要坐船,但一旦我们上了岸,就没必要还继续把船扛在身上——在这里,这个船就是指的我们的自我,这则公案说的就是自我泯灭的阶段。

但是,我们凡夫俗子更多的状态是——我们还在此岸,望着彼岸,还没过河,就先不遗余力的要把自己的船凿沉了。

这就不对了。

所以,如何正确的使用内观这个方法呢?

在我看来,你应该有意识的,把从内观中所得到的洞见拿来支撑自己,滋养自己的自我,让自己得以拥有更为强大的心理力量和觉知去成为你自己,成为你自己生活的主人,而不是相反——因为无论是关于人生意义的探索还是对自我道路的坚持,乃至修行,都需要一个强大的自我。

我个人理解,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世尊释迦牟尼佛在刚刚出生之时,就向四方各行七步,然后举起自己的右手说: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这是何等的气魄与自我肯定。在我看来,这暗示着佛陀在出生之日起即已经完成了自我实现的步骤,开始迈向更深的修行。

也就是说,他在出生之日就已经有了一艘足够坚固的大船,开始驶向彼岸——但对不起,我们没有。



话说回来,所以,当我们抱着上面这个正确的使用方法,那么内观修行这件事的意义便明了了——

通过修行,我们的身心会更加和谐,我们对自我的认知和坚持也都会更容易,自我的声音在内观的背景下也会越发的明晰而有力量,从而为一个人的自我实现打通道路。

反过来也同样的,自我的逐步实现也可以让内观、让这条修行之路上的阻碍变小,从而可以更顺畅的到达戒定慧的深层境界。

总之,无论那条路,都是艰难险阻无比,两者互为助力,无论缺了哪一方,对方的路几乎都是无法完成的——没有一个坚强的自我,内观修行就不可能完成,更不可能达到无我的境界;而没有内观修行的加持,一个混乱四散的心也不可能听见自己真实的声音,也就更谈不到什么自我实现。

这便是我想要阐发的最终结论——自我的足够强大是一切的前提。至于到时候你想选择哪条路,在什么时候又想走上另一条路,则纯属个人喜好。

假如,到时候你的人生目标和意义依旧是内观修行,那很好,那你就要继续遵守基本的八条戒律,它们是生定生慧、是让我们安心的基础——但并不是任何人强制你去持戒,而是完全发自你一个坚定的自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在修行的道路上一路精进,直达彼岸。

而如果你选择了自我实现,那也很好,成为你自己就是修行,为了这点,你很有可能破戒,因为一个天生的将军必定会造杀业,一个风流的情种见到了留情的机会也不可能顾得上那不邪淫的戒律,这都不是问题,只要你认清自己,保持内观的好习惯但不强求,让它成为你的助力,然后痛快的去按自己的本性过好这一生,也是极好。

如果你问我,我选择后者,当然没有哪条路比对方更高贵,我选择自我实现只是因为我喜欢它罢了——比如我喜欢文学,但在修行者看来,无论是文学、音乐、绘画还是大部分的艺术,它们所描绘的一切从根本上讲都毫无意义,那些男欢女爱,那些人性中的挣扎与扭曲,都不过只是一些需要被超越的东西罢了——嗯,至少目前,我在情感上还不太能接受这个说法。

至于你,你是你自己的主人。

四生、九有、八难、三途

四生、九有、八难、三途 




四生

是指三界六道有情产生之四种类别。

1、卵生:由卵孵出的有情,如鸡、蛇、鱼、蚁等;

2、胎生:从母胎而出生者,如人、象、马、牛、驴等;

3、湿生:由粪聚、腐肉、丛草等润湿地之湿气所产生者,如霉菌、蚊蚰等;

4、化生:无所托而忽有者,如诸天、地狱之有情,皆由其过去之业力而化生。


九有


指一切欲界、色界、无色界有情所居之九地。

欲界:五趣杂居地;

