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齡專訪.二】不一定有錢 不用做虎媽 快樂培養孩子
撰文:呂書練
喜歡孩子的陳美齡從埃塞俄比亞探訪歸來後,跟前經理人金子力結了婚,並於翌年生了長子金子和平。由於小時候的經歷,加上探訪之旅的啟發,陳美齡格外珍惜跟小生命的相處時間,並親自餵以母乳,期令孩子從小感受到媽媽的愛。
喜歡孩子的陳美齡從埃塞俄比亞探訪歸來後,跟前經理人金子力結了婚。(受訪者供圖)
「美齡論爭」令她成長
然而,當時事業如日方中,她不能缺席電視台節目太久,職業媽媽復工,孩子怎麼辦?家住橫濱的陳美齡到東京上班,車程兩小時,很難趁空檔返家餵母乳。於是,徵得編導同意,她帶着保母和孩子復工。沒想到,這個她以為是兩全其美的做法,卻在日本社會掀起一場歷史上最大的婦權運動爭議之一:「美齡論爭」風波。
事緣她在電視台錄影後首天偕孩子見記者時,有人問有沒有想過退休在家照顧孩子,她直言直語:「沒有想過,在中國和香港,有很多媽媽都工作,在中國還可以帶孩子上班呢!而且,500人以上的工廠,很多還附設託兒所。」
媒體最初報道時,效果本來正面,不少觀眾更讚她是好媽媽。卻想不到背後隱藏一場風暴──在一些右派作家的批評和挑撥下,她的無心之言被解讀為向日本傳統和秩序挑戰。對他們來說,先進的日本不需要以中國作榜樣,更不需要一個中國女人來說教!
陳美齡帶著孩子復工,沒想到卻掀起了「美齡論爭」。(受訪者供圖)
更大的爭議焦點是,結婚後的婦女要不要工作,生了孩子之後是否一定要留在家中照顧孩子,服侍丈夫,為何還要拋頭露面,出來做事。「當時的日本社會沒有這風氣,我成為搗亂社會秩序的人。在封建者眼中,是太前進了。」她事後分析。
「加上我是明星,有影響力,人們怕帶壞風氣,受到批評,但也有人支持,所以形成了『美齡論爭』──婦女人生設計的論爭,你想怎樣生活,男性和女性有什麼分別,女人有沒有這樣的權利……」當時的陳美齡,對這些議題也不太認識,面對突如其來的攻擊,一度陷入迷惘。但她並沒有退縮,主持的電視節目收視率一樣高。
因為有人覺得,工作場所是神聖的,不能把孩子或把家庭事務帶進來,否則,是不尊重職業,或沒心思工作。但陳美齡覺得,即使帶着孩子上班,並不見得影響到表現和對職業的尊重。「如果我做得不好,別人也不會再請我;他們請我,說明我做得好,我沒做錯或做少了。」她辯稱。
修讀兒童心理學的陳美齡有自己一套教育法。她覺得,在一歲半之前的成長階段,孩子做很多事都是第一次的,比如第一次抬高頭、翻身、坐起來;第一次走路;第一次開口說話等。一歲半之後,孩子只是將之前學過的東西愈做愈好。「這是很重要的嬰孩成長階段。」
陳美齡強調,在孩子開始第一次時,如果有爸爸和媽媽在身邊,無論是孩子,還是父母,都是關鍵點。(受訪者供圖)
她強調,在孩子開始第一次時,如果有爸爸和媽媽在身邊,無論是孩子,還是父母,都是關鍵點。「所以,我很希望時刻陪伴身邊。」
她承認,一般基層乃至中產家庭的婦女,未必有條件這樣做。但她隨即反問:你有經濟能力,有條件帶孩子上班,別人沒能力,所以不公平,所以你不應該帶?「我認為這點是有些錯的。能夠做到的人先做,就有了先例,才會有之後的改變。我的確成為先例,今日日本社會雖然不能說完全男女平等,仍有很多媽媽面對的問題,但現在有五千家企業設有保育室,媽媽可以帶孩子上班。」她自豪地說,希望更多婦女可成為先例,令社會更進步。
