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4日 星期五

行善的最高境界不是施舍而是引路

行善的最高境界不是施舍而是引路 




有一天亿万富豪丹尼尔在散步时,发现一个小男孩蹲在路边,手里拿着一根草茎在地上摆动着。丹尼尔好奇地俯下身子,抚摸着小男孩的头,问道,小朋友,你在干什么呢?

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道,我在为一只蚂蚁引路

丹尼尔听了,忍俊不禁地笑道,一只蚂蚁需要你引什么路?

小男孩认真地回答道,这只蚂蚁和同伴走散了,正惊慌失措地四处寻找它的同伴,我要把它引到它们的队伍中去,这样它才有生存下去的机会。

丹尼尔这才仔细地看到,原来小男孩在用草茎将一只走散的蚂蚁慢慢地引到蚁群中去。在小男孩的努力下,那只走散了的蚂蚁终于被小男孩引到了那些蚂蚁群中。见到了同伴,那只走散了的蚂蚁立刻欢快地和大家碰着触角,显得十分亲热和兴奋。

丹尼尔不禁对小男孩这种心地善良的做法很是欣赏,他说道,谢谢你,为那只走散了的蚂蚁找到了同伴,也找到了生存下去的机会。

丹尼尔这才仔细地看到,原来小男孩在用草茎将一只走散的蚂蚁慢慢地引到蚁群中去。在小男孩的努力下,那只走散了的蚂蚁终于被小男孩引到了那些蚂蚁群中。见到了同伴,那只走散了的蚂蚁立刻欢快地和大家碰着触角,显得十分亲热和兴奋。

丹尼尔不禁对小男孩这种心地善良的做法很是欣赏,他说道,谢谢你,为那只走散了的蚂蚁找到了同伴,也找到了生存下去的机会。

小男孩这才抬起头来望着丹尼尔,他眨着一双聪慧的眼睛,露出甜美的笑容。看着这纤尘不染的笑容,丹尼尔心里荡起层层涟漪……

离开小男孩,丹尼尔一路上不住地自言自语道,为一只蚂蚁引路,真的很有趣、很有创意。


丹尼尔是美国得克萨斯州一家大型连锁超市的大老板。他乐善好施,常常慷慨解囊,扶危济困,被人称为“大善人”。偶尔一次在路边看到一个小男孩为一只小蚂蚁引路,给了丹尼尔心灵带来很大的震动。他想,给那些迷失方向的蚂蚁引上一条路,使那些走失的蚂蚁不再迷惘、惊慌,真的是一种聪明的做法。行善,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这个道理。

一天,丹尼尔刚走到公司门口,忽然被一个中年妇女挡住了去路。中年妇女带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向丹尼尔泣诉道,丹尼尔先生,您可怜可怜我们母女吧。我男人得了重病去逝了,我也失业了,我们母女俩的生活陷入了困境。说罢,女人从包里拿出相关证明,央求丹尼尔能救济下她们母女。

丹尼尔听了,心里溢满了同情。如果这事发生在从前,他会马上掏钱或叫财务部门拿出一些钱给这对母女救急。但今天他没有这样做,而是亲切地询问那位女人以前是做什么工作的?

女人泪流满面的回答道,我以前是做财务工作的。

丹尼尔听了,眼睛一亮,他对女人说道,我马上安排人事部门对你进行考核一下,如果没有什么问题,你就在这家超市财务部门工作,并预支你3个月的工资。女人听了,脸上露出欣喜的光芒,对丹尼尔连连称谢。

一年后,在这家超市担任财务主管的苏姗女士,她的业务能力和创新意识,很受老板丹尼尔的赏识和器重。在圣诞节超市举办的晚会上,苏姗女士对前来参加晚会的丹尼尔说道,谢谢您丹尼尔先生,是您为我引上了一条自食其力的路子,同时,也给了我一种人格的尊严。

