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2日 星期一

實相往往與我们的常识是相反的 | 稻杆经系列 · 四十

實相往往與我们的常识是相反的 | 稻杆经系列 · 四十

 慈诚罗珠堪布 

之前讲过,外缘起分了两个部分。一个是外缘起的因相应,另外一个是缘相应,因和缘的区别我们已经讲过了。外在的缘起当中的缘相应里面有一部分已经讲过了。

接下来再讲,外缘起缘相应法的其他的部分有几句话非常关键,也比较复杂。

这个就是中观,五部大论里面的中观就有深入地去分析。龙树菩萨、月称菩萨还有寂天菩萨既是佛教的成就者,又是佛教的学者,他们通过很多的理论,去研究、分析,这些都在中观的里面,我们以后可以去学中观和因明,如果自己想学的话,这里面都有的。

如是有花之时。实即得生。彼芽亦非自作。亦非他作。非自他俱作。非自在作。亦非时变。非自性生。亦非无因而生。虽然。地水火风空时界等和合。种灭之时而芽得生。是故应如是观外因缘法缘相应义。

芽即得生。如是有花之时。实即得生。彼芽亦非自作。亦非他作。非自他俱作。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理所当然地觉得从种生芽、从花生实这个过程是合理的,这是因果,是自然规律,从感官层面来讲永远都是对的,所以我们对此没有任何疑问。但深入观察的时候就会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芽从来都没有从种生,种从来都没有让芽产生。这与我们的常识是相反的。


修法成魔的主要现象!

修法成魔的主要现象!

成观法师 
一、共修时的魔事
修行人发生魔事时会有那些现象出现呢?这可分自修与共修两种情况来讲。第一种情况是在共修方面,共修的时候发生魔事就是道场魔事。道场魔事通常有:
1、两言斗乱
道场要起魔事,常常都是先有两言斗乱。两言是指挑拨离间,这里讲讲、那里讲讲。某甲向你抱怨某乙之事,然后你就好心地去暗示或告知某乙,要他小心点,因为有人在抱怨他。接着某乙便向你深入追问,于是你就干脆合盘托出;某乙听了之后勃然大怒,一定要找某甲理论、并要与你对质。最糟糕的莫过于对质;纵使没有两造对质,则心里也会暗中怀恨,从此双方不睦,这就是两言斗乱。即使本来没什么大不了的事,但由于传话、拨弄,其中便会横生许多枝节。
所以在道场中应遵守的第一条守则——不传话。第二条守则——不代言。不代替别人传话,不当别人的发言人。我在台北的道场,有些弟子因皈依比较久,和我比较亲近。其它弟子便由于这种情况,有时会请他们代为向师父禀明某些事情;或于法上有疑问的,也会请他们代向师父请示解决的方法。
那些受委托而当代言人的来找我时,全都被我训斥一顿。我都对他们说:同是皈依弟子,有事可以自己来问,不须人代劳。没有人有特权,而垄断接近师父之路。又修行须是自家的事,于法有疑,须自己问,不能由人代问。
更何况代问之后,传言常有误差,反而坏事。此外我也常和别的弟子讲,你们不要害别人被骂。还有,这种代言之事,也常造成很多严重的问题。譬如:诸代言人会慢慢形成一个核心,包住师父,外面的人打不进来,里面的人也攻不出去,而师父呢?则被困死在里面。甚至于有人要跟师父讲几句话,也要经过好几重的代言人的关卡,到后来师父变成有如黑手党的头子一般——难得见上一面。这种情形在道场里很常见,敝端很多。所以一般人要跟师父或是老和尚讲几句话,常要排很久很久的队,而且也不见得排得上。
在很多年前,我熟知一位相当有名的习禅之士,只是缘悭一面。有一回我从美返台,只能停留两个星期,于是趁机打电话去想拜见他。结果接电话的人说要先登记。我问要等多久才能见到呢?她回说大约要三、四个星期。我一听,要这么久!比在美国看医生还要难等。我连忙对她说:可是我在台湾总共才待两个星期,而且也已经过了好几天了,因此我总共在台时间还不到两个星期。对方马上接着说:那没有办法呀!我们佛教是讲‘缘’的。言下之意是说我和那位先生无缘。(我那时还未出家:对方也是在家大德)。当时我闻言至此:心中便马上得到一个结论,那就是:此处已经参学完毕。
而从那以后,这件事便成我建立道场、处众的一大借鉴。我之所以要提出这一段因缘,主要是想说明善知识如何调教他身边的人,教他们怎么待人,而树立其道场的道风,就等于代表了他。所以为佛弟子待人应审慎有礼,不要让他人有话说:XX法师的弟子就是这个样子,观其弟子知其师。
2、僧众不和合
道场魔事的另一现象是众不和合。斗乱之后当然就不可能和合。和合这两个字的组合是很妙的:第一个和是和平的和;第二个合是合在一起的合,合作的合。正因为和平相处,所以能够合在一起。同性相近为和合;不同性、不相近就产生排斥,于是便不能和合在一起。如果各执己见就不能和合。众不和合所产生的魔事有两种:㈠说者与听者之间不和合。这最主要的是指师与弟子之间,或是领导者与被领导之间,不能和合。㈡同修之间或是平辈之间不和合。简言之,第一种是上与下不和合,第二种是平辈之间互不和合。这两种不合,就会导致道场四分五裂,无法共修。处在那种道场里将是件极难过的事,令人觉得很不安稳。
3、道场离散
道场魔事的第三种现象为道场离散。因为两言、斗乱、不和合,道场自然就会分崩离析。道场离散,即令众生修行无所依附,不论在家或出家,都将无所适从。
 4、不正修行
道场魔事的第四种现象为不正修行。这是由于道场中的修行摄受邪法。在大乘佛教里有一部很重要的经——胜鬉夫人狮子吼经。在此经里,胜鬉夫人发了十个大愿,其中之一即是:摄受正法,她发誓愿言:“愿从今世始,生生世世皆得摄受正法”。但是末法时期的众生很多都是在摄受邪法,而不自知;这都是末法时期魔强法弱所产生的魔事,十分普遍。