色界: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

无色界: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

因这九处地为有漏业因之果报,故称九有。  


八难


是指八种难境之下的有情不得遇佛,不闻正法。

1、地狱难

2、饿鬼难

3、畜生难

此三难因受苦无间,故不得见佛闻法。

4、长寿天难:以其天寿极长,或心想不行,如冰鱼蛰虫,而障于见佛闻法。

5、不生佛世难:谓由业重缘薄,生在佛前佛后,不得见佛闻法。

6、不生中国难:凡有佛法的地方即称中国,反之,边地即没有佛法传扬的地方。

7、六根不具难:此等人虽生中国,虽值佛出世,然以诸根不具,亦不能见佛闻法。

8、生邪见难:谓虽聪利,唯务耽习外道经书,不信出世正法。


三途


是指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  


禅修心得:痛彻心扉的领悟

禅修心得:痛彻心扉的领悟

“一个人的天空很蓝,蓝的有点忧郁,一个人的禅修很痛,痛的无以言表”。毫无预兆和准备的报名了禅修课程,它却给了我一个猝不及防的感受-------痛,那种痛不是物理撞击的痛,而是一种连筋带骨的内痛,像是被针刺破表皮深入骨髓……

禅修过程中,被身上的痛折磨的大“泪”淋漓,眼泪控制不住的往外流,“想放弃,想放弃”,一直在我的脑海里翻闹。而且我的妄想根本无法收摄心底,就这样痛了一天,与它争斗了一天。晚上休息前,我在反思自己的过失,忽然觉得,不应该被疼痛所左右。应该正视它的存在,正如人生一样,如果一直追求想象的美好,逃避生活中的痛楚,那么生活给予你的馈赠将付诸东流。

带着这番领悟开始了接下来的修行,虽然腿还是很痛,很痛,但比起第一天,已经可以不那么注意它了,加之师父的悉心教导,慢慢的进入了一种别样的状态。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宁静与放松。同时也慢慢明白了什么是执着,什么是无我。

坐禅过程中,我的妄念没有刚开始那么多了,以前的故事和画面也慢慢的逃出我的脑海,留下的是一片清净海洋。对于可以修出境界的同修们,我还是有些羡慕的,但我也知道那是经过很多的努力才会有的结局,所以我只想努力,就这样享受着这样的快乐,不知不觉课程就要结束了。
短短的三天转瞬即逝,腿的疼痛感让我无法忘记这里,带着不舍的心情踏上了归途,虽然禅修课程圆满结束了,但是它却是我开启人生新航程的起点,我会将所学所感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的。


文/佳伦


爱你的敌人能做到吗?

爱你的敌人能做到吗? 


如果你还没有办法爱自己,就没有办法爱你的敌人。各位,敌人就是我们,另外自己而已。你懂得爱自己,就修慈悲观来爱你最爱的人,修到哪一天,爱你最恨的人,那个时候你就超越了。

所以真正爱自己,也会同情别人。爱自己就可以爱所有的人。我们懂得修行、念佛的人,生死是没有问题。但是很多人不行,所以我们既然懂得保护自己,就更懂得保护别人。

敌人这个观念会销声匿迹,取而代之是他也在受苦,也需要我们的帮助,敌人也需要我们的爱。佛陀是永持爱心的证明者,只有爱没有恨,敌人这个名词在佛陀的内心是没有的。

有一天害佛陀的提婆达多生病,病的非常厉害,有一些比丘就跑来向佛陀讲:佛陀啊!你看那一个害人精,现在业障现前,受苦。各位,我们都这样,好高兴啊!结果佛陀说:真的吗?我赶快去看他。那些人说:奇怪,佛陀,他害你那么惨,你还看他。佛陀说:我看提婆达多就像看我儿子罗睺罗一样。如果我看提婆达多像看我儿子罗睺罗一样,我看他一回头,他病就马上好。于是大家就期待佛陀去看提婆达多,一看完之后,回个头,提婆达多病就好了,好了以后干嘛,继续害佛陀,但是佛陀还继续爱他。


所以各位,这就是征服自己超越自己,只有爱没有恨。当你一骂对方,你失败了,慈悲心没有了。


怎样断除贪恋一个人的痛苦?

怎样断除贪恋一个人的痛苦? 

 法王晋美彭措 

当你对一个人生起强烈爱意,心变得极不自在时,用什么方法可以平息由此而生的诸多烦恼呢?

