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3日 星期四

七重因果心

古時有個叫「金洲大師」的人,活躍於公元十世紀左右,與為阿底峽尊者之師,居住於現今印尼蘇門達臘,當時稱為「金洲島」!法師本是王子,曾往印度學法七年。,

他教授內容如下:

在修「七重因果」以前,首先要修「平等捨心」,「捨心」是指不執著、無分別的。意思是:我們對自己的冤家,親家和一般的路人都要平等對待,不應該有親疏之別。事實上,這是有相當的難度。從知見理解來說,在本質上,我們同屬空性,放下偏見之后,我們比較有機會稍微看到彼此共同性。
在情感層次,我們訢諸感性,盡可能觀照他人的好,提升愛人的心量。除此之外,我們與許多眾生都有深厚的交情,在佛陀及諸聖的觀察下,眾生彼此互為至親,只因隔世之迷,以致忘卻。大部份母親對自身兒女疼愛至極,宁可自我犧性,也要護全兒女成長,這種「母愛」力量強大。
「七重因果」第一步是知母,認知世界一切眾生如自己父母般。第二步是念恩,第三步起報恩之心,除了回饋大眾外,也想到陷於生死大海的眾生,正不斷遭受輪迴痛苦的折磨,所以要思維救度眾生是我們的責任。
第四步是衍生「悲心」,見到一切眾生如見到生親一樣,願意把快樂喜悅分享給他們。第五步即是悲心,應有俠義之心救渡眾生渡苦。第六步要激發「增上意樂」(向上的熱情) ,及承担度眾生苦責任而獲得安樂。

有如斯決心白第七步就是發起菩提心。這一點就與其他「仁愛」眾生的思想所差異了。修苦提心須具編两種欣欲樂。首先是欲渡一切有情出生死苦,其次,欲成無上菩提。但注意是:若只欲利他,不求成佛,這只是大悲心,不是菩提心。若只求成佛,不為利他,只是自利心,也不是菩提心,双重意義衰備才是「菩提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