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3日 星期四

宗喀巴大师寻求佛陀密意的过程 || 

宗喀巴大师寻求佛陀密意的过程 ||

慈诚罗珠堪布

宗喀巴大师寻求佛陀密意的过程 来自慈诚罗珠堪布

以下讲宗喀巴大师如何寻求佛陀密意的过程。

于此奇胜教,诸不智众生,
周遍起纠诤,如跋缚罗草。

虽然佛陀的妙法无比奇妙、殊胜,但很多没有智慧的众生,却会故意挑起各种纷争,像跋缚罗草一样乱七八糟、纠缠不清,剪不断,理还乱。

跋缚罗草,是印度的一种草。这种草非常厉害,如果长得太多,连大象都可以被束缚。过去有些比丘在山上托钵乞食的时候,就被这种草缠住了。因为戒律中要求比丘不能砍伐树木、刈割青草,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戒律,但当时佛陀身边的出家人却非常严于律己,他们宁可舍弃生命,也不愿违背佛陀的一个小小教言。因为不愿破戒去动一根草,最后只有缠绕致死。

我们要知道,过去真正的成就者,譬如那烂陀寺的学者班智达们,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解释佛经,但他们的最终密意完全是一样的。后来的有些人,却曲解了他们的意思,所以才有了各种见解上的争端。

由见如是相,故我多励力,
随顺智者行,数求尊密意。

看到各个宗派观点不一致的情景,我更应该随学诸如龙树菩萨、月称菩萨、寂天菩萨等真正的成就者、大智者们的观点,努力探索、研究佛经,反反复复地寻求佛陀最究竟、最终极的真正密意。

次于自他宗,修学众教时,
后反以疑网,遍烧恼我意。

“自他宗”,即自宗和他宗。对此有几种说法:一,自宗,指佛教各宗派;他宗,是指外道。二,自宗是大乘,他宗是小乘。

宗喀巴大师说,在学习研究各种佛教和外道宗派之后,反而越学疑问越多。各种疑问像一张无形的网罟,让宗喀巴大师忐忑不安、迷茫无措,变得更加不高兴、不开心,找不到方向。

那么,该如何去寻找佛陀的真正密意呢?

尊授记龙猛,释无上乘法,
远离有无边,教轨夜开园。

世尊在很多佛经里面都有授记,其中我们比较熟悉的佛经,是《大乘入楞伽经》。在这部佛经里面,释迦牟尼佛授记了很多人。其中最主要的有两位:一个是龙树菩萨,一个是无著菩萨。

世尊授记,将来阐释远离有无之边的无上中观空性见解时,应该由龙树菩萨来开演佛陀密意,这才是可信的。另外,佛陀又很清楚地授记,在佛陀圆寂四百多年以后,会出现无著菩萨,他会解释佛陀的思想,区分大乘佛教的了义和不了义的差别。

佛陀的授记,是正确无误的。我们就应该跟随佛陀授权的龙树菩萨去解释中观、空性,因为龙树菩萨才是空性方面可信度很高的权威。

诠释龙树菩萨密意的权威人士,是月称菩萨。此处把月称菩萨称为月亮,不是比喻的修饰方法,而是藏文诗歌的一种修饰方式。不说某人像天上的月亮或者鲜花,而是说这个人就是月亮,这个人的思想就是月亮,或者某个人就是花。“夜开”是一种莲花。这种莲花只有在晚上有月光的时候才会盛开,有阳光的时候就会闭合,所以称为“夜开”。龙树菩萨的论点、教轨,就是这种在月光下才可以盛开的莲花园,也即只有月称菩萨才能领会龙树菩萨的所有密意。





无垢智轮满,无碍游虚空,
除边执心暗,映邪说星宿。

十五的月亮是圆满、无垢、没有黑暗的。龙树菩萨的教轨已经把佛陀的思想解释得非常圆满,没有任何漏洞、错误、垢染,所以是无垢智慧月轮。清净、无垢、圆满的月亮,可以在太空不受任何阻碍地任意遨游。此处形容龙树菩萨也可以自由自在地宣讲远离一切戏论的空性,任何唯识宗与小乘宗派都无法阻挡。就像月亮升起来的时候,可以消除所有的黑暗一样,龙树菩萨的光明论点,也可以铲除内心的黑暗边际执著。

“映邪说星宿”,在没有月光的时候,星星本来也会发光。但月光一出来,星星的光就被湮没了。同样,常见和断见等邪说,就像普通的星星。虽然在龙树菩萨的空性理论没有出场的时候,都显得熠熠生光。每个教派,都以为自己的见解准确无比。但龙树菩萨和月称菩萨的空性理论一出世,这些邪说星宿的暗淡光芒便刹那间黯然无色。

吉祥月善说,白光鬘照显,
由师恩见时,我意获安息。

“吉祥月”,也即月称菩萨的别称。月称菩萨的《入中论》,是透彻、清楚地阐释龙树思想的绝佳善说。当《入中论》的皎洁白光珠串普照大地的时候,众生立即就能领悟佛陀的真正密意或终极思想。

正当我被各种教派的观点纷争搅得一塌糊涂,内心烦乱不堪的时候,依靠上师的恩德,让我清楚透彻地明白了龙树菩萨和月称菩萨的思想。瞬间,我所有的疑问都烟消云散,所有的问题都不再是问题,我的心里是多么的清凉安逸啊!