二、自修时的魔事
讲完道场魔事,接着讲自修方面发生魔事的现象。自修时的魔事,其现象有:自与同修不睦——由于种种业障现前,而与道场中的同修不能和睦相处,因而引发魔障。远离道场——不合之后,常常就会更进一步产生远离道场之心,不欢喜再到道场共修。
一旦不再去道场,即和合破,魔事成就。这其中原因有很多种,有的是跟同修中的某一个人处得不愉快;有时是师父讲了他一句话:坚执、老大不高兴,就不再去了。
要令他再来道场是很难的,甚至百般讨好、种种劝说,也留他不住。平常同修相处甚欢,可是一旦有相违,很容易就会马上反目成仇,而且此仇彷佛深如大海,不共戴天一般。当今道场中这样的魔事屡见不鲜。所以末法时期修行实在很难,障难重重。
1、个人魔相
个人自修时,如在坐禅、念佛、修法或念经时,有种种的现象发生。若不善处理,或不正知见,便会引发魔事。
有那些现象呢?如:于修行中产生不寻常的见、闻、觉、知种种境界(例如在修行中看到甚么、听到甚么、觉知甚么、以及产生种种觉受等等)而生起贪爱之心,贪爱如是境界:不但贪爱,而且还起执着;不但执着,还妄想分别以为自己已经悟道或得道了。现今有些人自称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或自称得初地、二地、三地等菩萨位。
甚至宣称他前世是哪一位大法师、或是哪一尊菩萨乘愿再来的,如是自说,乃至说他。或自言打坐入定时,观见你前世是他的弟子,或说你前世是修某种法门与他是同修、或是他弟子等等。
像这些魔相所产生的诳语,虽足以欺诳某些无知之人,令他深信不疑,然而却骗不过内行人。比如变戏法,若看得出他是在玩变戏法,他就没戏唱了。可是若看不出来,便会被他迁着鼻子跑,乃至于对他服服贴贴,奉献一切。一旦被欺诳到这种地步,就很可怜了。
附及,刚才提到,于修行中产生一些善境界,而自以为是见道、悟道或自称见性,光是这样,就已犯下了大妄语之罪。大妄语的种种现象,佛在五戒相经的不妄语条中,讲得非常详细,有心正修行之人当细读之。
所谓犯大妄语,即是未证说证、未得说得,也就是说在修行圣道方面,自己没有证道、证理而说已证,没有得道、得禅、得三昧等而说已得。
无论于声闻道初果乃至四果或菩萨道中的三贤十圣位,甚或于入定、证初禅、二禅等四禅八定,甚至于亲见佛、菩萨、天神,或蒙佛菩萨等开示、亲授法门,如是种种境界,倘若实无而说有,就是犯了大妄语罪。话说回来,这种修行的境界即使是已证有,也不宜到处渲染,或公开张扬,希冀得人赞叹、钦敬,乃至冀得名闻利养,否则就很容易为魔所乘而转佛事为魔事。


