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2日 星期二

藥商行賄 醫生受賄

別以為行賄只屬「山寨」藥商行為,事實上,不少跨國名牌藥商之所以能屢屢推出勁銷産品,累積富可敵國財勢,賄賂醫生乃重要推動力。最新涉行賄被揭發的是一家銷售網遍全球、在香港亦「大行其道」的跨國藥商。

藥商涉行賄、醫生涉受賄事件簿

藥商:葛蘭素史克 (GlaxoSmithKline, 簡寫GSK)

涉及藥物:「舒悦泰」 (Seretide),一種哮喘病人用的吸入劑。

涉嫌犯案人數:一名藥商區域經理及十一名醫生被檢控。

賄賂手法:推銷人員在區域經理指使下,以邀請醫生為病人進行健康講座名義,向每名醫生提供折合港幣1,200元現金。但醫生所做非健康講座,而是開出至少一百張「舒悦泰」 (Seretide)處方。每張處方以「舒悦泰」的單位價計算,至少值港幣數百元,不少病人更須長期服用,可以想像葛蘭素史克每次行賄所獲之巨大回報。

犯案誘因:藥商區域經理及推銷員薪酬乃按醫生處方量計算,處方量愈高薪酬愈高。醫生則視受賄理所當然,沒有賄款便不處方藥物。

案發國家:波蘭

葛蘭素史克行賄前科:
中國 一 2007至2010年這四年間,賄賂花費總計高達40億港元,包括旅遊及性款待等;美國 一 2012年,涉及推廣在不當情況下使用該公司兩種藥物,及漏報一種糖尿藥的安全數據,被判罰款折合港幣240億元;還有,伊拉克。

結論:本案雖仍在調查,葛蘭素史克已承認內部調查證實一名職員行為不當〈相信是指上述涉案區域經理〉,加上該公司屢有前科,藥物使用者宜對該公司産品及推銷手法常存戒心。

我的建議:
1.在資訊流通的今日,宜多利用互聯網留意藥商動向及規管當局最新消息。勿盡信醫生,在網上搜尋藥物資料,引證醫生說法。
2.勿輕信電視藥物廣告,藥商贊助醫生及名人「演出」,以公共教育包裝製作電視廣告短片,藉此宣傳藥物,不盡不實、嚇唬市民情節頗常見。
3.市民可組藥物關注組織,促進藥物使用者互助。但切勿接受藥商贊助,醫生及藥劑師如欲參與,必須申報與藥商關係,以免在不知情下遭藥商滲透。
4.若醫生處方「舒悅泰」(Seretide) ,不妨直接詢問:「點解開呢隻藥呀?喺波蘭嘅醜聞會唔會喺香港發生呢?」事實上,醫務委員會規定,病人如有查詢,醫生必須披露其跟相關商業機構,包括藥商的經濟關係。