她也從教育家的角度說,跟小朋友相處的時間當然是愈長愈好,但她遇到的問題是,「我當時的工作並非朝九晚五那麼規律,有時七點開工,凌晨三點才收工,拍電視的時間可以很長,也沒有固定的收工時間,也不可能把孩子放在普通的保嬰院。所以,需要一個全職的保母,但如果孩子都交給全職的保母,那就變成是保母的孩子了,而不是我的。」
她認為,父母一定要面對孩子,否則一旦保母換了,小朋友就會感到迷惘。如果孩子的身邊都是保母或祖父母,將來他們一定不會聽父母的話。「這麼長的人生,我希望保護他,希望他們聽我的話,知道我愛他。我的方法就在他一歲半前,盡可能跟孩子在一起。當然,其他家庭也有自己的教育方法。」
這場論爭持續兩年多,雖令她困擾,甚至感到很痛苦,但對後來日本社會的影響卻是好的──日本修訂並通過了幾條法例,包括《男女僱用機會均等法》,在法律層面保障了婦女的權利,比如職業婦女結婚或懷孕,公司不能因此解僱,男女同工同酬,升職機會均等。「當時我雖然做了,別人質疑,我卻不知如何答,口啞啞。如果現在,我會理直氣壯地反駁。」她憶述。
史丹福的深造也成為陳美齡事業的轉捩點,豐富且啟發了她的生命。(受訪者供圖)
教孩子選擇一條難走的路
對個人來說,這場論爭也成為她到史丹福修讀博士學位的契機。因為爭論引起了美國史丹福教育經濟學教授邁拉˙斯特羅伯(Myra H. Strober)的關注,他在隔洋觀察中留意了她,並發來邀請:「因為你無知,所以迷惘,你應重返大學,修讀一些男女學、經濟學和教育學的科目,這樣你才可以將這場論爭轉變為對社會有益的東西。否則就變成一場風波,吵了一輪就算了,太不值得。」
史丹福的深造也成為她事業的轉捩點,豐富且啟發了她的生命。「人生裏做了不少事(業),也創出了自己的名聲,但我最大的成績是教育,養大了三個孩子。」陳美齡在《50個教育法》中寫道。
她在自傳中提到父親早年對她的影響──在她歌唱事業如日方中、徘徊於事業和學業之間時,是父親的話令她作了急流勇退的決定──到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進修兒童心理學。當時父親說:「名譽地位、金錢財產都像流水,會失去的,會被人搶走的,但進了腦袋的知識卻沒有人可以搶走,是你一生的寶物。 可以讀書時,應該好好珍惜。」
愛和快樂,尊重自我和突出個性,顯然是陳美齡的教育主張。但是,把三個兒子送入史丹福,雖然令很多人羨慕,卻也被形容為虎媽。陳美齡不認自己是「虎媽」,「如果你看過書,就會知道,我的書恰恰想告訴普羅大眾:你不需要一定有錢,不用做虎媽,也可以培養你的孩子非常快樂,有非常高的自我肯定能力,可以貢獻社會,可以自立,做個善良和勇敢的人。」
如今的陳美齡是一位教子有方的媽媽和暢銷書作家。(龔嘉盛攝)
她說,成功並不表示一定考入史丹福,但如果能培養孩子好學,有好奇心,有維新思想(thinking out of the box),不但史丹福,有很多大學都想錄取這樣的學生。所以,不必逼他上興趣班,要考很高的成績,等等。這些可能是其中一些條件,但不僅僅是這樣。「我是講如何教小朋友喜歡讀書,如教小朋友對自己有信心。不是像今日香港般,以為加強競爭就可以教出精英,即使教出精英,也未必能教出快樂的人。」陳美齡進一步闡釋其教育理念:「我明白父母都希望子女成龍成鳳,但成龍成鳳,要萬人萬道,只要你和孩子走他們喜歡走的路就可以了,自己心目中覺得成功就行了,不必理會別人講什麼……最主要是,令小朋友做一個快樂、有建設和喜歡自己的人,我覺得這本書令人共鳴的是在這裏,而不是我三個兒子考上史丹福。但有讀者也覺得,原來這樣教孩子,他們也可以考上史丹福的,那就不用把他們逼得那麼緊啦。」
