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7日 星期二

躁鬱症心理治療(二):冷靜48小時

註:本文載自精神點擊

認知行為治療目標包括預防病發,教導病患者處理輕微躁狂或抑鬱病發症狀, 增加病患者對症狀的了解,加強病患者對藥物治療的配合,協助病患者面對壓力,改善病患者的家庭和人際關係。


輕微躁狂或抑鬱病發會令病患者的思想和行為改變,例如輕微躁狂令患者難以集中精神和增加社交活動,繼而工作和生活受到影響,例如工作效率下降,病患者因此容易受困擾和擔心,情況持續下去,病患者會失眠和出現較明顯和嚴重的躁狂或抑鬱病發。

以下是另外兩種較常用的認知行為治療的技巧,幫助病患者駕馭躁鬱症。

(3)「個人症狀列表」紀錄病患者正常精神狀態、躁狂和抑鬱病發症狀,使病患者了解自己不同精神狀態的症狀,例如躁狂時口若懸河,其他人難以捉摸,當抑鬱時則整天感到異常疲倦,病患者學懂適當地判斷自己的狀態後,便可採取相應對策,舒緩輕微躁狂或抑鬱病發症狀,避免病情惡化,發展成嚴重的病發。例如陳先生明白若他時常與人爭吵,增加消費和購物,便是早期病發症狀,學懂提早安排覆診和評估病情。

(4)「冷靜48小時」:躁鬱症病發時,患者會出現魯莽行為,例如魯莽投資或過度購物。例如陳先生躁狂病發時,腦海突然充滿很多創業大計,曾簽下租約,花了十多萬訂金。現在陳先生學會每逢有重大決定,先冷靜48小時,用最少兩天時間權衡輕重和與兩三位家人商量,學懂比較行為和重大決定對個人的好處和壞處,若他的主意真的是好主意,而不是病發時出現的不切實際想法,應該可以經得起時間考驗,得到家人朋友的支持和認同。

香港精神科醫學院
精神科專科醫生
董富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