資料來源:http://www.bbc.com/news/business-26970873



2014年4月19日 星期六

改變才是正常

4年前回到大學教書,總是給人問為甚麼不做投行。我回答我還是兼職做金融。4年後我回到投行工作,也總是給人問為甚麼不教書。我回答我還是兼職教書,和全職時教同樣的課。
面對比我年輕十幾二十年的學生,最讓我驚訝的不是媒體上經常提到的嬌氣或獨生子女,或甚麼85後90後問題。坦白說,我年輕時可能比學生們更不靠譜。好色貪財概括了我20多歲時九成的性格。每個人都有成長的時候,縱然理應不惑,我還是有荒唐奇葩的時刻。我的學生害怕改變和缺乏自信是最讓我感意外的。
在我眼中,幾年改變一次正常不過,嘗試一下新的東西,給自己一點新的經驗,是必然也應該的事情。坦白說我在23歲大學畢業時,從來沒有考慮過「將來」這詞。我相信只要有能力,願意工作,總不會餓死。所以我不介意挑了一門自己一竅不通的科目來讀,因為我相信所有學科只要讀得好都差不多。也沒有認真考慮甚麼職業規劃,因為我相信所有工作只要做得好,都不會太差。既然所有東西都差不多,做點自己喜歡的東西最重要。
站在頂峰尋新挑戰
奢侈並不是擁有甚麼,而是可以拒絕甚麼。拒絕高薪厚職大概是最快意的事情。我在母校讀了4年書,接受了我這輩子認為最好的教育,可以有幸重回舊地,有人願意委任自己做毫無經驗的事情,「虐待」一群學生,寫寫大概沒有人買的書,完成兒時當作家的夢想,為甚麼不是正常的選擇?可以在30年後寄一本自己的著作,給當年答應過寫一本書送給她的小學老師,報答一個啟發了貧民窟長大小孩的可敬教育家,在我看來應是必然的選擇。不是那樣選擇才奇怪。做了金融那麼久,邊際效應遞減是正常不過的事情。這不應該是理所當然,有甚麼奇怪?結果是在過往的4年的所有訪問中,都被認為是因為在投行幹不下去才會大學教書,所有的記者都好像大惑不解。現在也被人認為是不喜歡在大學,才回投行。正如我年輕時喜歡遇見陌生美女(現在也是,只是為人師表,怎樣也要裝個道貌岸然的樣子),現在也是喜歡做新的東西。但是做新東西不代表否定過去,也不代表不喜歡過去的東西,我只是覺得人要經常迎接新的挑戰,才能保持活力,否則老得很快。
害怕未知,害怕改變,是老年人的特徵。我雖然年紀不少,但是還沒有打算放棄,當個老人。做不同的東西,嘗試不同的領域是保持青春的好方法。我們不應該在失敗時才考慮轉變,應該在頂峰時,當別人見到你在別的領域做得好的時候,才會給你機會去嘗試新東西。沒有籌碼,如何轉變?要進入一個新的領域,需要別人對你很大的信心。如果失敗時才謀求轉變,如何給別人信心?
依戀過去沒有意義
教了4年書,剛好有個機會讓我回去投行當營銷的MD,我覺得這挺好玩就去了。我當個quant、交易員、IBD、PB JV,就是沒有做過營銷。這像重見吵了架分手但嬌豔性感如昔的舊情人。當年在Trading floor的刺激,就好像與舊情人的纏綿一樣那樣讓人懷念。老實說,我回大學是要改革碩士班。改革完了,接下的東西每年都一樣。我大部分的學生都希望我教少一點,都希望我備課少一點,實在看不出為甚麼需要全職做同樣的東西。我認為領導是打天下的人物,也應該信任同僚,放心交工作給別人。我認為如果要靠5年前做過甚麼來定義自己,是很悲哀的事情。金融界3年就是翻天覆地的變化了。
自己過去做過甚麼沒有意義去提。現在無論是甚麼生活,現在的快樂,和將來可以做甚麼才是精采的部分,過去的成就就是30年前的美女,在自己的回憶裏就夠了,不用秀。所以除了害怕改變,缺乏自信,和希望在20歲時就把自己到80歲的路途規劃好以外,我的學生最讓我驚訝的是比我這老頭還喜歡想當年,總是把高考如何如何掛在嘴邊。我沒有考過高考,但是我相信這應是非常困難,能夠考好也應是很大的成就。但是那麼多年了,無論考得好不好,都沒有必要再提。講講現在,講講將來比較有意義。
當老師或父母,我覺得身教比言教重要。我希望學生們和兒女們有勇氣面對挑戰,喜歡新環境,喜歡變化。那我自己必須向學生們證明,我是老狗,但仍是學懂了新把戲的老狗。金融是實用的科目。如果我這侃侃而談的老教授沒有在江湖上拼搏的勇氣,不是站在前衝鋒陷陣,我大概沒有理由要求學生們享受挑戰。
自己未來自己決定
改變才是正常。我不希望計劃好到80歲的路。我相信只要努力,上天會給我回報。和我的學生不一樣,我不相信名校,或名師,或其他外在的東西。我最經常被申請者問到的是去美國好還是來香港好,或者讀甚麼好。這種問題除了本身沒有意義以外,還隱藏着更深刻的僥倖心態。為甚麼沒有意義?去美國做甚麼,讀甚麼?美國3億人口的成就都差不多嗎,或者美國畢業生都差不多的嗎?讀金融的畢業生都有同樣的工作嗎?科學中分類有意義,因為同類都有類似的特徵或結果。如果某一地區畢業生或某一個專業有相同的結果,談論去甚麼地區或讀甚麼專業有意義。如果標準差很大,那是沒有意義的平均數。實際上,問這問題的人是不相信自己,以為做了甚麼,有個甚麼標籤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這是僥倖的心理。一個人不會因為讀了甚麼專業而改變,也不會因為去了一個地方而改變。一個人只會因為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而改變。我見過的絕大部分申請者或我自己年輕時,努力的程度都沒有達到讓天資、家庭背景、學校、老師、所讀學校或專業成為決定性的因素。我個人認為談這些東西有點多餘。不是這些東西不重要,正如要成為莎士比亞、貝多芬或愛恩斯坦要依賴很多天資、家庭和天時地利。但是寫一篇通順文章,彈一兩句鋼琴,或讀懂牛頓三定律,真的和這些無關。對於絕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決定自己未來的是自己。
我唯一叫母校的是不知名的新亞書院。我沒有興趣拿讀過的學校的名字或服務過的機構來嚇唬別人。真正懂行的人,和自己聊幾句就知道自己有多少料。嚇唬菜市場賣菜婆婆沒有意義。如果要問我最想教學生和孩子甚麼,那應該是相信自己,有豪氣說一句母校以我為榮。無論是成功失敗,都是自己的寶貴經驗,都是那樣享受。我們不需要向父母、同學、朋友證明任何東西。我們只需要向自己證明我們從來沒有放棄過自己。
希望這篇短文解釋完我經常被問到的問題。希望我的學生們都有精采的將來。但甚麼是精采由你們自己來定義。
撰文:王澤基
香港中文大學應用金融學教授、碩士課程主任,前巴克萊銀行常務董事,逾十年投資銀行工作經驗,牛津大學經濟學博士。
在 Facebook  上成為 Yahoo財經 的擁躉

