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4日 星期六

精通单味药,用药如有神——旋覆花琐谈

精通单味药,用药如有神——旋覆花琐谈

中医学苑 

 
精通单味药,用药如有神——旋覆花琐谈

旋覆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旋覆花的头状花序,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为常用的化痰止咳药。根据前贤的经验结合本人临床实践,兹论述如下:



  • 宣降肺气

如《南阳活人书》金沸散,以旋覆花为君,治肺经伤风,头目昏痛,咳嗽多痰。古今释本方者,约皆以为方中旋覆花只有消痰降气之功,是囿于“诸花皆升,旋覆独降”之谚也。其实,旋覆花味辛,辛者能散能横行,能宣发肺气达于皮毛,助辛温表药,祛风散寒。一宣一降,肺气复常,咳嗽宁矣。

故余治风寒咳嗽,恒师法江尔逊老先生,以金沸草散为首选方,并加白芍10g以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兼喘者合三拗汤;咳痰不爽者加桔梗9g;口微渴者加黄芩9g;体虚者加党参15g,屡用有效。

  • 降胃镇冲

如《伤寒论》旋覆代赭汤以旋覆花为君,治“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此证之病机,古今有三种说法。①多数医家认为系胃虚痰阻;②少数医家认为系肺肝气上逆。③柯韵伯认为系“心气大虚,表寒乘虚而结于心下”。三说见仁见智何以从之?

余临证体验,知不论伤寒或杂病,凡胃气素虚之人,一旦误治,若出现心下痞硬,呃逆频频之时,其脉象必弦长,重按无力,即李士材所谓“直上直下,冲脉迢迢”者也。盖冲脉下连少阴,上隶阳明。阳明胃气虚馁,不能息息下行,则冲脉难安其本位,必转而上逆,并挟胃气亦上逆,此呃逆频频之所由来也。若仅为胃虚痰阻气逆而冲气不逆,不过偶尔噫气耳。旋覆花味咸而润,沉阴下达,降胃镇冲,辅以代赭石之质重沉降,功力尤显。而前贤活用本方,又扩大其适用范围。如周扬俊曰:“余每借以治反胃噎食,气逆不降者,神效”。


  • 疏肝通络

如《金匮》旋覆花汤治“肝着”。历代注家皆认为,肝着者,乃肝经气血郁滞,着而不行,致令胸胁痞闷不舒,或胀痛或刺痛,故以旋覆花为君,通肝络而行气。余以为此释固佳,唯难以圆满解释:旋覆花不入肝经,如何能通肝络?

而余释肝着,恒从原文所述的两大特征性证候着眼,一是“先未苦时,但欲饮热”,一是“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因肺位于胸中,肺气膹郁,胸膈满闷,故欲蹈之以畅其气也。为何先未苦时,但欲饮热?因本病初起,多缘于形寒或寒饮(经云:形寒寒饮伤肺)。肺本喜温润,受寒后尤喜之,故但欲饮热驱寒以自救也。若不图早治,肺气膹郁过久,必乘肝木,肝木受邪而疏泄失职,其经脉气血郁滞,可成肝着之病。

旋覆花入肺经,温降肺气之力颇宏。肺气肃降则不乘肝,肝气达而肝络通,此清金疏木,隔二之治也。

叶天士深得本方奥旨,其治胁痛,多于本方基础上加味,创辛温通络,温柔通补,辛泄通瘀,虫类通络诸法,开后世治络病无限法门。余治外伤性胸胁痛、结核性胸膜炎、冠心病心绞痛缓解期等,常用本方加味,疗效亦较满意。

  • 涤痰蠲饮

如《温病条辨》香附旋覆花汤治“伏暑、湿温胁痛,或咳,或不咳,无寒,但潮热,或竟寒热如疟状”。吴鞠通自注本方,亦谓旋覆花善通肝络。究之,温降肺气而涤痰蠲饮,乃旋覆花之良能,有香附领之入肝,方能蠲胁下之水饮,非旋覆花自能入肝经而蠲胁下水饮也。