2、众生得魔事有三种情况
为魔所乘,为魔所坏,为魔所用。为魔所乘是原本修得很好,然一不小心,偶然松懈或放逸,即被魔乘虚而入,因而造成魔事。为魔所坏的情况是当你最虚弱、修行现出大漏洞之时,就会为魔所破坏。而最糟糕的一种则是为魔所用;这指的是魔来附体。魔来附体的情形又有两种:
①魔在外跟随你左右。魔入你心。一旦遭魔入心,则很快便会与魔合而为一,到那时,开口所言皆是魔语,自己即使觉知,也无能为力。如果是魔在外面,则成为魔所使,魔指使你作什么,你就作什么。有些人有幻听,和这种情况有些类似。但幻听通常是小鬼或小神的捉弄罢了。
真正的大鬼、大神、恶鬼、恶神是来坏人修行的,他们若无足够的神力或鬼力,也不能破坏你;因为修行人若修得对,通常都会有护法神常随左右,但须常常谨言慎行,切莫放逸、偏失正念。若心放逸,而失正念,就如同露出破绽一般,魔便得以乘虚而入。到这个时候即使护法想救你也无法可施了!因为追根究底,那个破绽是你自己漏出来的,因此只能责备自己。以上讲的是指于修行中见到善境界,产生贪爱执着,而成魔事。


接下来讲第二种个人魔相:二见到恶境界、或是生病,而起恐惧,因而退失道心,不敢继续修行,这也是个人的一大魔事。有的人于打坐时,听到什么或看到什么丑恶的东西:心生害怕就不敢再坐;有的修行邪法,妄想能即刻开悟,常常一坐就天旋地转等等,这些都是个人魔事的现象。
总括来说,所谓魔障就是天魔、或恶鬼神为魔所使,乃至怨亲债主现身来障碍修行。怨亲债主为何要来障碍你?是因为你以前亏欠他,而你现在得到修行的因缘,很可能就此解脱,于是他就讨不到债了,所以赶来障碍你、留难你,让你跑不掉;就好像快过年的时候,米店、油店、菜市场及杂货店的人全都来要账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鬼神障。鬼神为何要来障人修行?其动机与魔障类似,但有差别。鬼神之类如妈祖、还有什么公、什么妈、什么爷、什么将军之类,其实都是欲界中地居天的鬼神,他们虽能飞行,但主要还是栖息于地面上。
天界则不同,天人是栖息在天上的。另外常听到的天龙、夜叉等多数也是栖息于地上或河海之中。这些鬼神之所以要障人修行的最主要原因是嫉妒——一般恶心众生,看到人修行时,不是欢喜、赞叹,而是眼红、瞋嫉。
至于魔为何要坏人修行,因为我们欲界众生都是在欲界第六天之下,为魔所统属,属于他的治下之民,你若修行,就极可能超生净土:姑不论其它,你只要一入初禅,你在整个众生界的地位就超过了欲界魔王波旬,因为得证初禅就出离了欲界,达到色界,而色界是在欲界之上的,因此你若能证得禅定,就已超越了他。
这对他而言可说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因为他的治下之民却跑到他的头上去,所以他一定要设法来破坏你修行,尤其你若是修禅定解脱的,则更要阻挠你。
再换句话说,若你修行成就,得到解脱,离此欲界而去,他的眷属便减少了,他的势力也减少了。是故,你要想移民到色界去,没那么简单,须得通过他那一关。
魔王有如黑社会头子一般,你一旦入了黑党而想要脱党,即是叛党。只要他吆喝一声来人啊!拿下去!你就无可遁逃之处。同样的,对魔王而言,你一开始修行,就是有意要脱离他的掌握,于是他就会派一群魔子魔民来破坏你,使你遭遇重重磨难。
因为如果大家都修行而从欲界移民走了,他如何还能称王呢?他的眷属减少就代表他的势力减小。由此看来,其实我们现今都在魔的治下苟且图生,随顺种种魔业,以此轮转不息。

愈修行愈''自我”,时常表现得,更加严重?