无论如何,月称菩萨的《入中论》,还是需要上师的讲解。如果上师不讲解,谁也无法彻底通达,所以上师的恩德显而易见。

宗喀巴大师有很多上师,其中有以人的形象出现的,也有很多不是以人的形象出现的,如文殊菩萨等等。





随念佛陀的功德有两个部分:第一是宗喀巴大师自己如何随念佛陀;第二就是教诫后人如何随念佛陀的功德。现在介绍第二个内容:

一切佛事中,语事为第一,
彼复因此故,智由此念佛。

在佛陀所有的度化众生方法当中,语事业是最殊胜的。而在佛陀的语事业当中,最重要的,就是缘起空性。所以,有智慧的人都会依靠佛陀的语言去随念佛陀。此处的“此”,是指语事业。

“佛事”,即佛陀度化众生的事业。《现观庄严论》的最后,就讲了佛陀度化众生的二十七种事业。但实际上佛陀度化众生的事业是各种各样、不可思议的,并不只是限于二十七种。除了显宗所讲的大家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的佛陀度化众生的事业以外,密宗示现忿怒金刚等特殊方法,也是比较快速的度化众生的方式。

普通人能够看得见的,包括以人的形象出现的佛陀化身,以及佛陀为了利益众生,而幻化出的桥梁、清泉、食物、饮料、衣服、住宅等等,这些都是佛陀以身体度化众生的方法。

另外,佛陀还有以智慧度化众生的方法,以及用语言度化众生的方法等等。其中最主要、最殊胜的,就是以语言度化众生的方法。虽然佛陀以身体示现出各种幻化,也可以度化众生。佛陀在世的时候,为了度化一些特殊众生,有些时候会示现神通,但这也不能普遍适合于绝大多数人的根机。最能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方式,就是佛陀的语言,佛陀的教育。

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他度化众生,也不是依靠神通和其他方式,而是讲经说法转法轮。虽然释迦牟尼佛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就已经圆寂了,至少从普通人的角度来说是圆寂了。但因为有了佛经,也即佛陀的语事业,通过文字这种载体,就可以把佛的思想、智慧,一代代地传下来,直到如今传到我们这里。由此可见,佛陀最殊胜的度化众生方法,就是语事业。





在佛的二十七种事业当中,包括了令没有进入佛门的人进入佛门,令没有修道的人修道,令没有发菩提心的人发菩提心,令没有进入加行道的人从资粮道进入加行道,令没有证悟的人从加行道转入一地,然后从第一地到第二地、第三地,乃至最后成佛。整个过程,包括了二十七个阶段,故称为二十七种事业。所有这些事业,都是佛陀用语言来完成的。所以,佛语言的事业名列第一。

佛陀转了三次法轮。从第一转法轮开始,佛陀就在讲缘起,虽然没有讲得那么透彻,但也讲了缘起;第二转法轮所讲的整个般若空性的内容,都是缘起;第三转法轮虽然强调的是光明、如来藏,但光明、如来藏也不离开空性。包括密宗,都没有超越缘起性空。换言之,从显宗到密宗的所有见解,都离不开缘起。所以,缘起性空,是佛陀语言的精华,是整个佛经的核心。

佛陀的伟大,是用佛经来衡量的,而不是因为佛陀相貌庄严、神通广大。转轮王不是佛,也不一定是菩萨,但也有接近于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好。外道、阿罗汉、菩萨虽然没有佛陀的神通那么广大,但他们也有神通。所以,唯一的随念佛陀,就是佛陀的语言,尤其是语言当中的缘起法门。

以上所述内容,为宗喀巴大师通过缘起来称赞佛陀的功德,这也是整个论典的主要内容。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唯识角度看人的本性:无覆无记!

唯识角度看人的本性:无覆无记!
净界法师

这一科是探讨阿赖耶识的体性,身为一个生命的根源,它的体性到底是什么?是善?是恶?这个地方就是探讨阿赖耶识的本性问题,这当中有「问」跟「答」。先看「问」的部分:

 何因缘故,善不善法能感异熟,其异熟果无覆无记?

--《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玄奘大师译、韩清净科

为什么在因地造业的时候,有所谓的「善」业跟恶业的差别?比如说:我们去布施、持戒,这就是一个善业;我们造杀、盗、淫、妄,这就是一个罪业。所以在因地造业的时候,明显有「善」、恶的差别;但是在招「感」果报的时候,我们这个果报就不能去论断是善、是恶,只能够说是痛苦、或者是快乐,果报是不论善恶的,它的体性事实上是「无覆无记」的。「无记」的意思就是说:这个果报体,你不能记别它是善,也不能记别它是恶,它是一个非善、非恶的东西。

比如说:贫穷,贫穷是由罪业所招感的,你一定是有悭贪,才会有贫穷的果报出现;但是这个贫穷果报出现的时候,你不能说贫穷是邪恶,不能这样讲,因为贫穷也可能使令一个人奋发向上,贫穷也可能使令一个人自甘堕落。

所以在果报上,只能说贫穷是一种痛苦的果报,但是你不能说贫穷本身是罪恶,不可以这样讲。所有的果报都是如此,都是一种「无记」,非善、非恶的体性,而且都是「无覆」的,它本身不覆盖真如,也不障碍圣道。