药物有所用亦有所忌。旋覆花之功用明矣,而其禁忌若何?《本草求真》:“凡阴虚劳嗽,风热燥嗽,不可误用。”余长期体验,阴虚劳嗽、风热燥嗽等证原不可单用或重用旋覆花,然若列为禁区,绝对禁用,则不免因噎废食。今试举三案以证之。


例1、温燥伤肺干咳案

周某,女,60岁。素有“慢支”宿疾,1979年9月,偶涉外感,咳喘频频,痰少难咳,鼻燥咽干,服沙参麦冬汤数剂,证稍减,却增胸痞纳呆,迁延月余,渐形困顿,舌质干红,苔薄黄少津,脉数无力,右寸微洪。

此乃温燥伤肺,投以桑杏汤加生石膏、知母两剂,诸症减,胃纳增,于原方加旋覆花6g两剂,咳喘止,诸恙悉平。

例2、肝火刑肺案
 
文某,女,73岁,1979年12月6日诊。夜间喘咳,不能平卧,凌晨加重,咳则两胁下痛,痰黏难咳,心烦易怒,口干苦,舌边、舌尖干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洪数。

此属肝火刑肺,投以黛蛤散合泻白散加桑叶、枇杷叶两剂,喘咳减,仍痰稠难咳,于原方加旋覆花6g两剂,咳痰爽,喘咳大减,改投贝母瓜蒌散以善后。

例3、胸痛咳血案

石某,男,48岁,1978年6月15日诊,证见咳痰稠带血,左胸刺痛,潮热盗汗,舌质红无苔,脉细数涩而无力。

此乃肺肾阴亏,虚火灼肺,投以资生汤合旋覆花汤加北沙参、生地,白及、藕节、荷叶6剂,胸痛、咯血均止。

综观以上三案,旋覆花均在禁用之列,何以反能奏效?盖因旋覆花虽有辛温之性,然在大队对证方药中,只不过发挥其豁痰降气特长而已,岂能改变全方总的作用趋向?古人制方用药,有“去性取用”之法,殆即此意。扬长补短,发挥配伍的作用,某些单味药之不利作用就不会成为绝对禁忌。

本文转自《我的中医之路》。作者/余国俊。



從我的iPhone傳送

大乘佛法在世间这么圆融,就是大悲心

 

大乘佛法在世间这么圆融,就是大悲心

原创 普贤行者 海云和上法语

  七者,心恒安住,无上大悲。前面讲安住精进,这里讲安住大悲。对一个行者,这个很重要,我们做比较,不是故意要轻视或瞧不起南传佛教,大乘特别有大悲,他主要就是在行菩萨道;小乘是行出离道,所以小乘要出离很简单。

  一个人修行要成就,这本身不难,难的是要度众生来成就,这个难。我自己要怎么样,我们叫做最精密的心灵工程,你自己可以慢慢调,你自己感受很清楚,可是你指导对方不一定啊。不要说无量无边众生,你指导一个就好了,就你家里另外一半,你去指导看看,越讲越火大,心灵上的东西,很难去跟对方沟通。

  可是行菩萨道的菩萨,就是要发这个愿。现在人福报这么大,事业这么顺,尤其最要命的就是眷属很美好,很难修行。眷属美好,要建立向法之心,本身他有这样的障碍,你这一点必须要突破。突破并不是两个要吵架,是你自己的心要发起大悲心。眷属美好的时候你要看清楚,晚上睡觉的时候,你看她会觉得她好甜,你再看她流口水的时候,看还甜不甜?