下面,我们来学习麦彭仁波切的一个教言,看看一个贪欲炽盛的老密咒士,是怎样通过观修大圆满,将贪欲融入美妙的道用中的。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名叫“莲花地”的地方,盛开着各色争奇斗艳的鲜花,这里居住着一个老密咒士,他的贪欲就像烈火般熊熊燃烧,故其名为“贪欲火燃”。

一天,老密咒士遇到一位美女,他的魂当场就像被勾走了一样,只见他冲到美女面前,卑微地趴在她的脚下,乞求她跟自己一起生活。

美女见这密咒士又老又丑,不但不愿搭理他,还一脚踢到他的头上,狠狠骂道:“给我滚!”然后,跑到旁边一位叫“青春快乐”的年轻人面前,与他接吻、拥抱……

老密咒士的愿望得不到满足,还白白遭受了一番侮辱。看到美女与年轻人整天卿卿我我,他的贪欲比以前更强了,以至于茶饭不思、夜不成眠,口中不停地发出叹息……

旁人以为老密咒士生病了,便为他找来了不少名医。有的医生认为,他的病是由风引起,还有的认为是由火或者魔引起的,并都做了相应治疗。但这些方法不但没有见效,反而让他的病日益严重。

老密咒士天天呼喊着那个美女的名字,身体每况愈下,后来竟然疯了。其间,好心的人们还迎请了众多上师为他灌顶加持,但还是无济于事。

后来,一位文殊菩萨化现的十六岁月亮童子,嘴里散发出悦意的妙香,来到了他的面前,对他说:“老人家啊,您到底得了什么病呢?”

一见到月亮童子,老密咒士生起一丝欢喜心,心智也稍稍恢复了一点。他摸着童子的手说:“我看见一个美女后,当下就生起了难以控制的欲念。每当见她跟别人在一起,对别人流露出爱恋的眼神,我总是私下期盼:那个人是我该多好!因为反反复复想这事,不知不觉就变成了这样。”

月亮童子说:“老人家啊,您真该好好想想!您对她生起爱慕心,真的就像飞蛾扑火一样。要知道,女人的青春如同莲花一样短暂,有朝一日,这个美女人老珠黄、满脸皱纹,您还愿像现在这样爱她吗?您既不顾自己白发苍苍的现状,也不明白她的娇躯是无常的本性,真是已经着魔了。请不要再对她执著,断了这种贪心吧!”

听到这番话,老人簌簌流下了眼泪:“月亮童子啊,虽然你讲得有道理,但也改变不了我的心意。你如果悲悯我,就请把她带到我身边吧。除此之外,哪怕拥有全世界的财富,也无法让我满足。在这世上,只有她才能让我快乐。
月亮童子继续劝老人:“对于毫无意义的事情,你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有何必要呢?以前您没见到她时,心很清净,但自从看见她,就一反常态,您的心已经被魔众的贪心箭射中了,真是非常可怜。若人人都像您这样,甚至对天女也心生倾慕而失望绝食,那就实在太愚笨了!”

“对于始终不能达成的愿望,或根本无法得到的东西,您不应该太强求。否则,只会给身心带来剧烈的痛苦,不但今生中烦恼迭起,而且把来世也摧毁无余了。”

“本来您是一位威风凛凛的密咒士,可以降伏外面的邪魔,为世人所敬重。但现在当自己的心魔显现时,却无力对治,这是非常可笑的。”

“您屡屡执著她的花容月貌,认为她长得国色天香,这也只是您的分别念而已。”

老人喃喃道:“你说得很对,但我还是忘不掉她,就像有个桩子插在心坎中一样,对她的爱实在放不下。”

月亮童子告诉他:“老人家,请听听我的肺腑之言:您说您的心爱着她,那现在,我给您讲一个故事,里面有遣除痛苦的最好方法——用‘心’来断除自己的贪心。”

“在阿赖耶的大地上,有个叫分别念的孩子正在哭泣,路人问他:‘你为什么哭啊?’”