精神分裂症的遺傳及家庭因素

醫學研究證明,精神病和情緒病與家族遺傳關係密切,但不同病症所佔的比重不同。較為受遺傳影響的精神病包括: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鬱症等重性精神病。


環境因素對病情影響微

以精神分裂症為例,一般人的終身病發率為百分之一,但若父母其中一方是患者,下一代患病的機率約為百分之十五;若父母均是病者,孩子病發率約為百分之四十五。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屬也有較高終身病發率,他的兄弟姊妹病發率約為百分之十,表兄弟姊妹約為百分之二至三。

為了區分精神病行為在家中是遺傳,或是亙相模仿學習而來,曾經有學者做了有關雙胞胎及養子的研究,同卵雙胞胎皆擁有百分之一百相同的遺傳基因物質,而異卵雙胞胎並不具有百分之一百相同的遺傳基因物質,假設某種疾病純綷是遺傳病,那麽同卵雙胞胎應該百分之一百共同患病,而異卵雙胞胎卻不會是這麽高的共同患病率。

遺傳學研究結果發現當同卵雙胞胎共同患病率,大約是百分之五十,比異卵雙胞胎的百分之十五左右較大。另外,當同卵雙胞胎被分開養大時,其共同患病率是百分之七十七,而一起養大者,刖是百分之九十一,因此某些精神病有很大的遺傳性,並非亙相模仿學習而來。可是,從同卵雙胞胎的共同患病率只有百分之九十一,而無法達到百分之一百的事實中推測,我們有理由相信:環境的因素也扮演一部分角色,目前未有實質證據顯示,某種環境會令人出現精神異常。所以,在同一個家庭生活的人不容易患上同一種精神病,只會因接收了近似的遺傳因子而增加病發率。

香港精神科醫學院
精神科專科醫生李永堅

2014年4月17日 星期四

是心即佛:達真堪布言教之三

是心即佛
2014年4月13日 10:10
  佛祖當年在菩提樹下證悟成佛後,第一句話是:"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眾生本來與佛無二無別。佛在世時,行、住、坐、臥和眾生沒有區別,只是他的內心沒有妄想,沒有執著,活得輕鬆、自在、快樂。眾生由於妄想執著而迷失了本心,執妄為真,所以活得累。只有去掉了妄想、斷掉了執著,本具的佛性才會自然顯現。所以說,修佛就是修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

  我們現在還沒有認識到,還在到處尋找。我們既然信佛,就要相信佛說的話,相信自己就是佛。能正確地認識自己,就是覺;認識不到就是迷、就是凡夫。一切本來就是那麼圓滿、清淨、平等,當你真正認識到了,弄清楚了,弄明白了,沒有絲毫的懷疑,你就成佛了。整個宇宙都是清淨的剎土,你認識到了就是往生,認識不到就是輪迴。

  所有的一切都是"佛"字的含義,弄明白了"佛"字,你才會知道一切都是那麼清淨、平等。把身、口、意三門完全放鬆下來,回歸當初,保持下去,見性了,你就成佛了。我們現在還沒有找到這種狀態,只靠打坐沒用,腦袋空白不是解脫。我們現在還沒有明心,也沒有見到本性,所以迷茫。把自己的心胸打開,回到當初的境界,這就是本性。不要向外找,找不到;要向內找,在沒有任何所求、在完全自然的狀態中,不是做出來的,也不是裝出來的。這就是佛性,是真正的自己。你所需要的都在你自己的心中,追求不來呀!越追跑得越快,越求越得不到。順其自然,來也自然,去也自然,一切自然,這就是緣起。我們由於妄念太多遮住了正知正見,所以不如意、不順利。要知足,一切都是緣份,緣有來去,緣有聚散,只能隨緣,不能攀緣。順境要安心、自在,逆境還是要安心、自在。沒有什麼好與壞的分別,沒有什麼愛與恨的分別,結緣了緣,順其自然,就沒有煩惱。相信了就是如來,就是光明。

  世上沒有恆常不變的東西,都在剎那當中變化。所以,要勇於面對現實,不要怕,越害怕越有事,越不怕越沒事。沒有魔,沒有鬼,都是自己的心;沒有敵人,沒有仇人,都是自己的心!有得就有失,有利就有弊,有好就有壞,有愛就有恨,有白晝就有黑夜,這都是很正常的。面對一切境,心不要動,不要隨境轉。心想事成並不難,那是佛的境界;幸福快樂也不難,成佛了就能得到。除了你自己,別人誰也改變不了你的命運。真正的改變是內心的改變,不要向外找,什麼也找不到,什麼問題也解決不了。把自己的心調整好,一切都會順利。內心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精神的享受才是最大的享受。障礙你的、傷害你的都是自己的心,都是自己在障礙自己,沒有人能障礙你。真正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了解你自己了,才能得到解脫。你放下了一切,才能得到一切。