丹尼尔笑道,尊敬的苏姗女士,不用谢我,是您的才华和努力,在生活中得到了回报。苏姗女士羞涩的笑了,笑的很甜、很明媚。

一天,丹尼尔收到一封名叫雅各布的小青年给他写的一封信。信中说,他今年刚考入麻省理工大学,由于父母早逝,生活十分困难,上大学的费用到现在还没有着落,希望丹尼尔先生能资助他一下。

丹尼尔看了这封信,给他回了一封信,信中说道,你进入大学后,可以到我公司开在麻省理工大学校外的那家连锁超市分店打工,我将提前预支你一年的打工工钱。我会把你相关情况向那家超市说明的,届时你去办理相关手续就行了。

几年后,已是一家软件开发公司老板的雅各布在公司成立仪式上说道,当初,我是一个穷困潦倒的穷学生,我向丹尼尔先生求助,丹尼尔先生独辟蹊径,给我引上一条自食其力的路子。如果当初他只给我一些钱,只能解决一时之急,甚至给我养成懒惰、不劳而获的思想。可以说,如果当初没有丹尼尔的高瞻远瞩,也就没有我今天创业成功。他的行善,充满着一种智慧和远谋,使被救助的人,得到了一种人格的尊严和力量。

在出席得克萨斯州举办的大型慈善活动中,丹尼尔对来宾们说了这么一句话,他说,爱的根本宗旨,是要给被爱的人,找到一条光明、灿烂的路子,还要给人以人格尊严。这是一种道德底线,更是一种人格力量的升华。

丹尼尔的一番话,在人们心里荡起了层层涟漪,人们心里溢满了温暖和感动。得克萨斯州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休斯顿纪事报>>在评论中指出:为一只蚂蚁引路,是爱的一种最高境界

爱的出发点在于引路。

行善的最高境界:不是施舍,而是引路!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
曲谭名相劳,直说无繁重。
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
今说无心处,不与有心殊。

——唐·牛头法融
  品析: 牛头法融(594—657)禅师,是禅宗内最早形成的宗派——牛头宗的开山祖师。一般佛教史都说他是成功地把道家思想和佛教——禅宗思想融合的第一人,在马祖石头甚至六祖大师尚未开法时,牛头一宗已有较显赫和广泛的影响了。
  
  在禅宗内,牛头法融禅师是作为四祖道信大师的“旁出法系”,正脉当然属于五祖弘忍和六祖慧能。但恰恰是这个“旁出法系”,对禅宗,特别是对石头一系的影响极大。这一首诗偈,是牛头法融禅师诸多问答中的一部分,很有特色,故录出供读者欣赏、领会

真正的修行不是遇见佛,而是遇见自己

真正的修行不是遇见佛,而是遇见自己 


                                                  
  真正的修行不在山上,不在庙里。不能脱离社会,不能脱离现实。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你的工作环境就是你的道场,你的坛城。


  修行是什么,是不是一定要脱离生活跑到庙里拜佛念经呢,是不是一定要专职打坐、阅读灵修书呢?当生活出现了问题,我们总感觉是生活的问题打乱了我们的修行。

  其实修行与生活是一体的,修行的目的也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离开了生活谈修行,总不免是在逃避问题……

  简而言之,只要你专注当下,煮饭、洗碗、做家务,也是一种修行。所以,只要如实、认真、带着觉察去生活,试着时时刻刻检查自我,丢弃自己的傲慢、贪求、期待与恐惧,以一颗清净心,看到生命的不同次第,你我都会成为生活中的大师。

  煮饭、洗碗、做家务,也是一种修行。修行,总会让人想到偏安一隅的山林隐士,幕天席地、禅坐、行脚,苦苦思考宇宙中生的意义。

  然而修行的定义绝非如此狭隘,在生活中修行,不知要比那些“躲起来”独善其身的人勇敢多少倍,平衡工作与家庭、压力与健康、与欲望、无常与情绪苦乐……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寻求平衡,反而更能让我们看清生活如实的本貌。

  当修行从实际问题入手,每一个问题是道场。修行必须从实际问题入手,不能空谈玄谈。空谈玄谈没有任何意义。道理你能说出一大堆,但遇事你仍然苦仍然恼,修行有什么用呢?修行必须在生活中具体烦恼或痛苦的事实中进行

