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阿赖耶识”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净界法师

八识的个别体性——第八识的义理
我们看它的义理,义理当中,第八识它有两种功能,第一个是凡夫的第八识,有漏的第八识,第二个是圣人的第八识。我们先看凡夫的第八识,看第一个:
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
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
那么凡夫的第八识呢,首先我们看它的体性: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三藏」,这个三藏我们前面说过,它有自相、因相、果相,它三种功能,总而言之就是第八识。
第八识是广大无边的,你有本事轮回下去,它就有本事继续把你的功能保存下去,它就有本事把你的果报一次一次的变现出来,它不会停止的,只要你有本事轮回,它就有本事陪着你。
所以渊深七浪境为风,它不断的创造你的前七识的活动。当你是一个人的时候呢,它就变现一个人的前七识;当你是一个天人的时候,它变成天人;那你如果是一个蚂蚁,它就变成一个蚂蚁的受想行识。
这个是讲到第八识的一个体性,它不会停止的,除非你做改变。第二个它的作用有两个,受熏持种,这是第一个,它因地受熏持种。第二个根身器,它的果报。
我们看受熏。这个受熏,第八识受前七识的熏习,尤其是第六第七是非常厉害的。什么叫受熏?就是说两个不同的东西,但是你把它放在一起,某甲跟某乙,它们会互相的产生熏习,某甲的功能会跑到某乙,某乙的功能会跑到某甲。
比方说你拿一个手帕放在佛堂,佛堂有这个沉香嘛,对不对?那么沉香跟手帕是两个东西吧,但是这个手帕它会受熏,它会受到这个沉香的熏习,这个手帕变成有沉香的味道,第八识也是这样子。
第八识本身不造业,那它为什么有业力呢?因为它老是跟第六第七在一起嘛,第六、第七老是造业嘛!结果造业的时候,它业力起现行的时候,它呢,诸位都知道业力是生灭的嘛。

你刚刚拜了一部八十八佛,现在呢,现在没了嘛,那每一个动作都没有了,但是你在拜佛的过程当中,那个刹那刹那生灭的身口意的活动,它熏习第八识形成一个叫种子,一种善的无漏的善根种子,这叫熏习、受熏。受熏以后呢,它成为这个种子,它又把这个种子牢牢的抓住,持种。
比方说孟子,当然孟子有成就,我们相信他过去有善根,但是你不能忽略这个熏习的重要,你看孟子他刚开始,他妈妈住在坟墓旁边的时候,孟子从小看到有人在做祭祀,敲锣打鼓,他就学祭祀。他妈妈一看不对,这样后续下去的熏习不好,把他搬到菜市场旁边。
孟子看到有人在买卖,就开始学买卖,他妈妈觉得这个熏习也不好,就把他搬到学校旁边,就看到很多人读书,他也跟人家读书,结果变成孟子。所以你说后天的熏习也很重要,受熏持种嘛,第八识本来没有意见嘛。所以这个佛号,说实在多多益善。因为你的佛号进入到你的心中,它会产生熏习。
但是你怎么引导佛号,就是善根的问题了!所以第八识本身它没有造业的功能,但是它有本事把第六第七造的业,把它收集过来,把它保存起来,叫做受熏持种,它就有这个本事。它接受前七识的善恶的行为的熏习,而成就一种种子,然后呢,它牢牢的把它保存下来,一直到它成熟的时候就变成根身器。
时间到的时候,能量存到一个程度,变成了正报的根身跟依报的器世间。如果你是善业起现行,就变成一个人的根身器界;如果你是罪业起现行,就变成一个三恶道的根身器界。
那么第八识在生命当中呢,去后来先作主公。来的时候它最先来,所以母胎最先入胎的是第八识。小孩子在母亲的身体里面,他没有感受也没有执著,刚开始的时候就是一个心识。
一个心识他就住在那个父精母血那个色法里面,叫做名色,它最先到。那么我们生命结束的时候呢,它最后离开。
所以你看你生命结束的时候,前五识开始破坏,你开始没有感觉了,别人跟你讲话你也听不到了,前五识慢慢的往内收,前五识就消失了,第六意识的独头意识,你的意识也没有了,第七意识的执著也没有了,这个时候临终的时候,到最后的时候完全回归到一个第八识,没有感觉,没有好坏的第八识,然后第八识一离开,佛法就定义这个人死亡了。
所以第八识是最后离开,它最早来到人世间,最晚离开,「去后」它是来先作主公,作主公不是说它可以作主了,是它里面阿赖耶识的业力作主。其实说你来生要去哪里,你也做不了主,是第八识里面的业力会引导它去得果报。那么这个说明我们整个第八识的体性跟作用有漏的情况。--摘自《唯识学概要讲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