“孩子说:‘我看见了一个美女了,想要她。’”

“这个好心的路人就安慰他:‘你别哭了,其实并不是美女引诱了你,而是你的心散到了外境上,把自己紧紧缠缚。’”

“心本来犹如虚空,不存在任何痛苦,但你偏偏要贪著外境,这就像在虚空里打疙瘩一样,人为地制造了各种烦恼。”

“求不得苦是源于自己的心,贪执美女也是如此。孩子,如果你能使自己的心坦然安住,那谁也无力伤害和引诱你。反之,假如你的心紧紧地执著外境而不愿放下,那就像被关在监狱中一样,恒常承受各种苦痛。”

“所以,请仔细观察自己的心,就会发现它本如虚空,根本不存在任何能贪之念,如此,贪心就像阳光下的黑暗,自然消于法界中了。”

“这种令心自然安住的窍诀,您必须要了知,并运用它来断除自己的贪心。总之,在您生起贪心时,若能立即观它的本性,贪心当下就会消失。”
听完此话,老密咒士一下生起了绵绵不断的安乐,贪心彻底根除了。他感激不尽地说:“月亮童子,你真是一位利乐的引路人,非常可惜这么晚才遇见你!以前我虽也听说过‘万法唯心造’,但只是停留在文字上,从未对此实修过,以至于在无意义的贪欲中,白白耗费了大半生。”
“我以前修的法,没能调伏自心,反令烦恼越来越增上,贪心越来越炽盛。与我相似的密咒士也有很多,对这些自以为在行持密法的人,我希望你依靠善巧方便,好好也给他们宣说殊胜教言。”

“你对我恩重如山,现在,我已了知‘依止贪欲来希求解脱’是痴心妄想。虽然我已经老了,但贪欲对我的危害还是非常大。今天遇见了你,令我在功德上增添了一道彩虹,所以,你是我真正的大恩上师!”说着,老人一边热泪盈眶,一边对月亮童子恭敬顶礼。

月亮童子继续开示:“我再给您传授一个教言:日后见到美女生贪心时,要明白这实际上是轮回的粘合剂。若想把贪心转为道用首先应将一切万法的显现观为自己的心。了知美女是自心的显现,再将心观为空性,此时虚空中的彩虹还会不会捆住虚空呢?肯定不会。然后再观察能贪和所贪,就会发现外境和自心没有差别,贪心和外境根本无法束缚自己。”

“一旦明白此理,看不看美女都没有差别,就像梦中踩在火上而毫发无损一样,这时您所见的一切全能转为道用,不像一般的世间人,见到美女就生贪心,注定会感受无量痛苦。”

“若能将此贪心转为道用,与美女相见甚至进一步接触,都是可以的。当然,自己必须要有相应的境界才行。就像狂风对小小灯火是一种违缘,但对森林大火反而是很好的助缘,当风越来越大时,森林里的火也越来越旺。因些,我们应根据自己智慧身体的实际状况人,享用与之想适应的窍诀美食。(往昔印度八十位大成就者中,有些行持无取无舍的行为,显现为猎人、屠夫、妓女的形象,但这一切并不会染污他们丝毫。不过,圣者的这些超用行为,不是一般人可随意效仿的,所以,初学者最好守持净戒,不要胡思乱想为佳。)”

最后,月亮童子对老密咒士谆谆告诫:“听了我的这番教言,以密宗为借口的很多修行人,可能害怕将来会堕入地狱。但愿他们依此甚深方便教言,在尽快时间内得到解脱!”

2016年6月14日 星期二

看别人什么都不好,这说明自己业障重、福德薄

看别人什么都不好,这说明自己业障重、福德薄 


莲池大师《自知录》上说:「怨天尤人最损福,一次减三善。」

  当禅宗五祖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时候,六祖惠能恍然大悟:「万法万物不离自性!」当即作了个偈子:「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何期」就是没想到的意思。
  
他悟到了什么?他悟到了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佛和佛国土,包括所有的众生和他自己,包括能想象到的和想象不到的,一切都是由自性化现出来的。
  
正因为我是这样,所以遇到这样的父母;
  
正因为我是这样,所以遇到这样的配偶;
  
正因为我是这样,所以遇到这样的子女、朋友、下属、上司、陌生人;
  
正因为我是这样,所以遇到这样的人、事、物。
  
抱怨六亲、遇到的人、事、物的时候,有没有找出自己对应的落处改掉呢?
  