  很多人信佛、學佛都只是追求形式上的東西,遇到境界了,仍然會嗔恨別人。如果你真正信佛了、信因果了,就不會有想不通的事。痛苦是自己找來的,福報是自己修來的。信佛,就要相信佛說的話;學佛,就要學佛的大慈大悲、大覺大悟、大智大慧。不能半信半疑,不能越學煩惱越多,執著越強。嘴上念著佛號、咒語,手上撥著念珠,不念心有什麼用?功夫都要下到心地上,把心放正、放平,每個起心動念都是平等心、清淨心、慈悲心、菩提心。佛的慈悲是對一切眾生都平等,為了眾生,能捨棄自己的生命。佛的智慧是任何時候都不起煩惱,因為他的內心平和、安靜,因為他最清楚、最明白,想得開、想得遠,他有大智慧。我們應該學這些。修行,最重要的是修心。念佛、祈禱,都是念心,祈禱心。每個起心動念都轉換在看住這顆心上,不要總想怎樣去改變別人。把自己調整好了,周圍的人都會變。不尊重、不照顧別人的人,不是學佛的人。你真誠地尊重別人,別人也會尊重你。

  眾生和佛是一體的,法界和自身是一體的,輪迴和涅槃是一體的。不要再糊裡糊塗地混日子了,該清醒了!沒有真誠心,不認真修,永遠也不能解脫。我們的心特別散亂,無家可歸、到處漂泊,先把它帶回家,安住在本覺中。不要回憶過去,不要迎接未來,不要執著現在,心自然就安下來了。不要控制它,讓它來去自由。不要跟隨它,不要阻攔它,不要拒絕它。放下,放到本覺當中,明白這個道理就成佛了。

  看一個人修行得如何,不是看表相,而是看他對眾生是否有慈悲心、菩提心,對上師三寶是否有不退轉的信心,自己內心的貪瞋痴是否在減少,對自己是否有信心。要相信整個法界都是你的心,你的心就是佛。有的人念佛不念心,念相;不觀心,觀相。追求形式,執著表相,不信真佛,不拜真佛,不祈禱真佛,那你永遠也成不了佛。佛法是容納的,佛法是圓融的,眾生和佛是一體的,人人都可以成佛,人人都可以解脫,請相信吧!除了你的心,向哪裡去找佛?

發心難在清淨:達真堪布言教之二

  我給大家講過,一切都要靠發心。有發心,一切都會圓滿的;好好發心,天上會」掉餡餅」的。什麼叫超越?你想不到的,根本無法相信的事情都出現了,達到這樣的境界才是超越。

  有的人發心做這個、做那個,然後在那裡等著天上」掉餡餅」,一兩年後,就開始有疑惑了:「不是說天上會‘掉餡餅’嗎?怎麼什麼都沒有呢?」三四年後就徹底絕望了,灰心了。

  什麼是發心?是指要發一個清淨的利他心,不能摻雜自己的私利和貪欲。若是有欲望,肯定是不清淨的;若是有私心,就不叫利他心。以前講菩提心功德的時候講過:一發菩提心,一切業障都會無影無蹤,一切的福德和功德都會圓滿。但是,若是夾雜有貪心、私心,就根本不是菩提心了,菩提心完全是清淨的。有貪心就不清淨了,就是假的了。

  有些人沒有認真地去思維,就有這樣的疑問:「是不是我一皈依,一發心,身體、家庭、工作就一切都好了?」不是的。你的菩提心真正發出來了,那時才會一切當下圓滿。這是要修煉的,每個人的根基和意樂不同,有的人很快,有的人可能會慢一些。

世間道中得解脫:達真堪布言教之一

  什麼叫解脫?就是永遠地解脫煩惱,解脫痛苦。我們有時候會感覺很快樂,有時候也覺得很幸福,這是不是真正的解脫?不是的。當我們得到一些暫時的利益的時候,心裡就覺得很快樂;家裡暫時沒有什麼煩惱的事時,就覺得很幸福——這些其實都是暫時的。現在暫時沒有事兒似的,但很快就會有事兒了;現在暫時很得意似的,但是很快就會失望的。因為一切都是無常的,你必須要面對無常。所以,這些暫時的快樂,都不是真正的快樂。只有解脫了,才會永恆的脫離煩惱、痛苦。那時,雖然一樣有病,但沒有病苦;雖然一樣有死,但沒有死苦。

  我們的肉身就像機器,若用得時間長了,也會有破舊或者壞損的時候。但是,如果我們解脫了,心裡就可以既不煩惱,也不痛苦。現在我們若去想這一點,可能也理解不了。這是肯定的,因為我們現在是凡夫,還沒有達到那個境界。如果你真正超越了,達到那個境界的時候,就能做到了。

  你的身體生病了,若是你不去執著,你的靈魂是不會生病的;若是你死亡了,也只是肉身死亡,靈魂是不會死亡的。若是你真正明白了真相,就會知道:你的靈魂像游客,你的肉體像旅店。肉體死亡了,就如同游客換一個旅店居住而已。這樣你就不會痛苦,這叫超越。我們的心靈是要超越的。