愈修行愈''自我”,时常表现得,更加严重?

宗萨钦哲仁波切 唯识学  
为什么有时学佛者的“自我”表现得更加严重?是否修行到了一定的程度,在我执快要被打破的阶段,修行者有时会显得更加严重的我执?可以这么问吗?


宗萨钦哲仁波切答:
是的,当然可以。这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这意味着佛法只是进入了他们的头脑,而没有进入心灵。佛法成了自我的另一个工具。有时用坏了很多念珠、压坏了很多座垫的人看上去像是很好的行者,但这只是外表。他们或许曾经把自己关进一间房里,装作在修行,却没有真的修行。这是很常见的。
我的老师们告诉我,精通佛法和修行好的人有两种外相表现。
精通佛法最好的表现,就是变得谦逊;修行好最好的表现,是没什么烦恼--不会激动或愤怒。如果你没有这两种表现,那么你就没有学好,也没有修好。
我认识一个堪布,他很博学,通晓仪轨与经文,并且精勤持戒,对自己的学识渊博,与戒律清净非常骄傲。 他出生于西藏,是个大男人主义者,倾向于看低女性。 有时候很难区分他,看低女性是因为西藏文化,还是以修持戒律为托辞,那是他惯于吹嘘的。


同一个寺庙里,我记得有位当地的尼师,她没有名气,也不博学,却每天在寺庙里勤劳地清洗供杯,并准备供佛的酥油灯。这些都是寺庙里琐碎的杂事,没有什么人愿意做。堪布并不尊重这位尼师。  
总之,随着时光流逝,尼师因为健康问题往生了。 她走得如此优雅,让我想起佛经里的偈颂,释迦牟尼佛说:「真正追随我的人会像狮子一样死去。」当我看到她往生时的状况,没有财产,没有任何要保护的东西,如此自在,我强烈地忆起了这个偈颂。  


此后一段时间,这位堪布遭遇车祸而折断脖子,他没有往生,但已非常接近死亡。从他的示现中,我学到了很多。
他很恐惧,因为佛法从未进入他的心灵深处;他很慌乱,他的行为像是不想死,却又感到死亡即将来临的普通人,不知道该怎么办。他所有关于无常和死亡的知识都只是停留在理智上;更为难堪的是,他努力隐藏自己的恐惧,因为即使在这种情况之下,他还是虚伪, 还是想要装作满不在乎的样子,但实际上他很在意。  
这实在吓坏了我。看到这些,我想假如我最终像这位堪布一样,将会如何?所以,对自我的执着,也会在最不可能的人的心里出现。 
但是正如问题中所说的,我们开始修行时,有一些修行人的自我,也可能表现得更加强大,这是因为自我被引出来,正在反抗呢。这种情况,实际上并不太坏。--《八万四千问》(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現代人的迷思,以为自己“可以拥有全部”

現代人的迷思,以为自己“可以拥有全部”

 Mira米拉 
01 “可以擁有全部”的迷思

我想,“可以拥有全部”是现代人共同的迷思,我们可以从小孩普遍的教育方式看出,在还没上学之前,能学什么才艺就学什么才艺,周末与空闲的时间塞得满满的,因为,我们好害怕小孩输在起跑点上,朋友的孩子学了钢琴、书法、画画、英文、美术班、舞蹈、各式球类,有些还请了家教为小明加强学前的课程,如果我们不做些什么的话,孩子这样闲闲晃来晃去,会不会以后没有竞争力?

等孩子再大一些,到了升学竞争的年纪,我们开始担心孩子成绩不足,才艺不够多,义工的项目不够多,把孩子的时间填得满满的,深怕没有好好地利用时间,孩子就会落后,进不了好的学校,核心的思想变成了“我们必须拥有全部”,才能够有足够的竞争力。

我们许多人也都曾经是这些孩子,父母焦虑地要让我们拥有更多,所以我们的生活能比他们的更好,他们辛苦努力地赚钱,或是殷切地督促我们努力,让我们上补习班,每一秒的时间都要花在有用的学习上面,玩乐与休息是懒惰的象征。

前一阵子,我在追台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有很深的感触,因为,有多少的家长是出于爱,才焦虑地逼迫孩子只能用功读书,时间不可以花在“没有必要”的人、事、物之上,然而,什么是“没有必要”呢?