  不要把修行变成一种逃避现实生活或烦恼的借口。修行不是一种逃跑的方式;修道不是修开一条逃跑的道儿。修行更不能成为一种心灵的娱乐。当然,这一切你可以反对、反对——坚持你自己的,但结果苦的还是你自己。当修行从实际问题入手,每一个实际问题都是入口。

  每一个问题是道场,每一件烦恼的事是道场,每一次情绪的旋风是道场,每一次恐惧的到来是道场,每一个念头是道场。真正的道场不是寺庙、不是禅堂、不是山林、不是修行者聚集的地方——真实的道场就是每一个当下、每一个眼前的存在、每一个念头。

  如果你婚姻有问题,有问题的婚姻就是你的道场;如果你和老公的关系有问题,和老公的关系就是道场;如果你和同事发生矛盾,这与同事的矛盾是道场;如果你陷入生活的无聊,这无聊是道场;如果你出现了钱的问题,钱就是道场。

  如果畏惧生死,生死问题就是你的道场。道场在你每一个受难处,道场在你每一个受卡和被卡处。修行必须从那里进行。

  不要移过婚姻的问题、老公的问题、同事的问题、无聊的问题、钱的问题、生死问题——而跑到寺庙、禅堂、山林或修行者多的地方,去玄谈道去,去冥想佛或菩萨去,去念阿弥陀佛或大悲咒去。那没用,你的道场选错了——你在外道修行。

  修行不是为了遇见佛,而是为了遇见你自己。修行应该哪里有问题在哪修,修通那个问题。在寺庙、在禅堂、大山林、在修行者多的地方心情好、没问题那有什么用?


佛陀曰:“世间四事不能长久”

佛陀曰:“世间四事不能长久” 







释迦牟尼佛住在祗树给孤独园的时候,有一位婆罗门,有个十四、五岁的女儿,生得端正、聪明,又有口才,在一国之中,可说无人可及。她突然身染重病,不久就死了。

父母非常疼爱这个独生女,甚于自己的生命,凡有任何忧愁,见到女儿,心中的忧愁苦恼当下就消散了。面对女儿突然死亡,父亲心中的悲痛难以言喻,每天伤心啼哭,不觉竟然疯了,整日到处乱走。

有天来到佛陀所住的地方,一见到佛陀,当下神智清醒,并向佛陀顶礼。悲伤的父亲说:“我没有儿子,只有这个女儿,爱惜她如手中珠玉,让我忘掉一切忧愁。可是忽然重病,在我的面前舍我而亡,唤不醒,叫不答,眼睛一闭,身体就冷掉,呼吸就停止。任凭我呼天不应,叫地不灵,心中的郁闷痛苦无法形容,难以忍耐,唯愿世尊解开我的忧愁。”他的声音哽咽,泪流满面,令旁边闻者也不禁为之湿袖。


佛陀就跟他开示说,世间有四件事不能永久保存:

第一,“有常者必无常”。

就是说凡是存在的任何事物,不可能永远不变,继续保持原貌,它时时刻刻都在变化,本质会慢慢改变,最后就消失。例如我们的身体时时刻刻都在新陈代谢,经过生老病死,最后在这个世间消失;山河大地、地球、宇宙,也时时刻刻都在经历成住坏空、生住异灭的过程。

第二,“富贵者必不久”。

就是说不管怎样大富大贵的人,最后也会颓败下来。俗话说:“富不过三代”,除非代代行善积德,才能保持子子孙孙的荣华富贵。但是我们凡夫都有悭贪的心,有了还要更多,多还要永远。所以,没有布施,富贵就不长久。

第三,“会合者必别离”。

六亲眷属在一起,或是亲戚朋友的往来,有一天都会离散,所谓“无不破之家,无不败之国”。尤其时代不同,孩子长大往往离乡背景出外谋生,放年迈双亲守着故乡田园,即使生活在一起,最后也会生离死别。