  你真正超越的時候,雖然一樣在世間,一樣跟這些人在一起,但是那個時候你不會受這些世間法的影響,你的內心裡任何時候都不會有煩惱,這才是解脫的狀態。

2014年4月16日 星期三

馬克吐溫:人類最普遍的煩惱

  這星期介紹美國作家馬克吐溫的一句話:「希望好像一個家庭,沒有它,你會覺得生活乏味;有了它,你又覺得天天為它辛勞,是一種煩惱。」

  人類最普遍的煩惱是甚麼?馬克吐溫說,一是希望,二是家庭。

  馬克•吐溫(Mark Twain,1835-1910)是十九世紀美國作家,著名的幽默大師。

  任何人的一生總有過許多希望。如果一個人甚麼希望都沒有,那麼活著可以說是完全沒有味道,每天如行屍走肉過日子。所以希望不能沒有,而且是人人都會有的。人為了實現希望,會不惜作種種努力,辛勞追逐,而絕大部分的希望卻是很難實現的,又或者是實現了一些,而更大的希望仍在辛苦追求中。

  家庭也一樣,沒有家庭的人都想成家,因為一個人生活會感到孤獨乏味,但有了家庭,就有了家庭負擔,不能不天天為家庭而辛勞。

  有希望就有煩惱,正如有家庭也就有煩惱一樣。即使絕望,其實也是希望的一種,如果沒有希望也就沒有絕望。因此人類生活不能擺脫「希望」這種煩惱。現代社會許多人選擇單身,沒有家庭就沒有煩惱嗎?也仍然是有「沒有家庭」這種煩惱的。

  也許希望和家庭就像錢鍾書寫的《圍城》那樣,在城裏的人想到城外去;在城外的人想到城裏來。

  有希望或絕望的人,與有沒有家庭的人,也是這樣。這是人類最普遍的煩惱。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

向上流動的種子


註:本文轉載自語出経民

與攝影師朋友多年無見,相約晚飯敍舊。朋友氣沖沖的趕來,甫坐下即流露「不吐不快」的樣子,「叫助手幫手打燈,怎料他眼尾都無望過我,眼晴全程注視著手機,一副『唔憂做』的樣子,罵兩句便立即走人。」


原來朋友的攝影工作室開業半年以來,已換了三名助手,新來的九十後助手,未過試用期已不辭而別,而上班期間「一手打燈,一手按電話」的分心術,更令朋友感到氣結。他慨歎自己初入行時,差不多花了六 、七年時間學師,由斟茶遞水開始,在「捱罵」中學習,工作一、兩年才能「遞鏡頭」給師傅。七、八年後,累積了相當實戰經驗,並取得相關的專業資格,才有信心自立門戶。

九十後的工作態度,竟成了我們敍舊的主要話題,更觸發我這位八十後朋友的萬千感慨。當大家苦思如何吸引生力軍入行、如何減低員工流失時,亦激發僱主以新思維應對。友人的連鎖髮型屋就引入「Management Trainee」的概念,為俗稱「洗頭仔」的髮型師助理提供一站式培訓計劃,由資深髮型師做導師,通過定期考核,學員朝著目標一級級晉升,約兩年後可當上髮型師,甚至有機會升為分店店長。

為發掘更多有潛質的新人,攝影師朋友在感歎之餘,也主動跑到大專院校兼教攝影,邀請有興趣的學生擔任助手,甚至當上學生的生涯規劃導師,分享開設攝影棚的經驗,建立亦師亦友的關係。

現時中學課程其實也不乏工作體驗的元素,但在資源有限和學業優先的前提下,學校只能抽調教師兼任,學生參與的程度也不高,有些學校甚至安排學生參觀連鎖集團食肆和醫院,便視作滿足了有關的課元時數,效果當然不理想。

今年預算案的亮點之一,是撥款支援中學推行生涯規劃,讓學校有人手專責其事,並針對人手短缺的行業推出先導計劃,為年青人提供學徒培訓和清晰的晉升階梯,吸引生力軍入行。有培訓機構形容是遲來的春天,政府在資源和政策上提供土壤之餘,還需要加強工商專業界別的參與,讓年青人增加工作體驗,協助他們規劃未來發展的目標,為新一代播下「向上流動」的種子。