这个问题的意思就是说:为什么我们因地造业的时候是善、恶,而把这个业力变成果报的时候,却转成了一种「无覆无记」的体性呢?这当中提出这样一个问,当然这跟阿赖耶识的本性有关系。我们看回答:

回「答」有三科,第一科「正释」:
由异熟果无覆无记,与善、不善互不相违,善与不善互相违故。
--《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玄奘大师译、韩清净科

身为一个「异熟果」识,这异熟果识就是阿赖耶识,整个三界果报的一个主宰者就阿赖耶识,它的体性是「无覆无记」的。体性是「无覆无记」,所以它才能够受熏,受到「善」法跟恶法的熏习,而「不」会互「相」的「违」背跟冲突,因为「善」跟恶是「互相违」背的。阿赖耶识之所以能够变现果报,是因为有种子。

为什么会有种子呢?因为它受熏。为什么它能够受熏呢?主要的理由,就是它的体性必须是保持中性的无记,才能够接受善法跟恶法的熏习,而累积各式各样的种子,而变现差别的果报。这个是说明阿赖耶识为什么是无记的理由,因为它必须要受熏。看「反证」:

 若异熟果善不善性,杂染、还灭,应不得成。
--《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玄奘大师译、韩清净科

结成:
是故,异熟识唯无覆无记。
--《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玄奘大师译、韩清净科
假设「异熟果」的体性是「善」,或者绝对是恶,在因地的受熏就「不」能「成」立;在果报上,「杂染」的果报、清净的果报都「不」能够建立。「是故,异熟识唯无覆无记」,才能够接受染净诸法的熏习,才能构成有情众生的杂染跟清净果报的依止处。

所以从唯识的角度来观察人的本性,它的本性是「无覆无记」的。
这无覆无记的体性,一般人很容易产生错误的认知,会把它当作生命的归依处。比如说外道的无想定,乃至二乘的灭尽定、二乘人的偏空涅槃,这三个法的特点都是第六意识是停止活动的,所谓的无心定。在无心的状态,他们内心所依止的就是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身为一个无覆无记的体性,它不会障碍我们在灭尽定、或者是无想定这当中寂静的状态,因为它无记,所以它对我们的寂静安乐不产生干扰。但是这个地方有一个问题,古德曾经对这个阿赖耶识的情况,作出一段的批评,他说:「莫谓无心便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关。」这句话是提醒所有安住在无想定跟灭尽定的凡夫或圣人,提醒他们说:你不要以为把第六意识消灭了,这种粗重的烦恼消灭了,安住在寂静安乐的阿赖耶识,就是你生命的目标、这个就是你的道!其实这个无心的阿赖耶识「犹隔一重关」。

为什么说它还是一种障碍呢?从大乘佛法来说:阿赖耶识它就是根本无明,微细的无明,它还有俱生的法执存在。阿赖耶识你说它不好,它也没什么不好,问题是它也没什么好,它不能生起功德庄严,所以它这个还是一种障碍点。你一定要把阿赖耶识转变了,或者你愿意说破坏也可以,把阿赖耶识破坏以后,把它后面的主人翁--「现前一念心性」显现出来,你才能够成就无量功德庄严的佛果。你一天到晚待在阿赖耶识,你是不能够生起利他的功德庄严,不可能!
但是小乘学者,因为他对阿赖耶识有所不知,他的生命就一直停留在阿赖耶识的阶段,这我们感到非常的可惜。他今天要转变阿赖耶识有一个问题,因为阿赖耶识本身自己不能转变自己,所以他必须从偏空涅槃出来,他必须从无心又转成有心,他还是要依止第六意识修止观,才能够转变第八识,因为第八识本身没有转变自己的能力。

这个地方身为一个所知依的总结,就是把阿赖耶识--我们有情众生的本性作一个交代。其实这个本性,如果以《法华》《涅槃》的思想,这还不是真实的本性,这是一念不觉以后的本性;真实的本性,它背后的主人翁,就是一个不生不灭的清净本性,这个就是所有诸佛菩萨安住的真实体性。所以说阿赖耶识的体性是「无覆无记」的,它是跟俱生的法执相应的。

--净界法师讲解《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玄奘法师译)(节选)21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越受苦,你才能跟道越相近!

越受苦,你才能跟道越相近!
梦参老和尚

有些人的病只有三分,他却帮他病的忙,帮了七分,把自己的病染成十分了,完了,这就死了。而很多事,你说起来又恨莫名其妙。就是不知道怎么回事儿,他本来病很重的,医生给他断定是好不了了,他跟着拜忏,他反而好了!

  医生不知道他的病怎么去掉的,他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去掉的。这叫什么?这就是迷跟悟之间,就差这么一点点。而就这一点点,结果可却差的太远了!这点要靠大家自己去体会。

  大家别认为受苦不好,越受苦,你才能越跟道相近。所以佛法叫比丘不求无病,“无病则贪欲易生”。有了病了,知道苦了,他才修行,他道心才来了。好多道友,他没病的时候,懈懈怠怠的,感到有病了,他精进了。精进了,这一精进不要紧,到死的时候,他生极乐世界!