第四,“强健者必归死”。

不管多么年轻、强壮的身体,总有死亡的时候;即使再长寿,也终归一死。人不论谁,从生下来,就被判了不定期的死刑,“死”时刻在他旁边威胁着。所以人都要在有生之年,及早解决后生大事,则生亦安,死亦安,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

佛陀因此说了四句偈:

常者皆尽,高者亦堕, 合会有离,生者必死。

这位婆罗门恭闻佛陀为他开示这些偈语,心便开解,而作比丘,深观无常,终于证阿罗汉。


以上故事出自於:《法句譬喻经》卷一,无常品之四。

昔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为诸弟子说法。时有梵志女,年十四五,端正聪辩,父甚怜爱,卒得重病即便丧亡,田有熟麦为野火所烧,梵志得此忧恼愁愦失意恍惚,譬如狂人不能自解。传闻人说佛为大圣、天人之师,演说经道忘忧除患。於是梵志往到佛所,作礼长跪白佛言:「素少子息,唯有一女,爱以忘忧,卒得重病舍我丧亡,天性悼愍,情不自胜。唯愿世尊垂神开化,释我忧结。」佛告梵志:「世有四事,不可得久。何谓为四?一者有常必无常,二者富贵必贫贱,三者合会必别离,四者强健必当死。」於是世尊即说偈言:「常者皆尽,高者必堕,合会有离,生者有死。」梵志闻偈心即开解,愿作比丘,须发自堕即成比丘,重惟非常得罗汉道。

佛法有五种缘起(五台山比丘果戒)

佛法有五种缘起(五台山比丘果戒) 


佛法有五种缘起
师开示:藕益大师重制毗尼的时候就说过,玄奘法师当年去印度求学的时候,就看到印度有大乘、声闻各种不同的寺庙,这和我们国家的禅宗、净土宗、律宗各种道场共同存在是一回事。像我们国家的律宗道场就是以学修声闻戒为根本,重在树僧相,为了自利,类似于印度的小乘道场。而菩萨戒是以利生为根本,禅宗就是以大乘菩萨戒为主,相当于印度的大乘道场,而净土宗也是摄在大乘里面。
所以,我们国家的三坛大戒重在利生,但是在利生之前你首先得自利,因此在受菩萨戒之前必须先受比丘戒。如果没有比丘戒,你连僧相都树立不起来,你连自利都拿不下来,你怎么能利益众生呢?
问:有人说,过午吃饭是畜生的种性,这个对吗?
答:贪著物欲是饿鬼的种性;贪著情欲是畜牲的种性;求知而解惑是人道的种;知见坚固、争强好胜是修罗的特点;清高傲慢不染俗流是天道的特征;憎恨炽盛、心狠手毒是地狱的种性。除此之外,佛法有五种缘起。分别是:业感缘起,属于藏教;阿赖耶缘起,属于通教;真如缘起,属于别教;法界缘起,属于圆教。此外就是密宗的六大缘起。
佛在上午应供,畜生在下午进食,饿鬼在晚上求食,这是业感缘起。修什么因就感什么果,这对修行人来说不能不谨慎,所以佛教的每个戒律都会感应相应的果报。三皈、五戒最为重要,受八关斋戒和菩萨戒的居士及所有的出家人等,对持午、不贪金钱等,所有的戒如果都能努力守护的话,果报岂在人天?当知如来制戒,不为增生,只为令一切众生得正觉菩提。
当然,通教对藏教而讲是了义的,所以我们就依通教,而不依藏教。如果把别教和通教放在一起,别教就是了义的,我们就依别教而不依通教。当别教和圆教放在一起,我们就依圆教。所以,有智慧者,于其学中能取能舍,而不立知见及诸我相、人相、众生及寿者相等。只为断惑而求菩提。
四教是一个比一个了义,我们依法不依人,但法不破法,只有当机不当机一说。因为每一种法都有其对应根基的众生,所以哪个法都不能破其它的法!论法的时候必须对当机的众生来论。你要是在阿含人前面论真如缘起和空性,而否定人家的业感缘起,他们也不能接受,佛法也不允许。
所以现在很多居士,就拿着不持金钱戒和日中一食的两条戒来到处胡乱讲说。他们本来就是一个居士的身份,连三皈五戒都没有修好,却要拿着声闻戒的内容去破大乘法,是恶人所为,亦名颠倒!
因为,对于已经受了八关斋戒和菩萨戒及出家戒的人来说,如果你在身体正常的情况下,你因为贪吃而过午吃饭,就是犯戒。如果你是出坡劳动和风雨行路,你要是在这种情况下错过了午饭,那么你在下午吃饭不堕犯。还有对有病的人在特殊的情况下,下午吃饭也不算犯。要知道佛的戒律是助道的,是帮助我们修行的,其目的是为了断除我们的贪嗔痴等烦恼习气。
师开示:世间凡夫求知,本为立生之计,少夹解惑之愿。但由于受到世间凡夫及邪教的影响,如今世间求知,只是为了生存和享受,根本没了解惑的目的。
而一切外道,求知全在立见,学的一肚子知见,满腹经纶,把肚子都装满了,那就是立知,最后所知障极其坚固。佛法求学是为了破除所有凡夫及外道的一切知见,学到最后无所知,把你知道的这些凡夫外道的知见全部破掉。这就需要深入三藏十二部,智慧如海。并不是妙祥说的“学习三藏十二部也是知见立知,即无明本”了。再说《楞严经》中“知见立知即无明本”,这句话是对“一念无明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而讲的。
问:不是说在未成阿罗汉之前,不要相信自己的意思吗?
答:那是指分别心。在自己未证四果之前不要相信我们凡夫自己的心。不是说不要相信佛的法,也不要相信三藏十二部的圣言量。
居士:很多人误解了这句话的意思,认为什么知见都不要有。