2014年4月15日 星期二

甜到入心會傷身 記住少糖


註:本文轉載自經濟日報

甜美人生豈可少了甜食?但吃得太甜卻要付上健康代價。世衞早前提出新建議,要把每日糖攝取量減半,外地政府也積極推動「減糖」。嗜甜難戒,要向甜食說不,對大人細路也不易!
高糖份汽水、甜食,令人難以抗拒,但世界衞生組織上月帶頭提倡減糖,更新每天糖份攝取量指引,由過往每日糖份的熱量佔每日總數少於10%,即約12茶匙,減少至5%,即6茶匙。
世衞新建議 一罐可樂已超標
減甜的建議自然是衝着全球的肥胖問題而來。多鹽、多脂肪多吃有害,也是現今全球肥仔肥女數字上升的主因,但同時間,高糖飲食也是「幫兇」,有沒有想過,喝一罐汽水已等如吃了6茶匙糖?
全球各地不少人每天吃下遠多於世衞標準指引的糖,新標準大幅減半,飲一罐可樂或一盒紙包檸檬茶已超標,聽來是否太難做到?但台灣當地報道指,政府會召開專家會議研究跟隨新標準。台灣的中小學校餐廳小食部,按規定不得售賣含糖量逾10%的點心及飲品,若採取新標準,則可能有更多甜食被禁。
事實上,當地早有打擊甜食的部署,將糖份佔總熱量逾10%的食品列為不適合兒童長期食用,連同其他包括高脂肪、高鈉等4類食物,一概禁止在電視兒童頻道播廣告,新例將於今年底前實施,快餐店的兒童餐,也不能再送玩具作為促銷宣傳手法。
由小孩做起 減垃圾食物曝光
兒童每天所需的熱量比成年人低,即使與成人吸取同樣分量,也有更高的肥胖風險。據世衞統計,在2010年,全球6.7%的5歲或以下兒童為超重或肥胖,較20年前的4.2%上升,估計至2020年,更將增至近10%,有研究顯示,青少年時期肥胖,50%至60%於成年後也會肥胖。
故此,向「甜」宣戰,由孩子做起是重要一步。不少國家將包括高糖在內的垃圾食物等曝光率降低,減少兒童接觸機會,包括禁止在兒童看電視的黃金時段內賣廣告,禁止校園內售賣,愛爾蘭更已禁止產品商以名人或運動明星為高糖的食物擔任代言人(見表)。
不少人嗜甜,明知有肥胖或健康風險,但卻總是心思思,甜食難戒,確實因為會甜上癮。加州大學兒科學系教授Robert Lustig便曾指,舌頭可探測到5種味道,但經常吃高糖份的食物,甜味會蓋過其他如酸、鹹等味道,令到其他味道「無咁好味」,對於甜食的追求固然愈來愈濃烈,情況與毒品上癮相似。
英國首相卡梅倫在今年初曾指,他一直嫌3名子女飲太多高糖份汽水,但子女都不願意少喝,作為家長,他深明當中難處,又指家庭內就如爆發一場「糖的戰爭」(war on sugar)。
堅持少甜或走甜,不容易做到,但美國一名女作家Eve Schaub,一家四口過了一年全面戒糖的生活。她將經歷寫成新書《Year of No Sugar》,講述如何拒絕朋友送贈糖果、自製無糖蛋糕等。一年過後雖然體重沒有下降,但一家人變得精力充沛、減少生病,女兒的請假日數由一年前的20日減至3日,全家人也感到更健康。
本港衞生署為中小學設《學生午膳營養指引》、《學生小食營養指引》等,包括把高糖份食物,列為「少選為佳」的小食,每100克含逾15克糖的蛋糕,建議少吃為妙。但指引屬自願性質,學校賣不賣、學生吃不吃,全由其自行決定。本港有不少肥仔肥女,應否如美國和台灣般,直接禁止甜食進駐校園?
美國曾有研究指,每日飲一罐高糖份的汽水,死於心臟病風險較一般人高29%。甜食受歡迎,但甜到漏卻帶來肥胖及疾病風險,甜美的健康人生,不如從減糖開始。

更多經濟日報網站內容, 請登入hket.com

名牌感冒藥防治成效俱低

註:本文轉載自左醫右醫:作者勞永樂醫生

獨立評審報告指:政府毋須再大量囤積「特敏福」或「樂感清」作為流感大流行應變預案措施,以免浪費公帑。

為何囤積?
一旦出現流感大流行,預防新流感病毒的疫苗需數月才可製成應用。於是藥商聲稱未有疫苗前,可用「特敏福」或「樂感清」來預防;且用作治療流感,可減少病人入院及肺炎等嚴重併發症。然而,上述療效聲稱,大部分基於藥商的自資研究,且欠奉原始數據及符合科學規格的研究報告。拖延多年,直至最近才把全部資料公開。

獨立評審:
從近期公開的資科中,評審機構分析了20項「特敏福」及26項「樂感清」的臨床研究,涉及24,000人。

評審結果:
1. 治療成效
     a. 縮短成年人的流感病徵16.8小時,縮短健康兒童的流感病徵29小時,完全沒有縮短哮喘兒童的流感病徵。
     b. 完全沒有減少患流感人士入院。
     c. 完全沒有減少患流感人士出現肺炎等嚴重併發症。
2. 預防成效
    a. 減低部分人士感染流感病毒後出現病徵的機會,但完全沒停止他們繼續散播病毒。沒病徴、卻繼續散播病毒人士,因仍如常活動,包括上班上學及社交,令病毒更易在社區傳播。