  慢慢慢慢,你就会发现一种真相,两个人再怎么恩爱,总会分离。在分离的时候要怎么办?假如他先走,你可能会承担起来,假如你先走,那他怎么办?这个时候,你知道再这么依赖下去,这里就有障碍了,你要怎么样训练他独立起来?这就很重要了。

  你要训练他独立,不一定要他去受风浪,你要告诉他去打七,打七有一个规定,不准打电话回来,因为两个人很恩爱就是每下一炷香就打个电话“我刚才多好多好哦,我不能跟你多讲,我现在又开始了”,你看他在这里面,一直想要出来打电话,那怎么修嘛。所以,这种眷属恩爱是很麻烦的事,我们不是说眷属恩爱不对,只是你在修行上必须要突破,要突破就必须发起大悲心。

  大乘佛法在世间这么圆融,就是大悲心。小乘佛法为什么没办法?因为他就求出离道,求出离道那就不一样,他一修行,什么都不管了,六亲不认了,因为他必须赶快出离。大乘的不是,大乘不但自己要出离,他在出离的过程中,要很清楚地感受到,然后还要把那种感受的法喜,再运用善巧方便传递给第三者,这是很麻烦的事。所以,“心恒安住无上大悲”是很难的事。

  一个真正想要修行的人,自己求出离,这是绝对没错。但是要来广度众生的时候,那很有问题。我们自己知道,不要说怎么度众生了,家里这一群人要把他搞得很完美都很难,你说再无上菩提怎么样,这很难进行,可是,我们就是要做这件事,所以我们讲说,行菩萨道的菩萨很伟大,很了不起,原因就在这个地方。

撷自《八十华严——明法品》


從我的iPhone傳送

“我希望别人快乐” ,每隔半小时想一次。

“我希望别人快乐” ,每隔半小时想一次。

宗萨钦哲仁波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被“自我”紧紧控制,执着一切与“我”相关的东西。我们一方面会为此消耗很多能量。同时我们也在增加很多患得患失的不安全感。为什么?因为每个人都像是身上长刺的刺猬一样,一个人不能接近另一个人。 关于如何趋近菩提心,我有一个方法介绍给大家:每半小时想一下“我希望别人能够快乐” 。
只是想,不要念,因为很多人只是像完成业务量一样光是念,根本没有真正想起“我希望别人能够快乐”这件事。或者你换个主题——半小时想一下“我希望他们都能够解脱痛苦”。 当你看到一个人很高兴,因为她觉得自己的嘴唇大小、颜色正好合适,或者她觉得自己的指甲很美,又或者因为自己的发型像刺猬而高兴。

当你看到这种事情时,你看到别人为这些而高兴,与其嫉妒或觉得不舒服,还不如“希望她永远都有这种快乐的感受。” 当然这样的想法,只是一刹那的事情;一刹那之后还是会想到这个人怎么那么“无明”、那么“肤浅”、“无药可救”等等等等。也许你会怀疑:“一刹那的‘善念’之后,又回到原来的那种烦恼的习惯——对她嫉妒、对她生气等等,我这样短暂的“善念”有用吗? 
当然有用,为什么呢?因为真理,或者说一个现象的本性,永远都是赢家。因为你的本性,真正的你,永远都是充满慈爱,充满快乐的状态。虽然现在每天99.99%的时间,被各种各样的烦恼挟制,但起码你有一刹那是完胜烦恼的。 

每半小时——我自己试过把手机设置成每半小时叫一下,在那个时候,就应该想起自己的上师等等等等。我把提醒自己的铃声设置成日本“曹洞禅”那边敲的钟声。但我提醒你不要听到这个后,就急忙做决定买一个闹钟或也把手机设置每半个小时提醒自己,因为我自己试用了几个月,后来就连看都不看一眼了。

所以这个东西你可以尝试,不过你要做好过了一阵子,你就会觉得好痛苦的准备。 在刚开始,最重要的是你要习惯这个规律。24小时做1次,过了一阵子之后,次数慢慢增加成24时2次、3次,4次、5次这样。如果你真的这样去做的话,原来那个紧紧控制你、劫持你的自我就会慢慢失去对你的控制和挟制。
只要你肯这样做,绝不会不发生这样的结果。你这样做了一段时间之后,就算有人在你头上小便,你也可以毫不在乎。 到了那个时候,你其实就变成了一个最有力量、最有吸引力的人--因为每个人在你旁边都会觉得非常舒服、非常安全、没有一点威胁感。



從我的iPhone傳送

回到古中医的路上——李可专访(好文)!