何为“回向” ?如何“回向”?“回向”的功德?



我们念经、打坐、做功德、闻法……为什么要回向?就是将自己所得到的功德,回向、布施、分享给所有的众生、亲友、怨家、冤亲债主、法界众生,让大家都能够消除业障,离苦得乐,与无量无边的众生结缘,这种心要慢慢培养。时间久了,自然而然我们心心念念利益众生的念头、念力就会越来越广。
不能老是觉得,我听了一句佛法是别人没听说过的,或者我今天有一个什么心得别人理解不了,好像很神秘一样,觉得自己比别人要高出一等一样,这就不是一种回转归向法界众生的一种心态。我们所得的、所拥有的好的东西应该愿意让大家都能够得到,让我们所有的善愿、善行、善举、善法不断增长广大,应该愿意布施回向给所有的众生。时间长了,我们对其他众生就自然而然不会有怨有仇、也不会发嗔心,因为这是从大的方面来着眼、来着手、来用心。
我们不愿意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众生受苦,我们希望所有的人、所有的众生得到快乐,我们不愿意跟任何众生结怨、跟任何众生有违缘。如果有违缘,都要去忏悔。如果我们常常去串习这样一些概念,我们就可以少花功夫去专门对治嗔心、慢心、怀疑……如果不这样,那要对治怀疑和慢心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要把我们所有的心变成佛菩萨的一种平等心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必须要有和光同尘的一种心理,要有回向法界众生的一种心理。
我们凡夫修功德不知道回向,就是因为我执非常坚固,做了好事想占为己有而不愿意与别人分享,害怕我的这些好事回向后就变成别人的。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回向就如同我们点了一把蜡烛一样,即便再多其他的蜡烛来承接这个光明,蜡烛本身的光明也不会减少,它只会不断地增长广大。
我们修行、修心,就要这么去修。
如何回向
念佛回向,不可偏废,回向即信愿之发于口者。然回向祗宜于夜课毕,及日中念佛诵经毕后行之。念佛当从朝至暮不间断。其心中但具愿生之念,即是常时回向。若夫依仪诵文回向,固不得常常如是。
每日功课回向,一一当与法界众生。若此功课为此,彼功课为彼,亦非不可。然必又有普回向之愿,方为与三种回向相合。三种回向者,一回向真如实际,心心契合。二回向佛果菩提,念念圆满。三回向法界众生,同生净土。
回向者,以己所修念诵种种各功德,若任所作,则随得各种之人天福报。今将所作功德得人天福报之因,回转归向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作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以至将来究竟成佛之果。不使直得人天之福而已。用一“回”字,便见其有决定不随世情之意。用一“向”字,便见其有决定冀望出世之方。
所谓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自向他也。所作功德,人天因也。回而向涅槃之果。所作功德,生灭事也。回而向不生不灭之实相妙理。所作功德,原属自行。回而向法界一切众生。即发愿立誓,决定所趋之名词耳。
