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的迷思,以为自己“可以拥有全部”
01 “可以擁有全部”的迷思
我想,“可以拥有全部”是现代人共同的迷思,我们可以从小孩普遍的教育方式看出,在还没上学之前,能学什么才艺就学什么才艺,周末与空闲的时间塞得满满的,因为,我们好害怕小孩输在起跑点上,朋友的孩子学了钢琴、书法、画画、英文、美术班、舞蹈、各式球类,有些还请了家教为小明加强学前的课程,如果我们不做些什么的话,孩子这样闲闲晃来晃去,会不会以后没有竞争力?
等孩子再大一些,到了升学竞争的年纪,我们开始担心孩子成绩不足,才艺不够多,义工的项目不够多,把孩子的时间填得满满的,深怕没有好好地利用时间,孩子就会落后,进不了好的学校,核心的思想变成了“我们必须拥有全部”,才能够有足够的竞争力。
我们许多人也都曾经是这些孩子,父母焦虑地要让我们拥有更多,所以我们的生活能比他们的更好,他们辛苦努力地赚钱,或是殷切地督促我们努力,让我们上补习班,每一秒的时间都要花在有用的学习上面,玩乐与休息是懒惰的象征。
前一阵子,我在追台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有很深的感触,因为,有多少的家长是出于爱,才焦虑地逼迫孩子只能用功读书,时间不可以花在“没有必要”的人、事、物之上,然而,什么是“没有必要”呢?
02 总统与休闲
如果,我们翻开美国几任总统的自传,如林肯或小罗斯福(FDR),我们会看见一个很不可思议又违返逻辑的现象,大部份的总统都非常地注重休闲、休息与放松。
林肯在南北战争期间,至少上了戏院100多次,很多人批评他,“怎么可以在这么重要的时刻去休闲看电影呢?”他说,他必须要花一些时间,暂时离开政治与战争,“我需要在电影里面再一次回到玫瑰般的世界里,才能够不被焦虑感所笼罩,不然焦虑会把我杀了。”他也很喜欢和白宫里的工作人员们讲笑话,这是他调解疏压的方式。
老罗斯福年轻时在哈佛时,打拳击与摔角
老罗斯福每天下午固定会安排二个小时的休闲时间,他会打网球、健行,甚至是玩拳击,到他年纪再大一些时,他放弃了拳击,学习武术,这他重要的休闲良方, 在1902年,面临煤炭工人罢工时,他无法抽出2小时休闲时间,但他曾在那段时间写信给国会图书馆员,要他们地中海历史,或是波兰历史的相关书籍给他看,被问到为什么要看这些与罢工无关的书籍时,他说:“虽然看这些无关紧要的书对处理目前的状况没有实质的帮助,但我真的还蛮需要暂时让我抽离现状的事物,这对我有很大的帮助。”
这些历史上著名的总统们偷闲做的事情,都会被贴上“没有必要”的标签,林肯还受到公开地批评,但是,如果没有这些“没有必要”的偷闲,或传统观念上认定的“偷懒”行为,以他们受到的精神压力,大概就可以把他们都送到精神病院了。
03 思考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这几年来,趋势中的斜杠青年,就反映出“可以拥有全部”的迷思,我也斜杠了好一段时间了,我觉得斜杠人生没有不好,是一个能够快速体验与尝试不同职涯的方式,有时候,我们不试试看,怎么知道到底自己只是对一个职业抱着梦想,或是真的喜欢,在年轻的时候,多方地体验与尝试都很好,但是,如果斜杠的项目并没有办法互相的帮助,是完全不同领域的东西,那到了某一个点,是必须面对选择的。
在“少,但更好”这本书里,作者提到了成功的矛盾(the paradox of success),有以下四个阶段:
阶段1: 有明确的目标,让我们在努力的事物上获得了成功。阶段2: 成功之后,就会获得处理该事情最佳人选的名声,因此,我们会获得很多的机会与选择。阶段3: 当我们得到很多机会与选择,代表的就是这些新得到的机会将使用掉我们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这会使我们的努力分散,最后心力交瘁。阶段4: 无法再专注在能贡献的最高目标上,让我们失去对目标的明确性,最后的结果是,原本让我们成功的事物导致了失败。
这个矛盾让我想到很多成功的公司在跨产业投资后,没有成功,反而失败,因为,失去了最原始的初心、专注与资源。
我想,人也是一样,如果我们做着两件完全不相关的事情,我们就只有24小时的时间,两件事都做得成功,代表着两件事都可能面临着相同成功的矛盾四阶段,斜杠两边的职称发展到一个阶段,我们必须要开始重新思考,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到底我最深的核心里想要的是什么?