回到古中医的路上——李可专访(好文)!

倪海厦汉唐学堂 

回到古中医的路上——李可专访

《南风窗》(以下简称《南》):许多病人称呼您“救命先生”,还有人说您是“当代张仲景”。现在人们对中医的态度非常极端,要么是庸医,要么是神医。这个问题
您怎么看?
李可(以下简称李):救过一些人是事实,但“当代张仲景”的称号绝不是我们这种凡夫可当的。
我本是一介山野村夫,成天和农民滚在一起,特殊的环境使我所学甚杂,内、外、儿、妇、五官、皮肤各科均有涉猎。

所谓庸医,其实就是现在学院派的中医离开现代手段不会看病,不懂得望闻问切,连省级中医院的病床前也吊满了输液瓶,这些人能叫中医吗?
一家大型中医院的院长请我去他那里,我说如果你办一个纯粹的中医院,我这把老骨头就交给你,结果他不敢吱声了。
至于说神医,那是因为人们不了解中医。

擅治急症是中医学固有的传统,历代不乏“起死回生”“妙手回春”的高手,时下世人皆视中医为“慢郎中”,这是中医的奇耻大辱。

《南》:您是怎么学习中医的?
李:60年代,我最早在民国左季云的《伤寒论类方汇参》里看到四逆汤能治27种病,受到启发,30年后才知道,左是引用清末火神派始祖郑钦安的观点。

后读民初实验系统医学派创始人彭子益的遗著,从此入医圣张仲景之门,奠定了“肾气与中气”为人生命之两本的认识,[B]牢记:生死关头,救阳为急。

《南》:彭子益的书当时并没有正式出版,您是怎么接触到的?

李:1967年,一位中医朋友也被批斗,他被抓之前交给我4本麻纸的小册子,我后来才知道,这就是《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中的4篇。
他告诉我这是中医的根基,有朝一日一定要争取出版。我连夜把书看完后,用一堆尿布和婴儿襁褓裹着它藏起来,结果第二天我就进了看守所,所幸搜家时没被发现。

后来直到1994年灵石大拆迁,收拾老房子时才又找到。当时那种状态下,人的学习能力和理解力反而更强,一夜所读,受益匪浅啊。

《南》:您又是怎么发现中药剂量这一关键之秘的?

李:1962年,我32岁时治疗一个老年心衰妇女,每剂药用45克附子。当时家属已经在准备后事,媳妇不懂得,把3副药一起煮了,在3个小时里一勺一勺都给婆婆灌了下去,结果当天晚上老太太就醒过来了,第二天儿子跑来要求再抓几副。
此前,我用9克、18克、30克附子的病人都没有救过来,30克的可以多活一段时间。
这次误打误撞,使我意识到剂量问题是疗效的关键。

从此遍查医书,看到宋朝就有人怀疑过经方的剂量问题,写过《普济本世方》《伤寒九十论》的许叔微,著有《本草衍义》的寇宗爽,都曾探讨过。
伤寒论的方子为啥后人用起来没效,就是因为剂量不够。
此前因为没有掌握剂量,有6个人没能救回来。从那以后,经我手治疗的心衰、肺衰、肾衰病人,没有死过一例。

1981年,汉代度量衡器的考古发现,修正了古今方剂的换算标准,完全验证了我在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剂量正与仲景原方用量相符。

《南》:您在急危重症救治中经常要使用附子,您不担心这味药的毒性吗?近年关于中药中毒的说法也有很多。
李:我在灵石县人民医院工作期间,因为病人太多,身体实在吃不消,心脏出了问题,从房颤转成室颤,心跳260次/分。
我躺在心电图室里,把药方告诉徒弟,他煎好药我喝下去就睡着了,醒来心跳已经正常了。