02 总统与休闲

如果,我们翻开美国几任总统的自传,如林肯或小罗斯福(FDR),我们会看见一个很不可思议又违返逻辑的现象,大部份的总统都非常地注重休闲、休息与放松。

林肯在南北战争期间,至少上了戏院100多次,很多人批评他,“怎么可以在这么重要的时刻去休闲看电影呢?”他说,他必须要花一些时间,暂时离开政治与战争,“我需要在电影里面再一次回到玫瑰般的世界里,才能够不被焦虑感所笼罩,不然焦虑会把我杀了。”他也很喜欢和白宫里的工作人员们讲笑话,这是他调解疏压的方式。

老罗斯福年轻时在哈佛时,打拳击与摔角

老罗斯福每天下午固定会安排二个小时的休闲时间,他会打网球、健行,甚至是玩拳击,到他年纪再大一些时,他放弃了拳击,学习武术,这他重要的休闲良方, 在1902年,面临煤炭工人罢工时,他无法抽出2小时休闲时间,但他曾在那段时间写信给国会图书馆员,要他们地中海历史,或是波兰历史的相关书籍给他看,被问到为什么要看这些与罢工无关的书籍时,他说:“虽然看这些无关紧要的书对处理目前的状况没有实质的帮助,但我真的还蛮需要暂时让我抽离现状的事物,这对我有很大的帮助。”


这些历史上著名的总统们偷闲做的事情,都会被贴上“没有必要”的标签,林肯还受到公开地批评,但是,如果没有这些“没有必要”的偷闲,或传统观念上认定的“偷懒”行为,以他们受到的精神压力,大概就可以把他们都送到精神病院了。

03 思考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这几年来,趋势中的斜杠青年,就反映出“可以拥有全部”的迷思,我也斜杠了好一段时间了,我觉得斜杠人生没有不好,是一个能够快速体验与尝试不同职涯的方式,有时候,我们不试试看,怎么知道到底自己只是对一个职业抱着梦想,或是真的喜欢,在年轻的时候,多方地体验与尝试都很好,但是,如果斜杠的项目并没有办法互相的帮助,是完全不同领域的东西,那到了某一个点,是必须面对选择的。

在“少,但更好”这本书里,作者提到了成功的矛盾(the paradox of success),有以下四个阶段:

阶段1: 有明确的目标,让我们在努力的事物上获得了成功。

阶段2: 成功之后,就会获得处理该事情最佳人选的名声,因此,我们会获得很多的机会与选择。

阶段3: 当我们得到很多机会与选择,代表的就是这些新得到的机会将使用掉我们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这会使我们的努力分散,最后心力交瘁。

阶段4: 无法再专注在能贡献的最高目标上,让我们失去对目标的明确性,最后的结果是,原本让我们成功的事物导致了失败。

这个矛盾让我想到很多成功的公司在跨产业投资后,没有成功,反而失败,因为,失去了最原始的初心、专注与资源。

我想,人也是一样,如果我们做着两件完全不相关的事情,我们就只有24小时的时间,两件事都做得成功,代表着两件事都可能面临着相同成功的矛盾四阶段,斜杠两边的职称发展到一个阶段,我们必须要开始重新思考,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到底我最深的核心里想要的是什么?

04 从问“为什么”开始

我一直都很喜欢西蒙.斯涅克(Simon Sinek),他的黄金圈理论(Golden Circle)让我在这段时间的思考里,有很大的领悟,让我深入思考“我为什么要做我正在做的事情?”
想要做的清单这么长,大多集中在他黄金圈理论的第二圈How,但更深入地想,我为什么要做这些? 
清单上有多少是真正满足了我的核心价值与灵魂来到世上的目的? 
又有多少是为了满足别人,让别人不麻烦的事项?