在書中,陳美齡特別提到教孩子有跨國理解力和要選擇走一條難走的路,何以為說?仍然是父親的影響,她借用父親當年對她說的話,說如果你迷惘時,應該選擇一條難走的路。因為如果選一條容易的路來走,成就感會低,也學不到東西。但如果通過一條難走的路,過程中可以學到很多東西,令自己成長。達到目的時,你就是一位更有能力的人。但逆境自強,未必人人能做到,有些人可能受不了而沉淪……「所以,我們要從小培養他們衡量自己的能力,有能力去選擇合適的道路,有能力知道跌倒可以站起來,成功不是目的,肯繼續行才最重要,只要有勇氣去挑戰,已值得讚賞了。」
陳美齡稱自己最大的成就是教育,帶大了三個孩子。(受訪者供圖)
教育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她以長子金子和平今年籌備婚宴為例,在美國請客,要請80個客人。和平跟她說:「媽咪,我和太太已決定了,親自煮一餐飯,招待80個賓客。」她聽後都愣了,下意識地問:這是不是便宜很多。他說不是。那為什麼走一條難走的路。「是你教我的嘛。」兒子回應道。「哦,原來是我教的。但你真能做到嗎?」和平說,那從現在開始準備不就行了。結果,他兩口子老早開始預備,還叫朋友回家試食,預習了六七次,由於找不到可容納80人的大廚房,最後決定在停車場舉辦婚宴。
「那晚我出席時,發現各個步驟都做得很好,只見他兩口子來來回回地進出廚房,忙得團團轉,但食物真的好好味。結束後,大家都很感動,眼淚都流了出來,他們兩人也達成了心願,很開心很開心。」陳美齡邊說邊笑,笑得很陶醉和滿足。「我想,這是他們一生非常難忘的回憶,也是兩個人第一次共同渡過的難關。」兒子過來跟她說:「媽咪,你教得很對,第一,很辛苦,但現在很高興;第二:如果我把80個來喝喜酒的人請到酒樓吃一餐,不會比今晚更開心。所以,自己努力後,令別人很開心,是很值得的。」
陳美齡的三個兒子:和平、昇平和協平如今都在美國矽谷生活。(受訪者供圖)
陳美齡的三個兒子:和平、昇平和協平如今都在美國矽谷生活。大學主修國際政治和經濟學的和平,如今成功創業;昇平的大學專業是音樂技術,現任聲音工程師;協平則還在選擇中。對她來說,兒子學什麼、做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快樂,有世界觀,有跨國理解力。所以,三個孩子也利用假期和公餘時間到非洲、亞洲和南美洲做義工和暑期工,都是一些危險的地方。
「小兒子去巴西做暑期工時,當地治安很差,他特別扮得像窮人般,住八元美金一晚的旅舍,還賺了7,000美元。」她笑着透露,由於自小教他們環保,不要浪費,結果三個兒子的襪子和鞋都要穿了洞才換新的,長子30歲時還穿着高中時的白T恤……孩子們的種種日常,彷彿應了那句「選難走的路」。
提到兒子及其教育成果,「教育媽媽」就興奮起來,滔滔不絕又頭頭是道,訪問完後還特別跟當了兩孩之父的攝記私下交流。從身教到言教到境教,自小喜歡小朋友,大半生關注和研究教育的陳美齡,始終記住父親的教誨:名氣如流水,知識才是一生的寶物。而教育是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上文節錄自第131期《香港01》周報(2018年10月2日)《陳美齡:要把快樂帶回來》。
《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