  大家天天念《金刚经》,你体会到佛怎么样来善护念、善咐嘱啊? 你必须得净心。你净了心,观你的心,跟佛所教导的教义,跟佛所制定的准则,结合不结合?结合了你就进入解脱道了。不然你上不道。连道路怎么走、到得了哪儿你都不知道。就像你出了门都找不到家,东西南北都不值往哪儿走!就是这样一个含义。

  你要想修,必须清净你的心,然后好好观察一下。事前有些准备,你准备好了,然后正式修行。像我今天要拜忏,拜忏了,你的心先静一下。到正式拜的时候,每句话都讲“一心敬礼”,你千万不要两个心、三个心、四个心乃至包括好多心到这里来磕头。

  磕头只是身体礼拜,效果不大。虽然也在磕,拜完了也出一身大汗,汗白流。你得到的少而付出的多。你净心了,观心了,效果就出来了。

  里说的净心、观心,是你能把妄心降伏一下,不是断。我们还没有达到真心。真心具足一切,从降伏到断,让我们真心显现。显现了之后,依真而修,才能够从菩提道的发心证入菩提果。这中间有很多过程,要不然佛不需要修三大阿僧祗劫。

  但是,我们也不要要求自己太高。我们晓得我们是什么位置,晓得我们的贪、嗔、痴有好重,渐渐地磨练就好了。若一步想登天,没有那种事。想顿悟,像看尽大乘了义经典。我们是小学生、凡夫,净想做圣人的境界,做不到的!

  应当怎么办呢?就我们现行的烦恼,你哪一个烦恼重,你就用佛教导我们对治烦恼的方法,先把烦恼降伏了。让你的心经常在愉快当中,来学佛,来信佛,来做一切事业。你做,赔钱了,也很喜欢;生病了,病很严重,很喜欢。

  我曾对一个癌症的弟子说:“你不生癌症,你不会这么样诚心信。”生了癌症,癌症治不好了,他知道要死亡了,下了决心,等死。你等死,反倒不死了,癌症好了,这叫不可思议!就是你要下决心,一般的小病,我们要有信心,不能说没信心,没信心,你怎么入佛门呢?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为亡者进行仪式的正确动机是关键所在。如果没有这种动机,就算烧掉价值一百万美元的纸钱也无济于事。

为亡者进行仪式的正确动机是关键所在。如果没有这种动机,就算烧掉价值一百万美元的纸钱也无济于事。

宗萨钦哲仁波切

"
只要你是受到菩提心的激励、
你的出发点是希望帮助临终者开悟,
你做什么真的并不重要。

-- 宗萨钦哲仁波切

· 如果家人没有资源供养高阶喇嘛或上师,为了帮助一个没有精神信仰的临终亲戚,还可以做些什么?家人可以祈祷并发愿帮助这位亲戚吗?那就足够了吗?

是的,一点也没错!家人需要做的,就只是确保一位优秀修行人的耳朵有听到亡者的姓名,不需要做大量供养、开巨额支票、点蜡烛或燃香之类的,完全无需任何费用。对任何一种慈悲事业收取费用是彻头彻尾的错误,这样做完全违背初衷,失去意义。

与此同时,供养诸佛菩萨、出家僧尼能够产生福德。供养也可以帮助你确信自己真的有代表亲人积福行善。所以,如果你有能力,务必尽量做供养。而且记住,你的供养不必非常广大。以亡者的名义供养一片花瓣也是足够的,或者供养一分钱、一小颗石头,或者你也可以给一个乞丐买晚餐。


· 传统上,中国人会为亡者烧纸钱、衣食等等。这种供养有帮助吗?

是的,会有帮助。但显然地,无论你依照哪个传统,都要做得正确。如果能够用正确的仪式进行供养,效果会大得多。是什么让一个仪式成为“正确的”?是你的动机;动机是关键所在。为亡者进行仪式的正确动机是诚心诚意地希望他们远离痛苦。如果没有这种动机,就算烧掉价值一百万美元的纸钱也无济于事。

几百年来,中国人一直在烧纸钱,这是为其大部分生活提供框架的习俗之一。现在我们可以顺应这个传统,使它成为修持餗烟供的一部分。


传统上,藏族人焚烧的是糌粑而不是纸钱。但是只要你的动机清净,并且你相信这些供物真的有被收到,那么你烧什么东西并不重要。如果是带着正确的动机去焚烧供品,那么中阴众生会感觉从之获得充分的营养,赖以资生。

我们人类是因循习性的生物。有人给我们钱或者请我们去外面吃饭时,你我会觉得很高兴。同样地,中阴众生被供养餗的时候,也会很高兴。无论我们是活是死,我们的习气都保持不变。而且我们的习气通常极为强烈,例如,如果你在梦中获得金钱,即使施者、受者和金钱都是幻觉,你仍然感到快乐。所以无论你向死者供养什么,永远不要担心或甚至猜疑它是否有被收到,只要相信该供品已经到达了你的供养对象那里即可。

你可以将烧纸钱的供养含括在一场餗烟供的仪式中,这可以增加烧纸钱所带来的利益。餗烟供包括特定的观想,动机是希望将亡者从他所有的痛苦中解脱出来。

你绝对不应该做的是,你做供养只是因为你不希望亡者阴魂不散地留下来打扰你或你的家人。餗烟供的目的不是为了赶走一个中阴众生。

· 修习迁识法有多重要?