一个人遇到的父母,妻子,子女,朋友、下属、上司都是自己的映现,也就是说,恶妻,恶子女,恶父母,恶友、恶陌生人、恶上司,也都是自己,怨谁都是怨自己,不满谁都是在不满自己。自己是什么样的,自己的世界就是什么样的,自己世界里的人就是什么样的。
  
这就像自己是一个水晶球,水晶球里有许多像,把这些像放大很多倍,就成了现实中自己身边的人事物,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样拥有、遇到,都和水晶球里的一个像对应。自己遇到的人事物,就是给自己拍的一张照片,照片里把自己每个相都放大百千万倍,清晰的呈现出来了。自己有某个不好的地方,映射出去,就是遇到某个不好的人,或者某件不好的事;反过来说,遇到某个不好的人,或者某件不好的事,追根究底,是自己有某个不好的地方。
有同学问道:
打个比方,如果说一个人的老公爱去PUB,但是他老婆很贤良淑德啊,或许夫妻生活也很好,没有错。这种情况该怎么说呢?
  
这个妻子必定有一处相关的落处,映现到丈夫身上,就是丈夫爱去PUB;映现到其他人身上,又有不同的表达。也就是说,自己没有这个缺点,身边的人也不会有这个缺点,只是在自己的身上没有表达成行为和事件,还在自己的水晶球上,但是映射到别人身上,就用行为和事件表达出来了。
  
「心无邪念,自能降魔」,自己没有邪念,魔找不到地方住下去;
  
自己现在没有邪念,不会给过去的恶种合适的环境发芽。
  
恶报发生是因为过去的恶业吗?──大多数都不全是,是因为你现在的日常生活言行某方面有问题,引动过去的恶业发芽。丈夫是我的相,子女是我的相,父母是我的相,朋友是我的相,遇到的人、看到的人都是我的相,到处都是我自己的样子。
  
骂我的人,恶我的人,遇到的每一个人、事、物,都是我自己的落处所化现。
  
我说谁不好,是在说我;我抱怨任何事,都是在抱怨我自己。
  
有一个人曾经问我,他说怎样才能有一个这样的孩子?
  
我想了想,告诉他,观察一下其他这样的孩子都有怎样的父亲,如果你也是那样的父亲,那么你就有这样的孩子。
  
为什么呢?孩子也是自己的一个相映射放大出来的。
  
当发现别人什么地方不好的时候,马上反思自己何处不对,把自己转了,自己遇到的人事物就会是另一番人事物,所以佛法里说:「一切唯心造」,因为我现在是这样的,所以我现在遭遇的人、事、物就是这样的,我遇到的一切人、事、物都是我自己的映射。
  
修心最终要落实到细微实际的言行上,因为心的映射,映射到自己身上是自己的言行,映射到外部世界是身边的人事物。
  
净宗第八代祖师莲池大师亲手书写:
  
怨天尤人,一次削三善。损福禄第一快!
  
一念瞋恨,摧毁一千个大劫以来积累的善业福德,所以生瞋恨叫做「火烧功德林」。你以为没有生瞋恨、发脾气,其实你看不惯、讨厌、反感、争执的时候已经起了瞋,即使针尖大的瞋恨,菩萨也能观察得清清楚楚。
  
看到别人邪淫、贪污、贫穷、吵架、讨厌,自己也有问题,「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看到别人的过失,就想到和明白这是自己的不清净心感应出来的:
看到别人邪淫,想到和明白是自己淫心所感,忏悔;
看到别人贪污,想到和明白是自己贪心所感,忏悔;
看到别人贫穷,想到和明白是自己吝啬所感,忏悔;
看到别人吵架,想到和明白是自己瞋恨所感,忏悔。
  
各种灾害,环境污染,人心不古等等,都是自己感应出来的,都要忏悔!时时忏悔,处处忏悔。先忏悔自己,然后为众生忏悔。
  
所以佛门里有句话:「有福报的人,从来看不到是非、听不到是非;没有福报的人,常常看到是非、听到是非、说是非。」
  
看别人这里不好,那里不对,这说明自己业障重、福德薄、很多地方都不好。——共业感召。白话说,就是「物以类聚」,看到、听到,也是聚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