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导读 | 《维摩诘所说经》导读(连载10:弥勒)
弥勒
弥勒当时也在芒果园中。但是当佛陀叫他去当他的使者时,即使这位未来佛也不情愿去,因为他也曾被离车族的维摩诘纠正过错误而感到羞愧。
这件事情是发生在天界,当时住在兜率天的弥勒正向一群天人教导不再投生于轮回的“不还果”。再度地,维摩诘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出现在他面前。
这件事情是发生在天界,当时住在兜率天的弥勒正向一群天人教导不再投生于轮回的“不还果”。再度地,维摩诘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出现在他面前。
“我听说,如来曾经授记你将成为这个世间的下一尊佛。这是真的吗?”维摩诘说。
如来宣说弥勒将于下一世成佛,他也同时确认了所有轮回众生都会转世的事实。然而在此处,维摩诘却有系统性地、非常成功地彻底解构了转世的概念。
“是什么在转世?”他问道,“是谁在转世?转世后的众生和前生是相同还是不同?”
“释迦牟尼授记你,弥勒,将成为未来佛。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这意味着不仅是你,而是每个众生都会成佛。”
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观点,但维摩诘还继续说:“弥勒,当你获得究竟解脱时,一切众生也都达到究竟的证悟。”
像我们这些在佛教里浸染过一段时间的人,至少都知道某个包含了这句话的祈愿文:“愿一切众生证悟成佛”。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们是在祈愿世界和平吗?我们是在祈愿一件我们认为是对的,甚至是政治正确的,但却不相信会发生的事情吗?否则是什么呢?
地球上有任何人敢说世界和平是完全不可能的吗?绝对没有!然而,人人和平共处的未来,令人伤心的,是百分之百不可能达成的。若是如此,那么“一切众生证悟成佛”呢?是否这也和世界和平一样,是无法达成的目标?完全不是。一切众生的证悟,是完全可以达到的目标。大乘佛教“愿一切众生证悟成佛”的祈愿,并不只是善意,也不是那种“我们都是一体,我们都是佛”的滥情而一厢情愿的想法。它更不是那种在我们的内心深处自己都不相信的愿望。它完全不是如此。
从究竟的观点来看,所有的现象都是本初清净的。所以它们从来未曾有过染污、蔽障与负面的烦恼,所有这些都只是暂时的。换句话说, 因为染污与蔽障都是暂时的,所以它们完全不是一切现象的真实本性。 这就是我们对一切众生都能真正地证悟有信心的原因。
维摩诘接下来的话也非常重要,特别对我们而言。我们之中有多少人认为,我们至少应该发愿精进修行佛法,以便达到证悟?可能有相当多的人都这么想。但请诸位想一想:“证悟”意味着什么?在内心深处,你认为证悟是什么?你渴望证悟,是因为你认为它像一个无限期的长假吗?一个永不结束的假期,在其中你不需要再去排定约会或忍受轮回中所有的喧嚣与忙乱?你是否认为“证悟”就是什么事都不用做?
维摩诘的意思似乎是说,如果认为证悟是“跨越”、“摆脱”、“完成” 或“越过”轮回的旅程,这种想法就是错误的。如果我们想象最终的成就是称为涅槃的一种证悟的境界,那也是错误的。一切事物从无始以来就无染、清净并且超越二元。所以,认为我们需要去令某人证悟或令某事清净,那是大错特错。而且,如果弥勒的观点不同的话,维摩诘会说:
“......你在欺骗这些天人!别这样做!别让这些年轻的天人男女认为证悟像是一个永不结束的假期......”在果阿 (Goa) 或夏威夷,“并非如此!何况,没有任何真正的菩萨想要获得这种证悟,因为没有任何真正的菩萨会想要永远什么都不做。”
我想他是对的。只要想象一下,在夏威夷休一个长达十二年的假期就知道了。扪心自问,你能在威基基(Waikiki)海滩上漫步多少回而不感到厌倦?你不断地购买太阳眼镜的热情可以持续多久?你可以对多少个品牌的防晒面霜感到兴奋?要经过多久,在夏威夷十二年什么都不做,才会变成一场噩梦?由于所有这些道理,维摩诘才接着说:“你不应该把证悟说成是一个最终的目的地。不要这么说而欺骗了这些年轻的天人!”
“证悟并不仅是从你的身体或心中解脱,证悟是从所有的依附(reference)、标记或符号中解脱。”
“证悟完全无所依附,它超越了依附。”
“证悟不能被主观的心识所定义。”
“证悟不能被制造、造作或编造出来。”
“证悟不是自我欺骗的相信。”
“证悟不是期待或愿望的副产品。”
“证悟超越了所有的见地。”
“证悟超越了所有的见地。”
“证悟不能被希求,你怎么能希求解脱呢?”
“证悟既非放弃,也非获得;它超越了执取与执着。”
“证悟是了知一切事物都平等。”
须知,这段对话发生在两千五百年前,在芒果树的树荫下。即使到了今天,我们有那么多随手可得的工具、学者、图书馆与研究经费,但是对于这部如此胆大、惊世、革命性,并且刻意自相矛盾,对于其自身的理论与教条加以嘲弄的经文,我们仍然不容易完全理解。
为什么会自相矛盾呢?因为只要使用语言,我们立刻就会陷入依附、标签和概念的世界中;但是“证悟”以超越这一切而闻名,所以它无法以智识、概念或任何参考点来理解,它无法以语言来描述。如你所见,维摩诘对于教法的审视异常高明,再也没有比此更客观的方法了。
须知,这段对话发生在两千五百年前,在芒果树的树荫下。即使到了今天,我们有那么多随手可得的工具、学者、图书馆与研究经费,但是对于这部如此胆大、惊世、革命性,并且刻意自相矛盾,对于其自身的理论与教条加以嘲弄的经文,我们仍然不容易完全理解。
为什么会自相矛盾呢?因为只要使用语言,我们立刻就会陷入依附、标签和概念的世界中;但是“证悟”以超越这一切而闻名,所以它无法以智识、概念或任何参考点来理解,它无法以语言来描述。如你所见,维摩诘对于教法的审视异常高明,再也没有比此更客观的方法了。
(待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