迁识法很重要。但要一直记住,迁识法的支柱或脊梁是虔心。理想上,迁识要管用,临终者或亡者应该对这个法门抱持不动摇的坚定信任和相信,并且至少应该熟悉这个修持。

对于那些不抱持这种信任的人来说,如果被请来修迁识法的人是以菩提心为动机,那么显然他们虔信迁识之道,所以他们的修法会有帮助。那些福德巨大者会认识可以在死亡时为自己修迁识法的伟大大师。最好的情况是,在世时就学习并修持迁识法,然后在死亡时为自己修法。

迁识不是在死后唯一有帮助的修持,出现在本书中的任何一种方法都有非常大的益处。仅仅向临终者展示佛陀的照片或者持诵佛号便会有很大的帮助,即使这个人已经死了。

你也可以向临终者展示他们自己文化中能激发爱、慈悲和宁静感的图像,例如圣母玛利亚。

· 我想要帮助我死去的伴侣,但很难确定哪些被推荐的修持是必不可少、真正有益的,哪些是基于迷信的文化性做法。

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几乎所有的仪式都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与迷信纠缠不清。举例来说,欧洲人和美国人很少合掌问候,而在印度,这种手势却很常见。无论关于这个手印的起源和目的的教法有多么丰富,无论相关的哲学解释多么详尽,它只能被归结为一种印度文化现象。

这里也一样,你的动机至关重要。佛教徒永远不会满足于只是提供暂时的安慰或实务上的帮助。从佛教观点看来,“帮助”意味着帮助有情众生获得证悟。只要你是受到菩提心的激励、你的出发点是希望帮助临终者开悟,你做什么真的并不重要。

对佛教徒来说,在所有可能的慈善活动当中,最佳的慈善活动就是研习并实修佛法。如果出于某种原因而做不到,那么你也可以供养佛法僧,或者为一个旨在弘扬佛法的组织或慈善机构做义工,或者你可以护持其他人为该组织工作,或者你可以在财务方面护持一位修行人、让他得以研修佛法,或者你可以印制经幡或诸佛图像。同样,有很多选项可供择取。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唯识学,把森罗万象的生命,分成三种相貌。

唯识学,把森罗万象的生命,分成三种相貌。
净界法师

生命的相貌虽然是森罗万象,但是从唯识学的角度,把它分成三种相貌,大分「有三种」。就是你修止观,应该把一切的有为法、无为法分成三种相貌:第一个是「依他起相」,「依」是依托,「他」是众多因缘,依托众多因缘所生起的差别相。也就是说,这个相貌它自己不能生起,它必须假藉因缘法而生起;而身为「依他起相」,它主要的内容,简单的讲就是现前一念心识,就是整个心识的作用,或者说是八识的作用,都是依他起相。我们这一念心在因地的造业,在果报上的受用,都是属于「依他起相」。

第二个是「遍计所执相」,「遍」是周遍,不管是时间、空间──过去、现在、未来,不管你到人间、天上、三恶道,它的体性是永远存在的。存在什么体性呢?「计」就是执着。就是说,我们身为一个有情众生,不管白天、晚上,不管过去、现在、未来,你都会对这个法产生执着,所以叫做「遍计所执相」。

那我们会问:是什么法对我们这么重要,我们会不断的去忆念这个法,不管你到天上、人间、三恶道?我们每一个人在心中所想的会有所不同,但是这个法你是不会放弃的,这个法就是我相跟法相,一种真实的我相跟法相的执取,这个法在唯识学的定义叫做「遍计所执相」。

第三个是「圆成实相」,「圆」满「成」就的真「实相」,这个是诸法的真实相,叫做我空、法空的真理,我空、法空的真理。
这三个相我们简单的区分一下:「依他起相」是涵盖一切的有为诸法,有为法都叫做依他起相,你所想象得到的有为诸法,不管是杂染法、清净法,都是依他起相,所有的因缘果报之法都叫做依他起相。无为法呢,它是没有造作因缘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无为法是「圆成实相」。
这个时候你会问:那「遍计所执相」是什么法呢?它是有为法、还是无为法?遍计所执相是一个不存在的法!在唯识学是不承认有这个法的存在,这个法是无中生有的,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一个龟毛兔角,它是一个不存在的东西。所以我们可以从有为法跟无为法来安立、来判定这三个法:

「依他起」的法是虚妄相,它是生灭的,但是你不能说它没有,它是有为法;「圆成实相」是经常存在的一个无为法;「遍计所执相」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法。

这样子讲,你知道这个三个关系以后,你在修止观的时候,就知道什么东西该断,什么东西是该证,什么东西该转变。你在修止观的时候,你所断的是什么?所断的是遍计所执相。就是说你修止观,你要对治的、你要断的是遍计所执相,而所要证的就是圆成实相,当你断了遍计执,你同时就会证得我空、法空的真如理,这二个几乎是同时的,一个是所断、一个是所证。

你所要转变的是依他起,依他起不能断,而是转变,把杂染的依他起转成清净的依他起。

所以我们在修止观的时候,你能够掌握这三个原则:所断的是遍计执,所证的是圆成实,所转的是依他起,这就是我们修唯识止观的三个重点。

--净界法师讲解《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玄奘法师译)(节选)21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我们不能离开自己的心识去造业,不可能!