結論:
1.    「特敏福」及「樂感清」不能減低患流感人士入院及出現嚴重併發症,無助紓緩流感大流行期間醫院的壓力。
2.    「特敏福」及「樂感清」只能預防流感病徵出現,不能預防無出現病徴者傳播流感病毒。若在社區廣泛用作預防,等同製造更多無病徵播毒者,令病毒散播更快。
3.    「特敏福」及「樂感清」批發價每個療程高達20美元,但只能縮短成年人不到一天、健康兒童約一天的病徵,價錢太貴成效太低。決策者應審慎考慮是否值得花公帑提供上述藥物。

我的建議:
切勿再迷信「特敏福」及「樂感清」。

資料來源: http://www.bmj.com/content/348/bmj.g2675

中藥治類風濕關節炎 優於西藥

 研究今天指出,在治療類風 濕性關節炎上,1種名為「雷公藤」的中藥治療效果優 於使用普遍的西藥。 中國大陸長期以來都使用雷公藤來治療類風濕性關 節炎,這種自體免疫疾病會影響手腳四肢關節,可能導 致患者不良於行。 雷公藤的萃取物已引起多間藥物實驗室興趣,因為 雷公藤含有數百種化合物,其中包括據信能抗發炎與抑 制免疫反應的二?類(diterpenoids)。 根據這篇發表在「英國醫學期刊網路版」(BMJ Open)的研究,北京協和醫院研究207名類風濕性關節 炎患者,將之分成中藥組、西藥methotrexate組(商品 名為Rheumatrex或Trexall)以及中西藥結合治療組。 6個月後,174名患者完成試驗,在「ACR50」達成 率上,中藥組為55%,西藥物組46%,但結合中西藥治療 組為近77%。ACR50指的是關節炎症狀改善50%,ACR為美 國風濕病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的縮寫。

2014年4月13日 星期日

大陸癌症人口龐大 背負經濟人力成本重擔

       註:本文轉載自法新社


              專家今天表示,吸菸 、延誤診斷與不平等的治療管道等種種因素,讓中國大 陸正面臨龐大癌症病患人口引發的危機,全球1/4癌症病 例發生在大陸。 根據「刺胳針腫瘤學」(The Lancet Oncology)期刊的1篇大型研究報告,超過40名專家警 告,這兩個亞洲最大經濟體正面臨癌症帶來的巨大經濟 與人力成本。 研究說,大陸每5人就有1人死於癌症,僅次於頭號 殺手心血管疾病。 研究指出,大陸60%癌症是跟環境相關,像是吸菸 、水汙染與空汙。 不過專家寫道,民眾對這些風險的警覺極低,不是 把生病歸於宿命論,就是誤以為傳統草藥能治病。 然而政府衛生經費也是個問題。大陸目前衛生經費 用僅占GDP的5.1%,僅相當於歐洲1/2,而專門用於癌症 治療的經費更是僅占0.1%,相較下美國的治療癌症預算 占衛生經費約1%。 大陸患者也需要自費負擔大多數的癌症治療費用, 治療下來費用非一般人所能負擔;此外,都市地區的治 療癌症病床數是鄉下地區的兩倍,然而大陸半數人口住 在鄉村地區。 領導這項大陸研究的哈佛醫學院教授高斯(Paul Goss)說:「全球1/4癌症病例發生在中國。」(譯者 :中央社陳怡君)

2014年4月12日 星期六

《30堂帶來幸福的思辨課:多想一點,發現更有深度的自己》


   我們所做的每件事,都會牽涉到思考。思考告訴我們該相信甚麼、該拒絕甚麼,甚麼是重要的、甚麼是不重要的,甚麼是真的、甚麼是假的,誰是朋友、誰是敵人,如何安排時間,從事甚麼工作,居住在甚麼地方,該與誰結婚,甚至該如何養兒育女……。任何我們所知道、相信、想要、恐懼與期盼的事物,都是思考的結果。

  我們的生活品質,主要也是取決於思考品質。思考的內容,意味著我們會怎麼去進行一切該做的事情。

  你的工作品質取決於思考品質,因為你會推論或判斷工作上所面臨到的問題。你的人際關係品質,也取決於你在這些關係中所作的思考。你閱讀一本書時所了解的每個意涵,也都來自於思考。你對於了解、吸收書中概念的能力,同樣取決於你閱讀時的思考品質。

合理化行為失常

  在「正常」的狀態下,人的思維本質上都有著內在缺陷。也就是說,若非刻意干涉,人的思考天生就會產生問題。譬如我們會有偏見,會對別人有刻板印象,也常常顯得虛偽。有時我們會在心中合理化種種手段與做法,偏激者甚至會合理化偷竊、虐待與殺人的行為。除此之外,我們通常在行為失常的時候,認為自己很合理。

  如果遭到質疑,就會在心裏對自己說:「這些人為甚麼要為難我?我做的事情很合理,任何明理的人都看得出來啊!」簡而言之,我們會自然地認為自己的思考完全合乎情理,即便閃過一絲自己可能有錯的念頭,也會被自我辯護的想法加以掩蓋:「我並不想造成任何傷害啊!」