04 从问“为什么”开始
我一直都很喜欢西蒙.斯涅克(Simon Sinek),他的黄金圈理论(Golden Circle)让我在这段时间的思考里,有很大的领悟,让我深入思考“我为什么要做我正在做的事情?”
想要做的清单这么长,大多集中在他黄金圈理论的第二圈How,但更深入地想,我为什么要做这些?
清单上有多少是真正满足了我的核心价值与灵魂来到世上的目的?
又有多少是为了满足别人,让别人不麻烦的事项?
如果你不把自己的生活排定优先顺序,别人就会来帮你排定
我的老公是很清楚知导自己想要什么的人,我想,因为他很清楚,所以,他也是个很会谈判的人,而我在这一点上就比较弱,我有时候会重视全体的感受胜过于自己的,常常他问我想要什么,我会一时回答不出来,他也不是趁人之危,就是在同一时间直接说了他想要的,我因为还没有反应过来,就会满口答应说“好啊好啊!”结果,很多时候,在我惊觉的时候,事情往往已经朝着我不喜欢的方向前进了,才发现我无意间上了“贼船”,或是,老公在无意间变成了开着贼船的海盗,我觉得他不尊重我。
但是,深究这点,这并不是他故意要当个海盗,而是,我真的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我没有认真的想过。
我记得很久以前,老公姐姐做某件事情常会激怒我,尤其是当她很清楚明白地,条列式地说出她想要的东西的时候,像是婆婆出游,会问我们想要什么,我每次都想不到,但姐姐就可以清楚明白地指出她要什么,最后,我都得到和她一样的东西,但那明明就不是我想要的! 哈哈,以前,我会说:“姐姐就是超会要的,这样不会让出游的人觉得压力很大吗?婆婆这样好麻烦吧!”然后我就翻白眼,哈哈哈,后来,我了解了,当你讨厌某人的某个特质时,是因为你自己缺乏那样特质,但又很希望能有,我才明白,原来,我翻白眼是因为我说不出自己要什么。但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也不是真的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而是,我太顾及别人的感受,我把别人的感受摆在我的感受之上,我担心,如果我真的说出我想要的,别人可能会不喜欢我,对我翻白眼、或是觉得我很烦。
了解自己真的想要什么,并且,感受自己值得获取想要的,这是今年我要特训的项目,我内在想要做某件事的原因是有价值的,是值得受到尊重的,这是有能力去拥抱灵魂来到世上目的的第一步,这个内在的价值,就是一种个人的力量。
给总担心自己会错过什么的人士 ——
作者Derek Sivers提供了他改善“担心错过什么”焦虑症的方法,他說:「那些常常做太多事情或是感覺太分散的人,也許會覺得以下這個我正在嚐試的方式不錯:
- 如果對某件事沒有說"HELL YEAH!(真他x的好!!),那麼我就說no。意思是,當你決定是否要投身與某個人事物時,如果我沒有感覺到"哇! 那简直太贊了!" 那麼我的答案就是No。當你對多數的事情說No,你就能夠替你的生活留有空間,盡情地把自己完全地丟到那些少少地,讓你會說"他x的真贊!"的事情上面。」
- 如果這個人沒有讓我覺得「哇! 好想和她交朋友哦!她真的好酷!」那就不需要硬是收集回家當好朋友。
- 如果一個課程或活動沒有讓我覺得「哇!! 真是太有趣了,我一定可以學到什麼或覺得很尽兴。」那我就不要去。
以此類推,我們就可以自信地做個“喜悦的错过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