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6日 星期二

開心見誠:呻完又呻反而更唔開心 - 李德誠

開心見誠:呻完又呻反而更唔開心 - 李德誠

「醫生,我三個禮拜前情緒好波動,我畀我先生啲屋企人搞到好唔開心,試過有一次情緒失控……我噚晚同我啲朋友講起呢件事,越講越唔開心,又再波動咗一次,返到屋企仲喊咗半個鐘……

W的情緒病已是第三次翻發,這六個月雖然大致平穩,工作和日常生活都沒有大問題,但每兩個月總會有一、兩次,因為和丈夫的家人出現磨擦,而出現嚴重情緒不穩,其實W自己也明白,跟夫家的不合和矛盾,基本上沒辦法可以解決,而且,早幾年,爭吵得更激烈的時候,大家說過的話,到現在雙方都沒辦法忘記。所以,如果見面少一點,吵少一點,已算是不錯,不過,先生是標準孝子,所以每年的大節日,總要和丈夫的家人同枱食飯。

其實,最大的問題,不單是跟丈夫的家人爭吵,而是磨擦之後,W為了發洩自己的情緒,喜歡找同事或朋友傾訴,W看過不少坊間心理學的書,認為跟朋友「呻」吓,可以紓緩情緒,將負能量放走。不過問題是,W以為訴苦的次數越多,排放負能量的功效越大,但事實上,當事情發生後,W跟朋友第一次訴苦之後,情緒確實會感到紓緩一些,但之後再向第二位、第三位朋友重複「傾訴」不快事,情緒不單沒有得到紓緩,反而拉得更緊更憤怒,於是,W又會找第四個機會再訴苦,如此這樣,本來一個較小的情緒波動,卻會變得越來越大。

我們日常生活也可能像W一樣,會因為一些沒辦法避免的矛盾衝突,而引致情緒不快,找家人或好朋友訴苦,將不開心的事和心情說出來,確實可以有紓緩的作用,不過要留意,訴完苦後就要讓事情告一段落,如果像W一樣,重複又重複訴苦的話,反而會在不知不覺間,讓不快的情緒延長甚至放大,就像W所說,「越呻就越唔開心」,適可而止,才是訴苦減壓的竅門。


此外還有一個例外,如果重複跟不同人「呻」一件不開心的事情,但其實並不是為了「呻」而「呻」,而是希望通過跟不同的人重複申述自己的難題,從而找出一個有建設性的解決方法,從「呻」的過程中找到一個方向、一條出路,要是這樣的話,就不單是一個情緒上的宣洩,也是個解決難題的方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