有三种义,一.回向真如实际,心心契合。此即回事向理之义。
二.回向佛果菩提,念念圆满。此即回因向果之义。
三.回向法界众生,同生净土。此即回自向他之义。
回向之义,大矣哉。回向之法虽不一,然必以回向净土,为唯一不二之最妙法。以其馀大愿,不生净土,每难成就。若生净土,无愿不成。以此之故,凡一切所作功德,即别有所期,亦必须又复回向净土也。
回向的力量有多大
由回向给众生带来利益的事例,古往今来在高僧大德的传记中比比皆是,佛经中也不胜枚举。
佛陀在广严城的时候,那里的信众准备在第二天迎请佛陀,供养午斋。
当天晚上,有五百饿鬼来到佛陀面前请求:“明日供养您的善根,可不可以回向给我们?”
佛陀明知故问:“为什么要回向给你们呢?”
那些饿鬼回答:“我们是广严城这些人的父母,以吝啬之业而转生为饿鬼。”
佛陀说:“你们明天前来就可以,不来的话,不行!”
饿鬼们说:“我们长相这么丑陋,若被亲朋好友看到,实在不好意思。”
佛陀说:“如果你们不来,我也没办法回向。”
最后,饿鬼们只好答应了。
第二天回向时,五百饿鬼如约前来,广严城的人们惊慌失措、四处逃窜。
佛陀告诉他们:“你们不要害怕,这些饿鬼是你们父母转生的,它们生前为了你而造恶业,如今变成这样的身相,是否能将善根回向给它们?”
人们回答说:“既然如此,无论如何也要回向给它们。”
佛陀回向后,那些饿鬼都转生到三十三天去了。
所以,回向对众生真的有无量利益。一般来讲,中阴界的很多众生没有机会行持善法,若看到自己的亲朋好友在人间行持善法,就希望他们能将善根回向自己。所以我们如果听说人死了,尤其是自己比较熟悉的人,应该马上念观音心咒或《普贤行愿品》来回向,这样他们一定能受益。
回向是可以实现的,它是有功德、有力量的。
《地藏本愿经》中有一个公案说:
很久很久以前,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出世,像法时期有一婆罗门女,善根深厚,信仰佛教极为虔诚。但她有一个邪见较重的母亲,不但不信佛教,反而诽谤僧众、轻毁三宝。婆罗门女想尽一切办法劝母亲,但始终无法转变她的观念。
后来母亲过世,婆罗门女很伤心,据母亲生前种种,推知她肯定堕入了恶趣。于是婆罗门女变卖家产,供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像,在佛像面前一直虔心祈祷。之后感得佛陀在空中告诉她,要想知道母亲转生何处,回去诚心念佛号即可。
婆罗门女回去后,一天一夜不断持念佛号,以佛的加持和威力,她看到自己来到地狱,并目睹了各种苦难惨境。有一鬼王名为无毒,前来迎接她。
她问这是什么地方,鬼王说:“这是铁围山。”
“铁围山不是地狱吗?我怎么会来到这里?我母亲是不是转生到这里了?”
鬼王告诉她:“你母亲本来在此受苦,但三天前已经生天了,因为她女儿为她设供修福,供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
婆罗门女回到人间后,对因果更加深信不疑,立弘誓愿:“愿我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使令解脱!”
佛陀告诉大众说,当时的婆罗门女即当今的地藏菩萨,当时的无毒鬼王即当今的财首菩萨。
通过这个公案可知,纵然转入无间地狱,为其超度回向,它们也能获得解脱