  人的思維帶有自我辯護的天性,人類無須去學習如何自我辯護、自私自利或是自我欺騙,這些模式本來就存在於我們每個人身上。但問題是,大腦是如何進行自我欺騙的呢?也就是說,我們是怎麼在明明有證據證明自己有錯的時候,還認為自己是對的呢?原因就是,我們的心理有種本能,可以把不合理的想法表達成完全合理,或許這便是為甚麼人類會對自身的不理性缺乏認知了。

缺乏思辨的缺失

  我們所有人都擁有輕重不一的偏見,也都有刻板印象,也會欺騙自己。我們以為自己掌握著真相,卻深受人性的自我中心所害,只是程度有所不同罷了。

  缺乏思辨能力會讓我們陷入麻煩,是因為我們常常有以下的思考缺失:

  * 對某件事一知半解;

  * 沒有想到背後的含義;

  * 執著於枝微末節;

  * 沒有注意到矛盾之處;

  * 發問時語意模糊;

  * 提出假設性或不相關的問題;

  * 混淆不同類型的問題;

  * 回答問題時模糊不清,或根本沒有能力回答;

  * 對不了解的事驟下結論;

  * 運用不正確或不相關的資訊來做結論;

  * 扭曲資料且不當地呈現資料;

  * 忽視與自身觀點牴觸的資訊;

  * 做出不適當的假設;

  * 沒有發現自己的預設立場;

  * 沒有留意自己的推論結果;

  * 忽略了關鍵概念;

  * 誤用辭彙;

  * 忽視相關觀點,或看不見自身以外的觀點;

  * 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偏見或無知之處;

  * 想法狹隘,只用一個面向思考;

  * 想法不夠嚴密或不合邏輯;

  * 以自我或所屬群體為中心思考;

  * 無法理性思考;

  * 做出錯誤的決定。

如何訓練思辨?

  要訓練思辨能力,就得每天努力把思考中不自覺的缺陷,提升到有自覺糾正的層次。你得找出自身思考上的問題,並面對這些問題,唯有如此,你才能大幅改善你的思考與生活。人性中也有著超越自我中心的能力,你可以運用你的思維來訓練思維,也可以運用你的思考來改變思考,你可以自我「再製」或自我「改造」。這本書的主旨就在於提升你的思考,藉此提升你的生活。唯有透過思考,你才能改變生活中任何需要改變的事物,即使是你根本沒想到要改變的部分。唯有透過思考,你才能掌控自己的未來。

  我們的思考不可能臻於完美,但是我們可以試著變得更好。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批判性思考至為重要。

  無論你的處境或目標是甚麼,無論你身在何處或面臨甚麼問題,只要你能夠掌控自己的思考,情況至少都會稍有改善。不論身為父母、情人、朋友、公民、消費者或是專業人士,在人生中的每個領域及情境中,思辨能力都會帶來好處。相反地,思慮欠佳必然會造成問題、浪費時間精力,並引發挫折與痛苦。

  要擁有思辨能力,你必須學習從人生的許多面向去觀察、監督、分析、評估與重建各種想法,你必須建立起重要的思維習慣。

30堂課掌控思考

  美國傑出的思辨專家琳達.艾爾德(Linda Elder)和理察.保羅(Richard Paul)合著了一本書,中文版書名是:《30堂帶來幸福的思辨課》,副題是「多想一點,發現更有深度的自己」(30 Days to Better Thinking and Better Living Through Critical Thinking: A Guide for Improving Every Aspect of Your Life)。通過30堂思考課,提升你的思考,藉此提升你的生活。書中的每一個概念,都有助於你掌控自己的想法、情緒、欲望和行為。讀了這本書你不會自此發生奇蹟性的轉變,但能替你未來的智慧及情感,打下一個成長的基礎。這本書只是浮光掠影地掃過這些複雜深刻的問題,提供你一個起步點;但一旦你開始認真看待,就會發現這對生活裏的每個層面都有好處。

  只是,在那之前,你必須敲醒自己的腦袋。你必須開始了解自己思考上的問題,並設法捕捉到它;你還得找出多年來不知不覺中被動吸收,積存在腦袋裏的雜質。這本書告訴你該怎麼開始,也就是怎樣找出你思考的問題,並對症下藥。

  學習思辨能力相當重要,這是一種經過訓練的藝術,確保你能夠在各種情況下,用上自己最好的想法。透過發展思辨能力,你就可以開始掌控那些原本控制著你的思想。


 「一分鐘閱讀」推介書籍
《30堂帶來幸福的思辨課:多想一點,發現更有深度的自己》
作者:琳達.艾爾德 及 理察.保羅
由 商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
(天地、商務、三聯及誠品有售)

  本文摘自香港電台第一台 (FM92.6-94.4) 李怡主持的《一分鐘閱讀》。該節目逢周一至周五播出,並存載於港台網站 (rthk.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