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6日 星期二


乌合之众——一本赞扬和骂名同样猛烈的书

从来没有一本书像《乌合之众》这样,一本科研学术专著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受到世界大众追捧,一百多年畅销不衰,成为现象级的畅销书。之后,能够达到《乌合之众》这种效应的,大约只有霍金的《果壳中的宇宙》能够与之相比。

《乌合之众》提出了惊世骇俗的“暴民理论”;它预见了20世纪的心理学和政治发展;它影响了所有不想被他影响的人,如弗洛伊德、戴高乐等;它道出了我们感到不舒服却不得不认可的真相——不想做乌合之众却常常不自觉地置身其中……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在认真阅读了勒庞的作品后,坚持要会见勒庞。另一位国家元首亚历山大德里也曾写道:“如果你见到勒庞,告诉他智利共和国总统是他的狂热崇拜者。”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勒庞的这本书是当之无愧的名著,他极为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已经写出的著作中,最有影响者,非勒庞的《乌合之众》莫属。

美国社会学家墨顿:“勒庞这本书具有持久的影响力,是群体行为的研究者不可不读的文献。”《乌合之众》本书在中国备受追捧。当你用《乌合之众》当中的观点去审视、分析我们的社会群体的心理状态,你会发现,很多看起来奇葩的社会现象其实存在着深刻的社会心理根源。

是什么样的社会心理作用,使抖音成为Z一代的精神鸦片?

重庆大巴坠江事件中,当女乘客和司机激烈争吵到发生扭打过程中,为什么其他乘客却一直袖手旁观。网络暴力到底产生的社会心理根源到底是什么。……勒庞对群体狂热给出的诊断又非常简单直接:个体的人是理性的,一旦到了集体里面,就丧失了理性,“不善推理,却急于行动”,“夸大自己的感情”,“只会被极端感情所打动”……

庞勒在《乌合之众》中提出,首先,群体是一种新的生命体。当不同的个体聚集成群体,就仿佛变成了一个独立的生物,它有自己的性格、情绪、行为模式。

群体会抑制个人的理性反思能力。一个人无论多么聪明、理性,一旦进入群体,就会变得盲目、冲动。他会不加怀疑地接受群体提供的意见、想法和信念,盲目地模仿群体中其他人的行为和态度。
群体冲动、易受暗示,容易变得情绪高涨甚至激愤。暴徒们会因为成了群体的一员而感到力量无穷,不允许自己的任何愿望受阻。

群体类似于动物,群体需要驯养。想要影响一个群体,而不被群体影响,就需要用类似催眠的方式进行掌控,也就是使用暗示、断言等方法。这是一本赞扬和骂名同样猛烈的书。

著名投资家索罗斯说,《乌合之众》是一本可怕的书,他将社会大众的心理阴暗面毫不掩饰的暴露在阳光之下暴晒,别有用心的人甚至可以利用群体的种种心理弱点成为其权力与财富的抓手。例如:它成功预测了20世纪几乎所有的心理学和政治发展,被希特勒利用,成功煽动一战以后德国社会民众心理中的不满,使之成为纳粹主义的狂热群体。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是群体心理学的开山之作,凡是那些需要发动大规模群众参与的行动,诸如政治家煽动国家疯狂、商业界鼓动群体购买、媒体诱导民众意志等等,都必然利用了庞勒的思想,很多行动纲领都是参考了勒庞的群体心理分析而制定的。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不仅是心理学研究者必备的一本书籍,对于其他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工作者们也有着借鉴作用。比如书中对于犯罪群体的阐述,说明群体的犯罪倾向等,对于研究犯罪心理学的人们以及法律工作者们,也会有莫大的帮助。《乌合之众》对于从事或研究政治经济的人们也会有帮助。书中对于选民群体和议会群体心理的研究,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