佛陀亲传减肥方法,附成功案例

佛陀亲传减肥方法,附成功案例 


   《法句譬喻经》中的一则小故事:胖得发愁之王波斯匿王恣情取乐,目迷于色,耳乱于声,鼻着于香,口贪五味,每日饮食甘美,尚嫌粗劣不足。他酒醉饭饱后, 便呼呼大睡;睡足起来后,又沉溺于歌舞。一切朝政,均委托大臣们办理。他这种醉生梦死的生活,没有几年使他胖得像条蠢牛,呼吸短促,睡了不能翻身,站着或 走动几步,笨重的身体如载重负,不胜其苦。

  但是波斯匿王钦敬佛陀博学广识,一日严驾城外精舍,向佛诉说身体发胖后的种种苦楚,请教如何减肥之法。

  佛陀回道:“人有五事最可肥胖:一是贪食,二是喜眠,三是欢乐,四是无忧,五是太闲。五事俱足,必胖无疑。若欲减肥,须要减食、减眠,减乐、多思,多劳,方可解除发胖身重,多愁之顾虑。”

   国王回去后遵咽而行,从此蔬菜淡饭,减少睡眠,取消声色之乐,一切朝政自理,出入不坐车马,身体果然渐渐瘦下来了,精神也振作起来了。一日,他带了几个 随从,从王宫步行到郊外佛舍,高兴地告诉佛陀:“我遵照您的指示而行,果然达到了减肥。现在我身体活动自如,精神上也快乐多了。”

  佛陀啊!您已经治好我身体上的病,现在我再度来请求佛陀您教我开悟心灵的妙方。”

  佛陀说:“庸人滋养肉体,而智者滋养心灵。一个人如果只知道满足口腹之欲,这是自掘坟墓。如果走上正道,不仅求得解脱,而且可以延年益寿。”

  佛陀真是善解世间的圣者,对于世间的百态都能明白洞悉。佛陀开示波斯匿王治疗肥胖,养身养心的至理名言,对时下患有营养过剩,但是却心智贫乏的大众,有如震聋发瞶的良药

元音老人:心念耳闻是念佛念咒不可颠覆的总原则



《楞严经》中,观世音菩萨针对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的具体根性,指出了这种修法是最合适的教法,修行人不可不忘。(当然,净宗提倡大势至菩萨的「都摄六根」法,则是更将这个原则引伸到了极处!)念佛念咒的具体方法有很多,形式虽不一,但「心念耳闻」是总的原则

元音老人开示:「打坐持咒,心念耳闻。这是修法的要诀,对入定开悟,关系非常重大,所以再三提示大家,要毫无折扣地照之实行。人的妄念动惯了,不专心致志地倾听持咒的心声,把意根摄住,妄念息不下来,妄念不息何能入定、开悟?所以必须心念耳闻,一个字一个字从心里念出来,耳朵听得清清楚楚,才能摄住意根不起妄念,而渐渐入定。

建议大家持咒时不用配合呼吸。持咒时用心念耳闻的方法最好,就是心中默念(心窝那个部位在默念),用耳朵来听默念的声音,时间一长就能听得清清楚楚。同时,意念一下(或持咒之前想一下就行,然后就不用再想了)默念时的声音全部回到腹部。有大德说,如此默念持诵经咒的功德比出声持诵的大。

心念耳闻,如法修行

大家注意,修法时一定要心念耳闻,要如法,绝对不能嘴念咒而心想别样事情,有口无心,没用处。念佛也是一样,念「阿弥陀佛」,口念心散乱,思想乱七八糟,佛号念不上,将来西方极乐世界升不到,因为心太乱了。心不清净,佛现身时,也看不见。