我们不能离开自己的心识去造业,不可能!
净界法师

由此喻显,应随了知一切时处,皆唯有识。 

所以从梦中的道理,我们可以「了」解到:我们人生在「一切」的「时处」当中,都是一念的心「识」所变现的,没有真实的体性,就像我们做梦是一念的梦心,那平常也是一念心。我们很难理解一切法是心,我们只在自己心中的影像造业。

彻悟大师提出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当作我们一个很好的思考,他说:你想想看,我们不要讲太长,就讲你今生好了,你今生刚开始来人世间是怎么来的?一念的心识妄动!你要不动,你不可能来投胎的。那你来投胎的时候,你假藉父母的遗体,其实主要是你一念心来投胎的,你来的时候是一念心,一念明了的心识而已。那你走的时候是怎么走的呢?你离开三界的时候,也是一念的心识离开你的肉体。好,彻悟禅师说:你来的时候是一念心,生命的开始是一念心;离开的时候也是一念心离开,那中间是什么?(呵──)中间是什么?还是一念心的作用啊!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一念心当中,不断的去做种种的梦。

不过这个地方有一点值得注意:这个梦的比喻,比如说我们现在有一百多人同时做梦,你做你的梦,他做他的梦,彼此之间的关系,《楞严经》说:「非和合、非不和合。」你说二个梦完全和合,其实不见得!他造他的业,你造你的业,他在他自己的心中造业,你也在你自己的心中造业,这个是各个不相知的,所以非不和合;但是彼此之间会互相的刺激,你也可以帮助他,他也可以帮助你,所以也不能说完全不和合:就是非和合,但是也非不和合。

每一个人的梦境当中,的确能够相互作用;但是每一个人真实造业的时候,你只在自己心中的梦造业,你不可能跑到别人的梦去造业,不可以。比如说我去赞美某一个人,其实你今天心中先出现某一个人的影像,你对他生起种种好的赞叹,他也没什么差别,是你自己在造业,因为你不可能跑到心外去造业,不可能。说你做梦的时候,你整个活动范围,都是在你的梦境里面。

所以说我们一切时处,都是一念心识所变现,而我们就在这一念心识当中,「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你在一念的心性当中,对三宝恭敬,这个心性就出现安乐的果报;你在一念的心性当中,起贪、瞋、痴烦恼,你伤害不到别人,结果你在内心当中,累积了罪业,这个罪业带给你痛苦:我们不能离开自己的心识去造业,不可能!这个就是所谓的梦,就像你不可能跑到你的梦以外去造业,不可能!这个就是依他起相是唯识无义的,只有一念的心识,但是它的体性是空寂的。
--净界法师讲解《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玄奘法师译)(节选)22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你要去哪里呢?“圆成实性”是我们的归依处!

你要去哪里呢?“圆成实性”是我们的归依处!
净界法师

当我们「心」一动的时候,好象「有」一个别体的「影像」显现,其实所谓别体的影像,还是你心中自己变现出来的。这个地方,我们要把圆成实性跟依他起作一个总结,这个地方非常重要!什么叫依他起呢?就是《金刚经》说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个梦幻泡影的法叫做依他起。梦幻泡影的意思就是说:它有,但是它是暂时有、因缘有。

比如说你今生有很多的感受,我们回忆过去的生命,有欢乐的感受、也有痛苦的感受,酸、甜、苦、辣的感受都有,但是它不真实。为什么不真实呢?我们这一念生灭心跟境界接触的时候,由于过去的业力跟不同思想的混合,我们会产生很多很多酸甜苦辣的感受、酸甜苦辣的人生。
但是当我们修空观的时候:「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把外在心中的影像都拨开以后,我们能够把心带回家,回归到依他起影像背后的那个主人翁,那个「何期自性,本自清净」的时候,这些外在的法就不可得,所以它只是一个暂时的感受。

问题是说:我们习惯性在外境的暂时感受当中,一直执着,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能够产生觉悟的主要因素。禅宗经常讲一句话说:「真心跟妄心,不隔一条线。」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真心跟妄心,不隔一条线」。禅宗经常说:「一念不生全体现,一念方动乌云遮。」就是说,你一动,那就是依他起相,你就在因缘法当中,落入第二谛,「犹是阶下汉」,你就在梦境当中活动;但是你一觉悟,一念不生,你又回到本性,这些生死的境界、苦恼安乐的境界都不可得。
所以我们在修止观,你会发觉这个人生很妙,你从心性的本体出来的时候,你发觉人生酸甜苦辣都具足(哈~~);但是你一入观的时候,这些都不可得。那你说人生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真心跟妄心变化那么大呢?那刚刚的妄心跑哪里去了呢?