如果你不把自己的生活排定优先顺序,别人就会来帮你排定

我的老公是很清楚知导自己想要什么的人,我想,因为他很清楚,所以,他也是个很会谈判的人,而我在这一点上就比较弱,我有时候会重视全体的感受胜过于自己的,常常他问我想要什么,我会一时回答不出来,他也不是趁人之危,就是在同一时间直接说了他想要的,我因为还没有反应过来,就会满口答应说“好啊好啊!”结果,很多时候,在我惊觉的时候,事情往往已经朝着我不喜欢的方向前进了,才发现我无意间上了“贼船”,或是,老公在无意间变成了开着贼船的海盗,我觉得他不尊重我。

但是,深究这点,这并不是他故意要当个海盗,而是,我真的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我没有认真的想过。

我记得很久以前,老公姐姐做某件事情常会激怒我,尤其是当她很清楚明白地,条列式地说出她想要的东西的时候,像是婆婆出游,会问我们想要什么,我每次都想不到,但姐姐就可以清楚明白地指出她要什么,最后,我都得到和她一样的东西,但那明明就不是我想要的! 哈哈,以前,我会说:“姐姐就是超会要的,这样不会让出游的人觉得压力很大吗?婆婆这样好麻烦吧!”然后我就翻白眼,哈哈哈,后来,我了解了,当你讨厌某人的某个特质时,是因为你自己缺乏那样特质,但又很希望能有,我才明白,原来,我翻白眼是因为我说不出自己要什么。但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也不是真的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而是,我太顾及别人的感受,我把别人的感受摆在我的感受之上,我担心,如果我真的说出我想要的,别人可能会不喜欢我,对我翻白眼、或是觉得我很烦。

了解自己真的想要什么,并且,感受自己值得获取想要的,这是今年我要特训的项目,我内在想要做某件事的原因是有价值的,是值得受到尊重的,这是有能力去拥抱灵魂来到世上目的的第一步,这个内在的价值,就是一种个人的力量。

给总担心自己会错过什么的人士 ——
作者Derek Sivers提供了他改善“担心错过什么”焦虑症的方法,他說:「那些常常做太多事情或是感覺太分散的人,也許會覺得以下這個我正在嚐試的方式不錯: 


  • 如果對某件事沒有說"HELL YEAH!(真他x的好!!),那麼我就說no。意思是,當你決定是否要投身與某個人事物時,如果我沒有感覺到"哇! 那简直太贊了!" 那麼我的答案就是No。當你對多數的事情說No,你就能夠替你的生活留有空間,盡情地把自己完全地丟到那些少少地,讓你會說"他x的真贊!"的事情上面。」
  • 如果這個人沒有讓我覺得「哇! 好想和她交朋友哦!她真的好酷!」那就不需要硬是收集回家當好朋友。
  • 如果一個課程或活動沒有讓我覺得「哇!! 真是太有趣了,我一定可以學到什麼或覺得很尽兴。」那我就不要去。

以此類推,我們就可以自信地做個“喜悦的错过者”。

短短的几年时间,去了生死,凭什么?

短短的几年时间,去了生死,凭什么?

净界法师


【148】如何对治第六意识的这种粗重的分别?  