这次中风,也是按照仲景小续命汤之方意。我开给自己的附子用量,恐怕会让许多人大跌眼镜了。

我平生用附子超过5吨,经治病人过万,人服已用,未见一例中毒反应。附子乃纯阳之品,其毒性正是救命的仙丹。仲景原方中,炙甘草正可克制其毒。

中药中毒事件,多是病人不经中医辨证诊治,盲目按西医思路服用中药所致,是对中医无知造成的。中药是治病用的,不是营养品,不然要医生干嘛?
《南》:您曾给学生题字:“学中医先要有菩萨的心肠,还须要英雄肝胆,为救人命敢用霹雳手段!”您认为这是学习中医的必备素质吗?
李:名医章次公曾以16字赠朱良春先生,“儿女性情,英雄肝胆,神仙手眼,菩萨心肠”,可做医家的座右铭。

《南》:彭子益的“古中医学”,与您所主张的回到古中医学概念一致吗?中医不需要创新吗?
李:古中医学指的是汉代以及汉以前的中医,那是中医的正统;彭子益的书对仲景学说的解读是最正确的。
中医历史上在魏晋时代出现断层,到金元四大家,违背了内经的主要观点,其办法用于治表,偶尔尚可,但见效后长期用又会对身体造成难以恢复的损害。

其中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说的“阳长有余,阴长不足”的观点,最有问题。
在张仲景那个时代,中医是无病不治的。后世许多中医按照错误的路子治了一辈子肺结核、糖尿病,治好过几例?
中医当然需要创新,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连继承都没做到,谈什么创新?简单地认为近世的东西就是先进的,这十分浅薄。

《南》:这与提倡、重视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经方派有什么区别?
李:后世搞伤寒论的就叫经方派,但其实所谓的经方派,走偏的居多,大都违背了医圣原意。

像有人就说,一立春就不能给病人用附子了,这哪是仲景本意啊?这些错误见解的流传,误导了很多人。

伤寒论是中医学的灵魂,微言奥义,字里行间表露出来的重要奥秘,只有四个字:保护阳气。

《南》:南怀瑾先生让您整理好自己的东西,留待后世。为什么您不多写几本书,把经验总结出来?
李:那得把我拉到深山里关上3个月。我上—本书(指《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就是躲在水利局培训班的课堂上,谁也找不着我,一气呵成写出来的。
我在阅读医案的过程中发现,如果一个不小心把错误写进书里,简直贻害无穷啊。
上星期,河南地方民政局的一个公务员来信说,父亲急性心衰,紧要关头他不顾一切,照着书里的方子给药,竟然把老父亲救过来了。
我接到信后打电话询问了情况,因为他父亲的病情略有不同,所以方子需要调整。
这类情急之下看书治病的电话,我每年都能接上40几个。所以我更对写书的事非常谨慎,医书事大,人命关天啊。

《南》:您排斥西医吗?您如何认识中西医的关系?
李:西医的确能解决不少问题,有它的优势所在。但中西医只能是互补的关系,而不能结合。
西医发展至今不过150年,历史上发生过几百次大瘟疫,中华民族之所以没有发生过欧洲等地那种大规模的人口死亡,这无疑是中医的功劳。
在外国,西医已充分意识到自身的局限,因此主动到中医这里“拿来主义”,国内连最基本的对抗生素的滥用和副作用的反省,做得都很不够,更无法就西医的不足进行理性的讨论。
《南》:您觉得中医复兴的时机已经到了吗?
李:中医命运和国家命运是一体的,眼下中华文化复兴是好兆头,我觉得时机已经到了。
彭子益这本书的出版正好顺应时势,其读者对象就是有志于中医的现代青年。
国家应该尽早成立中医药部,中医要立法,不受卫生部的干扰。既得利益者是最大的阻力。
中央要想清楚,是要医院救人还是要它赚钱?要赚钱引进设备、进口西药最快了。
政策上要松绑,不然在西医的紧箍咒下,中医复兴只能是一句空话。
《南》:您一辈子救了那么多人,是不是很有成就感?
李:哪里,没啥,兴许他们前生都救过我呢。
《南》:啊,那么多人救您,那您得犯多大的错误啊!
李:呵呵。


 ▍版权声明:
○ 本文摘自《南风窗》。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
○ 版权归创作人所有,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涉及版权争议,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删除,谢谢。



從我的iPhone傳送

两味中药,救了无数心脏病、血管硬化、三高的人,秋冬很需要!