所以古人说:「一念的迷,全真成妄;一念的悟,全妄即真。」诶,这句话你要懂,在禅宗来说,你开悟!(呵~~)真的是这样子。「一念的迷,全真成妄」,所有的真心全部变成妄心,你刚刚的真心,就是你现在打妄想的心,问题是你迷惑了;那你一觉悟的时候,开始把心带回家,不要在这些枝枝叶叶的因缘所生法活动,这个时候你「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你的心慢慢回到自己的家,回到自己家的时候,「一念的悟,全妄即真」,刚刚那个生灭变化的感受全部消失掉。

所以依他起相跟圆成实相,不隔一条线,也可以这样讲。但是你要弄得不好,你的依他起就会跟遍计执相应,依他起如果跟有所得心相应,你就落入遍计执,你在梦境里面就跑不出来;在依他起当中,你修我空观、法空观,这个依他起就能够回到圆成实。
所以修习止观的次第是这样:我们是活在依他起,我们过去造了很多的业,也有很多的思想,所以我们创造出差别的宇宙人生,这个我们都不应该回避,也没办法回避的,就是借假修真,假藉因缘来修行。

那这个修行的次第,诸位要听好:
第一个次第先成就圆成实性,把依他起的法先回归到圆成实性,这是第一个要做的,先把心带回家;
然后再从圆成实里面出发,从空出假,发菩提心、广度众生,它是二个次第。先证得圆成实,再证得依他起;先证得根本无分别智,再证得有分别的后得智。这唯识的次第是这样,先成就空观,再成就假观。

这都是心地法门,其实迷跟悟,一念之间,你要明白道理,你在操作上,你就知道该怎么做;你要不明白,你也不知道怎么操作。所以我们今天上的课,希望大家好好的思惟一下,其实有时候就是一念之间,你要明白,它的关键点就是:当我们不小心落入因缘所生法,开始在那边执着的时候,你要随时提醒自己~~诶,把心带回家,这只是一个暂时的因缘,这是一场梦。这个提醒的功夫要提起来,然后你要知道怎么回家(呵~~),这个很重要!你要把回家的密码找到,否则你回不了家啊!

一个人如果老是在因缘所生法活动,饶你福报再大,你要快乐都不可能。人生有快乐就有悲伤,这种对立法,法尔如是,乐极生悲嘛。有为法就是有苦有乐、有增有减、有生有灭;但是当你对这种对立的苦乐之法厌倦的时候,你要去哪里呢?圆成实性是我们的归依处。

问题是:你如何从现在这种带有感情、有感受的色受想行识的这个心识,回归到你的本性?这个方法你要找到,回家的路你要找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

----净界法师讲解《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玄奘法师译)(节选)22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赞!佛经上了教科书!高中语文教材出现多篇佛经内容

赞!佛经上了教科书!高中语文教材出现多篇佛经内容

编者按:你还记得小学课本中“九色鹿”的故事吗?九色鹿代表了美丽、善良和正义,出自敦煌壁画《鹿王本生图》。如今,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也出现了不少佛教相关的内容,究竟有哪些被选中?它们都源自于哪里?你觉得还有什么值得入选?一起来看:(来源:觉悟号)



选修课本 



▲ 目前还只是实验教科书,且是选修内容。但毕竟也是一个好的开端。收了一个单元,总共6页的篇幅,分量不大。


《百喻经》 


▲ 《百喻经》 ,全称《百句譬喻经》,是古天竺僧伽斯那撰,南朝萧齐天竺三藏法师求那毗地译。《百喻经》称“百喻”,就是指有一百篇譬喻故事,《百喻经》全文两万余字,每篇都采用两步式,第一步是讲故事,是引子,第二步是比喻,阐述一个佛学义理。鲁迅先生曾捐资金陵刻经处,助印百喻经,为母亲祝寿。



佛理禅趣   


▲ 简述佛教历史以及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六祖慧能得法的故事,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象征符号了,影响深远。



诗与禅 


▲ 诗与禅的结合,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审美趣味。像王维、苏轼的诗词中,笔墨之外都带有禅意。



佛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已经深深地植入每一位中国人的心灵,成为中国人精神世界不可缺乏的组成部分。

仅仅从文学的角度看,许多佛经故事生动,文字优美,义理深刻,即使不信佛不学佛的人,也一定会非常喜欢的。而许多经忏文本、祖师论著、高僧书信、 禅诗偈诵等,也都是极具文学欣赏价值的作品。历代高僧,在家居士中,文人墨客很多,如弘一大师、王维、苏轼等,不胜枚举。后世文学经典也深受佛教影响。鲁迅先生并不信佛,但是作为一代文豪,他早年在绍兴师范教国文时,就在国文教材中收入不少佛经。大家风范,值得效仿。因此,以后编选语文教材,不妨可以打开心胸,兼收并蓄,丰富我们的精神食谱。


附:佛经中那些优美的句子
长夜安隐,多所饶益。——《法华经》 
一切如来,身语意业,无不清净。——《药师经》 
世尊,此日月轮,可令堕落,妙高山王,可使倾动,诸佛所言,无有异也。——《药师经》 
破无明壳,竭烦恼河,解脱一切生老病死、忧悲苦恼。——《药师经》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金刚经》 


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金刚经》 
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金刚经》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 
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金刚经》 
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金刚经》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金刚经》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金刚经》 


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金刚经》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善恶变化,追逐所生,道路不同,会见无期,何不于强健时,努力修善,欲何待乎。——《无量寿经》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心经》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心经》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心经》 


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坛经》 
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坛经》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坛经》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坛经》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坛经》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坛经》 
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坛经》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坛经》 
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坛经》 
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坛经》



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语,唐言到彼岸,解义离生灭。著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坛经》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坛经》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坛经》 
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坛经》 
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刹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遥如何得达。——《坛经》 
人我是须弥,邪心是海水,烦恼是波浪,毒害是恶龙,虚妄是鬼神,尘劳是鱼鳖,贪嗔是地狱,愚痴是畜生。——《坛经》 
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坛经》 
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坛经》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善用想像力,你的生命会有很大很大的突破!