永明寿大师说(永明寿大师是禅宗大祖师,又是净土宗大祖师,他是法眼宗的徒孙,最后皈心净土,所以是净土宗大祖师),「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亦徒然」。为什么这样说呢?他说心如水也。心水清净,就像河里的水清静了,天上的月亮影子就显现出来,阿弥陀佛等于是天上的月亮,我们的心等于是水,水不清净,天上的月亮显现不出来,心不清静阿弥陀佛在你心里显不出来,那就见不到阿弥陀佛来接引,就不能往生了。大势至菩萨教导我们「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要以一句弥陀圣号把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抓住,清凊静静地念阿弥陀佛,念到一心不乱,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

六根当中意根是最难摄的,一静下来,妄想就来了。因为动惯了,不静下来还不知道,有时候心乱,还不知道,静下来后就容易看见。这是什么缘故?因为水清静了,泥沙沉下来就看见了,水不清静,就看不见泥沙,所以坐下来就看见了。妄念颠倒,很难掌握住不起妄念,所以要用心念耳闻的办法来抓摄六根,把妄想打断、身心脕落,本来的佛性就显现了。所以,如法修持非常重要,不如法修持就不能见性。大家修心中心法,修了很多时了,应该有所成就。为什么呢?因为本来是佛,只要肯放下,就能恢复本来,就能见道。修了很多时,为什么还不行呢?就是因为不如法。

第一种不如法的人就是坐坐停停,停停坐坐,今天坐坐。明天说身体不好、事情很忙,就把功夫耽搁下来,这样修就不行。譬如烧饭,饭没烧好就拿下来,冷一冷然后再烧,再拿下来,这饭就烧僵了。我们学法修行,犹如逆水行舟,若不用劲撑船,船就被水冲下来,所以断断续续修行不好。 -

第二种是没有心念耳闻,耳朵没有在听,而是一面念咒,一面打妄想:「这个事怎么办?那个事怎么解决?」这就是不如法,妄心就斩不断,斩不断怎么打得开本来呢?怎么见得到本性呢?

第三种重要原因是下坐时不观照,忘记掉了。在坐上修法勤勤恳恳,下坐后随妄念转,跟着境界跑,等于一嚗十寒,功夫很难做上。尤其是现在这个动荡的时期,比如大家都做股票,心思都到股票上去了,「唉呀,我买的股票赚钱了吧,涨价了吧,跌价了吧,折本了吧。」颠颠倒倒地妄想,不观照。用功需时时观照,念头一起就看见,不要跟着跑,要了了觉知这能说、能见、能闻的是我的本性,不为境转才行。这些缺点不改进不能见道。

从修持中产生虔敬


从修持中产生虔敬


上师尽管具备了无条件的爱心与慈悲,也无法做这些事情。我们既然要成为灵性修持者,就必须具备利益众生的发心,这才是对上师真正的虔敬。上师与弟子的关系,只与灵性修持有关,此外别无其他。 

培养灵性的目的,旨在利益一切众生,此外别无其他。其他的课题与细节不过是用来帮助你达成本来的目的,皆属次要。例如禅室的温度宜人,或者一些同修好友能成为修道上的支持。这些都是有利于修行的,不过有时也可能成为你的烦恼。从虔敬的角度来看,没有任何情况能干扰你。所以不应退失对上师、教法与修持的虔敬,你的虔敬心不应受这些影响。 

这世上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但不应受其影响。对上师的教法与修行应心存虔敬并专心致志。对上师的虔敬尤其不应减退,这是从你的修持中产生的,这一点很重要。反之,在展开修行之前,想办法培养对上师生的虔敬心,然后才修持他的教法,这是很困难的。虽然也可以这样做,不过这是有风险的。很多人偏离了正确的修道,偏离了上师和教法,偏离了虔敬心,原因也就在此。 

你可以与上师建立「良好」的关系,但却不能与修行和上师的教法建立良好的关系,你的虔敬心从此停滞不前,没有出路,却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你心里想:「我很喜爱这位上师,跟他的关系也很好,但不想再修行了,我不明白他说些什么。」最糟的是你会容易因此将上师与教法放弃。如果你不放弃这位上师,你们之间的关系也不再有意义,因为你不再修行。如果你停止修行,就如看医生后却不服药,那又何必看医生?


文/嘉旺竹巴法王《灵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