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27日 星期四

八十四大成就者|(五十一)庞卡加巴:莲生婆罗门

八十四大成就者|(五十一)庞卡加巴:莲生婆罗门




庞札卡加巴

孤独行于世间而无了悟,
如意宝与玻璃饰品没有任何差别,
但若具足上师的引导以及悟境,
则两者的差别,
就如同日月光明和萤火虫之光一样,
不可相提并论。

传奇正文


虽然庞卡加巴是一位婆罗门的儿子,但实际上却是出生于僻静之地某花园的莲花上。离池塘不远的地方有个佛堂,里面供着观音菩萨的像,由于庞卡加巴误认是大自在天王的像,所以就向这尊像敬礼。

当时流行一种风俗,信徒要对神像撒三次花,再将一朵花捡起来,放在自己的头上。有一天,大成就者龙树菩萨经过了那个佛堂,就停下来向观音供花。观音菩萨现身并接受了花的供养后,拿起一朵花放在大师的头上。

庞卡加巴看到这个景像,感到又嫉妒又生气。

他告诉龙树菩萨:[我已经向这尊像敬礼十二年,却从没见它拿一朵花放在我头上。而你只供养一次,本尊竟现身加持!]

龙树菩萨告诉他:[这是因为你的思想不纯净,而我的心思则无垢的。]

庞卡加巴明白自己所犯的错误后,顿时起忏悔之心。他将大师的脚放在自己头上,希望能成为大师的弟子。龙树菩萨便为他灌顶,教他修持[见地与行为合一]的法门:

透过悲心,
感官满足之乐与众生不定之性成为一体。
在般若见中没有分别,
此即观自在菩萨的悟境。

这位弟子了解开示之意,仅依法修持七天就证果。

他以悲心看待每一个人,所开示的菩提之行,也为众生带来广大的安乐,最后以肉身飞抵空行乐土。

庞卡加巴


仪轨部分


庞卡加巴的故事充分表达出成就者不分教派的家风。虽然西藏人传统上对婆罗门抱持敌对的心态,这在毘鲁巴会见因陀罗国王的故事中可以看到。此外,佛教徒也以优越感来看待早期的其它宗教,那些异教的空行曾不断骚扰毘鲁巴、瞻婆拉、克利师那卡雅以及其它人。但一般来说,我们还是可以合理地推测,在密续团体中,佛教徒与大自在天王的信徒彼此是能不带宗派见解地和谐相处。他们分享彼此的佛堂、象征物、传承、甚至上师。连观音菩萨与大自在天王也被当成是同一位本尊,这种见解直到今日,还存在于尼泊尔。人们认为大自在天王并不是个破坏者,而是结合了生老病死控制能力的大神,观音菩萨也不只是位大悲菩萨,而是万物的始终。今天尼泊尔境内,佛教徒与大自在天王信徒仍然彼此互敬地共存着,因此过去在印度成就者住世的时代,应该也有这样的民风才对。

莲生婆罗门庞卡加巴礼敬观音十二年,而后修“观见行合一”的法门七天,而证得[大手印成就]。印度教密续之所以难于成就无二见地,就在于它总是无法摒除至高梵我的概念。但是实修方面,却是大自在天王的信徒们发展出以无分别的行为,作为解脱之道:卡巴里卡派的人甚至将这点发挥到极端,进行吃粪、吃生肉以及其他相关的修持,这些方法被用来清净最后一点仪式化的净相概念与成见,无疑地是极为有效的。龙树菩萨的教导没有采用卡巴里卡派自苦其身的法门,而以悲心作为解脱要素。对于众生的需求生起同体大悲,必须要同时出现在圆满感官的活动中,那么一切活动都能在悲心见地中展现空性。换句话说,行者只要能具足空悲见地,就能行于一切,无有障碍。庞卡加巴只修了七天仪轨,他的道和果就都是悲心见与感官活动的合一境。从故事中,似乎意味着庞卡加巴对于本尊认识,唯一的改变就在于他重新认识到,观音乃是大悲的菩萨。我们可以推论,他原来就在修行无分别的大自在天王密法,这也代表他名字的意义。


19世纪唐卡:右下侧庞卡加巴




從我的iPhone傳送

沒有留言: