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9日 星期三

导致轮回流转不止的根源

 


赞 略释》6

内缘起

内缘

 (接昨天)内在因缘的十二缘起的第一个,就是无明。什么是无明呢?

经中云:“何者是无明?于此六界,起于一想、一合想、常想、坚牢想、不坏想、安乐想,众生、命、生者、养育、士夫、人、儒童、作者、我、我所想等,及余种种无知,此是无明。”

“一想”,对身体的地水火风空识六界,生起一体的想法,这叫做“一想”。本来地水风火空识并不是一体的,但我们却有这种错误的观念。

“一合想”, 本来六界是分开的,相互之间没有关系,是不一样的物体,但我们却把这些东西的聚合物,当作是一个身体,当作人,当作我,这叫做“一合想”。

“一合想”和“一想”有什么区别呢?一想,是认为“我是一个独立无二的人,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我,不会有第二个我。“一合想”,是把五蕴、六界、十二处、十八界等这些组成肉体、意识的各自分离的部分当做是一体的,并将其认为是我。

比如说,汽车上的零部件,本来是不一样的东西,但我们却会把它们看成是一体,也就是一辆车。但实际上除了零部件以外,世上并没有一辆不能分开的、一体的、独立存在的车。在不观察的时候,因为无明,我们就会把它当作一体,并产生我执和我所执。

“常想”,也即认为六界是常住不灭的观念。认为自己身上的六界,是从生下来到现在,都没有什么变化。昨天的六界,也是现在的六界,这叫做“常想”。

“坚牢想”,与常想差不多。坚牢的意思,就是不会有任何变化。认为六界不会有任何变化,就叫做“坚牢想”。

“不坏想”,认为六界不会毁掉,死了以后还会投生,生命永远不会止息,这叫做“不坏想”。

“安乐想”,认为六界是安乐的观念。

“众生、命、生者、养育、士夫、人、儒童、作者”等等,都是自我的不同名词,简言之,也即我与我所。
以上所述,也即无明。其中的“一合想”和“一想”,是培养我执最直接的观念。在此基础上,就会产生我执;有了我执以后,就会有烦恼;因为有烦恼,就会去造业。这样就从无明产生了行。

在十二缘起支的任何一个上面,实际上都没有一个我,但我们却顽冥不化地认为有一个自我的存在。因为这个错误观念,后续所有的十二缘起支都会生生不息,这就是轮回流转不止的源泉。如果不想轮回,就必须断除轮回的因缘。

“此中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识灭,故名色灭……”无明灭了以后,就不会造作有漏之业,也就是行灭;不造业之后,就不会投生,不投生自然也不会有投生的识。此处的“识”,主要是指从这一生投生到下一世的阿赖耶识。就像多米诺骨牌的坍塌,因为无明灭了,后面的所有缘起都将毁灭殆尽,这样就可以解脱。怎么样断除无明?就是要证悟缘起。这,就是解脱的原理。

所以,不是佛高兴了就让我们解脱,或者佛不高兴就不让我们解脱,也不是我们想解脱就解脱,更不是祈祷世间某一个大力神,就可以解脱,这些都是迷信。当因缘存在的时候,果必然产生;当因缘受到破坏的时候,果就会停止。就像种子受到破坏以后,就不能发芽一样。外在的因缘是这样,内在的因缘也是这样。

虽然烧香拜佛也有功德,如果有出离心、菩提心、回向,这些功德也可以转化为成佛的因缘。但成佛最根本的因缘,是用证悟的智慧去推翻无明。从今以后,我们学佛的方向已经很清楚,那就是追求智慧、推翻无明。

很多外道认为,苦行就能解脱,所以会用各种各样的苦行来折腾自己的身体;还有些外道以为,在恒河里边沐浴,就可以洗掉自己的罪业,然后获得成就。但佛教却否定这些做法,因为轮回一直不停的原动力,就是无明。所有后面的环节,都是无明这个火车头带来的。肉体的苦行根本不可能推翻无明,所以再怎么样也好,都永远不会解脱
大乘佛教的精华。只要有了这两个,其他的一切成佛因缘,都等于是具备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