两味中药,救了无数心脏病、血管硬化、三高的人,秋冬很需要!

倪海厦汉唐学堂 

中老年人每年都要体检,大多数人体检后发现自己出现了动脉粥样硬化或者血脂稠的毛病,这些因素往往会导致心脑供血不正常。虽然阿司匹林肠片可以帮我们解决这些问题,但是它对胃的刺激性很大,必须在医生的指导溶下服用。现推荐两种中药的配伍:丹参和山楂,它们对于促进血液流动,扩张血管,净化血液环境有积极的意义。
1

中老年人每年都要体检,大多数人体检后发现自己出现了动脉粥样硬化或者血脂稠的毛病,这些因素往往会导致心脑供血不正常。为什么这些年,心脏病、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会如此之高呢?就是前面这些因素造成的,它们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开路先锋”。

有的人说:如果检查出这些问题,家里就要备一些阿司匹林肠溶片,它可以帮我们解决这些问题。

虽然阿司匹林肠溶片确实有用,但是它对胃的刺激性很大,因此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如果滥服这种药,可能会导致像胃出血这样的出血性疾病,那么,患心脑血管病的中老年朋友该怎么办呢?

在此向朋友们推荐两种中药的配伍:丹参和山楂,它们对于促进血液流动,扩张血管,净化血液环境有积极的意义,堪称血管的“天然支架”
2
丹参
活血化瘀、输通血管

一说到丹参,好多心脑血管患者都知道,这是一味活血化瘀、输通血管的药。的确,丹参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

中医认为,心脑血管疾病是气无力推动,而使血滞于脉中所致。人到中老年,气虚那是一定的,血瘀也是必然的,所以很容易患上心脑血管疾病。

《本草经疏》有言:“丹参苦能泄,温能散,久服利人益气,专入血分,其功在于活血行血。”意思是说,丹参可以久服,味苦能泄。“泄”意为“下行为顺”,丹参能引血下行,但不会像当归等其它活血药一样会引血上行到大脑,从而血冲头,引发脑出血。

服用丹参,气机向下走,跟水向低处流动一样,气机顺畅,肠胃就通畅,所以有“肠鸣幽幽如走水”之说。

换言之,对中老年人来说,丹参行血活血的同时,还可以益气、补气,这是它不同于其他中药的地方。

既然丹参有这么大的威力,为什么还要在丹参里面再加入山楂呢?这是因为,山楂有降血压、降血脂的作用,可以辅助丹参“化瘀血而不伤新血,开郁气而不伤正气”。

也就是说,山楂酸涩之性可以健脾胃,助消化,而且其消食导滞之功还可以行气化瘀,所以和丹参结合防治心脑血管病,真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3
山楂
扩张血管、降压降脂
01 防治心血管病

研究发现,山楂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同时又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心脏输出血量,减慢心率。

因其还含有黄酮类化合物,所以也扩张冠脉外血管,从而降低血压。

这些作用缓慢而持久,对患有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高血压等病的老人非常有利。

02 降血脂

山楂的降血脂作用十分明显,尤其是它能抑制胆固醇合成酶,降低胆固醇,从而减少高胆固醇引发的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心、脑、肾等脏器病变发生。

03 促进消化功能

山楂含有脂肪酸,可以促进脂肪消化;含有多种有机酸、维生素C,可增加胃蛋白酶分泌并提高其活性,从而促进蛋白的消化吸收。山楂的酸味还可以刺激味觉,增进食欲,并合理调节胃肠功能。

