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4日 星期六

智度 [解脱庄严宝·第十七品-4]



智度 [解脱庄严宝·第十七品-4]





༄༅།། དམ་ཆོས་ཡིད་བཞིན་གྱི་ནོར་བུ་ཐར་པ་རིན་པོ་ཆེའི་རྒྱན་ཞེས་བྱ་བ་བཀའ་ཆག་ཆུ་བོ་གཉིས་ཀྱི་ཐེག་པ་ཆེན་པོའི་ལམ་རིམ་གྱི་བཤད་པ་བཞུགས་སོ། །

噶当派与大手印两大传河之大乘道次第疏
正法如意摩尼大宝解脱庄严论
[冈波巴大师著 罗卓仁谦译] 教言摘引





第十七品:智度


4.2 评破执着为实无 

如果认为:“既然这两种‘我’没有丝毫的实有,那它们就是真实的‘无’!”然而它们也不是实无,为什么呢?假如这两种“我”和“心”是先有后无的,那自然可以说它们是“实无”,但这两种“我”和“心”本来从自性上就不存在,那自然就摆脱了“实有”与“实无”的两个极端,如萨惹哈尊者云:“执为实有如畜生,执为实无尤更愚。”《大乘入楞伽经》亦云:外物有非有,其心无所取,一切见咸断,此是无生相。《宝行王正论》则云:寻有既不得,无云何可得?

4.3 论述执着为无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既然将其执着为实物是轮回的根本,那将其视为实无,不就能够解脱轮回了吗?”事实上,后者的后患比前者更严重,萨惹哈尊者云:执为实有如畜生,执为实无尤更愚。《大宝积经》云:如是迦叶!宁起我见积若须弥,非以空见起增上慢。所谓:不能正观空,钝根则自害。《中论》亦云: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为何难以教化呢?就像病患在服用泻药后,如果将病症与药物一同排出则得康复,如果只排出了病症,却没有消化药物,那反而不但无法化解疾病,还会导致死亡。同样的,若透过观修空性来瓦解将视为实有的执着,却仍执着地认为空性是真实存在、走入顽空中,那最后也将堕入恶道,所以《宝行王正论》云:执无堕恶趣,执有生善道。可见,后者比前者更有害。 

4.4 论述两种执着的问题 

执着究竟上有与究竟上无,都是有问题的:这会让人堕入常、断两边之中。《中论》云:定有则着常,定无则着断。堕入常、断两边令人愚闇,而愚闇则无法解脱轮回,所以《宝行王正论》云:世间如鹿渴,若执实有无,此即是无明,痴故无解脱。





4.5 论述步向解脱之道 

我们要如何得到解脱呢?必须经由不住边际的中道来得到解脱,《宝行王正论》云:若能知(一切法本来无生)如实, 不(入常、断)二(边)依解脱(轮回)。又云:不依(常、断)二(边 得)解脱。《中论》亦云:是故有智者,不应着有无。

何谓断二边的中道?如《大宝积经》云:
如是,迦叶!云何菩萨正观诸法。云何为正观?是名中道真实正观。云何中道真实正观?以常是一边、无常是一边,常、无常是中,无色、无形、无明、无知,是名中道诸法实观。

迦叶!我是一边、无我是一边,如是乃至轮回是一边、涅盘是一边,轮回、涅盘是中无色、无形、无明、无知,是名中道诸法实观。 

寂天亦云:不住内或外,余处亦不得。非身非异身, 非合亦非离,无少实性故,有情性涅盘。虽然实践了不分别二边的中道,但也不能“见为中道”;也就是说, 必须摆脱执着中道的念头,安于超越思议的境界。阿底峡尊者云:过去之心已灭已逝,当来之心未生未出,现在之心极难观察:无色、无形,无有真实譬如虚空。《现观庄严论》亦云:非此岸彼岸,不住其中间,知三世平等,故名般若度。” 

4.6 论述解脱的本质──涅盘 

有些人会想:“既然轮回的一切现象,既非实有也非实无,那‘涅盘’是实有还是实无呢?”有些有宗思想追随者认为涅盘是实有存在的,这并不合理,《宝行王正论》云:是故世涅盘,由义不成有。如果涅盘是实有,那就会是有为,而一切的有为终究都会毁坏。《中论》云:若涅盘是有,涅盘即有为。但它也不是实无,此论又云:何处当有无?

那它是如何呢?“涅盘”是指终结了执着有、执着无等念头,超越思议和语言的境界,所以《宝行王正论》云:有无执净尽,佛说名涅盘。《入菩萨行论》云:若实无实法,悉不住心前,彼时无余相,无缘最寂灭。《思益梵天所问经》亦云:“涅盘名为除灭诸相,远离一切动念戏论。《法华经》又云:摩诃迦叶!若觉诸法体等涅盘。

此涅盘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寂静,除此之外毫无生、灭、舍、得等任何活动的存在,《中论》云:无得亦无至,不断亦不常,不生亦不灭,是名说涅盘。既然它毫无生、灭、舍、得等的存在,涅盘也就没有任何作为、刻意与变化。《虚空大宝经》云:此中无所遮,亦无所安置:真观真实性,真见得解脱。

所以这些讨论、解析胜慧与自心的文句,其实不过是从逻辑观点的角度来描述罢了。事实上,胜慧与心的实际意义超越了认识、语言的范畴,如《善勇猛般若经》云:非语非业能至般若波罗蜜多,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不可说故。而罗喉罗所写的《赞般若偈》中则云:难诠思智度,无生灭空性,各别自证境,礼三世佛母。以上完整介绍了胜慧。


從我的iPhone傳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