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病治肠”,效果奇好
曾培杰 陈创涛
中医治疗疾病非常重视整体观,而不是单纯的头疼治头、脚疼治脚。今天就和大家分享这样一则医案,通过治小肠解决心脏病,而这样“不讲规矩”的心病治肠之法反而收到了奇好的效果。
第6个病人,是个小学教师,顽皮的小学生经常惹得她心烦,心慌心悸。这次是来复诊的。她说她睡觉不好,老容易出汗,吃了2付药后,现在好些了。以前脚怕冷,一年四季都冰凉。
老师摸她脉后说,她阳气上逆得太厉害,本来春天就属于阳气上升,这样的话她下面的水湿都会被带上来,所以心脏很不舒服,这是水寒射心。
她问什么是水寒射心?老师说,劳心太过了,心虚火微就心慌,气色晦暗,脸上有黑气,为水气上泛。如果不调好的话,容易得心脏病。她说她已经有心脏病了。
老师又问她平时大便怎么样?她说平时有些便秘,大便没劲。这样,老师便开附子25克,白术20克,红参20克,温补脾肾阳气。脾肾阳气主动,主运化,主温煦,这样就等于是加强了胃肠动力。再用龙骨20克,牡蛎20克,芡实30克,竹茹30克,把浮阳之气向下收。然后再用丹参20克,桂枝15克,酸枣仁25克,菖蒲15克,宣通心气,宁心安神。心与小肠相表里,心脉不通,要用火麻仁30克润通小肠,减轻心脏压力。
老师上次跟一位同行谈到火麻仁时,这位同行对中药药理了解得比较多。他告诉老师说,最新药理研究表明,火麻仁对受损的心肌细胞有修复作用。
老师笑着说,这个作用两千年前张仲景《伤寒论》中早就研究出来了,炙甘草汤治疗心动悸、脉结代,里面就有火麻仁。火麻仁既能润肠道,还能润心脉。主要通过润通小肠腑来治疗心脏,这叫以腑治脏。
上大学时有一本非常流行的中医书籍,叫《步入中医之门》,作者毛以林教授提到,他阅读叶天士医案时发现一个疑惑,叶氏治中风,常在方中加火麻仁,多数医家认为,用火麻仁是滋阴息风。毛教授反复思量,带着疑问,请教彭坚教授。彭坚教授反问说,你看中风病人,是卧床的多,还是能走的多?当然中风患者大都长期卧床,运动能力减退,肠蠕动功能就很差,这样大都有大便难的症状,所以火麻仁在方中的作用就是直接润肠通便,肠通心脏压力就减。
客家俗话把通便讲成是放轻或放松,这也是火麻仁用于治疗偏瘫的奥秘。这也是深明医理,反复临床,才能够推导出这种结论。
心经有热,要靠小便导出体外,再用益母草10克活血利水,使水寒之邪不能上逆为害。老师交代病人平时多搓搓脚,晚上适当泡泡脚,把湿浊之气往下移。
老师治疗心脏病,非常重视中医整体观。在扶心肾阳气的同时,一般都会用龙骨、牡蛎镇静安神,反之阳亢为害。在通心血脉的药中,常用丹参、桂枝、酸枣仁、菖蒲。由于心与小肠、膀胱关系很大,小肠不通,浊气会上泛心窍,膀胱不利,浊水也会上泛心窍。这时用药就会照顾到润肠通小便。下焦肠腑、膀胱通畅,上面心脏就容易安宁。正如一个国家,边疆息战,君主便心宽。
这病人后来又复诊了几次,基本上心不慌了,大便也比以前规律了。在老师这里,我们学到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心脏病治在肠腑,大便一定要规律顺畅。有不少心脏病病人就是在洗手间里发生不良事件的。
從我的iPhone傳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