山楂个头越小,酸味越大,保护血管的功能越强;而颜色绿,麻点多的山楂,口感更酸,含有更多的槲皮素。
4
丹参+山楂
防治心脑血管病“黄金搭配”

丹参山楂粉,降血脂、防血管硬化
用法:在药房里买丹参、山楂各100克,加工成粉,分成10份,用40度左右的温开水冲服,每天冲服一份。

中老年人体检的时候,已经查出血脂稠的,不管是中度还是轻度,或伴有动脉粥样硬化,可以按上面的用量服用,时间长了就会有良好的效果。

如果体检的时候没有查出这些病,那只要服用上面一半的量就可以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了。
OURDREAM
丹参炒红果,护心保命搭档
做法:取丹参20g,山楂200g,少许冰糖、桂花糖;丹参提前浸泡8小时,倒入锅中煮水,开锅后煮15分钟,一次性加入去核山楂。

无糖尿病人群可加入冰糖,继续煮半小时,开锅放凉后即可食用。

这个秘方也是北京中医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张大炜在北京卫视的一档节目中推荐给大家的保命方。
OURDREAM
山楂丹参饮
防治冠心病、脑动脉硬化
山楂与丹参合用,对防治冠心病、脑动脉硬化效果更好。

服法:干山楂每次6~12克,煎水服(怕酸者可适当加糖),丹参每次1~2片,每日2~3次。

一般情况下服用山楂的剂量为干果:6~12克,鲜果:10~20克。

温馨提示
●一味丹参饮,功同四味汤,活血养血功效佳;但是丹参不宜用金属锅煮,建议用瓷锅。食用丹参时避免与含铁量过高的食物同食,如:猪肝、羊肝等;

●山楂消食,辅助调节血脂,也有活血去淤的功效,煎煮后,活血功能更佳。大红山楂,口感偏甜,消食功能更佳;小山楂,口感偏酸,活血功能更佳。





一旦发现以下症状,要警惕心脑血管疾病:

① 长时间出现头痛、头晕的不适;
② 频繁出现胸闷气喘,伴随着胸痛;
③ 睡觉时不能仰卧,感到呼吸困难;
④ 头皮有发麻、发硬、发胀的不适感;
⑤ 手指麻木,双腿无力,并且无意识流口水;
⑥ 吃饱饭后,胸骨处稍有不适,不时冒冷汗;
⑦ 走路时间稍长或速度略快,会胸憋气喘、心跳加速。

丹参配山楂,很强了!



從我的iPhone傳送

不作恶,为何也受苦?

不作恶,为何也受苦?

龙泉

问:父亲和我身体都不好,家里经济一直很拮据。这些都是果报吗?家里人不敢说有多善良,但也从不为恶啊!

答:佛法认为,人的际遇是由业决定的,每个人都生活在因与果的网中,每时每刻的所遇、所作,既是果,又是因,延绵不断。命运,离不开今生的造作,但也不完全是由今生决定的。一生的结束并不代表生命的终结,善恶业终将无误地显现它的作用。

每个人都造了无数的业,当下是哪一个业在感果,自己并不知道。首先,善恶的标准是要去学习的,不是杀人放火才是恶,起了贪心与嗔心都是恶;其次,这一世没有造太多恶业,但宿世必定曾种恶因,才会感得现前苦果。

业果通三世,行善之人遇苦果,是现在的善业未熟,而以往的恶业成熟;恶行之人感乐果,是现在的恶业未熟,而以往的善业成熟。

世上的事往往如此,衰后罪孽,都是盛时作的;老来疾病,都是壮年招的,什么事不能只看眼前。因果法则真实不虚,绝无欺诳,遇逆境更应该多造善业。切不可怨天尤人,妒忌仇富,从现在开始诚实做人,断除偷心、贪心,勤奋工作,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无论用力气还是语言,多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從我的iPhone傳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