网络学员:在第六意识分别当中是否也有轻重的不同?对有些事情我们的分别是特别的重、也特别的快,弟子请问师父,面对这种粗重的分别,已非单纯的自我说服就能够解决,应该用什么方法来对治? 
师父:一般我们修无分别智的空观,要兼修事修。所以你无分别智以后,后续要提起佛号,赶紧提佛号。空观的智慧,它相应的快,但是它有一个问题,它很难相续,相续也太难,所以我们遇到事情,第一件事情不是马上提佛号,不是哦!你要先修无分别智,再提佛号,为什么?有些人他完全不修空观,他就提佛号,他有什么问题呢? 
就是你的执著是用佛号把它压下去的,凡是压下去的东西它一定会反弹,总有一天你压不住它的。但是你用空观来照它呢,是一种对治,会破坏它的结构。所以如果你一辈子都不修空观,你遇到事情,你的不分别只是转移目标,把对这件事情的执著转到佛号去,那么换句话说你的遍计所执性、你的攀缘性一点都没有破坏,你只是转移而已,或者说压抑而已,这种压抑式的念佛,总有一天你会压不住的,总有一天,因为它是无始劫的习气,你念佛是短时间的几年的时间。
所以你不用佛法的空观的药,你只是一路的用事修来跟它压着,你总有一天压不住的。但是你只是修空观,你把它暂时调伏了,你不提起佛号,也不行。所以无分别智修完以后,赶紧提佛号,这个合乎大乘的中道——无住生心!这个是合乎中道思想的。
网路学员:师父在课堂中提到面对业力,今生能够改变有限,应该放弃而寄托于来生。然则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念念在行为上的选择,也能够引发后续不同因缘的发生,比方说我们会产生对阿赖耶识变现的果报可以掌控的错觉,那么弟子请师父在道理上应该如何去理解?
 师父:其实我们今生的一些修行,你比方你今生起了菩提心,断恶修善,你今生也会有一些美好快乐的因缘出现,这个是花报。但是为什么佛法要我们今生要全盘的放下呢?它要你不要把精神放在今生,你把精神体力放在今生,你今生已经是有漏了,它的本质是有漏,就算上面多一朵花、多一个水果,又怎么样呢?它的本质是轮回的果报,就是说虽然我们今生好好念佛、好好持戒,你今生人生也会产生命运的改变,但是你都不能去执著,所以今生要彻底的放下。
 所以佛法叫你放下今生的意思就是:你的精神体力要完全放在创造来生上。也就是说你今生只有一个意义,你人生只有一个意义:为了创造来生而活!这是佛法的思考。当然这个是针对一定要往生的人来说了。诸位,为什么它要你放下今生?是这样子,韩信的军队只有三万的军队,项羽有十万大军,凭什么韩信能够打败项羽?最后那个时候,在垓下的时候,最后一战,韩信能够用三万的军队,打败项羽的十万军队,凭什么?因为他背水一战!他过河以后把船都烧掉了。
 诸位,你凭什么用短短的几年的时间,去了生死,凭什么?你凭什么用短短的几十年的时间,去解决无量劫来留下的问题,凭什么?凭的就是你放下今生的那个决心——我一定要成功嘛。
 所以你如果又分心在对今生的果报的一种攀缘,你的精神体力就分散了。本来你的精神体力就有限了,你面对又是一个强大的敌人,你要没有背水一战的决心,你就完了。所以你要知道佛陀很多的规划,他是有道理的。今生跟来生你只能够选择一个,就像蕅益大师说的:你不可能“腰缠十万贯”,又要“骑鹤上扬州”。你要选择,你又要享受今生荣华富贵,你来生又想求生净土?不可能,不可能的,因为你没有足够的决心。
 一个会往生的人只有一种可能,就是背水一战!因为你面对的敌人是一个无始劫的业力。往生与否只有一个字,就是你的决心够不够而已了。其实不是佛号念多少,诸位,你没有决心你佛号念到“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也没有得生之理”,你要是决心够,一句佛号乃至十念就够了。所以一个人,如果你现在是我很想要往生,你大概不会往生了,你只是很想要往生嘛,是吧?可有可无。
所以我们在学唯识,你会发觉,你不能对今生有任何的缝隙,它无分别智就是所有的缝隙,把全部攀缘娑婆世界的门全部关住,把所有的精神体力放到来生去,你才可能成功的。 

网路学员:师父慈悲,请问师父,打坐两个小时后觉得腿疼痛难忍,这能不能用空观来对治呢? 
师父:你疼痛难忍应该把脚放下来了,不是修空观,它是依他起性,佛陀要你去对治遍计所执性。这个疼痛的感觉是一个因缘所生法,不是你分不分别,你不分别它也是会痛,是吧?所以你无分别智不要随便操作,它是对治你心中的执取,不对治外境的。

生命是由无数个刹那组成 | 稻杆经系列 · 四十五


生命是由无数个刹那组成 | 稻杆经系列 · 四十五

 慈诚罗珠堪布 慈诚罗珠堪布 今天



一刹那的概念也有很多不同之处,但也可以把时间的最小单位称为一刹那。最小单位,就是指时间已经小到不能再小,这是什么意思呢?

从哲学和数学的角度来讲,无限小可以无限地去分解,没有一个尽头。但这是哲学和数学的一个错误的概念,实际上没有实质性的无限小的东西,

所谓的无限小是我们意识当中创立的一个抽象的概念,因为它本身就不是一个物体,所以我们把抽象的东西不断再分,就算是一万年乃至一百万年都分不完,因而谓之无限。

但是,任何一个客观存在的有体积的物质都不是无限的,所以,有限的东西如果分到最小,分到最后就什么都没有了。最小的时间单位也是这样,分到最后,什么都没有的地步,就叫作时间的最小的单位。

从这个角度来讲,任何一个物质的寿命都是一样的,是时间的最小单位。而其他的寿命有长有短,都是最小的单位累积出来的一个相续,一个连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