善用想像力,你的生命会有很大很大的突破!
净界法师

我们讲因缘观,因缘观是增上的功德,增上就是突破的意思,你要从你现在的点要往前迈进,这个时候因缘观是很重要的。现代有很多很多的心理学家,都证明人类的内心当中,最大的潜能就是你的想像力。一个人如果能够善用想像力,你的生命会有很大很大的突破。

比如说阿弥陀佛这个圣号,你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完全没有想像力,那这个佛号是不能带你到净土去的,你没有信愿嘛!你看一贯道的人,他为了让内心安定,他也念佛,他没有想像力,他不知道这个佛号的道理,这个佛号念起来,对他只是安定内心。你说我念这句佛号,我认为我这句佛号,能够让我来生做大国王,你念佛的时候,把这个佛号想像成大国王,来生就变成大国王,就是把那个摩尼宝珠变成糖果吃掉。

如果说你念这句佛号,你想像这句佛号就是整个弥陀功德的化身,他就是整个功德的代表,你跟佛号接触的时候,就是‘即众生心,投大觉海’,弥陀的功德就是你的功德,自他不二。你生起这样的想像,这个佛号就满你的愿。

那你说这个佛号的功德是什么?你说呢?你说它是什么功德,它就是什么功德!所以一切法的相貌,是没有真实相的;没有真实相,就是大家有很多想像的空间,就是这样子。

我想我们一个修行人,你要善于利用你的想像力,对你会有增上。比如说,有人一天到晚挑你的毛病,他就批评你、障碍你,你想像他是你的怨家,那这个怨家果然就是怨家,而且愈来愈严重;你想像他是你的善知识,我因为他会不断的进步,诶,他果然是你的善知识。所以佛菩萨告诉我们‘把怨家当善知识想’,这都是想像力。

所以,我们不要老是活在眼前的点,我是觉得一个修行人,要有一些丰富的想像力,当然这个想像不能够随顺你过去的习气,要从经论上的学习产生的想像力,这样子你会增上。一个人的心中,完全不做想像力,好的也不想、坏的也不想,就是这样一天过一天,那你很难突破自己的生命,你的生命就是这样子。你想像有极乐世界的存在,想像这句佛号就是弥陀的功德,这个都非常重要,想像每一个人都是菩萨,只有你是凡夫。

所以,一个人善用自己的想像力,对你的生命是有很大的突破。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顶果法王:我曾连续三年没有说一句话

顶果法王:我曾连续三年没有说一句话
顶果法王

修行者常常会听说“闭关”一词,那么到底什么是闭关呢?在山洞中闭关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我从黎明之前几个小时修行到中午,然后再从下午修行到深夜。中午的时候,我会读书,将经文里的文字念出声,好把经文背下来。我在悬崖闭关处的一个山洞中一待就是七年,在白森林待了三年,在其它山洞和茅屋中待了几个月,周围都是浓密的森林和雪山。

距离帕当巴山洞不远的地方有一栋小屋,我哥哥雪竹和两位随从会在那里做饭。我的山洞没有门,以前会有小熊来到山洞门口,闻闻气味,却没有办法爬上梯子进到山洞里。外面的森林中有狐狸和各式各样的鸟。不太远处也有豹子,它们把我带在身边的小狗抓走了。

附近有一只布谷鸟,也就是我的闹钟。每次听到它叫时,大约是清晨三点钟,我就会起来,开始禅定。五点钟的时候,我替自己煮了一点茶,如此,在中午之前我都不需要见到任何人。

到了晚上,我会让火慢慢熄灭,这样第二天早上,灰烬还烫到能够重新点燃的地步。到了早上,我可以不用离座,只要倾身向前,就可以让火重新燃起,然后在我的大锅炉里煮茶。我带了很多书。山洞还算宽敞,高度容我站起来而头不会撞到顶,但是有些潮湿。就像大多数的山洞一样,这个山洞夏天很凉爽,冬天还能保持一些些温暖。
在悬崖闭关处的山洞中,我闭关七年没有出来。我父母偶尔会来看我。那一次闭关始于我十六岁的时候。我所有的时间都坐在一个四面围起来的小木箱里,偶尔才会把腿伸出来。

我大哥雪竹就是我的闭关老师,他跟我说,除非我偶尔爬出来,到外面走一走,否则我的双腿最后会变成畸型,但是我一点也不想离开木箱。雪竹也在附近的茅屋中做半闭关修行。和他在一起有一位随从,有时候会到我们家去取来食物和用品,那是骑上三小时马的路程。我在1985年回到康区的时候,再度遇见那一位随从,他仍健在。


许多小鸟会飞到我的山洞中。如果我在指尖上涂一点牛油,它们就会来啄食。我也和两只老鼠一起共享那个山洞。我用燕麦粉喂它们,它们会在我的腿上跑来跑去。我在山洞外放的贡品,都由乌鸦带走了。
连续三年我没有说一句话。每天中午,吃完饭后,我会稍微放松一下,看看书。我从来不浪费时间,无所事事。我哥哥雪竹经常鼓励我创作一些祈请文、心灵之歌和诗词,他认为这能够让我在写作上有所练习。我觉得写作很容易,那一段时间,我写了几乎一千页的东西,但是后来我们到西藏时,全部都弄丢了。


從我的 iPhone 傳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